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5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连加连减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连加、连减问题。
(3)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
(2)运用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过程。
(3)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连加:(1)介绍连加的概念,即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2)通过例题展示连加的实际应用,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3)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解决实际问题。
2.2 连减:(1)介绍连减的概念,即多个数相减的运算。
(2)通过例题展示连减的实际应用,如“桌子上有5个苹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苹果?”(3)引导学生运用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连加、连减问题。
(3)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
(2)运用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计算连加、连减问题。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
(2)操作教学法:运用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过程。
(3)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际应用。
(2)实物:如苹果、玩具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
(3)数轴、计数器等工具:辅助学生计算连加、连减问题。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评价学生对连加、连减概念的理解程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讲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基本概念,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方法;2.能够进行加减法的运算;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方法;2.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3.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2.线上互动授课;3.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出示一组数学题目,让学生互动解答,将孩子们的思维带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题,并让他们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拓展知识在本节课的开始,老师会首先向学生介绍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演示具体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能够彻底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3. 授课实践在讲解完基本概念后,老师会通过实例讲解具体的运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将所学知识的应用发挥到最大。
4. 方法总结在学习思路和应用都大致掌握后,老师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总结结合学生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为连加、连减,让学生熟练掌握其概念、方法和应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线上互动授课和小组学习合作的优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通过互动与交流,创造出思维互洽的学习氛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二年级连加教案范文第【1】篇〗二年级《连加》教学设计二年级《连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连减算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表达图意,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师:小朋友们,今天谭老师去数学王国游玩,你们谁想去呀?(生:想。
)我们就乘坐“口算号”公共汽车准备出发吧!1、学生看着屏幕口算。
(小朋友们,我们认真算对每一道题才可以上车哟!你们能行吗?)太棒了!你们个个都是口算小高手!2、动画演示,欢迎进入数学王国。
(看!数学王国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欢迎小朋友们走进数学王国。
)(过渡:首先来到了数学王国的农场,爱劳动的小明连忙跑过去帮叔叔喂鸡呢!)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一)探究连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1、课件演示,说图意。
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
请学生仔细观察。
师: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 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鸡淘气贪玩,来迟了吧?(演示又来了1只)师: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如果学生说不清楚,可重复演示课件)(1)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
先。
又。
)(2) 师: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2、看图列式。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板书:5+2+1)师: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3、揭示课题师:看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解决问题》一章,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章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运用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连加、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连加、连减的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和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用具:准备好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连加、连减的概念,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苹果,一共买了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
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等【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
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
(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案_学校二班级教案教学目标1.使同学正确把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同学的计算力量.3.培育同学观看、分析的力量及书写工整、标准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把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接受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情境式引入1.〔出示图片“连加连减〞〕老师表达例1的条件.2.提问:〔1〕听完老师的表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依据这些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3〕待同学答复后,完整的出例如1:同学们到西瓜园里摘西瓜,第一组摘了28个西瓜,其次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3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4〕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你预备怎么列式二、新授1.教学例1〔1〕提问引导①观看,这道题有什么特点②这道题的运算挨次是什么③这道题的数比拟大,口算起来比拟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2〕分组争辩三种方法的优劣要求:①先分小组争辩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预备怎么做〕.②把本组争辩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③假如一个组争辩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都记录下来.[争辩过程中,重点提示同学:①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的优缺点.②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擅长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③要擅长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习惯等.]方法一:比照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方法一:优点:1、同学们比拟生疏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2、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缺点:1、费时间.2、这两个竖式不太好支配格式,假如写不好,简洁显得很乱.方法二:优点:1、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2,竖式由两个削减到了一个.2、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拟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缺点:简洁丢掉其次步的加号.方法三:优点:1、更省时间.2、计算时比拟简洁,只要一位一位的计算就可以了.缺点:1、在计算的过程中,简洁丢掉进位.2、对于一些计算不娴熟的同学来说,计算起来有肯定的难度.]师: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最宠爱的,最省时的方法.〔5〕小结:问:做完这道题,大家有什么收获2.教学例2〔1〕直接出例如252-20-18=〔2〕比照问:这道题与例1有什么不同[ 例1:是一道连加的两步式题.能得到三种不同的算法.例2:是一道连减的两步式题.只能用例1中的前两种方法.]〔3〕师生、生生多边沟通问:这道题怎么算最好[ 用两个竖式计算最保险;第一步口算,其次步用竖式算.]〔4〕小结:哪一步假如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计算力量.三、稳固练习四、总结、质疑、开展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1.大家有什么收获2.还有什么问题吗3.除了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案点评:连加、连减这局部学问是在100以内的加、减法根底上教学的。
数学教案:连加连减【6篇】数学教案:连加连减篇一教学要求使学生把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计算比拟简洁的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会口算简洁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把握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计算结果消失分子是”0“的状况,会正确写”0“。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指名学生说出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计算以下各题。
-++订正后,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二、探究讨论1、提醒课题:同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
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加。
教师出例如4,指名读题,说题意。
问:这道题里有几个分数?应当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怎样计算呢?让学生争论,并说一说怎样计算。
可能大局部同学会说出按挨次分两步计算,即先计算+,得出的和再和相加。
