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论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如何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已成为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一、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我校特色,适应机械工业快速发展

我校是一所具有鲜明机械特色的高等工科院校,多年来为各级机械企业及科研院所输送了大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当前,我国机械事业迫切需要大量具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科技发展最新技术以及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在此背景下,我们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一)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机械特色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我们结合科研工作,总结了众多机械制造实例穿插在各章节之中,通过举例,使学生在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吸收多方面的机械制造知识,培养学生对机械工业的兴趣,为未来从事机械领域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在教学内容更新上适应了机械工业发展的新要求

当前,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制造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对机械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人在教学中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以及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应用等,并且组织学生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案: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称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简称工艺规程。 1.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 答案: 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 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 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

感谢你的观看配基准。 1.6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与过定位?各举例说明。 答案: 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就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完全定位: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称为过定位。 (举例在课本page12、13)。 1.10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 答案: 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的。 套件是在一个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 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而构成的。 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感谢你的观看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doc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试题 试卷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10分) 1.劳动生产率是指用于制造单件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 ) 2.在尺寸链中必须有增环。 ( ) 3.成批生产轴类零件时。机械加工第一道工序一般安排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 ( ) 4.箱体零件多采用锻造毛坯。 ( ) 5.采用试切法加工一批工件,其尺寸分布一般不符合正态分布。 ( ) 6.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值越低,疲劳强度越高。 ( ) 7.在机械加工中,一个工件在同一时刻只能占据一个工位。 ( ) 8.误差复映是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所引起的。 ( ) 9.用六个支承点就可使工件实现完全定位。 ( ) 10.成组技术的主要依据是相似性原理。 (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基准是( )。 A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B .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C .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D .工件的运动中心 2.ES i 表示增环的上偏差,EI i 表示增环的下偏差,ES j 表示减环的上偏差,EI j 表示减环的下偏差,M 为增环的数目,N 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上偏差为( )。 A .∑∑==+N j j M i i ES ES 11 B .∑∑==-N j j M i i ES ES 11 C .∑∑==+N j j M i i EI ES 11 D .∑∑==-N j j M i i EI ES 11 3.精加工淬硬丝杠时,常采用( )。 A .精密螺纹车床车削螺纹 B .螺纹磨床磨削螺纹 C .旋风铣螺纹 D .普通车床车螺纹 4.磨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传给了( )。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重点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每一 个工序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2.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 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 一部分工艺过程。 3.安装: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 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内容 称为一个安装。 