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化学实验活动 加强学生安全环保意识
- 格式:pdf
- 大小:161.03 KB
- 文档页数:1
初中化学教案:培养学生科学实验室安全意识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化学的发展和应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性。
在化学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经常有人因为疏忽大意或实验操作不当而受伤。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要对初中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进行明确的培训,以建立学生们科学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保证实验室内所有的人能够安全地学习和工作。
一、实验室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要明确好每个人员的分工和职责。
在实验室内,通常会有以下人员:1.实验老师:实验老师是实验室中最核心的人员之一。
实验老师需要熟悉实验的步骤和基本操作,并且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把控和监督。
如果出现错误或意外情况,实验老师需要及时做出决策并采取对应的措施。
2.实验员:实验员是实验室中的执行者。
实验员需要按照实验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并且保证操作正确、仪器设备使用得当。
如果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实验员需要及时上报,否则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3.实验助手:实验助手负责收拾仪器和实验室设备,确保它们在下一节实验时得到正确保养和使用。
实验助手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如同实验员一样积极上报异常。
分清人员分工和职责,确保实验室内职责分明,责任明确,可以减少因人员不当引起的事故。
二、实验前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在进行实验之前,应该对实验内容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和预测。
针对不同的实验,需要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
例如,在进行强酸强碱中和实验时,可能会产生剧烈的反应,并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
在进行这样的实验时,应该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避免人身伤害和工具设备损坏。
通过预测和评估,可以找出实验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并且采取相关的措施防范。
实验前风险评估是确保实验安全的第一道屏障。
三、实验中的安全措施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还需要采取特定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实验员和实验室设备的安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污染的化学原因及危害;2. 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现象。
化学实验在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的化学原因,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测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1)实验目的:测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了解水体污染程度。
(2)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体中所有可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的总质量。
COD越高,水体污染越严重。
(3)实验步骤:①取一定量的水样;②加入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溶液;③加热煮沸,使重铬酸钾氧化水体中的有机物;④测定剩余重铬酸钾的浓度;⑤计算化学需氧量。
2. 实验二:测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了解大气污染程度。
(2)实验原理: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可以了解大气污染程度。
(3)实验步骤:①取一定体积的空气样品;②加入一定量的碘溶液;③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使碘与二氧化硫反应;④测定反应后碘的浓度;⑤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
3. 实验三: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1)实验目的: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了解土壤污染程度。
(2)实验原理:重金属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可以了解土壤污染程度。
(3)实验步骤:①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②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使重金属离子溶解;③加入一定量的显色剂,使重金属离子显色;④测定显色剂的浓度;⑤计算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测定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COD)较高,说明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应采取措施,如加强污水处理、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等,以降低水体污染。
第1篇一、引言初中化学教研组是学校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机构,肩负着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化学教师、推动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我校初中化学教研组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现总结如下:二、教研组工作特色1.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我校初中化学教研组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研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研组积极组织各类化学实验、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研组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2. 以教师发展为核心,提升教师素质教研组始终把教师发展放在首位,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开展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活动。
通过观摩、比赛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3)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教研组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 以学科建设为重点,推动化学学科发展教研组高度重视化学学科建设,努力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课程设置。
教研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质量。
(2)加强教材建设。
教研组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确保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
(3)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教研组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竞争力。
4. 以团队合作精神为纽带,增强教研组凝聚力教研组注重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
化学实验环境保护意识化学实验是学生探索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增强化学实验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下是一些环保措施的建议。
1. 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弃物,包括溶液、试剂瓶、塑料容器等。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制定科学的废弃物管理策略。
首先,实验室应设立分类垃圾桶,明确标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
例如,溶液废弃物和固体废弃物应分别投放到相应的容器中。
其次,对于可回收的实验废弃物,如玻璃器皿、塑料试管等,应进行有效的回收再利用。
实验室可以开展回收环保项目,与相关机构或回收公司合作,将可回收物资运送到专门的再加工中心。
最后,有害化学品如酸液、碱液等应专门收集,采用特定的处理方式。
化学实验室要建立与环保部门合作的机制,确保这些废弃物被安全处理,以免对环境和周围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2. 绿色试剂的选择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应尽可能选择环境友好的试剂。
例如,可以优先选择可再生资源制备的试剂,避免使用对环境有较大污染风险的物质。
此外,还可以选择低毒性和低挥发性的试剂,减少实验操作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在实验课程中,教师有义务告知学生有害物质的潜在危害,并引导学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化学实验室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和水资源。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担,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节约能源和水资源的措施。
首先,合理规划实验室设备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耗能。
例如,在实验室空闲时及时关闭仪器设备,避免长时间运行。
其次,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比如,在清洗实验器皿时,应尽量使用少量水,尽量采用高效清洗剂来代替传统清洗方法。
