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 瓷器
- 格式:doc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2
福建历史文物鉴赏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的历史文物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下面将对福建的陶瓷器、玉器、铜器、漆器、书法、绘画和甲骨文等历史文物进行鉴赏。
一、陶瓷器福建的陶瓷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福建的陶瓷器以青瓷和白瓷为主,造型别致,工艺精湛。
如福州南宋时期的建窑茶盏,釉色黑亮如漆,器形精巧,是典型的建盏代表。
二、玉器福建的玉器以和田玉为主,多用于制作礼器和饰品。
福建的玉器工艺精湛,造型别致。
如福州南宋时期的白玉龙形佩,质地温润,线条流畅,是福建玉器的代表之一。
三、铜器福建的铜器以商周青铜器为主,多为礼器和兵器。
福建的铜器制作工艺高超,纹饰精美。
如福建出土的商代青铜鼎,器形庄重,纹饰繁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漆器福建的漆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福建的漆器以天然漆为原料,色彩鲜艳,工艺精湛。
如福州清代时期的朱红漆碗,色彩艳丽,纹饰精美,是福建漆器的代表之一。
五、书法福建的书法历史悠久,传承有序。
福建的书法作品以行书和草书为主,风格独特。
如明代书法家张瑞图的行草书作品《赤壁赋》,笔力雄健,气韵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六、绘画福建的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
福建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笔墨苍劲,色彩丰富。
如清代画家郑燮的山水画作品《深山古寺图》,构图精巧,笔墨淋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七、甲骨文福建的甲骨文主要出土于福州和泉州等地。
福建的甲骨文多为商代卜辞,字体古朴,内容丰富。
如福州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字体工整,刻写精细,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1.观察器型:通过观察瓷器的整体形状、比例、曲线等特点来判断其年代和制作地区。
2.观察瓷器上的纹饰:纹饰的种类、形态、线条是否流畅、图案是否对称等都可以提供重要的鉴别线索。
3.分析器器身的胎质:通过观察和感受瓷器的质地、光泽、质感等来判断其是否为真品。
4.检查瓷器的釉面:真品的釉面光亮平滑,假冒品的釉面常常存在不均匀或者粗糙的现象。
5.鉴别器器身的质地:真品的质地往往均匀细腻,而假冒品可能会有粗糙或者细腻不均等现象。
6.分析瓷器的胎釉结合处:真品的胎釉结合处常常较为平滑自然,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明显的过度处理痕迹。
7.检查器壁的薄厚:真品的器壁往往较薄,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厚重或不匀的现象。
8.针对藏品进行放大观察: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器身纹饰、边缘处理等细节,以确定其真伪。
9.检查器底的釉渍:真品的器底通常会有明显的釉渍,而假冒品可能会因为处理不当而显得异常干净。
10.观察瓷器的胎釉颜色:真品的胎釉颜色往往较为柔和且稳定,而假冒品的胎釉颜色可能会有明显的不均等现象。
11.分析釉面的龟裂情况:真品的釉面龟裂通常呈放射状,而假冒品可能存在网状或者不规则的龟裂现象。
12.检查瓷器的口沿:真品的口沿往往平整光滑,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不规则或者粗糙的情况。
13.判断瓷器的烧制技术:通过观察瓷器的胎质、釉面等来判断其烧制技术,进而判断其真伪。
14.根据瓷器标志进行鉴定:瓷器标志包括款识、题款、款章等,通过对标志的认真研究可以得出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15.对比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对瓷器进行背景调查,获得更多的鉴定信息。
16.考察瓷器的流传渠道:通过研究瓷器的流传渠道,如名人、藏家、博物馆等,获取更准确的鉴定依据。
17.进行化学测试:使用科学分析方法,如碳14测年、元素分析等,对瓷器进行化学测试以确定其年代和制作工艺。
18.针对器物的瓷质进行测试:使用专业设备对瓷质进行测试,如硬度测试、X射线检测等,以确定其真伪和制作工艺。
各大博物馆藏陶瓷极品赏析(一)唐代三彩双龙耳瓶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出自于唐(618-907年),是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藏品。
“三彩双龙耳瓶”以两个对称的双龙衔住瓶口为柄,造型优美高雅,制作相当精致。
这种器型是在晋朝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吸收了西域胡瓶的特点,始见于北朝,盛于隋、唐。
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器型端正,保存完整,属唐代三彩瓷器的精美之作。
唐三彩多见于陪葬明器,极少有使用品。
由于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经过约80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属于低温烧制,其成本和烧造难度远远低于瓷器。
另一方面唐代盛行厚葬。
因此三彩陶器也是适应这种厚葬风气而兴起的。
唐朝作为一个开放度极高的帝国,其物品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唐三彩左右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成为唐朝重要对外输出品。
越窑秘色瓷八棱瓶唐咸通十五年(公元874)。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现收藏于法门寺博物馆。
唐代越窑青釉八棱瓶唐代邢窑白瓷莲瓣座灯台唐代长沙窑狮座诗文瓷枕宋代官窑圆洗宋代官窑圆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高6.4cm,口径22.5cm,足径19cm。