4.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位 移)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 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称 为工位。 5.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 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称 为一个工步。 6.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 成的工步内容,称为一次走刀。 7.在机械加工中完成一个工件一道工序所需 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8.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 在内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 9.生产批量: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 零件的数量。 10.生产类型可按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 11.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的装夹方法有三种: 直接找正装夹(比较经济,定位精度不易保 证,生产率低,仅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 划线找正装夹(生产效率低,精度不高,适 小批生产中的复杂铸件或铸件精度较低的粗加工工序); 夹具装夹(生产率高,易于保证加工精度要 求,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 生产,形状复杂件)。 12.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 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实现完全 定位。 13.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 定位。 14.不完全定位:允许少于六点的定位,都是合 理的定位方式。 15.欠定位: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的定 际生产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16.过定位:工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 以上约束点重复限制的定位,一般来说也不 合理。 17.用一个短V形块定位可以限制工件2个移动 自由度。两个短V形块或长V形块限制2 个移动、2个转动。短圆柱销限制2个移动。 长圆柱销限制2个移动、2个转动。一个矩 形支承板限制1个移动、2个转动。一个条 形支承板限制1个移动、1个转动。一个支 承钉限制1个移动。采用大端面和短销组合 定位限制5个。 18.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工序基 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19.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应以不加工 面为粗基准。 2)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 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 3)便于工件装夹原则。 4)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准不重合误差。 2)基准统一原则,在生产线上使用统一基 准使各工序定位简单一致。 3)互为基准原则,提高加工表面间的相互 位置精度。 4)自为基准原则,使加工余量均匀、提高 精度。 5)便于装夹原则。 2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 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2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步骤:图纸分析;工艺审 查;确定毛坯;确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 定满足各工序要求的工艺装备;确定各主要 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确定各工序的 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确定切削 用量;确定时间定额;填写工艺文件。2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夹具、辅具; 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操作和质量检验等的 依据; 车间厂房的设计依据。 2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好(可靠保证 图纸和所有技术条件的实现);快(满足生 产纲领的要求,劳动生产率高);省(加工 成本低);轻(劳动条件好,劳动强度低)。 24.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 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时间。 25.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先面后孔;先主后次; 先粗后精;先基准后其他。 26.工序集中:工序集中就是将工件的加工集中 内完成。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较多。高效的自动化机床(主要是加工中 心)27.工序分散: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 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因而每道工序的工步 少,工艺路线长。主要有传统的流水线、自 动线、组合机床、大批量生产。 28.加工余量:指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 差。 29.入体原则:对被包容尺寸(轴的外径、实体 大加工尺寸就是基本尺寸,上 偏差为零。对包容尺寸(孔的直径、槽的宽 度)其最小加工尺寸就是基本尺寸,下偏差 为零。毛坯尺寸公差按双向对称偏差形式标 注。 30.确定加工余量的方法有:计算法;查表法; 31.工序余量的影响因素:上工序的尺寸公差; 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上工序留下的空 间误差e a;本工序的装夹误差εb。 32.机床夹具基本组成:定位元件;刀具导向元 件;夹紧装置;联接元件;夹具体;其他元 件或装置。 33.夹具的功能: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扩大机床加工范围;减轻工 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34.装夹分为两个步骤:定位和夹紧 35.机床夹具的分类:具、可 调整夹具和成组夹具、组合夹具、随行夹具。 36.夹具上常用的定位元件(特点P261):固定 辅 助支承在工件定位后才参与工作,不起定位 作用)、心轴、定位销、套筒或卡盘、V型 块。 37.一面两孔定位中,定位元件为什么采用短圆 柱销,为什么采用一个短圆柱销和一个短削 边销?