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实习报告护理专业中的急救护理与心肺复苏实习报告:护理专业中的急救护理与心肺复苏在护理专业的实习中,我有幸学习到了急救护理与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实践和指导,我深刻认识到了急救护理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拯救病患的生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在实习中的经历、所学到的技能以及对急救护理的思考。
实习的第一天,我便被安排到急诊科,从早晨开始接待患者。
平时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实践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意外和突发情况。
在一个急性心脏病发作病患的案例中,我亲眼目睹了护士如何迅速反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
她们冷静地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操作,稳定患者的病情,并随后转送入重症监护室。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决心要学习并掌握这项重要的技能。
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向老师和师傅请教,学习了急救护理与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学会了急救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急救目标的确立、快速反应和科学判断、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措施等。
其次,我系统地学习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按压位置和力度、人工呼吸的频率和方法、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等等。
在日常学习的基础上,我参与了模拟急救实践的训练。
我们分组进行了模拟救助的场景演练,其中包括突发心脏骤停、溺水、中暑等常见急救情况。
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在紧张环境下的心肺复苏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不仅要高效地进行人工心肺复苏,还需要与团队其他成员协同合作,共同提高抢救成功率。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急室科病患的护理工作,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进行急救和监护工作。
我学会了在危机时刻的冷静和果断,能够迅速应对突发情况,并及时提供急救护理服务。
在临床实践中,我遇到了许多令人难忘和感动的瞬间,例如一个病危儿童的复苏成功,一位意外事故伤者的抢救过程等。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决心。
急救护理与心肺复苏是护理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它不仅需要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和流程,更需要具备冷静、果断的心态和团队合作能力。
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心肺复苏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技能,是在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通过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的方法。
以下是关于心肺复苏的50条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描述:1.及时发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迹象,如无意识、无呼吸或异常呼吸等。
2.迅速通知急救人员,呼叫120或急救中心,同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3.确定患者躺在平坦坚固的表面上,确认没有需紧急处理的危险因素。
4.确认患者真的已经没有意识和呼吸,并给予心肺复苏。
5.正确地站在患者旁边,把他翻到背上。
6.打开患者的口腔,清除口腔内存在的异物,防止堵塞气道。
7.确定患者是否还有反应,如有反应,尽量维持他的清醒状态,如无反应,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8.正确地摸胷骨,定位按压位置。
9.按照正确的频率和深度,进行心脏按压。
一般情况下,每分钟压约100-120次,深度约5-6厘米。
10.按压时要保持双手垂直,用身体重量施加压力,而不是单纯用手臂肌肉。
11.给予人工呼吸的时候,要确保患者的气道是畅通的,向患者的口腔里吹气,直到看到患者的胸部升起。
12.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每次呼吸的时间和频率是合适的。
13.注意及时更换施行心肺复苏的急救人员,以免疲劳导致按压和呼吸的效果下降。
14.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尽量准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15.使用AED时,应按照AED的指示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
16.在使用AED之前,要确保患者身体是干燥和裸露的,以便AED传感器的有效贴附。
17.使用AED时,要确保患者的胸部不受到外力压迫,以免影响AED的检测和除颤。
18.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患者的状态,如出现呼吸、脉搏等,应及时通知急救人员。
19.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要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患者受到额外的伤害。
20.注意协调心肺复苏团队的配合和沟通,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效果。
21.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弄伤患者,尤其是在转移患者和进行按压时。
22.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要尽量减少患者的移动和转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方法:
1、进行心脏复苏之前,首先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可以用双手拍打肩部确定是否有反应。
2、抢救之前先联系医护人员,等待前来救援。
3、等待过程中,可以进行心脏复苏。
将患者的外衣解开,用手触摸颈动脉,判断呼吸和心跳的情况,在心跳停止的情况下,开始记录抢救时间。
4、使患者平躺,通畅气道,消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5、胸外按压,双手叠扣、关节伸直向下按压,使胸骨凹陷5~6cm 左右,按压频率每分钟需要在100次以上。
6、每30次胸外按压需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压过程中也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状况。
