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四下《确定位置》(公开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3.04 KB
- 文档页数:8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科学《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直线运动对象的位置和方向的基本概念。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确定直线运动对象的位置和方向。
3.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验证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4. 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概念的讲述、案例分析、实验演示。
2. 教学难点:抽象概念的理解,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1. 直线运动对象的位置和方向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2. 实验方法和观察方法,如何确定直线运动对象的位置和方向。
3. 运动对象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的概念和相关方法。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机器人进行简单的演示,让学生猜测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并通过竖直投影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
第二步:概念讲解通过实例和图片,对直线运动对象的位置、方向进行讲解,并引入相关术语。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步:实验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讲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流程,并考虑相关变量的影响,通过调整实验参数达到实验的目的。
第四步:实验演示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演示,并记录实验结果和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分析实验数据。
让学生发现并总结实验中的规律和现象。
第五步:问题解决和总结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结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和思考实际问题。
2. 演示法:通过机器人的演示和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3. 实验法:通过实验进行问题的验证和探究,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4.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验结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自主设计并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和数据。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数学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明确目标,引导学生掌握方向词的用法和意义。
1课时第二课:让学生了解室内空间的结构,掌握基本的室内空间术语。
2课时第三课: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方向指示法。
2课时第四课: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导航技能,能够根据地图指引正确找到目的地。
2课时第五课: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时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方向词的用法和意义。
2.掌握室内空间的结构和基本术语。
3.掌握地图的基本构成和使用方法,学会基本的方向指示法。
4.掌握简单的导航技能,能够根据地图指引正确找到目的地。
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运用方向词,并准确区分方位。
2.能够熟练运用地图上的基本术语和方向指示法,掌握导航技能。
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彩笔、地图、相应的实物道具。
2.课前准备好各种生活场景的图片、地图和有路线的导航图。
教学方法:1.板书法。
2.讲授法。
3.示范法。
4.锻炼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一、引入1、设计小游戏。
请一名学生在教室内抛掷一个小球,其他学生轮流使用方向词进行指路直至找到小球。
2、板书“东,西,南,北,左,右”的汉字和拼音,并以图片形式介绍他们分别代表什么方位。
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方向词的用法和意义,并给出相应的生活场景图片,让学生猜测方位。
2、补充相应的方向词,让学生左右判断方位,并归纳总结各个方向词的不同用法。
3、以种植物树木、建筑物为例,教给学生使用方向词描述位置关系,进一步让学生熟练掌握方向词的用法与意义。
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口语交流,描述教室各个物品的位置关系。
2、设计小游戏,要求学生站成两排,进行左右抱抱、左右拍拍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方向词的用法。
第二课:一、引入1、展示室内场景图片,让学生设想他们身处其中,并描述此场景内各个物品的位置关系。
2、介绍室内空间的基本术语,包括门、窗、墙、柜子、书架等。
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各个场景,并熟练掌握如何使用基本术语描述位置关系。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3课时-确定位置(3)-西师大版一、课堂概述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确定位置的概念,并且让学生能熟练地利用地图进行定位。
同时,还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概念,并能灵活地运用。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利用地图进行定位;2.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方向的概念,并能灵活地运用。
三、教学内容1.地图上的方向;2.利用地图确定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核心问题:如果今天要去附近的菜市场,你需要知道哪几个方向?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利用地图确定方向?2.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领袖,其他组员为学生。
每组找到一张地图,分别由领袖掌握地图的方向,并告诉其他组员。
(2)演习领袖将地图翻过来,告诉组员自己现在的位置,并请求组员告诉其具体位置。
如果组员说出的位置不准确,则领袖和组员讨论并查证错误之处。
每个组员都要在确定位置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
