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苏霍姆林斯基的简介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
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
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
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教师和父母应当历经何等艰难之路?才能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和好公民。
瓦·亚·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在乌克兰国内人人皆知并喜爱?而且在国外许多国家也被广为出版?如众所周知的《我把心给了孩子们》《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以及某些论文和小故事。
他的作品每一新版?都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信》、《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教育专著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为师范学生入学必读。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关于教学基本理论的论述,又有各个教学环节的体经验介绍和建议,基本上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
他从智育的基本任务出发,要求正确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两对矛盾,即教学——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在促进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目的,实现和谐发展的总任务。
关于教学—教育的统一。
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或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不仅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也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进行。
反对把教育看成与学习和教养相隔绝的东西,他说:“训练和教养能够形成各种世界观吗?考虑一个人在教学过程所见到、所理解、所思考的东西,能够对他的心灵实施教育吗?”可见,他是教学、教育和教养的统一论著。
苏霍姆林斯基简介(1918——1970)。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等教育专著。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В·А·Сухомлнский,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理论1.论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
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他特别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
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说‘爱孩子’。
”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十大名言
1、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2、比自己生命更为可贵的是理想,理想能使人勇敢而无所畏惧。
3、用劳动来创造美的时候,美才能使人的情操更为高尚。
4、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5、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
6、幸福只会给予不怕劳动的人,多年忘我劳动的人。
7、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
8、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9、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10、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苏霍姆林斯基介绍导读: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迹:立志从教苏霍姆林斯基的小学、中学生活,一直是在本村学校度过的。
这是一座七年制的学校,虽然学校设施条件极为普通,但这里却有一批较好的师资力量。
这对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熏陶的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环境。
他的善良天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知识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拓宽。
他在家经常主动帮助父母邻居做事,在学校里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得到了当时校长伊万·萨维奇和教务主任布师科夫斯基的重视和关怀。
然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启蒙女教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
这位女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亲密的伙伴。
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位女教师象一个女魔法师,她知道一切美的秘密。
她讲课时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所教的知识常被学生铭刻在记忆之中。
她常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思考许多问题,学习了不少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摄下了这样的一个事件:在山花烂漫、万物生机昂然的季节,有一天下午,安娜·萨莫伊洛英娜带学生们来到了森林,这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他平时就到这里来玩。
但女教师的解说,让他接触了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事物和很多使他感到惊奇的东西;看这颗盛开的椴树在帮助蜜蜂酿蜜;瞧那个蚁穴——过去是苏霍姆林斯基出自恶作剧曾用棍子去桶它,而现在老师说这个蚁穴有回廊和广场,有幼儿园和粮仓……原来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和理解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首先要有对人的高度理解和尊重。
他强调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2. 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
这种发展既包括知识的学习,也包括道德、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他强调要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审美素养等方面的培养。
3. 注重实践和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提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他强调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提倡合作和共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合作和共享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品质。
他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5. 注重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倡自我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6. 关注家庭教育: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与学校和社会共同合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以上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方法的一些主要内容。
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家长教育学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Lev Vygotsky)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提出
了许多关于家长教育方面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家长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发展水平而不是年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能力和智力发展是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的,而不仅仅是年龄的限制。
因此,在教育方面,家长应该关注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以此来确定
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需求,然后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2.家长应该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家长在
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家长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自己的教育
水平并提供适当的教育支持和指导,以帮助孩子充分发展。
3.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交往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社会性因
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具有良好社交技能的孩子更容易学习
和形成积极的态度。
因此,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孩子社交交往的机会,让他们与不同的人接触和交流,以此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4.家长应该注重儿童自由探索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和许多现代教育学
家一样,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儿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长应该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在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由探索和
尝试,以此来促进他们的创意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家长教育观点,强调了以儿童为中心、注
重发展水平、提供适当支持和指导、注重社交交往和自主探索和创造等方
