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140.51 KB
- 文档页数:12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配网自动化影响分布式并网接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相适应的调整情况进行研究,并且重点研究以后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趋势,让配电自动化系统与渗透率不同条件下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改造方案进行结合。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影响;应对措施1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自动化影响1.1馈线自动化影响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馈线自动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已经建成使用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一般情况下故障定位的策略主要是根据短路电流在配电网当中的具体分布来对故障进行定位,具体原理如下,若是某一个区域的端子上出现了短路电流,然而在相应区域内,其他的端子没有出现短路电流信息的上报,则可以判断在这个区域内出现了故障,如果其他断路中也有进行短路电流信息上报的情况,则可以判断这个故障在其他的区域。
如果发现分布式光伏发电馈线接入的条件下,出现了某一个区域的故障,除了需要关注这个区域当中主电源侧端点可能会出现的主网电源供出短路电流外,还需要注意会在这个区域的其他发电连接端点产生某些相应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短路电流,在配电网短路的条件下,分布式电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馈线和开关过程中流过的短路电流情况如下图1所述,如果2号馈线的c和b开关位置出现短路电流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驻点间都会出现在短路点当中进行短路电流的注入,会短时间内让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其次,如果短路点的b开关闭合开关s处有主电源或者本馈线上有接入的光伏,其他光伏等的短路电流,会让整个故障段的馈线的电压进一步上升而造成主控主电源的供出短路电流相比于没有光伏时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图1分布式光伏发电影响配电网短路电流的情况如果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主网电源出现的短路电流和分布式光伏出现的短路电流之间偏差非常大,就需要注意让短路电流的上报阈值提高,通过这种方法来对主网电源和分布式电源发电的电流进行有效区分,并且依照短路电流的具体位置定位故障点,如果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供出短路电流和主网电流之间没有较大的区别,难以进行一定的区分,可以依照传统的故障定位方式,对可能出现误判的故障定位进行判断。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因其节能效果好、环境负面影响小、投资效益良好等特性,受到国家政策方面大力支持而迅速发展。
这些分布式光伏电源(本文简称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后,配电网由单电源模式变为多电源模式,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容量及运行方式对配电网的线路潮流、节点电压、网络损耗,以及故障时短路电流的大小、流向和分布都将产生较大影响,配电网结构和运行控制方式都将发生巨大改变,配电网的控制和管理将变得更加复杂,这就对已经适应“单一电源方向”的配电网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1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1)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配电网规划突破了传统的方式,主要表现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影响系统的负荷增长模式,使原有的配电系统的负荷预测和规划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配电网本身节点数非常多,系统增加的大量分布式电源节点,使得在所有可能网络结构中寻找最优网络布置方案更加困难;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投资建设单位多为投资公司、私营企业或个人,在项目建设中往往仅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缺少中期或远景的项目规划,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与供电企业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存在明显的不匹配。
(2)对馈线电压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大多接入呈辐射状的10 kV 或0.4 kV配电网,稳定运行状态下,配电网电压一般沿潮流方向逐渐降低。
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改变了原线路潮流分布,使各负荷节点的电压被抬高,甚至可能导致一些负荷节点电压偏移超标。
由于接入位置、容量和控制的不合理,分布式电源的引入,常使配电线路上的负荷潮流变化较大,增加了配电网潮流的不确定性。
大量电力电子器件的使用给系统带来大量谐波,谐波的幅度和阶次受到发电方式及转换器工作模式的影响,对电压的稳定性和电压的波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如果分布式电源是作为配电系统的备用电源来使用,则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其与系统侧电源的协调运行度将直接决定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程度。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当前阶段,对于能源的保护和完善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需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进行分布式发电技术也在近些年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
分布式电源对于传统配电网的网络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将原来的单电源辐射性网络转变成为双电源甚至多电源网络,从而使原有系统得到很大程度的保护。
基于此,文章对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分布式电源的完善和发展。
标签: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电流保护;反时限;故障隔离前言当前阶段,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度越来越高,能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需求之一。
随着人们对于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大,传统化石燃料能源的可用量却越来越少,全球资源已经进入到一个极为严峻的发展状态之中。
近些年,人们已经将眼光从传统的、重污染的能源开发中转移到了清洁,并且具有极大储存量的可再生能源中,通过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逐渐改变原有的能源结构,力争做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分布式电源技术便是在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可因地制宜地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利用,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电荒的发生和压力。
因此,探究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非常重要,其对于分布式电源的进一步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变化的影响配电网的基本单元是馈线,而我国馈线的等级基本为10kV,每条馈线上的线路呈现出树状分布。
如图1所示,简单配电网放射式接线方式。
