陈毅元帅本色是诗人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将军本色是诗人作者:邓佳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6期【摘要】陈毅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还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的词记录了时代的风云,有气势上世纪三十年代,红军长征后,领导南方八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的诗作,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震撼。
掩卷长思,烽火连天,刀光剑影,前仆后继,威武不屈的画面扑面而来,坦荡豁达,坚贞忠诚,机敏睿智,胸怀旷达的人格魅力长留心底。
【关键词】三年游击战争艰苦卓绝历史记录诗言志一、《赣南游击词》,是人从刀丛剑树种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到赣南,敌人进剿的同时,对游击队加强了经济封锁,企图困死饿死游击队。
游击队则针锋相对,依靠人民,坚持斗争。
诗的第一部分描写游击战士的第一天。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
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浴野草。
"虽然是夏天,山里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夜晚,战士们早早地就被冷醒了,衣被早已被露水打湿了。
为了保暖添盖在身上的野草沾在身上下不来。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
囊中存米清可数。
野菜和水煮。
"为了坚持下去,节约粮食,捱到将近中午,饥肠响如鼓了才开始做饭,什么饭呢,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粒米,加进去采的野菜,用水煮一下聊以充饥。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被敌人围困,缺衣少食的游击队员并没有消极埋汰坐以待毙,而是发扬学习民主,讨论兵机,积极出击。
严酷的斗争形势逼迫游击队变得聪明起来,不停地转移驻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诗的第二部分。
描写游击队员们粉碎敌人的军队进剿,经济封锁,对付大自然给我们造成的困难情形,同志们信心百倍,毫不气馁,愈战愈精,愈战愈强。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
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天明。
几番梦不成。
"热烈的天气可能给战士们带来一定的安全,但也给装备极为匮乏的游击队带来极大的麻烦。
七绝•缅怀元帅诗人陈毅市长[七绝]
2022年1月6日陈毅逝世50周年。
格律类型三(仄起、首句不押韵),中华通韵。
黄浦江边铜像立,诗人元帅大情怀。
自由花系丹心种,十里长滩松柏开!
注释
【1】诗人元帅:陈毅一生南征北战,豪情壮志,戎马倥偬,倚马可待,创作了大量记录革命岁月的诗词,被誉为“元帅诗人”。
毛泽东评价陈毅诗词“大气磅礴”,郭沫若赞誉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
陈毅一生写了大约360多首诗词,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2】自由花:陈毅诗《梅岭三章》:“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丹心:陈毅诗《“七七”五周年感怀》:“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4】松柏:陈毅诗《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
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
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68年,下放石家庄。
1972年去世。
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陈毅孝敬父母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陈毅还是一个非常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在路过家乡时,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经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母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看见陈毅进了家门,母亲非常高兴,陈母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于是她赶紧示意身边的人把尿裤藏到床下。
陈毅见了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长问短。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好说出了实情。
陈毅听后,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
”这时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
陈毅急忙挡住他们,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每天都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却不忘家中的老母亲。
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
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母亲浓厚的爱。
陈毅写的绝笔诗一、陈毅的生平简介陈毅,原名陈济棠,湖南新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将领和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陈毅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出色,还以文学才华闻名。
