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评价与对比1对马克卢普信息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方法评价与对比

1. 对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的评价

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是最早的宏观信息经济学的测度理论和方法。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知识生产和分配》是一部奠基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宏观信息经济学著作。

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学者广泛地应用,诱发了许多著作的产生。其对波拉特的《信息经济》、彼得·德鲁克的《间断的时代》、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著名著作中的某些重要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但是,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也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以致招来种种批评。对于这些批评,归纳起来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 关于“教育”划归信息产业的问题。批评者认为,将教育划归信息产业使他们感到不安。尤其是某些大学教授和学生,认为将大学比作“知识工厂”是破坏了大学的自由和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传统。

2. 关于“知识”、“知识产业”概念的范畴问题。批评者认为,马克卢普的关于“知识”与“知识产业”概念的范畴过于广泛,而且非常含糊。的确,这种广泛、含糊的概念范畴使概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进一步导致在实际进行测度时,难免使数据的选取和测算具有主观色彩和随意扩大的倾向,尤其是在测度某些产业的非市场交换价值时更是如此。比如,为了计算家庭教育的价值,马克卢普是通过计算父母在家中教育孩子而不去工作所损失的工资来衡量的。

3. 关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问题。马克卢普将许多未被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现行的核算统计体系的社会活动和准职业都列入测度指标体系,他设计的这一体系的测算方法又是采用和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基本一致的方法,这种做法,势必给数据的获得和测算带来很大的难度。

2. 对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的评价

(1)优点

波拉特信息测算方法从经济学角度,以经济统计语言开启了定量描述信息经济的先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关于信息经济与信息产业分析和测算方面最权威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均用此方法对本国或地区的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其信息行业的识别、两级信息部门的划分与测度及其一整套测度理论和方法都很有独创性,国际影响很大。波拉特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出经济的两大领域划分观点,一个是包含有物质和能源的转移的领域;另一个是包含从一个模式向另一个模式的信息转换的领域。

2)将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两类部门。

3)分别计算两类信息部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建立波拉特测算体系,从而导致世界范围的信息经济测度活动的广泛进行。

值得提出的是,波拉特方法是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方法。

(2)缺点

但是,随着其理论方法的运用,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方法论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人们纷纷批评其方法中的缺陷之处,通过归纳,这些缺陷主要是:1)波拉特方法建立于30年前,当今社会变化异常迅速,尤其信息技术飞快发展,如果仍以其陈旧的方法测度当代的信息经济规模,显然不合时宜。

2)波拉特本人在测算中,因数据难以获得而采用估算方法,增添了主观因素,有失规范性,降低了测度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如果加上计算、统计方面的人为误差,更降低了结果的可比性。

3)波拉特对信息活动、信息行业、信息职业的划分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对信息经济概念的分析存在内部的逻辑矛盾。测度模型的有些环节存在非逻辑处理方法,尤其是他对知识范畴的“随意”扩张,与科学思想方法相矛盾。

4)测算中所采用的某些方法和某些数据欠合理,卢太宏指出,波拉特的二级信息部门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不小的差异。

5)其附加值的统计忽略了信息技术在经济应用的最基本方面,较明显的就是将计算机和远程通信结合在一起的信息系统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6)波拉特测度方法本身属于宏观信息经济测度范畴,但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的微观经济特性却削弱了他们使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的基础。

3. 马克卢普与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的比较分析

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是基于马克卢普的研究成果,然而,他们二人的研究之间还是存在着重要差别的。一方面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在所使用的“信息经济”概念上和信息经济范围上存在差别;另一方面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在测度方法和测度体系上的差别。

从采用的测度方法上看,马克卢普的研究是采用知识产业规模的尺度来使用的,而且突破了关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习惯想法和做法,对许多指标作了“修正”。如对家庭教育(假定目前进行的教育是有薪金的),同对不公开的费用(如教育系统建筑物的不公开租金),或教会办的教育一样,都加以精确地计算。这样调整后的国民收入账户就成了马克卢普研究的数据来源。

而波拉特的研究则是采用了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的结合,而且主要是采用增值法。波拉特认为,马克卢普的方法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计算的,它所采用的数据来源是美国商业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利用这些现有数据库进行数据汇编和处理,比马克卢普的工作要容易得多,而且利用附加值计算时,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在研究时,第二信息部门服务的成本能够直接测定出来;二是附加值能比较正确地测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收入和财富,因为附加值不反映售出的商品成本。

应当指出的是,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体系各有特点,但他们对美国信息经济发展规模的测度和一些基本理论是大体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