相关人员为了更好地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的变化的影响,特意制作了三角形模型,有效防止了负荷分部模型所产生的不均匀状况而带来的误差,能够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如图2所示。
分布式电源在k点处接入时候,其容量为PDG+jQDG,此时的配电网只有DG在作用,那么d点前后电压的损耗就可以分情况进行讨论。
相关人员继续对其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一定容量的DG接入到配电网网络中,对于馈电线上的电压分布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的程度与DG总容量、接入位置有很大关系。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影响及策略研究一、引言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需求,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供给方式,正在逐渐成为能源行业的热点。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不仅可以提高电网的容量和可靠性,还可以减少电力输送损耗,实现资源共享和低碳环保等目标。
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相应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1.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电网的供电点变得更加丰富和分散,减少了供电单一节点失效造成的故障范围,从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2.电网容量增加: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可以使配电网的传输容量增加,提高了电网的承载能力,在高负荷时期能够更好地保障供电质量。
3.输电损耗降低:传统的中央发电方式需要输送电力到远距离使用地点,存在较大的输电损耗。
而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能够减少输电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4.节约建设成本:传统的大型发电站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与投资,而分布式电源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布布设,从而节约了建设成本。
三、配电网改造策略1.网络规划优化:为了更好地接纳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规划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需要对配电站的位置、容量和布局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需求。
2.储能技术应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由于其不稳定性和波动性较高,可能会对配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引入储能技术可以平衡供需之间的差异,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智能微网建设:智能微网是一种能够独立运行的小型电力系统,可以实现局部供电和互联互通。
通过建设智能微网,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的自动接入和管理,提高能源的局部利用效率。
4.法规政策支持:为了鼓励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支持措施。
包括给予分布式发电的减税优惠、补贴政策和购电优惠等,以推动分布式电源行业的发展。
四、结论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传输容量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电力输送损耗,节约建设成本。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及其对配电网的影响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结构的不断变化,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并对配电网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原理与发展,并分析其对配电网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推动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原理与分类1.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原理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是指将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实现双向电能传输和交换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逆变器将分布式电源发电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然后将交流电能与配电网中的电能进行匹配和双向传输。
2.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分类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可以根据其连接方式和能源类型进行分类。
按照连接方式,可以分为并网型和孤岛型两种;按照能源类型,可以分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燃料电池等。
三、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发展现状1. 国内外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对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在国外,德国、美国等国家积极推动分布式电源的规模化应用,并进行了相关的扶持和法规制定。
在中国,国家能源局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分布式电源的发展与应用。
2.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目前的逆变器技术仍然存在转换效率不高、成本较高等问题。
其次,分布式电源的规模化接入给配电网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监测和管理系统。
此外,电力市场的改革也是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四、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对配电网的影响1. 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可以将分散分布的电源与配电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通过适当调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运行状态,可以降低传统配电网的负荷压力,减少供电中断和电压波动等现象。
2. 对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影响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的应用对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浅谈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运行影响摘要】: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逐渐成为配电网中的重要力量。
从目前来看,配电网领域接入分布式电源,使得电力系统变得更加高效灵活。
本文叙述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以及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优点,介绍了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配电系统以及配电网运行的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指出了当前适当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运行管理0 引言根据容量规模和能源资源分布特点,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等新能源一般采用分布式电源的方式接到输配电网。
