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道法学期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2024道法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学生特点1.好奇心强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新知识和新体验有着强烈的渴望。
例如,在学习汉字时,他们会好奇每个字的形状和含义。
2.注意力难以持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
像在课堂上,可能一只飞过的小鸟就能吸引他们的目光3.形象思维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地依赖具体的形象来理解事物。
比如,在学习数字时,通过数具体的物品会更容易掌握。
4.好动、活泼一年级学生精力充沛,喜欢活动和游戏。
(二)学习能力1.识字量有限刚入学时,大部分学生的识字量较少,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可能会表述不清或不完整。
(三)学习习惯1.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如何预习、复习,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
2.书写规范需要培养,握笔姿势、笔画顺序等书写方面的规范都需要逐步教导和纠正。
(四)家庭背景影响1.家庭环境的差异:不同家庭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方式不同,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有的家庭会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有的家庭可能关注较少。
2.家长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和家长需要根据这些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引导策略,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框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4)一年级上册教材教材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过好校园生活”“第三单元养成良好习惯”“第四单元我们讲文明”。
教材整体围绕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旨在引导儿童适应新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二)教材的变化1.内容编排:低年级段每册都由与儿童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构成,新教材可能在这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可能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以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
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道法课程方案方案1. 引言道法课程是一门涵盖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探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和法家思想,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开展和演变。
本文档将提供道法课程的方案方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分析道家和法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和根本原理;•掌握道家和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培养批判性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跨学科研究和思考的能力。
3.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主题:3.1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起源和开展;•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如道、无为、自然、非争、无为而无不为等;•道家学派,如老庄道家、荀子道家等;•道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3.2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起源和开展;•法家哲学的核心概念,如法、术、政治、秩序、权力等;•法家学派,如韩非子、商鞅等;•法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3.3 道法思想的比拟与分析•道家和法家思想的异同点与联系;•道家和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政治的影响;•道家和法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主动学习。
例如:•课堂讲授:教师将介绍道家和法家思想的根本概念和开展历程;•文本阅读与讨论:学生将阅读相关文本,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小组讨论与演示:学生将分组讨论特定问题,并进行小组演示;•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特定历史案例,了解道家和法家思想对社会与政治的影响;•研究报告:学生将撰写关于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报告。
5. 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作业与论文:评估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演示与讨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考试:评估学生对于道家和法家思想的掌握程度;•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于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研究能力和论述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第一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中心,认真____“课程”的精神和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将实践的过程转化为创新的过程。
根据低年级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工作计划,以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工作重点: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以及教研室对品德学科的高度重视,我们本学期按照上级要求,组建了《品德与生活》教研组,我们组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拓展学科视野,加强内外融合,努力使品德课堂生活化,品德教学科学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生活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工作思路,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一)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深入实施课程。
1、校本培训课程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教师的教学行为。
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
作为教研组长,我将带头努力学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教研组不断强化学习教育,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了解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助教师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
2、教研活动(1)确保每学期一定次数的教研活动,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转变教育思想,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探讨教学方法,互相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品德组的实际,要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互动交流,积极发挥同伴合作,努力使教学水平达到。
(2)认真抓好课堂教学活动,组内加强集体备课,上好校内公开课,通过课后评价和思把好质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之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
具有很强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儿童为目标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人类福祉”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个性和丰富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过程导向设计教材试图从学生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自然统整。
