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25.71 KB
- 文档页数:11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深入研究的一本著作。
这次分享的是我对《伤寒论》的理解以及我从中获得的经验。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在序中明确提到,该书主要是关于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心得。
这本书的结构严谨,共16卷,分别阐述了六经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我对《伤寒论》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从表面上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伤寒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这是最直接的理解。
其次,深入一层,我发现《伤寒论》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例如,书中强调的“阴阳平衡”、“调和”等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最后,从更深层次来看,《伤寒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医学思想的缩影,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和追求。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学习六经病证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治疗方法,如汗、吐、下、温、清等法,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中医,让传统医学继续发扬光大。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2《伤寒论》读书笔记与心得《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部巨著,它详细阐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
这本书的作者张仲景,以其卓越的医学智慧,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被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和内容组织所吸引。
全书以六经为纲,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每一经又各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种分类方式既清晰又全面,使得医生能够准确地把握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
2023年《伤寒论》读后感(精选3篇)《伤寒论》读后感1“想我中医,肇自炎黄。
神农常百草而知药性,岐黄穷天地以定纲常。
”中医是我国古代灿烂科学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繁荣昌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
由于自己体质较差,依靠中医疗法调养身体,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先生的主要贡献并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愿意造福百姓,为了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而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
其著作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药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
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
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
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
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宏观的、全面的。
但是到了现代,随着西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进入,西方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构成了对中医学的挑战。
一些人认为,中医已经跟不上了时代先进科技的发展,中医究竟是否有效。
受到了严重的质疑,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废除中医。
更有人对中医全盘否定,而对西医相信至极。
在面对诸多质疑的情况下,不少中医界有识之士认为中医亟待改革,以适应科学的发展,拒绝更新的知识是缺少生命力的。
《伤寒论》学习笔记3学《伤寒论》过去叫《伤寒杂病论》,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伤寒”的含义是什么。
“伤寒”的含义在古代有广义和狭义的之分。
广义“伤寒”的含义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这里的外感病是指,由风、寒、暑、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疬之气等,外来的邪气伤人之后发生的疾病,通通叫做外感病。
它有一个特征就是发热。
我们也把这个概念写成“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这个热病不是指的邪气的性质,而是指的这个病的特征,这个病以发热为主要特征。
即:一切由于外来的邪气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在古代都叫做“伤寒”。
大家说了寒,不就是寒冷吗?为什么寒就可以代替一切寒热病,代替风、寒、暑、湿、燥、火、疫疬之气所有的邪气呢?因为“寒”字在古代有一个广义的含义是泛指邪气。
日本有个医生叫中西惟忠,他写了一本书《伤寒之研究》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谓邪为寒,盖古义也”,即:把邪气叫做寒这是古代原有的意思。
