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秋天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9
课时内容《秋天》教材分析《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
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三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对象各不相同。
第1自然段写出秋天的特征。
第2自然,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
第3自然段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多样的特点能够让学生产生对秋天美好的遐想。
学习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作业设计思路作业类型完成时间识记通过识记巩固教学内容。
低年级说话起步的重点是说好句子,而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所以,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词汇的好习惯。
3分钟理解发展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应的学习效率不同。
学生上课听只能记住5%的内容,但是讲授却可以达到90%,所以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课文里的秋天讲给父母听。
4分钟应用迁移应用,素养落地。
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特征,知道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所以我设计“画中有话”,把课文内容画进画里。
20分钟综合《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新课程中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的园地,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座桥梁。
不限时在设置作业时,设置必做和选做作业,关注到优等、中等和后进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做作业中找到乐趣。
3.我会背:把《秋天》这篇课文带着动作背给爸爸妈妈听。
一年级儿童的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对于学生来说,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1-秋天课文1 秋天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3.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4.认识自然段。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师)2.秋天树叶的实物。
(教师)3.大雁图片。
(教师)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
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情境式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介入教学活动,激发其智慧潜能。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1)学习生字“气”。
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天( ) ( )水空( ) ( )油(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
(出示多媒体课件)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
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
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一)秋天|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秋季天气特征;2.掌握秋季植物的生长变化;3.通过阅读了解人们对于秋季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1.秋季的天气特征;2.秋季植物的生长变化;3.通过阅读了解人们对于秋季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观察秋天天气特征并进行描述;2.理解和掌握秋天植物生长规律;3.掌握秋天情感表达的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课文1.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些秋天的图片,例如落叶、霜冻等,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吗?这是哪个季节?并帮助学生回忆起秋天的特征。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秋天与夏天或春天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此时的天气和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请学生跟读课文,并了解每个生词的意思。
2.请学生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秋季的植物生长规律。
3.帮助学生了解秋天的情感表达,向学生介绍如何用简单、贴切的语言来描述过短的秋天。
第三步:理解课文1.给学生画面,请他们描述这幅画面是什么。
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画面中的蓝天、雾气、落叶等,了解秋天的天气特征。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分享他们如何度过秋天,以及在这个季节中最喜欢的事情。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描述,引导他们了解秋季的不同面貌。
第四步:巩固知识1.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描述秋天植物生长的变化。
2.对学生进行小测验,考察他们对于秋季的天气特征、植物变化和情感表达的掌握情况。
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对于秋天的天气特征、植物生长规律、情感表达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秋天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鲁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秋天》原文及教案1.鲁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秋天》原文篇一天那么高,那么蓝。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
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稻田旁边有个池塘。
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
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
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做运动场。
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看见树叶往下落,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在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方去呢!”2.鲁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秋天》教案篇二【设计理念】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
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
(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课文原文及教案秋天一、课文原文秋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
林子里,树叶变成了红的、黄的、褐的,它们好像一个个小画家,画出了美丽的画。
田地上,稻谷黄了,向阳瓜熟了,辣椒红了,红薯紫了,它们也成了五颜六色的世界。
在秋天,天气变得爽利了,不热,也不冷。
大街小巷,成了各色各样的风筝天。
有的风筝像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有的风筝像彩色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
小朋友们手中拽的风筝,也和秋天一样五彩缤纷。
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
菜地里的蔬菜,果园里的水果,农民们忙着收割。
洋葱、胡萝卜、大白菜、西瓜、苹果,一样样都堆满了篮子。
大家都为丰收喜悦,笑声传遍田野,幸福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二、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学习秋天相关的词汇。
教学准备:1. 板书:《秋天》2. 图片:秋天的风景、秋天的风筝教学过程:【导入】1. 板书《秋天》并引导学生朗读。
介绍秋天的特点,如天气变凉、树叶变色、果实丰收等。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呈现】1. 准备一些秋天的图片,展示秋天的风景和风筝等。
让学生观察图片,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提问:“在秋天,树叶是什么颜色的?”鼓励学生回答,并指导他们用红、黄、褐等颜色来描绘秋天的树叶。
3. 继续提问:“在秋天,田地上的作物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回答,并引导他们说出稻谷黄了、西瓜红了等情况。
4.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秋天的天气特点,如凉爽、宜人等。
【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喜爱的秋天活动。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秋天的美丽和变化。
【总结】1. 归纳学生的观察和描述,总结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让学生跟读课文《秋天》,加深对秋天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1. 带领学生制作秋天的手工作品,如风筝、卡片等,加强对秋天的体验和学习。
【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篇描述秋天的作文,写出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喜欢的活动。