在他晚年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绝笔诗,展现了他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二、绝笔诗的背景陈毅写绝笔诗的背景主要是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被剥夺了权力和肯定。
然而,他并没有被打垮,而是以文学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忧虑。
三、陈毅绝笔诗的主题陈毅的绝笔诗主要围绕着对生活、爱情、自然以及人生之真谛的思考展开。
他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并同时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3.1 对生活的思考陈毅通过绝笔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他在困境中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积极向前,不向命运低头。
他的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激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一个乐观、勇敢的陈毅。
3.2 爱情与家国情怀陈毅在诗中探讨了爱情和家国情怀,并将二者融为一体。
他对爱情的描绘既有温柔的爱情,也有坚韧的革命情感。
同时,他不忘对祖国的深情厚爱,用自己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幸福的期盼。
3.3 自然与宇宙间的思考陈毅在绝笔诗中也展现了对自然和宇宙间的思考。
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探索和对宇宙秩序的敬畏。
他将自然景物与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通过自然的例子来说明人生的真谛。
四、陈毅绝笔诗的艺术特点陈毅的绝笔诗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4.1 技巧巧妙陈毅在诗中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和表现技巧,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他善于使用比喻、拟人和对偶等手法,使诗句更富有表现力。
4.2 语言优美陈毅的绝笔诗语言优美,行文流畅,用词准确。
他熟练运用汉语韵律和对仗技巧,使诗句更具韵味和音乐性。
4.3 感情真挚陈毅的绝笔诗情感真挚,直抒胸臆。
他的诗句有时令人心碎,有时令人感到温暖。
2019年第6期他从未当过总司令,却被称作“陈老总”,这是因为他为人随和、令人亲近。
他既是开国元帅,又是诗人、外交家,曹禺说他性格可爱,夏衍迷他的妙语连珠,柳亚子称他为“兼资文武此全才”的将军。
毛泽东有句最普通的名言:“陈毅是个好同志。
”或许年代相隔久远,人们对这位文武兼备的儒将之风采,只能在他的文字传记中领略一二。
一台水力轧花机1922年,21岁的陈毅回乡时,做过一件至今仍被乡亲们传为佳话的事情。
当时,农村生产力极为落后,只有一些人力驱动的清代时安装的农业机械。
以轧棉花的机械为例,需要3到5个壮劳动力轮番上阵才能驱动,且效率十分低下。
一日,陈毅步行于羊岔河畔,看着潺潺流水,突然想到村里的轧花机太过笨重,费时又费力。
为何不为乡亲们改装成水力驱动?也正好将学到的知识用之于民,让乡亲们认识到科学与知识的力量。
陈毅很快便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经过试用,陈毅改装的轧花机不仅节省了劳动力,轧棉花的效率更提升了一倍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看稀奇”,面对大家的啧啧称赞,陈毅格外开心。
随后,他向留法的同学蔡和森去信,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不久,他收到了蔡和森的回信,组织已经同意他的请求。
1923年初,陈毅离开故乡到北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他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如今,这台水力轧花机仍然保存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中。
“陈粟”之间不加点在我军战史上,有这么一对“黄金搭档”:陈毅和粟裕。
自八一南昌起义至20世纪50年代初,他们屡次合作夺取重大战果,并一直保持了亲密无间的上下级关系。
尤其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数度请求陈毅与自己同任职、共进退,成就了我军战史上的一则佳话——“陈粟”之间不加点。
在作战中,陈老总负责抓全局,粟裕负责谋划作战,他俩之所以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是因为两人都坚持在党性原则、纪律规范内开展工作,从来没有在争权夺利上动过心思。
即便1948年毛泽东决定将陈毅调至中原野战军、任命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依然坚称陈毅司令员对华东野战军不可或缺,最终经中央同意,粟裕只以“代司令代政委”身份总领华野军务。
《梅岭三章》引读教案一、简介作者并释题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一位解放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同志,他一生酷爱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
他就是:陈毅(板书)。
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板书)陈毅同志于193 5年至1937年曾在梅岭开展过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
作为军人,他以自己的行动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作为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像《登大庾岭》《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气壮山河的诗篇。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梅岭三章》(板书)。