洗敞口,器身近直,洗里坦平,圈足矮宽,底部边沿露胎无釉。
造型端庄典雅。
通体施青釉,釉呈粉青色,纯净莹澈。
釉面上,金丝般的开片纵横交织,片纹间又闪现出条条冰裂纹,优美和谐。
这件宋代官窑圆洗是宋时宫廷御用器,在造型、工艺及装饰技巧方面都十分考究,尤以釉色及片纹突出。
在釉层较薄的器口或未被釉层遮盖的器底部分,形成“紫口铁足”,使器物愈显古朴庄重。
清代乾隆皇帝尤为喜爱,曾为此洗拟诗一首,由皇家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洗之外底。
诗曰:“修内遗来六百年,喜他脆器尚完全。
况非髻垦不入市,却足清真可设筵。
讵必古时无碗制,由来君道重盂圆。
细纹如拟冰之裂,在玉壶中可并肩。
”下署“乾隆御题”。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古陶瓷鉴赏古陶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陶瓷品种繁多、工艺高超、造型美观、艺术价值极高,因此一直备受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从古陶瓷的种类、特点、鉴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介绍。
一、古陶瓷种类古陶瓷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根据历史时期和代表作品进行分类的示意:1. 先秦时期:主要有彩陶(如绘人图彩陶、舞蹈图案彩陶)、黑陶、红陶等。
2. 唐代官窑:包括定窑、钧窑、汝窑、宋徽、云龙窑、松洲窑等。
3. 元代官窑:主要有元青花、元官窑瓷器等。
4. 明代: 有青花瓷、五彩瓷、白瓷等。
5. 清代: 有粉彩瓷、釉里红、鹿顶等。
其中清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瓷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表现手法多样,被誉为“万紫千红、包罗万象”。
二、古陶瓷特点1. 色泽:古陶瓷的色泽丰富多彩,有红、黄、绿、蓝、白等多种颜色,其中以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等为代表。
2. 纹饰:古陶瓷的纹饰非常丰富,包括花卉、人物、山水、动物和抽象图案等。
其中青花瓷器以绘制人物、花卉和山水为主题,五彩瓷器则以鲜艳的颜色和鲜明的造型为主。
3. 制作工艺:古陶瓷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独特的技术手法,包括器物造型、烧制、定稿。
其中青花瓷器的烧制过程更是独特,需要进行多次烧制,才能呈现出独特的青花纹饰。
三、古陶瓷的鉴赏方法1. 观察:古陶瓷鉴赏的第一步是观察,要仔细观察器物的形态、釉色和胎质等方面,从而初步判断器物的品质和时代。
2. 对比:在观察后,可以对不同的器物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加精细地了解它们的口径、底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的差异。
3. 翻转:将器物翻转过来观察或倒立着看,可以进一步判断器物制作的工艺和品质等方面。
4. 摸感:用手去摸器物的质地和釉面,以此来判断它们的胎质和温度控制。
5. 气味:闻闻器物的气味,以此判断器物的材料和烧制时间等。
文物鉴定报告
鉴定对象:一件老青花瓷瓶
鉴定结果:
此瓶为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青花瓷器,釉地净白,
青花浓艳,造型庄重典雅,属于瓷器中的极品。
鉴定说明:
1. 瓶身形制革新,底足呈六方形,与之前五鼓瓶相比更为精细。
2. 青花采用浓艳的褐色和深蓝色,釉面均匀光滑,体现出明末
民间蓄势待发的氛围。
3. 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器以鉴赏价值较高,崇高而暴涨的价格而
著称,是收藏家心仪和争夺的重点。
综上所述,此件明代青花瓷瓶的鉴定价值极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为稀世珍品。
北宋官窑瓷鉴赏提要: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灿烂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
其中北宋官窑瓷器款识多达数种,因为专门为宫廷用瓷而制造的,所以产量很少,因而流传至今的瓷款也极少。
关键词:北宋官窑五大名窑特点造型釉色支钉一.揭秘北宋官窑中国陶瓷的发展源远流长,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中外,到了宋代,瓷器的发展到达了黄金鼎盛时期,其中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其中由官窑烧造的贡御瓷器更是工艺先进,制作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在北宋,瓷器可分为官窑和民窑。
首先简单说下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使用价值,生产者考虑了成本,所以工料就不是很讲究。
但官窑却不同,官窑是为宫廷而制作的,制作时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窑址的地和生产技术也是严格保密,工艺精美绝伦,因而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多都是稀世珍品。
很多人就产生疑问,北宋制作的官窑的地方在哪?是景德镇吗?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①。
至今官窑到底在何处是一个谜团,等待后人的探索与发现。
二.北宋官窑瓷款的特点1.造型别致制作精巧以左下这张天青釉三足乳钉洗为例子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满釉支烧,支点多呈圆形或扁形,冰裂纹开片,釉下气泡密集多层,釉色和胎质都极似汝窑瓷,但是釉层却比汝窑瓷厚得多。
工艺规整大气。
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我们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
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右上图是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