(3)扩展领袖根据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告诉组员如何去到另外一个位置,并让组员判断领袖说的方向是否正确。
3. 小结归纳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定位和方向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收获本节课主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定位和方向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可以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单元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
1、照样子写出字母的位置。
A(5,8) B() C() D()2、在图上标出下列场馆的位置。
一、学习用“数对”确定动点运动后的位置。
1、出示例题3:小方从家出发,以每分行50m的速度向东行走8分就到学校。
如果图中每格的边长代表50m,请在图上用点标出学校的位置。
用数对表示为()1)认真读题,你从题目中得到了那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1)小芳要从家到学校;(2)小芳朝东走了8分钟;(3)小芳每分钟走50米;(4)图中一个格子代表50米。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首先求出小芳向东走了多少米?50×8=400(米)再求出走了几个格?400÷50=8(格)3)在图上画一画。
4)写出数对。
小芳家用数对表示为(,)。
学校用数对表示为(,)。
5)教师讲解方法二:也可以这样想:因为小芳只朝东走就到了学校,所以家和学校是在同一行,因此学校数对中的第二个数儿是3;列数增加了8个格就是9,所以学校用数对表示为(9,3)。
2、出示例4。
小兔回森林。
(1)图上白兔的位置是(8,1),灰兔的位置是(,),森林所在位置是(,)。
(2)两只兔子同时向森林跑去,灰兔跑到森林时白兔在什么位置?在图上用点标出来。
6)你能自己完成第一题吗?教师订正。
7)完成第二题。
看图说一说:两只小兔怎样跑回森林?教师订正:灰兔向正东跑回森林,白兔向正北跑回森林。
议一议:为什么要强调两只小兔的速度相同?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速度相同,在相同时间内跑过的路程才相同。
议一议:从白兔和灰兔的位置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沿着行跑,数对中的第二个数不变;沿着列跑,数对中第一个数不变。
标一标。
教师提示:灰兔跑了5个格,白兔也跑5个格。
教师订正。
二、课堂活动。
1、用掷骰子的办法,决定棋子行进的格子数。
掷出几点,棋子前进几格。
两人游戏,看谁先到达目的地。
《确定位置》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以下是本课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学生能够根据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用数对进行描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能够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通过实际应用,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位置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2. 用数对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3. 解决简单的位置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用数对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2. 教学难点:解决简单的位置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一种简洁、准确的方法表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并解释数对的含义。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教师出示一些平面图,让学生用数对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平面图,让学生用数对描述图中物体的位置。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 实际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用数对描述物体在场景中的位置。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位置,用数对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2. 用数对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3. 解决简单的位置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根据所描述的位置找到物体。
技能目标: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电话、课件、方格纸、棋子、电影院单号门、双号门、1到7排排号4份,1到7号座位号7份、电影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引入:(响起电话铃声):“电话铃响了,我们来接听一下!”(配音):喂,你好,我是快乐小学的猴助理,我是来接你们到我们学校参观的,可我找不到你们教室,请问你们教室在哪儿?”师:谁来回答猴助理的问题?生1:我知道,我们是鹤湖学校,我们的教室在二楼。
生2:在前面第二幢二楼。
生3:我们教室在求知楼的二楼,靠东边数第二间。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我们教室所处的位置,任何物体都有它所处的位置,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课件演示去快乐小学。
二、体会感悟探究新知(一)用第几排第几个等表示位置。
1、初读信息,形成认知矛盾师:小动物们要做操了。
你们看,这些小动物排得多整齐啊,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在第4排第2个,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1:小猴。
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是先竖着数第4排,再从下往上数第二个。
生2:不对,是小熊。
应该先横着数,我们班上第几排也是横着数的。
师:那你说说应该怎样数?生2:我是先横着数第4排,再从左往右数第二个所以是小兔。
生3:不对,应该横着从下往上数第4排,再从前往后数第2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3《确定位置》︳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位置概念,能够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位置判断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位置和方位词的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位置判断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看一张平面图,问他们如何描述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
2.让学生互相问:“你在哪里?”并用方位词回答,让学生感受方位词的使用。
(二)讲授
1.引导学生理解位置和方位词的概念;
2.讲解方位词的使用方法,并以具体的物体为例,使学生理解各个方位词的含义;