近年来,分布式电源技术以所用原料广泛、发电形式灵活、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发展很快。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结构,从辐射性网络过渡到用户负荷直接和分布的点状电源相连的网络,如果大规模接入,会对配电网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1 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指的是环境兼容的且分布在配电网中功率为10kW~30MW的小型模块式独立电源。
分布式电源具有利用再生能源、调峰、节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网损等优点。
一般看来,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形式包括小型热电联产、小型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水力蓄电等,其中光电和小型风电非常适合接入社区、楼宇,将来,这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低压配电网连接的结构类型有树枝式接线、环网式接线、单电源辐射式接线等,根据供电的可靠性,用户选择接线方式。
在我国的低压配电网建设中,单相辐射状链式结构是主要连接方式。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中运行时的优势如下:电气上的结构连接不是非常紧密,系统中各电源点相互独立,用电客户根据需要可以自行调整,供电可靠性比较高,大规模停电事故发生的概率低。
用户可自行监控自己区域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适合向偏远山区、办公楼、社区居民楼供电;在分布式电源输配电的过程中,其损耗非常小,节约很大电量;此外,具有调峰作用,安装维修成本低,分布式发电接入负荷中心,减小各终端变电站母线的等值负荷,以缓解在电力系统功率传输方面的要求。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摘要:随着新能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电源(DG)、电力电子设备以及负荷将大量接入配电网。
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式电源产生的电力可能会波动较大,这使得预测难度很大。
传统配电网中负荷通常由主电网供电,但配电网可能在各条馈线处接入DG,使得未来配电系统成为多电源网络。
由于DG输出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使得现有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难以直接用于配电网,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前言现代配电网中,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使得配电网出现了较大的改变,由以往的单源网络,逐渐发展成多源网络,极大程度上扩大了覆盖面积,为社会用电奠定良好基础。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分布式电源来说,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导致其接入到配网后,很容易对配网可靠性带来一定影响,危害整个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企业工作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能够产生如何影响展开研究,以制定出相应的处理计划。
1分布式电源1.1光伏发电单个光伏电池可视为PN节点,当它被太阳光激发时,会产生一个电子-空穴对。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一般不能直接供人们使用,需要通过多个环节进行转换和改进。
1.2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将风能转变成机械能,进而再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1.3燃料电池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具有以下优点:①部分负荷时也能保持高效率;②通过与燃料供给装置的组合,可适用宽范围的燃料;③由于输出功率由堆的输出功率决定,机组容量具有自由度;④电池本体的负荷响应性好;⑤NO X及SO X等的排出量少,有利环保。
2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由于DG的接入,配电系统由单电源网络变成了多电源网络,负荷由多个电源供电。
当系统侧电网发生故障时,除以下情况外,DG可以继续为负荷供电。
1)系统侧电网发生故障,且孤岛系统起动切换失败。
2)系统侧电网发生故障,且DG机械故障。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摘要:现今,社会对供电可靠性、灵活性、环保性、节能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供电电源和供电模式已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电力行业的发展,国家也迫切需要研究开发各类可再生能源和新的供电模式。
而文章要介绍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就是这样一个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的中小型设备,非常符合电力行业的发展。
然而,分布式电源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产生了很大影响。
文章从其概念、意义、分类和并网技术要求等方面介绍了分布式电源,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对现有供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旨在为供电可靠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让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更加理想。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供电可靠性;影响目前,我国电力虽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但其电源结构不是十分合理,严重危害生态环境、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影响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电力资源、有效提高供电系统可靠性一直是国家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其对电力系统前期的建设、中间的运行以及后期维护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供电方式大都是采用电源-输电网-配电网-用户传统供电方式,此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其效率一般在28%~35%左右,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并仍无法完全满足供电安全可靠灵活多样等方面要求,我们需要从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分布式电源并网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因此研究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方式、分析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概况1.1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含义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用电用户的需求,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通常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需要与环境友好兼容且就近用户,可以是所有用户周围环境友好型发电设备。
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是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的主要能源类型,其中可再生能源并网系统可以对废能进行高效利用,进而产生电和热,例如利用废热、废气以及其他压差发电来实现能源循环利用。