梅岭: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
三章,三首。
《梅岭三章》就是在梅岭写的三首诗。
二、明确训练重点(见教材,齐读)三、听课文录音指导语: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字形结构,初步了解诗人的感情。
四、引读小序1.讲述:这段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呢?1936年冬,敌人得知梅岭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就对此山实行残酷的围剿。
陈毅同志在大庾遇险,立即返回梅山,正遇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
敌人放火,巧逢大雨,山火被淋灭。
天黑时,敌人佯装撤走,半夜时又折回搜山。
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丛莽间。
敌人搜山持续了二十余日,直到“西安事变”发生,才慌忙撤走。
可见“伤病伏丛莽间”,讲处境艰难。
[请注意“莽”字的意义和读音(出示正音牌)。
]“虑不得脱”,讲情况危急,也是“得诗”的原因。
“得诗”(完成诗)显示态度从容镇定,“留衣底”说明作诗目的在于留下遗言。
2.由此可知,诗题后小序的作用是什么呢?明确:时间、地点、经过和写作情况。
(或有说明写作时代背景、原因等作用。
)五、引读第一首诗1.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声音要响亮。
)2.出示正音字牌:旌jīng,明确意义和读音。
3.设问:“断头”,意即牺牲生命。
面对“断头”的考验,诗人想到了什么呢?讲述:“创业艰难百战多”。
三一文库()/各类材料/学习体会〔读陈毅诗词受廉政教育〕读陈毅诗词受廉政教育——从陈毅元帅诗词体会陈毅元帅的廉政思想张志远“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这是1955年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中的两句诗。
诗人陈毅元帅光辉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折射出陈毅元帅的坚贞品德、坦荡胸襟、远大的人生抱负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在当代,阅读陈毅元帅的诗词作品,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文学艺术素养,还能使我们受到廉洁奉公、爱国爱民为主题的廉政教育。
我们首先必须读的是《梅岭三章》。
这是1936年冬陈毅元帅在梅岭上被敌四十六师围困20余日,苦虑不得脱身写下的“绝笔”。
“创业艰难百战多”、“投身革命即为家”、“人间遍种自由花”等诗句使这三首诗处处洋溢着陈毅元帅的浩然正气,表达出他献身革命的决心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陈毅元帅深知革命的艰难、在任何时候他都视祖国和祖国的事业为家,这便是陈毅元帅廉政思想的根本。
《梅岭三章》选入了中学课本,现仍然在教育着祖国的花朵,共产党人、领导干部应经常阅读。
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这在陈毅元帅的诗词中也有大量的反映。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3月15日,陈毅元帅与毛泽东谈到高岗、饶漱石时,毛泽东讲“伸手岂止高饶”,只是目前不必如此提出,以免有扩大化嫌疑。
这句话对陈毅触动很大。
第二天,陈毅元帅写下四首《感事书怀》。
在其中的《满庭芳》结尾处,陈毅元帅写道“须牢记/无情历史/利己必凶终。
”在《水调歌头自叙》里,陈毅元帅写下“随伴人民与党/幸得长期培育/每愧过失多/晚节自珍惜/日月如梭。
”最著名的是《七古·手莫伸》,“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
”这首诗,他的妻子张茜同志深受感动,随后张茜为陈毅互勉而写下座右铭:“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
终日乾乾,自强不息,为了工作,必须休息。
”后由陈毅元帅亲笔书写,并署“春兰自制”,铭刻在张茜使用的铜砚上。
诗人元帅——陈毅博学多才,文武两全;光明磊落,刚毅如山;胸襟坦荡,仗义执言;宽厚仁慈,伟人风范。
陈毅(1901~1972),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共和国元帅。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
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红军长征后,留在赣粤边区领导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在组建新四军,建立起苏皖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率领华东野战军抗击国民党五十万正规军。
指挥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
参与组织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军委副主席等职。
1.追求真理投身革命陈毅生于四川乐至县复兴场一户小地主之家。
父亲是个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擅书法。
陈毅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兴趣广泛。
五岁时开始启蒙,七岁时随父出蜀到湖北外祖父任职的地方。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朦胧地意识到统治阶级的腐败。
九岁时返回乐至县继续读书,由于陈毅听话,好学上进,很得老师喜爱。
陈毅十五岁时毕业于德胜乡高小,不久考入成都甲种工业学校。
当陈毅赴成都求学后,本来已不富裕的家庭急剧败落,到陈毅考入工业学校时,已落入贫民阶层。
陈毅少有鸿志,有一次老师说“四川没出过大将”。
陈毅立即反驳说:“现在是民国了,要是多出几个科学家就好了。