3.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练习
1.询问几个学生的位置并让全班同学回答;
2.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完成简单的位置判断题。
(四)总结
1.带领全班同学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强化记忆;
2.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方位词的使用,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位词的含义;
2.在练习环节中,我的练习题难易程度较为恰当,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位置判断;
3.在总结环节中,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同时也回答了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的疑惑能够得到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位置和方位词的理解将更加深刻。
确定位置-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教学,学生将能够学会使用坐标系的概念和方法。
2.学生将了解到在坐标系下任何一个点都是通过横坐标和纵坐标来确定其位置。
3.通过练习,学生将能够在坐标系下进行简单的位置确定操作,并能够自如地进行题目思考和解答。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在坐标系下确定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开始灵活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坐标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1)坐标系:由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Oxy和以O为中心的一个长度单位等于1的半径的圆所构成的平面图形。
(2)规定方向: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3)坐标轴: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O点为交点,Ox、Oy所在直线的正方向与规定方向相同的直线。
(4)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组成的有序数对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5)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定义。
(2)坐标系下的画图和定位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认识坐标系下的画图和定位问题。
2、教学过程(1)引入让学生来自生活中的问题:你最喜欢的游戏公园在哪里?你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快乐的玩耍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寻找位置的过程。
(2)基本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或板书,向学生详细解释什么是坐标系,规定正方向,什么是坐标轴,根据板书内容来填补自己的笔记,夯实基本概念的认识。
(3)坐标系下的画图和定位问题通过实际练习,将笛卡尔坐标系显然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的定义录入学生笔记本中,然后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在坐标系中绘制特定点的图像,并根据指导老师的提示,完整的坐标标注的位置。
(4)实战练习教师布置小组出题,在坐标系上给出不同的表述,要求学生确定出对应的位置。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练习难度,确保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5)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再次出题,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平时会出现但学生没有思考到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怎样在坐标系中更有效的定位处理问题。
教案《确定位置》成都东部新区玉成学校邹继红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29——30页例1和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答题卡,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玩游戏:猜猜谁是我的好朋友。
请同学在答题卡上用文字,符号或图形表示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大家来猜一猜。
2、揭示课题。
每个同学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来确定位置,那么确定位置还有其他的方式吗?今天就来学习确定位置。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列和行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在数学上,我们通常会用列和行来描述某个人的具体位置。
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板书:列行)师:在教室里比划一下,列在哪里?行在哪里?出示情境图,师引导学生在情境图认识列和行。
提问:怎样确定第几列?第几行?师:确定第几列,从观察者的角度,从左边往右边数。
师:我们大家都是观察者,以观察者最左边为第1列,课件依次出现第1列,第2列,.....第6列,问:一共有几列呢?师:确定第几行时一般都是从前往后数。
师:找到第1行了吗?课件出示情境图,依次认识第1行,第2行,......第5行,一共有几行?在情境图中指出第1列第1行的学生,问:这个学生坐在第几列第几行?老师在座位图中指出几个位置,让学生用列和行描述。
1、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1)出示情境图要求学生指出小红是在第几列第几行。
(老师板书,故意边写边念,让人觉得很麻烦,很啰嗦。
)(2)在这里,我们是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小红的位置,看看这样的表达方式,你觉得怎么样?(太麻烦)(3)那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呢?独立在答题卡上试一试,写出小红的位置,看谁的表示方法更简洁,更有创意。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详案一、教学背景该教学设计为西师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中的一部分,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能够在地图上查找自己所处位置,识别位置坐标;- 能够在手机上使用GPS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项目化探究研究法,通过引导学生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实际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技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确定当前位置的方法以及如何在地图上查找自己所处位置;3. GPS应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流程1. 