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537.65 KB
- 文档页数:14
第9单元总复习4MMMI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教科书“练习二十八” )o“成长小档案”是对本册所学内容的复习与整理,包括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对学习中最有收获的事情的回顾两个方面。
教科书用4幅图展现了本册教科书的主要学习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长方体和正方体、统计、因数与倍数,引导学生对紧密关联的概念、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数学活动”中,活动1是对因数与倍数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活动2是复习巩固观察物体的知识,同时综合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内容;活动3是针对图形的变换的巩固和提高,同时运用本学期所学分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活动4是针对折线统计图的整理与回顾。
教科书“练习二十八”是对全册教科书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练习的编排注意了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生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实践和操作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复习能力,会用列表、画图等方式进行整理,但由于年龄小,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对于有些知识还没有弄懂,不一定能准确地进行整理。
所以,在归类、建构知识体系方面,还需要教师指导,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进行有序回顾整理。
同时,教师要针对平时的评价和作业状况,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
•MNB1.了解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知道学生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从全册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订出有效的复习计划。
2.复习时要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和重点,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复习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
如复习因数与倍数时,既要巩固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还可以联系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因数与倍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6页第1题及练习二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系统地来复习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复习的是因数与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二、回顾整理1.出示教科书第116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回顾因数与倍数的知识,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并共同整理。
3.全班反馈。
(用实物投影出示学生记录的内容,师适时做好补充)因数与倍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质数和合数2、5、3的倍数的特征三、巩固应用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面又系统地整理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以致用,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完成教科书第118页的第1题。
由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全班反馈。
通过反馈,再次巩固学生对2、5、3的倍数的特征等概念的理解。
2.完成教科书第118页的第3题。
由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全班反馈。
通过反馈,再次巩固学生对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
3.完成教科书第118页的第2题。
由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全班反馈。
反馈时让学生说明判断的理由,并将错题改正。
4.完成教科书第118页的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再由生独立解决问题。
反馈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题目说说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整理和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能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因数与倍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质数和合数2、5、3的倍数的特征第2课时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练习二十八第5~8题。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复习内容】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本第116页的第2~3题,课本第119~120页的练习二十八第11~16题)。
【复习目标】1.通过一视图和三视图摆放小正方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利用轴对称原理设计简单的图案。
3.了解物体旋转后的变化,能按照指定的旋转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位置。
4.进一步明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并正确计算。
5.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知识梳理】1.摆一摆。
(1)只给一个正面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2)给出从正面、上面、左边看到的正方体小木块堆成的图形,怎样摆?有多种摆法吗?2.图形的变换。
(1)轴对称①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一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②画对称轴。
③说一说,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的关系。
(2)旋转。
①什么是旋转现象?②旋转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3.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将学生的回答填在空格中。
①长方体有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④长方体有条棱。
⑤哪些棱长度相等?⑥长方体有个顶点。
⑦还有什么发现?(2)表面积。
学生看图解答:①上、下每个面是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②前、后每个面是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③左、右每个面是形,长,宽,面积是,两个面积和是。
④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⑤如果这个长方体箱子没有盖子,那么要扣除哪个面的面积?需要材料面积是多少?⑥如果要在这个箱子的四周贴上一圈包装纸,包装纸的面积是多少?扣除哪些面的面积?(3)体积。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以上面的图为例)①这个箱子的容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求?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4)体积单位。
①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②一般情况下升、毫升是用于什么单位?③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通用7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需要好好的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计划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我将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下面将我这学期的工作做如下计划: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一)备课:学期初,我们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学期中,着重进行团队备课。
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
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
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二)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
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
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接着,学生练习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
现在学生普遍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性高,为学好数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
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
因此,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
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
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
(三)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
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
202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内含教学反思),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探索图形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打电话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第9单元总复习1 数与代数 2 空间与图形 3 观察物体与统计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4.9,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4.7%。
