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 格式:docx
- 大小:11.21 KB
- 文档页数:5
浙江省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做法与体会浙江省科技厅蒋泰维(2009年6月20日)一、目的与意义1、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是“四位一体”科技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浙江面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形势,从以抓项目为主,转向环境、人才、平台、项目一起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针对我省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实际,我们加快了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科研院所、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机构等“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和公共科技基础条件、行业、区域三类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实践证明,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集聚、培养、锻炼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优化科技公共服务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共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有效依托。
2、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构架的重要支撑◆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省的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也包括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等643家与大院名校共建的创新载体。
◆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
它在政府推动下,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把企业和科研院校联结在一起,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高科技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对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3、建设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提高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重大举措◆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研发机构。
据统计,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7188家;全省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800多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8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00多家。
◆另一方面,我省科技资源相对比较分散,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浙江省大多数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仅有30%左右。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效果评估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然而,建设这样的体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对其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以了解其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是否满足了科技创新的需求,以及是否还有改进和优化的空间。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了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
其目标是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
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评估资金投入的效果,要考察资金的规模是否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资金的分配是否合理,是否重点支持了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同时,还要关注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否存在资金浪费、挪用等问题。
此外,资金的来源是否多元化,除了政府投入,是否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参与?社会资本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如何?这些都是评估资金投入效果需要考虑的因素。
技术转移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评估技术转移的效果,要看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程度。
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技术转移平台和机制,促进了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技术转移的渠道是否畅通,信息是否对称?技术转移的服务是否专业、高效,能否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的支持?通过评估技术转移的效果,可以发现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技术转移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和质量。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
评估人才培养的效果,要关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
教育培训机构是否能够提供与科技创新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和培训项目?人才引进政策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吸引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充分调动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还要关注人才的流动情况,是否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知识产权保护对于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四位一体客户服务体系
四位一体客户服务体系是一种综合性的客户服务方法,它将多种服务渠道和方式整合在一起,以提供全方位、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这种服务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售前服务:在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之前,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支持,帮助客户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可能包括产品演示、咨询、报价等。
2. 售中服务:在客户购买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协助,确保交易顺利进行。
这可能包括订单处理、支付支持、物流跟踪等。
3. 售后服务:在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后,提供持续的支持和维护,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这可能包括产品安装、维修、保养、客户培训等。
4. 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了解客户需求和期望,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位一体客户服务体系的目标是通过整合不同阶段的服务,形成一个无缝的、全流程的服务体验,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口碑。
这种服务体系需要企业在组织架构、流程设计、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协同配合,以实现服务的高效和优质。
收稿日期:2020-10-13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以共享平台为基础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研究 (ZYGX 2019J 148);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基础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JYJG 201968)作者简介:周涛(1982-),男,上海人,博士,研究方向:科研管理㊁科技创新管理;胡建萍(1975-),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㊂产教融合 四位一体 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构建周㊀涛,胡建萍(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四川成都611731)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作用愈发凸显,我国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㊂科技创新是全局性㊁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㊁高校㊁企业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形成经济㊁政治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从而实现科技的持续创新㊂通过对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要素分析,提出科技创新㊁人才培养㊁产业孵化㊁产业投资 四位一体 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为产教融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㊂关键词: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协同创新;生态体系中图分类号:F 