导入利用引导性提问,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理论授课通过介绍GPS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学生对定位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通过视频演示等形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GPS定位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实践探究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一步步研究GPS的使用方法,首先让学生掌握如何查找自己所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识别位置坐标,最后辅导学生使用手机GPS应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入了解GPS定位技术。
4. 总结通过课堂小结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发现通过项目化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需求,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但是,在实践探究环节的时间掌握上需要注意,不应该过于追求实验效果,而导致时间过长而导致课堂教学的延误。
《确定位置》是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教案将从导入、新课、练习和总结四个方面进行设计,以期达到教学目标。
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标记,如学校、家、超市等。
提问:如何描述这些地点的位置关系?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确定位置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
3. 引入课题:《确定位置》。
二、新课(15分钟)1. 讲解方向的概念,如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
2. 讲解距离的概念,如米、千米等。
3. 示范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如以学校为观察点,描述超市的位置。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描述物体位置,如以家为观察点,描述公园的位置。
5. 教师讲解如何用角度和距离表示方向,如北偏东30度,距离200米。
6.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用角度和距离表示方向。
三、练习(1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位置。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 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4. 出示提高题,要求学生用角度和距离表示方向。
5. 学生独立完成提高题,教师巡回指导。
6. 交流答案,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如何确定物体位置?2. 学生回答:利用方向和距离。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以上的教案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如何将方向和距离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运用教授给学生。
这个细节对于学生理解“确定位置”这一数学概念至关重要。
四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第3课时-确定位置(3)-西师大版一、教学背景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学生继续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传达信息用图法与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思想。
根据教材规定,学生需要掌握清晰简单的描述物体移动、变化位置的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言描述物体移动位置的变化。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使用图法和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能够使用图法和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让学生在直觉感受到位置变化的同时,能够以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堂前备好课件,展示物体在平面内的运动。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描述物体在平面内的运动?3.引入本节课主题:本节课我们要学习如何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变化。
4.分类让学生开口描述已展示物体的运动。
(二)讲授新知1.推出PPT或板书,让学生通过图片分析物体的位置变化。
2.轮流提问学生,口头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在图上直接标记出物体的位置和移动过程。
(三)学生活动1.通过拍照、打印等方式,给学生准备一些实物图片和图片运动过程。
2.随意挑选一张图片,要求学生几个人一组,用图法与语言描述图片物体位置的变化。
3.每组展示,即时点评,鼓励答好的同学加分。
4.大班再求全点评,提高成果的可信度。
(四)归纳总结1.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发现新的应用场景和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如何描述平面上物体位置的变化?3.带领学生展示总结成果,鼓励学生表现。
五、作业布置1.课堂活动后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时业余时间加强学习并拓展思路。
2.布置课时作业:利用图法与语言描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变化,用手写稿提交。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设计实用,提高了学生语言和图像描述的能力。
2.教学反思,可以增加让学生的真实环境操作,增加抗干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由 4 个例题,2 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九组成的。
主要教学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上确定的位置。
学生在以前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比如“第几组,第几排。
”本单元主要是将学生已有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本节课主要教学的是前两个例题,让学生由“第几组,第几排”转变为“第几列,第几行”的表示方法,并认识表示位置的另一种方法“数对” ,会用数对来表示位置。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9 页例 1、例 2 两个例题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认识列、行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和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关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给同学们分组。