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
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
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课设计一、教材剖析教材内容包含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方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课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含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 的倍数的特色,质数和合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课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联合约分教课最大公因数,联合通分教课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取研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研究并领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色、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变,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研究某些实物体积的丈量方法,促使学生空间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相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学习均匀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课众数。
均匀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应一组数据集中趋向的特色数。
均匀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固、靠谱,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靠谱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改动较大时,适合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向。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联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课内容,指引学生经过察看、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浸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觉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的研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领会研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质应用,感觉用数学的欢乐,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2.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3.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4.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5.复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整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辅资料3.黑板、粉笔4.展示板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四位数的读法及亿的概念1.让学生快速朗读四位数2.通过课件展示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复习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1.向学生提问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2.让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规律第二课时一、复习计算乘法口诀的运算1.让学生背诵乘法口诀2.给学生一些乘法口诀题目进行练习二、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1.通过例题演示整数的加减法运算2.让学生做一些整数计算题目第三课时一、综合练习1.给学生一些综合练习题2.让学生分组讨论解答二、解决实际问题1.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五、课堂小结在本次课堂中,我们通过复习四位数的读法、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以及整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2.自主拓展相关数学题目七、板书设计•四位数的读法和亿的概念•千分位数与小数的关系•乘法口诀的运算•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八、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整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一次教学中,将针对这一点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九单元教学计划第九单元总复习(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7)是2,3,5的倍数。
由学生独立完成,能写几个就写几个,然后,全班反馈,集体评价。
3.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里(数字可重复使用)1 2 4 8 9 1012 15 21 57 91 68练习要求:(1)学生分别将各数写在相应的圈里。
(2)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判断过程。
(3)回答下列问题:①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剩下的一定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②自然数中,除了合数,剩下的一定是质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③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④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⑤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巩固作业】1.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1题。
此题是有关2、3、5倍数特征的习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1~4题。
第3题:此题是巩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4题:此题是有关公倍数的实际问题。
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4个装一排正好能装完,6个装一排也正好装完,说明松花蛋的数量就是4和6的公倍数。
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并根据70多个松花蛋这个条件,判断出是72。
【课堂作业】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5的倍数大于4的倍数。
()2.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
()3.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和是奇数。
()4.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
()5.两个实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什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时间 1课时教 学 过 程【知识梳理】1.分数的意义。
2.图形与几何决实际问题。
难点: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设计思路观察物体→旋转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面积和表面积的联系→容积知识的实际应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考点出示题目分析解答同步检测考点1:观察物体。
用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的立体图形。
分析:从正面看是,说明有上下两层,左边一层,右边两层;从左面看是,说明有上下两层,前面一层,后面两层;从上面看是,说明最下面一层有4个小正方体。
解答:1.下面是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图形的形状,请你试用小正方体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考点2:旋转的特征。
以点A为旋转中心把下图逆时针旋转90°。
分析:旋转时,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过旋转中心的所有边旋转的方2.如下图,三角形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三角形向相同,旋转的角度也相同。
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解答:A′B′O。
点A与点A′互为对应点,OA与OA′的长度(相等),且夹角是(直)角。
考点3: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现在有下面几种规格的长方形、正方形铁皮若干张。
从中选择6张铁皮,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油箱,应怎样选择?分析: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2个面是正方形,其他4个面是长方形,这4个长方形完全相同;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
根据以上特点进行选择。
解答:正方体:④6张。
长方体:①②③各2张;①4张,④2张;②43.一个长方体,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9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12+6+9)×4=108(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08厘米。
张,④2张。
考点4:面积和表面积的联系。
工人师傅挖了一个长30 m、宽25 m、深2 m的游泳池。
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给这个游泳池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那么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分析:求游泳池的占地面积就是求游泳池底面的面积。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执教者:杨老师年级:五年级时间:2020·2目录一、教学计划二、课时备课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
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
