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静脉置管试卷习题试卷试题.doc

中心静脉置管试卷习题试卷试题.doc

中心静脉置管试卷习题试卷试题.doc
中心静脉置管试卷习题试卷试题.doc

肝胆外四2014 年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 小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1:下列哪项不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 D )

A:长期输液治疗

B.大量、快速扩容

C.血液净化

D.心功能不全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D)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右侧无胸导管

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C)

A:误伤气管

B:气胸

C:锁骨骨折

D:空气栓塞

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D)

A:无菌操作不严格

B:患者全身情况差

C:导管留置时间长

D: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5. 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B )

A 5ml

B 10ml

C 20ml

D 2ml

6. 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相比(B)

A 速度宜快B速度宜慢C无特殊要求

7.采用双腔管道时,因一次封管可维持( C ) 时间,所以需要两个管头交叉使用减少血凝

A 4

B 8

C 12

D 24

二:多项选择题(共8 小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1:中心静脉堵管分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两种,发生血栓型堵管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D)

A强行冲管将血栓推入血管内 B 使用10u 每 ml 的肝素钠可能有效

C 可用10000u 的尿激酶溶解到4ml 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4 小时

D 可用10000u 的尿激酶溶解到4ml 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3 个小时

2:中心静脉置管正确的冲管时机(ABC)

A 每次静脉输液给药之后

B每次输入血,血制品,TPN,脂肪乳蛋白等高粘滞性药物之后

C连续输液情况下应每12 小时冲管一次

D 连续输液应每24 小时冲管一次

3.中心静脉置管更换敷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穿刺点正对无菌敷料中央,无张力粘贴,粘贴后无卷

边。B、使用的无菌敷贴大小为成人 10*10cm,小儿

6*7cm。C、无菌敷贴至少每三天更换一次D、无菌敷贴至

少每七天更换一次

4.行 PICC置管后,如出现下列异常,其正确的处理是:

(ABCDE)A、导管堵塞时,严禁高压冲洗导管B、导管堵塞早期

可用尿激酶溶解C、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可从导管抽血行细菌培

D、如导管不慎脱出,应仔细检查导管完整情况

E、怀疑导管感染时,应在拔除导管后,留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

为导管维护三部曲, ACL 分别指的是(ABC )

A导管功能评估 B 冲管 C 封管 D 固定

6.中心静脉置管的禁忌症(ABC )

A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B穿刺部位附近有组织感染

C准备放置导管的近心端有血管损伤栓塞等

D体温升高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D )

A 上腔静脉压力较周围静脉压力低2-4mm水柱,血容量不足或深吸气时可降至0 甚至负压

B 置管后次日(24 小时内)更换敷贴一次此后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C 如果患者出现无法解释原因的高热时,需要拔出中心静脉,并作导管末端及外周血液培养

D 拔出导管时嘱病人屏住呼吸,拔管后需静卧30 分钟

8:置管后发生感染的表现包括(BCD )

A:突发呼吸困难

B:局部红肿、疼痛

C: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增高

D: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

二:判断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深静脉穿刺置管除了可以用作治疗,还可用来测定相关参数。√

2: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行穿刺置管时,有可能发生血栓脱落,导致重要脏器栓塞,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3:中心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热敷。×

4:深静脉穿刺置管时,小号针头试穿的意义在于穿刺前更准确定位。√

5:深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保持负压进针。√

6:深静脉穿刺置管时,判断穿刺针是否进入动脉的方法之一是回血颜色及回血压力。√7:深静脉穿刺置管时,若穿刺不成功,应在原处反复穿刺,直至穿刺成功。×

8: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在进入穿刺针过程中应嘱患者深呼吸。×

9:与颈内静脉置管相比,股静脉置管更易发生感染及血栓形成。√

10: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发生气胸时,若肺压缩不明显,患者无症状,可暂行观察,不作特殊处理。√

三:问答题(共 2 小题, 1 小题 10 分, 2 小题 24 分。)

1:请问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有哪些

2:请简述深静脉置管的相关并发症有哪些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中心静脉置管考核试题