削边应从哪个方向削?答:当采用两 个圆柱销与两个定位孔配合时,两销在连心 线方向限制的自由度发生重复,发生过定 位,可能妨碍部分工件的装入,所以在设计 制造两销时,将一个销的直径进行削边,以 补偿孔销间中心距误差,使工件满足装卸条 件,同时又不增大转角误差,所以削边应在 两销连心线方向进行。 38.定位误差:由于工件在夹具上(或机床上) 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包括基准不 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P268 39.在采用调整法加工时,定位误差实质:工序 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40.工件夹紧力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1.夹紧力选用原则:方主要夹紧力方向应 垂直于主要定位面;尽量和切削力、工件重 力方向一致;工件变形尽可能小。作用点: 应正对支承元件或位于支承元件形成的支 承面内;避免支承反力与夹紧力构成力偶; 夹紧力应作用在刚度较好部位,以减少工件 的加紧变形;夹紧力作用点应尽可能靠近加 工表面,以减少切削力对工件造成的翻转力 矩。大小:根据切削力F(刀具课讲)按静力 平衡求得;根据切削力、工件重力的大小、 方向和相互位置关系具体计算 42.常用夹紧机构:斜楔夹紧机构:斜楔夹紧的 1)结构简单,但操作不方便。 2)有增力作用,扩力比 i = FW / FQ ; 3)夹紧行程小, tanα= h/s=tan6°=0.1 , 故 h 远小于 s ; 4)能实现自锁。 其自锁条件为:Φ1+Φ2≥α 式中Φ1——楔块与工件间的摩擦角; Φ2——楔块与夹具体间的摩擦角; α——斜楔升角 螺旋夹紧机构:1)结构简单,多数用在手 动夹紧的夹具中; 2)具有良好的自锁性,夹紧可靠; 3)具有较大的增力比,约为80,远比斜楔 夹紧力大; 4)夹紧行程不受限制; 5)但夹紧行程大时,操作时间长。夹紧动 作较慢,效率低。所以通常使用一些快撤 装置; 偏心夹紧机构: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速。 缺点:圆偏心轮夹紧力小,行程小,自锁性 能较差,用于切削力小,无振动,工件尺寸 公差不大的场合。铰链夹紧机构;定心夹紧 机构;联动夹紧机构。 43.机械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尺寸 参数的符合程度。 44.加工误差:指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对 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45.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 46.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单因素分析法 研究某一确定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统计分析法 以生产中一批工件的实测结果为基础, 47.影 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有: 48.误差敏感方向: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那 刃的加工表面的法线方 向。 49.车床的敏感方向水平,刨床垂直,镗床圆周 50.工艺系统刚度:指工件加工表面在切削力法 向分力的作用下,刀具相对工件在该方向上 位移的比值。 51.误差复映: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使加工 表面的原始形状误差将以缩小的比例复映 到已经加工的工件表面。 52.误差复映系数: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修 正误差的能力。 (a)工件的刚性较差,机床、刀具的刚度很大 (b)机床的刚性较差,刀具、工件刚度很大 (c)镗孔时,镗杆的刚性较差, 53.引起工艺系统变形的热源:内部热源(指切 削热和摩擦热,产生于工艺系统内部,其热 量主要是以热传导的形式传递)和外部热源 (工艺系统外部的、以对流传热为主要形式 的环境温度和各种辐射热)。 54.热的传递方式:导热传热、对流传热、辐射 55.控制热变形的措施: 1)减少发热和隔热 2)用热补偿方法减少热变形(均衡温度场) 平面磨床补偿油沟 3)采用合理的机床部件结构及装配基准 4)加速达到热平衡状态 5)控制环境温度 56.切削热:是切削加工过程中最主要的热源。 57.加工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常值系统误差和 和随机误差。 常值系统误差是加工原理误差 58.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中机床、夹具、刀具 完整的系统。 59.工序能力:指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 差正常波动的幅度。 60.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一)合理采用先进工艺与设备 (二)消除或减小原始误差 (三)转移原始误差 (四)均分原始误差 (五)均化原始误差 (六)就地加工(自干自) (七)自动测量补偿、恒温控制等 二、误差补偿技术 1.在线检测 2.偶件自动配磨 3.积极控制起决定作用的误差因素 61.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 学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62.研究表面加工的目的是:要掌握机械加工中 各种工艺因素对加工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 以便应用这些规律控制加工过程,最终达到 提高加工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的目 的。 63.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包括表面粗糙度、表 表面缺陷。 64.表面层的力学物理性能产生的变化有:加工 表面层的冷作硬化;表面金属的金相组织变 化;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 65.冷作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 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 晶粒被拉长,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强 度提高的现象。 66.影响切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PP T第 四章.第三节) 67.工件材料的塑形越大,冷硬倾向越大,冷硬 程度越严重。 68.(PP T第四章.第三节) 69.磨削淬火钢时,在工件表面层的瞬时高温将 使表层金属产生回火烧伤、淬火烧伤、退火 烧伤等三种金相组织变化。 70.磨削烧伤:对于已淬火的钢件,很高的磨削 温度往往会使表面金属层的金相组织产生 变化,使表层金属硬度下降,使工件表面呈 现氧化膜颜色,这种现象称为磨削烧伤。 71.减少残余应力的措施:增加消除内应力的热 程;改善零件结 构,提高零件的刚性,使壁厚均匀等均可减 少残余应力的产生。 72.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分为强迫振动和自 激振动。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1 这次历时一周的上海培训转眼间结束了,这次培训内容很丰富,让我们在轻松与欢笑中享受了一场教育变革的盛宴。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升华。 在此次培训中无论是张民生老先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还是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无一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地位由主角降为配角,通过此次学习使得自己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此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简单做以总结。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突出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面向社会,包括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面向个人,包括个人修养、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通过多年学习获得的科学、人文以及审