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以使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新生入学不久,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材分析1.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纬,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用三篇课文和一个单元体验活动创造性地拓展为与儿童发生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大生活场域引领置身其中的儿童在4个生活方面学习、活动、提升,用空间逻辑取代了原教材的生活事件和时间逻辑的编排。
因为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然后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
低年级段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4册教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
2.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意识教育的启蒙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新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渗透在活动主题中。
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体现的课文有:《我爱爸爸妈妈》、《幸福一家人》等;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体现的课文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与规则同行》、《红路灯在站岗》等;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上学路上-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2.知道上学路上应当注意什么;3.培养学生安全出行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2.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保证安全;3.如何应对遇到的突发事件。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教师问:“在上学路上,你们都发现了什么问题吗?有哪些危险呢?”2.诱导学生分析上学路上的危险,并解决问题。
” 3.教师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路面标志。
(二)创设情境1.小组讨论,设计一个案例分析。
2.发放地图为学生规划上学路线,让学生完成假设情况并进行交际口语的练习。
3.小组反馈,学生们分享完成结果,并让其他组员提供建议。
(三)知识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安全出行的知识点;2.梳理谨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加强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内容;3.强调学生必须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知识应用1.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一道应用题目,考察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2.学生完成应用题,并进行展示和讨论;3.教师强调良好的出行习惯对成长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1.教师和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本课教学的亮点和不足;2.教师根据反思结果,调整下次教学计划;3.学生对本节课程及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时间安排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估1.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考试题目;2.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和绘图等方式进行评价;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应答情况,对学生综合评分。
五、教学延伸1.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则、道路标志和安全意识的认识;2.倡导学生参与交通安全志愿者工作;3.积极与学校及社区合作,建立交通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上,我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案例和总结知识点等多种方法,使学生在体验中掌握上学路上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细节,也强化了安全习惯的意识。
教学评估方面,我采用了多角度的评价方式,让学生的优劣势得到了发挥,形成了一个互补的教学模式。
教学工作计划(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台子镇中心小学年级科目一年级道德与法制制定教师宋玉翠制定时间 2020年9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一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6名,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
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目标要求1.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并乐于与新同学、新老师交往。
2.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动中的规则和纪律,初步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逐步熟悉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4.珍惜自己的生命,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5.初步养成按时作息,做事用心的习惯。
初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初步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6.知道上学不迟到,应该提前做好上学的准备,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知道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情,遇到危险会自救。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知道作为学生在学校里应遵守的纪律。
7.熟悉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学会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
能体验到长辈的关爱,体会到家庭生活的幸福。
8.关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能主动为他们着想。
能用自己的方式说出对长辈的爱,用行动表达对长辈的爱。
9.了解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能从自己的成长与变化中感受到家人的爱。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初步认识到自身的责任。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敬长辈,关心家人。
10.通过了解祖国各地和家乡冬天的迷人景色,养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
在创造性的观察体验活动中,产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喜爱并积极参加过新年这样的庆祝活动,体会节日的热烈气氛和美好快乐的心情。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备课教师: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统编版道法教学计划一、课题统编版道法教学计划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原理,像什么是道德规范啦,法律在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呀这些。
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课本里提到的不同道德观念和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比如说,知道在社会交往中诚实、友善等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也明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2.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觉得这学科挺好玩的。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像尊重他人、热爱集体、关心社会等。
还得让他们有基本的法治意识,知道法律是保障我们生活的重要武器,从而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
