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362.00 KB
- 文档页数:10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某校高二9班同学在学习“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时进行小组讨论,以下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出现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密切相关B.智者学派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C. 智者学派的出现说明“人”成为早期希腊哲学家研究的核心D.苏格拉底对“人”的看法同智者学派根本不同参考答案:D2.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A3. 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看,中国古代“雅”文学向“俗”文学转变的关键时期是()A.先秦时期 B.汉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C 4.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错误: “1939 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
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参考答案:D5.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年代是()A公元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前221年参考答案:D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的观点依次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中保中国,不保大清”,其中持“主保中国,次保大清”观点的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即“主保中国,次保大清”,本题应选C项;顽固派主张以传统的儒学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即“只保大清,不保中国”、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即“主保大清,次保中国”、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制,即“只保中国,不保大清”。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2021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22年9月22日一、选择题(48分)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2.唐太宗末年,“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一宰相名号创立并使用;唐中宗以后,取消了尚书省所具有的宰相机关兼行政机关的特权;唐肃宗、唐德宗通过一系列手段基本解决了宰相之间地位不平衡的问题。
唐朝这些政策调整,旨在()A.实现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B.有效发挥三省职能与作用C.解决中枢机构之间的矛盾D.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3.明代自永乐年间开始派遣宦官到地方或“监军”或“抚夷”,名为镇守中官,到正德年间,势力膨胀。
但是嘉靖年间镇守中官制度被皇帝轻易废除。
这说明明代()A.皇权专制达到顶峰B.专制体制成熟稳定C.宦官专权现象严重D.行政制度变化无常4.“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
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
这种变化表明()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5.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曼加冕,参加仪式的教徒高呼“上帝以西罗马皇帝的金冠授予查理,查理就是伟大的、和平的罗马皇帝和罗马教皇的保护人!”这一事件预示着()A.罗马帝国的分裂B.西欧社会的统一C.教权王权的矛盾D.世俗力量的消亡6.19世纪前期至中期,英国议会能够自主制定法律,政府对立法虽有影响,但尚不能支配议会的立法工作;19世纪晚期,政府逐渐成为议会下院立法工作的领导者,下院在立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主动权。
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A.行政权呈现扩大趋势B.议会丧失权力中心地位C.立法权主体发生变化D.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7.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安徽省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1.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
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
这说明当时()A. 受禅让制的影响B. 开始实行察举制C. 禹仍然维护禅让制D.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 有学者指出,周代的中央行政体制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只是建立在君主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体制,因此周代的国家政体,准确地说应是“君主制+分封制”,可称为君主分封制。
据此可推知,周代()A. 实行了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体制B. 实现了统治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 建立了“多元一体”的统一民族国家D. 协调了中央权威和地方分权关系3. 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
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 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 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 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D. 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4. 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
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B. 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 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D.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5. 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 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 强化了经济控制C. 开通了丝路贸易D.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6. 东晋南朝时期,谱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问,豪门士族和政府都热衷于编撰族谱,名门望族的族谱被官府收藏,成为任命官员的主要依据。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 宗法制度再度复兴B. 重视家族历史的传承C. 士族享有政治特权D.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7.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
荆州中学2021级9月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
〔该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表达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根底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 聚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 表达了贵族阶层的旨趣3.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 表达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 照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开展4.先秦某位思想家谈到人性时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那么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那么不能不争;争那么乱,乱那么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该思想家还提倡A. 事异那么备变B. 无为而治C. 仁政D. 制天命而用之5.古代某位思想家把儒家的“仁〞与阴阳五行学说的“天〞相结合,把仁义礼智信与五行相比附,从横向上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纵向上构建了家族与国家之间的顺从关系。
以下选项属于该思想家的是A.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B.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C. “刑过不避大臣,赏着不进匹夫〞D. “德主刑辅〞、“大德小刑〞6.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
该局面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 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C. 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D. 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7.秦汉之际,儒家经典多佚。
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0分)1.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
这说明宋代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2.在中国古代无论中央或地方,无论行政机构或官僚机构的变化无不折射着某个时代的政治特色,反映着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趋势,请按产生时序排列以下中国古代官职()①参知政事②土司③县令④节度使⑤御史大夫⑥阁首⑦军机大臣。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⑤④①②⑥⑦C.②③④①⑤⑥⑦D.⑤③④②①⑥⑦3.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条款所属的不平等条约,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