4. 安全使用实验设备化学实验室中的实验设备如试管、烧杯等是实验操作的重要工具和仪器。
为了保护环境和学生的安全,我们应养成正确使用和保养实验设备的好习惯。
首先,合理使用实验设备,并根据操作手册正确操作。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教育
答案:要开展初中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在实验前进行详细的安全演示和实验室规则说明,包括穿戴实验
室服装、戴安全护目镜、正确操作实验仪器等。
2. 强调化学品的危险性和安全使用方法,确保学生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存放方式,以及正确处理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方法。
3. 实验现场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如避难门、灭火器的位置等,提醒学生遇到危险时该如何自救。
4. 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感和合作意识,鼓励他们互相监督和帮助,
共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5. 定期进行安全演习和应急预案演练,让学生熟悉常见危险情况的
处理方法,提高应对危险事件的能力。
深入分析:
开展初中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教育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预防实验过
程中的意外事件发生,保障学生和老师的安全。
在实验室中,尤其是
涉及化学物质的实验中,存在着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化学品泼溅、气体泄漏、火灾等。
因此,通过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
生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他们在实验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措施,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化学老师或实验员为
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分享实际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
的重视和警惕。
此外,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施设备,确保
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及时发现和纠正
他们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指导他们正确使用实验工具和化学试剂。
通过持续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安全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创新开展实验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绿色化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
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创新开展实验教学,以实际行动传递环保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下面,我们将从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实验教学的创新以及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制备、使用和处置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它主张使用更少的有毒物质、更有效的合成方法和更高效的反应条件。
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预防、减少、重用和回收。
预防是指尽量避免使用有害物质,采用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小的物质。
减少是指尽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重用是指将废弃物利用起来,再次用于生产。
回收是指将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处理,再次利用。
这些理念无疑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实验教学的创新在绿色化学理念的指导下,实验教学也需要做出调整和创新。
传统的化学实验常常使用过量的有害化学品,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这与绿色化学理念背道而驰。
我们需要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
1. 实验教学内容方面,我们应当选择更加环保、安全的实验项目。
可以选择绿色溶剂代替有机溶剂、利用生物催化剂替代化工催化剂等。
也可以引入与环保相关的实验题材,如水质检测、环境监测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环保实践。
2. 实验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结合绿色化学理念,注重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利用,培养他们的废物处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3. 实验教学手段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将环保理念融入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
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减少真实实验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介绍环保实践案例,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196神州教育倡导绿色化学实验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潘亭伊广西贺州市钟山县钟山中学生物组摘要:绿色化学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大力倡导实施的“人类、自然、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化学与社会、科学、生活、环保关系密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化学。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因此,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加强绿色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环境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实验;环保意识一、绿色化学特点与中学实验现状“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其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然而,目前中学化学实验虽然改进了很多,但仍有一定数量的有毒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对师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当学生数增多,实验所需的药品用量、化学仪器及实验后的废液、废气大量增加,造成污染愈重。
而我们的中学实验室还没有达到直接处理实验废弃物的能力,措施原始、不够科学。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污染,危害师生健康与环境,而且会对学生的环保意识造成不良影响。
实现绿色化学实验,无害化处理实验的废弃物,争取达到零排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
因此,必须用绿色实验观点,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改革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倡导绿色化学实验。
二、绿色化学理念绿色化学是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化学,它体现了化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化学科学高度发展以及社会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化学思想是实现绿色化学实验的指导思想。
高中化学实验环保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化学实验中的环保意识;
2. 探究水果皮中含有的植物成分对清洁剂的影响;
3. 制备一种天然清洁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实验材料:
1. 柠檬、橘子或其他水果皮;
2. 醋、小苏打、温水;
3. 玻璃瓶、漏斗、滤纸;
4. p H纸或p H试纸。
实验步骤:
1. 将水果皮剥离,切成小块放入玻璃瓶中;
2. 加入适量的醋和小苏打,加入温水混合搅拌;
3. 盖上瓶盖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滤纸过滤液体;
4. 将过滤液倒入容器中,用p H纸或p H试纸测试其酸碱性;
5. 完成实验后对过滤液进行环保处理。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皮肤和眼睛;
2. 处理水果皮时要注意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实验延伸:
1. 可以尝试不同水果皮的组合,比较制备出的清洁剂的效果;
2. 可以将清洁剂用于不同表面的清洁,比较其清洁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到化学实验对环保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利用天然材料制备清洁剂的环保意识。
希望学生们能将这种环保意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化学实验“四化”教学法之我见摘要:众所周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等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已至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作为化学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在实验教学时实现“四化”教学,即清洁化、微型化、生活化、创新化。