“寒”字泛指邪气,不仅在医学上是这样,在文学上也是这样,你们有人可能读过《孟子》,《孟子.告子》篇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大意是,现在的皇上,执行的政策有些不怎么英明,大家就跟孟子说,你经常能够见到皇上,你见到皇上以后你就给他提一些合理的建议,让他执行宽厚的政策利国利民,孟子就说“吾见也罕矣”(我见到皇上的机会和时间也很少),“吾退而寒之者至矣”(我走了那些献异端邪说的,给他出坏主意、馊主意的那些人就都去了)。
这里的“寒”就是泛指的异端邪说、馊主意、坏主意。
这个“寒”字,绝不是说别的人就拿着冰块去冻皇上,不是这个意思。
在汉代、古代,这个“寒”字泛指邪气,这是古代的一个意思。
因此“伤寒”它自然就可以代表人体感受一起邪气所造成的疾病的,这样一个广义的概念。
狭义“伤寒”的意思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
人体感受寒邪,就可以叫做狭义的“伤寒”。
为什么要加一个风呢,因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善行而数变的,只有寒邪没有风邪带领的话,寒邪它不能够单独的伤人。
所以我们在讲狭义“伤寒”的时候我们要将风、寒邪气并称。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一篇: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受阻,—项强。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此为表虚症。
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
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内守则汗出。
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
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
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
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
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
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
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
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及阳明了。
脉数急者:“数”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
“躁烦”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
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伤寒论》1.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2.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的医家是——张仲景3.张仲景奋发学医——“乃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4.《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金匮》两部分,伤寒主论外感热病,兼论内伤杂病;《金匮》主论内伤杂病,兼论外感热病5.《伤寒论》全书十卷,共397条,22篇,113方(实际为112方,其中有一方只有方名,没有药物)6.《伤寒论》有两种版书,一是宋版本,二是成注本。
宋版本原刻本已佚失,今有明代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
成注本是金代成无己注解的。
原书杂病部分后经整理为《金匮要略》7.《伤寒论》的价值——一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
二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是立法严谨,处方精湛,具有典范作用。
8.《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是五种中的伤寒。
如《伤寒论》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9.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10、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是指———《伤寒论》的六经。
11.六经病证的纲领———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⑵阳明之为病,胃肠实是也。
⑶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⑷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⑸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⑹阙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12.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三八:「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原本有桂枝表证,被医生攻下,或不小心吃坏肚子造成下利,结果利下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末解也。
也就是病人被攻下,血都往下跑,血往下力量很强,脉会跳得很快稍微停一下,这时葛根汤没用,要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有表证,误下,造成表邪,就是表面的病毒渗透到汗腺里,进入肠子,血往下走,病毒也跟着往下,像阿米巴痢疾,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黄芩、黄连是非常寒凉的药,所以它能去热,热就是炎症,所以它也是消炎的药。
黄芩黄连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敷,如果皮肤破了,可用黄芩黄连。
如果化脓,可以加去湿的药。
黄芩杀菌的力量很强,阿米巴痢疾的时候,大肠的壁都破洞了,下利都是血,下利久了人就会脱水,所以用葛根可以升水,用炙甘草,把肠子的津液给补足,用黄芩、黄连去解毒,这里黄芩、黄连要等量,小儿之痢疾炽热难下之证用此剂多效。