古代著名陶瓷瓶文物介绍一、介绍陶瓷瓶作为中国古代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著名的古代陶瓷瓶文物,包括它们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二、青铜器时代1. 西周青铜觥瓶特点:•材质:青铜,深具光泽。
•形状:高颈、户口宽大,带有多个饰物及装饰线。
#### 历史背景:西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顶峰时期,青铜觥瓶作为一种祭祀和礼仪用品,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 影响:•对后世的陶瓷瓶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饰物及装饰线的使用成为了后世陶瓷瓶设计的重要元素。
2. 春秋青铜爵瓶特点:•材质:青铜,金属质感明显。
•形状:呈瓶状,底部带有支脚和把手。
#### 历史背景:春秋时期,青铜器逐渐成为贵族社会威望和地位的象征,青铜爵瓶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 影响:•对后世的陶瓷瓶创作产生了影响,如瓶身的形状和把手的设计成为陶瓷瓶的常见元素。
三、唐代谷仓青瓷瓶1. 特点:•材质:瓷器,器壁呈青色。
•形状:高颈、宽肩、鼓腹、内敛的瓶型。
•采用了青釉,颜色沉稳古朴。
### 2. 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陶瓷瓶艺术的鼎盛时期,谷仓青瓷瓶体现了当时的审美特色。
### 3. 影响:•形状的优雅和青釉的使用成为后世陶瓷瓶艺术的重要风格。
•对世界陶瓷瓶制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传播了中国瓷器的美。
四、明代青花瓷瓶1. 特点:•材质:瓷器,青花釉下彩绘装饰。
•形状:多种多样,如高颈瓶、尊瓶等。
### 2. 历史背景:明代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重要时期,青花瓷瓶是当时的杰作之一。
青花瓷瓶以其独特的花纹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 3. 影响:•青花彩绘技术成为中国瓷器瓶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影响了后世陶瓷瓶的装饰工艺。
五、清代粉彩瓷瓶1. 特点:•材质:瓷器,胎质洁白。
•形状:高颈、宽肩、扁球形瓶型,采用了粉彩彩绘。
### 2. 历史背景:清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末期,粉彩瓷瓶是当时的代表之一,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精致的工艺而闻名。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仿制品和赝品,许多人在购买和鉴定古瓷器时常常感到困惑。
因此,本文将介绍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鉴别古瓷器。
首先,要注意古瓷器的胎体。
真品古瓷器的胎体质地通常较为坚密,质地细腻,而仿制品的胎体往往质地较粗糙,易于辨别。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古瓷器的釉面来鉴别真伪。
真品古瓷器的釉面通常光洁细腻,而仿制品的釉面常常呈现出不自然的光泽和纹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纹饰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纹饰通常流畅自然,而仿制品的纹饰则常常呈现出生硬和不连贯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器型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器型通常匀称端庄,而仿制品的器型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变形。
另外,要注意古瓷器的釉色。
真品古瓷器的釉色通常自然柔和,而仿制品的釉色则常常呈现出过于艳丽和不自然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器底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器底通常整齐规整,而仿制品的器底则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瑕疵。
古瓷器的胎足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真品古瓷器的胎足通常修整得当,而仿制品的胎足则常常存在瑕疵和不规则。
另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胎口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胎口通常整齐规整,而仿制品的胎口则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瑕疵。
此外,要注意古瓷器的纹样。
真品古瓷器的纹样通常清晰自然,而仿制品的纹样则常常存在模糊和不连贯的特点。
古瓷器的釉面渍色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真品古瓷器的釉面渍色通常自然均匀,而仿制品的釉面渍色则常常呈现出不自然和不均匀的特点。
另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器型比例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器型比例通常匀称端庄,而仿制品的器型比例则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变形。
此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纹样比例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纹样比例通常匀称自然,而仿制品的纹样比例则常常存在不协调和不连贯的特点。
另外,要注意古瓷器的胎体比例。
古董陶瓷鉴定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
例如,距今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