渗透绿色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化学实验“四化”教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牺牲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应以“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为核心,作为教师,教育培养学生,既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是学生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的统一,是迎接新世纪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本保证。
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中也围绕这一目标加以开展,转变化学实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创新化学实验改进,进行微型化实验,既节约药品、又安全环保。
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有机结合在一起。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而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再产生废物,把污染治理转变为污染预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环境教育旨在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人们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公民的环境伦理观念。
1 化学实验实现清洁化所谓化学实验的清洁化,是指通过一些有效措施使化学实验对实验场所和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体现绿色化学思想,关注可持续发展,强化实验功能,转变了化学学习方式。
可见,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固然十分重要,但如何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层面上进行扩展,仍是培养环保意识的根本途径。
在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实验的清洁化,必须有一些有效措施:第一,进行密闭实验,对反应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设法予以收集和,避免敞口操作,防止反应散逸到空气中;第二,加强回收、通风或防护措施;第三,设计实验方案时,尽量选择污染小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人类的重要责任。
高中化学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高中化学实验中会使用到一些化学试剂和化学器材,如酸碱溶液、化合物等。
为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教师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如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抗静电材料等。
同时,在实验结束后,也需要进行妥善的处理,如回收、分类、安全废物处置等,以保障实验室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二、注重化学反应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教授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更应注重对化学反应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例如,工业生产中的一些反应会产生有害的废料和污染物,学生需要了解这类化学反应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并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如何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或者采用环保型反应体系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开展相关环保知识普及教育环保意识的提高需要四处落实,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借此机会开展和化学科学相关的环保知识普及教育。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并分析视频中提到的生态环境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并及时回顾实践中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激发学生对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激发学生对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形成环保意识。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激励学生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小组讨论、演讲和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教学的一大使命,需要在实验操作、环境影响分析、环保知识普及教育以及激发学生责任感等方面下足功夫。
高中化学中的绿色实验在当今社会,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各个领域都在追求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高中教育阶段,绿色实验的理念也愈发重要。
绿色实验,简单来说,就是在化学实验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保障实验的安全性和教学效果。
这一理念的推行,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科学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某些实验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还有一些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造成资源的浪费。
此外,部分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实现绿色化呢?首先,从实验设计的源头入手。
教师在选择实验内容和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因素。
比如,在进行物质的性质实验时,可以选择那些产生废弃物少、反应条件温和的实验。
对于一些经典实验,可以对实验步骤和试剂用量进行优化,以减少污染和浪费。
其次,改进实验装置也是实现绿色实验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实验装置可能存在密封性不好、气体泄漏等问题,导致有害物质逸出。
通过改进装置,如采用密闭性更好的反应容器、增加尾气处理装置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在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可以将反应装置改为微型化的密闭装置,并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从而避免其对空气的污染。
再者,合理选择实验试剂也是绿色实验的关键。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低毒、无害、可再生的试剂。
比如,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可以用食用醋代替强酸,用小苏打溶液代替强碱,这样既降低了实验的危险性,又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对于实验产生的废弃物,不能随意丢弃,而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处理。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要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有害废弃物,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2)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现象;(3)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现象;(3)小组合作与交流。
2. 教学难点(1)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现象;(2)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3)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协调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新授课(1)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2)介绍本节课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3)示范实验操作,强调操作规范。
3. 实践环节(1)分组实验: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2)小组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3)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4.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2)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实验操作评价: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正确;(2)实验现象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小组合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2. 评价标准(1)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安全;(2)实验现象:观察仔细、分析到位;(3)小组合作:积极、主动、协调。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注重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4. 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论文3000字摘要: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在整个化学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实验技能等,还要强化安全环保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以及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他们学习后续实验课程,乃至将来从事化学相关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综合素质;教学。
早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化学教育家戴安邦院士就已指出:“只重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教学是片面的化学教育。
