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8
八年级部编版历史上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的基础。
在八年级部编版历史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
以下是在本学期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历史知识点。
一、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们的崛起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对秦朝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秦始皇帝国的统治体系,对秦朝的匈奴征战和修建长城的历史事件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需要重视秦朝的法律制度和对文字的标准化作用。
二、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时期,汉朝的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习汉朝历史,我们需要重视汉武帝的统治,他推行的“肘腋之患”政策为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需要深入了解汉朝的军事发展,包括郦食其之战和巨鹿之战等重要事件。
三、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这个时期诞生了三个分裂的政权。
在学习三国时期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其背景,分析这个时期诸侯的统治方式,同时也需要关注三国时期的军事发展,如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等。
四、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唐朝政治、文化、科技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学习唐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着重关注唐朝的政治体制和唐太宗的文治政策。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唐朝的科技发展、经济状况和唐朝对外的开放政策等。
五、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学习宋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宋朝的对外关系,如辽宋关系、金宋关系等。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宋朝的军事制度和官制,以及宋朝的科技、文化发展,如梁山泊的抗金义士和唐宋八大家等。
六、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崛起和衰落带给中国人民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学习明朝历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明朝初期,如洪武年间的帝王制度建设、靖难之役的发生与王阳明的理学思想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明朝末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如崇祯帝的统治、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建立等。
初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上册初中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过去的故事和事件,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上册的历史课程主要涉及中国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本文将对初二历史上册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远古时代远古时代是人类历史的起点,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逐渐学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开始了农业的发展。
远古时代的重要遗址有中国的河姆渡、仰韶文化等。
二、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也是历史上的三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尧、舜、禹是传说中的夏朝三代君主。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商朝的首都是安阳。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周朝建立了封建制度,并实行了分封制度。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个时期有多个城邦相互争斗,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齐国、楚国、越国、吴国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有孔子、墨子、老子等。
四、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封建王朝,西汉朝和东汉朝是汉朝的两个重要时期。
秦汉时期的重要人物有秦始皇、刘邦、汉武帝等。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时期,时期包括魏、蜀、吴三个国家的鼎立。
刘备、曹操、孙权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
两晋时期是东汉末年到南北朝的过渡时期,经历了乱世的洗礼,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农耕社会过渡。
六、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但重要的时期,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后建立了隋朝。
而唐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巅峰时期,盛唐时期出现了玄奘、杜牧、王勃等著名人物。
七、五代十国和宋辽金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五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堂笔记中国共产党诞生2019年5月25日,我们在历史课上学习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课。
这是一堂极具启迪意义的课程,而我也在这节课上获得了很多的启示。
一、选择农民阶级当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中国遭遇列强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挑战之时,无产阶级掌握着革命的先锋队。
但在中国,工人阶级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强大意识形态的群体,同时,当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阶级力量弱小。
所以,我们的党选择了某些地区的农民阶级,来团结这个初步的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这是中国自强运动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
在中国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国内传播开来。
在面临重大困境时,共产党团结起了大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进步的爱国主义者,坚决生成了革命的政治和组织的力量。
三、中国共产党的初期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开始只有50名党员。
不过,它无比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的历史机遇,于是成为在当时中国社会开展最积极、最能担当责任的力量。
不久后,党员人数逐渐增长,同时,党的组织也逐渐扩大,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革命活动。
四、中国共产党在各种斗争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各种斗争,展现了卓越的组织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它带领人民反对封建势力、军阀政权和外国侵略者;它在白色恐怖时期,为了保障革命工作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它在和平时期,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非常重要的社会改革。
五、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毫无疑问地将在今后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中国共产党还将继续团结广大群众,开展各种斗争,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党要发挥“四个中心”的作用,团结人民群众,保持主流声音,坚持正确路线,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制度权威,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通过这一堂课,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更加愿意为党的未来献身。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复习全解读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知识点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时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倾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矛头指向中国。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