填空题: 1. 中心静脉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反映_________的指标。 2. 2.中心静脉压测定(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从___将_________插入,至 上下腔静脉近________处。该管可做为_____和____用。测中心静脉压时应以______ ___为“0”点。正常值______cmH2O。 3. 中心静脉压的置管途径: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CVP目的:①了解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的综合情况。②对不明原因的__ ________进行鉴别。③对需大量___、____时,借以观察______的动态变化,循环超负荷的危险。④对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作为大量输血、补液途径。 5.颈内静脉穿刺:以__________为标志,分为______进路三种方法。 6.锁骨下静脉穿刺:以锁骨为标志,分为____二进路。锁骨上路: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 头的______,锁骨上方约___ cm处进针,针身与矢状面及锁骨各呈___角,在冠状面呈水平或稍向前略偏___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一般进针______cm即可入锁骨下静脉。锁骨下路:传统的入路为从___________交界处,锁骨下缘______cm 处进针,针尖指向__侧胸锁关节后上缘。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下缘。 7.股静脉穿刺:在腹股沟韧带下_____处,以左手食指和中指触摸股动脉,在其 ______5cm处进针,针尖指向___侧,针身与皮肤呈__°角。 选择题: 一、中心静脉置管适应证: 1. 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 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 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 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二、中心静脉置管禁忌证 1. 血小板减少或其他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以免操作中误伤动脉引起局部巨大血肿;确有必要进行穿刺,可尝试从颈外静脉穿刺。 2. 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 穿刺静脉局部感染、血栓形成; 4. 凝血功能障碍。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 技术规范 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它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当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见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2

<<返回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一般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 3

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重 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重复测 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 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 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 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因此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能够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4

中心静脉置管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哪项 不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A:长期输液治疗 B. 大量、快速扩容 C. 血液净化 D. 心功能不全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B:右侧胸 膜顶低于左侧, C:右侧无胸导管 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 并发症是() A:误伤气管 B:气胸 C:锁骨骨折 D:空气栓塞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 A:无菌操作不严格 B:患 者全身情况差 C:导管留置时间长 D: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5:置管后发生感染的表现不包括() A:突发呼吸困难 B:局 部红肿、疼痛 C: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增高 D: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 6.行PICC穿刺后,护理上应注意:(ABCDE)A、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以等渗液体冲管B、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C、严禁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冲管 D、严禁执行无菌操作技术E、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7.行PICC置管后,如出现下列异常,其正确的处理是:(ABCDE) A、导管堵塞时,严禁高压冲洗导管 B、导管堵塞早期可用尿激酶溶解 C、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可从导管抽血行细菌培养 D、如导管不慎脱出,应仔

细检查导管完整情况E、怀疑导管感染时,应在拔 除导管后,留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8.ACL为导管维 护三部曲, ACL分别指的是( ABC ) A 导管功能 评估 B 冲管 C 封管 D 固定 9.中心静脉置管的禁忌症 ( ABC ) A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B 穿刺部位附近有组织感 染 C 准备放置导管的近心端有血管损伤栓塞等 D 体温升高 10. 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 A 5ml B 10ml C 20ml D 2m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腔静脉压力较 周围静脉压力低2-4mm水柱,血容量不足或深吸气时可降至0 甚至负压 B 置管后次日(24小时内)更换敷贴一次此后至少 每周更换一次 C 如果患者出现无法解释原因的高热时,需要拔 出中心静脉,并作导管末端及外周血液培养 D 拔出导管时嘱病 人屏住呼吸,拔管后需静卧30分钟12 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 时与浅静脉相比() A 速度宜快 B 速度宜慢 C 无特殊要求 13 采用双腔管道时,因一次封管可维持( )时间,所以需要两个 管头交叉使用减少血凝 A 4 B 8 C 12 D 24 14:中心静脉堵管分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两种,发生血栓 型堵管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强行冲管将血栓推入 血管内 B 使用10u每ml的肝素钠可能有效 C 可用10000u的 尿激酶溶解到4ml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4 小时 D 可用10000u的尿激酶溶解到4ml的生理盐水 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3个小时15:中心静脉置管正确

中心静脉置管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测压技术 一、基本知识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主要适应于以下情况: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禁忌症: 1)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避免进行锁骨下穿刺; 2)局部皮肤感染者应另选穿刺部位; 3)血气胸病人避免行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 并发症:血肿、气胸、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血胸、水胸、空气栓塞和感染。 二、基本操作指导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

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⑵锁骨下路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张开便于进针。右肩部可略垫高(也可不垫),头低位约15~30°,从