403.6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5095(2021)01-0057-06Four in On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ZHOU Tao,HU Jianping(Office of Strategic Planning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University of Electronic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China)Absrt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country ,the rol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China has plac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t the core of the overall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overall and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needs the deepinteg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other aspects ,forming a good mechanism for the coordinateddevelopment of economy ,politic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four in on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hich includes talent training ,industrialincubation and industrial invest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to serve the economic and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cosystem2021年2月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Feb 2021第5卷第1期Strategy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5No .10㊀引言党中央㊁国务院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并作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科技创新步入以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和并跑㊁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㊁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㊂如何解决科技发展中的瓶颈,解决深层次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㊁制度创新㊁科技创新㊁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1]㊂要积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合作,支持企业同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跨区域共建一批创新实体[1];要构建以完善国家级开发区为骨干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以大学科技园为骨干引领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体系,共同打造创新发展战略高地㊂产教融合的最早典范可以追溯到 二战 期间美国政府实施的 曼哈顿计划 ㊂该计划以美国政府为主导,企业㊁大学㊁民间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完成,其成功实施揭开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序幕㊂20世纪50年代,美国依托研究型大学㊁科研机构㊁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造就了硅谷㊁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㊁北卡罗莱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等成功案例㊂由于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能够有效地促进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资源整合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因此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有关政策来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联合㊂Henry Etzkowitz[2]构建出一种和谐发展的 三重螺旋 模式,并形成了具体的制度和理论框架㊂Harris.R[3]指出高校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变化,促成了以高校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诞生㊂2019年9月,我国国务院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预示着产教融合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展开,促使政府㊁高校㊁企业等多方面资源深度融合,打造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实体㊂目前,国内多个省份已开始与高校联合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平台作用,利用平台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构建出以企业为主体㊁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生态体系,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使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对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㊂1㊀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要素分析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4],政府㊁企业㊁高校㊁研究机构等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5-6],通过整合各方面要素资源,促进教育链㊁人才链与产业链㊁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聚焦产业发展目标,完善发展规划和资源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先进技术研发能力,推进技术和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㊂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包含了政府机构㊁企业集团㊁高等院校3个核心主体,每个核心主体承载着各自的职责,以有效的合作机制为基础,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㊂1.1㊀政府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统帅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战略性㊁前瞻性㊁公益性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7]㊂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程度也会影响产教融合行为的发生及合作模式的选择[8],通过投资㊁金融㊁用地㊁财税㊁人才等各项调控政策,有效解决校企合作信息不对称㊁对接合作不顺畅㊁评价导向不一致等突出问题,为企业㊁第5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1期高校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内外环境㊂产教融合需要政府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依托区域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城市综合承载功能,破除体制障碍㊁领域界限㊁政策壁垒,协调推进企业与高校间全要素深度融合,推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重要的支撑作用㊂1.2㊀企业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灵魂企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经济离不开企业㊂企业对社会需求最了解,对市场反应也最灵敏[9],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占据最为核心的位置㊂政府㊁企业㊁高校开展的合作活动都是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协同创新的最终价值也需通过企业来体现㊂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支撑企业持续发展[10]㊂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依靠产品㊁质量和规模,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㊂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产品更新的速度和频率越来越快,企业光依靠自身已经较难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㊂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其核心是为企业解决自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协同创新可以较大程度减少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帮助企业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效益,生产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㊂1.3㊀高校是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基石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为社会不断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㊂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通过自身特点和优势,一方面能够积极拓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渠道与方式,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