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 格式:pdf
- 大小:13.43 MB
- 文档页数:95
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精选5篇)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教学创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指导,自主获取知识,扩展课堂教学;配以音乐感染学生。
教学结构: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扩展思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2、体会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教学仪器与媒体:投影仪、计算机lanstar教学软件、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情境导入1、导语2、学生上网检索有关背景和作者的资料二、整体感知1、范读2、学生自读三、品读精彩语句1、学生朗读并互相评价2、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请再看这样一个句子“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
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A、明确该词的本意;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四、扩展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五、布置作业(播放《松花江上》)“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听读,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这样,才能更好体味和推敲作品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写法。
2情感目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通过这课两个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时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非常自然地把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经典散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分析并理解文章中的对比手法,及其如何体现主题思想。
3.帮助学生提高散文欣赏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主题思想,学习并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体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通读课文,研究相关教学资料,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课程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本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
(3)阅读理解: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大意。
(4)分析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对比描写,并分析这些对比在表现主题思想中的作用。
(5)深入研读:让学生细读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课后作业:让学生仿写一篇以“从……到……”为题的作文,描述自己生活中的两个场景,尝试运用对比手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读写结合法。
2.教学手段:PPT演示、多媒体教学、课堂互动。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家庭作业:布置仿写作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对比手法描述生活中的两个场景。
3.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仿写作文及课后阅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料:教师可参考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全集》等资料,深入研读课文。
2.工具:PPT制作工具、多媒体播放软件等。
七、结论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的背景、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并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整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好的教学设计课件是很重要的。
教案是老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同学的实际状况,进行的详细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盼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关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气。
2、品尝语言,体会运用修辞手法,短句和富有张力的词语所构成的场面描写。
4、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完成简洁有肯定内涵的场面描写。
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一曲激扬高亢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这里不是鲁迅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这里没有小桥流水人家,没有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这里只有奔腾的黄河、酱色的土地,只有火红的高粱,和那朴实彪悍的西北汉子。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他们用特有的感情蹦出了一种舞蹈——安塞腰鼓。
放视频短片,了解安塞腰鼓的历史和特点。
请同学们用词语概括一下。
今日,我们一起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去安塞古镇,倾听那从2000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战鼓声,去观赏生命的搏击——安塞腰鼓。
朗读抒情(用时10分钟)? 小组自由朗读,留意节奏、重音和情感。
? 本文情感线索:好一个安塞腰鼓。
? 小组代表朗读展现。
? 听名家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听名家朗读全文,整体感知,思索下列问题? 本文记述了一个什么过程,描述了一个什么的场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样的。
) 参考答案:安塞腰鼓表演? 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为主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用一个词概括过程的特点。
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参考答案:宁静舞动安静? 本文场面描写构成的要素有哪些详细的东西?参考答案: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系着红绸的腰鼓、黄土高原起伏的群山、火红的高粱? 这些东西聚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参考答案:粗犷、豪放、狂野、大气、磅礴、活力、张扬、激情的宣泄、生命的激荡、精神的自由? 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呢?参考答案: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气。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
2、学习用文言文“九字翻译法”,翻译课文;以“意义”划分句子节奏。
【学习重难点】:以“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学考考点】:1.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
【评价设计】:通过自读、听范读在教师指导下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下注释,“九字翻译法”,达成让每个学生正确翻译课文。
通过小组合作,让80%的学生达成按“意义”划分句子节奏的目标。
【预习导学】: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读熟后自己在横线打钩)2、给下列横线字注音:佳肴()()自强()兑命()学学半()3、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
虽旨至道善困是故自强自反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
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阅读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
【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课前活动。
(七年级练字、八年级话题演讲、九年级诗词积累)二、学习研讨(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后,听范读。
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学生大声朗读。
2、诵读展示。
(学习小组形式展示)(2)速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使用文言直译-“九子法“疏通文意。
(不理解的提出来小组交流,最后班内共同解决)。
1、预设问题:解释加点字及翻译句子。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我不能解决字词或句子:2、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3)拓展延伸,展示提高。
本文讲授“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小结】(我收获,我快乐)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优秀4篇)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
2、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相关知识,了解“挑战者”号及相关宇航员的知识。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1、掌握朗读技巧,通过诵读,体会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2、理解文中重点句段,把握文章主题思想。
德育目标理解美国精神的内涵,学习航天英雄们在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演讲者的情感变化。
2、对航天英雄的形象分析和对美国精神内涵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茫茫宇宙,浩瀚太空,深邃而美丽,总是吸引着人们向往的目光。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止过对地外空间的探索,在人类为了自己的成就而欣喜万分时,痛苦和不幸往往也会不期而至。