深静脉置管同意书

东平县人民医院 深静脉置管术知情同意书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________ 需要在________ 麻醉下进行□临时性□长期性 ?经颈内静脉?经股静脉?经锁骨下静脉深静脉置管术。 深静脉置管术是通过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在深静脉腔内留置双腔导管的技术,根据临床治疗的需要,可分为临时性及长期性中心静脉置管两种方式。 □为方便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的治疗,需要为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减少频繁穿刺外周静脉的次数,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并发症;深静脉导管实施化疗和干细胞输注安全有效,保护外周静脉。 □深静脉置管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外周静脉穿刺不能满足治疗需要的问题以及用于部分动静脉条件不佳的免疫净化患者。 □深静脉置管是为血液净化治疗建立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和充分进行的关键。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深静脉穿刺术及留置导管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 在此列出,具体的医疗方案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 关我医疗方案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操作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医生的对策: 1)局部感染或败血症:局部穿刺点发生红、肿、热、痛,或全身感染如发热、寒战等; 2)血管损伤:发生出血、假动脉瘤、静脉狭窄、动静脉痿。局部血肿可压迫气道、胸腔、心脏、气管,引起吞咽异物感,心悸、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发热甚至窒息死亡等,必要时需外科手术治疗; 3)穿刺部位局部血肿,皮下气肿; 4)心血管症状:穿刺或拔除导管过程中可发生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跳呼吸骤停等; 5)周围组织、神经损伤:声音嘶哑、穿刺侧颈部、胸部、上肢部疼痛和乏力、麻木、活动障碍、霍纳氏综合症(穿刺侧瞳孔缩小,脸裂缩小,上眼睑轻度下垂,眼球后陷,同侧面部 皮肤血管扩张并无汗)等; 6)空气栓塞:可影响呼吸,导致心血管衰竭、神经系统后遗症、肺栓塞,甚至死亡等; 7)血栓形成:可造成血管栓塞、静脉炎、导管堵塞等; 8)穿刺中或穿刺后可进入胸腔、纵隔、心包、心脏、淋巴管、腋静脉、颈内静脉颅内部分等,出现气胸、血胸、胸腔积液、纵隔积液、心包积液、心脏穿孔、淋巴漏等; 9)穿刺及置管失败; 10)渗液、渗血,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中心静脉置管试题最新版本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哪项不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 A:长期输液治疗 B. 大量、快速扩容 C. 血液净化 D. 心功能不全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右侧无胸导管 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误伤气管 B:气胸 C:锁骨骨折 D:空气栓塞 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 A:无菌操作不严格 B:患者全身情况差 C:导管留置时间长 D: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5:置管后发生感染的表现不包括() A:突发呼吸困难 B:局部红肿、疼痛 C: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增高 D: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 6.行PICC穿刺后,护理上应注意:(ABCDE) A、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以等渗液体冲管 B、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C、严禁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冲管 D、严禁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E、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 7.行PICC置管后,如出现下列异常,其正确的处理是:(ABCDE) A、导管堵塞时,严禁高压冲洗导管 B、导管堵塞早期可用尿激酶溶解 C、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可从导管抽血行细菌培养 D、如导管不慎脱出,应仔细检查导管完整情况 E、怀疑导管感染时,应在拔除导管后,留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 8.ACL为导管维护三部曲, ACL分别指的是(ABC ) A 导管功能评估 B 冲管 C 封管 D 固定 9.中心静脉置管的禁忌症(ABC ) A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B 穿刺部位附近有组织感染 C 准备放置导管的近心端有血管损伤栓塞等 D 体温升高 10.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 A 5ml B 10ml C 20ml D 2m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腔静脉压力较周围静脉压力低2-4mm水柱,血容量不足或深吸气时可降至0甚至负压 B 置管后次日(24小时内)更换敷贴一次此后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C 如果患者出现无法解释原因的高热时,需要拔出中心静脉,并作导管末端及外周血液培养 D 拔出导管时嘱病人屏住呼吸,拔管后需静卧30分钟 12 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相比() A 速度宜快 B 速度宜慢 C 无特殊要求 13 采用双腔管道时,因一次封管可维持( )时间,所以需要两个管头交叉使用减少血凝 A 4 B 8 C 12 D 24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返回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1.0cm 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

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

中心静脉置管试卷习题试卷试题.doc

肝胆外四2014 年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 小题,每题 2 分,共 14 分) 1:下列哪项不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 D ) A:长期输液治疗 B.大量、快速扩容 C.血液净化 D.心功能不全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D)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右侧无胸导管 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C) A:误伤气管 B:气胸 C:锁骨骨折 D:空气栓塞 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D) A:无菌操作不严格 B:患者全身情况差 C:导管留置时间长 D: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5. 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B ) A 5ml B 10ml C 20ml D 2ml 6. 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相比(B) A 速度宜快B速度宜慢C无特殊要求 7.采用双腔管道时,因一次封管可维持( C ) 时间,所以需要两个管头交叉使用减少血凝 A 4 B 8 C 12 D 24 二:多项选择题(共8 小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1:中心静脉堵管分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两种,发生血栓型堵管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D)