出大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科技人才,为增强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㊂同时,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过程中,高校也承担了很多科研攻关工作,利用科研项目攻关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㊂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㊁密不可分㊂高校要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一定要开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科学研究[11]㊂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工作做得越好,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就越高,对社会服务的水平也会越高㊂2㊀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包含了政府㊁企业㊁大学3个核心要素,它们在体系中不是独立个体,相互间有交叉㊁有联系㊁有影响,需要通过体制机制保障才能实现创新生态体系协同发展㊂王文岩等[12]从产学研不同主体间联系紧密程度的角度,将产学研合作创新分为技术转让㊁委托研究㊁联合攻关㊁内部一体化㊁共建实体等几种模式㊂在产教融合创新的几种模式中,共建实体具有较强展示度和示范效应㊂为实现政㊁校㊁企优势互补,优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生态圈,本文提出科技创新㊁人才培养㊁产业孵化㊁产业投资的 四位一体 创新生态体系㊂2.1㊀管理模式为理顺政府㊁高校㊁企业三者合作过程中的管理体制机制,有效整合三者现有资源,实现共建协同创新实体的统筹㊁集中㊁高效管理和高质量发展,可采用 事业单位+员额制 的管理模式,即由地方政府㊁高校㊁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体,可设置为二类公益事业单位,纳入二类公益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给予政策和经费保障,支持其持续健康发展;协同创新实体的人员管理采用员额制,由当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人员控制数,并根据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体的具体规模对2021年2月周㊀涛,等:产教融合 四位一体 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构建Feb2021人员员额定期动态调整㊂协同创新实体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岗位特点,通过市场化方式自主选聘所需高端人才,人员不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㊁不定级别,实行社会化的用人制度,按照企业人员身份参加社会保险;政府㊁高校㊁企业要解决高校教师在当地做科研的经费和身份问题,打通人员流动㊁资金流动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科技资源融合㊂2.2㊀组织架构协同创新实体是由多方合作共建的,联络协调是其中的关键要素㊂为了确保机构职能的精简㊁高效和统一,可组建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体系(见图1)㊂图1㊀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体组织架构2.2.1㊀理事会为促进政府㊁高校㊁企业3方面资源的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实体可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㊂理事会作为协同创新实体的最高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审定协同创新实体的建设方案㊁工作计划㊁战略目标的审定,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聘任负责协同创新实体管理的院长㊁执行院长㊁副院长等工作㊂理事会由政府㊁高校㊁企业三方推荐人员组成,根据协同创新实体工作实际和需要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情况,对合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共同推进合作事宜㊂2.2.2㊀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作为专业咨询机构,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对协同创新实体的建设规划㊁技术攻关方向㊁重点发展领域㊁创新项目的立项评估㊁科技成果转化㊁产业培育孵化提供咨询建议㊂专家委员会成员可由政府㊁高校㊁企业推荐,由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㊁丰富实践经验并具备创新开拓精神的相关领域知名学者㊁工程技术专家㊁企业总工程师和销售部门主管组成,围绕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对接,对开展科学研究㊁人才培养㊁引进等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㊂2.2.3㊀执行机构协同创新实体可根据规模情况设书记1名,名誉院长1名,院长1名,执行院长1名,副书记㊁副院长1~3名以及管理工作人员若干,主要负责协同创新实体的创新要素汇聚整合㊁经费使用㊁教学科研㊁成果转化㊁产业发展㊁后勤保障等综合管理和运营㊂可根据实际和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人员的流动机制,如协同创新实体书记可到政府挂职担任相关职务,协同创新管理工作人员也可流动到高校工作,纳入高校统一管理㊂除保障部门外,协同创新实体可设立科技创新部㊁人才培养部㊁产业孵化部和产业投资部㊂科技创新部负责创新技术规划㊁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围绕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科技优势,结合企业和市场需求,紧密对接高新技术产业链,使协同创新实体成为本地区企业的智力源㊂人才培养部负责面向全球引进优秀人才和团队,依托高校㊁企业和协同创新实体等各方面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培养,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多个层次的人才保障㊂产业孵化部负责与企业深入对接,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建设小试线㊁中试线,实现关键技术在产业化方面的转移转化和商业化第5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1期应用,最终培育出高新技术企业㊂产业投资部负责利用政府投资㊁企业投资㊁债券融资㊁开发性金融等资金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开展产业投资㊂2.3㊀ 四位一体 创新生态体系为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引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目标,产教融合需以产业创新为核心,建立科技创新㊁人才培养㊁产业孵化㊁产业投资的 四位一体 创新生态体系(见图2)㊂通过体制创新,促使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辅相成㊁内部生态之间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为地区结构优化㊁产业升级㊁人才培养㊁科技创新做好支撑㊂图2㊀ 四位一体 创新生态体系2.3.1㊀围绕产业创新的科技创新体系协同创新实体通过构建任务导向的科研组织模式,强化与行业领军企业㊁科研院所和国际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各类重点实验室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㊁创新中心和产学研基地的建设管理,为下一步联合申报科研项目㊁组织技术攻关㊁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奠定基础㊂协同创新实体发展须与国家发展步调一致,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开展产业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研究,供给高端创新资源,服务国家科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㊂2.3.2㊀围绕产业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产业创新主要需要2个层次的人才:产业界的国际领军人才和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协同创新合作模式有利于2个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㊂国际领军人才和团队引进到企业是比较困难的,但依托高校,采用高校出指标㊁企业出项目㊁政府出人才政策的方式,能有效地为企业㊁高校招引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㊂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研究生教育,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生能了解产业动态,实实在在参与产业项目,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学习㊁在学习中实践,快速地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过渡,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创新发挥作用㊂2.3.3㊀围绕产业创新的产业孵化体系在协同创新体系绩效评价中,国家和地方最关注的是产业孵化,包含孵化载体运营效果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提升成效㊁在校和毕业生创新创业培育水平等相关工作情况㊂协同创新的产业孵化体系可以使政府㊁高校㊁企业更有利于组建㊁加入各领域的学会㊁行业协会㊁技术创新联盟㊁学术联盟和产业联盟,构建起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桥梁,形成较为顺畅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㊂2.3.4㊀围绕产业创新的产业投资体系协同创新体系要想长期㊁稳定㊁健康地运行,产业投资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㊂产业投资包含政策支持㊁资金援助和税收优惠等方面,体现出国家㊁政府的导向,有利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促使企业良性发展㊂协同创新系统诸多方面都需要政策的支持,协同创新实体选址㊁建设需要政2021年2月周㊀涛,等:产教融合 四位一体 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构建Feb 2021府主动作为,人才资源汇集需要出台吸引政策㊁校企双方合作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需要有效降低等㊂对于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而言,通过协同创新产业投资体系,可以获取到更多的资源,引导更多的商业性资金介入,从而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良性发展㊂3㊀结语政府㊁高校㊁企业是产教融合 四位一体 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核心要素,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起到了主要支撑作用㊂协同创新生态体系需立足高校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以解决产业关键核心问题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强化政府㊁高校㊁企业联动,加强从基础研究㊁科技创新㊁人才培养㊁产品研制㊁成果转化到企业培育的全链条㊁一体化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转化为企业产业发展的优势,促使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体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㊂参考文献:[1]新华网.