3.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道德与法治相关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给他们一个社会现象,像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这种,他们能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去分析这是不对的,并且能说出理由。
还得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能够把学到的道德和法治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做一个有道德、守法律的小公民。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道德规范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像在家庭里要尊老爱幼,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这些道德规范无处不在,得让学生好好掌握。
(2)法律的基础知识。
例如法律的构成要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这是理解法治社会的关键。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道德可不是光知道就行,得真的能做到,这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得想办法让他们从心里接受并且去做。
(2)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学生可能觉得法律离自己挺远的,得让他们明白法律就在身边,违反法律是要承担后果的。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生活中的情景,像在讲家庭道德的时候,可以创设家庭聚会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家庭成员之间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在讲法律知识的时候,可以创设法庭审判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法律的严谨。
2. 案例分析法找一些实际的道德和法治案例,像一些好人好事体现道德高尚的案例,还有一些违法犯罪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
一年级道法上册教学计划1500字第一课:道德概念与基本原则(2天)1.1 意义与特征(半天)- 通过群体讨论,让学生了解道德的意义和特征。
-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提出对道德的理解和感受。
1.2 道德的基本原则(1.5天)- 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道德原则进行介绍。
- 每组展示他们选择的道德原则,并对其他组提问。
- 教师总结各组的道德原则,形成学生对道德基本原则的共识。
第二课:尊重与友好(2天)2.1 什么是尊重(1天)- 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尊重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找到改进的方法。
2.2 什么是友好(1天)- 学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友好。
- 老师给出友好的定义,引导学生根据定义评价自己的友好行为。
- 学生分组进行友好行为的模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友好的过程。
第三课:诚实与正直(2天)3.1 什么是诚实(1天)- 学生通过讨论,了解诚实的概念和重要性。
-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诚实经历。
- 老师通过故事和情景,向学生介绍正直的概念。
-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正直和诚实的困境。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四课:守时与守规(2天)4.1 什么是守时(1天)-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守时计划表。
- 学生讨论守时的好处以及不守时的后果。
4.2 什么是守规(1天)- 通过游戏的形式,教授学生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 学生角色扮演,体验不守规则的后果。
第五课:公平与正义(2天)5.1 什么是公平(1天)- 学生通过游戏和情景剧,认识公平的概念和意义。
- 学生讨论公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5.2 什么是正义(1天)- 学生分组讨论正义的概念和实践方法。
- 分享讨论结果,形成学生对正义的共识。
第六课:勤奋与努力(2天)6.1 什么是勤奋(1天)- 通过故事和情景剧,向学生介绍勤奋的概念和意义。
- 引导学生讨论勤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作用。
一年级道法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学会依法办事,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这些学生来自于城市和农村,家庭背景各异,但都希望在新学期里取得好成绩。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本学期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针对城市学生,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针对农村学生,注重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针对男生,注重培养其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和社会观。
4、针对女生,注重培养其良好的礼仪素养和审美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事业观。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年级道法上册教材内容包括:《上学路上》、《课间十分钟》、《待客有礼》、《有朋自远方来》四个单元。
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主题和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制观念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和法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措施1、注重情景教学。
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认识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2、注重实践操作。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3、注重知识拓展。
通过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计划道法教学进度计划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计划道法教学进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年级上道法教师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2. 培养学生自律和遵纪守法的习惯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守规矩的行为理念二、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a.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b. 学习尊重他人c. 学习守信用d. 学习团结互助2. 法治教育a. 认识国家法律b. 了解社会规章制度c. 培养遵纪守法的习惯d. 学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教学方法1. 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道德法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2. 体验式教学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道法的重要性,培养其自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亲子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道法教育,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的合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1. 开学初,首先进行道德规范的讲解,让学生明确校规校纪,形成规范意识。
2. 在课堂教学中加入道法教育内容,如小故事、小游戏等,激发学生对道法的兴趣。
3. 定期开展道法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与道法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道法知识的积极性。
4.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相关单位,增加学生的实地体验和知识积累。
5. 在寒暑假期间,开展道法教育夏令营,拓展学生对道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效果评估1. 每学期进行一次道法教育成效评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和行为表现。
2.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道法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生的道法学习情况,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4. 整理学生的道法学习档案,做好学生的成长记录和反馈。