3.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国打败的原因(1)中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实行的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和战不定,决策多变,将帅不善指挥,战法呆板。
(3)就是刀矛,弓箭,抬枪等武器,抵挡不住英军新式武器。
总之,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得出的深刻的历史教训,腐朽的封建王朝不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手。
知识点三《南京条约》的签订妙招巧记将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编为:“五一港元”,“五”指五处通商口岸,“一”指协定关税,搞只割香港岛给英国,原址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注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的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点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1.英法再次出兵出兵原因:借口换约受阻经过:1860年占领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结果:知识点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妙招巧记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的领土,可用如下口诀记忆。
八年级初中历史上册知识点初中历史上册共包含了四个单元,分别是“我国古代史纲要”、“我国古代史简单记”、“世界古代文明史”和“世界近代史”,本文将基于这四个单元为大家综合介绍八年级初中历史上册重点知识点。
一、我国古代史纲要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貌,从远古时期到清朝时期,以纵向历史为主线,介绍了我国历史的发展变迁。
1. 三大宗教的出现中国古代三大宗教,即儒教、道教和佛教,在该单元中都有专章介绍。
儒道佛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见证了我国古代心灵世界的变化,也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各朝代的政治和文化发展本单元从夏朝到清朝,介绍了我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包括它们的政治和文化特点。
大家需要对每个朝代的名称、时间、地点等要素进行掌握,并理解它们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3. 傅雷家书傅雷家书是一个介绍了傅氏家族,尤其是傅雷本人在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期间的家书的书籍。
在该单元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傅雷家书中所涉及到的人物、事件,以及傅雷所展示的人性和情感。
二、我国古代史简单记该单元主要通过古代历史的简单记述,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国古代的历史发展。
1. 我国古代的称号和时间我们需要背诵每个朝代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各自的贡献和成就。
2. 考古和历史的关系本单元中介绍了考古学的概念和历史的关系,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3. 女真族的抗金这个话题介绍了女真族和金朝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分析抗金战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和军事格局。
三、世界古代文明史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世界各地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等。
1. 地中海文明的特点介绍了地中海文明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和交流,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2. 古代的生产技术和原始经济本单元介绍了古代的生产技术和原始经济,包括典型的狩猎采集经济、农业生产经济等等。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1. 农耕文明的形成:人类由狩猎采集过渡到农业生产,实现了定居和农耕文明的形成。
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的发展、定居生活的崛起、城市的出现和国家的形成。
2. 东周时期:东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封建王朝时期。
分为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国力强盛,战国时代则是各国争霸的时期。
3. 孔子和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强力措施,例如推行中央集权、修筑连接城墙、修筑灵渠、实行法家思想等,最终统一了六国。
5. 秦始皇和秦俑: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同时,秦始皇陵被发现了大量栩栩如生的秦俑,这些秦俑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
6. 汉朝的兴起: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
刘邦建立了西汉朝,实行了许多政治、军事和经济措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7.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道,使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经济和科技交流得以实现。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 华夏文明的发展:包括农业经济的繁荣、中华文明的逐渐形成、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特点等。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的重点知识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1到26课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历史1到26课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世界史的相关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简要概述:中国古代史:•第1-2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和早期国家。
包括元谋人、北京人的发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以及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3-4课: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百家争鸣。
涉及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以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第5-6课: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大一统。
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等。
•第7-8课:主要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涉及了三国鼎立、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内容。
中国近代史:•第9-10课:介绍了近代前期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包括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历史事件。
•第11-12课: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包括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等内容。
•第13-14课:介绍了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包括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的爆发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历史事件。
世界史:•第15-16课:主要介绍了古代亚非文明和古代欧洲文明。
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等内容。
•第17-18课:讲述了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包括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以及日本的大化改新等内容。
•第19-20课:主要介绍了近代早期西欧的封建国家与资本主义萌芽。
包括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内容。
•第21-22课:介绍了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包括早期殖民扩张、印度民族大起义以及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等内容。