受权发布‘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EB/OL].(2016-03-03)[2020-09-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3/03/c_128765280.htm.[2]ETZKOWITZ H.,LEYDESDORFF L.The dynamics ofinnovation: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Research Policy,2000,29(2):109-123.[3]HARRIS R I.D.The impact of 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onthe economy[J].Urban Studies,1997,34(4):605-626. [4]原长弘,孙会娟.政产学研用协同与高校知识创新链效率[J].科研管理,2013,4(4):60-67.[5]陈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㊁构成要素及其功能定位[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1(1):1-3.[6]孔祥浩,许赞.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四轮驱动 结构与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15-18. [7]谢园园,谢姝娥,仲伟俊.产学研合作行为及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32):35-43.[8]杜兰英,陈鑫.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1(22):103-017.[9]潘懋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8,3(3):15-17.[10]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 与 工学结合 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2(12):34-36.[11]鲁若愚,张鹏,张红琪.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2(2):186-193.[12]王文岩,孙福全,申强.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㊁特征及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8(5):37-40.第5卷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第1期。
1“四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背景在国家双创升级政策的有效推动下,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和资金链的融合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加快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方式[1]。
同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企业是创新主体,而大学、科研机构作为知识的重要创造源头,在技术转移转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2]。
国内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也在不断探索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路径。
我国近年来虽然成立了一批面向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但真正实现自负盈亏、高效市场化运转的寥寥无几。
主要原因是设立之初市场定位不清楚,运转过程中的市场开拓精神和措施不力,没有培育“造血”机能,没有市场竞争力[3]。
在此背景下,为推动克拉玛依创新体系建设,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克拉玛依先进科技联合研究院(以下简称先科院),用来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构建先进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模式,服务克拉玛依城市转型升级。
2“四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先科院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建设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平台、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导向和支撑”三大功能定位,对标国内外最新创新生态,补齐科技服务体系短板,以重大创新项目为引领,以市场化科技投资为驱动,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见图1):一是先科院为科技服务、技术转移转化的平台;二是依托全球协作网络,优选具有先进性、前瞻性的能源化工和装备制造领域中试项目;三是联合科技投资基金、社会战略投资人共同成立法人化中试项目运作公司;四是在先进能源技术化工中试基地和智能制造卓越中心新技术新产品孵化基地进行试验和公司运作。
克拉玛依“四位一体”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文章编号:1674-9146(2019)0939-02阎立军1,牟建平1,曹俊梅1,潘磊2,王含宇2收稿日期:2019-07-11;修回日期:2019-08-15作者简介:阎立军(1971-),男,新疆克拉玛依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E -m ail :47827979@q q.co m 。
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近一周来,有这么一个充满创业梦想的地方,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令人目不暇接的“双创”活动在这里激情上演,犹如一颗火种,引燃了无数青年创客们的洪荒之力。
据统计,去年到这里参加“双创周”活动的人数,7天超过20万人次,而今年13日至16日,已超过32万人次。
这里,是第二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和第二届国际创客周所在地。
它位于我国创新创业资源最为密集的深圳高新区南区,是一条贯穿于18栋甲级写字楼400米长的创新创业主题街区。
这个地方就是深圳湾创业广场。
它是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双创”政策、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建设国际创客中心、创业创投之都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双创周重头戏缘何定于深圳湾创业广场?走进广场,人们不难找到答案。
开街仅一年多,深圳湾创业广场就已被打造成一个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集聚创新种子和土壤的“生息之地”,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创客、创业者、创新者、远见家、风险投资家、会计师、律师、学者、企业家等一流人才的共同家园。
“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
深圳湾创业广场,已然成为全国“双创名片。
”创新运营擦亮“深圳湾”品牌用“科技园区+金融服务+上市平台+产业集群”新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园区从2022年起,深投控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承担了开发运营多个重大产业园区项目的重任,以产业聚集为目标,整合发展要素和资源,助推产业转型和价值提升。
截至目前,已开发运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深圳湾”产业运营园区品牌六大产业园区。
目前,正在不断拓展新的园区项目。
深投控将运用产业园区成功运营的经验,按照“科技园区+金融服务(创投、担保、基金等)+上市平台+产业集群”新型商业模式,把“深圳湾”培育成为国内外知名科技园区品牌,打造深圳创新型城市的亮丽名片。
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1家综合性科技园区上市平台,新建10个以上的科技园区,利用科技园区掌控客户端口,培育汇聚千家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24年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2024年,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为了保障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国政府对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升级。
在这个新的安全管理体系中,采取了四位一体的模式,包括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参与和科技支撑。
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通过政府、企业、公众和科技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政府主导是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政府在安全管理中发挥着决策、协调、监督和执法的作用。
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为安全管理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政府还应加强安全管理的组织和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安全工作有序推进。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和公众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责任感。
企业是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参与者。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积极履行安全管理职责,保障员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和应急预案。