面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对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具有实际的指导和应用价值。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百科名片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中文名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外文名B·A·Cyxomjnhcknn 国籍前苏联出生地乌克兰出生日期1918 逝世日期1970 职业教师毕业院校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主要成就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目录人物简介年谱简编生平事略立志从教反思失误“不要死背” 循循善诱挽救“困难生” “特殊奖励” 教育思想论教育论教学论学校管理主要作品简要评价人物简介年谱简编生平事略立志从教反思失误“不要死背” 循循善诱挽救“困难生” “特殊奖励” 教育思想论教育论教学论学校管理主要作品简要评价展开编辑本段人物简介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等教育专著。
编辑本段年谱简编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26年入一所七年制的农村学校学习。
1933年毕业翌年进入了短期师资训练班。
1935年结业后便开始当小学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热爱儿童,热爱教育工作。
他对儿童充满了无限深厚的感情,对教育理论提出十分丰富独到的见解,可以给予我们多方面的、生动而实际的启发。
1.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认为,要使学生实现个性全面和谐发展,首先是要尽可能发现“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财富”,这种财富就是学生的各种潜在智能,教育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特点并产生自信。
尤其是对于智力较差的学生,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也不能“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未见到整个花朵”。
对于教育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德育、智育、体育、审美教育、劳动教育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他认为,各方面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且是一个有机统一完整的过程,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中心环节是德育、智育和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还有一个特点是提倡“自我教育”,而且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接受教育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关键因素。
“自我教育”要求教育学生自我尊重、自我克制、自我完善。
2.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他认为,儿童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习惯是教育和培养的结果,提出要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放在极端重要的地位,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和情感的基础,而人道主义思想情感的培养必须从儿童早期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还主张在学生中培养真正的友谊,反对在集体面前当众揭发或以公开批评的方式帮助犯了错误的学生。
在智育方面,他提出要把智力放在首位,并创造了“思维课”这一独特的教学形式。
在体育方面,他认为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校长的重要职责。
在美育方面,他将各种艺术教育和音乐教育与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结合起来。
在劳动教育方面,他强调儿童的劳动教育应该从学习开始,永不间断,要使体力劳动和创造价值结合起来,使劳动成为学生表现创造精神和培养自尊心的手段,成为发展个人多方面兴趣的中心。
3.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管理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用科学的教育理论领导和管理学校,而管理的重点应该是教育和教学工作,即突出人的培养,其他行政事务工作都应以此为中心,并且服务于这一中心。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思想家、法学家,在九十年代苏联帝国亡解体之前,他的理论博大精深,被视为苏联社会发展的理论引导者,包括教育思想在内,它在当时月季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教育思想是以“社会主义”为基础,以“反资产阶级和反俄国封建制度”为宗旨。
他认为,教育应该在社会主义和苏联式共产党民主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活跃的社会分子。
首先,他认为应使用军事化的方式来管理教育,让共产主义的精神与苏联的封建精神统一起来;其次,让学生在实践实验中去培养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开发他们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最后,他敦促学生担负社会责任,履行共产主义公民义务,使他们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刻画出当时苏联的政治、文化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可以从一个密切联系实践和理论教育的完全系统中获得双重收获——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和全面的实践教育。
因此,全面的实践体验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发展其社会责任感,并增强其社会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时拥有丰功伟绩,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当时苏联的教育形态,对政治和学术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他的教育思想更加凸显了实践的重要性,也使我们深入了解实践教育应该是怎样一种形式,并以此更加严格地检验和分析现今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世界著名教育家。
1918年9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诞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
1926年他进入乡村小学上学,1933年从七年制学校毕业后进入克列明楚格师范学院的师资培训班。
1935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返回母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从开始教师生涯的第一天起他就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勤奋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并向别的教师请教,以获得更多的经验。
他用四年的时间完成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班的学业,接受了高等师范教育,获得了中学教师证书。
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完全中学当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
这为他广泛探讨和研究教育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卫国战争开始后苏霍姆林斯基以政治指导员的身份上了前线。
在战争中他身负重伤。
伤愈后他重返教育岗位。
起初任中学校长,不久调往家乡任区教育局长,全力以赴投入战后恢复学校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学第一线的火热的生活,因此提出了回学校工作的申请。
1947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
从此他就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勤奋地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历时23年。
其间,苏联各地的许多师范学院都邀请他去工作,甚至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院长,他的学位导师也亲临帕夫雷什,动员他去基辅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以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要当好一名校长,就必须一天也不脱离学生和教学。
他明确地提出了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
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学生毕业。
他全身心地热爱学生,殷切地期望他们每个人,不管聪明还是愚笨,健康还是体弱,品德优良还是有“精神创伤”,都成为优秀的公民。
他认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因此,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
苏霍姆林斯基的贡献
苏霍姆林斯基(Lev Vygotsky,1896年-1934年)是俄国心理
学家、教育者和文化研究家,他的理论和研究对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历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文化历史理论,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体认知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影响。
他认为个体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并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来实现。
2. 区域性发展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区域性发展理论,强调了社会性和文化性对个体认知发展的推动作用。
他认为个体的认知能力在与他人的合作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而这种合作是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实现的。
3. 近似发展区域: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近似发展区域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可以通过合作和引导来完成的任务,而无需借助外部帮助。
他认为教师和更有经验的同伴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学生进入近似发展区域,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4. 经验丰富指导: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经验丰富指导的概念,指的是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的积极引导和支持。
他认为经验丰富的成年人可以借助他们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提供更高质量的指导,从而帮助学习者加速学习。
5. 社会文化研究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种社会文化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社会活动和交往过程来理解人类认知和心理发展的过程。
他的研究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面了解人类认知和发展的途径。
总的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化历史理论、区域性发展理论、经验丰富指导以及社会文化研究方法等方面,这些理论和方法对于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
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