二、注意事项:
1、按压位置需要选择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尽量不要过于往下,以免对肝、胃等内脏造成损伤。
2、按压过程中需要观察患者的面色。
3、按压需要保证在平坦的硬质平面上进行。
4、人工呼吸时需要注意密封,吹气需要保持在一秒以上,但是吹气不易过大,时间也不要过长。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及复苏护理常规一、检查环境和评估患者状况:1.确保环境安全,迅速评估患者状况。
2.验证患者是否没有意识、没有呼吸以及没有脉搏。
二、呼救:三、开始心肺复苏:1.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
2.迅速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呼吸或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找到正确位置,将一只手放在患者胸骨正上方,另一只手叠放在上方手背上,手指交叉。
4. 迅速压下胸骨,按下去的深度应该是至少5cm,然后迅速松开。
每分钟完成100-120次的按压。
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尽快使用AED,如果AED可用,立即将其放置在患者身上。
2.按照AED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胸部干燥和光洁。
3.根据AED指示,若提示“分析心律”,保持患者胸部,让AED分析心律。
4.根据AED指示,若提示“电击”,确保没有人员接触患者,并按下“电击”按钮。
5.恢复胸外按压,每隔2分钟则重新分析心律、进行电击或胸外按压。
五、持续心肺复苏和监测:1.在急救人员到达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坚持按压胸骨继续进行CPR。
2.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将患者侧翻到安全的位置,保持通畅呼吸道。
六、等待急救人员到达:1.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时,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2.紧密配合急救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实施急救及复苏护理常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有操作都需要迅速、果断且准确,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
2.呼吸和胸内按压的比例应保持为30:23.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需要保持团队合作和协调。
可以有一个人负责按压胸骨,另一个人负责使用AED和记录操作过程。
4.在复苏过程中,及时进行电除颤、给予药物和进行气管插管等额外的操作,以提高成功复苏的机会。
5.在复苏过程中,减少人员交替的次数,以免浪费时间和能量。
总之,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及复苏护理常规操作应该首先进行心肺复苏,然后尽快使用AED设备,并配合急救人员提供的指示行动。
及时的急救和复苏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复苏的机会并减少患者的生命危险。
护士在急救中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方法恢复心脏和肺部功能的一种急救技术。
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一员,护士在急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心肺复苏中如何正确地进行急救。
1. 心肺复苏的准备在实施心肺复苏之前,护士需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以确保急救的顺利进行。
首先,护士需要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心脏骤停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没有意识、没有反应、没有呼吸等症状。
其次,护士应该立即向呼叫急救人员,并通知医生和其他护理团队成员协助干预。
同时,护士还应临时清理和整理周围环境,确保急救操作的顺利进行。
2. 基本的心肺复苏步骤护士需要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步骤,以确保在急救中可以正确地实施。
首先,护士应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比如地板或床上。
然后,护士应该用手指检查患者的口腔,确认是否有异物阻塞呼吸道。
如果有,护士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异物清除。
接下来,护士应用手指寻找患者的胸骨,然后放置手掌在胸骨正上方,与另一只手交叉叠放在上方,并用身体重量施加下压力。
此时护士应该保持手臂伸直,而不是弯曲,以确保施压的效果。
3. 有效的人工呼吸除了胸外按压外,护士还应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护士需要将患者头部后仰,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然后,护士应该用手在患者鼻孔上方用力按压,同时用另一只手指检查患者的口腔,确认是否有异物堵塞。
接下来,护士可以用嘴对嘴或嘴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在实施人工呼吸时,护士应该控制每次呼吸的时间和强度,以确保供氧的充分性。
4.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种用于识别心脏骤停并进行除颤的设备。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如何正确使用AED,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使用AED时,护士首先应贴上电极片,然后按照设备指示进行除颤。
简述心肺复苏急救过程摘要:1.心肺复苏的概述2.心肺复苏的流程步骤3.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4.后续护理与康复正文: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措施,旨在挽救因心跳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生命。
心肺复苏急救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判断意识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首先需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心跳呼吸停止状态。
可以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询问:“你还好吗?”如果患者无反应,即可判断为心跳呼吸停止。
2.呼救确认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如120),报告患者状况,并根据急救指导进行操作。
同时,请求周围群众协助,共同进行心肺复苏。
3.胸外按压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环节。