”由于家道败落,陈毅在成都上学时开始寻求出路,他想去当兵,但看到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是灾难,就打消了这种念头。
正在他徘徊之时,吴玉章在成都宣传赴法勤工俭学之事,陈毅欣然报名,1919年走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道路。
在巴黎勤工俭学期间,陈毅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了转变。
他参加了巴黎的工人运动。
在巴黎期间,成了维护中国学生利益的领袖之一。
1921年10月,因组织并参加中国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触犯了法国当局,被押送回国。
在国外经历了一场风雨之后,陈毅的革命意志更坚强。
他回国后第二年加入了刚刚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秋,陈毅来到北京,入中法大学学习,在这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十大元帅之陈毅诗词欣赏
摘要:
一、陈毅元帅简介
二、陈毅元帅的诗词创作背景
三、陈毅元帅的诗词欣赏
1.长征时期的作品
2.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
3.解放战争时期的作品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品
四、陈毅元帅诗词的艺术特点
五、陈毅元帅诗词的价值和影响
正文:
陈毅元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陈毅元帅不仅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展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陈毅元帅的诗词创作背景丰富多彩,涵盖了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
在长征时期,他创作了许多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鼓舞红军战士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诗词作品以激昂的战斗精神为主题,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解放战争时期,他的诗词作品以庆祝胜利为主题,表达了对新中国的憧憬和期望。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的诗词作
品则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主题,展现了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
陈毅元帅的诗词作品风格独特,艺术特点鲜明。
他的诗词作品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既有豪放磅礴的气势,又有深沉细腻的情感。
在艺术表现上,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使他的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陈毅元帅的诗词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词作品不仅为我国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全国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词作品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坚定了他们的革命信念,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作者: 散木[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同舟共进
页码: 27-2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2期
摘要:夏承焘日记中的陈毅谈话1961年4月,著名词人及词学家、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夏承焘先生从杭州赴北京出席教育部召开的高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据事后夏承焘的日记,他与陈毅在会上有过一番谈话:晨九时方欲下电梯,得陈毅副总理秘书来电话,云陈副总理欲邀予与郭老、钱、马诸君叙谈,因告郭老诸君,候汽车来迓.不料十时许予方解衣据案写家片(家信),服务员来报副总理来.去年文代会听其报告,风采如旧.谓读过予所著《唐宋词人年谱》诸书.。
郭沫若的诗《贝曾陈毅同志》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郭沫若的诗《贝曾陈毅同志》鉴赏郭沫若的诗《贝曾陈毅同志》鉴赏贝曾陈毅同志郭沫若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
诗人半纳陈毅功的诗
《诗人半纳陈毅功》是一首赞美陈毅元帅的诗歌。
陈毅元帅是新中国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这首诗歌通过对陈毅元帅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以“半纳”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陈毅元帅的胸怀。
这里的“半纳”意味着陈毅元帅不仅能够容纳天下英雄,还能够虚心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
这种博大的胸怀正是一个伟大领导者所具备的品质。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陈毅元帅在战争年代和和平时期的事迹,展现了他的伟大品质。
在战争年代,陈毅元帅英勇善战,带领红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和平时期,他关心民生,致力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这种既能打仗又能治国的能力,使得陈毅元帅成为了一位杰出的领导人。
诗中还提到了陈毅元帅的文学才华。