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
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
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1、字词掌握:忐忑繁衍一抔黄土化为乌有:无与伦比:怒不可遏麦穗伫立萌发2、走进课文——感知内容自主学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3、思考: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读到哪三种东西?各有怎样的反应?上帝看到的上帝的反应第一次爱情勃然大怒第二次忠诚怒不可遏第三次心灵的追念思索着离去4、上帝最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说明了什么?上帝没有创造爱情,起初,他仅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
爱情的无法毁灭使上帝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终“久久地伫立凝视着。
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
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
这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5、与课文对话——深入学习合作探究那么,什么是爱情呢?请试着从文中找出表现爱情真谛的句子。
爱情,它高于上帝。
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一、爱情二、忠诚三、心灵的追念爱情高于上帝6、可见,爱情是多么伟大啊,请在文中找出揭示爱情伟大意义的一句话。
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掊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7、走出课文——联系生活、体验反思请根据你自己的认识,用一个成语,一句诗,一句话,一句名言,或者一个故事,概括说说你对爱情的理解。
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评价有哪些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
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
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
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苏霍姆林斯是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
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地展示出来。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跃在原苏联教育界。
他的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如他敢公开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共中央发动的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火之处,批判的结果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从而导致原苏联20世纪30至40年代直至凯洛夫教育学的严重错误;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却从未间断过。
不仅如此,学生毕业时,既领取毕业证书,还领取职业证书。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的使命。
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
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
苏霍姆林斯基德育观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德育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学校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
2. 培养道德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 道德习惯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的重要表现,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
4. 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5. 榜样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榜样的作用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6. 劳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观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习惯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榜样的作用和劳动教育等多种途径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是俄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改革家。
他对教学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的教学观点已经在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发的活动,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因此,他提出了“自发性教育”的概念,即指导学生以自觉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不是用威胁的方式来控制学生的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教师应该以友好的态度来接待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直接指导学生。
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一种双向的方式,即给学生让步,同时也要保持对学生的控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应该有趣、有效,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
他指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探索、实践和探究。
同时,他也认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观点主张将学习视为自发的活动,认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索和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我认真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不禁思想豁然开朗,更感叹他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让我们终于找到了基础教育的源头。
他生活的时代虽距今甚远,但他精炼的语言,闪光的思想,深入浅出的讲述,对我们来说,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干渴的灵魂,像与我们面对面交谈,针对我们在教学中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给我们很多新的收获与体验,他的书不愧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我庆幸自己拥有它,犹如一杯浓茶,品一口浓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欲罢不能。
我想他会一直是我教学中的良师,工作上的挚友。
下面我就谈谈感触最深的几点:第十八条: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学会激发学生对阅读书刊的兴趣。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
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终身学习,首要的基本条件就是要学会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当然,阅读能力不可能是天生具有或自然形成的。
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达到真正理解的地步,是要经过练习的……惟有在阅读各种文件或书籍报刊中练习。
”小学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阶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学习,不待教师教,自己能读。
第五十三条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
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
回顾我们的教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历学习各种生活和社会
经验,学会学习。
学习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意味着教室里的书本和学科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情感、态度和生活技能的学习。
教师不再是知识和真理权威的传授者和代言人,他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提供帮助的专业人员。
在现代社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什么、怎么学和什么时候学等方面,应该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责任,教师或外界的过分干预,会使学生的内在的快乐、冲动、情感产生混乱,削弱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由此可见,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顺利获取知识,在体验一次次成功之后,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法引领学生。
第七十五条建议中《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尊严感:我在校是个好学生,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在家是个好孩子。
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不要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叉,请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如果学生做错,我就在题目旁边打上问好,并告诉学生:“你试一试重做一遍,只要下点功夫,你一定能做好。
现在还没给你打分,你再努力点,一定得高分。
”学生信心百倍,不但自己查出了错误,还想出了正确答案,那种自豪感是从来没有过的。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
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是啊,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期望被鼓舞,被鼓励的愿望,学生更是如此。
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所需要的关心度就更大,这可能会变成他们向前进的动力。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丝毫不显过时。
读过这本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师。
通过读书,提升教育素养;借助思考,使教育充满睿智。
因为只有智慧含量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种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才能真正涤荡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