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案例分析1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8
中国银行营销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和客户素质的不断提升,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在营销和服务方式上也经历着巨大变革和挑战。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中国银行营销案例分析,欢迎参阅。
中国银行营销案例分析1一、案例经过2011年8月19日,工行淄博高新支行营业部来了一位男性中年客户,由于正处于业务高峰,大堂经理正在排队机前值班,引导、分流客户,见到这位客户礼貌的问了声:您好,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这位客户考虑一下,回答说:想咨询点理财业务方面的问题。
大堂经理问您买过该行的理财产品吗?客户回答从他行买过,但已经很长时间啦。
因为我经常在你行办理一些个人结算业务,看到你们的员工服务水准和服务环境都非常让我满意,所以我想咨询你行代理的理财产品。
听到这里大堂经理判定该客户为一名优质客户,就引导客户来到贵宾客户理财区,并向正在坐班的网点值班主任进行了汇报。
值班主任热情地同客户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客户近期收回一笔款临时不用,想了解以下该行的理财产品,值班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和客户就基金的走势和投资理念进行了交流,同时给客户一些投资风险提示。
在与客户反复沟通时发现,客户对该行前期代理的嘉实300指数基金很感兴趣,也可能是客户比较了解该只基金的缘故,客户称以前在他行买过200万元,收益还不错。
但手续较麻烦,由于银行理财人员业务不熟悉,在赎回过程中造成了一些不愉快。
值班主任详细向客户介绍了该行的产品,向客户推荐了理财金账户卡和该行快捷方便的网上银行,并向客户进行了操作演示,客户对该行网上银行办理业务的快捷、方便产生了兴趣,当场办理了理财金账户,并开通了网上银行。
对客户在网上银行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耐心详细的进行讲解。
客户对我们的服务非常满意,不但把他行的存款转入到该行金账户上,而且通过网上银行顺利的一次购买了1006万元基金。
二、案例分析细心的服务使客户对该行的产品和服务产生认同和信任,大堂经理的引导和主任与客户交流,以及为客户提供的优质服务感动了客户,我们为客户真诚求实的推荐,赢得了客户对我们的信任。
商业银行经典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经典的商业银行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这些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一:美国次贷危机1.案例背景2007年至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商业银行对高风险贷款的过度发放,导致大量不良贷款产生。
2.案例分析(1)风险管理失控:在追求高收益的背景下,商业银行放松了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大量高风险贷款得以发放。
(2)金融创新过度:商业银行通过金融衍生品将高风险贷款打包出售,将风险转嫁给投资者,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不断累积。
(3)监管缺失:美国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风险隐患。
3.启示(1)强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对贷款人的信用审查,合理控制信贷规模,防范信贷风险。
(2)规范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应服务于实体经济,避免过度创新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累积。
(3)加强监管: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三、案例二:德意志银行洗钱丑闻1.案例背景2015年,德意志银行因涉嫌洗钱被罚款超过20亿美元。
该银行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为俄罗斯客户转移了约1000亿美元的资金。
2.案例分析(1)合规意识不足:德意志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未能充分重视反洗钱法规,导致洗钱行为得以发生。
(2)内部控制缺失: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行为。
(3)监管不力:德国监管当局对德意志银行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洗钱行为。
3.启示(1)加强合规意识: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合规意识,防范洗钱风险。
(2)完善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业务的监督和管理。
(3)强化监管:监管当局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合规运行。
商业银行经典案例分析•引言•商业银行概述•经典案例一:某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典案例二:某银行创新业务模式•经典案例三:某银行跨境金融服务•经典案例四:某银行数字化转型•结论与展望01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通过对商业银行经典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银行业的运营模式、风险管理、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银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背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提升银行的竞争力。
案例分析的意义借鉴经验经典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银行业的其他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帮助其避免重蹈覆辙,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启示思路通过对经典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启发银行业机构在业务模式、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新思路,推动银行业的创新发展。