操作步骤如下:(1)让患者平躺在硬地面上,解开衣物,暴露胸部;(2)双手交叉,十指相扣,掌心贴着患者胸部;(3)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向下按压患者胸部,使其陷落约5厘米;(4)按压与放松交替进行,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4.人工呼吸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患者呼吸。
操作步骤如下:(1)将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巴,使呼吸道通畅;(2)用嘴完全覆盖患者嘴巴,进行人工呼吸;(3)每次呼吸持续1-2秒,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30:2。
5.后续护理与康复心肺复苏成功后,及时送患者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医院内,医护人员会进行心电监测、药物治疗等措施,预防并发症。
患者在康复期间需保持良好的作息,参加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心肺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生命。
护理学中的心肺复苏与危重病护理护理学中的心肺复苏与危重病护理是与生命紧密相关的专业领域,其中心肺复苏是一项急救技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而危重病护理则涉及对危重病患者的全方位护理。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简称CPR,是一项旨在恢复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的紧急救援技术。
包括了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措施。
心脏按压是通过反复用力按压胸部,以维持血液循环,保障器官的氧供。
而人工呼吸则是为患者进行口对口或面罩通气,以替代其自身的呼吸。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CPR在尽早开始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存活率。
因此,一旦发现患者心脏骤停,医务人员应立即展开复苏措施。
其次,按照4:1的比例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保持一个稳定的循环。
另外,掌握合适的深度和速率进行心脏按压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复苏措施需要持续进行,直到医务人员的到达或患者自主循环恢复。
二、危重病护理危重病护理是在监护室等特殊环境下对重症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过程。
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多重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精细的监测和治疗。
在危重病护理中,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等。
监测包括了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项目,以及监测各种生命支持设备和治疗方法的效果。
其次,护士需要进行病情的监护和治疗。
这包括给予适当的液体管理、使用药物、实施特殊措施(如血液透析、人工通气等)。
另外,护士还需要与医生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协调好各种治疗措施。
危重病护理还需要关注心理支持。
患者和家属通常处于极度焦虑和无助的状态,护士需要以温暖、关怀的态度,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总结心肺复苏与危重病护理是护理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救援技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务必在尽早开始,保持稳定循环。
而危重病护理则是对危重病患者的全面护理,包括了评估、监测、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方面。
护理学的发展使得心肺复苏和危重病护理变得更加科学和规范,对挽救患者生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急救护理中的心肺复苏拯救生命的紧急措施急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能,它在许多紧急情况下拯救了许多生命。
其中,心肺复苏是一种常用的紧急措施,它用于恢复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的患者。
本文将探讨心肺复苏的原理、步骤和应急技巧,并强调其在急救护理中的重要性。
一、心肺复苏原理心肺复苏是一种通过人工方式模拟心脏的收缩和呼吸的紧急措施。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血液无法被泵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导致氧气供应不足,这可能导致大脑和其他器官受损。
而心肺复苏可以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弥补心脏和肺部功能的损失,以保持血液和氧气供应,从而维持生命的功能。
二、心肺复苏步骤1. 检查环境安全: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确保患者周围环境安全,确定是否存在任何危险因素,如火灾、电击等。
如果有危险,请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转移到安全的区域。
2. 判断患者反应:轻轻摇动患者,大声呼喊“你还好吗?”并观察其反应。
如患者无反应,立即求助他人,并进行心肺复苏。
3. 呼叫急救电话: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请尽快呼叫紧急救援中心,告知患者的状况和位置,以便专业医护人员能尽快到达现场。
4. 进行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腿分开,双手叠放在患者胸部中央,然后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胸外按压。
每分钟约100-120次,每次按压的深度应为至少5厘米。
5. 人工呼吸: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将头部后仰,使气道打开。
然后用专用面罩或口对口的方式,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每次呼吸持续1-2秒,以观察胸部的起伏。
6. 持续循环:重复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保持循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或意识恢复。
三、心肺复苏的应急技巧1. 合适的力度: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该使胸骨下陷5厘米左右,以确保心脏能够被充分挤压。
然而,过度施压可能导致胸骨骨折,所以要注意力度的合适控制。
2. 保持循环连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量保持连续不断的按压和呼吸,以确保血液和氧气供应的连贯性。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常规
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和意识丧失等紧急情况采取的人工急救措施,旨在恢复全身血氧供应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初级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也称为CAB三部曲。