表邪未陷者,重于解表。
已陷而成为里热者,重于清里。
本来是桂枝汤证,结果下利了,这时候就要重于清里,改成「葛芩连汤」。
虚寒者为脉微无力,实热者为脉数有力,为什么会摸到脉数?就是里面有东西堵到了,发炎了,这时病人会发烧。
虚寒者舌苔淡白,实热者为舌红苔黄。
实热者为舌苔黄,黄的再进就红,再进了就黑了,就是壮热了。
(极寒也会出现有黑苔。
)虚寒者为下利不热,色淡黄,实热者下利是热灼,色黄赤而热臭,肛门没有灼热的感觉,就是不热,实热的大便很臭,而且肛门有灼热的感觉。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苓三两,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阿米巴痢疾的时候,要大剂的用,葛根可以用到六七钱,如果不大量的用葛根,病人下利不止就会脱水,如果没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寒利也可以灸肚脐,热利的时候针「曲池」、「合谷」、「天枢」、「关元」、「三阴交」。
在临床上很多案例,如西医所谓的肠病毒的案例,其实就是表邪下陷,到了肠子就变成热利,所以有葛芩连汤证的时候,病人喝到葛芩连汤药,反而觉得不苦,觉得汤药很甜很好喝。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篇一:读《伤寒论》有感】我学《伤寒论》有感班别:姓名:学号:成绩:本学期跟着伤寒教研室的老师学习伤寒论,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学习《伤寒论》,注意其方证很重要。
《伤寒论》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扬、论述了这些方剂的组成和其适应证。
分析《伤寒杂病论》,其主要内容是六经辨证和辨方证,尤其注重辨方证,近代经方大师胡希恕曾提出: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在强调经方理论的特点。
《伤寒杂病论》对每一个方证,论述非常精详,既说明其主要适应证,也详述其禁忌证及类似证、鉴别证。
例如《伤寒论》就有20多条提到桂枝汤。
对一个方证论述如此精细,是在告诫后人辨方证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人们,在辨方证时,要注意到证的病位在表、在里,还是在半表半里,证候的病性属阳还是属阴。
如《伤寒论》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等。
根据证的情况、特点,在表属阳热实者为表阳证(太阳病),在表属阴寒虚者为表阴证(少阴病),在里属阳热实者为里阳证(阳明病),在里属阴寒虚者为里阴证(太阴病),在半表半里属阳热实者为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属阴寒虚者为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这就是张仲景在辨方证过程中,总结出的六类证候,也即后世所称的三阴三阳、六经,从而形成了六经辨证理论,这一理论又反过来指导辨方证,使《伤寒论》成为六经辨证、辨方证的完整的经方理论体系。
仲景从反复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方剂的适应证是辨证的关键,药与证相应是治病的关键。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一篇: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受阻,—项强。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此为表虚症。
人体感觉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
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内守则汗出。
汗出肌疏不堪风袭故恶风。
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懈而呈缓象。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黑暗滞所致。
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
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效,不克不及暖和分肉,故而恶寒。
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
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材一定痛苦悲伤,脉阴阳俱紧,此营黑暗滞,太阳经气盛行不畅所致。
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力暖和,则病势轻细,不会再有传变。
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及阳明了。
脉数急者:“数”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
“躁烦”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
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伤寒论》笔记(1——10条)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诊断太阳病须具备的脉症为“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其中,恶寒前用一“而”字相连,“而”字为连词,表示递进的关系,有“而且、并且”的意思,故恶寒一症便显得尤其重要,另外,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由此可见,太阴病亦可见脉浮,故仅仅依据脉浮,不能诊断为太阳病!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共分三类,即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与太阳风温。
此条但言太阳中风证之提纲,主症主脉为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结合第一条,太阳中风证的症状应当有头痛,脉当浮缓。