提高能力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银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分析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02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特点以吸收存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金运用,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包括吸收存款、发行债券等,是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包括贷款、投资等,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
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是商业银行利用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030201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竞争压力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监管挑战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调整,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和市场环境。
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无法按时履约导致的风险。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内部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的风险。
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案例分析题举例:1、美国次贷危机当美国经济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1年“9·11"事件的双重打击下呈现衰退危险时,美国政府为挽救经济采取低利率和减税等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使大量资金涌入沉寂10年的房地产市场.随着资金的不断涌入,房地产价格一路攀升。
不少投资人通过贷款购买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房产,同时大批没有偿还能力的贷款者和有不良还款记录者也向银行申请次级按揭贷款以购买房产.房价的高涨使银行对发放贷款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创新”包括:购房无须提供首付,可从银行获得全部资金;贷款的前几年只偿还利息,不用偿还本金;对借款人不做信用审核;利率浮动。
当银行手中持有大量未来可能违约的按揭贷款时,银行则将这些不良按揭贷款打包出售,再由华尔街投行将其证券化,包括设计成诱人的金融衍生品出售给全球投资者。
然而从2006年年底开始,由于美国房产价格下跌,很多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致使次贷危机爆发。
试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2、案例: 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分析资料:利率敏感性分析表单位:百万元根据以上某商业银行的利率敏感性分析资料:(1)计算期间缺口。
(2)在未来一年中,市场利率如何变化对该行有利?(3)如果预测未来利率将出现相反变化,该行应如何避险?(1)0~1月:3169-3701。
3=—532。
31~3月:952.6—1211=-258.43~6月:1317。
3—1270.2=47。
16~12月:1596。
3—1992.4=—396.1(2)1~3月内,利率下跌。
3~6月内,利率上涨。
6~12月内,利率下跌(3)在1~3月内,营造正缺口;3~6月内,营造负缺口;6~12月内,营造正缺口。
3、案例:美国的货币中心银行增资以抵御坏债带来的风险1982年,世界经济的衰退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猛烈下降,进而致使其偿债发生困难.美国银行持有的第三世界的债务超过了1000亿美元,债务国大多数是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巴西和墨西哥。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我国某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涉嫌违规操作,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通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经调查,该行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违规行为:1. 未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审查。
该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审查,导致部分信用不良的借款人获得贷款。
2. 违规发放贷款。
该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贷款审批流程进行,部分贷款未经审批直接发放,存在违规操作。
3. 未按规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
该行在发放贷款后,未按规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导致贷款风险控制不到位。
二、案例分析1.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依法开展业务,加强风险管理,保障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
”本案中,该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审查,违反了该条规定。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通则》第十四条规定:“贷款人发放贷款,应当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
”本案中,该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贷款审批流程进行,部分贷款未经审批直接发放,违反了该条规定。
3. 违反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通则》第二十七条规定:“贷款人应当根据贷款的风险程度,计提相应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本案中,该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未按规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导致贷款风险控制不到位,违反了该条规定。