在心肺复苏术后,护理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瞳孔等变化,评估尿量和皮肤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反应,如恐惧和害怕等。
护理措施包括给予心电监护,持续吸氧和机械通气,抬高床头促进脑部血液回流,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亚低温治疗和留置导尿等。
同时,需要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和皮肤冻伤,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肢体畸形和足下垂,并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在健康指导方面,需要安抚和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急救措施引言护理急救是指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为患者提供紧急救助和相关的护理措施。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护理急救措施可以起到拯救生命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急救措施,以供参考。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急救措施,以恢复心脏功能和维持呼吸。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一般步骤:1.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还有呼吸。
2.若患者无意识且无呼吸,立即叫救护车,并进行心肺复苏。
3.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按压的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
4.进行人工呼吸,每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5.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达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二、止血措施止血是指在出血紧急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停止或控制出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措施:1.直接按压: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持续施压直至出血停止。
2.提高患肢:将出血部位的患肢抬高,有助于减少出血量。
3.扎带止血:使用止血带或绷带绕在出血部位上,使其远离心脏,松紧适度,以阻止血液流动。
4.包扎止血:在出血部位上用干净的绷带进行包扎,紧密而不过紧,可帮助止血。
5.使用止血剂:如止血海绵、止血粉等,可在出血部位上敷用,以促进止血。
三、烧伤处理烧伤是指由于热能、化学物质或电能等因素引起的组织损伤。
在遇到烧伤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护理急救措施:1.立即将受伤者远离热源,并关闭任何可能导致继续受伤的开关。
2.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浸泡,以降低皮肤温度,并减轻疼痛。
3.尽快清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包扎,保护伤口不受感染。
4.避免破裂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5.尽早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护理。
四、中风护理中风是指脑血管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在出现中风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护理急救措施:1.立即叫救护车,并确保患者舒适。
保持患者平卧,头部稍微抬起,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2.注意呼吸,有需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3.注意患者的体温调节,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护理中的急救技巧和心肺复苏方法护理工作是一项关乎生命安全的工作。
在护理过程中,急救技巧和心肺复苏方法是护士们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在护理中常用的急救技巧和心肺复苏方法。
一、基本急救技巧急救技巧是护士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下面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急救技巧:1. 意识评估和呼叫急救当护士遇到意识不清或不能正常呼吸的病人时,首先需要进行意识评估。
护士应当轻轻摇晃病人,大声呼叫其姓名并询问是否舒服。
如果病人无反应,则应立即呼叫急救。
2. 空气道管理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可能会遇到呼吸道堵塞的情况。
此时应迅速采取清除呼吸道的措施,例如采用后仰头、抬起下颌的方法,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3. 出血控制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当护士遇到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常见的方法包括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直接压迫,提高受伤部位的位置,尽量避免激活出血点。
二、心肺复苏方法心肺复苏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挽救心脏骤停等病情危急的患者。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1. 检查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护士需要先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正常呼吸。
可以轻轻摇动患者,大声呼唤其姓名,并观察胸部是否有明显起伏。
2.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没有正常呼吸或仅有气喘,护士应立即呼叫急救,并将患者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进行进一步处理。
3. 心肺复苏操作心肺复苏操作主要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 按压胸部:护士应将患者的手放在胸骨正上方,另一只手叠放在上面,然后运用身体重量和上臂力量,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按压胸部。
- 人工呼吸:护士应通过给予患者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保持稳定的频率和适度的力道。