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又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
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
”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
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
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
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
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二、从历代陶瓷的款识去辨别款识也叫年款,是在一件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心里,身的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上某某皇帝的年号,如“大明成化年制”等字样,以表示年记。
这种年款,有一部分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叫“官窑”款;有一部分是民间烧制的,叫“民窑”款。
除了记年款,还有殿名款(如体和殿)、堂名款(如中和堂,这是康熙皇帝在圆明园居住过的殿堂)、齐名款、轩名款、赞誉款、吉祥款、陶工款、供养款、干支款(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花样款(如白兔、双鱼、折枝花朵等),等等。
这些都称为款识,是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
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回去推论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
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饭碗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通常人对它也许特别注意不多。
其实,它的造型也就是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唐代的饭碗,通常就是浅腹,,直口,实平足,胎薄,体重。
明代的碗,口外竖钩,腹深而纤细,方座较低,散发出沉雄沉稳之美感。
吴垂昆以后,特别就是康熙时期,碗口外竖钩,但弧度没明代小,腹深但变得瘦小,方座已经开始变矮。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2篇第一篇: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器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品,其历史可追溯至几千年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
鉴定古瓷器的真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下面介绍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
一、材质鉴别。
古瓷器的材质主要有瓷、陶、玉等,其中以瓷器最常见,它是以粘土烧制而成的,有一定的透光性。
二、器形鉴别。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瓷器的器形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瓷器的器形的认识,是鉴定古瓷器真伪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胎质鉴别。
古瓷器的胎质也是很重要的鉴定标准,胎质应该均匀细密,柔软而有弹性。
四、釉面鉴别。
古瓷器的釉面应该干净光滑,有一定的透光性,釉面是否凉带、开片、裂纹等也是鉴定古瓷器真伪的重要标准。
五、纹饰鉴别。
古瓷器的纹饰是非常重要的鉴定标准,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纹饰风格也不相同。
六、装饰鉴别。
古瓷器的装饰包括:绘画、彩绘、雕刻、压花等,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装饰风格和品种也各不相同。
七、款识鉴别。
古瓷器上的款识也是鉴定其真伪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在古代,陶瓷艺术家往往会在瓷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八、尺寸鉴别。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瓷器的尺寸也不相同,因此通过比较瓷器的尺寸,对其时代的判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九、器重鉴别。
同一种瓷器,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器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比较其器重,可以初步判断古瓷器的时代。
十、色彩鉴别。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瓷器的色彩风格也会不同,因此对瓷器的色调、光泽度、调性、色彩深度等进行鉴别,可以更好地判断古瓷器的真伪。
十一、胎釉对比。
古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因此通过对不同瓷器的胎釉进行对比鉴定,可以更好地判断其真伪。
十二、迹象鉴别。
古瓷器上的迹象,包括炉火纹、铁口痕、足底镜等,都是鉴定古瓷器真伪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十三、器底鉴别。
古瓷器的底部通常都会刻上制作的时间、地点和制作者的名字等信息,通过对其底部的鉴别,可以帮助判断古瓷器的真伪。
十四、腰鉴别。
古瓷器的“腰”部是指瓷器腹部与底部之间的部分,这部分的形态也可以对古瓷器的时代、地区、制作工艺进行判断。
传统陶瓷艺术鉴赏陶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传统陶瓷艺术鉴赏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陶瓷器的造型、纹饰、釉色等方面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韵味。
