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资料整理

  • 格式:wps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

西方古代注重模仿现实,将文艺视为反映现实的“镜子”,而中国却将文艺视为“抒情言志”和“载道”之工具。

中国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宗旨是“保持原作神韵”,“忠实传达原文意趣”。但是,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朱生豪采用归化译法,使原意失真。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But,I,a maid

他要借着你做相思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

他本想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个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从事文学翻译时,译者面临的远远不只是两种语言间的“功能对等”的转换,而更主要的是如何协调因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冲突,或者说翻译实际上是文化之间的潜对话、文化之间的协商。

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比较文学的英语名称是Comparative literature。最早使用这一术语的英国批评家是马修*阿诺德。1848年,他从法语引进该术语,但是他是在一封私人信件中使用这个名称,这封信1895年才出版,因此最早使用该术语进入比较文学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法国学派反对平行研究式的比较,而仅仅承认“文学关系”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宗,并以文学关系为主轴建立起了由影响的“起点”经“中介”再到“终点”的三点一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体系。

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1827年)的是德国学者、著名作家歌德,他被公认为是推动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写出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专著的人也并不是法国人,而是英国人波斯奈特。1886年他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比较文学理论的专著《比较文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在平行研究与跨学科研究这一架构下,美国学派建立起了一套学科理论,这套理论以“比较诗学”“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原属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大大扩展了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美国学派也并未完全否定法国学派以“文学关系”为主轴的“影响研究”,而是将两者结合,从而形成了欧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经典模式,即由“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构成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模式。韦斯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就是其典型代表。这套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典型代表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

如果说法国学派以“影响研究”为基本特色,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为基本特色,以“中国学派”命名的新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可以说是以“跨文化研究”为基本特色。

目前,比较文学各个阶段的学科理论基本上可以综合起来,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学科理论框架,既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文明研究”为三大支点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

具体来说,影响研究求的是“同源性”,即渊源的同一性;平行研究求的是“类同性”,即不同国家文学、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类同。

可比性的基本立足点是“同源性”和“类同性”,不过不是只有它们才有可比性,“变异性”和“差异性”同样可比。

作为第一个全面而系统地阐述法国学派的理论代表,梵*第根实证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法国比较文学研究成果的总结,为比较文学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学科体系。

首先,他将文学研究划分为“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

其次,梵*第根将文学的同源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为比较文学研究寻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学理依据。

把比较文学看作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更符合比较文学的实质。比较文学具有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综合性、族际性和科际性”

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学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比较文学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可比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同源性

二、变异性

三、类同性

四、异质性与互补性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即文学跨越性研究(跨国,跨学科,跨文明)

法国学派以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以及异域形象学等构成影响研究的研究领域,美国学派则以比较诗学、主题学、文类学、跨学科研究等构成平等研究的领域,而中国学派则以异质文明中的双向阐发和异质比较、对话法、融合法来构成跨文明研究的比较文学新范式。文学跨越性研究:跨国研究、跨学科研究、跨文明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四大领域:

一、实证性影响研究;

二、文学变异研究:

1、语言层面变异研究;

2、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又称为形象学;

3、文学文本变异研究;

4、文化变异研究。

三、平行研究

四、总体文学研究

流传学

流传学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实证主义哲学成为影响研究(也是流传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基础。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的实证主义哲学流派强调知识的“实证性”,其特点是只研究具体事实和现象,以及现象间的外部联系,试图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改选一切学科部门。

流传学研究的影响类型:

1、放送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的影响。

2、技巧的影响,指放送者在创作中所形成的文体或艺术形式的技巧性因素对接受者造成的重要影响。

3、艺术形象的影响。指的是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的流传,如中世纪西班牙传说中的青年贵族唐璜的形象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4、主题或题材的影响。在欧洲文学中,许多作家创作的主题和题材都源于希腊神话;

5、框范的影响。所谓“框范”指作品中展示的某种特定的空间或环境,如经典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风物、背景、社会环境等常常形成一种“框范”,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如但丁〈神曲〉中神秘而罪恶的地狱和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