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企业还要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安全管理,确保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同时,企业还要积极参与政府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为政府的决策和监管提供支持。
公众是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全都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政府和企业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参与和反馈,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公众在发现安全隐患和事故时要积极报警和求助,配合政府和企业的安全处理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科技是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各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手段已经出现,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支撑和保障。
构建“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南通崇川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骨干,科技金融服务为支撑,科技服务中介为桥梁的深度结合、相互交融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着力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对接中资金、信息、市场等不对称问题,推动区内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
一、强化扶持,让创业环境更加优良。
强化政府机构在“四位一体”中的主导地位,整合提升政府在政策引导、人才引进、跨区合作的作用,促进提高科技企业组织化、产业规模化和产品市场化水平。
一是在政策扶持中做大企业。
加快制定自主创新、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等扶持政策,提供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政策优惠。
专门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00万元,专项引导扶持一批初创期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并积极组织这些企业申报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二是在人才引进中做优环境。
大力实施“336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即3年内引进海外尖端人才(团队)30名,国内领军人才(团队)60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基础上,在启动经费、创业投资、贷款融资、工作用房、人才公寓、创业服务等方面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物、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崇川,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构建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建立“隶属关系在单位,价值实现在崇川”的人才资源共享模式,为他们投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三是在联合中做强实力。
根据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通过龙头带动、产业承接、区域合作、政府引导等形式,探索园区跨区域合作开发,加强与上海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集成电路孵化基地、南大苏富特软件园等园区深度合作。
全力推进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一、背景情况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 ,国家先后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教育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全国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行动计划。
但是截止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与美日等发达国家80%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差距甚远[2] 。
我国每年取得3万多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万多项专利技术[3] ,历史积累下来数量庞大,但这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研究出的成果,在完成论文发表、职称评定、成果鉴定、奖项申报后被束之高阁,成为“沉睡”的果实。
究其原因,一是成果缺乏市场导向,立项研究之初对应用需求策划不够,二是研究阶段和潜在应用要求结合不紧密[4] ,三是缺乏成果评价和定价体系,四是缺少转化激励细则[5] 。
针对上述情况,制定了科研院所“四位一体”科技成果管理体系。
二、内涵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先前延伸至研究工作立项策划时,建立科技成果策划、创造、评价、定价、转化、应用、激励全周期管理体系,分为成果策划、成果创造、成果评价定价和成果转化四个管理环节进行管理体系重构,建立相关办法、制度、模型和科技成果管理平台作为保障,全面提升科技成果的体系性、数量、质量和转化效益。
图1 “四位一体”科技成果管理体系三、主要举措(一)紧前开展成果策划,形成成果需求清单。
一是依据本单位中长期发展规划,完成产品体系、技术体系梳理,结合后续市场发展需要,分析薄弱环节和成果需求,明确成果类别和成果形态,梳理形成成果需求清单;二是围绕成果需求清单,通过多渠道,申请外部、内部经费支持,落实研究工作保障条件;三是同步开展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布局,加强产权保护,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围绕潜在应用开展成果创造,与市场需求密切协同。
一是探索试行双责任专家、双项目经理组成的“双牵双驱”管理机制。
成果创造过程中,为每个项目设置两位责任专家,分别负责创新项目的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设置两位项目经理,分别负责市场需求收集、成果转化对接和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二是建立以项目为中心(如项目联合申报、联合技术攻关)的“基于成果的精准协同”机制,强化与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双方成果需求与已有成果/成果潜力的交流对接与务实合作,提升协同创新的效益和效率。
新常态下“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构建研究新常态下,产教融合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何构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对新常态下“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构建进行探讨。
“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包括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四个主体。
政府是产教融合的推动者和组织者,高校是知识传授和科研创新的主要场所,企业是实践基地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提供者,学生是参与实践和接受教育的主体。
构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需要各个主体之间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政府在构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和法律保障。
政府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产教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此的认可度。
高校在构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应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
学生是“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的重要参与者。
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还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行业的需求和趋势,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还应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构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的过程中,需要各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
政府应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
高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建立长效机制。
学生应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构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平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个主体应加强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只有在“四位一体”的合作下,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推动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
因此,各国都加大了对创新的投资力度,打造创新型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创新体系。
而本文的主题就是探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组成的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不同于企业创新,国家创新涉及到国家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1.政府主体政府主要负责创新体系的引导和构建,包括制定有关创新的政策、加大创新投入等。