以上是一年级上道法教师的工作计划,希望能够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学生在道德法治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道法教学计划我呀,这学期要搞这个小学道法的教学计划呢。
我就琢磨着,这道法课可不像数学题,1加1就等于2,它是那种得让孩子们从心里明白道理的课。
我站在那教室前面,看着那些小脸蛋儿,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好奇。
我就想啊,我得把这道法课上得像一场好玩的游戏。
我先把教室打量了一圈儿,墙上有些花花绿绿的画儿,那环境看着还挺让人舒心的。
我心里盘算着,这教学内容得一步一步来。
比如说讲礼貌这个事儿,我不能光在黑板上写几个字儿,我得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我就想啊,我可以先给他们讲个故事。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讲:“同学们啊,我给你们讲个事儿。
从前有个小朋友啊,他就不懂得礼貌,见到老人也不打招呼,结果呀,大家都不喜欢他。
”我一边讲,一边学着那个不懂礼貌的小朋友的样子,歪着脑袋,眼睛斜着看,孩子们就哄堂大笑起来。
然后我就跟他们互动,我问:“同学们,你们想做这样的小朋友吗?”孩子们都大声喊:“不想!”那声音啊,震得我耳朵嗡嗡的,但是心里可高兴了。
再讲讲诚实守信吧。
我把我的旧手表拿出来,在他们眼前晃悠,说:“同学们啊,这个手表啊,它虽然旧了,但是对我来说可重要了。
为啥呢?因为这是我爷爷给我的,爷爷告诉我要诚实守信,就像这个手表一样,稳稳当当的。
”我讲的时候啊,眼睛里满是回忆,孩子们都静静地听着,那小眼神儿里透着认真。
我还得带着他们做些实践活动呢。
比如说让他们分组,去校园里找那些有礼貌、诚实守信的事儿,然后回来跟大家分享。
我看着他们分成小组,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就像一群小麻雀,那场面可热闹了。
我在这教学计划里还想着呢,要给那些表现好的孩子奖励。
奖励啥呢?我想啊,就奖励我自己做的小卡片,上面写着鼓励的话儿。
我想象着孩子们拿到小卡片时那高兴的样子,脸上笑开了花,我自己也跟着乐。
我还得跟其他老师交流交流呢。
我就找那个教语文的张老师,我见到他就说:“张老师啊,你看我这道法课,想让孩子们更有兴趣,你有啥好主意不?”张老师就跟我说了好多办法,什么角色扮演啊之类的。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道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价值观。
(2)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技巧。
(3)理解个人与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3)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道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道法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道法的基本原则:仁、义、礼、智、信。
2. 第二课时:道德规范与人际交往(1)基本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2)人际交往技巧:倾听、表达、沟通、合作等。
3. 第三课时:个人与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
(2)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和责任。
4.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与创新精神(1)实践操作: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
(2)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道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价值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技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
5.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体验和感悟道德规范。
四、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道法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道法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3)介绍道法的基本原则:仁、义、礼、智、信。
(4)案例分析:分析一个道法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原则。
2. 第二课时(1)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
(2)讲解基本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等。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规则教学计划
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让一年级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和法规原则,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道德原则
- 课程1:尊重他人
- 课程2:诚实可靠
- 课程3:合作与分享
第二单元:法规规定
- 课程1:交通规则
- 课程2:安全规则
- 课程3:环保规则
教学方法
- 探究式研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研
究兴趣。
- 游戏与角色扮演: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
体验道德与法规的应用场景,加深理解。
教学活动
1. 学生小组讨论:针对不同的道德和法规原则,让学生分成小
组进行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游戏:例如交通规则大挑战、环保知识问答等,让学生在游
戏中研究和巩固所学的道德和法规知识。
3. 角色扮演:创建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
模拟实际情况,让他们理解和应用道德和法规原则。
评价与反馈
-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 作业评定: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检查他们对道德和法
规知识的掌握程度。
- 同学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反馈,在课下互相研究和进步。
资源准备
- 道德和法规故事书籍
- 角色扮演道具
- 游戏道具和奖励
教学团队
- 一年级班主任
- 道德与法规教育专家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规则教学计划》的概述。
通过该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心和遵守规则的公民。
道法课教师工作计划和目标一、工作计划1. 积极准备教学内容道法课程作为传统文化课程,教师需要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精湛的教学技巧。
我将积极准备教学内容,包括研读道法经典,深入了解道家哲学思想和道家文化内涵,探索教学方法,为每堂课的讲解和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
2. 制定教学计划在了解学生的基础和兴趣的基础上,我将结合道法课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和课程表,选择适合的教材和辅助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了使道法课程更加生动、形象,我将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设计PPT、视频、音频等教学辅助材料,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他们对道法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 多样化教学方法我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问答、教学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 考核制度的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对道法课程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对道法课程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道法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提高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道法课程中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智慧的启迪。
4. 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课堂互动、课后讨论、个案辅导等形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道法文化。
5. 推广道法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学科发展,为道法课程的推广和传承做出贡献。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
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
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
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