这时教师再启发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依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说出也可以把三个分数的分子连加起来,分母不变。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写完得数1后,引导学生再仔细审题,明确题中已知条件中的分数是有单位名称的,所以在写出计算结果后还要注上单位名称。
3、教学同分母分数的连减。
教师出例如5。
启发学生思索:题中的”1“是整数,而另外两个数是分母为12的分数,能直接相减吗?怎样才能直接相减呢?(把1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同学们依据例4连加的计算,能算出这道题吗?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当学生把计算结果写成0时,教师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明确:在分数除法中,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由于在除法算式中,0除以任何自然数都得0,所以分子是0的分数都等于0。
三、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小结出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要把分子连加、连减,分母不变)2、指名学生答复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结果应当留意什么?(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等于0)四、课堂实践做例5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节【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连加和连减计算。
–能够通过加法和减法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2.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学生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2.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在黑板上写下一个简单的加法与减法的算式,引导学生简单的讨论并了解他们对于连加、连减的概念。
2. 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是什么意思,并如何进行这样的计算。
3. 练习环节设计一系列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4. 拓展应用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连加、连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化他们对于连加、连减的理解。
四、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2.思考并设计一个连加或连减的问题,明天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对于连加、连减的概念理解较为良好,但在应用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下节课需要加大练习量,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节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讲、讨论、练习和应用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学习内容。
但需要注意在讲解过程中注意让学生参与,引导问题解决思维的培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谢谢!。
The heart is endless, and good is the most valuable treasur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连加、连减教案15篇连加、连减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课前准备:学生自带小棒10根、计数器,口算卡片。
自主学习:(一)1、自学:(出示信息窗7挂图)1、师: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吸引了小兔子们的目光,我们也看一下好吗?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二)群学: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①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②一共有多少只兔子?(三)展示: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
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小组内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和算式,由组长和副组长检查。
最后组间展示。
教师选择各组部分学生板演,组长检查,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学(出示信息窗7挂图)1、师: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吸引了小兔子们的目光,我们也看一下好吗?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时间大约3分钟)二、自主、合作学习自学: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我看见图上原来有7只小猴,跳下来了5只,……(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时间为5分钟)群学: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吧!组员由小组长带领,提出自己的问题。
由小组长进行补充。
同学们的问题提的好极了!那么第一个问题谁来解决?该怎样列式?请同学们利用学具试着自己解决一下好吗?班内展示:(教师选择一个小组,由组长带领,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5课时连加连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连加和连减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快速加减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加减法算术题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运算•教学难点:运用连加和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内容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2.新知:介绍连加和连减的概念3.练习:进行连加和连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四、教学过程1.引言–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入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规则3.新知–讲解连加和连减的定义及运算方法–示范一些简单的连加和连减运算例题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师生互动,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连加和连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五、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通过示范解题引导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方法•操练训练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六、教学评价•教师及时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的表现,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七、板书设计•连加与连减–连加:a + b + c = ?–连减:d - e - f = ?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是什么?九、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连加与连减的习题十、教学反思•记录本堂课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准备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并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方法,做到熟能生巧。
2.3.1 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2.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3. 连加、连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连加、连减现象。
-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连加、连减的情况吗?能举例说明吗?2. 探究新知- 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
-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连加、连减的特点和规律。
- 讲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 让学生举例说明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连加、连减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连加、连减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探究、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个环节是学生掌握连加、连减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
探究新知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在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5《连加连减》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连加和连减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连加和连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连加和连减的基本计算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连加和连减的运用场景的理解。
2.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连加和连减。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教具:白板、黑板、教学PPT等3.学生:课前复习相关内容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连加和连减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这两种运算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 学习新知识1.连加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连加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连加的计算方法。
2.连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连减的意义,举例说明连减的计算规则。
3. 练习与运用1.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一系列的练习题,巩固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规则。
2.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连加和连减的要点,强调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生活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连加和连减的理解较为困难,下节课需要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练习。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连加、连减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连加、连减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2.连加、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理解和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连加(连减)是指将一系列数加(减)起来的运算。
在表示加(减)的符号前加上一个大加(减)字号,即“∑”(“∏”)。
例如:1+2+3+4+5=15,表示为:$\\sum\\limits_{i=1}^5 i=15$2. 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1)连加(连减)的一般形式$$\\sum_{i=m}^n a_i=a_m+a_{m+1}+\\cdots+a_{n-1}+a_n$$其中,a i为数列的第i项,m和n为求和(求差)的上下限。