美。这三层含义就构成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后茶馆式“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以效能为主导,通过_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自由、宽松、愉悦、和谐,这是“茶馆式”教学的特色。这与我校近几年来实行的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是一致的思想,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角色,起到引导辅助学习的角色。 那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我们有应该如何体现以上精神呢?生物教学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 0 分) 1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 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空1 分,共 2 0 分) 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 间歇移动。 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8 .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I 0 .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 )(F )和(ap )的总称。 II .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 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12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 1 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 0 分) 1 3 . 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 、C )加工有影响。 A 、车销内外圆 B 、车销端面 C 车销螺纹 1 4 . 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 A 、设计基准 B 、工序基准 C 、定位基准 D 、测量基准 1 5 .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B 、D ) A 、设计基准 B 、工艺基准 C 、装配基准 D 、定位基准 E 、测量基准 16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 、基准重合 B 、互为基准 C 、自为基础 D 、基准统一 17 .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 的过程为( C )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训报告

百度文库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训报告传动轴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实训任务:制定以下零件小批量试制的加工工艺规程 材料:45#钢热处理:调质处理 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由实训题目可知,该轴是减速器的一个传动轴。传动轴与机构中的其他零件通过间隙配合相结合,具有传递力矩,转矩和扭矩等作用。从零件图上看,该零件是典型的轴类零件,结构比较简单,结构呈阶梯状,属于阶梯轴,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其主要加工的面有Φ45mm、Φ56mm、Φ67mm、Φ55mm、Φ44mm和Φ35mm的外圆柱面及2个键槽。 (二)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①两个Φ45r6的圆柱面μm; Φ55k7的圆柱面和Φ35h7的圆柱面Ra均为μm且Φ55k7外圆轴线和Φ35h7外圆轴线均与基准轴线同轴 ②Φ56左端面、Φ67右端面、Φ55右端面和Φ44右端面的Ra均为μm ;其中

Φ56左端面和Φ55右端面均对Φ55k7和Φ55k7的轴线端面圆跳动公差为。Φ67右端面和Φ44右端面均对Φ55k7和Φ55k7的轴线端面圆跳动公差为。 ③键槽16和10:IT9;侧面μ m ; ④材料40钢,热处理:调质处理。 毛坯的选择 轴类零件最常用的毛坯是棒料和锻件,只有某些大型或结构复杂的轴(如曲轴),在质量允许下采用锻件。由于毛坯经过加热,锻造后能使金属内部的纤维组织表面均与分布,可获得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所以除光轴外直径相差不大的阶梯轴可使用热轧棒料或冷轧棒料,一般比较重要的轴大部分都采用锻件,这样既可以改善力学性能,又能节约材料,减少机械加工量。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毛坯的锻造方式有自由锻和模锻。自由锻多用于中小批量生产。模锻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且毛坯制造精度高,加工余量小,生产效率高,可以锻造形状复杂的毛坯。 故综合考虑本设计实际情况,选用冷轧圆钢作为毛坯。 (一)毛坯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分析零件图可知,轴为阶梯轴,没有斜度,传动轴的外圆直径相差不大(最小端为35mm, 最大端为67mm),故选用棒料。从生产类型来看为小批量试制生产,因此综合考虑选用Φ75mm 的,长度为307mm的冷轧圆钢作为毛坯。 (二)定位基准的选择 ①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选择次要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又考虑到台阶轴的工艺特点,所以选择外圆端面为粗基准面。 ②精基准的选择:按照基准重合原则及加工要求,以Φ55k7外圆轴线和Φ35h7外圆轴线为基准,加工内孔时的定位基准为Φ35h7外圆中心。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往往不可能用一道工序来满足要求,而要用几道工序逐 步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和合理地使用设备、人力。 