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研读 经典原文_9837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曾经读过多次。
每一次读,心头就像压着一块石头,感到一种无法排解的悲哀。
我想,假若让我对中学生讲解这篇短篇小说,我将怎样讲呢?我无法讲。
“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吧!”──我会说。
我认为,仅仅这样说还不够,我们还应该说:“让他们对我们、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心灵进行一次审判吧!”不是吗?小说选取的不是我们成人的视点,而是一个与我们的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人的视点。
一个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与少年人有所不同的。
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看待于勒的呢?假若我们读过了全文,《我的叔叔于勒》这个题目就会给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感觉。
小说中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我”已经知道了关于于勒的一切,但在这个少年人的心目中,于勒还是“我的叔叔”,而不是“我的不走正道的叔叔于勒”,也不是“骗子、流氓于勒”。
在这个题目中,我们感到的是亲切、亲近,一点也没有疏远的感觉。
在这里,于勒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与“我”有着密切关系的“人”而被称谓的,而不是作为一个值得尊重还是不值得尊重的人而被称谓的。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这是一个“人”,一个以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呈现在“我”面前的“人”。
他过去是不是“花花公子”,是不是“无赖”“流氓”,他是怎样落到这么一个悲惨的境地的,对于“我”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当下这个“人”,这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并且这个“人”是与自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三个同义反复的判断句,强调了这种自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存在的确实性。
我们成年人经常提出一个人“值得”还是“不值得”同情的问题,但是,这只是我们成年人世界里的语言,而不是小说中“我”的语言,不是童稚心灵世界里的语言。
课文研读经典原文《人间词话》十则文化背景王国维(1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观堂,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
王国维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剧烈动荡、冲突、融合的时代。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和文化准备极不充分的情况下,向着畸形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转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思想界的动荡尤为突出,并深深影响了当时的文学。
王国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在多难的时代面前不断追寻着人生的真谛。
22岁以前,王国维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为以后治文史、考据之学奠定了基础。
但却不喜科场诗文,参加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表现出鄙薄功名、重情多思的人生志趣。
1898年后,王国维来到上海,逐渐开始接触康德、叔本华哲学,对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又译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更是“大好之”,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
叔本华哲学的社会批判色彩、高扬生命意志的异端精神,和少年王国维求新求异的思想倾向相顺应,而二人在“悲观主义人生论”上的契合,对王国维此后的人生观、文学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王国维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浸染上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
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这是以西方哲学阐释中国小说的首次尝试,也是“红学”史上最早的一篇具有现代学术性质的论文。
他以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来分析阐述这部中国古代小说名著,把《红楼梦》说成是一部以“解脱为理想”的“宇宙之大著述”,并且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肯定《红楼梦》是能唤起“恐惧”和“悲悯”之情、“感发”人的情绪、“洗涤”人的精神的最高级的悲剧。
此外,他还批评了旧红学派主观主义的索隐和臆断,提出了“美术之特质,贵具体而不贵抽象”,“就个人之事实,而发见人类全体之性质”的文艺观点,可以说是以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之先声。
当王国维发现自己醉心研究的哲学无助于解决现实人生困惑时,这位集诗人、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学者把研究方向转向了文学和史学,在诗词创作、文史研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文言文经典导读原文与解析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独特的韵味。
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对于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篇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并进行逐段的原文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1. 《论语·学而篇》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这是《论语·学而篇》的开篇。
其中,“子曰”表示这是孔子的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了要不断地学习并加以实践才能获得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强调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味着一个真正的君子即使被人误解也不会生气。
2. 《红楼梦·葬花吟》原文:独生芳菲叹。
无足伤芳意。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这是《红楼梦》中的一首诗。
作者通过表达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深深的悲伤。
“独生芳菲叹。
无足伤芳意。
”意味着身边的美好事物也无法抚平内心所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
”强调了在节日中思念亲人的更多。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写出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表达了恋恋不舍之意。
3. 《史记·满怀热忱的青年》原文:满怀热忱,面貌光泽。
碧眼疏朗,亲切和蔼。
崎岖而狭长的道路也不能折损他的年轻力量。
解析:这是《史记》中的一段描写英勇青年的文字。
通过描写他的容貌和神态,展现了他满腔热忱和年轻的力量。
“满怀热忱,面貌光泽。
”形容了他充满热情和朝气。
“碧眼疏朗,亲切和蔼。
”表达了他目光明亮,和善可亲。
“崎岖而狭长的道路也不能折损他的年轻力量。
”强调了即使面临困难,他依旧能保持年轻的力量和勇往直前的信心。
4. 《论语·子路篇》原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小学经典诵读(三)年级(六)
【导语】青海湖上空,云雾弥漫,遮盖了祁连雪山,是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久战疆场,尽管铁甲被黄沙磨破,但守边报国的壮志在大漠风沙的磨练中变得更加坚定:不击破侵略者决不还乡.看,身经百战的将士门的豪壮誓言,是多么响亮有力!