三、案例分析结果1. 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该商业银行被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2. 信贷管理整改该商业银行被要求加强信贷管理,完善贷款审批流程,加强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审查,确保贷款发放的合规性。
3. 内部责任追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商业银行金融案例案例一: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是中国一家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以下是交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一个案例。
背景:某小微企业需要短期流动资金,但由于信用状况较差无法获得传统银行的贷款。
解决方案:交通银行通过创新的金融产品,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给这家小微企业。
1. 创新产品设计:交通银行设计了一款以账户应收账款保理为基础的贷款产品。
该产品结合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将其作为贷款的担保物,并利用贷款的资金解决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需求。
2. 信息技术支持:交通银行基于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了快速而安全的账户应收账款保理操作,保证了该产品的高效运作和风险控制。
3. 专业服务团队:交通银行设立了专业的金融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运营支持和风险管理咨询,确保企业能够正确使用该产品,降低风险。
结果:借助该创新产品,该小微企业成功获得了短期流动资金,并得到了交通银行的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这个案例也帮助了交通银行扩大了其在小微企业金融市场的份额。
案例二:摩根大通银行摩根大通银行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
以下是摩根大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一个案例。
背景:某跨国公司需要进行一笔跨境贸易交易,面临汇率风险和付款保障问题。
解决方案:摩根大通银行提供了以下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该公司的问题。
1. 外汇风险管理:摩根大通银行帮助企业分析汇率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金融衍生品来帮助企业锁定汇率,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2. 跨境支付保障:摩根大通银行提供了跨境支付解决方案,确保企业能够安全、快速地向国际供应商支付货款,同时降低支付风险。
3. 资金清算与结算:摩根大通银行通过其全球性的支付和结算网络,提供高效的资金清算和结算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及时的交易收付款。
结果:借助摩根大通银行的综合金融服务,该跨国公司成功完成了跨境贸易交易,并有效管理了汇率风险。
这个案例也反映了摩根大通银行的全球性金融实力和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优势。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以下简称“甲”)是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乙银行(以下简称“乙”)是一家国有商业银行。
2018年,甲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向乙银行申请了一笔1000万元的贷款。
双方签订了《贷款合同》,约定贷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5%,贷款用途为流动资金。
合同中明确约定,甲公司需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偿还本金及利息。
2019年,甲公司因市场环境变化,经营状况恶化,导致无法按时偿还贷款。
乙银行多次催收未果,遂于2020年5月向甲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并承担逾期还款的违约金。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提出以下抗辩意见:1. 甲公司认为,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故该部分利息应予以扣除。
2. 甲公司声称,在签订贷款合同时,乙银行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未告知其贷款资金的使用范围和限制,导致甲公司未能合理使用贷款,故乙银行应承担一定责任。
3. 甲公司提出,乙银行在贷款期间对甲公司的经营状况未进行有效监控,导致甲公司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故乙银行应承担一定责任。
二、法律分析1. 关于利率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利息,但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利率。
超过国家规定利率的,超出部分无效。
”本案中,甲公司认为贷款合同中约定的利率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要求扣除超出部分利息。
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的规定:“当事人主张超过国家规定利率的利息无效的,应当证明其主张的事实。
”甲公司需提供证据证明乙银行约定的利率超过国家规定利率。
若甲公司不能提供有效证据,则法院不会支持其关于扣除超出部分利息的请求。
2. 关于乙银行的告知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违规操作、不良贷款、金融欺诈等。
本文将以某银行违规操作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启示。
二、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银行A分行在2018年期间,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大量不良贷款产生。
经过调查,发现A分行存在以下违规操作:(1)未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违规发放贷款;(2)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用于非法集资;(3)违规操作内部账户,隐瞒贷款风险;(4)部分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资金。