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按工序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三个阶段。 ③加工阶段:其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去除内孔,端面以及外圆表面的大部分余量,并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此零件即加工Φ45mm、Φ56mm、Φ67mm、Φ55mm、Φ44mm和Φ35mm的外圆柱面。 ④半精加工阶段:其任务是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此零件即加工Φ45mm、Φ56mm、Φ67mm、Φ55mm、Φ44mm和Φ35mm的外圆柱面、孔等。 ⑤精加工阶段:其任务就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留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并可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目标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 基面先行原则 该零件进行加工时,要将右端面先加工,再以右端面、外圆柱面为基准来加工,因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12要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十二) 一、是非题(共20分,每题2分) 1.六点定位原理只能解决工件自由度的消除问题,不能解决定位的精度问题。() 2.在夹具中对一个工件进行试切法加工时,不存在定位误差。() 3.自位支承和辅助支承的作用是相同的。() 4.加工长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5.装配精度与装配方法无关,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 6.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远离加工部位,以防止夹紧变形。() 7.斜楔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只取决于斜角,而与长度无关。() 8.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9.在装配尺寸链中,封闭环一定是装配精度。() 10.圆偏心夹紧机构自锁性能好、生产效率高。() 二、填空(共30分,每空1分) 1.磨削烧伤的形式主要有: 、和。 2.生产类型分为、、。 3.利用分布曲线研究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时,最主要的二个参数是、和。 4.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通常有、、。 5.在选择精基准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 6.工序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方向,而毛坯尺寸的公差带一般取分布。 7.为减少毛坯形状造成的误差复映,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分别是:、、。 8.工艺系统是指机械加工中由、、和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9.分组选配法装配对零件的要求不高,而可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 10..为了提高生产率,用几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的工步,称为。

11.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 而在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三、解释概念(共20分,每题5分) 1.工艺系统刚度 2.加工精度 3.原始误差 4.定位基准 四、工艺分析题(共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10-.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均方根差σ=0.025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量△=0.03mm(如图),试指出该批工件的常值系统性误差及随机误差,并计算合格品率和废品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贯彻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标准 努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全县教学质量 垫江县牡丹中学校杨明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明确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满意的“晴雨表”。对此,就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在任何时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而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需要我们的学校校长都必须坚定地确立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核心的思想,切实处理好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真正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中去。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把提高质量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抓好教学管理,理直气壮地抓好教学质量。 纵观我县目前的教学质量现状,让我们值得冷静而严肃的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环境条件较差的部分学校能够逆势而上,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什么环境条件较好的学校不思进取,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为什么同处一样的办学环境和条件,其中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经久不衰?而另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甚至不断下降?为什么有的乡镇一直以来,通过扎实的措施管理以及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全镇就读生源稳定,整体教学质量蒸蒸日上?而少数乡镇管理松散,措施不力,导致教学成绩在低效管理和内耗中萎靡不振?。。。