分布式供电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6-16T04:23:49.881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期作者:张伟吴广帅王莉英鞠玉堂李晓龙[导读] 科技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分布式供电技术近年来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分布式供电电源的大量接入,也提高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规划和运行中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
(国网喀什供电公司新疆喀什 844000)摘要:科技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分布式供电技术近年来在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随着分布式供电电源的大量接入,也提高了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规划和运行中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
分布式电源具有减少电能损耗,减少电网升级投资的优势,可是如果分布式电源的选址定容不够科学合理,反而会增加电能损耗,有损网络电压质量,并且改变故障电流的大小以及持续时间和方向。
所以,了解分布式电源(DG)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有助于选择最合理的分布式发电技术。
关键词:配电网络;新型能源;分布式电源引言为顺应可持续发展及增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理念,可再生能源逐渐登上了世界舞台,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了电力系统。
但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具有随机性,当其接入电力系统时,可能会对配电网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1配电系统的保护装置在配电系统中引入DG机组,会使配电结构产生本质上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运行,而其中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最大。
在配电系统中,使用组最多的就是辐射机构,在首端配置电源,可以对保护继电器起到较好的经济作用。
在此系统中,仅需要断开断路器就能起到消除障碍的目的,而对于多电源系统来说,需要将两端的继电器全部断开。
在配电网中,许多故障是突发性的,持续时间不长,在线路上设置断路器是极为普遍的做法,但通过引入DG会使配置更加复杂。
一旦系统发生故障,需要DG尽快解列,避免合闸出现失败的情况;若DG在合闸时与电网依然保持并联状态,会导致合闸失败。
2分布式供电电源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2.1电压分布受到的影响在配电网采用分布式电源之后,电力系统结构会出现变化,所以潮流大小与方向也会出现变化,最终导致电力系统电压分布出现变化,而此种变化会对电力系统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
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探讨目前,由于国家对绿色能源进行着大力的推广,可再生能源在我国东部平原及沿海地区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大规模集中接入的特点。
随着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它的出力波动的随机性将给电网的电压、电能质量、系统保护、损耗及供电可靠性形成非常大的威胁。
本文就分布式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影响做了分析探讨,并且对其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阐述。
标签:分布式能源;电网;影响;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在21世纪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分布式能源的兴产生了的广泛关注。
因为现代工业的快速迅速,所以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在环境保护方面新能源分布式发电非常有优势。
从未来的发展方面来看,分布式能源发电必将成为未来发电的主要形式。
分布式能源的基本想法其实古已有之,古人生炉取暖就体现了分布式能源的思想。
随着技术的进步,规模化的集中能源利用渐渐的把分散的能源利用模式所取代。
随着进一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能源供应在经济发展中已经走到了一个瓶颈期,并且和能源利用有关的环保问题也被人们所广泛关注。
分布式能源作为一种方法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重新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一、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概念分布式能源系统是相对于能源集中生产来说的,它是在一个区域内通过综合运用一种能源转换技术来进行同时供电、热、冷等多种极端能源,从而使能源实现梯级利用和高效利用。
其中以天然气为主要的输入能量而把可再生燃料作为辅助的输入能量,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都利用起来。
分布式能源的优点分别是:效率高且有利于促进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使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达90%以上。
具有环保性,特别把天然气、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的热电联产系统,采用分布式能源有利于分散一部分污染使它资源化,从而实现减排的目标,来有效的抑制气候变暖。
分布式能源发电通常是指一种小型化、分散式、高效可靠的发电装置,它的发电功率在数千瓦至几十兆瓦,位于用户周围或在配电网中进行直接布置,能够对用户进行高效、独立和经济的供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传统中心化发电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因此,分布式电源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布式电源指的是小型的、散布在用户端的不同类型的发电设备,包括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燃气发电等,其接入到配电网中,可以对传统中心化的发电方式进行有效补充和完善。
分布式电源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适应电能需求的变化和能源资源的不确定性。
与传统的中心化发电方式相比,分布式电源可以实现就近发电、就近消纳的理念,减少输电损耗、提高用电效率,从而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解决传统配电网容量不足、过载等问题,为构建智能电网奠定基础。
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影响。
首先,分布式电源的规模较小,单个发电单元的装机容量有限,难以像传统大型发电厂那样提供大量的电力输出,这给系统运行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其次,由于分布式电源主要集中在用户端,可能导致电网的电压、频率等参数波动较大,影响电网的功率平衡和稳定性。
此外,分布式电源的多样性和不规模性带来了对电网运行管理的挑战,需要更新升级现有的电网调度和控制系统,以适应分布式电源的接入。
为了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势,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促进其有序接入到配电网中。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政策和规范,明确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标准和条件,优化电网调度和控制机制,保障分布式电源的安全运行。
其次,应加强对分布式电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其发电效率和可靠性,降低其成本,推动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应用。