1986年1月28日上午成千上万名观众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战者”号第十次腾飞的壮观景象,11时38 分,耸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点火升空,直飞苍穹,突然,在升空72秒后,伴随一声巨响,航天飞机瞬间变成了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火焰和黄白色的浓烟坠入大西洋,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全国上下顿时陷入沉痛的悲哀之中,纷纷以各种形式表示哀悼,世界其他国家元首也纷纷发表讲话,对死难者家属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
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发表电视讲话,对遇难的英雄表示哀悼,三天后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他的演讲词。
首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文中提到了哪些遇难英雄,找到具体段落并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概括一下他(她)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课题作者)二、走进英雄,认识英雄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
迪克:为探索太空不惧危险;迈克:为祖国屡建战功;朱蒂丝:笑对工作、享受人生;埃里森:有梦想并为之奋斗;罗纳德:有梦想、性格坚毅;格里高利:懂得感恩;科里斯塔:富有勇气和探索精神。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课:《母亲》-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使学生了解母爱的伟大和母亲对子女的关怀。
-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课文《母亲》。
-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抒情语言和修辞手法。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母亲的照片和提问,引起学生对母亲的思考和回忆。
2. 欣赏诗歌:学生课前已预了课文《母亲》,老师进行首次课前朗读,然后学生自己阅读。
3. 理解诗意:分小组进行讨论,集体分享各自理解的诗意和感受。
4. 品味语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抒情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 朗读背诵:学生跟读诗歌,并进行背诵练。
6. 总结复: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第二课:《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本课,使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
-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课文《鱼我所欲也》。
-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
-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观察和讨论自然景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的思考和感受。
2. 阅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鱼我所欲也》,并尝试理解诗歌中的意境。
3. 分析诗意: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4. 品味语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帮助学生欣赏诗歌。
5. 朗读背诵:学生跟读诗歌,并进行背诵练。
6. 总结复: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查学生的研究情况。
...(继续按照相同的格式编写其他课程的教案)。
初中人教版下册七年级语文教案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重要根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展开的重要保证。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人教版下册七年级语文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人教版下册七年级语文教案1《伤仲永》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练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
进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诵,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掌控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知道作者的思想观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讨论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初步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一.(整体感知)分析知道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摸索: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灵敏.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
“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
才思无能,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摸索:方仲永由神童沦为无能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
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重视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假想的感触。
)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分组讨论)二、熟读全文,参照课后练习中的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初中人教版下册七年级语文教案2《狼》教学目标:1.通过使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能知道文章基本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1、给学生发放*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习“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品位这三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三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成功的人站在你的面前时,你很羡慕他因成功而得到的荣誉吗?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的大海时,如何把握人生的航向?青年人该怎样写好自己的生活史?今天就让冰心来告诉我们这些人生的哲理吧。
2024年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识记、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写作技巧的掌握。
2.难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进度1.第一单元:4课时2.第二单元:4课时3.第三单元:4课时4.第四单元:4课时5.第五单元:4课时6.第六单元:4课时7.第七单元:4课时8.第八单元:4课时四、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课文讲解:逐课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阅读训练: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第二单元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课文讲解:逐课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阅读训练: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第三单元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课文讲解:逐课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阅读训练: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第四单元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课文讲解:逐课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阅读训练: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第五单元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课文讲解:逐课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阅读训练: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第六单元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课文讲解:逐课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阅读训练: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第七单元1.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15篇)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文言词语,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省略句式与古今词义差别现象,熟读背诵全文;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学习本文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言简意赅的记叙方法;4、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课文重点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快速记忆能力;3、了解口技这种传统技艺。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读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民间艺术,比如变脸、剪纸,然后播放几段口技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二、研读课文,理解文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只是,抄在和黑板上,请同学们完成。
三、让同学们找出本文特殊的时间词语,理清课文的三个场景,交代本堂课的学习方法-朗读法,从读中进一步学习课文。
⑴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梦中惊醒。
(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第二个场景:渐入梦乡。
(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第三个场景:火起群乱。
(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①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②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