本文将结合几个具体的陶瓷作品,对传统陶瓷艺术进行鉴赏。
作品一: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其起源可追溯到唐代。
青花瓷的特点是在白色瓷胎上刷上蓝色颜料,然后进行一次高温烧制,使得蓝色颜料在瓷器表面形成浓淡不一的纹饰。
一件经典的青花瓷作品通常具有纹饰繁复、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的特点。
例如,明代的青花瓷罐具有直立的圆柱形,纹饰主要以花卉、山水等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层次感的运用,呈现出自然的美感。
而清代的青花瓷盘则以纹饰的形式更为抽象,但仍然能够准确表达出艺术家的意图。
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的青花瓷作品,都展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高度。
作品二:汝窑瓷器汝窑瓷器是中国宋代的一种烧制窑口,以其独特的釉色和质地而闻名于世。
汝窑瓷器的釉色多种多样,有青釉、黄釉、蓝釉等等,每一种釉色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青釉汝窑瓷器通常呈现出宁静、沉稳的感觉,而黄釉汝窑瓷器则更显华美、富丽。
在造型方面,汝窑瓷器多以简约、朴实为主,追求自然和谐的美感。
例如,宋代的汝窑花瓶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凸显了陶瓷器的纯粹和静谧。
汝窑瓷器的特点是没有过多的装饰,而是通过釉色的运用以及形制的精致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作品三: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瓷器是中国明代著名的窑口之一,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纯净的白釉而著称。
景德镇瓷器在釉色上以白色为主,整体给人以纯洁、高雅的感觉。
景德镇瓷器的纹饰通常简单朴素,基本上没有过多的花鸟虫鱼等图案,主要通过线条和构图的巧妙运用表现美感。
这种简约的艺术风格正好体现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特点。
例如,明代的景德镇白瓷壶器造型独特,釉色纯净,仅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曲线的美感。
而明代的景德镇白瓷碗则以其纹理细腻、光洁如玉的特点成为艺术品的代表之一。
文物鉴赏与考古新发现一、青花瓷及元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汉族劳动人民制作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的烧制出青花瓷器。
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
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
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二、代表作品赏析1、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类别:元青花瓷。
文物原属: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陪葬品。
文物现状:2006年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
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
瓶身肩部饰凤穿牡丹,腹部饰青花“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足部饰仰覆莲纹。
三层纹样以卷草纹、锦带纹为界。
白釉泛青,色彩青翠艳丽,是罕见的经科学发掘出土的元青花精品。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因此被湖北省博物馆誉为镇馆之宝。
2、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主要瓷器文物鉴赏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皇宫,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瓷器文物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故宫博物院主要瓷器文物的鉴赏价值。
故宫博物院内的瓷器文物种类繁多,涵盖了从唐代到清代的各个历史时期。
这些瓷器以其精美的工艺、绚丽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辉煌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首先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瓷器。
唐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瓷器数量众多,品种丰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三彩瓷器。
唐三彩瓷器以其鲜艳多彩的釉色和精致的绘画技法而闻名于世。
这些瓷器的图案多以人物、花鸟、动物等为主题,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其次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瓷器。
宋代是中国瓷器制作技艺达到巅峰的时期,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瓷器以北宋的汝窑、天青釉和南宋的青瓷、定窑等为主要代表。
北宋的汝窑瓷器以其独特的灰绿釉色和自然的装饰风格而著称。
而南宋的青瓷以其青翠欲滴的釉色和纤巧的器型而备受赞誉。
这些宋代瓷器无论是在工艺水平还是艺术表现力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明代瓷器也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藏品之一。
明代瓷器以景德镇瓷器为主要代表,景德镇瓷器以其纯洁的白色釉和精湛的绘画技法而闻名。