此外,还应注重加强配电网和分布式电源之间的通信、监测和控制系统建设,实现电网设备的互联互通,提高电网的智能化程度,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提供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是积极的,它可以促进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推动电能革命的发展。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取得了飞跃似的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产生的影响备受业界朋友们的高度关注。
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出力不稳定,在接入公共电网后,需要公共电网作为备用。
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大量接入电网,将对电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带来一定的冲击,那会给电网造成哪些影响呢?(1)对电网规划产生影响。
负荷预测是电网规划设计的基础,能否准确地预测负荷是电网规划的前提条件。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并网,加大了其所在区域的负荷预测难度,改变了既有的负荷增长模式。
大量的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配电网的改造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2)不同的并网方式影响各不相同。
①分布式光伏发电离网运行时对电网没有影响;②并网但不向电网输送功率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会造成电压波动;③并网并且向电网输送功率的并网方式,会造成电压波动并且影响继电保护的配置。
(3)对电能质量产生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的重要影响是造成馈线上的电压分布改变,其影响的大小与接入容量、接入位置密切相关。
光伏发电一般通过逆变器接入电网,这类电力电子器件的频繁开通和关断,容易产生谐波污染。
(4)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我国的配电网大多为单电源放射状结构,多采用速断、限时速断保护形式,不具备方向性。
这种保护方式在现有的辐射型配电网上,能够有效地保护全部线路。
但是,在配电网中接入分布式电源后,其注入功率会使继电保护范围缩小,不能可靠地保护整体线路,甚至在其他并联分支故障时,引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继电保护误动作。
一般是通过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馈线接入,当二者的容量比足够大时,就会对配电网的短路电流产生影响,进而对保护装置整定和配合原则产生影响。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保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六方面:(一)如果是在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馈线的上游发生故障,那么馈线下游的保护装置就可能会发生误动作;(二)如果故障发生在相邻的馈线,那么本馈线就可能发生保护误动作;(三)将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会影响到馈线部分的保护灵敏度,一旦灵敏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拒动或者误动的发生;(四)馈线本身具有特定的保护范围,将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会对馈线的保护范围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化;(五)当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变电站低压母线时,配电网中各个馈线的电流保护灵敏性会大大地提高,这是由于接入低压母线后,系统的短路容量就会增大很多,相应的短路电流也会增加,所以灵敏性就随之增高;(六)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之后,一旦容量增大,就可能会导致配电网保护失去选择性。
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电网上接入的分布式的电源数量。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电源的概念,阐述了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及特性,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安全稳定性、保护、电能质量、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产生影响的主要技术关键。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接入;影响引言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偏低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常规能源供应量日益紧张,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升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同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硬性指标,与之相适应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
所谓分布式电源就是电源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就地使用所发的电能,通常情况下,将10千伏及以下等级的电压接入电网,总装机容量方面单个并网点不超过6兆瓦的发电项目,主要包括太阳能、天然气、风能等综合利用发电等类型。
本文就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为同业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1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1.1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会直接影响到系统负荷的增长模式,原有配电系统的负荷预测和规划面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进而影响配电网规划的合理性。
1.2 在配电网系统中,由于本身的节点数量比较多,进而导致配电系统中出现数量较多的分布式发电机节点,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网络结构中寻找最优网络布置方案的难度。
1.3 电网位置的不确定性受接入分布式电源的的影响将会增大,变压器容量、分接开关调压范围、线路输送容量等内容的配电网合理规划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受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将会明显增加。
1.4 对含多种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对各种类型电源的协调使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由于分布式电源在运行方式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电网的可靠性:2.1 在配电系统中,如果分布式电源作为备用电源使用,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分布式电源通过向外送电,配电网的过负荷和堵塞就可以部分消除,配电网的裕度就可以增加。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分析一、综述本节将回顾分布式电源的定义、类型和特点,包括逆变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并讨论其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和优势。
分析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如分布式电源并网对保护整定配合、故障电流分布和方向元件、以及保护装置性能等方面的影响。
