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法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内容概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主要包括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法治观念以及国家意识等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具体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家庭伦理道德、网络道德、环境道德、法律常识等章节。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法治意识,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
3.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积极履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美德,尊重家庭关系,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践、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法治精神与行为规范。
2.教学难点: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法治观念与行为的统一、家庭美德与社会责任的融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生活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规范。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典型案例,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3.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辨能力。
4.结合社会实践,开展志愿服务、法治宣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都能按时完成,并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质量。
六、课堂活动设计1.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和法治问题,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正确处理。
2.小组讨论:围绕某个道德或法治话题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提升思辨能力。
3.辩论会:组织专题辩论会,让学生在辩论中深化对道德和法治问题的理解。
4.情景剧表演:创作和表演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情景剧,让学生在观看和参与中受到教育。
七、实践教学环节1.社会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道德和法治现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024道法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学生特点1.好奇心强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新知识和新体验有着强烈的渴望。
例如,在学习汉字时,他们会好奇每个字的形状和含义。
2.注意力难以持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
像在课堂上,可能一只飞过的小鸟就能吸引他们的目光3.形象思维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地依赖具体的形象来理解事物。
比如,在学习数字时,通过数具体的物品会更容易掌握。
4.好动、活泼一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喜欢活动和游戏。
(二)学习能力1.识字量有限刚入学时,大部分学生的识字量较少,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可能会表述不清或不完整。
(三)学习习惯1.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如何预习、复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2.书写规范需要培养,握笔姿势、笔画顺序等书写方面的规范都需要逐步教导和纠正。
(四)家庭背景影响1.家庭环境的差异:不同家庭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方式不同,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有的家庭会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有的家庭可能关注较少。
2.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和家长需要根据这些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引导策略,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框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一年级上册教材教材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
教材整体围绕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旨在引导儿童适应新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二)教材的变化1.内容编排:低年级段每册都由与儿童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构成,新教材可能在这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可能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以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一、教学教研工作
(一)参与德育教学研究,深入研究教学理论,探讨教学方法,实践
新技术、新方法,发现教学中的新事物、新现象,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健
康发展;
(二)积极参与德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修订、完善;
(三)制定完善德育教学计划,及时调整内容,定期进行复习,使学
生对课程知识有全面理解;
(四)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德育成果,给予建议和帮助,及时调
整教学方法。
二、个人学习及研究
(一)学习中外优秀教材,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二)定期读书南方家庭德育、七堂课堂、新课程改革,加深对教育
理论的理解;
(三)及时分析和总结教学活动,形成教学总结,当做自身教学反思
和研究;
(四)结合德育教学实践,以论文形式发表学术论文,增加学术积累;
(五)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就教育教学问题交流思想,共同探讨,丰富教学经验。
八年级道法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在第二学期的道法教学中,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具体目标如下: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什么是道德以及道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2. 教学内容本学期的道法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方面:- 道德基础知识梳理:回顾和巩固道德基础知识,包括道德概念、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 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 道德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分析各种道德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道德问题,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 道德故事分享:通过分享经典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智慧,塑造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 道德礼仪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礼仪素养,教授社交礼仪、公共场合行为规范等。
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组织讨论和小组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思考和思想碰撞,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利用多媒体教具:运用多媒体教具,如幻灯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道德概念、案例和故事,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 实地考察和游览: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或游览,结合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加深对道德实践的认识。
- 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通过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加深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4. 教学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道法学习情况,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日常表现评价:评估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情况、小组活动表现、个人观点表达等。
- 作业和习题评价: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和参考习题,检验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教案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初中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 尊重他人3. 团结合作第二课时:1.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正确的价值观3. 良好的道德素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已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2. 提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个人行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1. 学生通过教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经验。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已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2. 提问:如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1. 学生通过教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经验。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环节: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