他曾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用诗歌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人民的英勇斗
争。
这种文学才华与他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身份相得益彰,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
最后,诗人通过对陈毅元帅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诗人认为陈毅元帅是新中国的脊梁,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这种崇高的品质使得陈毅元帅成为了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的英雄。
《诗人半纳陈毅功》这首诗歌通过对陈毅元帅的赞美,展现了他的伟大品质和崇高精神。
这首诗歌不仅是对陈毅元帅的敬仰,也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鞭策,让我们学习陈毅元帅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人是十大元帅之一,写下千古诗赋,堪称军中词人“辛弃
疾”
十大元帅个个都是打仗能手,有着卓越功勋,乃我军最重要的领导者,但在元帅中最会写诗的,要属陈毅元帅,《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都记录了他的智慧。
陈老总兼资文武,博学多才,身兼华东军区司令员与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战略眼光之下,战场上纵横捭阖,是我军难得的军事家。
打仗期间,陈老总会抽空赋诗,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对战役及战场情况用诗歌的形式来记录,这些诗词都成为历史不可多得的瑰宝。
如下是陈老总在解放战争期间所赋的两首诗,也是对战争历程的记载。
1947年,陈毅率华东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进而转入全面进攻。
12月14日,陈毅写下了《吟反攻形势》,刊登在山东的《大众日报》上。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我军七个区域的基本形势,这也是当时解放战争的几个主要战场,中原的刘邓,华北的聂杨,陕北的彭贺,东北的林罗,华东的谭许等主要武装力量队伍的战绩,与“空心战术今已矣,重点进攻安在哉”的大好局面。
这首诗是写在打开解放战争决战之门的济南战役,陈毅听闻了战役指挥官许世友的战绩后,兴奋至极时,写下了这首诗,揭示济南战役的伟大意义之所在,以及对许世友将军从鲁南横扫津浦路700里,再到回首迅速攻克山东省会济南的艰难过程中军事智慧的由衷称扬。
陈老总的这两首诗,从不同的侧面记载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场格局,高屋建瓴,从战略上阐释了战争的进程。
陈毅的诗歌,以他的高度概括力描绘出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更是衬托出一种古代豪放派诗歌的巨大魄力,所以陈老总堪称军中词人“辛弃疾”。
陈毅元帅本色是诗人
陈毅将军前半生戎马行走,无数次艰险之际他却能豪迈吟诗,显出革命者的特有浪漫。
1949年4月底,陈毅从浦口渡过长江,豪气难挡,再度吟起了诗篇:“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
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
1972年,陈毅去世后,重病中的妻子张茜用不到一年的时间编辑了一部《陈毅诗词选集》,其中收入陈毅一百多篇诗词,涵盖了从红军时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起的作品。
张茜亲自为诗集写下了序言,并把诗集托人寄给毛泽东和周恩来,提出希望能公开出版。
但一直没有得到答复。
1974年1月,张茜整理的《陈毅诗词选集》,用油印的方式问世,但是两个月后,张茜便撒手西归,最终没有看到这本诗集的正式出版。
粉碎“四人帮”后,陈昊苏完成了母亲未尽的工作。
“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在我母亲编辑的基础上,稍微地作了些改动。
”1977年5月,横跨四年,凝聚着张茜、陈昊苏两代人心血的《陈毅诗词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循着一首首诗词,这位铁血将帅的人生轨迹历历在目。
1940年,为了将大江南北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陈毅将军率领新四军北上。
蒋介石得知消息后,令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勒集中10倍于新四军的兵力,企图在苏北境内全歼陈毅的部队。
著名的黄桥战役由此打响。
正当前线决战时,敌方配合八十九军作战的保安四旅一部百余人,在战场上溃退下来,不辨方向,一直冲到距陈毅指挥部200米处,而陈毅所率兵力全军出击,总部已无保卫部队。
得到“好消息”的国民党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叫嚣要“活捉陈毅”。
在此危急关头,陈毅一面从容自若地组织机关工勤人员迎击敌军,一面命令其新婚妻子张茜,把所有文件立即烧掉,以防落入敌军手中。
做机要秘书的张茜,一边烧文件一边看文件的内容。
当看到《梅岭三章》诗稿时,张茜犹豫了。
陈毅在南方三年游击战的烽火岁月让她浮想联翩,她深谙陈毅一生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于心不忍,便问:“老总,诗稿也要烧掉吗?”陈毅说:“统统烧掉。
”
张茜对《梅岭三章》爱不释手,又问:“老总,我替您保存诗稿吧?”陈毅不作声了。
《梅岭三章》就这样被张茜“救”了下来。
由于陈毅、粟裕反复谋划,部署周密,相机反击,结果,新四军以五千人战胜了敌人三万兵,创造了军史上的一个奇迹。
被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是陈毅指挥的杰出战役之一,其在诗中描述这场战役:“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
孟良崮一役,不仅歼敌3万,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也在战争中阵亡。
事后,毛泽东曾说:“这场战役的胜利,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