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
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③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
并独由使馆管理。
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④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A.①④③②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④②③①4.如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
根据如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事件道路内涵《天朝田亩制度》旧式农民革命道路农民阶级希冀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道路戊戌变法日本式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道路辛亥革命美国式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南昌起义俄国式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A.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利于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B.民族矛盾的激化是革命道路得以发展的共性前提C.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D.所有的革命道路均大大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5.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高二历史月考题第I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提倡()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3、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4、在继承和发展孔子“仁”的思想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程颢、程颐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礼、义、智、信”B.朱熹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起来,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标准也是天理的反映C.“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D.王阳明主张要“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5、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大多反映了商品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衰落的时代特征,下列事实并不顺应时代特征的是()A、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C、宋应星:“此书(按:《天工开物》)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D、明末,一官员奏:“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五府者什七,军屯者什二,民间者什一而已。
”6、“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021届湖北松滋市言程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等文献中谈天时几乎总是与王朝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而孔子谈天时几乎总是与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孔子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
这说明孔子()A.主张敬鬼神而远之B.否定了天命的存在C.具有人文主义思想D.继承了商周的文化2.“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这是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时期某思想学派的评论。
司马谈所评论的学派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墨家学派D.法家学派3.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
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
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B.孔子主张“仁”与“礼”,“礼”是其思想的核心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以自苦为极”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天行有常”4.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礼”赋予“法”的刚性。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礼法并重B.兼爱尚贤C.以法治国D.以民为本5.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认为:“董仲舒先生的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材料中董仲舒的“对策”是指()A.实行“仁政”B.独尊儒术C.春秋“大一统”D.以法治国6.据《史记》记载:因为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而复仇。
宋代以后,批判伍子胥不忠的观点愈演愈烈。
这是主要因为()A.血缘宗法观念的削弱B.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7.在君臣关系上,北宋程灏程颐主张君臣一体,应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导君臣共享治权,臣子应“格君心之非”,主动参与治理天下。
2020-202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汉代全面推行孝德观念,大力推广《孝经》,以孝德为推选官吏的主要标准。
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其真实意图的是( )A.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B.慈孝之心,人皆有之C.忠臣之事君,尤孝子之事父也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参考答案:C2. 马克思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
”这说明巴黎公社A.标志着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世界历史舞台B.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导下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参考答案: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故C正确;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A项错误;巴黎公社革命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B项错误;D项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联系巴黎公社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分析解答即可。
3. 御史制度发源于秦汉,定型于隋唐,完善于明清,影响至现代。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完善御史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确立中尉一职主管京畿地区的治安B.创设刺史定期到郡县和诸侯国巡查C.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D.设立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情况参考答案:C唐朝的监察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中尉,中尉一职起源于刘邦集团中,至迟在吕后二年就已经成为徼循京师的中央官员。
直到武帝时期,其权力很大,控制着京师及京畿地区的军事力量。
故A错;关于刺史,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
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故B错。
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九月份学情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这是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时期某思想学派的评论。
司马谈所评论的学派是( )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墨家学派 D .法家学派2. 荀子认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在调整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行为时,需要对“礼”赋予“法”的刚性。
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A .礼法并重B .兼爱尚贤C .以法治国D .以民为本3.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抨击孤秦陋宋。
材料意在说明( ) A .儒家思想传统道德的继承发扬 B .儒家思想强化了君主专制 C .时代巨变下儒学家的担当精神 D .儒学的启蒙作用效果显著 4.下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 .儒家居各家中心的地位B .法家成为各家思想归宿C .诸子思想的传承与联系D .荀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5.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柏杨认为:“董仲舒先生的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材料中董仲舒的“对策”是指( ) A .实行“仁政” B .独尊儒术 C .春秋“大一统” D .以法治国 6. 下列为西汉时期若干帝王在位时,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变化统计表(注: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座位号--------------密---------封---------线---------内---------不---------答----------题------------------------------------明史》第二卷改编)表中人数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 )A .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B .进入官学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C .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D .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7. 据《史记》记载:因为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被迫逃到吴国,后引吴军攻破楚国而复仇。