从军行
【唐朝】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擅长七言
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
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
动,音律铿锵悠扬。
《精读与略读》课文原文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
这就是精读。
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
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大略的读。
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
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
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
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读。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
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
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老课文原文_初二上册语文课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老课文原文_初二上册语文课文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1 / 4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阅读(DOC)7最后一课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2 / 4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初一语文课文片段赏析初一语文课文片段赏析们过许许多多的课文,以下是有关初一语文课文片段赏析,一起来看吧!初一语文课文片段赏析朱自清《春》原文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原文赏析《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
课⽂解读精读课⽂:⼜呈吴郎⾸联从⾃⼰过去怎样对待邻妇扑枣说起。
就是“任西邻”。
为什么要放任呢?原来这位西邻竟是⼀个没有吃的、没有⼉⼥的⽼寡妇。
颔联承上第⼆句,如果不是因为穷得万般⽆奈,她⼜哪⾥会去打别⼈家的枣⼦呢?正由于她扑枣时总是怀着⼀种恐惧的⼼情,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涉,反⽽还要表⽰些亲善,使她安⼼扑枣。
表现出杜甫⼗分同情体谅穷苦⼈处境的⼼情。
颈联两句相互关联,措词⼗分委婉含蓄。
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的反感,反⽽不容易接受劝告。
⾔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倒是你⾃⼰有点太不体贴⼈。
她本来就是提⼼吊胆的,你不特别表⽰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尾联是全诗结⽳,也是全诗的顶点。
上句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民困穷的社会根源。
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征求”,使她穷到了极点。
这也就为寡妇扑枣⾏为作了进⼀步的解释。
下句说得更远、更⼤、更深刻,指出了使⼈民陷于⽔深⽕热之中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多年的战乱,即“戎马”。
由⼀个穷苦的寡妇,由⼀件扑枣的⼩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局,以⾄于流泪。
我们正是要从这种地⽅看出诗⼈对待⼈民的态度。
⼀、现⾝说法,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
⽤⾃⼰的眼泪感动对⽅,话说得⼊情⼊理,⽤意恳切真诚,因⽽感⼈⾄深,催⼈泪下。
⼆、措词⼗分委婉含蓄,语⾔平易质朴。
如⼜“呈”吴郎⽽不⽤⼜“简”吴郎,“即防”两句。
诗中既为⽼妇⼈打枣开脱,⼜怕伤吴郎的⾯⼦从⽽责备⽼妇⼈多⼼。
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的反感,反⽽不容易接受劝告。
真是煞费苦⼼。
三、运⽤散⽂中常⽤的虚字来作转接。
如“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乐美,⼜有散⽂的灵活性,不但曲尽⼈情,⽽且也使全诗宛转相接,灵活⽽⼜严谨。
抑扬顿挫,耐⼈寻味。
此诗可看作杜甫以⼝语和虚词写律诗的典范之作。
课文研读经典原文教学参考0526 0753课文研读经典原文文化背景《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所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与《春秋》相当,同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但《春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左传》的明确纪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7),并在全书最后附上了一段鲁悼公四年(前453)三家分晋的史实。
《左传》最初是单行的,至西晋杜预,始将《左传》与《春秋》逐年合并(即“经传合一”),从此相沿不易。
《左传》全文共196 000多字,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号称“大经”。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但与后二者重在阐发义理不同,《左传》更重视对《春秋》史实的补充。
《左传》的,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是左丘明,但后世也有不同的看法。
