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母亲》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6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说课稿1 人教新课标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的母亲》。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选自《胡适自传》中的《四十自述》,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年少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显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五篇课文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容易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便于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生活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自传的语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
速读并列举出写母亲的主要事例,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性的写法。
3,情感目标
体验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从而理解和关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概括写母亲的主要事例极其表现的人物品性。
2,品味语言的分寸感,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朗读感受,质疑探究和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辨色彩,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所以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采用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在人生道路上,那一个个脚印,铺就你的人生轨迹。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一生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少小离家,学有所成;但同时也留下了“生未能养,病未能侍,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与遗憾。人到不惑,胡适写下了《四十自述》,我们不妨来看看胡适在这篇自传中是如何回忆自己的母亲的。
学习课文:
一,深情朗读
1,教师范读和指定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相结合。
2,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作者。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整体感受。(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二,梳理思路
1,学生默读全文,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文章开头三段几乎没有写及“我的母亲”,是否属于跑题?
(2)文章第四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一,二,三,理清行文思路
三,感受形象
1,让学生跳读写母亲的文字,设计如下问题:
(1)从原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概括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2)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那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自己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自己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2,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
请先摘录原文的语句回答:
例如:
母亲是一个“管束我最严”的人;
母亲是一个“气量大,性子好”的人;
母亲是一个“待人最仁慈,最温和”的人;
母亲是一个“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侮辱”的人;
……
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回答: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例如:
母亲是一个严厉的人;
母亲是一个慈爱的人;
母亲是一个善良的人;
母亲是一个宽厚的人;
母亲是一个刚强的人;
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
母亲是一个宽容隐忍的人;
母亲是一个仁慈温和的人;
母亲是一个忍辱负重的人;
母亲是一个正直刚强的人;
……
3,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他的母亲识字不多,地位低下。胡适不但称其为慈母和严父,而且称其为“恩师”,可见母亲对他的影响之大之深。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自身。其中主要是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四,拓展作业
1,课外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文章。
2,课外搜集歌颂母爱主题的诗歌,歌曲,文章等。
28834 70A2 炢36786 8FB2 農34554 86FA 蛺$20435 4FD3 俓35000 88B8 袸33830 8426 萦20350 4F7E 佾gF38657 9701 霁J24538 5FDA 忚25878 6516 攖22583 5837 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