风邪并于卫,故郁而为热,风伤卫,卫气失司,故汗出,腠理疏松,玄府不闭,不任风袭,故恶风(恶风为恶寒之渐),这样便与第三条之太阳伤寒证有了鲜明的对比。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此条为太阳伤寒证之提纲。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即是说发热有早有迟,但发热一定会到来;必恶寒,即是说恶寒有可能在发热之前出现,恶寒是必见之症,假若但恶寒而始终不发热,便不得为太阳病,当为少阴证矣;体痛,寒为阴邪,故主痛;呕逆,观第四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可知,太阳病有内传少阳之机转,故可影响在里之气机,然终究为太阳病,故只是呕逆,即干呕,并不是吐;脉阴阳俱紧,此处阴阳指的是脉位,即寸部与尺部,寸关尺三部均现紧脉。
结合第一条,当有头痛,脉当为浮紧为是。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一日,一日为约略之数,指伤寒之初,即太阳受邪,脉若静者,静与动相对,不动曰静,即不变动之意,意思是说,脉象没有变动,还是太阳病的脉象,即浮缓脉或浮紧脉。
颇欲吐是邪传少阳之见症,若躁烦,若字为或者之意,脉数急者,脉象也发生了变化,这是邪传阳明的见症。
《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
该书以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前人治疗伤寒的经验,成为后世医学家治疗此病的重要参考。
本文将从《伤寒论》中选取几个重要的章节进行阐述与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一、病机篇《伤寒论》中的第一篇是病机篇,它详细阐述了伤寒病的起因与发展过程,为后续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病机篇中的核心观点是:伤寒病的发生是由于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入侵人体而导致的,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致病因素就会侵入体内。
被风寒侵袭的人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咳嗽等症状,而被湿热侵袭的人则会出现口渴、尿短黄、便溏等症状。
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病机原理,医生可以据此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
二、病证篇在《伤寒论》的病证篇中,张仲景通过对伤寒病的不同症状进行分类与论述,为后世医生诊断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病证篇中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发表热病、汗证、津液内结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张仲景对“桂枝汤”、“大青龙汤”等经典方剂的论述。
这些方剂通过调和人体阴阳气血,达到平衡病机的作用,对于治疗伤寒病具有显著疗效。
三、骨著篇《伤寒论》的骨著篇主要讲述了伤寒病的发展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于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骨著篇中列举了多种并发症,如谵言、反胃、溺色等,这些并发症往往出现在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
在面对这些并发症时,医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综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收到良好疗效的目的。
四、营卫篇《伤寒论》的营卫篇详细介绍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伤寒病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营卫篇中,张仲景强调了人体的正气与邪气的对抗关系。
正气是指人体的免疫系统,而邪气则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外来因素。
当正气充足时,人体的抵抗力较强,疾病也较难入侵;而当正气不足时,人体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从而引发病症。
《郝万山讲伤寒论》读书笔记-1目录读书笔记-序 (2)一、绪论 (2)(一)伤寒论的版本沿革--我们的伤寒论教材是怎么来的? (2)(二)伤寒论--“伤寒”和“论” (3)(三)伤寒论为什么这么牛? (4)(四)六经辨证啥意思? (5)第一章太阳病 (6)概说 (6)第一节太阳病分类与辩证 (7)一、太阳中风 (7)二、太阳伤寒 (9)三、温病和风温 (10)第二节太阳中风与桂枝汤 (11)一.伤寒论原文: (11)二.桂枝汤方剂 (11)三.桂枝汤适应证 (12)四.桂枝汤禁忌证 (13)五.桂枝汤加减 (13)六.桂枝汤小结 (14)第三节太阳伤寒与麻黄汤 (14)一、伤寒论原文 (14)二、太阳伤寒 (15)三、麻黄汤方剂 (15)四.麻黄汤适应证 (16)五、麻黄汤禁忌证 (16)六、伤寒兼证方剂 (16)1.葛根汤 (16)2.葛根加半夏汤 (17)3.大青龙汤 (17)读书笔记-序虽一向喜欢中医药,但是看伤寒论,不免艰涩难懂,几次尝试,都无法坚持,无功而返。
后经过网络听了北京郝万山老师讲的伤寒论课程录音,听了十几节,每节课都听了2-3遍以上,反复玩味。
后入手《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一书,该书是根据郝万山老师讲课音频整理而成,系统性强,深入浅出,对我等功底薄弱的中医爱好者,实在是好书一本,甚至现在都出“增订本”了,书中还植入了郝万山老师讲课音频。
岁月蹉跎,书入手许久,才精读、泛读过半,总感觉还读得肤浅,领悟不够。
于是有立此Flag想法,用读书笔记形式以督促自己持续深入地读完,不给懒惰找借口,只给学习找方法。
也能顺便分享给各位有兴趣者。
对本读书笔记内容的说明:以下内容,有《郝万山讲伤寒论》一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也可能会加入其他各家的说法或者本草老生个人的见解。
老生将会在文中说明,以免误传郝万山老师本义。
一、绪论(一)伤寒论的版本沿革--我们的伤寒论教材是怎么来的?《伤寒论》有多个版本沿革,列举其中几版:1.王叔和整理版《伤寒论》和《脉经》:这是仲景作古二三十后,王叔和整理的版本。
《伤寒论》学习笔记1《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介绍在20世纪末,世界医学界开过一次学术会议,这次会议重点讨论议题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哪一个更先进,哪一个更优化”。