2.企事业单位主体企业与事业单位是创新主体之一,其中企业主要承担投入、研发与生产等任务,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3.高等教育机构主体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承担着为企业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
4.科研机构主体科研机构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科技攻关、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转化任务等。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国家创新体系以“四位一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模式构建,旨在形成一个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的创新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创新体系的基础,各国应加强和改善法律法规,明确创新创业的权利与义务,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2.政府引导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领导和协调国家创新政策方向,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为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
3.市场化经营市场化是创新体系发展的核心,要注重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企业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法效力。
4.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的创新是创新体系的核心,要根据各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科技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端技术研发,推动各行业发展。
5.人才支持人才是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资产,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满足国家创新的需求。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的日益竞争,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地区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效率和质量,我们致力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对这一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与目标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地区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然而,科技创新并非孤立的行为,它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服务支持,包括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
因此,建设一个高效、全面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优化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服务,从而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1、政策支持体系我们积极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
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科技创新主体能够充分了解并享受政策红利。
2、资金投入体系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
此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3、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
这些平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场地、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创新成本和风险。
4、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了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咨询服务机构等,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服务。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5、人才服务体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落户。
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6、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申请、保护、维权等服务。
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近年来,我国始终将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作为重要目标,不断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徐州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市民参与、法治保障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徐州模式。
政府参与是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的重点和基础。
徐州市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政策法规,确立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社会共治的理念。
政府加大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区治理、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加强协同合作,形成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为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参与是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徐州市鼓励并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帮助。
市政府积极落实社会工作法和志愿服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鼓励企业、商会等社会力量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在社会参与方面,徐州市形成了政府引导、社会共建、民间参与的良好格局,为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民参与是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动力。
徐州市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大众正气,积极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纪守法、文明守规、自助自救、互助互爱,形成了诚信守法、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良好道德风貌。
市政府还鼓励和支持市民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事务,积极倡导公民自治,拓展社会共治广度和深度。
通过营造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市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为构建“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构建“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南通崇川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骨干,科技金融服务为支撑,科技服务中介为桥梁的深度结合、相互交融的“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服务资源,着力解决中小科技型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对接中资金、信息、市场等不对称问题,推动区内新兴产业培育和成长。
?
一、?强化扶持,让创业环境更加优良。
强化政府机构在“四位一体”中的主导地位,整合提升政府在政策引导、人才引进、跨区合作的作用,促进提高科技企业组织化、产业规模化和产品市场化水平。
一是在政策扶持中做大企业。
加快制定自主创新、推进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规定》等扶持政策,提供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的政策优惠。
专门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00万元,专项引导扶持一批初创期企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并积极组织这些企业申报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二是在人才引进中做优环境。
大力实施“336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计划”,即3年内引进海外尖端人才(团队)30名,国内领军人才(团队)60名,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基础上,在启动经费、创业投资、贷款融资、工作用房、人才公寓、创业服务等方面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吸引海内外高层次技术领军人物、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崇川,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构建高层次人才共享机制,建立“隶属关系在单位,价值实现在崇川”的人才资源共享模式,为他们投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三是在联合中做强实力。
根据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模和区域布局,通过龙头带动、产业承接、区域合作、政府引导等形式,探索园区跨区域合作开发,加强与上海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集成电路孵化基地、南大苏富特软件园等园区深度合作。
全力推进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继续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
?