•第23-26课:主要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的诞生。
包括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近代科学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等内容。
以上是对八年级上册历史1到26课知识点的简要概述。
统编八上知识要点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课标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二、主要知识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 鸦片走私(1)背景:鸦片战争爆发前,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但是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
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了清政府的财政;官员、士兵吸食鸦片,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林则徐禁烟过程:(1)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2)林则徐在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缉拿烟贩。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2.导火索(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3.起止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4.过程(1)战争爆发,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
(2)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和英军谈判。
(3)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
后,英军又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4)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5)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英军攻占镇江。
(6)战争结束: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丧失更多主权,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一、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剥削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二、经过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2.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3.定都天京:攻占南京4.《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2)目的: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5.北伐和西征: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概况: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6.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7.调整与改革:(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2)洪仁玕《资政新篇》,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经、文、外交主张.8.天京陷落:1864年夏,湘军攻陷天京.(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积极性: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领导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2.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4.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5.内容:(1)军事工业(前期):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2)民用企业(后期):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3)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6.评价:(1)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7.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8.启示:学习西方,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时间:1894-1895年。
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知识点历史是一史之长河,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是学生从初中阶段开始了解历史,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八年级部编历史上册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历史。
第一章文化交流与文明发展在第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人类在远古时期就开始互相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不断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同时学生们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各个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2.文化的演变:文化不断演变,尤其是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会发生转变、交融和创新。
例如,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将中国文化带到了许多国家以及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
3.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也会发生冲突与融合,需要学生了解各种文化差异,尊重异己并学会与之相处。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在第二章中,我们了解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不同王朝和历史事件,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
1.夏、商、周的特点:夏、商、周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三个重要的王朝,夏王朝初创时期,为快速发展农业,开辟土地用了牛耕,发明了新的青铜器,传说中的大禹治水救民。
商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商汤建立了文明古国,发明了殷商文化——甲骨文。
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有着许多重要的制度和文化传统,例如农家子弟多读书,诸侯用兵必由王命等。
2.秦、汉、唐的特点:秦朝的统一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统一中国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法家儒家思想的统合、将兵权掌握在中央等。
汉朝的统治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它的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成熟期。
唐朝的唐开元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不仅是由于唐代经济、科技、文学等方面的繁荣,更是由于它对于后代的影响和启示。
3.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事件对于王朝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八上知识归纳 重点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记忆)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或英国极需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强占原料产地,打开中国大门。
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其他原因:英国要保护鸦片走私。
2.对中国近代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理解)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一个国家的主权部分不能自主了,政治上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奴役,这是“半殖民地”。