所谓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就是同一个病用同一种治疗方法,不管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不管是男妇老幼,都用规范的统一的治疗方案,这就叫群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1999年年末,有一次流感流行,我们的医院就根据这次流感的流行的主要人群的主要临床特征,搞了一个协定处方,用大的煎药设备,煮出大量的汤药来,每一个流感的病人都用同样的汤药来治疗,当然大多数病人喝完这个汤药以后,效果很好,这种方法就叫做群体化的治疗方案。
什么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呢?就是针对每一个病人感受邪气以后他的具体反应状况,也包括他的身体素质,也包括他的心里素质,制定一个非常符合这个病人具体情况的这样的一个治疗方案,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还举99年流感的例子,有的人吃了我们群体化治疗方案的药,疗效不好,没有退烧,那我们就根据他的具体情况,或者辩为风寒,或者辩为风热,或者辩为挟湿,或者辩为兼有阴虚,然后我们用辩证论治的手段,开一个符合他本人证候表现的这种方剂,基本上用上一付药,烧就退了,这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二十世纪末的这次世界医学界交流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当代仍然是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应当是最先进的选择,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就讨论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是哪一位医生创立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呢,他的代表著作是什么呢,大家一致认为创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医家是中国的张仲景,他的代表著作就是流传到今天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这次我(郝万山教授)给大家讲授的《伤寒论》,应当是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代表作,而创立这种方案的著名医家张仲景,是我首先要介绍给大家的。
严格地说,张仲景所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得已的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作者张仲景,实际上是指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机是他的名,仲景是他的字,他的生活年代大约是在公元150年到219年,由于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都没有给张仲景做传,我们能够大体了解他的史料的象王叔和的《脉经》、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象晋朝的黄莆谧的《针灸甲乙经序》、宋代的《太平御览》所引的“何颙别传”,一直到了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校勘刻印《伤寒论》的时候所写的《伤寒论序》,当然到了明代的李濂的《医史》写了《张仲景补传》,还有明代的一些地方志,比防说,明朝嘉靖年间的“南阳府志”,嘉靖年间的“邓州志”中,片片断断地记录了张仲景的一些事迹,所以我们就根据这些零星的历史的文献记载来介绍张仲景的一些生平事迹。
倪海厦《伤寒论》学习笔记四一:「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一段时间过了以后,脉浮细而嗜卧者,这里的浮代表病还有一点点,但脉已经细下来了,就是没有那么强了,一般病人病情刚恢复的时候,会想多睡一下,所以此时外已解也。
如果有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胸满胁痛为「少阳病」主证之一,此为「太阳」转入「少阳」之候,故用「少阳」主方「小柴胡汤」治之。
如果是脉还在表面,而且有胸满的现象,因为肺要舒张,可还是被外寒束到,所以这时候再给「麻黄汤」。
公益学习群刘老师分享:这一条主要讲太阳伤寒日久的几种转归。
这里的“太阳病”,根据文后的“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我们得知是太阳伤寒。
太阳伤寒约已过十日,脉由浮紧变为“浮细”,也就是说脉虽浮,但不那么有力了,同时只见乏力而“嗜卧”,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之证已解除。
根据脉证说明,表邪已解除,正气将逐渐恢复,故谓“外已解也”。
既然外邪已解,只是略有不适,也不需要再服药,只要安心静养即可,这是第一种转归。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是说伤寒感冒已过十日左右,但还有脉浮紧,并以此暗示太阳伤寒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诸证仍在。
既然诸证仍在,说明表未解,所以治法应该不变,仍要考虑麻黄汤。
但由于“十日以去”,病程日久,即使有伤寒诸证,再用麻黄汤发汗时,也应谨慎使用,因此这里不说“主之”,而是说“与麻黄汤”。
以上属于表邪留恋未解,是第二种转归。
如果见“胸满胁痛”,少阳枢机不利,说明外邪已由表传入少阳之经,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以利枢机,是第三种转归。
从这一条所举太阳伤寒日久的几种变化,说明“太阳病,十日已去”,病邪不一定会发生传变。
其中有向痊愈者,亦有表邪仍不解者,或有胸肋苦满者。
我们凭脉辨证是推断病情发展变化的最主要依据,不可看病程的长短来判断。
关于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精选3篇)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1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病有主证,治有主方,张仲景据证立方,故每一证候,有一相对应的主方。
但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在主证的基础上,往往出现兼、夹、变证,为了药与症对,丝丝入扣,就当于主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不然的话,就可能无效或效不彻底,甚至有使病情变坏的可能。