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熟悉,虽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给学生积累一些感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准》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9章《总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下第9章《总复习》主要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统计和概率等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是对整个五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涉及面广,运算量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统计和概率等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算速度、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统计和概率等基本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统计和概率等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运算的准确性、速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PPT、练习题、案例等。
2.准备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认识、统计和概率等基本知识,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0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和分类整理的方法。
(2)通过令人信服的数据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1)用投影制作出教材的复习题(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的硬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已学过收集静止的数据,如:第1页的复习题(投影显示)。
1.单击一名学生完成以下统计数据和条形图,其余学生将写在书上。
2.统计一下我们同学寒假看的课外书的数量。
以前我们学习的是收集静止事物的数据,如复习题,但有的时候要收集的数据往往不是静止的,要随着时间的变化逐个收集和积累,这时就要采用另外的方法来收集和积累数据。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探索研究1、探索收集数据的方法。
放:例1中的路口在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录像,让学生看。
(1)小组合作,探索研究①各种车辆的出现有没有规律?②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准确无误地记下各种车辆通过的数据?③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④汇报展示,统一方法。
(2)学生实际操作。
每人拿出一张纸写出各种车辆名称,然后听老师报通过的车辆,并画“正”字记载。
讲:你们纸上收集的数据是原始数据。
为了清楚地表示10分种内各种机动车通过路口的辆数和总辆数,需要把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
2、数据的整理。
(1)统计表。
想:这个统计表该怎样制?要分几栏?(2)条形统计图。
投影显示教材第2页的空白条形图。
想:①图中的每格代表几?②每种车的辆数如何用竖条表示出来?③如果收集的数目较大怎样办?做:让学生翻开书第2页,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三、实践操作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币,按照刚刚学过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填写书上的统计表。
2.课堂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题。
做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外实践收集本班同学家庭人口数的数据,并按照所学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整理。
《观察物体》教材解析一、教材介绍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和单个立体图形以及几何组合体,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从一个或多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即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包括从给出的一个或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拼搭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
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小学阶段观察物体分三个阶段进行编排。
首先,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形状图;进一步,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立体图形。
这样按梯度编排,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课标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
“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图形与几何”学习的核心目标之一。
“观察物体”属于“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
因此,在实施具体教学时,应始终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细读上述课标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整体把握教材结构,循序渐进的落实教学目标在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观察与认识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一学段: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第二学段: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6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
学生回答:长方体。
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或正方形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相对的4条棱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
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
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优秀8篇)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二、合作探究(一)整体观察1、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相同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叫学生观察并提问:你观察到的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在你的位置上观察,你看到了哪几个面?2、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走动,观察。
汇报交流。
3、解释应用教师出示两个正方体的立体图,一个有虚线,另一个没有。
提问:谁能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正方体为什么这样画?学生解释说明。
(二)分别从三个面进行观察(出示例1)1、教师提问: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个图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学生离开座位自由观察。
2、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应用1、做教科书例22、智力游戏: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游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办法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游戏,教师指导。
四、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兴趣探索,根据以下几幅图找出1的对面是几,2的对面是几,3的对面是几。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主要涵盖了两步复合应用题、统计、圆的面积以及分数的加减法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整个五年级数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本单元所涉及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然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于复合应用题的解答思路不清晰,对于统计图表的解读能力不足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步复合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统计图表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步复合应用题的解答方法,统计图表的解读和分析方法,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两步复合应用题的解答思路,统计图表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单元总复习
此题是有关2、3、5倍数特征的习题,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课本第118页的第1~4题。
第3题:此题是巩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习题。
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4题:此题是有关公倍数的实际问题。
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4个装一排正好能装完,6个装一排也正好装完,说明松花蛋的数量就是4和6的公倍数。
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找出4和6的公倍数,并根据70多个松花蛋这个条件,判断出是72。
【课堂作业】
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的倍数大于4的倍数。
()
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
()
3.偶数加偶数和是偶数,奇数加奇数和是奇数。
()
4.自然数是由奇数和偶数组成的。
()
5.两个实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
()
【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予以解决)【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