2024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八年级政治下册教学目标:1. 掌握党和国家机构的组织与职能;2.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 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原则;4.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党和国家机构的组织与职能1. 党的组织与职能- 党的基本组织-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2. 国家机构的组织与职能-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 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3. 党领导人民政权的性质和职能- 人民政权的性质- 人民政权的职能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与监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监管第三章:社会主义法治原则1.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法治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2.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制度-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宪法的作用和地位- 司法制度的建设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总结和展望教学计划:教学时间安排:共计12周,每周3节课,共计36节课。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为主导,通过讲授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和解答问题。
2.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评价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演讲: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演讲,展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 期末考试:以选择题、解答题等形式进行综合考核。
八年级道法下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及总体安排本学期道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
通过多方位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重要性,进而主动践行道德。
具体教学目标和总体安排如下: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1) 了解道德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 掌握典型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念。
(3) 培养尊重他人、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道德价值观。
2. 提升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1) 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品质和优良的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1) 强化道德实践,提升学生道德行为质量。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道德困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道德价值观念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分步安排1. 道德观念及原则教学(1) 道德的概念及作用。
(2) 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念。
(3) 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的关系。
(4)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2. 道德规范教学(1) 学习并理解典型的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等。
(2) 分析道德规范与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关系。
(3) 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和应用道德规范。
3. 道德实践教学(1) 设计道德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者服务、亲情关爱行动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道德的感受和作用。
(3) 分析道德实践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4. 道德困境教学(1) 分析典型的道德困境案例,如考试作弊、泄露他人隐私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正确应对道德困境的方法和原则。
(3) 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道德困境的能力。
5. 品德培养教学(1) 培养学生积极向善的品质,如勇敢、乐观等。
(2)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审美情操和艺术品位。
(3)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公民责任感。
6. 道德评价与反思(1) 建立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机制。
统编版道法教学计划一、课题统编版道法教学计划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像什么是道德规范啦,法律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呀这些。
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课本里提到的不同道德观念和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比如说,知道在社会交往中诚实、友善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也明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觉得这学科挺好玩的。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像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关心社会等。
还得让他们有基本的法治意识,知道法律是保障我们生活的重要武器,从而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道德与法治相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给他们一个社会现象,像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种,他们能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去分析这是不对的,并且能说出理由。
还得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能够把学到的道德和法治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一个有道德、守法律的小公民。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像在家庭里要尊老爱幼,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这些道德规范无处不在,得让学生好好掌握。
(2)法律的基础知识。
例如法律的构成要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这是理解法治社会的关键。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道德可不是光知道就行,得真的能做到,这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得想办法让他们从心里接受并且去做。
(2)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学生可能觉得法律离自己挺远的,得让他们明白法律就在身边,违反法律是要承担后果的。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中的情景,像在讲家庭道德的时候,可以创设家庭聚会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家庭成员之间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在讲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创设法庭审判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法律的严谨。
2. 案例分析法找一些实际的道德和法治案例,像一些好人好事体现道德高尚的案例,还有一些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学计划:
1. 主题: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道德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内容安排:
- 第一单元:学生责任与义务
- 第二单元:公民意识与法制观念
- 第三单元: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
- 第四单元: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管理
- 第五单元:亲情、友情、爱情与婚姻
4. 教学方式:
- 多媒体教学:引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个案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真实生活中的道德难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 教学评价:
- 学生平时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包括参与集体活动、主动帮助他人等。
- 课堂小测:定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作业评定:布置一定量的练习和作业,评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使他们成为有担当、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民。
八年级道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八年级道法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包括个人品德修养、社交礼仪、家庭伦理、国家法律法规等内容。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1.知识目标:准确掌握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
2.技能目标:培养良好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能够运用道法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我管理和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培养热爱生活、尊重他人、负责任的公民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的章节安排,详细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个人品德修养——着重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行为习惯。
2.第二章:社交礼仪——介绍礼仪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礼仪。
3.第三章:家庭伦理——探讨家庭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和责任。
4.第四章:国家法律法规——解读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道法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框架。
2.讨论法:学生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增进对道德规范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围绕课程内容进行,具体包括:1.教材:正式出版的道法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源。