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说:“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什么?那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我认为完整的教育,既要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也要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命运(至少在现行社会背景下)的几天(中考或高考)服务,没有前者,是鼠目寸光的教育;缺乏后者恐怕也不能说是对孩子负责的教育。如果学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他以后的生存能力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此,谈何幸福一生?”。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提高全县的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规范办学狠抓常规建设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贯彻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标准,规范办学行为,狠抓学校常规建设是提高全县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各校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学科类课程,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强化课程标准意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不得任意增减课时或某些课程形同虚设,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要求,不得突击教学、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为此,教委各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各校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检查、管理力度,对不按教委要求的诸如:乱办班、跨区域乱招生、人为破坏全县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行为,坚决进行从重从快的打击。同时,教委及各校要狠抓学校常规建设,想方设法调动全县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优良的环境。 其一、教委将切实施行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奖励制度。各校要建立并逐步实施岗位竞聘主要同教学质量挂钩的联动机制。同时,教委要在全县教育资源配置上统筹安排,尤其注重在职称指标的投放上,努力做到各类学校的低、中、高职称的比例相对合理,切实体现教育均衡并形成

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第五篇参考答案

5-4 装配尺寸链是如何构成的?装配尺寸链封闭环是如何确定的?它与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有何区别? (在机器的装配关系中),装配尺寸链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构成。 装配尺寸链的封闭环就是装配所要保证的装配精度或技术要求。装配精度(封闭环)是 零部件装配后才最后形成的尺寸或位置关系。 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工艺尺寸指工艺尺寸,定位尺寸与基准尺寸等。5-5 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应注意哪些原则? (1)装配尺寸链应进行必要的简化机械产品的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对装配精度有影响的因素很多,在查找尺寸链时,在保证装配精度的前提下,可以不考虑那些影响较小的因素,使装配尺寸链适当简化。 (2)装配尺寸链组成的“一件一环”由尺寸链的基本理论可知,在装配精度既定的条件, 组成环数越少,则各组成环所分配到的公差值就越大,零件加工越容易、越经济。这样,在产品结构设计时,在满足产品工作性能的条件下,应尽量简化产品结构,使影响产品装配精度的零件数尽量减少。 在查找装配尺寸链时,每个相关的零、部件只应有一个尺寸作为组成环列人装配尺寸链,即将连接两个装配基准面间的位置尺寸直接标注在零件图上。这样,组成环的数目就等于有关零、部件的数目,即“一件一环”,这就是装配尺寸链的最短路线(环数最少)原则。 (3))装配尺寸链的“方向性”在同一装配结构中,在不同位置方向都有装配精度的要求时,应按不同方向分别建立装配尺寸链。 5-6 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装配场合? 保证产品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选择法、修配法和调整法。 互换装配法是在装配过程中,零件互换后仍能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产品采用互换装配法时,装配精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时不经任何调整和修配,就可以达到装配精度。 根据零件的互换程度不同,互换法又可分为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 完全互换法常用于高精度的少环尺寸链或低精度多环尺寸链的大批大量生产装配中。 大数互换法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组成环较多、装配精度要求又较高的场合。 选择装配法是将尺寸链中组成环的公差放大到经济可行的程度,然后选择合适的零件进行装配,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 选择装配法装配方法常应用于装配精度要求高而组成环数又较少的成批或大批量生产中。 选择装配法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直接选配法、分组装配法和复合选配法。 直接选配法不宜用于生产节拍要求较严的大批大量流水作业中。 分组装配法应用于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对于组成环数少而装配精度要求又高的部件。 复合选配法应用于配合件公差可以不等,装配速度较快、质量高、有一定生产 节拍的要求的场合。如发动机气缸与活塞的装配多采用此种方法。 在成批生产或单件小批生产中,当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组成环数目又较多时,若按互换法装配,对组成环的公差要求过严,从而造成加工困难。而采用分组装配法又因生产零件数 量少,种类多而难以分组。这时,常采用修配装配法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 修配法是将尺寸链中各组成环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装配时,通过改变尺寸链中某一预先确定的组成环尺寸的方法来保证装配精度。装配时进行修配的零件叫修配件,该组成环称 为修配环。由于这一组成环的修配是为补偿其他组成环的累积误差以保证装配精度,故又称 为补偿环。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毛坯误差造成的工件加工误差属于变值系统性误差。(×) 磨削淬火钢时,影响工件金相组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磨削热。(×) 加工长轴外圆时,因刀具磨损产生的工件形状误差属于常值系统性误差。(×) 采用合适的切削液是消除积屑瘤、鳞刺和减小表面粗糙度值的有效方法。(√) 喷丸加工,工件表面产生拉应力。 ( ×) 所有金属表面的精加工均可采用磨削加工方法得到。