明代瓷器的造型多样,图案丰富,无论是青花瓷、五彩瓷还是粉彩瓷,都展示了明代瓷器制作技艺的高超水平。
最后是清代瓷器。
清代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鼎盛时期,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瓷器以乾隆、康熙两个皇帝时期的瓷器最为著名。
乾隆瓷器以其精细的工艺、华丽的装饰和丰富的题材而备受赞誉。
康熙瓷器则以其简约大气的风格和高雅的色调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些清代瓷器不仅展示了清代瓷器制作的技术水平,还反映了清代社会文化的特点。
故宫博物院主要瓷器文物的鉴赏价值不可忽视。
这些瓷器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历史文物鉴赏知识点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窗口。
然而,对于这些历史文物的鉴赏,许多人并不了解其中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历史文物鉴赏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宝贵的文物。
一、陶瓷器陶瓷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鉴赏陶瓷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釉色:观察陶瓷器的釉色,包括釉色的均匀度、透明度、亮度等。
好的釉色应该均匀、透明、光泽度高。
2. 造型:观察陶瓷器的造型,包括整体比例是否协调、细节处理是否精细等。
好的陶瓷器造型应该具有美感和艺术形态。
3. 图案:观察陶瓷器的图案,包括纹饰的排列、形象的表现等。
好的图案应该精美、寓意深远。
二、玉器玉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在鉴赏玉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质地:观察玉器的质地,包括质地的细腻程度、颜色的均匀度等。
好的玉器质地应该细腻、均匀。
2. 纹理:观察玉器的纹理,包括纹理的清晰度、纹路的自然性等。
好的玉器纹理应该清晰、自然。
3. 雕工:观察玉器的雕刻工艺,包括雕工的精细度、雕刻技法的运用等。
好的玉器雕工应该精细、独特。
三、字画字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历史信息。
在鉴赏字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笔法:观察字画的笔法,包括线条的铺设、笔触的厚薄等。
好的字画笔法应该流畅、自然。
2. 用墨:观察字画的用墨,包括墨色的深浅、水墨的渲染等。
好的字画用墨应该深浅适度、变化丰富。
3. 气韵:感受字画的整体气韵,包括线条的韵律、构图的平衡等。
好的字画应该具有韵律美和视觉美。
四、青铜器青铜器是古代中国文明的杰作,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鉴赏青铜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铸造工艺:观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包括铸件的完整性、铸痕的处理等。
好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应该精细、完整。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是指早期制造的陶瓷、玻璃等材料制品,它们有着独特的造型、色彩和艺术价值。
古瓷的鉴定是一门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的难度比现代陶瓷鉴定更大。
最常用的鉴定方法是根据其历史出处、物理性状、考古学研究的结果,以及专家的专业意见来进行评价及分类。
在能够从众多方面对古瓷器进行鉴定与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26种古瓷器鉴定方法,以期能够更有效地认识和评价古瓷器。
1.视观察:主要是观察古瓷器材质、造型、尺寸、细节等,以初步判断其类型、年代、地域特点等。
2.史出处:一般通过调查古瓷器的出土或收藏史,以便了解其出处及使用历史。
3.类古瓷比较:根据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同一工匠或者同一类别的古瓷进行比较,以便了解古瓷的特点。
4.色比较:比较未烧制、半烧制和烧制后的颜色,以及颜料、釉色等,以便正确评价和判断古瓷的年代。
5.术分析:分析古瓷器材质、制作工艺、尺寸大小、装饰特点等,以便确定其制作时代。
6.饰类型比较:从装饰类型、颜色、纹饰、线条等方面对古瓷器进行比较,以便准确判断古瓷的年代和地域。
7.痕比较:比较外观上的裂痕、凹痕等旧痕,以便判断古瓷是否有经过修复。
8.学分析:根据古瓷器的陶土成分、釉色成分、颜料成分等进行科学分析,以估算古瓷的制作时期和制作地点。
9.学显微镜检验:对古瓷器涂层和玻璃面进行显微镜观察,以观察涂层中的颗粒、细胞结构等,以便检验古瓷的性质及其它特点。
10. X射线谱分析:根据古瓷器内部元素的分布状况来研究古瓷的性质及其它特点。
11.重分析:对古瓷器的材料及烧制的时间、温度等,通过热重分析技术进行分析,以及温度曲线及热膨胀系数等测定,以检验古瓷器的材质及其它特点。
12.波处理:用微波处理古瓷器,以研究其内部构造,从而估算古瓷器的制作时期和地点。
13.痕试验:将古瓷器表面刮上薄层,观察其内部构造,以便更好地分析古瓷的特征。
14.声波检验:研究古瓷器内部层次结构,分析各层的构造、特征,以及古瓷的制作时期和地点。
文物鉴赏(瓷器)期末试题1.在实践中学习瓷器鉴定时,需要批判地对待的是()。
[单选题] *A.出土瓷片B.博物馆展览瓷器C.出水瓷器D.拍卖图录(正确答案)2.根据考古发现,宋代的郊坛下官窑窑址在今天的()一带。
[单选题] *A.河南开封B.浙江杭州(正确答案)C.河南禹县D.河北定州3.()是建阳窑的代表性产品。
[单选题] *A.白瓷B.黑瓷(正确答案)C.青瓷D.黄瓷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颜色釉瓷器的是()。
[单选题] *A.釉里红(正确答案)B.豇豆红C.孔雀绿D.茄皮紫5.下列哪个窑口不属于宋代五大名窑()。
[单选题] *A.郊坛官窑B.汝窑C.越窑D.哥窑(正确答案)6.茄皮紫釉是以()为着色剂的低温铅釉。
[单选题] *A.铜B.锰(正确答案)C.钴D.铁7.秘色瓷中的“秘”字实际上是指()。