注意用:“第几组,第几排”介绍的方法。
2、请同学思考,你在第几组第几排?用“第几组,第几排”向自己的同桌介绍自己的位置。
1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在同学们已经学过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确定位置。
二、新课。
1、话题引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群小伙伴,想认识他们吗?(出示课件图45 页例1)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小红吧,你们能用刚才我们的方法介绍一下她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找到她的位置的呢? ( 学生:先数第几组,再数第几排 )(2)了解用“列”、“行”表示位置的基本方法。
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我们又习惯把“组”说成“列”,把“排”说成“行”。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确定位置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2.学生能够通过坐标系上的坐标确定图形的位置3.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坐标系的用法,以及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二、教学重点1.坐标系的构成和特点2.通过坐标系确定图形位置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坐标系详细概念的讲解2.对于不同坐标系的应用掌握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互动问答法3.小组讨论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坐标系的视频,引导学生对「坐标系」有初步了解。
2. 呈现1.向学生展示平面上由一组竖线和水平线组成的图形,解释其可以用来定位某一个点。
2.将图形线更换为拥有固定标记的坐标轴,学生可以通过坐标轴来定位一点。
3.介绍直角坐标系,强调水平 x 轴和竖直 y 轴。
4.根据坐标轴上标记的大小,向学生说明其表现的数字大小。
3. 操作1.打印一些简单的坐标轴图形,分发给学生。
2.学生根据坐标轴标记的数字,尝试绘制图形。
绘制完后互相核对是否绘制正确。
4. 训练1.向学生提供更加复杂的坐标轴图形,让学生尝试配对坐标位置和相应的图形。
2.分组讨论练习题,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训练练习题七、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附加练习题,供学生回家复习巩固。
2.学生根据教材上练习要求完成相应的练习。
八、教学效果评估1.教师带领学生检查所完成的练习题,并对错题进行点评。
2.通过小组讨论和提问,检验学生对坐标系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坐标系的构成进行了详细讲解,学生对坐标系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2.通过练习及讨论,学生对坐标系的应用掌握得更加纯熟。
3.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练习的思路拓展,以及对于不同坐标系(如极坐标系)的应用讲解。
确定位置-西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
1.理解“位置”概念;
2.掌握“左右、前后、上下、内外和远近”的位置关系;
3.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左右、前后、上下、内外和远近”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准备墙上有着五彩缤纷的结构体,将小学生分成多组,提供百分百的参与。
教学过程
导入新知
1.教师举起一本书从左边移到右边,问学生在书的哪一边;
2.继续提出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比如说,“现在我在黑板前面”;
呈现范例
3.教师用小球和桶等道具展示左右、前后、上下等位置关系,要求学生观察并理解;
4.教师给学生分发工具,包括块状物和立方体等,引导学生用这些工具制造不同的位置关系,如上下两层,左右排列。
引导实践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把一个简单的盒子放在一个同样简单的平面上,让学生从各个方向观察这个盒子,提高他们在空间中的敏锐度和感知能力;
6.全班分组进行实践,小组品尝食物及给手指打结等活动,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
总结回顾
7.教师回顾讲授的位置关系,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
1.学生成绩的评估:以出现的考题作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标准;
2.学生笔记质量:通过检测学生的笔记,不但评价学生的学习程度,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体会
本节课程注重知识诙谐有机的结合,既让学生有趣又让他们更容易吸收新知识。
此外,让学生在多种不同的情况下运用新知识和经验,是另一个重点。
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经验是增加空间想象能力的不同方式。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地理《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理学科中的位置概念和标志物。
2. 学会使用地理位置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定位。
3. 能够通过地图、图册等工具判断不同地点的相对位置,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内容1. 位置概念:东、南、西、北等基本位置词语。
2. 标志物:学生所处地点的特征和标志物,如学校、家、超市等。
3. 地点的相对位置:了解各地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方位关系。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通过呈现一张简单的地图或图片,询问学生当前所处的位置,引导学生了解位置概念和标志物。
第二步:教学新知1. 讲解基本位置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如东、南、西、北等。
2. 通过示例和图片展示不同地点的特征和标志物,让学生熟悉并能描述自己所处的地点。
第三步:练与检测1. 培养学生使用位置词语进行简单描述和定位的能力,例如描述教室的方位、描述学校周围的地点等。
2. 制作简单的任务卡,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定位和描述,以检测他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四步:拓展应用1. 利用地图、图册或互联网资源,通过比较不同地点的相对位置,让学生了解地方的远近关系和方位关系。
2.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和比较多个地点在地图上的相对位置,从而培养地理思维和对位置的敏感度。