2. 法律问题(1)违规发放贷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依法开展贷款业务,不得违规发放贷款。
A分行未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违规发放贷款,违反了该法律规定。
(2)挪用贷款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构成挪用资金罪。
A分行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涉嫌构成挪用资金罪。
(3)违规操作内部账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账户管理制度,保证账户资金的安全。
A分行违规操作内部账户,隐瞒贷款风险,违反了该法律规定。
(4)挪用客户资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资金,构成挪用资金罪。
A分行部分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客户资金,涉嫌构成挪用资金罪。
三、法律启示1. 严格执行法律法规银行业务涉及众多法律法规,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业务合规经营。
2. 加强内部管理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合规意识。
3. 优化贷款审批制度银行应优化贷款审批制度,加强对贷款项目的审查,防止违规发放贷款。
4. 严格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银行业务合规经营。
1998 年 6 月 15 日, XX 实业总公司以生产油井除蜡器为由,向 A 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600 万元,期限一年,由 XY 集团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经 1999 年第一次贷审会审议通过,A 银行于 1999 年 1 月 8 日和 3 月 1 日分别向 XX 公司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各300 万元。
贷款于 2000 年 1 月 18 日到期后,XX 公司未按约定还款,导致贷款逾期.此外,该公司因未参加 1998 年度工商年检,营业执照被吊销,实际经营已住手。
无奈之下A 银行于 2000 年 3 月 8 日依法提起诉讼, 2000 年 5 月 30 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 XX 公司清算组清偿债务本息, 担保人 XY 集团承担连带责任。
鉴于 XX 公司清算后无力清偿债务,法院判决担保人承担清偿责任.由于该案件牵涉面广、执行难度大,案件执行近两年尚无发展。
导致贷款进入呆滞状态,风险分类为可疑,逾期贷款本金 600 万元,累计欠息85.29 万元。
一、相关背景资料XX 实业总公司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成立于1993 年 1 月 3 日,注册资本 1200 万元. 企业申清贷款时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见表 1):项目1997 年末1998 年lO 月财务数据1997 年末1998 年10 月流动资产240 551 短期借款210存货161 385 对付账款24 140应收账款57 34 实收资本1200 1200长期投资500 40HD 销售收入5458 778固定资产701 587 利润总额216 160资产负债率6。
3%24.7%流动比263% 70%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该报表项目不完整,有些数据超出正常范围,有明显虚假嫌疑。
信贷调查报告未对报表主要科目进行深入分析,未对 1998 年企业销售收入锐减原因进行说明。
由于企业营业执照被注销, A 银行贷款后就无财务资料。
从 1995 年开始, XX 公司涉足油井除蜡器的研究与开辟,该产品 1997 年 4 月 9 日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根据 XX 公司提供的油井除蜡器项目报告,我国油田原油含蜡量普遍较高, 油管、油杆极易结蜡,该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辟研究院合作开辟的“油井除蜡器”,采取机械式除蜡,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作业成本低,既可避免原油污染,又可降低成本,提高采油效率,市场前景非常广阔.该公司同时提供了与华北油田及大庆油田的供货合同,以及在大庆油田进行小批量实验的效果报告.按照 XX 公司提供的前景预测,此项产品可实现年销售收人 1.14 亿元,利润 5000 余万元,发展前景极其乐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案例分析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许可并从事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对于银行本身的发展和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分析案例一:招商银行招商银行是中国大陆的一家商业银行,成立于1987年,总部位于深圳。
招商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客户战略作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招商银行主要通过区分客户群体,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不同的优质服务,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招商银行通过打造“招商理财”、“招商信用卡”等品牌,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2.风险管理作为一家银行,风险管理是其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招商银行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借款用途、抵押物价值等进行严格审核,以降低贷款违约率。
此外,招商银行还建立了中央风险管理部门,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3.信息技术招商银行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巨大,不断引入最新的技术,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
招商银行通过提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方便客户的办理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
案例二:中国银行中国银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12年,总部位于北京。
中国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支机构管理作为一个覆盖全国、服务全球的银行,中国银行的分支机构管理至关重要。