由于古书的成书过程非常复杂,往往经过多代多人始能写定,所以确定十分不易。
学术界现在一般认为,《左传》是由某位史学家(在没有足够反证的情况下,姑且可以认为是左丘明)撰写,又经后世不断增益而成,约成书于战国早期。
关于《左传》与《春秋》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它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史书。
另一种看法认为它是单独的著述,与《春秋》有关,但并不是专为解释《春秋》而作的。
其依据主要有三点:一是《左传》与《春秋》记载时间下限不同;二是《左传》中的有些内容在《春秋》中并无记载,而《春秋》中的有些记载在《左传》中又没有解释;三是《左传》使用夏历,对于晋国的历史记载得比较详细,而《春秋》使用周历,重在记载鲁国的历史。
《左传》是我国历史著作的典范,是我国编年体史书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史记》问世以前我国最重要的史书。
《左传》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天文、地理、氏族、制度、人物、军事、外交、经济、礼俗以及鬼神、灾祥、卜筮之事,无不记载,史料价值非常高。
当代史学家钱穆先生就曾说过,《左传》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准。
《左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代表作。
《左传》善于用简练精当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和记述事件,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细节描写尤为出色;长于描写战争,且极富变化;善于记言,无论是大臣的谏说还是行人辞令(外交辞令)都描摹精当,非常符合人物身份。
《左传》对后世的史传文学和戏曲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东汉以后,为《左传》作注的人很多,最通行的是《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疏)。
今人杨伯峻著有《春秋左传注》,释文深入浅出,便于初学。
内容理解《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文章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宣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
晋灵公,名夷皋,是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
公元前620年至前607年在位。
《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在《左传》中,补充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仅使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同时也对晋灵公、赵盾和董狐等历史人物有个更加感性的认识。
包括三位只出场一次的武士:麑、提弥明和灵辄,也都写得光彩照人。
《晋灵公不君》全文只有几百字,给人的印象却非常深刻。
首先从晋灵公的劣迹写起,表明晋灵公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
“不君”,即不行君道,不像个国君。
写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厚敛以雕墙”。
就是说,晋灵公向人民征收了很重的赋税,其目的只是为了装饰宫墙,满足个人的奢侈欲望。
这是表现他的贪婪。
第二件事,“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就是说,晋灵公从高台上打弹弓,看人们如何躲避弹丸,以此取乐。
这是表现他的荒唐。
第三件事写得最详细:“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就是说,厨师蒸熊掌没蒸熟,晋灵公就把他给杀了。
杀了以后,把他放在畚箕里,让一个女人拿着走过朝堂。
这是表现他的残暴。
通过这三件事,晋灵公的形象就非常鲜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贪婪、荒唐、残暴,完全不符合为君之道。
晋灵公残暴贪婪荒唐的行为肯定还有很多,《左传》的却只挑选了三件最有代表性的事情,就让读者充分感到,晋灵公实在是不配当君主,他的被杀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左传》的在材料取舍详略方面是很有水平的。
第二段,写了大臣们对晋灵公的劝谏。
在这里,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
用繁笔写的是士季。
士季如何去见灵公,灵公如何假装没看见,士季向前走了三次,最后来到滴水檐下了,灵公才不得不抬眼看士季。
这里,写得很详细,也很有趣,使我们对晋灵公的形象有了更深的认识。
晋灵公很聪明,一看到士季,已经知道其来意了,所以他假装没看见,先是躲避,等躲无可躲之时,又抢先主动认错,以此来堵住士季的嘴。
士季虽然不完全相信灵公的话,但也无法深谏了,只能以“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之类的话来劝勉一番。
这是繁笔。
用简笔写的是赵盾。
只写了一句“宣子骤谏”,就是说赵盾多次上谏。
至于赵盾是如何进谏的,灵公是不是又使出了假装没看见之类的伎俩,全都省略了,一切都留给读者去想象。
赵盾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按理说,应当大书特书一番,但却以简笔入题,把大块的笔墨放到后面。
繁则极繁,简则极简,让人佩服。
赵盾多次劝谏,晋灵公不仅不收敛,反而把赵盾视为仇敌,必欲除之而后快。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场景中,三个武士依次出场。
第一个场景在赵盾家里,出场的武士是麑。
麑奉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但当他看到“盛服将朝”的赵盾时,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杀赵盾是不忠于国家,不杀赵盾是不守诺言,最后选择了自杀。
麑的形象是非常有光彩的。
他在《左传》中只出场了一次,不到一百字,却让人过目不忘。
在后世的史书和小说戏曲中,常塑造出麑式的人物。