深入探讨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整定值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分布式电源对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线保护等的影响机理。
基于上述挑战和分析,提出针对分布式电源的优化继电保护配置和控制策略,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介绍为应对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挑战而兴起的新型继电保护技术,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故障诊断和智能保护控制,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前景。
1.1 背景和意义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持,分布式电源(DG)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分布式电源以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逐渐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微电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其对传统配电网继电保护方式带来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配电网故障分析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和位置也在发生变化,给传统的继电保护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对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作用及其对继电保护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可以提出适用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继电保护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配电网技术的日益进步,分布式电源(DG)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逐渐提高,其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国内外学者和工程师对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后的继电保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可靠性影响欧阳光明(2021.03.07)摘要:凭借运行方式灵活、环境友好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被接入到配电网中,这在对配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同时,也将改变原有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
由于用户可以同时从传统电源和分布式电源两方面获取电能,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将发生根本性改变,需要考虑系统的孤岛运行。
此外,风机、光伏等可再生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以及储能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更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本文使用一种分布式电源低渗透率情形下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计算与用户相关的配电类可靠性指标,指标分别为EENS,SAIDI,和SAIFI。
应用馈线区的概念,研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过程,对系统中的孤岛进了分类,并采用启发式的负荷削减方法维持孤岛内的电力平衡。
在上级电源容量充足的前提下,该方法对系统中非电源元件的状态进行序贯抽样,而对风机、光伏、蓄电池组等分布式电源的状态进行非序贯抽样,可以在确保一定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模拟速度。
关键词: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分布式电源,馈线区,准序贯蒙特卡洛模拟1、分布式发电发展概况作为集中式发电的有效补充,分布式发电近年来备受关注,分布式发电技术也日趋成熟,其发展正使得现代电力系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尽管到目前为止,分布式发电尚无统一的定义,但通常认为,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几十兆瓦之间的小型化、模块化、分散化、布置在用户附近为用户供电的小型发电系统。
它既可以独立于公共电网直接为少量用户提供电能,又可以接入配电系统,与公共电网一同为用户提供电能。
按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DER或DistributedGenerator,DG)是否可再生,分布式发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发电形式;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内燃机、热电联产、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发电形式。
此外,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往往还包括储能装置。
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包括:1)经济性:由于分布式发电位于用户侧,靠近负荷中心,因此大大减少了输配电网络的建设成本和损耗;同时,分布式发电规划和建设周期短,投资见效快,投资的风险较小。
2)环保性:分布式发电可广泛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3)灵活性:分布式发电系统多采用性能先进的中小型模块化设备,开停机快速,维修管理方便,调节灵活,且各电源相对独立,可满足削峰填谷、对重要用户供电等不同的需求。
4)安全性:分布式发电形式多样,能够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的扩大;同时,分布式发电位置分散,不易受意外灾害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抵御大规模停电的潜力。
上述分布式发电的独特优势是传统的集中式发电所不具备的,这成为了其蓬勃发展的动力。
为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各自的分布式发电发展战略。
例如,在2001年,美国的DG容量就占到了当年总发电容量的6%,而其于同年制定完成的DG互联标准IEEEP1574,则规划在10-15年后DG容量将占到全国发电量的10-20%;欧盟也于2001年制定了旨在统一协调欧洲各国分布式电源的“Integration”计划,预计在2030年DG容量达到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0%左右;我国对DG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相继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计划在2020年DG容量达到总装机容量的8%。
但是,在伴随着诸多好处的同时,分布式发电的发展给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系统的规划、分析、运行、控制等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分布式电源自身的特性决定了一些电源的出力将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些电源不能独立地向负荷供电,且不可调度。
而对于配电系统而言,当DG规模化接入配电系统后,配电系统由原来单一的分配电能的角色转化为集电能收集、电能传输、电能存储和电能分配于一体的“电力交换系统”(PowerExchange System)或“主动配电网络”(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配电网的结构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辐射状的、潮流单向流动的被动系统,给电压调节、保护协调和能量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