中国银行注重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管理和协调,确保其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和连贯性。
此外,中国银行还通过发展直销银行、电子银行等新型分支机构,推进其全渠道服务网络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面。
2.产品创新中国银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如中国银行推出的“中银财富’”、“中银信用卡”等,受到了广大客户的欢迎。
此外,中国银行还与众多企业和机构合作,推广金融服务,提高客户的获得感和体验度。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银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法律风险问题。
本文将以某银行涉嫌违规放贷案为例,对银行业典型案例进行法律分析。
二、案例简介某银行在2015年至2017年间,涉嫌违规放贷,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
经调查,该银行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贷款审批流程不规范,未严格执行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相关规定。
2. 贷款发放过程中,存在虚假贷款、挪用贷款等违法行为。
3. 贷款审批人员存在利益输送,为亲朋好友提供便利,导致贷款风险增加。
4. 贷款资金未按规定用途使用,部分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股市等高风险领域。
三、法律分析1. 违规放贷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建立健全贷款审批制度,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防范贷款风险。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 案例中银行违规放贷的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规章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3. 案例中银行违规放贷的法律救济(1)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案例分析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国际案例案例一:巴林银行。
1995 年2 月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了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 天后,以1 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 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为三年;违规内容是未经授权及隐匿的期权和期货交易、隐匿亏损;违规者为新加坡附属机构交易员;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在组织因素上,治理、管理、文化多元、沟通失败;在政策因素上,违反政策、不合规、职责不清;在人员因素上,雇员不当、雇主判断失误。
具体分析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首先,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
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
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
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极其松散,在损失达到5,000 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 万英镑存款,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
监管不力不仅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也使其3 名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法律惩处。
案例二:日本大和银行。
1995 年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行长藤田彬宣布,由于驻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英从1984 年开始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蒙受了1,100 亿日元(约合11 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二战结束时,日本通过了《证券和交易法》,其中第65 条严令禁止日本的银行参与国内证券业,旨在保证存款人利益不受证券市场大幅度波动的影响。
然而,日本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因此大受限制,在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中也显然处于不利地位。
于是,日本银行业纷纷积极拓展国际证券业务,通过国际渠道进行国内证券投资,以此增加利润、积累经验,等待国内金融管制的放松。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银行业务种类日益丰富,金融产品层出不穷。
然而,在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法律风险也随之增加。
本文将以某商业银行A分行的一起贷款纠纷案例为例,分析银行业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案例简介2016年,某商业银行A分行与某公司B签订了一笔金额为1000万元的贷款合同。
贷款期限为一年,年利率为6%。
合同约定,若B公司无法按时还款,则需支付违约金。
然而,在贷款到期后,B公司未能按时还款,A分行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1. 法律风险概述(1)合同风险:本案中,A分行与B公司签订的贷款合同存在以下风险:①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中关于贷款利率、还款期限、违约金等条款表述不够明确,可能导致后续纠纷。
② 合同要素缺失:合同中未约定担保方式、抵押物等要素,可能影响贷款回收。
(2)担保风险:本案中,B公司未提供担保,存在以下风险:① 抵押物风险:若B公司无法偿还贷款,A分行可能无法顺利实现抵押权。
② 保证人风险:若B公司无法偿还贷款,A分行可能面临保证人追偿困难。
(3)诉讼风险:本案中,A分行在诉讼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① 证据不足:A分行在诉讼过程中可能因证据不足而败诉。