大庆铁人中学2021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殷革夏命”后,商族成为“天下共主”。
商王朝一方面极力推行神权政治,神化商王的“天下共主”地位;另一方面实行外服和内服制度,细化中央王朝与方国之间的关系。
商朝卜辞中留下了大量王室征讨方国的记录。
上述材料说明商代A.王室与地方矛盾不断激化B.中央集权体制遭遇挑战C.王权与神权开始有机结合D.地方管理方面有所改变2.西周的诸侯国是在原有邦国内将同姓兄弟或亲信“插队”进去,像“掺沙子”。
新封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
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是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形成家国同构体制C.实现权力高度集中D.保障原有世袭权利3.西周有严格的姓氏制度,姓在于“明血缘”、“别婚姻”,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氏在于“标身份”、“别贵贱”,秦统一后,姓氏不再作为贵族身份的标志,一般平民也有自己的姓氏,且姓与氏之间区别逐步消失,合而为一,这一变化表明A.姓氏制度影响力消失B.贵族与平民社会地位趋向平等C.宗法制度逐渐地瓦解D.国家统一影响传统的婚姻观念4.柳宗元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作者意在说明A.汉代一定程度克服了秦制的弊端B.郡国并行制适应了汉初形势C.汉代部分延续了西周的政治制度D.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
这有助于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6.据史书记载,明朝内阁与皇帝寝宫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而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的寝宫只有50米的距离。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光华中学(光华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A.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B.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C.书法、火药、指南针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
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火药的使用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大变革,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到了直接作用。
指南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它们都改革了世界的面貌,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一)2. 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注重强调道德的派别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参考答案:A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B想主要强调兼爱、非攻;C选项道家主要强调无为;D选项主要强调“权”、“术”和“势”。
3.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人自己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真理高于一切参考答案:B4.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根本原因是A.斗争目标不同B.阶级立场不同C.斗争方式不同D.世界观不同参考答案:B5. 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卷第I卷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2.西周立国之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诫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西周这种做法A.建立起等级制度B.消除了各族矛盾C.扩大了统治疆城D.有利于文化交融3注:*A.墓葬规制严整B.等级制度消亡C.贵族阶层没落D.社会变动剧烈4.秦朝时三公之下有九卿:奉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少府,掌管皇室财政;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这反映了九卿A.职权细化,各负其责B.服务皇室,君权至上C.政务繁杂,中央集权D.官员众多,权力分化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 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 D.消除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6.在谈到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
”柳宗元的观点是A.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B.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7.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B.巩固和扩大了统治基础C.纠正了察举制度的弊端D.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8.唐代据《唐摭言》载,无论当多大官“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I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小题,共45分)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皇帝宝座 B.祖先牌位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力和铁耙成为农村的常用耕作工具。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3. 《尉潦子•治本》载“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
”上述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A.以家庭为单位 B. 男耕女织 C. 富足有余 D. 自给自足4.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行省制 B.分封制 C. 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5.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实用文档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6.“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
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
”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A.北宋 B.唐朝 C.西汉 D.清代7.“故吾以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这句话反应出的本质问题是()A.明朝通过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B.明朝的科举制是愚民之术,彻底失败了C.八股取士是明朝唯一的选官制度D.明朝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了思想发展8.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22-2022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0分)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
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公主的地位,由此可知()A.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有所完善C.集权制度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2.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3.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常常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见( )A.宋代因为积贫积弱而逐渐衰亡 B.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的地位C.中国传统政治是帝王专制 D.宋代重文轻武提升了文臣地位4.北京故宫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
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 )A.君主专制高度加强B.相权被大大削弱C.内阁掌握了票拟权D.皇权被宦官架空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6.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
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从公元前490年到前322年,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惩罚。
这表明(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C.直接民主保护了雅典大多数人的利益 D.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7.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制色彩。