总结《伤寒论》方药加减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适应病情、病势而加减。
病情总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病情变化,原方则必须加减。
2、照顾兼夹症状而加减。
3、根据患者体质不同而加减。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对药物也就有不同的反应。
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1、由药识证。
相同的症状从加减药物不同来探讨,这是认识不同病理最有效的方法。
譬如同为腹痛,论中有加芍药、人参、附子、大黄的不同,其腹痛的病理必有差别,也必各有特点。
如芍药能破阴结,通脾络,其所治之腹痛,必是脾络不通,其痛亦时发时止,呈拘孪性疼痛,太阴腹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即是;人参为温补气血之品,所治腹痛为气血不足之虚痛,隐隐而作,喜温喜按,疲劳则加重,霍乱大吐大泻之后腹痛用理中汤加人参即是;附子为温阳化湿之品,所治腹痛为寒湿凝滞,痛有绵绵下坠之感,且四肢不温,四逆散证出现腹痛即是。
大黄为苦寒泻下药,兼能活血化瘀,一般用量加入枳朴之中,能治燥屎攻冲之腹痛,若少量加入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中,就只能化瘀通络,而无泻下作用,太阴大实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少量大黄,就是因为这样的腹痛,是肠胃之外的脉络充血肿胀,其痛必呈弥漫性刺痛,腹皮不可触按,与实在阳明的燥屎攻冲之疼痛,腹皮可以提捏者不同。
对于太阴大实痛,历代有胃家实与脾实之争,就是没有注意分析药物,简单地把大黄看成是专走肠胃的泻下药所致的错误。
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本经典医学著作。
全书共分为四篇,根据四季变化而分别记述了反复发作的伤寒病的病因、疾病的发展及病程、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介绍了伤寒论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早系统论述伤寒病的医学著作之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伤寒病的致病原因、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辨证施治等方面的内容。
伤寒之名,源于《内经》中的“太阳脉病”一章,介绍了这种疾病的特点。
而伤寒论则进一步系统地总结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病因、辨证要点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伤寒论共分为四篇,每篇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展开。
第一篇主要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张仲景认为伤寒源于外邪侵袭人体,使得人体正气受到损害,形成了伤寒的病理基础。
另外,他还指出了五脏六腑的脏气紊乱是引发伤寒病的内因。
第二篇则详细叙述了伤寒病的发展及病程,通过观察病人发热、汗出、口渴、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
第三篇主要是通过对病人的脉搏、舌象、尿象等进行细致观察,来判断疾病的病性和病程。
第四篇则是根据许多具体病例,以及不同的体质和四季变化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伤寒论的亮点之一是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对于医生来说,能够清楚地了解伤寒病的发病机制,进而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其次,伤寒论明确了伤寒病的分类和病程,使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张仲景的辨证施治方法非常具体和实用,通过细致观察患者的舌苔、脉搏等症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提高治愈率有很大帮助。
总体来说,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研究和治疗伤寒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它系统地总结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病程及辨证施治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伤寒论,我了解到了这部经典著作对于伤寒病的防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也更加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医学家的卓越智慧和医学贡献。
伤寒论读书笔记[3]2、兼呕利证:原文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参考原文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提要:太阳伤寒兼邪犯胃肠致呕利的证治。
语译:太阳伤寒表郁不解,影响到阳明,而致下利,当以解表为主,同时兼顾阳明,用葛根汤主之。
若不下利但呕者,用葛根加半夏汤治疗。
本证的典型表现为太阳伤寒症状兼下利,或不下利而但见呕吐。
分析:太阳阳明合病——指既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之表证,又有下利或呕吐之里证。
下利——主要为寒性下利,其因有二:A表郁太过,胃中津液不能布达,郁而为水湿,下注为泻。
B表寒太甚,伤于太阳阳明,寒凝津停,下注为泄。
但呕——外邪不解,内迫阳明,上逆于胃,胃失和降。
病机:外邪不解,内迫阳明,伤及胃与大肠,使肠失传导(利),胃失和降(呕)。
治法:辛温发汗,升津止利。
呕者辛温发汗,降逆止呕。
方药:葛根汤,呕者用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覆取微似汗。
现代用法用量:葛根20g,麻黄15g,桂枝10g,生姜15g,炙草10g,芍药10g,半夏20g,大枣4枚。
上药先煎麻黄、葛根去白沫,后下诸药,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覆取微似汗。
方解:葛根汤——发汗解表加半夏——降逆止呕。
3、兼内热烦躁证:原文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解词:(1)厥逆——即手足厥冷。