(2)连加、连减的性质•交换律:$\\sum\\limits_{i=m}^n a_i=\\sum\\limits_{i=n}^m a_i$•结合律:$\\sum\\limits_{i=m}^n a_i+\\sum\\limits_{i=n+1}^p a_i=\\sum\\limits_{i=m}^p a_i$(3)连加、连减的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例如以下问题:阿勇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第二个月涨了$8\\%$,第三个月又涨了$6\\%$,则三个月的收入是多少?解:设第一个月的工资为a元,则第二个月的工资为a+0.08a=1.08a元,第三个月的工资为1.08a+0.06(1.08a)=1.1472a元。
则三个月的收入即为:$$\\sum_{i=1}^3 x_i=3000+1.08\\times 3000+1.1472\\times 3000=10101.6$$ 答:三个月的收入是10101.6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例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图片、例题、练习题等,以便进行教学展示。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题,用于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题,如购物场景、食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连加、连减学习内容:教科书P26-27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连加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课前准备:情境图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这么热的天,小朋友们正帮老伯伯摘西瓜呢。
瞧,第一组28个,第二组34个,第三组23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这怎么算呢?28+34+23二、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小东买书记,又是一个周末,小东去了新华书店,你们周末去哪了?他买了些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先是买了本,是24元,又买了本30元,再买了本18一共用了多少元?算式怎么列?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神奇小积木,让我们一起算一算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得数。
1923 2118 22 201931 2229 13 39请对你们小组的另外的三命同学的苹果个数进行调查了解,并计算三位同学的苹果总个数。
进行口算,并把口算的题目个数记录并进行计算/(附加)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反思:〖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减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2.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连加、连减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计算。
《连加、连减》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解析:《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二、探索新知(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
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28个34个22个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
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谈论学生熟悉的农家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2.尝试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连加,第二部分是连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需要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连加、连减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种新的运算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律,能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连加、连减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购物过程中的价格计算,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让学生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连加、连减概念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巩固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
教案:2.7 连加、连减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和意义。
2.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2. 解决实际问题中连加、连减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教具。
2.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减法知识。
2. 提问: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加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连减的概念和意义。
3. 讲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4. 讲解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三、例题讲解1. 讲解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 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
3. 讲解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拓展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及其运算顺序详细补充和说明:连加和连减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两种运算的方法和运算顺序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
一、连加的计算方法连加是指在一系列的加法运算中,将多个数相加的过程。
例如:3 4 5。
在连加运算中,我们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加法运算,因为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详细介绍: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二)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
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0+40+30=10+40+20=3+20+6=
70-20-40=80-50-10=65-5-20=
订正板演,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两道加法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就是一道连加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出示课题连加、连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28+34+23=
启发提问:
(1)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怎样计算?
相邻的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自己动笔试着做一做(如果有条件,每人一块小纸黑板,每人在纸黑板上做).
在学生自己试算过程中,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算法,即
大家进行评议,公认这种算法是正确的.然后出现下面两种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如果班里学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必提出,以免误导).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加式题,先加什么,再加什么?
(2)计算连加两步式题,应注意些什么?
在此基础上得出:
计算连加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要注意计算第二步时,是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上第三个数,还要注意每一个计算过程中,不要抄错数.
教师介绍简便写法.为了书写简便,我们可以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即
提问:这种写法和原来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简便在什么地方?
教师总结同学的意见,得出:这种把算式连起来写的方法,不仅可以少写一个62,比较简便,同时可以避免计算过程中抄错数的错误,使计算正确、迅速.
做一做:46+25+17=
要求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先分步书写,再用简便方法书写.指名一个同学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
2.出示例252-20-18=
启发性提问:
(1)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两步式题?
(2)你能根据刚才研究的连加两步式题,推想出连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吗?同学们试一试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教师通过行间巡视,可能发现有以下三种情况,教师先出示第(1)(2)种.
通过学生评议,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而第(2)种是用简便算法,值得提倡.
再出示第(3)种算法.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错在哪里.第一步计算对了,问题出在第二步是退位减法,而这位同学没有退位,造成计算错误.大家要吸取他的教训.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在计算两步式题时,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写竖式.如上面这道题,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写竖式(把第一步竖式用虚线框起来).做一做:84-26-30=
由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试做,指名一个学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订正.教师还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学生直接用简便方法书写,而且一次做对;哪些同学还用两个竖式做;哪些同学只写了第一步竖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结果.对最后一类同学可以提出表扬.
小结性提问:
(1)计算连减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计算连减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可以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
2.对比性练习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4+26+15=90-58-24=
直接在书上第2页做,可以列两个竖式,也可以用简便写法.
(2)口算下面各题.(书上第2页,直接在书上写得数)
7+59+20=72-6-40=
3.趣味性练习(练习一第1题)
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把练习一的第1题,如上图那样,把每行三个数的旁边画一个括号,把得数填在括号里.
4.课后练习
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口算连加、连减的基础上进行的.这节课的新知识就是,让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式题.教学中要紧紧抓住这一重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充分利用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主动获取新知识.教学一开始,安排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进行板演,第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得数就是第二个算式中的一个加数,就为学生探索连加法怎样用两个竖式进行计算打下了基础.两道例题都是放手先让学生试算,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样安排,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不仅获得了新知识,而且培养了观察、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本节课的练习除了边讲边练外,最后安排了有层次的集中练习,并进行及时反馈,表扬用简便写法及结合口算算得正确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