4. 继续心肺复苏在进行一系列的心肺复苏操作后,护士应继续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总结:护理中的急救技巧和心肺复苏方法是护士们必备的基本技能。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技能,护士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救助。
心肺复苏和护理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通过提供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氧气供应,以保持患者的大脑功能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功能。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护理操作流程至关重要,以下是心肺复苏的护理操作流程:1. 确认患者无反应:在发现患者倒地或昏迷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有反应。
可以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患者的名字,观察患者是否有任何反应。
2. 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情况和位置。
3. 开始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站在患者身边,将双手交叉放在患者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至少5厘米深,按压速度每分钟100-120次。
4.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患者的鼻子,用嘴对嘴或使用呼吸面罩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5. 持续心肺复苏: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6. 监测患者状况: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情况,以及患者的意识状态。
7. 提供心理支持: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要给予患者和患者家属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保持镇定和信心。
总之,心肺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正确的护理操作流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可能性。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保持冷静、专注和有序,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的护理操作流程,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贡献。
护士在急救情况下的基本心肺复苏教程在护理领域,急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尤其是心肺复苏(CPR),它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急救支持。
本文将介绍护士在急救情况下的基本心肺复苏教程,以确保护士们能够在紧急时刻提供准确有效的急救支持。
一、快速评估现场和患者状况在任何急救情况下,护士首先需要快速评估现场的安全性。
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是第一要务。
随后,护士需要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正常呼吸。
如果患者昏迷或呼吸不正常,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
二、呼叫急救及寻求帮助在发现急救情况时,护士需要尽快呼叫急救中心或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向医疗专业人士求助。
在呼叫急救同时,告知他人及时寻找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三、开始心肺复苏1. 压迫胸部护士应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双膝微曲,并站在患者旁边。
将双手交叉放置在患者胸骨下方,手臂伸直,然后用身体重量施压。
压迫位置位于患者胸骨下缘与中间锁骨之间。
每次压迫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压迫速度为100-120次/分钟。
2. 进行人工呼吸在进行胸部按压期间,护士需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氧气。
首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然后用嘴对准患者嘴巴形成良好的密封,吹入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约为1秒。
3. 持续心肺复苏在完成2分钟的心肺复苏后,护士可以停下来重新评估患者的状况。
如果患者仍没有呼吸或心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每2分钟重新评估一次。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至患者出现意识、呼吸或循环恢复。
四、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当AED到达现场时,护士要根据AED的指示正确操作。
首先,打开AED机器并按照其指示放置电极片在患者胸部上。
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
随后,根据AED的指示,停止心肺复苏并按下电击按钮,确保安全距离后电击患者。
五、记录和报告在急救过程中,护士需要准确记录每一步操作的时间和结果。
这些记录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和研究非常重要。
护士还应及时向医疗团队报告所提供的急救支持情况,以便进一步协助患者的抢救。
心肺复苏急救与护理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救护理
多种危重病及意外造成的心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基本措施。
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及方法,思维敏捷,有迅速的应急能力,观察病情有预见性,并在复苏过程中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准确的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近年来,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复苏后仍需做大量细致的护理监测工作[1,2]。
1 迅速评估判断
要对心脏呼吸骤停者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判断,常用一摸二视三听法,即摸颈动脉有无搏动,看胸部有无呼吸运动,听有无心音。
对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者即可诊断为心脏骤停。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 年提出,只需确定患者无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做出心脏呼吸骤停的判断。