第五步:总结与展示总结位置概念和标志物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思考,展示他们在地理学科中的进步和成果。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位置概念和标志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根据学生在练和任务中的表现,评价他们运用位置词语进行描述和定位的能力。
3. 留出时间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评价学生分析和比较地点相对位置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地图、图片和图册等教学辅助资料。
2. 任务卡和工作纸等练和评价工具。
3. 互联网资源,如地图应用程序和搜索引擎。
以上为《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详案,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四年级地理教学的准备和实施。
详细的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位置确定》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 教材内容《位置确定》是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用不同方式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学情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用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但对于利用数对表示位置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对表示位置的方便快捷,从而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一概念。
3.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基本步骤,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我有四个脚,却不能走路,放在纸上,能帮你找到好朋友。
”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位置确定。
2. 探究新知(1)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场景,如教室里的座位,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同学的位置。
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对表示位置非常方便。
进而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描述物体相对位置教师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并描述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如“小猫在柜子的第二行第三列,小狗在小猫的右边。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如:(1)根据数对,画出物体的位置。
(2)描述图片中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如:(1)用数对表示家庭中每个成员的位置。
课题:确定位置教学内容:西师版四年级教材第29页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材简析: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列、行的含义,并弄清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生自己探索出列、行的含义,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体会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2.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经验,感受数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列、行的含义,会用行列表示物体的位置,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根据已知数对,要能准确地找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探索用数对表示物体的方法,及列、行以观察者的的位置来定顺序。
资源准备:“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孩子们好!生:老师好!师:孩子们真有礼貌。
孩子们,我是来自营盘山小学的余老师,我早就听说我们沙溪小学四(4)班的同学很聪明,很爱思考,也很爱回答问题。
老师想迫切地认识每一个孩子,你能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班长的位置吗?生:第()组第()排。
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故意相反方向猜)生:……师:老师为什么猜错了?生:第几组要从左往右数。
师:原来都是因为没有规定哪是第一组惹的祸。
规定:同学们的座位从老师这儿观察,从左往右数,分别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从前往后数,分别为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师:通过我们刚才的交流,老师发现孩子们不仅聪明,并且敢想、敢说。
希望大家在这堂课上大胆开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
静息,准备上课。
【设计意图:在描述位置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上课、问好!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认识行和列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群小伙伴,其中有一个是余老师朋友的孩子,他叫小红。
(出示座位图)猜猜看,哪一个是小红?生:(2个)……师:这样看来,光靠猜,要一下子确定小红位置,你能做到吗?生:不能。
师:那就给点提示吧,他在第3组——(师板书:第3组)生:……师(或生):光说第3组还是没法确定,还得看看在第几个。
(师补充板书:第2个)生:找到了,是他!师:看来,二年级掌握的方法,还真能帮助我们很快确定一个人的位置。
师:其实在数学上确定位置是有规定的,规定竖排叫做列,(请这一列的同学站起来),像这样的一竖排就叫列;还规定横排叫做行,(请这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像这样的一横排就叫做行。
数学上又规定观察者的最左边的一列是第一列,老师现在是观察者,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最左边是……那第一列是?从左往右,依次是第2列,第3列……,也规定了观察者的最前面那一行为第一行,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2行,第3行……我们观察屏幕上的座位图时,我们都是观察者,那从左往右数,这是……(课件依次展示列),从前往后或从下往上数,依次是……(课件依次展示行)师:我们要准确的说出某个位置就要先说列再说行,谁能用列和行准确的说出小红的位置呢?生:小红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师:你能用列和行来介绍自己的位置吗?生:……2.揭示课题师:看来,同学们能用自己的方式确定位置,其实,确定位置在学习和生活中非常重要,在数学中,有没有一种更简洁的方式来确定位置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合作,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抽象成电子图师:同学们,老师变个魔术,你看有什么变化?生:人物没了,变成点了。
