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5.89 KB
- 文档页数:4
《饲料添加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7080220学时/学分:32/2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介绍饲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及应用等内容的一门专业课。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揭示饲料添加剂与动物的相互关系形成添加剂科学合理使用的原理和方法,最终到达确保动物健康、改善养分利用效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保障畜产品的食用安全的目的,为实现动物科学的根本任务发挥添加剂独特的作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1 )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物质的种类、理化性质;(2 )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和作用效果;(3)添加剂预混料的配合原理、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4) 饲料添加剂及添加剂预混料的科学应用方法,以发挥添加剂的作用;(5)饲料添加剂对人畜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安全性,形成安全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以确保动物健康、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和保护环境。提高学生运用饲料添加剂以及添加剂配制等方面的技能,能够独立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增强社会适应性。
二、适用专业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局部
1.绪论
(1 )掌握饲料添加剂的概念、种类、特点,理解饲料添加剂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掌握添加剂预混料的概念及按原料种类的分类方法,了解其它的分类方法,理解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掌握饲料添加剂应用的基本原那么;
(4) 了解饲料添加剂学的内容、任务及其在动物科学和动物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营养性添加剂
3 1 )掌握氨基酸添加剂的作用及添加原那么、常用氨基酸添加剂的应用;
4 2 )掌握维生素添加剂的一般作用、添加形式和产品规格,了解其理化特性,合理储藏;
(3) 了解常量矿物元素补充料的种类及其特点、掌握各种微量元素的添加形式,合理使用矿物元素添加剂。
3.非营养性添加剂
(1 )掌握抗生素的作用和常用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优缺点、添加剂量及使用考前须知,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掌握常用驱虫保健剂的种类、作用特点、使用考前须知、添加剂量和优缺点,作到合理使用。
(2 )掌握饲用酶制剂的一般作用、主要种类,酶制剂的使用原那么及考前须知;
(3)掌握常用益生素的菌种、制剂、作用及使用考前须知;
(4)掌握常用饲料防霉剂和抗氧化剂的种类、用量、使用原那么及考前须知;
(5)了解常用酸化剂的种类、特性及影响酸化效果的因素。
(6)了解常用饲料调制剂与调质剂的种类、作用。
4.预混料的载体与稀释剂
(1 )掌握载体和稀释剂的概念、应具备的条件及常用种类;
(2 ) 了解载体和稀释剂的应用范围,理解不同预混料载体和稀释剂选择的原那么方法。
5.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
(1 )掌握添加剂预混料产品设计的原那么与方法;
(2)掌握维生素预混料产品设计的方法步骤、考前须知;
(3 )掌握微量元素预混料产品设计的方法步骤、考前须知;
(4)掌握复合预混料产品设计的方法步骤、考前须知。
(二)实验教学局部
实验一饲料级DL-蛋氨酸的质量检测
(1 ) 了解饲料级DL-蛋氨酸的理化性状。
(2 )学会饲料级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3 )掌握饲料级DL-蛋氨酸质量检测的技能。
实验二饲料级硫酸亚铁的质量检测
(1 ) 了解饲料级硫酸亚铁的理化性状。
(2 )学会饲料级硫酸亚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3)掌握饲料级硫酸亚铁质量检测的技能。
实验三鸡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
(1 ) 了解1%与4%鸡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区别与联系。
(2)学会鸡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的方法步骤。
(3 )掌握鸡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的技能、技巧、关键点、考前须知等。
实验四猪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
(1 ) 了解1%与4%猪复合预混料配方的区别与联系。
(2)学会猪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的方法步骤。
(3 )掌握猪复合预混料配方设计的技能、技巧、关键点、考前须知等。
四、教学学时分配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五、考核方式
考查,笔试,开卷。
六、建议教材、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建议教材
《饲料添加剂学》,陈代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3年
2.教学参考书
(1 )《配合饲料学》,冯定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2 )《饲料添加剂手册》,张力,郑中朝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3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配方设计与加工工艺》,郭艳丽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 )《动物营养与饲料》,林洪金,史东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5 )《饲料学》,彭健,陈喜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
(6 )《动物饲养标准》,兰云贤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推荐网站
(1 )中国农业信息网,
(2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
(3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4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七、说明
1.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动物营养学》、《饲料学》。
2.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讲授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结合学生自学、课外辅导和现场参观等多种教学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