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化学教学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为学生在实验室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练习解决化学问题,各项智力因素同时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课应予充分重视”。
因此,开设化学实验课,做好化学实验教学,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机化学实验课,首当其冲,是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必修的第一门化学实验课,其地位和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它是后续化学课程的科学实验基础,其教学质量对整个化学相关实验教学影响都很大。
下面介绍我们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问题与学界一同探讨。
1、重视安全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我们开设的第一个无机化学实验项目是“实验室常规教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其中常规教育部分除了介绍实验室基本守则外,主要就是进行安全教育、环保教育。
带领学生通过典型的案例,了解学习实验室安全及实验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等知识。
安全是一切之本。
由于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有些药品具有较强腐蚀性,甚至毒性,如果不遵循实验原则,不按规律办事,就可能会产生危险。
因此,从进实验室开始,安全必须放到心上,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加强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环保责任意识。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提高化学素养,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奥秘的兴趣,我校决定开展化学综合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观、实验、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提高化学素养;2.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0日四、活动地点1. XX化工有限公司;2. 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 XX化学实验基地。
五、活动内容1. 参观XX化工有限公司(1)了解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2)参观生产车间,观察化学反应现象;(3)了解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
2. 参观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了解环保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参观污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设施;(3)了解环保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参观XX化学实验基地(1)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2)进行化学实验,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3)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4. 开展化学知识竞赛(1)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化学素养;(2)评选出优秀选手,给予奖励。
5. 化学实验表演(1)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化学实验表演;(2)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神奇魅力。
六、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教师担任活动指导;3. 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和动员工作;4.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七、活动总结1.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分享活动收获;2. 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化学知识,积极参与化学实践活动。
八、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化学与环境保护论文(化学与环境污染论文)如何在化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化学是当今社会一门重要的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知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化学教师应尽的职责。
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逐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
”作为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担当起提高全民环保素质的教育任务,从学生抓起,不失时机地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对此,我谈以下几点:一、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把化学知识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学习“空气”时,让学生了解空气本来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但近几百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污染改变了空气的组成成份,从而改变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在讲煤时,我让学生了解煤的组成,煤燃烧时会释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其中一氧化碳是剧毒物质,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会使雨水变酸,形成酸雨。
在讲授水与氢时,让学生在认识水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有限性的基础上,知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以致给人类造成灾难。
学习水的净化等知识时,向学生介绍硬水对人体健康、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使学生了解硬水软化的方法和基本原理,学会处理硬水。
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循环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煤气中毒、吸烟危害健康与一氧化碳毒性的关系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
在介绍氮、磷、钾等化肥时,既介绍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积极作用,又要介绍其对农产品、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教学以及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化学实验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废弃物和化学品的排放,给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提高化学实验中的环境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一、减少实验废弃物的产生为了减少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产生量,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从根本上减少实验所需的化学品用量。
在实验进行之前,教师或研究人员应该合理评估所需化学品的数量,避免过剩使用。
其次,我们可以尽量选择可回收使用的材料和工具,以减少废弃物产生。
例如,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容器可以替换为玻璃容器,实验时只需洗涤清洁后,即可重复使用。
另外,适当的实验操作也能帮助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在使用化学品时,我们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控制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合理分配实验材料,避免浪费。
例如,当多个学生同时进行类似实验时,可以共用实验用品和材料,减少受到实验材料浪费的情况。
二、正确处理废弃物在化学实验中,废弃物的正确处理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分类收集废弃物,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进行分开,以便后续的处理。
例如,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化学品废液等应分别收集和储存,以免发生混合导致的危险事故。
其次,我们应该按照相关的环境法规和规范来储存和处置废弃物。
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废弃物,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储存,并定期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处理。
此外,教育培训传递正确的废弃物处理意识也是很重要的。
学校和实验室应该加强对师生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废弃物分类意识和正确处理技能。
三、使用环保材料在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环保材料来取代一些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
例如,在酸碱中和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环境友好型的中和剂,而不是传统的盐酸等强酸。
