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5.3.1 平行线的性质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你还记得这些判定方法分别是如何叙述的吗?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又各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能叙述平行线的三条性质.
(2)能运用平行线的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理解及它们与平行线的判定之间的关系.
难点: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的逻辑表述.
二、分层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8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要求:正确画图、测量、验证、归纳.
(4)探究提纲:
①画图:画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如图1所示).
②测量: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③分析:∠1~∠8中,哪些是同位角?它们的度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同位角有:∠1与∠5,∠2与∠6,∠3与∠7,∠4与∠8,相等.
④猜想: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位角有什么关系?
⑤验证:如果改变截线的位置,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⑥归纳:
a.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你发现的结论吗?
b.你还能用符号语言表述该结论吗?
2.自学:学生按探究提纲进行研讨式学习.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了解学生围绕探究提纲进行学习的情况及存在的困惑.
②差异指导:对个别学生在学法和认知有偏差时进行点拨引导.
(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示成果,查找并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或结论.
4.强化:
(1)平行线的性质1及其几何表述.
(2)经历平行线的性质1的探究过程,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
第二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9的内容.
(2)自学时间:8分钟.
(3)自学要求:阅读教材,重要的部分做好圈点,疑点处做好记号.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与平行线的判定类似,你能由性质1推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内错角之间的关系吗?
a.结合图2,你能写出推理过程吗?
b.类比性质1,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上面的结论吗?
答案: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你还能用几何语言表述该结论吗?
②a.类似地,可以推出平行线关于同旁内角的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图2,用几何语言表述为:∵a∥b,∴∠2+∠4=180°.
b.试写出用性质1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
c.试写出用性质2推出性质3的推理过程.
③如图3,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a.从∠1=110°,可以知道∠2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2=11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从∠1=110°,可以知道∠3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3=11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从∠1=110°,可以知道∠4是多少度吗?为什么?答案:∠4=7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④如图4,AB∥CD,AE∥CF,∠A=39°,∠C是多少度?为什么?
答案:∠C=39°.∵AB∥CD,∴∠C=∠FGB,又∵AE∥CF,∴∠A=∠FGB,∴∠A=∠C=39°.
2.自学:同学们可参照自学参考提纲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尤其是性质2和性质3的推理过程,看学生能否写出来.
②差异指导:对部分感到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订正.
4.强化:
(1)平行线的性质1、2、3及其几何表述.
(2)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从角的关系得到两直线平行,就是判定;从已知直线平行得到角相等或互补,就是性质.
(3)练习:课本P20“练习”第1题和第2题.
三、评价
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各小组组长对本组的学习成果和困惑进行总结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方法、成效及不足进行点评.
(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
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①对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尝试,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②尽量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不足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配合和默契程度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