A强行冲管将血栓推入血管内 B 使用10u 每 ml 的肝素钠可能有效 C 可用10000u 的尿激酶溶解到4ml 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4 小时 D 可用10000u 的尿激酶溶解到4ml 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3 个小时

脐静脉置管

脐静脉置管 作为新生儿科医生,接诊抢救早产儿,是日常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在成功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过程中,静脉通路的建立十分重要,也是一大难点。在VLBWI的治疗中,周围静脉通道很难长时间保留,反复穿刺有一定难度,在输注高渗液体时,容易外渗造成皮下坏死,因此,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开展了PICC技术,逐渐开展了脐静脉置管术(UVC),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操作。 在新生儿使用UVC技术,能有效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护理反复穿刺,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 新生儿分娩后1-3天内,脐带未干,脐部血管清晰可见,管径相对较粗,可利用来做静脉置管。 以下将简单跟大家一起分享脐静脉置管术的操作要点,跟大家一起再次复习一次。 脐静脉置管术: 一、适应症:

1、中心静脉压力测定; 2、紧急静脉输液或给药; 3、交换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 4、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输液 二、禁忌症: 脐膨出、脐炎、脐带畸形、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等。 三、器械准备: 脐静脉导管:(体重<1.5 kg,使用3.5Fr,≥1.5 kg,使用5.0Fr),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包(包括:连接脐静脉插管和三通开关,5 ml注射器、眼科镊、弯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手术刀、无菌巾等);新生儿穿刺护理包。

四、操作步骤: 1、确认可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儿,生后保留脐带残端3-5 cm(部分资料提示可保留6-8 cm),脐带未干结,患儿放置辐射保温台,生后24小时内呼吸循环稳定的早产儿,跟家属沟通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取合适型号的法国进口的脐静脉导管,由2名熟悉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操作,计算置管深度: 公式一:体重×2+5 cm+脐残端长度(一般为0.5 cm); 公式二:体重×1.5+5.6 cm+脐残端长度; 公式三:肩缝到脐带距离×0.6; 计算深度参考范围: 3、置管过程中,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仰卧位,适当制动患儿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相关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整个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暴露消毒术野皮肤,以脐部为中心直径10-15m,常规消毒脐部和周围皮肤,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铺单;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试题

2019 年第二季度静疗小组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知识考试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 (共 7 小题,每题 2 分,共 14分) 1;下列哪项不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 ( D ) A:长期输液治疗B.大量、快速扩容C.血液净化D.心功能不全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D ) 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胞静脉几乎成一直线B: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C:右侧无胸导管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 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C ) A:误伤气管B:气胸C;锁骨骨折D空气栓塞 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 (D ) A:无菌操作不严格B:患者全身情况差 C: 导管留置时间长 D: 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5. 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 B ) A5ml B10ml C20ml D2ml 6. 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相比 ( B ) A 速度宜快 B 速度宜慢 C 无特殊要求 7?采用双腔管道时,因一次封管可维持(C时间,所以需要两个管头交叉使用减少血凝A4 B8 C 12 D 24 二:多项选择题 (共8 小题,每题 4分,共 32分) 1:中心静脉堵管分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两种,发生血栓型堵管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D) A 强行冲管将血栓推入血管内 B 使用 10u 每 ml 的肝素钠可能有效 C、可用10000的尿激酶溶解到 4ml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闭管24小时D可用 10000的尿激酶溶解到4ml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 2ml,闭管 2-3 个小时2: 中心静脉置管正确的冲管时机 ( ABC ) A每次静脉输液给药之后 B每次输入血,血制品,IPN,脂肪乳蛋白等咼粘滞性药物之后 C连续输液情况下应每12小时冲管次D连续输液应每24小时冲管次 3. 中心静脉置管更换敷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穿刺点正对无菌敷料中央,无张力粘贴粘贴后无卷边。 B、使用的无菌敷 贴大小为成人10*10cm,小儿6*7cm。C、无菌敷贴至少每三天更换一次D无菌敷贴至少每七天更换一次 4. 行PICC置管后,如出现下列异常,其正确的处理是:(ABCDE) A、导管堵塞时,严禁高压冲洗导管 B、导管堵塞早期可用尿激酶溶解 C怀疑 导管相关感染时,可从导管抽血行细菌培养 D如导管不慎脱出,应仔细检查导管完整情况 E、怀疑导管感染时,应在拔除导管后,留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 5. ACL为导管维护三部曲,ACL分别指的是(ABC )A导管功能评估B 冲管C 封管D固定 6. 中心静脉置管的禁忌症 ( ABC)