“半封建”要从经济上看。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人中国,使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这时资本主义因素发展起来,既存在封建经济,又有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社会性质上,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更加尖锐,还增添了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并且这一新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两对主要矛盾的存在,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担负起双重革命任务,要同时反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
中国历史进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理解) 、《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理解)(1)在内容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有割让土地的要求;都有赔款的要求;都有开辟通商口岸的要求。
(2)两者都是不平等条约,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负担。
但是,《马关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要远远大于《南京条约》,从割地面积、赔款数额、通商口岸的位置都可以看出这一点。
《南京条约》的签订,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商品侵略打开了大门;《马关条约》的签订,开辟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时代。
最大的(1)《辛丑条约》是中国与英、美、俄、意、奥、日、德、法等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马关条约》是中国单独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初二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三皇五帝时期《史记》中记载的三皇五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开端,三皇为伏羲、女娲和神农,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这一时期是远古社会初期的历史时期,主要特点是形成了古代华夏民族的初步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形态。
2. 夏、商、西周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以大禹治水而开创了中华文明史。
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商朝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期的一个朝代,特点是青铜器文化的繁荣和商王朝政治制度的发展。
西周是商朝的后期和末期的一个朝代,主要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领导的革命,建立了周朝。
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是中原地区形成多国分裂格局的时期。
特点是城邦制国家的兴起、思想文化的开放和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编写《史记》等。
4. 秦朝、汉朝时期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统一者之一,他通过统一文字、尺度等措施统一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习俗,建立了秦朝。
汉朝是秦朝的后继者,特点是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推行科举制度,开辟了丝绸之路,开创了汉武帝的统治时期。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时期,特点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变革、文化学术的繁荣和政治权力的沦落。
公元三国时期,曹操建立了魏国,孙权建立了吴国,刘备建立了蜀汉;晋朝的篡位者司马氏建立了晋朝,南北朝时期的陈朝、隋朝和唐朝依次建立。
6.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依次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是实行科举制度、开发了大运河等。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为繁荣的时期,特点是经济繁荣和文化盛世;宋朝是中国古代经济繁荣和农业生产的兴盛时期;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蒙古族建立的一个朝代,特点是推行均田制和设立行省制;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朱元璋建立的一个朝代,明成祖洪武年间进行的改革有意农桑政策,推行了海疆户口制度,设立了警察机构,进行了海外航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满族建立的一个朝代,特点是全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统治阶层实施了专政措施,对汉族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
八上历史知识点总结表第一章中国古代帝国大一统时期的政治变革1. 周秦汉三代的统一战争周朝以其权力机构的分散和封建制的加重导致了内乱。
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一个大胆的汉字。
秦朝的统治者试图通过中央集权的制度来消除官僚和地方整合。
汉制定了一整套制度来规范国家,如县令制度和科举制度。
2. 帝国大一统的社会和文化变革在统一后的两个世纪中,汉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试图提高社会制度和国家的统一性。
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变化,女性、农民和商人纷纷受益。
此外,宗教,在艺术、科技和文学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政策1.稳固帝国疆域自三国时期以来,中国逐渐变得开放,因为帝国需要做出政治和经济妥协。
国界的开放首先体现在丝绸之路的建立,此外,唐朝时期帝国还尝试过对外扩张的政策。
2.文明交融由于对外交往的增多,中国文化开始在国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中华文明和提出对菲律宾、韩国等国的影响,同时国外的宗教、政治制度、工艺技术等也开始渗透到中国。
第三章北方骑兵对卡瓦尔的影响1. 北方骑兵的兴起在隋唐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良独到帝国居民区,从而导致了史上著名的黄金时代衰退。
而游牧民族所感染的匈奴文化勉励文化风险2. 北方骑兵的进攻与融合隋唐时期的帝国由于外交政策和军事制度的原因,不愿与北方骑兵进行冲突。
综上所述,八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对中国古代帝国大一统时期的政治变革、对外开放政策和北方骑兵对卡瓦尔的影响进行了梳理。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对于我们研究和了解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初二上知识点归纳总结历史是人类成长和发展的镜子,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
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二上学期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世界史知识点1.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的特点和人类文明的初现。
- 奴隶社会的兴起和奴隶制度的特点。
2. 印度河流域古文明:- 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特点。
3. 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对埃及文明的影响。
- 埃及法老统治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
4. 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背景和目的。
- 十字军东征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
5. 蒙古帝国的崛起和扩张:- 成吉思汗的生平和征服活动。
- 蒙古帝国统治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二、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和分裂局面。
-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隋唐帝国的统一:- 隋朝和唐朝的统一战争和统一后的政治制度。
- 隋唐帝国的繁荣和辉煌时期。
3. 宋代的政治和农业发展:- 宋朝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的运作。
- 宋代农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4. 元代的政治和文化:- 元朝政治制度和统治策略。
- 元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5. 明清王朝的兴衰:- 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三、地理与人文知识点1. 中国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 中国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
2.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起点、途经地和终点。
- 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
3. 中国的种族与民族:- 中国的主要民族和少数民族。