② 法院判决风险:法院可能根据案件实际情况作出不利于A分行的判决。
2. 风险原因分析(1)合同风险原因:① 合同审查不严格:A分行在签订贷款合同时,未对合同条款进行严格审查,导致合同存在风险。
② 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A分行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法律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合同风险。
(2)担保风险原因:① 担保审查不严格:A分行在发放贷款时,未对担保人进行严格审查,导致担保风险。
② 担保管理人员素质不高:A分行担保管理人员对担保法律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发现担保风险。
(3)诉讼风险原因:① 证据收集不充分:A分行在诉讼过程中,未能收集到充分的证据,导致诉讼风险。
② 法律法规不熟悉:A分行诉讼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可能导致败诉。
案例1.融资计划年内完成,支撑未来各项业务拓展工商银行2010年6月末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4%和9.41%,资本充足率略低于11.50%的监管要求。
公司拟A+H配股融资不超过450亿元,并已发行250亿元的A股可转债补充资本。
管理层表示工商银行的配股方案还要经过一些程序,希望能够在年内完成。
融资完成后资本实力将大为加强,可满足未来三年业务拓展需求。
工商银行也会通过其它方式,包括全面加强银行新资本协议的推进和内生利润留存等方式,在三年之内不再需要股权融资。
公司2006-2009年平均信贷增长在16%,带来了37%的利润增长。
2007-2009三年内,公司共给股东分红1561亿元。
此外投资者还有1640多亿的股东权益,合计是3206亿元。
公司确定未来低资本消耗的发展战略,盈利格局趋于多元化公司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化即金融脱媒发展带来的两个挑战。
在收入结构调整方面,公司预期要逐步降低存贷款利差收入的占比。
现在工商银行存贷款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8%-60%,以后要降到50%以内,这意味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间业务等收入要超过50%。
公司未来要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强大盈利格局。
(1)去年省级分行盈利超过100亿的有6家,判断以后不会少于15家行进入百亿人民币分行。
盈利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形成此起彼伏的盈利格局。
(2)同时形成纵向的盈利格局,信用卡、金融市场部、票据业务部、资金托管部、私人银行、金融租赁,未来还有保险、年金投行来强化工商银行产品供应能力。
(3)来自国内盈利和来自于境外盈利更加均衡。
去年来自境外的盈利只占全行盈利的2.7%,今后预期将在10%左右,使整个工商银行盈利结构更加均衡、可持续。
资料来源:“工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合理未来息差回升”2010年10月25日思考:银行的资本扩充方式有哪些?各优缺点?如何理解低资本消耗战略?★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
是指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之和,代表了股东对企业的所有权,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来源:百度百科案例2.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于1995年在合并5家信托公司的基础上组建。
这5家公司在1993年以前的海南房地产热中,已有大量资金积压在房地产上。
从诞生之初,海发行就被赋予了化解金融风险的重任。
之后,海发行又引入北方工业公司、中远集团等40余家岛外股东,筹集资金10.7亿元,由海南省控股。
注册资本金16.77亿元的海发行一开始就背负了44亿元的债务。
但在当时普遍采用高息揽存的情况下,海发行迅速扩张。
1997年底,海发行的资金规模发展到106亿元。
也就在当年,由城市信用社引发的海南金融问题第一次大规模显现。
5月,海口市城市信用社主任陈琪作案潜逃,这一事件导致储户恐慌,并出现集中提款现象。
随后,支付危机波及全省十几家城市信用社。
1997年12月兼并28家城市信用社的行动,被认为是海发行关闭的导火索。
有种说法是,当时海南省为了挽救这些城市信用社,不顾股东大会的强烈反对,执意要求海发行实施兼并,将28家资不抵债的城市合作信用社收入旗下,并托管了5家被关闭的城市信用社。
接管的城市信用社总资产为137亿元,总负债却为l42亿元,而资产又几乎全是无人问津的房产。
接管之后,那些原以为取款无望的储户很快在海发行营业部的门口排起了长队,这成为当时海南的热门话题。
由各种传闻引发的恐慌很快演变成挤兑风潮,海发行只能依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艰难度日。
1998年3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陆续给海发行提供了40亿元的再贷款后,决定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此时,海发行已无法清偿债务。
其后,据说海南省政府也动用了7亿元资金企图挽回局面,但已是无力回天。
1998年6月21日,为了防止支付危机进一步蔓延,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发行,同时指定中国工商银行托管海发行的债权、债务。
海发行的关闭引起了强烈反应。
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报纸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就刊出了这条消息,国内报纸也陆续刊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关闭海发行的消息。
这表明银行的倒闭与一般企业的破产不一样,它涉及的单位和人更多、影响更大。
关闭海发行后,海南的11家信托投资公司停业整顿,仅有的1家城市信用社也.于2002年进入停业整顿。
渣打银行和日本住友银行也于2002年撤出海南,而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逐步加强,这些银行的海南省级分行的贷款权限仅为5000万元,比很多其他地方市一级分行的权限还小。
海南缺少融资,这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中小企业。
2004年度,海口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新增额只有1.42亿元,仅占海口各银行对外贷款总额的0.2%。
海南目前有中小企业20万余家,但每年能够办理“贷款证”并通过年审的只有4000余家,占全部中小企业总数的1/50。
从银行贷不到钱,于是大家只好另谋出路,一位开典当行的朋友形容:“借钱的人真多,刚融到100万,不到一天就全贷出去了。
”相对于这些对资金十分饥渴的中小企业雨言,电力、石化、海航等集团融资的难度倒并不是很大。
“挽救”海发行仅有愿望是不够的,最终的决定权还取决于银监会的态度。
