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排序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4.00 KB
- 文档页数:25
【一】需求分析
课程题目是排序算法的实现,课程设计一共要设计八种排序算法。这八种算法共包括:堆排序,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基数排序,折半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为了运行时的方便,将八种排序方法进行编号,其中1为堆排序,2为归并排序,3为希尔排序,4为冒泡排序,5为快速排序,6为基数排序,7为折半插入排序8为直接插入排序。
【二】概要设计
1.堆排序
⑴算法思想:堆排序只需要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每个待排序的记录仅占有一个存储空间。将序列所存储的元素A[N]看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则堆实质上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元素均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若存在)结点的元素。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⑵程序实现及核心代码的注释:
for(j=2*i+1; j<=m; j=j*2+1)
{
if(j j++; if(temp>=su[j]) break; su[i]=su[j]; i=j; } su[i]=temp; } void dpx() //堆排序 { int i,temp; cout<<"排序之前的数组为:"< output(); for(i=N/2-1; i>=0; i--) { head(i,N); } for(i=N-1; i>0; i--) { temp=su[i]; su[i]=su[0]; su[0]=temp; head(0,i-1); } cout<<"排序之后的数组为:"< output(); } 2.归并排序 ⑴算法思想:先将相邻的个数为1的每两组数据进行排序合并;然后对上次归并所得到的大小为2的组进行相邻归并;如此反复,直到最后并成一组,即排好序的一组数据。 ⑵程序实现及核心代码的注释: int is2[1000]; void bin(int low,int mid,int high) { int i=low,j=mid+1,k=low; while(i<=mid&&j<=high) if(su[i]<=su[j]) // 此处为排序顺序的关键,用小于表示从小到大排序is2[k++]=su[i++]; else is2[k++]=su[j++]; while(i<=mid) is2[k++]=su[i++]; while(j<=high) is2[k++]=su[j++]; for(i=low; i<=high; i++) // 写回原数组 su[i]=is2[i]; } void g(int a,int b) { if(a { int mid=(a+b)/2; g(a,mid); g(mid+1,b); bin(a,mid,b); } } 3.希尔排序 ⑴算法思想:先将整个待排记录序列分割成为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记录“基本有序”时,再对全体记录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其中,子序列的构成 不是简单的“逐段分割”,而是将分隔某个“增量”的记录组成一个子序列。 ⑵程序实现及核心代码的注释: while(m) { m/=2; if(m!=0) { for(i=m; i if(su[i]< su[i-m]) { temp=su[i]; for(j=i-m; j>=0&&(temp su[j+m]=su[j]; su[j+m]=temp; } } } 4.冒泡排序 ⑴算法思想:1、先将一组未排序的数组的最后一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进行比较,并将较小的数放于两个数中较前的位置,然后将比较后的较小的数与倒数第三个进行比较,依次比较到第一个数,即可得到第一个数是所有数中最小的数;2、然后再将数组的最后一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进行比较,并将较小的数放于两个数中较前的位置,依次比较到第二个数,3、如此循环到只剩最后两个比较,即得到排好序的一组数。 ⑵程序实现及核心代码的注释: for(i=0; i { flag=true; for(j=0; j { if(su[j]>su[j+1]) { temp=su[j]; su[j]=su[j+1]; su[j+1]=temp; flag=false; } } break; } cout<<"排序之后的数组为:"< output(); } int K; int find(int i,int j) { int temp; bool flag=true; temp=su[i]; while(i { if(flag) { while(temp<=su[j]) { j--; if(i>=j) break; } if(i>=j) break; su[i]=su[j]; while(temp>=su[i]) { i++; if(i>=j) break; } if(i>=j) break; su[j]=s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