即使患者有偶然的喘息,救助人员也应怀疑心脏骤停,应开始心肺复苏[3]。
2 抢救用物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准备好气管导管、喉镜、金属导芯、舌钳、牙垫、吸痰管、导尿包,同时准备好简易呼吸器囊、除颤监护仪、氧气装置、吸引器、急救药品、呼吸机、冰帽或冰块等。
3 畅通气道
心脏呼吸骤停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复苏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如能在心脏骤停后5min 内开始心肺复苏,生存率可达47.9%[4]。
故一旦发现患者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地板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去掉义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配合口对口人工呼吸,应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给予气管插管,用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观察胸部起伏情况,听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继以呼吸机支持呼吸。
因心脏骤停后呼吸也立即停止,在心脏复苏的同时还要重视呼吸复苏。
4 选择给药途径
4.1 静脉给药在 CPR中给药途径有静脉用药和气管用药。
静脉用药安全、方便、起效快,目前优选上腔静脉系统[5]。
首先为中心静脉或颈外静脉,其次为肘关节或以上静脉,不宜使用手背、足背静脉。
特殊情况时,如上肢受伤或烧伤选择下肢静脉,应抬高给药肢体,有利药物的快速回流。
为了控制某些药物的输注速度或配伍禁忌,最好建立 2 条以上的静脉通道。
4.2 气管内给药气管内给药在无合适静脉通道时选用是明智的,用量是静脉给药的2~2.5倍[6],常用药物为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
需将药物稀释到 10 ml,由气管导管注入立即接呼吸囊或呼吸机,注射后至少3 次过度换气以利于药物弥散,使药物尽快到达肺泡进入肺循环。
5 除颤
尽早电击除颤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措施。
如有电击除颤的指征,应立即进行除颤,理想的除颤时间应在发生室颤或心脏骤停的2min 内进行[7]。
除颤时间每延长1min,成功率将下降7%~10%,室颤如不及时去除,将很快转为心电停止[8]。
粗颤型电除颤成功率高,预后相对好,如果心电显示为细颤波,应给予盐酸肾上腺素使之转复为粗颤后进行除颤。
如一次除颤未成功,可用同等或加大电功率反复进行3 次。
当病人心脏恢复后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等各参数的变化。
6 加强脑复苏
及早进行脑复苏,大脑对缺氧的时间只能耐受4~6min ,选择性的脑低温能增加皮质脑血流,保护血脑屏障和预防脑水肿。
故在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头部降温非常必要,护士要及时给予头部冰敷或戴冰帽[9]。
7 护理配合
7.1 心电监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做好心电监护,为把握病情和指导抢救治疗提供依据。
监护电极应置于不妨碍实施复苏操作的部位,监护屏幕置于医生便于观察的位置。
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并做好记录。
7.2 呼吸道的管理应由专人管理,及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以免影响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药物的吸收。
7.3 输液通路的管理及用药应由专人抽药,专人推药,专人填写抢救记录,抢救过程中,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避免用错药物。
对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应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抢救后再次核对。
7.4 加强基础护理心肺功能建立后务必予以翻身,最少2h 1次,必要时按摩受压处,促进受压组织血液循环,以预防压疮发生;留置尿管,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的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h出入量,注意有无肾功能不全;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预防口腔感染;眼睛不能闭合者,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7.5 疗效观察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瞳孔、面色等变化,如心电监护示心率恢复时则心肺复苏有效,否则应查找无效的原因,继续抢救30min ,仍无效或临终症状逐渐明显,可考虑放弃抢救。
8 讨论
心脏呼吸骤停的预后取决于及时发现和正确有效的救治。
无论心脏骤停的原因如何,复苏成功的关键在于争取时间。
在抢救工作中要求护士与医生密切配合、分秒必争。
各项抢救工作应刻不容缓地执行。
在平时工作中应加强医护之间的配合,急救技术达到人人过关。
每次抢救完毕后,及时总结抢救经验,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有效提高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但大部分的心脏骤停发生在院外,目击者往往不知所措,而医生赶到时大多已超过5min,往往失去了抢救生
命的最佳时机,抢救成功率低。
因此,应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在群众中加强心肺复苏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使心脏骤停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急救,从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提高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王敏,张忱.1例呼吸心跳停止20min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的护理体会.中华护理杂志, 1995, 29 (3) : 57.
2 洪慧丽,徐英,张依飞,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监护.护士进修杂志, 1999,(2) : 49-50.
3 田永明,曾利辉,廖燕.心肺复苏新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
22(7):73.
4 谢智慧,李建国,马旋.心肺脑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1):839.
5 曹伟宁.心肺脑复苏护理的若干进展.中华护理杂志,1999,34 (4):254.
6 李春盛.现代复苏时的药物应用.急诊医学,2000,9 (1):57.
7 黄培志.心肺脑复苏的研究进展.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7-750.
8 蒋健.复苏研究若干进展.中国急救医学杂志,1999,1:4.
9 王世诺.护士在心肺复苏中的配合.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5,6(3)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