中心静脉置管试题14329

肝膽外四2014年中心靜脈置管相關知識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7小題,每題2分,共14分) 1:下列哪項不是深靜脈穿刺置管の適應症(D ) A:長期輸液治療 B. 大量、快速擴容 C. 血液淨化 D. 心功能不全 2: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時,通常選擇右側頸內靜脈而非左側,其原因與下列哪項無關(D )A:右頸內靜脈與無名靜脈和上腔靜脈幾乎成一直線 B:右側胸膜頂低於左側, C:右側無胸導管 D:右側頸內靜脈容易暴露 3:用鎖骨內側端上緣切跡法行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時,最易發生の並發症是(C ) A:誤傷氣管 B:氣胸 C:鎖骨骨折 D:空氣栓塞 4:發生導管感染の原因不包括(D ) A:無菌操作不嚴格 B:患者全身情況差 C:導管留置時間長 D:置管後未及時使用抗生素 5.中心靜脈置管封管時選用の注射器不得少於( B ) A 5ml B 10ml C 20ml D 2ml 6.使用中心靜脈推注藥物時與淺靜脈相比( B ) A 速度宜快 B 速度宜慢 C 無特殊要求 7.采用雙腔管道時,因一次封管可維持( C )時間,所以需要兩個管頭交叉使用減少血凝 A 4 B 8 C 12 D 24 二:多項選擇題(共8小題,每題4分,共32分) 1:中心靜脈堵管分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兩種,發生血栓型堵管時下列處理方法正確の是(BD) A 強行沖管將血栓推入血管內 B 使用10u每mlの肝素鈉可能有效

C 可用10000uの尿激酶溶解到4mlの生理鹽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閉管24小時 D 可用10000uの尿激酶溶解到4mlの生理鹽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閉管2-3個小時2:中心靜脈置管正確の沖管時機(ABC ) A 每次靜脈輸液給藥之後 B 每次輸入血,血制品,TPN,脂肪乳蛋白等高粘滯性藥物之後 C 連續輸液情況下應每12小時沖管一次 D 連續輸液應每24小時沖管一次 3.中心靜脈置管更換敷貼時下列說法正確の是(ABD) A、穿刺點正對無菌敷料中央,無張力粘貼,粘貼後無卷邊。 B、使用の無菌敷貼大小為成人10*10cm,小兒6*7cm。 C、無菌敷貼至少每三天更換一次 D、無菌敷貼至少每七天更換一次 4.行PICC置管後,如出現下列異常,其正確の處理是:(ABCDE) A、導管堵塞時,嚴禁高壓沖洗導管 B、導管堵塞早期可用尿激酶溶解 C、懷疑導管相關感染時,可從導管抽血行細菌培養 D、如導管不慎脫出,應仔細檢查導管完整情況 E、懷疑導管感染時,應在拔除導管後,留取導管尖端進行細菌培養 5.ACL為導管維護三部曲, ACL分別指の是(ABC ) A 導管功能評估 B 沖管 C 封管 D 固定 6.中心靜脈置管の禁忌症(ABC ) A 嚴重の出凝血障礙 B 穿刺部位附近有組織感染 C 准備放置導管の近心端有血管損傷栓塞等 D 體溫升高

中心静脉置管试题

肝胆外四2014年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哪项不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D ) A:长期输液治疗 B. 大量、快速扩容 C. 血液净化 D. 心功能不全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D )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右侧无胸导管 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C ) A:误伤气管 B:气胸 C:锁骨骨折 D:空气栓塞 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D ) A:无菌操作不严格 B:患者全身情况差 C:导管留置时间长 D: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5.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B ) A 5ml B 10ml C 20ml D 2ml 6.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相比( B ) A 速度宜快 B 速度宜慢 C 无特殊要求 7.采用双腔管道时,因一次封管可维持( C )时间,所以需要两个管头交叉使用减少血凝 A 4 B 8 C 12 D 24 二:多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1:中心静脉堵管分为血栓型和非血栓型两种,发生血栓型堵管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BD) A 强行冲管将血栓推入血管内 B 使用10u每ml的肝素钠可能有效 C 可用10000u的尿激酶溶解到4ml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4小时