此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生物降解的实验器具和消耗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环境保护与实验室安全密切相关。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掌握应急处理措施等都能降低实验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保护环境。
化学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引言一、三维目标的含义所谓“三维目标”,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化学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社会关怀能力。
三维目标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与探究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实践,自主探究化学规律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实验推理等能力。
2.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并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进行有意义的应用。
3.社会关怀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对社会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而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策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以实现三维目标的落实。
具体措施如下:1.强化实验教学在课程设计中,我们注重实验教学的设置与实施。
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化学现象与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
在实验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善于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精神。
2.拓展应用案例在课程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讨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实际应用意识,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3.引导社会关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安全意识。
我们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和新闻报道,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的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关怀意识。
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能力。
注重化学实验活动加强学生安全环保意识
发表时间:2009-10-30T15:01:38.357Z 来源:《中华现代教育》2009年第43期供稿作者:李洪山西省河津市职业中学[导读] 化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精神和科学严谨态度以及优秀思想品质的良好途径。
化学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求真精神和科学严谨态度以及优秀思想品质的良好途径。
因此,我们在利用化学实验多渠道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1. 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经常接触酸、碱等强腐蚀性药品,在学生实验中事故隐患的确很多,容易造成或轻或重的实验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给我们正常的实验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些学校,教师甚至因噎废食,因害怕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而减少学生操作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实验的减少,使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和思维的空间。
其实,我们都知道多数学生实验只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去完成,一般是不会出现伤害事故的,危险源于不规范操作。
例如:“玻璃仪器轻拿轻放,避免破损”;“金属钾、钠取用适量”;“切不可往正在进行加热的盛有苯酚甲醛混合物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盐酸催化剂”等等。
我们教师只要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重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实验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保证实验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2.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教育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因此,我们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
近二十年来中国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它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污染的危害,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学烟雾……虽然有的老师会说,这些我们都在讲,可是这远远还不够。
比如:有的学生把废旧电池随手乱扔,某早点铺,学生吃完早饭把塑料袋随手抛在桌下;天安门广场随手丢弃的口香糖,电影院的座套上被口香糖污染。
这些严重污染环境的现象,反映了我们较差的环保意识和做人的素质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对待环保的意识问题和行为习惯问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意识到下一代环保意识的匮乏,我们实验教学中除了教给他们实验技能之外,还应该大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为他们将来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环境着想。
二、关于培养学生安全和环保意识几点建议
1. 加大实验改革力度应当从教材入手
教材是教师施教的依据,从我国现行化学教材来看,学生实验的编写一般是由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等几部分组成。
我认为应当适当增加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内容。
我们现在的实验教改方向是逐渐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索性实验过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
而我们的思路一般是目的原理→实验用品→步骤→结论,而忽略安全和环保。
在我们平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时,可行性往往是以步骤设计能否满足目的原理为标准,我认为应该引起同行们的思考和重视。
2.教师当“从我做起”言传身教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从“安全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一丝不苟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学生动手实验时的态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仪器的使用也丝毫不能大意,对于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引导学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② 合理使用反例。
对于一些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教师可设计一些错误的反例加以验证,以加深学生印象。
如不纯的可燃气体点燃爆炸,水倒入浓H2SO4中进行稀释的后果;加热时先撤酒精灯导致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等,只要条件允许,装置设计合理,不会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试。
③ 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身体会的印象是最深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好动是他们的天性。
因此,在平时学生实验中除了讲清楚规范操作,安全要求外,加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④ 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
例如:强酸、强碱溅到身上时的处理,偶遇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和进行自救。
从“环保意识”的培养角度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 立足教材,常规教学中多渗透环保教育,教材中有关环保的课题很多,教师应准确把握,妥善利用,如《硫酸的工业制法》《炼钢炼铁》《石油和石油产品概述》《电解电镀》等章节涉及到很多与生活相关的实例,教师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最好能结合本地情况加以分析,有条件的可以实地考察,或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
② 开展研究性学习,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方面的研究性课题,例如:燃料使用及其污染,干电池污染,本地区主要工业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处理调查等,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书本以外的环保知识,对于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很有效果。
③ 教师应关注环保方面的有关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把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传递给学生,这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所有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深入的课题,愿我们能够注重化学实验,加强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