- 民族问题对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4. 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 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初二上学期历史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背景/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1、鸦片危害:鸦林则徐时间:人物:地点:片虎门销烟经过:战评价/意义:争时间:结果: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内容鸦片战争影响|意义:原因:时间:1856年—1860年侵略1、★2、第二次罪行2、鸦片战争签订名称:内容:条约名称:内容:影响: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背景:洪秀全的事迹:开始标志:建立政权:发展政权稳固:进入全盛:经过由盛转衰:失败标志:★3、太平施政纲领:内容:天国运动()积极意义:不足之处:《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结果:性质:影响:时间:背景:目的: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口号:★4、洋务活动|主要内容:运动性质:影响:结果:失败原因:地位:原因:时间:著名战役及人物:★5、甲午结果:中日战争时间:地点:与列强瓜分《马关条约》内容:中国狂潮的签订影响|意义:列强瓜分含义/实质:中国狂潮美国的提出政策:原因:对策政策的实质: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序幕:★6、戊戌指导思想/口号:宣传刊物:变法变法内容:性质:影响/意义:结果:失败原因:所属派别:学习的内容:背景原因:义和团口号:性质:运动结果:影响:评价:★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原因:《辛丑条约》时间:侵略者:的签订八国联军中国反侵略战役:侵华战争结果:《辛丑条约》时间:的签订内容:影响:★总结性史实:林则徐、邓世昌等人的精神: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启示:三大不平等条约共有的内容:在外国土地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北京、天津两次沦陷的战争:三次侵略中国的国家(次数多):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主题):农民阶级的救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救国事件:资产阶级的救国事件:孙中山早年 1、革命活动 2、★8、(背景:)时间:地点:总理:孙中山同盟会目的:成立政治纲领/指导思想:机关刊物:地位/性质:影响/意义:1、名称:影响:革命志士 2、名称:的奋斗 3、名称:★9、辛亥 4、名称:影响:革命指导思想:时间:地点:革命主力军:影响:辛亥革命结果/失败之处:性质:重要成果:所属派别: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临时大总统:政府的性质:成立意义:★10、中华 1、1912年2月民国的创建袁世凯窃取 2、袁世凯声明拥护共和,但故意制造混乱不愿南下革命果实 3、()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制定时间:制定者:《中华民国制定目的:临时约法》内容:性质/地位:意义:根本意因:二次革命直接原因/导火线:★11、北洋结果:政府的统治袁世凯复辟与军阀割据帝制活动爆发原因:护国战争结果:目的:军阀割据危害:★总结性史实: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异同:维新派与革命派的异同:背景:斗争矛头:时间:开始标志:口号/指导思想:主要阵地:主要内容:★12、新作品:文化运动代表作品:人物作品:作品:性质:地位:作用/影响:局限性:时间:口号:发展前期:★13、五四经过后期:运动结果:性质:影响:五四精神:背景/条件:中共时间:地点:★14、中国成立标志:共产党诞生意义:中共一大的内容:中共二大的内容:工人运动的高涨:。
部编历史八上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知识点
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总统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
改革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成立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议员。
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像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举袁世凯继任。
1912年2月15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任职。
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大总统职务。
辛亥革命的成立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约法规定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机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性质评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 1 页。
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史(上)第一单元原始社会一、中国早期人类得代表---北京人1、元谋人(1)、元谋人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2)、距今约:170万年;(3)、地位:目前确认中国境内最早人类。
2、北京人:(1)1921年被发现(发现地:北京周口店龙骨山),1929年裴文中发现北京人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
(2)、北京人被称为早期人类的代表是因为:出土的化石多科学证据充分。
(3)、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4)北京人的生活情况:北京人能直立行走;北京人处于使用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懂得采集和狩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鹤保存火种。
3、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在同一个地点发现,距今约3万年)(1)、山顶洞人懂得使用磨制石器,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2)、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人工取火的方法;(3)山顶洞人以采集、狩猎和捕鱼为生,懂得跟其他原始人群交换物品。
早期的原始人类,过着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消费品,没有贫富贵贱差别。
二、原始农耕生活三、远古传说距今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1、阪泉之战: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在阪泉开战,炎帝部落战败,归顺黄帝部落,结成炎黄部落联盟;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激战,蚩尤部落被打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之后逐渐形成了华夏族。
3、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和炎帝(海内外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人称神农氏。
教人开垦耕种;烧制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通商交换;发明医药(尝百草);懂天文历法等。
黄帝:发明了建造宫室(有巣氏);制衣;挖掘水井;造船;炼铜;弓箭和是南车等;皇帝的部属:仓颉造字;伶伦制衣;隶首发明算盘;嫘祖缫丝,纺织。
4、尧舜禹的禅让:禅让制: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5、大禹治水:黄河泛滥,禹的父亲鲧用截流的办法治水失败被杀,禹吸取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第二单元奴隶社会一、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禹结束部落联盟的局面,建立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2、禹传子家天下: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盘庚迁都:商王盘庚把首都迁到殷,因此商朝也叫殷朝。
(人们叫这个时期殷商时代)5、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纣王临时组织奴隶抵抗,双方战于牧野奴隶倒戈纣王败。
周朝建立,史称西周。
6、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室堆地方的控制。
(3)西周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和奴隶(金字塔结构)7、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洛阳),建立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二、甲骨文与青铜工艺(一)青铜工艺: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就出现了青铜器。
(距今400年的齐家文化出土了铜镜)2、商朝以后,青铜器从食具发展到礼具,大量运用到饮食、祭祀和军事中。
3、商周青铜器的代表:世界上迄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精巧细腻的代表是---四羊方尊。
(二)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发现地:安阳殷墟)1、甲骨文的发现:清朝的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经专家考古,至今已经识别了1500多字。
2、甲骨文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医药和天文历法等方面。