二、专注孵化,让创业企业健康成长。
发挥科技孵化器在“四位一体”中的骨干作用,依托科技服务网络,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一是构筑创新创业“大载体”。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服务外包和科技创新载体建设,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存量资产,以自建、收购、转租等方式,在南通商务核心地带世纪大道两侧全力打造崇川创新创业走廊,启动智慧谷、聚智谷、南通数字大厦、清之华园、狼山高科技产业园等孵化载体近30万平方米,“一中心多园区”的格局逐步成形。
二是搭建创新服务“大平台”。
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机构代码审批等基本的商务服务。
成立崇川科技园投资发展公司,构建“园区联络员+项目经理+创业指导+专家咨询”的四级孵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从基础性事务处理到个性化高端问题咨询、解决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强化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科技信息交流合作,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招
聘、人事代理等服务,构建以中科院、韩国首尔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为平台的高校招商渠道。
三是培育专业孵化?“大链条”。
积极推行科技孵化器专业化服务模式,已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创意设计、数据呼叫、电子信息等领域,建成了12个专业孵化器,面向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组建了一批专业化技术支撑平台,有效利用或共享科学实验、检测、加工等技术设施,催生相关技术企业的集聚和技术溢出效应,实践“二次孵化”发展理念,进一步延长孵化链条,实现孵化器功能从企业孵化到产业孵化的提升。
?
三、突破难点,让创业资本充分涌流。
发挥科技金融服务在“四位一体”中的支撑作用,构筑“以科技银行为主体、科技创新担保、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相互补充”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通过保贷一体、投贷一体、投贷保一体、并购融资等多种方式,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培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一是科技贷款“扩面增量”。
为解决园区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借助南通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科技支行,扩大金融扶持覆盖面。
对贷款总额在600万元以下的(含600万元),享受贷款基准利率;贷款总额在600万元至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
同时财政对科技银行在优惠利率的贷款额度内为企业发放的科技贷款,按贷款基准利率的一定比例给予20%或10%的利息补助,对科技银行为认定企业提供科技贷款进行风险补偿。
二是信用担保“雪中送碳”。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按照市场化思路,成立园区科技担保公司,开展中小科科技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库,以增加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透明度、降低投融资机构的交易成本和可能面临的信用风
险。
科技担保公司只按年担保费率1%,向企业收取担保费。
财政按国家规定标准与实际收费的差额给予全额补助,并积极帮助担保公司争取国家和省财政的保费补助,补助资金纳入担保机构风险准备金。
三是创投融资“倍增引擎”。
借助政府创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型中小企业,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创业投资风险的扶持政策,对于创投机构投资园区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经认定后,可按其实际投资额的3%给予风险补偿,每笔最高补助300万元。
引导、帮助园区内成熟企业实现创业板上市,充分借助国内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裕资金,2010园区高科技企业江苏金通灵风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顺利上市融资,成为南通市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
四、中介嫁接,让创业企业融入市场。
发挥科技信息中介在“四位一体”中的桥梁作用,整合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资源,健全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帮助创新创业企业进入市场、融入市场、站稳市场。
一是整合信息资源。
?结合园区主导产业,整合区域内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合理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资源,为中介机构与创业企业“牵线搭桥”,推动中介机构与创业企业“无缝对接”,为创业企业提供管理、生产、营销、技术等咨询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创业初期所面临的难题。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
拓展创业服务中心的服务领域,加快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形成融信息发布、政策扶持、人才培训、融资服务、法律咨询、会计、知识产权和办公招租于一体的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全程服务科技创业企业。
三是构筑交易网络。
建设园区企业网上交易平台,网上发布企业产品、服务信息,同步开通技术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专家论坛等网络服务,同时积极打造电子商务
理念,在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网站挂靠构建园区网上市场板块,开展网上交易,促进创业企业产品、技术、服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