D 可用10000u的尿激酶溶解到4ml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3个小时2:中心静脉置管正确的冲管时机(ABC ) A 每次静脉输液给药之后 B 每次输入血,血制品,TPN,脂肪乳蛋白等高粘滞性药物之后 C 连续输液情况下应每12小时冲管一次 D 连续输液应每24小时冲管一次 3.中心静脉置管更换敷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穿刺点正对无菌敷料中央,无张力粘贴,粘贴后无卷边。 B、使用的无菌敷贴大小为成人10*10cm,小儿6*7cm。 C、无菌敷贴至少每三天更换一次 D、无菌敷贴至少每七天更换一次 4.行PICC置管后,如出现下列异常,其正确的处理是:(ABCDE) A、导管堵塞时,严禁高压冲洗导管 B、导管堵塞早期可用尿激酶溶解 C、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可从导管抽血行细菌培养 D、如导管不慎脱出,应仔细检查导管完整情况 E、怀疑导管感染时,应在拔除导管后,留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 5.ACL为导管维护三部曲, ACL分别指的是( ABC ) A 导管功能评估 B 冲管 C 封管 D 固定 6.中心静脉置管的禁忌症(ABC ) A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B 穿刺部位附近有组织感染 C 准备放置导管的近心端有血管损伤栓塞等 D 体温升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D ) A 上腔静脉压力较周围静脉压力低2-4mm水柱,血容量不足或深吸气时可降至0甚至负压 B 置管后次日(24小时内)更换敷贴一次此后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C 如果患者出现无法解释原因的高热时,需要拔出中心静脉,并作导管末端及外周血液培养 D 拔出导管时嘱病人屏住呼吸,拔管后需静卧30分钟

最新深静脉置管测试题资料

精品文档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哪项不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 A:长期输液治疗 B. 大量、快速扩容 C. 血液净化 D. 心功能不全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尖() 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 :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 :右侧无胸导管 D :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前路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针尖通常指向() A :右侧乳头 B :左侧乳头 C :右侧胸锁尖节 D :左侧胸锁尖节 4: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有时需置入长期血液透析导管,为了避免导管角度过大而打折,通常选用哪种方法行右颈内静脉置管() A :前路法 B :中路法 C:后路法 D :以上均可选用5:锁骨下径路穿刺置管时,穿刺位置通常选择() A: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 1.0cm B:锁骨中、外1/3交界处,锁骨下 2.5cm C: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 1.0cm D:锁骨中、内1/3交界处'锁骨下 2.5cm 6:右锁骨上径路穿刺置管时,正确的体位是() A :头部垫小枕、头转向左侧 B :肩部垫小枕、头转向左侧 C :头部垫小枕、头转向左侧 D :肩部垫小枕、头转向右侧

7:股静脉穿刺置管的进针点应选择() A :股动脉外侧0.5-1 cm腹股沟韧带上方0.5-2cm处 B :股动脉外侧0.5-1 cm腹股沟韧带下方0.5-2cm处 精品文档 C :股动脉内侧0.5-1 cm腹股沟韧带上方0.5-2cm处 D :股动脉内侧0.5-1cm腹股沟韧带下方0.5-2cm处 8:股静脉穿刺置管前,应了解患者相尖情况,下列哪项可不包括() A:有无疝手术史 B:有无出血倾向 C:有无结核病史 D:有无股静脉血栓形成 9: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A:误伤气管 B :气胸 C :锁骨骨折 D:空气栓塞 10:深静脉穿刺置管进入导丝过程中如遇阻力时,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适当轻柔调整穿刺针的位置 B :用力强行推进 C :退岀导丝及穿刺针,重新穿刺 D :必要时选择其它路径穿刺 11 :负压进针穿刺时未见回血,下列哪项可能性小() A :进针方向不合适 B :进针角度不合适 C:静脉壁被推扁后贯穿 D :进入动脉 12:当穿刺针进入动脉时,正确的处理是() A :迅速置入导管 B :退出穿刺针,立即重新穿刺 C :退出穿刺针,较长时间压迫 D:立即静脉注射止血药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规范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中心静脉压(CVP)是衡量左右心排出回心血的能力和判断有效循环血容量的指标,现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一.适应症 1.体外循环下各种心血管手术 2.估计术中将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的非体外循环手术 3.严重外伤、休克以及急性循环衰竭等危重病人的抢救 4.需长期高营养治疗或经静脉抗生素治疗 5.研究某些麻醉药或其他治疗用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6.经静脉放置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二.穿刺置管途径 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放置导管至中心静脉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用贵要静脉或股静脉。 1.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1肋的外侧缘,成人长约 3~4cm。前面是锁骨的内侧缘,在锁骨中点稍内位于锁骨与第1肋骨之间略向上向内呈弓形而稍向内下,向前跨过前斜角肌于胸锁关节处与颈内静脉汇合为无名静脉,再与内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通常多选用右侧锁骨下静脉作为穿刺置管用。穿刺进路有锁骨上路和锁骨下路两种。