课文(一)秋天(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读准、读流利本篇课文,并理解、背诵课文。
2.通过观察和感受,初步认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秋收的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连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流利地读课文。
2.让学生认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并理解秋天的景色和秋收的内容。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来认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了解秋天的景色和秋收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诗歌等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秋天,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比如,可以出示一张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内容、色彩和感受,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秋天。
然后,老师可以朗读一首秋天的诗歌,让学生听诗歌中表达的感情和描述的事物,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特点和变化。
2. 学习课文接着,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学习本篇课文。
首先,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文中描绘的秋天景色。
然后,老师可以逐句解释课文,让学生理解每个词汇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整篇课文,并帮助学生纠正语音、语调、节奏等问题。
最后,可以安排学生背诵课文,巩固学习成果。
3. 辅助活动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让学生观察树木、花草等植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色彩和变化。
可以让学生用手摘下树叶、花瓣等,观察其颜色、形态、质地等特点。
可以让学生用画笔或彩笔,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景象。
2.让学生了解秋收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秋收的具体内容,如什么时候收割水稻、小麦等作物,收获的过程是怎样的,农民怎样进行防治病虫害等。
可以安排学生到田间地头实地观察、体验,了解秋收的内容和过程。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秋天的特点和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对秋景的描写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通过观察和感受的形式,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也有所提高。
但是,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读音不准、识字困难等。
因此,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更加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秋天》原文及教案【原文】秋天秋天到了,小草黄了,树叶也黄了。
一阵阵凉风吹过,树叶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棉花吐絮了,露出洁白的笑脸。
红玛瑙似的高粱点着头,好像在说:“丰收的季节真美丽!”果园里,苹果的脸涨得通红。
石榴笑得咧开了嘴。
水灵灵的葡萄,红彤彤的枣,随风送来一阵阵清香。
打谷场上,丰收的粮食堆得像一座座小山。
公路上,运粮食的汽车来回奔跑。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笑声。
【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赏析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积累文中词语,感受秋天的美丽。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热爱的追求。
教学准备:1、学生找秋天,带自己找到的实物来上课。
2、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大地妈妈有四个儿女,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
每个孩子的到来总会给大地妈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瞧,现在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大地妈妈发生了什么变化?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第二课《秋天》。
2、板书课题:秋天(课件出示课题)3、一起齐读课题,认识“秋”字,你是怎样记住“秋”字呢?(秋天到了,禾苗枯黄得能用火一点就烧起来了,所以禾+火=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2、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然后面向全体学生指导。
3、学生反馈,教师依次板书:第一个变化:小草黄了第二个变化:树叶黄了第三个变化:稻子黄澄澄第四个变化:棉花洁白第五个变化:高粱红玛瑙第六个变化:苹果涨红了脸第七个变化:石榴咧开了嘴第八个变化:葡萄水灵灵第九个变化:枣红彤彤第十个变化:粮食堆成山三、赏析美句,感悟秋情1、看图理解比喻句。
课件出示稻子图及句子:田野里,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句子比较:“黄澄澄”换成“黄色”,哪个句子好?为什么?(黄澄澄不但写出了稻子金黄而鲜亮的样子,而且叠词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一) 1 秋天|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了解秋天的特点。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教师出示谜语:“红脸短须肥肚皮,翻转藤蔓吊起枝。
不是葫芦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揭示谜底:柿子。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柿子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引入秋天的主题。
二、学习课文1. 自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指导朗读教师选取重点词语,如“树叶、秋风、果实”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秋天的美。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天的特点。
如:秋天树叶黄了,秋风轻轻吹过,果实成熟了等。
4.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注意“树叶、秋风、果实”等词语的读音。
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并连词成句。
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秋天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秋天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深入学习课文1. 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秋天的美。
2.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秋天的景象,如:树叶黄了,秋风轻轻吹过,果实成熟了等。
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画出来。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注意“树叶、秋风、果实”等词语的读音。
《秋天》(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秋天的特点,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季节变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用简单的词语描述秋天的景象。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秋天是一个美丽而丰收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秋天》。
二、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找出不认识的字。
2.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问:诗歌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象?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诗歌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大雁、落叶等景象。
三、朗读感悟1.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丽。
四、学习生字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学生自学生字,组内交流。
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
4.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诗歌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象?2. 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秋天》,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美丽。
二、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秋高气爽”、“金色的海洋”等。
【导语】《秋天》是⼀⾸赞美秋天迷⼈的景⾊和丰收的景象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秋天》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秋天》原⽂ 天那么⾼,那么蓝。
⾼⾼的蓝天上飘着⼏朵⽩云。
蓝天下是⼀眼望不到边的稻⽥。