③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齐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2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⑶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5篇)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积累词语,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③理解歌词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理解歌词中反复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结合语言环境的学习体会语言运用的好处。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②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为中华的腾飞而发愤读书志向。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内涵,理解意蕴丰富的词语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美美地听——深情地读——细细地品——尽情地说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让我们聆听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颂》,感受黄河的英雄气势。
﹙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录音机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二部﹚板书课题:黄河颂二、整体感知1、自主学习:读教师分发的材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自学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美美的听,多媒体播放《黄河颂》,让学生仔细聆听,进入诗中雄浑壮阔境界。
3、深情地读一读:读出节奏与重音,把握好语速和语调。
二读:有感情的朗诵,把握诗的内容,领悟诗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读: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让小组的其他同学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
四读:小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每人只读一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谁最有感染力。
(也可以男女之间合作朗诵)三、课堂探究1、细细地品(一)自主探究:可以对歌词做批注,然后自由交流读书感受。
初中七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初中七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2024年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通用25篇)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对比的写法。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
3、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书法作品。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导入: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二、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马马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三、交流研讨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点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读二、三段1、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集优秀教案教案一:《黄河颂》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诗歌内容的理解。
2.诗歌朗读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1.诗歌情感的表达。
2.深入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地位及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2.学生分享对黄河的印象和了解。
二、诗歌朗读1.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重音、停顿和情感表达。
三、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
四、诗歌背诵1.学生分组背诵诗歌,提高记忆力。
2.教师挑选优秀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黄河颂》。
2.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表达对黄河的敬意和赞美。
教案二:《我的叔叔于勒》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小说情节的把握。
2.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1.小说主题的理解。
2.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分享对小说的了解和期待。
二、小说朗读1.学生分段朗读小说,感受语言的魅力。
2.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三、小说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如于勒叔叔的命运起伏等。
2.分析人物形象,如于勒叔叔的性格特点、成长变化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小说的理解。
四、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小说的主题,如人生的曲折、命运的抉择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导学目标】1.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3.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
4.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课时计划】1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
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
回眸20XX,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点缀(zhuì)漫步(màn)迟钝(dùn)闲暇(xiá)凸现(tū)拍摄(shè)蔚蓝(wèi)合拢(lǒnɡ)(2)词义迟钝: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心有灵犀: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2.作者名片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20余部,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与指标,学习者更要把铺垫自己的文化台阶作为核心的寻求目标和方向。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知道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知道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1、以一段小故事作引,带出“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进而带出两个成语的出处——该段文字。
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让学生知道两个成语的运用。
同学们,上课之前来作一个听力小训练,我来说一段话,要求是你们用心听,并找出我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
话说我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小刘,这人特别不爱学习,成天脏兮兮挂着两条鼻涕,被同学戏称为“鼻涕虫”。
鼻涕虫是那种老师一提就摇头叹息,也没有什么伙伴的人。
在大家心目中他也就是混一初中文凭久完事的。
毕业以后我们就再没有见面。
多年后工作了,有天初中同学搞了个小集会。
大家很久没见面,个个都觉得特别新鲜兴奋,大家聊得特别高兴。
这时候有人高喊:快看!我们一瞧,本来来了一辆亮银色宝马,车门一开,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特潇洒一“款哥”。
所有女同学都“哇”了一声,纷纭议论这帅哥是谁呀,这时候一同学说了:“他就是当年那个‘鼻涕虫’啊!人家上了高中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刻苦努力,后来考上了一大学。
人家现在已非‘吴下阿蒙’,而是一上市公司的主管了!”所有人都把嘴巴张得大大的,由于实在没办法把鼻涕虫跟眼前这个帅哥联系起来。
一同学不由摇头叹了一句:“唉,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好,这段话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我刚才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呢?(如示)对了,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的史学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资治通鉴》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支持编辑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三国到五代1362年的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二)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
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 hú 高枕而卧,豁huō,敛l iǎn,脑髓suǐ,陌生mò。
鉴赏,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òu,书塾shú,四、整体把握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 ,人平分分。
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的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
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思想品德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篇____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狼》〈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比如开头一句话,可以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步骤:1、小组讨论,选择角度,试着复述;3、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准备了一个视频动画,根据学生的需要,他们复述故事时可以播放,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