比如《史记·晁错袁盎列传》中梁王派来刺杀袁盎的刺客,戏曲《铡美案》中的刺客韩琦,等等。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简单解说一下。
可能有同学会问,麑当时就死了,那他死前的内心独白又是从何得知的呢?其实,这是史书中一种常见的写法,可以叫做“悬揣”,就是“想当然”的意思。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时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遥体人情,悬想时势”,换句话说,就是“想当然耳”。
这种“想当然”并不是凭空虚构,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境、事情的结果和人物的性格进行的一种合理想象。
这种情况在《左传》中还有很多,比如介子推母子的对话等等。
因为它符合人物的性格,可以合理解释结果,所以读者非但不觉得失实,反而有历史“带入感”,感到可信。
第二个场景是晋灵公设宴,计划在酒席上刺杀赵盾。
这次出场的是两个武士,提弥明和灵辄。
这两个人物也各有其鲜明特色。
提弥明勇猛善战,而且讲究策略;灵辄则是知恩图报,是非分明。
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即小燕饮,臣侍君酒超过三杯就不合礼节了,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
晋灵公不仅没有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礼,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这再次表现了灵公的“不君”。
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
此时,灵辄出场了。
他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击,救出了赵盾。
当赵盾询问恩人的姓名时,他只说是“翳桑之饿人”。
在灵辄此次出场前,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当年赵盾在首阳山救灵辄的一段往事。
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关于“翳桑”的具体含义。
一般认为“翳桑”是地名,但也有人认为是指桑树阴凉处。
关于这个问题,清代学者王引之曾作过分析。
他从《左传》的文例入手,指出如果“翳桑”是指桑树阴凉处的话,按照《左传》的文例,当为“舍于翳桑下”;而像成公十五年“出舍于睢上”、成公十六年“舍于夫渠”、定公八年“舍于五父之衢”、哀公八年“舍于庚宗”等等,后面接着的均是地名,可见“翳桑”很可能是一个地名。
还有一个小问题也需要说一下,就是既然灵辄没有说出他自己的姓名,赵盾是如何得知灵辄姓名的。
这个问题前人也有解释,灵辄是灵公的武士,赵盾事后自然不难知道他的姓名。
三个武士的形象都非常出彩。
对每个人都只写了一两个片段,却让人过目不忘,就是因为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细节。
最后一段是故事的尾声,却是解释“赵盾弑其君”最重要的一段。
赵盾脱身以后,只能逃亡。
但是,还没等他逃出晋国国境,晋灵公就被赵穿杀死了,于是,赵盾又返回国都重新执掌朝政。
按情理讲,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然而,按照《春秋》礼法,却使赵盾最终背上了“弑君”的罪名:第一,他逃亡,却没有逃出国境。
按照当时的礼法,臣下逃离了国境,君臣之义就断绝了,就可以不承担效忠君主的责任了。
第二,他回来后没有声讨赵穿。
赵穿是赵盾的族人,晋灵公的女婿,他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
按照礼法,赵穿杀死国君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赵盾作为正卿,返回国都后应该立刻声讨赵穿,但是没有。
根据《左传》的记载,赵盾回来后立公子黑臀为成公,并没有惩治赵穿。
这样,“亡不越竟,反不讨贼”成了赵盾的两大罪状,“赵盾弑其君”也就被写进了史册书中。
赵盾当然不承认自己“弑君”,事实上,他也的确没有“弑君”,甚至连想也没有想过。
当然董狐也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礼法。
孔子就称赞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后代也把敢于坚持原则、秉笔直书称做“董狐笔”。
文天祥的《正气歌》中就有“在晋董狐笔”一句,认为体现了天地正气。
对于赵盾和他“弑君”的罪名,孔子评价:“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承认赵盾是国之良臣,对他寄予同情,却又认为他背负“弑君”的罪名是“为法受恶”,并不算冤枉。
以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作为一章的结束,是《左传》中常用的手法,通常是用“君子曰”来表明自己的褒贬。
这个“君子曰”可能是当时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或者是前人的观点,也可能是《左传》自己的看法。
在这一章里,就借用孔子的话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这种写法为后世史书所继承,像《史记》就有“太史公曰”,《资治通鉴》也有“臣光曰”,等等。
《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
文章的最后,借孔子的话进行了评论,一切以礼法为标准,又揆之以人情,体现了《左传》尊礼重民的思想。
这种叙事在前、议论收尾的写法对中国后世史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问题研讨1.谈谈你对“赵盾弑其君”的看法。
提示:礼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左传》中对很多事情都是用“礼”和“非礼”来评价的。
比如:“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治兵于庙,礼也”;“丹桓宫之楹”,“刻其桷,皆非礼也”;“齐侯来献戎捷,非礼也”。
在董狐和孔子看来,赵盾作为晋国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应对晋灵公之死承担责任,所以记做“赵盾弑其君”是合乎礼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