(×) 误差复映系数ε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加工次数的多少。(×) 常值系统性误差不会影响工件加工后的分布曲线形状,只会影响它的位置。(√)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 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预期(大小)(长短)(数量)(组合)有关 零件的加工质量包括(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 工艺系统是由(机床)、(夹具)、(刀具)、(工件)构成的完整系统。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型运动)或(近似的切削刃轮廓)的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 机床主轴回转轴线的运动误差分解(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倾角摆动)。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有(直接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所组成 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相互位置精度)(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在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称为(D)。 A生产过程;B工艺过程;C工艺规程;D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C)。 A工步;B工位;C工序;D安装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B) A设计基准;B工艺基准;C装配基准;D定位测量基准 零件的生产纲领是指( C )。 A.一批投入生产的零件数量B.生产一个零件所花费的劳动时间C.零件的全年计划生产量D.一个零件从投料到产出所花费的时间 在生产中批量愈大,准备与终结时间摊到每个工件上的时间就愈( A ) A、少; B、多; C、无关 在车床上用三爪卡盘夹持套筒外圆镗孔时,若三爪卡盘与机床主轴回转中心有偏心则镗孔时影响:( D) A、孔的尺寸变大 B、孔的尺寸变小 C、孔的不圆度误差 D、孔与外圆的不同轴度误差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D ) A.之和 B.之和的倒数 C.倒数之和 D.倒数之和的倒数 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 D )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 A 大于B等于 C 小于 D 远小于 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 B ) A正比B反比C指数关系D对数关系

机械制造工艺学总结

机 械 制 造 工 艺 学 学 习 报 告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13机械本2 姓名:黄宇 学号:20130130815

机械制造过程是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它包括毛坯制造、零件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的装配、检验、测试和油漆包装等主要生产过程,也包括专用夹具和专用量具制造、加工设备维修、动力供应(电力供应、压缩空气、液压动力以及蒸汽压力的供给等)。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机械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热处理、装配、涂装等。其中与原材料变为成品直接有关的过程,称为直接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而与原材料变为产品间接有关的过程,如生产准备、运输、保管、机床与工艺装备的维修等,称为辅助生产过程。 主要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机床夹具设计原理、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表面质量、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机器装配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工艺基础、现代制造技术及数控加工工艺等部分。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是机械产品的制造工艺,包括零件加工和装配两方面,其指思想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达到高生产率、经济型。课程的研究重点是工艺过程,同样也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工艺是使各种原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为机械制造工艺 工艺系统:在机械加工时,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单因素分析法、统计分析法 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和表面层材料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 几何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表面材料力学的物理化学性能:表面层金属的冷作硬化、表面层金属金相组织变化。冷作硬化:机械加工中因切削力产生的塑性变形使表层金属硬度和强度提高的现象。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包括技术准备) 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 3.新建或扩建车间,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原则: (1)可靠地保证零件图样上所有技术要求的实现 (2)必须能满足生产纲领要求 (3)在满足技术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前提下,一般要求工艺成本 最低 (4)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我对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知道了工件的装夹与夹具的基础、机械工艺规程的制定典型模具与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还有刀具的相关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工艺学”重点习题解答(2015-5-31) 2-10 何谓毛坯余量?何谓工序余量?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毛坯余量即加工总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尺寸之差。 工序余量——相邻两工序基本尺寸之差。 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有:上工序的尺寸公差Ta ,上工序产生的表面粗糙度Ry 和表面缺陷层Ha ,上工序留下的空间误差ea ,本工序的装夹误差εb 四个部分。 