2021年高二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 I 卷(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一观点出自先秦A.墨家儒家 C.道家 D.法家2.孔子周游列国10多年,但备受冷落的根本原因是A.孔子地位低下B.受其他学派打击C.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D.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3.《汉书.艺文志》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室主,好恶习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4.“民贵君轻”思想以及“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A.民主思想B.儒家“仁政”思想C.民本思想D.人民主权思想5.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诉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
”上述言论不能反映A.封建的纲常观念B.传统的孝道观念C.理学已深入民间D.黑暗的社会制度6.《史记》载,汉文帝问冯唐曰:“父老,何自为郎?”是称其臣为父也。
赵王谓赵括母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是称其臣之母为母。
此种“称臣下为父母”的行为得到了顾炎武的充分肯定,这表明他A.提倡经世致用B. 反对君主专制C.宣扬三纲五常D.反对传统礼教7.斯塔福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
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里强调的“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8.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这体现了A.三纲五常B. 格物致知C. 发明本心D.经世致用9.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是A.花木兰替父从军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10.“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A.工商皆本B.反对礼教C.反对君主专制D.注重实学A.风B.大雅C.颂D.小雅1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人定胜天,天顺人意D.勤劳致富14.南宋初期为避金兵,北方士绅平民纷纷来到温州,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各种民间伎艺云集,南戏产生。
从材料看,南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商品经济的发展B.民间伎艺的交流C. 市民的艺术需求D. 杂剧艺术的促进15.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②汉赋③元曲④小说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6.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有些学者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人”本身。
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
下列对此认识错误的A.强调人的价值至高无上B.怀疑和否定了神的存在C.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D.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17.苏格拉底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即A.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的中心B.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标准C.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18.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这场革命指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19.16世纪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
”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A.追求人生自由B.追求现世幸福C.反对禁欲主义D.反对等级观念20.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是公元前的两位顶尖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都是励志勤苦、德操弥厉的大家。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①所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思想自由②在教育领域颇多建树③都反对行事极端④二人的思想在当时都被统治者推崇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1.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这个国度”是指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22.伏尔泰曾说:“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皇帝动辄以“大逆罪”处置臣民,是典型的专制主义。
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B.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根本性影响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D.两人观点相反但本质都为启蒙思想服务23.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
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孵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其观点的核心是A.没有完美的政体形式B.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C.提倡社会契约论思想D.主张实行人民的自治2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进度欧洲的思想解放。
因为它们都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B.体现人们实行自我价值的诉求B.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25.启蒙运动是欧洲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有①提出尊崇理性②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③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④歌颂自然的人性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3分)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春秋争霸》剧照楚王问鼎材料三 2011年9月27日晚,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
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个部分组成。
在祭孔大典上,还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
据悉,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艺术地表现孔子集大成、释仁爱、求大同的思想精髓,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新闻网(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
(3分)(2)根据材料二的四幅图片的顺序,列举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
(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6分)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材料四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3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6分)28.(12分)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个人自主自立的强调,二是对私人生活的侧重,三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
(2)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欧洲文化领域的扩大”?“巨大的科技进步的曙光”指的又是什么?(4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三位斗士”思想的共同点。
(3分)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到明朝中后期,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
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引自《明清之际: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材料二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肯定现实人生和尘世生活,追求个人幸福和世俗享乐。
人文主义思想击碎了由来已久的神学统治一切的精神枷锁,肯定了个人的崇高和伟大,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
——摘引自陈芝陈硕《浅谈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理想》——摘引自张允熠《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1)据材料一,概况中国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兴起的背景。
(3分)(2)据材料二,说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主张及影响。
(4分)(3)(4)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思想在东西方遭到不同境遇的原因。
(5分)26.(13分)(1)背景:生产力的进步;战乱频繁;分封制走向崩溃。
(3分)(2)阶段: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西汉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北宋儒家复兴,理学兴起;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4分)(3)内容:和、仁、礼、大同、有教无类等。
(3分)现实意义:增强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和谐世界。
(3分)28.(12分)(1)主要表现:强调个人的自主自立;尊重私人生活;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3分)影响:文艺复兴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教会神学,但它动摇了教会精神统治的根基,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