[单选题] *A.秘密的颜色B.秘而不宣C.越窑青瓷D.秘草的颜色(正确答案)8.到了成化朝,永乐时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已经用尽,于是改用产于江西乐平县的()。
[单选题] *A.平等青(正确答案)B.珠明料C.回青D.浙料9.除了白地黑花装饰外,以下()等装饰仅见于宋代吉州窑。
[单选题] *A.油滴釉B.白釉红绿彩C.木叶贴花、剪纸贴花(正确答案)D.油滴釉、白釉红绿彩10.下列不属于元青花瓷器特征的是()。
[单选题] *A.多小件器(正确答案)B.纹饰满密C.胎体厚重D.器里粗糙11.飞青瓷是日本对()瓷器的称谓。
[单选题] *A.耀州窑B.越窑C.龙泉窑(正确答案)D.婺州窑12.宋代钧窑瓷器中常见的器型不包括()。
[单选题] *A.花盆B.出戟尊C.鼓钉洗D.卧足碗(正确答案)13.宋代官窑瓷器口沿与底足的外观特征为()。
[单选题] *A.紫口铁足(正确答案)B.青口灰足C.白口黑足D.白口、火石红足14.清康熙朝仿照明宣德宝石红釉烧制出()釉。
[单选题] *A.豇豆红B.霁红C.胭脂红D.郎窑红(正确答案)15.清雍正朝创烧的低温窑变釉是()。
《中外文物鉴赏》课程论文——粉彩瓷器赏析2010051019 10广电冯杨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自己就对文物有很大的兴趣,经常看央视的《鉴宝》栏目,也时常翻阅些关于文物的书籍。
这门课的收获不仅仅是课堂的文物鉴赏知识,还有老师课上提到的很多考古工作以及考古工作者的真实工作经验,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真实更学术的了解,让考古和文物从小说、电视中走了出来。
课上,我们领略了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明的物质结晶——纹饰古拙、记录大事的先秦青铜器,了解了从陶器到瓷器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作特点及演变;也了解了从中国古代建筑到古典西方建筑;还介绍了玉器文明以及现代“制造古玉”的方式,非常有意思。
其中最感兴趣的当属瓷器了。
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江西景德镇被称为瓷都,其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代表。
青花瓷釉质透明,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明净,不褪色。
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
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中国古代瓷器,特别是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存世的古代著名瓷器形体优美,釉色鲜亮美观,整体单纯而有变化,精巧而有气魄,堪称美轮美奂。
最喜欢的还是清代康熙晚期出现的的粉彩瓷。
概说粉彩瓷是康熙晚期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
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
“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粉彩的制作工艺是,在烧成的白瓷上勾勒出纹饰图案的轮廓,在轮廓内先用含有氧化硅、氧化砷和氧化铅的“玻璃白”打底,然后按所需颜色在上面绘画渲染,再次入窑烘烧而成。
其内容多绘人物、花鸟、山水,浓淡相间,色彩丰富,画工细腻,富有立体感。
粉彩素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其装饰可以追溯到唐三彩,它是在烧好的白瓷器釉面上再施以彩绘。
由于彩料中掺进了含砷的玻璃料,使色彩有粉质感而得名。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其烧制温度较五彩瓷低,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最多达数十种以上,颜色淡雅,具有纸面绘画般的艺术效果。
粉彩图案上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彩绘具有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粉彩瓷器亦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美称。
康熙时期·萌芽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
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开始烧制粉彩瓷。
当时景德镇粉彩瓷处于初创时期,主要是民窑,产品流传很少。
器型比较单一,仅见盘、水丞等;图案和施彩的风格比较简朴,纹饰以龙凤、花卉、仕女为主。
粉彩只限于装点图案的局部,像花蕊等,风格简朴,着色粗糙。
如康熙粉彩花卉纹盘,红花用单一胭脂红,白花则施粉质釉料。
其他色彩仍保留五彩的方法,是早期粉彩瓷的代表作。
这个时期的粉彩瓷器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如【清康熙】景德镇窑粉彩花卉纹盘(图1),【清康熙】景德镇窑粉彩花蝶纹水丞(图2);一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金红)彩,如【清康熙】景德镇窑黄地粉彩花卉纹碗(图3)。
【清康熙】景德镇窑粉彩花卉纹盘(图1)盘撇口,口下渐内敛,圈足。
盘内壁绘月季、玉兰、梅花合成的三组折枝花卉纹,外壁绘四组相间的彩蝶与折枝花卉纹。
盘心青花双圈内画折枝花蕾及一只飞舞的彩蝶。
盘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此盘纹饰简朴,色彩浓而不艳,较之艳丽的康熙五彩器风格别具,为早期粉彩代表作。
故宫博物院藏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足径10.5厘米【清康熙】景德镇窑粉彩花蝶纹水丞(图2)水丞呈马蹄形,浅圈足。
通体内外施白釉。
外绘折枝花卉及彩蝶两只。
足内施白釉,署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康熙时期瓷质水丞形式多样,除马蹄式外,还有苹果式、石榴式、鱼篓式、莲蓬式、荷花式以及四方、六方、八方形等。
马蹄式水丞中使用粉彩装饰者颇为少见。
故宫博物院藏高5.8厘米口径4.5厘米足径8.5厘【清康熙】景德镇窑黄地粉彩花卉纹碗(图3)撇口,薄胎,外壁黄地上彩绘有蕃莲纹,色彩凝重。
外底有楷书「康熙御制」四字款雍正时期·成型雍正时期,粉彩才真正发展至粉润剔透,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