3、甲骨文的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
4、发现甲骨文的意义: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以考察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三、动荡的春秋时期(东周前半段)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为开发山林和扩大土地面积创造了条件;(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等继续发展;(3)商业: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
2、周王室衰微:(1)分封制瓦解:一些诸侯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郡县,派官吏管理。
(2)王室衰微:周王室管辖的仅仅剩洛邑一带,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其实已无力号令诸侯。
(3)诸侯国崛起:诸侯不再服从王命,不定期缴纳贡税,周王室财政陷入困境,依赖诸侯。
(4)影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3、诸侯争霸:由于各个诸侯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上外族入侵,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取得政治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争霸。
4、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王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后期,吴和越也北上争霸。
5、诸侯争霸的影响:在争霸中,一些诸侯国被灭掉,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华夏族在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四、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形成:战国初期,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国瓜分晋国)、田氏代齐2、战国七雄:秦、韩、赵、魏、齐、燕、楚(有趣的记法:秦--喊赵微去演出)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诱敌深入)、长平之战(纸上谈兵)4、兼并战争:特点: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参战人口多;结果:诸侯国此消彼长(当时出现成语:朝秦暮楚),最后秦国逐渐发展强大,对东方六国形成最大威胁。
5、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目的: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时间:公元前356年;重要人物: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1)政治上: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3)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和田宅。
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6、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1)时间:公元前256年;(2)修建地点:成都平原的岷江上;(3)修建者:李冰父子(4)功能(作用):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5)结构: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渠首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组成。
(6)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作用,是世界水利枢纽工程中绝无仅有的,充分反映了我过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五、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封建社会第一节统一多民族封建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秦汉时期一、秦统一中国1、秦灭能够灭六国的原因:混乱的战国末期,人民希望结束战乱,安定生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超群具备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重用人才,能听取建议,积极策划。
2、秦灭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秦朝;3、秦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高无上,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属皇帝。
3、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各朝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作用: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便于不同地域的人相互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全国各地的经济交流。
3、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4、加强交通:统一车辙;开凿灵渠;作用:加强了全国的水陆交通。
5、修筑长城:秦代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作用: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
6、秦代的疆域四至:东到东海,南至南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
四、秦末农民起义:1、秦朝灭亡的原因----秦的暴政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徭役和兵役;严苛的法律;秦二世更加残暴。
2、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者:陈胜、吴广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经过:戍守渔阳误期,被迫起义----攻占陈县,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结果:被镇压,但是沉重的打击了秦的统治。
3、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于公元前207年在巨鹿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
秦的灭亡:刘邦抓住时机,直逼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4、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项羽战败,获胜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五、汉初的经济与“文景之治”: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背景:秦末战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汉初统治者面临最大的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实行的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亡的教训。
措施:让士兵返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轻徭薄赋。
作用:汉朝的经济得到逐步的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文景之治:(汉文帝到汉景帝年间的太平盛世)措施:提倡以农为本,注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注重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
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增。
六、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2、文化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树立为正统思想。
3、经济上:为了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军事上:派卫青和霍去病打败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七、东汉的兴衰:1、王莽夺权: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皇族刘秀于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3、光武中兴的措施:经济上: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和刑法;政治上: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污。
民族关系上: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4、东汉衰亡原因: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八、沟通中外文明要道----丝绸之路:1、张骞通西域:(顺口溜:138、119张骞出使西域走)次数:2次时间: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第一次出使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结果:虽未完成使命,但是让汉朝了解到西域各国想同汉朝往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