(2)筋惕肉瞤——惕,动也;瞤,眼睑跳动也。
此句指肌肉不自主跳动。
语译:太阳中风若汗出很少,又见脉浮紧,应视同太阳伤寒。
若太阳伤寒出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为太阳伤寒阳郁重证,当用大青龙汤治疗。
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3篇伤寒杂病论读书笔记1000字3篇我们选一本好书,就像选择一名知己,记得刚刚来到大学的我,对中医一片迷茫,总是感觉过于深奥,可是随着自己不断地探索,还是小有成效,这里帮助我最大的就是《伤寒杂病论》,它是临床医学的典范之作,应该是学医者的必读作品,但是它言简而详,博大而约,纵横交错,非浅尝辄止可见效。
不是我们背几条,几十条原文就能够越好的。
在这里共同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伤寒杂病论》辩证论治体系及为丰富。
分别有六经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经络辩证,病因辩证,方剂辩证,痰气水饮辩证,妇科病辩证。
六经辩证是最主要的辩证方法之一,其中对太阳病论述的最多,但也最精辟,“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嗇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阴弱,是疾病的病机,是营卫失和的表现。
同时使用嗇啬,淅淅等词生动形象地反应了病人怕冷的感受,最关键的是提出了干呕的临床表现,因为正邪斗争于表,无法顾护于里,导致里气相对不足,胃失和降的原因,真不愧是字如千金,言简意赅,的确令人惊讶。
其次,《伤寒杂病论》中的表里先后治则也是一大亮点。
对于表里同病,汗下先后的治法,张仲景提出了:“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
这对我们临床的治疗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第一,对于表证兼有里实的病人,我们要求先解表,够用下法。
为了防止表邪入里,使病情恶化,滋生变证。
但是我们也要遵循急者治其表,缓者治其本的原则。
比如,阳明腑实兼有外感表邪,且里证较急,我们必须现攻下,后解表。
第二,对于表证兼有里虚的病人,我们要先补里,后解表的原则,这样不但有利于药物被吸收从而调动阳气,而且有扶正驱邪的含义。
第三,对于表里同治,我们要注意辩证表里关系是否密切,里证是不是大实大虚,只有表里密切相关,而且里证非大实大虚,才可以用表里同治的原则。
伤寒论读书笔记第一篇:伤寒论读书笔记伤寒论》读书笔记——请诸位斧正1、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卫外不固,营卫不调,卫阳浮盛于外以抗邪,外邪袭表,正气向外抗邪,—脉浮;风寒外邪郁遏,束于肌表,卫气不能温煦分肉、司开阖—恶寒;风寒外束,太阳经脉受邪,经气运行受阻,—项强。
2、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此为表虚症。
人体感受风邪侵袭,荣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抗争,正邪交争于浅表则发热。
风邪伤卫,卫失固外,营不内守则汗出。
汗出肌疏不胜风袭故恶风。
更以汗液外出,脉象松弛而呈缓象。
3、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风寒袭表,卫阳被束,营阴郁滞所致。
伤寒为表实证,恶寒是必有之证。
卫阳被束,失去其正常之卫外功能,不能温煦分肉,故而恶寒。
正邪相争则发热;如初感外邪,卫阳被郁,末能及时申展而与邪抗争者可暂不发热。
寒邪郁表,汗不得出,身体必然疼痛,脉阴阳俱紧,此营阴郁滞,太阳经气流行不畅所致。
寒邪犯表,邪犯太阳,影响胃气顺行 , 胃气不降则可见呕逆。
4、 [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 [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 太阳病若脉象并不躁疾搏指,而是比较和缓,则病势轻微,不会再有传变。
相反,如出现了口苦、咽干、目眩,颇欲吐等少阳证,或见不恶寒反恶热,烦躁不宁的阳明里热证,同时脉数急不静,可证明病已传人少阳及阳明了。
脉数急者:“数” 为有传阳明之势;“急”即弦数,病有传少阳之势。
“躁烦”是将传阳明,“颇欲吐”即喜呕为病将传少阳。
6、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亦可汗而解之,但总须辛凉透解,切忌辛温发汗。
温病—渴而不恶寒,伤寒—不渴而恶寒。
[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 温病只能用辛凉解表之法,误用辛温发汗之剂,如麻黄、桂枝之类再发其汗,则津液更伤,病情势必恶化,即成风温之证。
[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 误用辛温发汗而成风温,症见身灼热而脉象浮盛有力,热忧心神则神识昏迷,且多睡眠而语言难出。
邪热上壅于肺,呼吸不利则鼻息必鼾,热盛迫津而见自汗出,邪热伤及元气可见肢重。
[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 风温之证若再误下,重伤其津液,化源必然枯竭,则见小便不利;津伤热炽,神昏加重,故直视而失溲。
[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总之,若遇“风温”'一证,不明白清热以救阴之理,误用火攻,可因火毒剧烈,熏灼肝胆,肝风内动。
证见发黄、惊痫、瘈疭等危候,故言之:若已被火,而复以火熏之,谓逆而再逆,终促命期。
此为医家之大罪,实为风温之大戒!7、 [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发热与恶寒并见——阳气能与邪相争——称病发于阳;只恶寒而尚未发热—阳气尚未与邪相争—为病发于阴。
第二篇:读《冉注伤寒论》笔记读《冉注伤寒论》笔记作者:黄煌冉雪峰( 1877—1963),四川省黛溪县人,六世医传。
自幼习文学医,十五入津,十九乡试,在父亲冉作楫的教导下不入仕途,遂常采药攀登瞿塘险峰之巅,治病问疾于田禾农舍之间。
早在三十年代便名扬全国,时有“南冉北张(锡纯)” 之誉。
冉氏曾在湖北创办湖北中医专门学校,并任校长,建国初期,任** 中医进修学校校长。
1955 年任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著作有《冉注伤寒论》《八法效方举隅》《国防中药学》《大同药物学》《大同方剂学》《中风临证效方选注》《大同生理学》等。
《冉注伤寒论》为冉氏八十岁时所作。
此书总结其六十年临床经验,惜未能最后完稿而长逝。
存稿为序论、释名、概要、太阳篇总论、阳明篇总论、少阳篇总论、太阴篇总论七大篇章,也可反映冉氏伤寒学的概貌。
释名,是全书的重点。
冉氏认为数千年来,伤寒学说争执不清的关键在于伤寒之名不正。