2.参考书籍:选择一些辅助性的参考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或搜集相关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材料,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以支持实践教学部分。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道法学习框架,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升。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来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八年级道法教学计划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研究《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研究态度和氛围,不仅要记忆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期和叛逆期,需要在教学和日常交往中进一步了解、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本学期教学目标:1.以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2.转变以学科知识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突出显现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3.从整体上把握好“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的教育教学目标。
4.在教学中主动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教学方法: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人师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2.按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
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熟练掌握教材,努力研究。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期,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4.搞好学生课前预,让学生提前对课文有大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因材施教,教给学生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提高研究兴趣。
教学安排:预备周:8月30日-8月31日第一周:9月1日-9月6日第二周:9月9日-9月12日第三周:9月16日-9月20日第四周:9月23日-9月27日国庆节休息:9月28日-9月29日第五周:10月1日-10月7日第六周:10月8日-10月11日第七周:10月14日-10月18日第八周:10月21日-11月25日期中考试:10月28日-11月1日第九周:11月4日-11月8日第十周:11月11日-11月15日第十一周:11月18日-11月22日第十二周:11月15日-11月29日第十三周:12月2日-12月6日第十四周:12月9日-12月13日第十五周:12月16日-12月20日教学安排:12月23日-12月27日:教学内容为第一单元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篇1一、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具体看法与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等。
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政治课程标准》等指导性的文件,树立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发展。
政治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具有牢固的课程目标意识。
政治教学中所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落实课程目标。
即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学习政治的方法,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更要让学生在政治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参与,发展个性,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换言之,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中的发展,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优化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作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首先我要把教本吃透,认真研究课标,了解学生背好第一节课。
其次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的课外书籍,及时的了解政治方面的新观点,开阔视野。
另外还要钻研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
在反思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争取全面有机地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二)改变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
以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按照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探索生命化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学习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近期课堂观察、与学生交流、向原班任课教师了解,我觉得:总体上讲,这4个班的学生大多数学习积极性比较好,课堂纪律好,有一半的学生能较自觉地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背诵,求知欲强。
但是课堂上学生自主参与较差,学生思维灵活性不够强,课堂气氛有待改善,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学生作业书写不够规范。
从上学期的教学和期末考试的情况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因此,本学期在抓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加强能力素质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由于刚接班,对班级的学生还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日常交往中,进一步了解、分析、及时发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提高教学成绩,进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有五单元共11课。
1.第一个单元是跨越代沟。
这个单元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走近家长,一个是了解老师。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孝敬父母,与家人沟通,摆脱依赖和叛逆,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学会尊重老师,平等交谈,和谐理解,合作互助,与老师为友2.第二单元是友谊的天空。
这个单元有三个内容,一是有朋友的感觉,二是交友的智慧,三是男女之间。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关于在学校人际交往中如何正确友好地与同学交流,正确理性地认识青春期的萌芽心理,处理异性之间的相关问题。
3、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
本单元的内容两个,一是从众与自主,二是偶像与自我。
这单元的教育主要是教育学生避免从众心理,超越崇拜,独立思考,合理选择,承担责任,走向真正的自主。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唐静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承担八年级三、四、八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一、教学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的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编写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对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探究,将这些知识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随着学生生活领域扩展和行为能力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两课。
教材第一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开篇,通过介绍“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等宪法原则,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二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第三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单元,明确提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
总之,宪法精神是贯穿全册的红线,是统帅全篇的灵魂。
第一单元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
通过阐释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增强学习宪法的积极性。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由引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两框组成,主要阐明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道法教学计划一、上学期教学情况小结1、制定计划: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2、认真备课: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
学生是被教的主体。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我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
二、本学期教学及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的道法教学,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多数学生对道法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
作业完成情况和改错纠错情况有所进步。
但是年级的后进生还是比较多,学习习惯不是很好。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养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3、我们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养成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具体情境中与人流畅地交流,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让我们了解网络交往,学会自我保护,过健康的网络生活。
第1篇一、课程概述道法实践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法律法规;(2)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3)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法治观念;(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2)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德;(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社会公德;(3)职业道德;(4)家庭美德。
2. 法制教育:(1)宪法;(2)刑法;(3)民法;(4)行政法;(5)经济法;(6)国际法。
3. 实践活动:(1)道德实践活动;(2)法治实践活动;(3)社会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2. 讲授(1)结合教材,讲解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2)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3)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讨论(1)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等;(2)组织学生参与法治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3)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院、公安局等。