师:对,人物队列图变成点子图了,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生:能。
师:你能说说是怎样找到的吗?生:先从左往右数,找到第3列,再从下往上数找到第2行,交叉的地方就是小强的位置。
师:这位同学不但找到小强的位置,而且还介绍了自己寻找的方法。
【设计意图: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后面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一步比一步清晰一步比一步简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孕伏“坐标”知识。
】2.小组合作,创造数对师:用文字来记录同学的位置,比较麻烦。
你能用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出小红的位置呢?下面的时间,我把这一任务留给四人小组,看看能不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创造出一种更简洁,同时也很准确的方法。
别忘了,把研究出的方法,记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时间是3分钟。
教师巡视,并将学生中出现的典型方法记录下来,然后板书如下:①3列2行②32③2,3④3,2⑤竖3横23.交流建构,认识数对师:这是从同学们中收集到的部分方法。
这些方法似乎都挺简洁,这几种方法都有是那么共同的地方?生:哦,它们都有3和2这两个数。
师:既然每一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了这两个数,说明——生:这两个数一定很重要。
生:缺一不可!师:说得好!那这里的3和2究竟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这里的3应该表示第3列,2表示第2行。
师:,如果只给你第3列,行吗?只给第2行呢?(生答略)师:看来,行数和列数还真的缺一不可,少了谁,都无法确定他的位置。
那么,到底是哪种方法好呢?生:……师:有不同意见吗?生:……师:看来,这些方法明白了又不简洁,简洁了又不明白。
其实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
其实数学家们当初为这事也争论了很久很久,最终为了避免混淆,数学家们规定用列数和行数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时,将列数写前面,行数写后面,中间用一个逗号隔开,这样的一对数,也就是一个数对,表示一个人的位置,是一个整体,咱们再加上一个小括号。
像这样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
小红的位置可以用(3,2)表示,读作:三二师:按照这样的规定,前面一个数3表示什么?生:表示第3列。
师:后一个数2呢?生:表示第2行。
师: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所组成的一个数对来确定位置,就是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内容。
4.抽象成方格图,进一步认识数对师:如果我们把每一列的座位用竖线表示,把每一行的座位用横线表示,那么大家的座位的位置正好就变为竖线与横线的交点,座位就变为了一个方格图。
方格图中,横着的数表示列,竖着的数表示行,用行与列的交叉点来表示位置。
你还能找到小红的位置吗?生:……师:小娟和小强是小红最好的朋友,你能用数对表示他们的位置吗?(生答略)师:真不错。
小红还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小中,他的位置如果也用数对表示的话,应该是(5,3)。
你知道他在哪儿吗?生:他在第5列第3行。
师:仔细观察,小娟和婷婷的数对与位置,你发现了什么?生:……师:两个数对的数虽然相同,但前后位置不同,所表示的点就不同。
以后用数对确定位置时,一定要弄清楚,前一个数表示列数,后一个数表示行数。
【设计意图: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更充分地体验“数对”的简洁性。
】三、联系实际,运用数对师:孩子们,瞧,今天,咱们的座位也排得整整齐齐的,我们利用我们的座位来玩游戏。
1.师:游戏一,用数对介绍自己的位置生:……2.师:游戏二,用数对介绍朋友的位置游戏规则:当一个同学说出好朋友的数对时,相应的那个同学站起来,其余的同学当小法官,站对了,用这个手势,站错了用这个手势。
(师示范)3.师:游戏三,老师要拔高要求,我直接报数对,请符合要求的同学迅速起立。
看谁的反应最快。
(3,1)(3,2)(3,3)(3,4)(3,5)。
(相应的五名学生一一起立)师:奇怪,怎么就齐刷刷地站起来一队?生:因为你报的数对有规律。
师:是吗,说来听听。
生:这五个数对列数都是3,说明他们都在第3列,当然就站起来一队了。
师:说起来挺容易,如果也让你来出几个数队,你有本事也让一队同学站起来吗?谁来试试?生:(1,5)(2,5)(3,5)(4,5)(5,5)。
师:发现了什么?生:这次站起来的是一行。
师:为什么吗?生:这次的五个数对虽然列数变了,但行数没变,所以站起来的自然就在同一行了。
师:真不错!不对,余老师觉得这还不算什么。
你们说几个数对,才站起来一排。
要是我说,我只给一个数对,就可以请一队同学站起来,你们信吗?生:不信!师:口说无凭,要不试试?【屏幕显示数对:(4,x)】符合要求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4列同学陆陆续续站起来。
教师面对第一名学生)师:老师只报了一个数对,为什么这一列的都站起来?生:(4,x)中的 x是一个未知数,既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3.4等,所以我们都站起来了。
师:瞧老师厉害吧,一个数对,就让一排同学站起来。
同学们,你们能说一个数对叫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吗?生:(x,4)。
师:老师还能用一个数对,让全班同学站起来,你能吗?生:(x,x)。
师:来,符合要求的请起立(全班学生都站了起来)。
师:真的是这样吗?生思考预案一:有学生发现坐下。
师:奇怪,有人开始坐下去了。
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又不站了?生:一开始我觉得(x,x)应该包含所有人,但现在看来,我不算。
师:不是说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吗?你怎么就不算了呢?生:字母是可以表示任何数,但我发现,当x等于1时,只有(1,1)可以站,同样,当x等于2、3、4……时,只有(2,2)(3,3)(4,4)……可以站,所以其他人都不能站。
师:说得真有道理,明白了吗?那其他同学坐下吧,还没想到的,悄悄提示一下。
预案二:全班继续站着师:嗯,让我来看看,当x等于1时,谁谁站起来?【数对为(1,1)的同学举手示意了一下】不错!当x等于2呢?【数对为(2,2)的学生也示意了一下,此时,有部分学生开始犹豫,也有学生重新坐了下来】师:奇怪,有人开始坐下去了。
采访一下,你为什么又不站了?生:……师:虽然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但两个相同的字母在同一个数对中,就表示相同的数,这样的话,就不是所有人都能站起来了。
师:那么,你能用一个数对让全班同学站起来吗?(或生:我知道了,可以用(x,y))生:……师:这一次,符合要求的请站起来。
其实,有错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对问题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对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也对数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四、学以致用、拓展延伸1.公园平面图,用数对表示景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