稻⼦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地⾦⼦。
稻⽥旁边有个池塘。
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
⼀⽚⼀⽚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有的落到⽔⾥,⼩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
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做运动场。
稻⽥那边飞来两只燕⼦,看见树叶往下落,⼀边飞⼀边叫,好像在说:“电报来了,催我们赶快到南⽅去呢!”【篇⼆】⼩学⼆年级语⽂《秋天》教案 教学⽬的: 1、知道秋天的⼀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的⽣活实际说说⾃⼰观察到的秋天。
2、能按⼀定顺序看懂图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学会⽣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 录⾳机、幻灯机、幻灯⽚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我们的⾝边。
秋天到了,天⽓、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块⼉去看⼀看。
学⽣齐读课题:秋天 ⼆、讲授与讨论 看图 1、出⽰幻灯,请同学们仔细看图,告诉⽼师,从那些地⽅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 1、同学们真聪明,作家叔叔也观察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请看书,听录⾳。
3、⾃⼰读⼀读课⽂。
学习课⽂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起来读读课⽂第⼀⾃然段。
(1)看图:谁能告诉⽼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有多⾼?有多蓝?能不能⽤另⼀个词把“那么”换⼀换? (3)指导读。
(4)⽐较句⼦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朵⽩云。
⾼⾼的蓝天上飘着⼏朵⽩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看见了稻⽥。
课文1 秋天教学目标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认识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3.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4.认识自然段。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师)2.秋天树叶的实物。
(教师)3.大雁图片。
(教师)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
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说明:情境式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介入教学活动,激发其智慧潜能。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
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多媒体课件展示)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倾听,注意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
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7.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设计说明: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自然段,并学习标记小节号。
“一”的不同读音是本课重点。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这里有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出示字卡“气”),有一个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汽,“气”与气体有关系,“汽”与水有关系。
(2)(课件演示)做辨别形近字游戏,把汉字送回家。
气汽天( ) ( )水空( ) ( )油(3)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
(出示多媒体课件)导学:这些小宝贝就是树叶。
看,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
(2)学习生词“树叶”。
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树叶”?加一加:“木”加“对”就是“树”,“口”加“十”就是“叶”。
实物出示:拿出树叶标本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3)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4)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一片片”是很多片)(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
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了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为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义是平而薄的物体。
我们还可以说“一片”什么?课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6)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
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
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8)学习生字“大、飞、会、个”。
大:象形字。
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
“大”是汉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飞”字的古文字)“飞”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
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
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人字头”。
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人+云=会。
组词:开会、学会。
个:运用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个”。
“个”一般用做量词,引导学生试着说一说:一个( )。
3.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样是“一”,为什么有时候读yī,有时候读yí,有时候读yì呢?你在课文中找到了吗?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3)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
汉字可真有意思呀!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本环节设计,在随文识字中,将识字教学置于一定的课文情境中,通过字理识字、加一加、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过程中落实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的插图,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积累丰富的词语,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机会。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
)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
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
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
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
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
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天气一片片树叶叶子飞来一会儿一个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
同学们,有信4.小结:我们在书写生字时,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通过不断练习来写好汉字。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扎扎实实落实本课新认识的笔画书写,让学生在写好笔画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整体书写。
学生通过观察生字的结构,加深生字书写的整体印象,从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词语游戏1.摘果实游戏。
课件出示苹果树丰收的图片。
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让我们到丰收的苹果园里看一看吧!引导学生做摘苹果生字卡片的游戏。
2.找部首游戏。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部首朋友,它们就藏在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秋树叶会)学生找到新学的部首后,部首相应地变红。
四、指导背诵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中描绘的画面。
2.指导背诵第1自然段。
过渡:这篇课文把秋天描写得非常美,对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我们要想办法背诵下来。
背诵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这样才会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变化,提炼出关键词语:天气凉,树叶黄。
(2)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3)小结:我们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美丽的画面就会很快把课文背诵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