5.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的收获;(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道法课程方案方案1. 引言道法课程是一门涵盖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探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和法家思想,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开展和演变。
本文档将提供道法课程的方案方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分析道家和法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原理;•掌握道家和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跨学科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3.1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起源和开展;•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如道、无为、自然、非争、无为而无不为等;•道家学派,如老庄道家、荀子道家等;•道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3.2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起源和开展;•法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如法、术、政治、秩序、权力等;•法家学派,如韩非子、商鞅等;•法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3.3 道法思想的比拟与分析•道家和法家思想的异同点与联系;•道家和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政治的影响;•道家和法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例如:•课堂讲授:教师将介绍道家和法家思想的根本概念和开展历程;•文本阅读与讨论:学生将阅读相关文本,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小组讨论与演示:学生将分组讨论特定问题,并进行小组演示;•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特定历史案例,了解道家和法家思想对社会与政治的影响;•研究报告:学生将撰写关于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报告。
5. 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作业与论文:评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演示与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考试:评估学生对于道家和法家思想的掌握程度;•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于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研究能力和论述能力。
初中道法教学计划措施
1. 设立专门的道法教学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2. 制定教学大纲,明确道德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目标。
3. 推行小班化教学,以便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道法教育。
4. 鼓励学生参加道德法治知识竞赛和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5. 设立"道法之星"评选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榜样和模范。
6.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道法教育内容。
7. 鼓励学校开设道法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社区中学习道德法治知识。
8.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法院和公安机关,让他们深入了解法律的执行过程。
9. 定期举办道德法治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授课。
10. 将道德法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如校训、校风等方面。
11. 开展"亲情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和亲人在道德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2. 通过班会、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遵守法律法规。
13. 注重课外道法教育,组织学生参加社区义工活动和公益项目。
14. 建立学生道德法治档案,记录学生的表现和成长,定期进行评议。
15. 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法治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16. 设立道德法治教育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
17. 建立道德法治课程评价制度,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定期评估。
18.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道法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19. 制定学校道法教学的长期规划,确保教育目标的逐步实现。
20. 通过道法教育推广活动,提升社会对初中道法教育的认知和关注度。
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道德与法治
教学计划
唐静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承担八年级三、四、八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教学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的课程标准对新课程的总目标确定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写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对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探究,将这些知识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随着学生生活领域扩展和行为能力增强,他们必将深入参与社会与国家生活,并作为公民面对和处理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教材设计了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分为两课。
教材第一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开篇,通过介绍“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等宪法原则,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二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第三单元,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单元,明确提出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
总之,宪法精神是贯穿全册的红线,是统帅全篇的灵魂。
第一单元是宪法教育的绪论部分,是全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
通过阐释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增强学习宪法的积极性。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由引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和“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两框组成,主要阐明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是第一课的逻辑延伸: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要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宪法价值,必须“保障宪法实施”。
第二单元主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明确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内容。
第三课“公民权利”,重点介绍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人身自由以及财产权利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和其他权利。
第四课“公民义务”,重点介绍了宪法规定的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等公民基本义务,引导学生增强义务意识,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单元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使学生了解各项国家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各类国家机关的性质与职能,理解其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意义,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树立制度自信。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重点介绍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重点介绍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阐明其性质与职权。
第四单元主要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体会法治原则与价值追求,崇尚法治精神,培养法治思维,引领法治行为。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首先阐明自由、平等是人类的共同向往和珍贵的共同价值。
然后阐释法律意义上自由与平等的真谛。
最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追求自由、践行平等原则。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首先阐明公平、正义是人类永恒追求与共同理想,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法律制度对公平正义的保障,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坚守公平、维护正义。
三、教学措施
1、进行有效备课,理清脉络,建构体系,把握主旨。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精选事例创设情境,基于情境,探究问题,生成观点。
3.做到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认真做好培优生、后进生的工作。
以鼓励为主,不轻易批评。
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做到因材施教,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其学习兴趣。
四、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进度表
预备周:制定计划,分配备课任务
第一周: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二周: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三周: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四周: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五周第五课,我国的基本制度(经济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第六周:期中复习
第七周:期中考试
第八周:第六课我国的国家机构(权力机关)期中考试阶段复习第九周: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第十周: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第十一周以后:期末复习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