这个时期的器型明显增多,无论在造型、怡釉和彩绘方面,粉彩瓷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除日常生活用品盘、碗外,常见杯、碟、罐、灯笼瓶、六角瓶、天球瓶、花觚、笔筒、提梁壶等。
粉彩瓷多数是在经过精心挑选的细白瓷上进行彩绘,淡雅柔丽之感更为鲜明。
雍正粉彩瓷采用了国画中花卉的没骨画法,所绘花鸟虫草浓淡相间,层次清晰,妖艳柔美,栩栩如生。
其精者做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装饰图案有花鸟、人物、山水等,尤以花卉最多,牡丹、月季、海棠等四季花卉很普遍。
盘、碗之类采用“过墙”装饰,花纹外壁向上延伸,越过器物口沿延伸到器里构成一幅完整的面,构思巧妙而新颖。
这一时期的粉彩除白地粉彩外(图5,【清雍正】白地粉彩粉彩蟠桃纹天球瓶);还有色地粉彩,如珊瑚红地、酱地、淡绿地、墨地、木纹理开光等,胭脂红底粉彩为康熙时创烧,到雍正朝色调更为匀净艳丽。
故宫藏有雍正珊瑚红粉地牡丹纹双耳穿带瓶(图4),极为艳丽华贵,此器造形端正,绘画精湛,色彩艳丽,精巧细腻,通过红、黄、绿、蓝、紫等色的浓淡变化,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富立体质感,高贵,华丽,艳而不俗,为雍正御用瓷之精品佳作。
它反映出了雍正粉彩瓷的风格和水平。
雍正时还把粉彩运用到斗彩工艺中,创烧“粉彩斗彩”。
【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耳瓶(图4)器形:直口,削肩,腹部呈橄榄形,胫部微敛,圈足。
颈部以一双贯耳为饰;足边有两个长方形管状穿代孔。
此瓶是则直口,再加以贯型双耳,特别是足部仿照汉壶尊的形制,饰以两个穿代孔,不仅器形的烧造难度更高,而且视觉效果都更为稳重端庄,优美典雅。
色彩:瓶通体满施珊瑚红釉为地色,釉质细腻均匀,色彩浓艳而不失典雅。
在珊瑚红地色上绘黄色、粉色,白色三朵怒放的牡丹花,花蕊密布其间,花瓣层叠绽放,枝干辗转婀娜,色泽明暗转换自然,笔触点染细腻。
绿叶布局得当,明暗反转妩媚,色泽由绿渐黄,过渡自然。
此瓶的牡丹花构图主题突出,布局疏密得宜,色彩浓重艳丽,层次丰富,为清代粉彩花卉瓷器花工之翘楚,极为难得,底部白釉上书:“退思堂制”矾红楷书款,书写规整。
【清雍正】白地粉彩粉彩蟠桃纹天球瓶(图5)瓶直口微撇,颈较短,浑圆腹,圈足。
通体内外施白釉。
瓶体上以粉彩描绘桃树一株,枝繁叶茂,自瓶底沿腹部蜿蜒而上,八颗硕大饱满的桃实压坠枝头。
圈足内施白釉。
外底署青化篆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
高50.6cm,口径11.9cm,足径17.7cm乾隆时期·鼎盛乾隆粉彩瓷进入鼎盛时期,该时期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非常多。
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产量较大,造型更为丰富。
除日常所用的碗、盘、杯、碟外,文房用具及各种陈设用瓷应有尽有,如笔筒、笔架、笔洗、印盒、壁瓶、香插、如意、转心瓶、转颈瓶、仿瓜果形的象生瓷等。
当时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
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皇帝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
这一时期景德镇窑的作品已开始流向民间,所以发展非常迅速。
这一时期的粉彩瓷器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装饰手法除白地粉彩和色地粉彩外,还有与釉下青花结合的青花粉彩。
乾隆粉彩瓷豪华富丽,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
以色地为多,如红地、黄地、绿地、蓝地、豆青地等呈色各异,深浅不等,为创作五彩缤纷的粉彩瓷提供了基础。
并常见在一件器物上集轧道、开光、镂空、堆雕、描金等多种装饰工艺。
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如漆器、铜器、珐琅、大理石,还仿制动物、植物、瓜果等。
能准确地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其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新奇精巧的镂雕瓷为乾隆时期新创,各式镂雕瓶包括转颈瓶、转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转足碗等,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乾隆官窑粉彩装饰风格是器身布满花纹,显得特别繁缛、华丽,人物、花卉、翎毛等均以名家绘画为蓝本,并糅合西方绘画技巧,画面有了深浅浓淡,立体感强。
主纹是缠枝花,形象是将传统的牡丹花、宝相花或莲花的花与叶变形,仿佛西洋花卉。
纹饰中也有西洋人物。
该时期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里找了很多图例,它们充分体现了乾隆年间粉彩造型多样色地繁多华丽精细的特征。
【清·乾隆】矾红地粉彩八吉祥高足莲托供品(图6)【清·乾隆】仿石纹地开光式粉彩山水楼廓图灯笼瓶(图7)【清·乾隆】粉彩缠枝花卉纹三连瓶(图8)【清·乾隆】粉彩缠枝莲纹瓶(图9)【清乾隆】黑地绿彩缠枝花卉八吉祥纹开光式双喜图大盘(图10)【清乾隆】黄地粉彩八宝纹花觚(图11)【清乾隆】霁蓝描金粉彩花果尊(图12)【清乾隆】胭脂红地粉彩缠枝花卉纹花口瓶图(14)【清乾隆】金地粉彩缠枝蕃莲大吉瓶(图13)晚清·衰落清代粉彩瓷自嘉庆开始由盛转衰,嘉庆晚期作品已走向衰退。
其制瓷技术,无论是型还是纹饰题材,都以前期作品为蓝本,没有大的突破,尤其是嘉庆早期,乾隆太上皇健在时与乾隆朝作品基本一致,因此有“乾、嘉不分”的说法。
嘉庆年间,粉彩瓷仍是官民窑生产的主要品种,产量仍很可观。
嘉庆前期的粉彩瓷与乾隆晚期相似,嘉庆晚期的制作较为粗糙,釉面不均,彩色厚薄不一,但以胭脂红地彩绘或胭脂红地开光在嘉庆中后期粉彩瓷上广泛运用。
嘉庆时期新创器形有帽筒、折沿洗、格碟、茶船、渣斗等。
帽筒呈圆筒状,筒身挖几个不同形状的孔作装饰。
余处绘粉彩纹饰。
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黄地粉彩云龙纹帽筒(图14)高达29.7厘米。
筒身有六个海棠式孔,通体黄地粉彩绘六条行龙穿于朵云之中,绘画也很精细,但没有乾隆粉彩球状镂雕冠架精美。
【清·嘉庆】黄地粉彩云龙纹帽筒(图14)【清·道光】粉彩折枝梅花纹盖碗(图15)道光、咸丰粉彩瓷造型厚拙,釉面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