⑴锁骨上路病人取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高,头偏向对侧,使锁骨上窝显露出来。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锁骨上缘约处进针,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直到有暗红色血为止。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便可送管入静脉。送管方法有两种: ①外套管直接穿刺法:根据病人的年龄选用适当型号的外套管针(成人16~14号,儿童20~18号)直接穿刺。当穿中静脉后再向前推进3~5mm,而后退出针芯,将注射器接在外套管上回抽有静脉血时,可缓慢旋转向前送入;如回抽无回血,可缓慢后撤同时回抽,当抽到回血时即停止后撤,经反复测试确定在静脉腔内再慢慢旋转导管向前送入。 ②钢丝导入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金属穿刺针及相应型号的钢丝和导管。穿刺方法同前,当穿中静脉后将钢丝送入。如果导管较软可先用相应型号的扩张器沿钢丝送入静脉内(送扩张器前先用尖刀片将皮肤针眼扩大),而后撤出扩张器,再将导管沿钢丝送入静脉。导管送入的长度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5~10cm即可。退出引导钢丝用缝线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再用皮肤保护膜加固。用缝针固定时下针的方向应与导管平行,不可横跨导管以免将导管扎破。锁骨上路进针在穿刺过程中,针尖前进的方向实际上是远离锁骨下动脉和胸膜腔的方向前进,所以较锁骨下进路为安全。此进路不经过肋间隙,送管时阻力小,用外套管穿刺时可直接将套管送入静脉,到位率比锁骨下路高。也可以经此路放置Swan-Ganz导管和肺动脉导管或心内膜起搏器。

中心静脉置管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哪项不就是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适应症( ) A:长期输液治疗 B、大量、快速扩容 C、血液净化 D、心功能不全 2: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而非左侧,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 ) A:右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与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线 B:右侧胸膜顶低于左侧, C:右侧无胸导管 D:右侧颈内静脉容易暴露 3:用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法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 ) A:误伤气管 B:气胸 C:锁骨骨折 D:空气栓塞 4:发生导管感染的原因不包括( ) A:无菌操作不严格 B:患者全身情况差 C:导管留置时间长 D:置管后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5:置管后发生感染的表现不包括( ) A:突发呼吸困难 B:局部红肿、疼痛 C:血常规示白细胞数增高 D:其它原因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 6、行PICC穿刺后,护理上应注意:(ABCDE) A、输入全血、血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以等渗液体冲管 B、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C、严禁使用小于10ml注射器冲管 D、严禁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E、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 7、行PICC置管后,如出现下列异常,其正确的处理就是:(ABCDE)

A、导管堵塞时,严禁高压冲洗导管 B、导管堵塞早期可用尿激酶溶解 C、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可从导管抽血行细菌培养 D、如导管不慎脱出,应仔细检查导管完整情况 E、怀疑导管感染时,应在拔除导管后,留取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 8.ACL为导管维护三部曲, ACL分别指的就是( ABC ) A 导管功能评估 B 冲管 C 封管 D 固定 9.中心静脉置管的禁忌症( ABC ) A 严重的出凝血障碍 B 穿刺部位附近有组织感染 C 准备放置导管的近心端有血管损伤栓塞等 D 体温升高 10.中心静脉置管封管时选用的注射器不得少于( ) A 5ml B 10ml C 20ml D 2ml 11.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 上腔静脉压力较周围静脉压力低2-4mm水柱,血容量不足或深吸气时可降至0甚至负压 B 置管后次日(24小时内)更换敷贴一次此后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C 如果患者出现无法解释原因的高热时,需要拔出中心静脉,并作导管末端及外周血液培养 D 拔出导管时嘱病人屏住呼吸,拔管后需静卧30分钟 12 使用中心静脉推注药物时与浅静脉相比( ) A 速度宜快 B 速度宜慢 C 无特殊要求 13 采用双腔管道时,因一次封管可维持( )时间,所以需要两个管头交叉使用减少血凝 A 4 B 8 C 12 D 24 14:中心静脉堵管分为血栓型与非血栓型两种,发生血栓型堵管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就是() A 强行冲管将血栓推入血管内 B 使用10u每ml的肝素钠可能有效 C 可用10000u的尿激酶溶解到4ml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4小时 D 可用10000u的尿激酶溶解到4ml的生理盐水中,管腔中溶入2ml ,闭管2-3个小时 15:中心静脉置管正确的冲管时机( ) A 每次静脉输液给药之后 B 每次输入血,血制品,TPN,脂肪乳蛋白等高粘滞性药物之后