从2004年初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上报复活海发行方案至今已经两年有余,而海发行被关闭到现在也已有8年,资源早已流失殆尽,此时复活海发行无异于重建一家新银行,加之海南整体经济环境仍不尽如人意,银监会必定顾虑重重。
分析:海发行开始的经营势头是好的,其转折点是海南省要海发行托管五家严重资不抵债、到期不能支付债务的信用社,兼并海南省其余28家信用社。
兼并后资本金从16亿增长到106亿,负债50亿,其中存款40亿。
从这可以看到实力大大增强了。
但是问题出现了。
海南人曾骄傲的说海口的银行密度在全国是最大的,比米铺还多,这也造成了当地的恶性竞争。
海南的各信用社无一例外的采取高息揽储的方法,有的高达25%,这种高进低出形成了恶性循环,有的只靠吸收高息存款再偿还到期存款,造成了资不抵债,无法支付到期存款。
当被兼并后,海发行宣布只按法定利率支付利息,这使问题复杂化。
开始是到期的不再续存,说银行没信用,后来未到期的放弃利息提现,引发了信用危机。
启示:1.不要单考虑规模效应,想让银行的发展消化不良资产,如不良资产比例太大,再加上不规范的经营,则不但无法消化,还面临倒闭危机。
2.资产运用不规范。
贷款必须规范,按规程办事,自己入股后再带出去,带亲情款的错误,使风险资产越来越多;不要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137亿资产,多是地产,当地产破灭,资产受损。
3.负债利率不合理,银行的恶性竞争,高利率,高成本,又没有高效资产运用,没有利润来源,恶性循环。
4.百姓存款看重的是信用,不能轻易丧失,否则跟风的挤提一旦出现就抑制不了。
案例3.综观中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可以看到:⑴各项存款是支撑商业银行资产运行的极为重要的来源,近八成的资金来源于存款,也证明了中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尚未从依赖被动负债转向主动负债,在这种局面下,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存款的竞争,只有争取到存款,才能维持资产的运营,但相比2003年各项存款占负债总额的81.6%,存款负债的比重在降低,非存款类资金来源比重逐步上升;⑵商业银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和对存款的过度依赖并存,不利于商业银行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旦存款发生流失,商业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如银行要进行长期贷款和投资,但存款相对期限结构短,这样容易借短贷长产生风险。
(3)近年来,由于中国银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已明显降低,如1997年末时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银行体系负债的份额是73.6%,2003年末这一比重为61.1%,2009年末为48.1%,说明中国非国有银行体系在迅速壮大,这对中国银行业效率提高是有利的。
(4)对央行的负债逐年下降。
向央行借款只能用于调剂资金头寸或补充储备资产的不足和资产的应急调整,而不能用于贷款或投资,这样,向央行的借款并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盈利,而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运行成本。
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自身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对央行的依赖性越来越小也成为一种正常的趋势。
案例4. 央行宣布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央行宣布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这是释放流动性的行为1.为实体经济输血。
2011年出现了浙江中小企业出逃的现象,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这样提高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后续发展起到保障作用2.对楼市,个人认为影响不大。
楼价本已居高,业内人士预期,由于今年严格调控房地产的方向不变,因而涉房信贷整体不可能太宽松,开发商还是应该抓紧时间,降价促销出货。
3.对股市,由于资金面放宽,为企业注入活力,可能利好4.为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未来降息的暗示,但是由于通胀压力过大,需谨慎。
5.对于个人来讲,要寻求资产保值的有效渠道了案例5.浦发银行今日发布公告称,该行中长期资本规划设定2010年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目标分别超过10%和7%。
计划于200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规模不超过150亿元,募集资金到位后,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将达6.22%,将为该行后续附属资本的补充提供空间。
浦发银行设定2010年中长期资本规划目标值,其中总资本规模超1150亿元、一级资本超715亿元,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超10%和7%,权益/总资产比例大于4%。
截至2009年6月30日,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11%,核心资本充足率为4.6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浦发银行称,今年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资本补充,这也是该行中长期资本规划中的重要环节。
需要确保资本总量和资本结构满足公司战略发展需求和监管要求,未来将拓展多元化、不同市场的资本补充渠道,强化经济资本约束,促进公司战略转型。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浦发净利润持续增长,该行已通过调整现金分红比例、从而提高利润留成以补充核心资本的方式,2006年至20008年利润留成比例分别为80.52%、87.33%和89.60%。
最近三年,该行通过内部积累共计补充了超过180亿元核心资本。
与此同时,由于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50%的监管要求,该行通过刺激债补充附属资本也已没有空间。
截至2009年6月30日,次级债券和次级定期债务余额为248亿元。
因此,结合目前资本市场现状,选择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融资,成为浦发银行资本金补充的最有效方式。
股权融资在改善该行资产结构的同时,也为后续附属资本补充提供空间,为后续次级债等债券融资拓宽渠道。
对于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浦发银行称,在进行谨慎估计后,计划非公开发行规模不超过1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