他说:“名不可假,名之不正,言何以顺,事何以成?”“余谓读《伤寒论》,当先求其所以命名伤寒之意,不审其论之何以名伤寒,无怪人之不善用伤寒方也”。
冉氏认为,《伤寒论》书名伤寒与书内证四伤寒的含义是不同的。
”书名伤寒,是伤太阳寒水的经气;证名伤寒,是伤阴淫寒疾的寒邪”。
他说:“盖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身机体最外一层,……凡邪外犯,无论风寒燥暑湿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都是伤寒,所以谓之伤寒有五。
仲景《伤寒论》伤寒二字也是各种病邪从皮毛入,先犯最外一层的义旨“”太阳篇曰中风、曰伤寒、曰温病,均冠以太阳病三字。
痉湿谒篇曰中湿、曰中谒,亦均冠以太阳病三做字,这就是将五种伤寒赤裸裸写出的铁证”“五种都名伤寒,是指其病的来路,伤寒分为五种,是辨其病的性质“。
可见,冉氏所认识的伤寒,亦不外广义狭义之分,但广义伤寒不是指多种外感病的总称,而是指人体受病的部位。
冉氏自己这一认识在历来伤寒注家之上。
所谓:“从来注家,常多误会,近代虽渐次明了,只知向病的方面求,不知向病的方面求,仍似一间未达”。
冉氏强调六经的科学性。
他说:“伤寒六经分篇,具有六个次序,六项阶段,六种性质,六类疗法。
昔人谓伤寒以六经钤百病,为不易之法。
病是万变无定,经则不变有定。
以有定御无定,即以不变应万变。
或以六经带哲学彩色甚浓,不过科学上的一个假定。
改进中医,须将此种障碍物铲去。
不知人在宇宙中,受宇宙大自然支配,天地变化,人体亦起变化,古人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彼时科学尚未萌芽,而能吸收当时深邃学说,总结前代经验,理论事实交融,与民众结合,为民众捍御疾苦,与病魔作斗争武器,永久有效,安容忽视?丁氏医学丛书,有日刻删定伤寒本,将书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字样删去,名曰《删定伤寒论》,披读一通,味同咀蜡,书中原具精华微妙全失,可为殷鉴。
似此,先代文化遗产,就承接吸收不了。
或曰六经不过科学的代名词,其实不然,代名词何有此项精义?乃是中医学术本身,构成一个人身机体完整性,机体和大自然环境统一性的优异体系”。
冉氏研究《伤寒论》重视气化学说,但又回归脉证事实。
他认为此正是《伤寒论》的基本精神也是改进中医的良法。
他说:“全书只在病证出入上研究,不在气化演绎上斡旋,骤观外貌,恍似脱胎气化,细查内容,确是归结事实。
此为仲景为学超迈优越处,此书为中医最古的典籍,亦即为震古烁今最有经验的典籍。
”“《内经》的加临标本,是气化空虚的;《伤寒》的加临标本,是脉证事实的。
于此可看出两个道理,一气化原理,可以运用脉证,脉证经验又可证实气化,科学深即哲学,哲学实即归科学,医事讵能例外?仲景利用此项气化理解,以作辨证,又阐扬此项脉证事实,以归结唯物,这种精神,是我们学习中医的模范,这个路线 , 是我们改进中医的良法。
”关于《伤寒论》的读法。
冉氏与陈修园的看法相似。
谓:“伤寒六篇系一系列,显曰六篇,只是一篇,其为仲景一人所撰,原无疑义,书中章法、节法、句法、字法,古朴奥雅,不失炎汉东京风度,蕴理深,含味浓,每在一二虚字传神,或无字处寓义,非分读、含读、整个读、一气读,细心体认,领略其微妙。
”五十年代中期,全国已出现中西医团结并探索相互结合的势头,冉氏站在发展中医学术,中西医结合的高度,强调了整理研究《伤寒论》的重要意义。
他说:“《伤寒》为中医治疗正面第一部有价值的书,此项整理,又为千载一时,有历史行,发扬光大的起点,倘旧的紧要方面有疏漏,即学术精华方面有损失;倘新的征引方面有差讹,即学术改进方面有障碍,况进一步融合化合,实非毫无心得,徒袭皮毛,所可侥幸。
”又说:“就《伤寒论》而言,将经军之精华,各注之菁华,其中精透奥妙入微之处整理好、诠释好,贡献出来,为中西医学术交流,为西医改进中医,复以中医丰富西医,再以中西医结合形式丰富世界医学,此乃编者目的,也是编者之希望《冉注伤寒论》共 51 万字,书中采集前贤各家注释,日人山田正珍、丹波元简诸家之说亦采入,冉氏注释简洁明快,对虚字及无字处开掘较第三篇:伤寒论论文试述太阳蓄血证之病位陈佳静(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039009230 )摘要:关于太阳蓄血证的病位,后世医家众说纷纭。
其争论点无外乎病位在于膀胱与否,或是病在下焦,明确影响何种脏腑与否。
那么,在此我想提出,太阳蓄血证的病位在于足太阳膀胱,但不仅仅局限于足太阳膀胱。
关键字:太阳蓄血证足太阳膀胱太阳蓄血证作为太阳病的杂症,在伤寒论中有如下记述:“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 106 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
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124 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谛也,抵挡汤主之。
(125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 , 宜抵当丸。
( 126 条)”关于太阳蓄血证的病位,后世医家众说纷纭。
其争论点无外乎病位在于膀胱与否,或是病在下焦,明确影响何种脏腑与否。
那么,在此我想提出,太阳蓄血证的病位在于足太阳膀胱,但不仅仅局限于足太阳膀胱。
太阳蓄血证是瘀热互结的证侯,太阳蓄血证是瘀热互结于下焦的证候,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和血结于下焦,于是就形成了太阳蓄血证。
如果血热初结,热是刚开始的意思,热重势急,热邪重而且热势也比较急,瘀初成而较轻浅,瘀血刚刚形成,但瘀血比较轻浅。
证见少腹急结,其人如狂,而表邪已解者,用桃核承气汤,泻热化瘀。
若血热瘀结,血和热瘀结在一起,瘀成形而势重,瘀血已经成形了,瘀血的病势也比较重;热已敛,收敛的敛,而势缓,热邪已经收敛了,热势比较和缓;热和瘀血相结,瘀血已经成形了,热势已经收敛了,热已敛而势缓,热势比较和缓;证见,证侯见什么呢?少腹硬满,证见少腹硬满,如狂或发狂,或身黄,脉沉微,这个微是有形邪气阻滞,脉气不利的表现;或沉结,这个结也是有形邪气阻滞,脉气不利的表现,沉都是病在里,小便自利,这是鉴别诊断,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这是太阳蓄血证的第二个类型。
第三种情况,血热互结,瘀成形而势缓,热虽有而势微,热势比较微弱,证仅见,证侯仅见什么呢,有热,少腹满,小便自利者,这又是和太阳蓄水证相鉴别,小便自利者,用抵当丸化瘀缓消。
从第 106 条我们可以看出,太阳蓄血证的它的成因可以是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影响了膀胱的气化机 1能,也可以是在患太阳表证期间,饮水过多。
因为在患太阳表证期间,膀胱气化机能比较低下,饮水过多,膀胱来不及气化水停下焦,反过来又影响了膀胱的气化,这两种成因都可以导致膀胱气化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