脐静脉插管的护理

脐静脉插管的护理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脐静脉置管的护理 1.插管过程中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并注意心电监护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避免操作中患儿病情变化而发生意外。 2.置管期间护士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保证脐静脉置管的有效使用。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动作要轻柔,做完每项操作后,均要认真检查置管的位置确保插管通畅。 3.每日用2%安尔碘消毒脐带两次。 4.护理操作时,应能够严格无菌操作,每12小时用生理盐水和10U/ml 肝素冲管一次,防止静脉栓塞的发生。与导管连接的输液管路每24小时更换一次。 5.每日观察脐部周围皮肤,注意有无红肿、渗液、有异味等感染征象。 6.对实施置管患儿,哭闹严重难安抚的情况下,适当进行肢体固定,防止将导管脱出。 7.静脉输液前,要认真检查并排出注射器,三通及导管衔接处的气体,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及小血凝块。输液时严密观察,采用微量泵根据患儿病情、药物性之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的发生。治疗后输液系统各接头要拧紧。 8.发现导管有脱落征象时,应及时通知医生,经严格消毒后,重新缝合固定。切不可将脱出导管再行插入。 9.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脐炎、败血症? ①保持脐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置管期间不洗澡,勤换尿布以防因尿裤潮湿而浸湿或污染敷料;②每日用2%安尔碘消毒脐带两次;③治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与导管连接的输液管路每24h更换1次。保持环境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④每日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⑤每日观察脐部,注意有无红肿、渗液、有异味等感染征象,以便及时通知医生。 (2)预防空气栓塞,静脉栓塞? ①置有脐静脉插管的患儿,应在监护室内专人护理,静脉输液前,要认真检查并排出注射器,输液器,三通及导管衔接处的气体,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及小血凝块。治疗后注意输液系统各接头要接紧;②观察患儿在输液过程中,有无呼吸困难,青紫,一旦出现,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左侧卧位,并通知医生;③为防止血栓形成,在脐静脉插管期间禁止从该处取血。 (3)预防急性肺水肿脐静脉管腔大,输液速度快,必须严密观察,采用微量泵根据患儿的病情、药物性质按医嘱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10.导管脱落的护理? 导管脱落的原因主要由于导管固定不牢或插入深度不够所致。移动新生儿时,动作轻柔,不要用力牵拉输液管。发现导管松脱征象,应及时严格消毒,重新缝合固定。 11.拔管的护理 (1)应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达到治疗目的后应尽早拔除导管,以减少感染机会。通常导管保留7d左右。一旦出现血栓、气栓、感染等现象应立即拔管。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前准备 1、遵照医嘱,穿刺前进行病人教育。病人或家属签署置管同意书。 2、无菌贴膜、缝合包或中心静脉穿刺包、2ml注射器、肝素盐水、2%利多卡因,生理盐水、输液器。常规消毒用品、肝素帽或三通阀、止血带、无菌手套 3、接三通阀前先排气,连接时使螺旋口吻合即可,勿用力过大,避免损伤连接器,致使出现裂缝,导管堵塞 ?穿刺部位: 1 颈内静脉 2锁骨上、下静脉 3股静脉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颈内静脉全程均被胸锁乳突肌覆盖,上部位于胸锁乳突肌的 前缘内侧,中部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下面和颈总动脉的后外侧,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继续下行与对侧的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胸锁乳突肌下端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一个三角,称胸锁乳突肌三角,三 角顶点常为颈内静脉的穿刺点。一般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更为方便,因右侧无胸导管,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几乎为一直线,且右侧胸膜顶部较左侧低 ?穿刺方法 ?根据颈内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种 ?前路 ?体位: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穿刺点及进针:操作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 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处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1/3交界处。 ?此路径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后路 ?体位:同前路,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 ?穿刺点与进针: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1/3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 作为进针点。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甚至穿入气管内。 ?中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