特别是当配电系统中DG的容量达到较高的比例,即高渗透率时,要实现配电网的功率平衡和安全运行,并保证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困难。
2、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影响在传统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由于配电网“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电网正常运行时负荷点仅由单一电源供电。
当系统内元件发生故障时,位于故障馈线段的负荷点因通路中断而停电,而位于故障馈线段后的负荷点则可根据是否存在联络或联络备用容量是否充足恢复供电,故障分析过程明确而清晰。
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系统后,电网变成一个多电源与负荷点相连的网络,配电网的根本特性发生了改变,这给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过程带来了许多新的影响和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波动性传统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通常采用将上级电网等效的方式,只考虑单一电源(变电站、母线)的可用性。
并且与上级电源相比,单条配电馈线的容量是很小的,因而当上级电源可用时,可以认为其容量是充足的,无需作过多考虑。
而分布式电源则不同,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一般较小,而且由于分布式发电的一次能源种类多样,分布式电源的出力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等波动性特征。
在进行可靠性分析的时候,单纯考虑负荷变化因素的影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而与此同时还要再考虑大量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的影响,就更加剧了分析过程的复杂程度。
2)系统状态规模的增加分布式电源接入后,成为了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同样需要建立其停运模型,计及分布式电源的失效状态。
另外,与馈线、变压器等非电源元件不同,分布式电源属于电源元件,通常具有多个失效状态,其停运模型的建立相对复杂。
而对于配电系统而言,配电网本身的元件数量已经很多,在大量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后,将会导致系统状态规模的进一步增加。
3)储能装置运行特性的影响储能装置是支撑分布式发电系统自主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分布式电源出力的波动性,分布式发电系统中需要配置储能装置以平滑其出力,在分布式电源出力过剩时为储能装置充电,在分布式电源出力不足时释放电能。
因此,与常规电源不同,储能装置的状态实际上属于控制变量,其出力大小受到分布式电源出力变化的控制,无法用传统元件的可靠性建模方式事先获得。
此外,储能装置充放电策略的不同也会影响其出力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过程。
4)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分布式电源的最显著影响在于其将导致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模式有两种: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
在孤岛模式下,分布式电源和部分负荷将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孤岛,由分布式电源独立向负荷供电。
虽然孤岛运行时可能会产生一些电压、频率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及安全性等问题,但这种运行方式仍被视为分布式电源的最大特点之一。
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电源如果能够运行于孤岛方式,将对孤岛内负荷的供电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孤岛的形成和划分则需要综合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性、负荷的不确定性以及保护开关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传统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中涉及不到的新问题。
而当分布式电源运行于并网模式时,也会对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过程产生影响。
在并网模式下,负荷可以同时从电网和分布式电源获取电能,看似供电更加可靠。
但是,如果考虑到经济性的因素,在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后,就应该适当减少上级电源的冗余容量,这将有可能导致分布式电源故障时,上级电源因容量不足而无法供应所有负荷的情况,反而会造成系统可靠性的降低。
另外,为了减少分布式电源对电网的负面影响,将不同类别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以及相应的控制装置以微网(Microgrid)的形式接入到配电网中,是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的最有效方式。
对微网自身的可靠性评估以及对微网接入后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实际上是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问题的延展,同样需要予以考虑。
2、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配电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是电力系统中从输电系统的变压点(transformation points)向电力用户传送电能的部分,也是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户的最终环节,包括不同电压等级的配电站、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以及把不同用户连接起来的其它电气设施。
在我国,配电系统又称为供电系统(power 3 supply system),主要是指220kV-380V系统。
通常称35kV以上系统为高压配电系统,10kV (20kV、6kV)系统为中压配电系统,380V/220V系统为低压配电系统。
当然,这几个部分也不能只按电压来严格区分,而必须考虑系统设施的功能。
根据大多数电力公司对用户停电事件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配电系统对于用户的停电事件具有更大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用户的停电事件中有80%-95%是由配电系统的故障引起的。
而且随着现代社会对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即使是局部电网故障,对电力企业、用户和社会的影响都日益增大,因此,近年来配电系统可靠性问题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而相对于高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中压配电系统对用户可靠性的影响最大,也是可靠性评估的研究重点。
本文亦以中压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文中所出现的配电系统也均指代中压配电系统。
1)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常用的负荷点可靠性指标主要包括负荷点平均故障率、负荷点年平均停电时间和负荷点每次故障平均停电持续时间。
2)负荷点可靠性指标并不总是能完全表示系统的特性。
例如,不管负荷点连接的是1个用户还是100个用户,也不管负荷点的平均负荷是10千瓦还是100兆瓦,负荷点可靠性指标都是相同的。
为了反映系统停电的严重程度和重要性,需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其可靠性进行考量,常用的系统可靠性指标包括:①系统平均停电频率指标(SAIFI)式中,i 为负荷点i的平均故障率,i N为负荷点i的用户数,SAIFI的单位为次/户·年。
根据我国《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该指标又被称为用户平均停电次数(AITC)。
②用户平均停电频率指标(CAIFI)式中,i M为负荷点i的故障停电用户数,CAIFI的单位为次/户·年,该指标与SAIFI的区别仅在于分母的值。
计算该指标时需要注意,不管一年中停电用户的停电次数是多少,对其只应该计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