2-13 在图4-73所示的工件中,0.02510.05070L --=mm ,020.02560L -=mm ,0.153020L +=mm ,不便直接测 量,试重新给出测量尺寸,并标注该测量尺寸的公差。 解:尺寸链如左图所示,图中L3为封闭环,L1, L2, L4 为组成环,且 L1 为减环,L2, L4 为增环。 求L4的基本尺寸,由L3=(L2+L4)-L1 得 L4=L3+L1-L2=20+70-60=30mm 由ES3=ES4+ES2-EI1 得 ES4=ES3-ES2+EI1=0.15-0+(-0.05)=0.1mm 由EI3=EI4+EI2-ES1 得 EI4=EI3-EI2+ES1=0-(-0.025)+(-0.025)=0mm 故测量尺寸应为0.14030L +=mm 。 2-14 图4-74为某零件的一个视图,图中槽深为+0.305m m ,该尺寸不便直接测量,为检验槽深是否合 格,可直接测量哪些尺寸?试标出它们的尺寸及公差。 解:[第一种方法] 测量键槽的槽低到外圆最远素线的距离,尺寸链如左图(a)所示; 槽深L0为封闭环,外径L1为增环,测量尺寸L2为减环。 L2的公称尺寸为:L2=L1-L0=90-5=85 由ES0=ES1-EI2 得 EI2=ES1-ES0=0-0.3=-0.3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高效课堂张艳玲学校课程的有效载体是课堂,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什么样的课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素质教育的重心只有落实在课堂上才是持久的素质教育,抓住了课堂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但在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师教学观念滞后、教学过程规范性不强、课堂教学效益低下等问题。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必须要大力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由传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为教师和学生减负,也能确保在有效的时间里使教和学获得最佳效益。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讲)、单向(师→生)、单一(教材)、滞后(反馈不及时)、被动(老师逼迫学生学习)的境况限制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秉承“通过学生、为了学生、围绕学生、激发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通过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问题前置、学习前置)、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索)、四种形态(展示进行交流、点拨实现提升、知识进行落实、开放实现拓展),真正地实现教师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共成长。 二、明确学习目标,合理掌控课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达成为核心,要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要努力建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地合作,积极地思考。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并在快乐中掌握知识,而不是为完成老师提出的一个个的问题而上课。要做到这些,教师精心地备课,合理地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地分工学习,及时地鼓励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懂得,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掌控课堂的能力。要及时发现学生合作探究中碰撞出的火花,抓住契机引导和鼓励学生,点燃起积极思维和探究的热情。但当学生在展示交流的时候,有偏离学习目标和对知识把握不够准确的时候,教师更是要及时地进行引导,而不是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谈,这样方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们每个老师都要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解放学生,解放自己,降低课堂精力流失率,提高学习效率,让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学生的身动、心动、神动和肯学、想学、会学成为课堂的基本元素。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堂堂清”:该掌握的要当时掌握,该会运用的要当堂运用,该检测的要当堂检测。三、加强课堂管理,拓展“课堂空间”高效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开发者,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课前教师要认真集体备课,编制导学稿和改写导学稿,让导学稿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课前教师要收取一部分导学稿进行批改,做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为课堂上有选择地布置学生的展示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习,师生由此构成相同的经历,有备而来。课中教师要重申目标,达到具体、明晰,要进行学情调查、问题汇总,解决互动的针对性问题,根据问题再讲解,直击问题,精讲点拨,在关键时刻点关键问题,要当堂检测。课后教师要做好课后反思,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要做到课堂问题堂堂清,对解决不了的问题、疑惑,首先要求教于同学,其次求教于老师,落实学习目标,完成堂堂清任务。总之,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第五中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样卷

浙江科技大学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考试科目 机械制造工艺学 考试方式 闭 完成时限 120分钟 拟题人 吴瑞明 审核人 批准人 2020年 1月 5 日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9 年级 机制、材料成型 专业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加分人 复核人 得分 签名 命题: 一、单选题。正确答案填入表格,填表格外无效。(15×2分,共3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B D C D D C A C 序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B A 1.装夹工件时应考虑 。 A 专用夹具 B 组合夹具 C 夹紧力靠近支撑点 D 夹紧力不变 2.基准是 。 A 在工件上特意设计的测量点 B 工件上与机床接触的点 C 又称为机床原点 D 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3.在下面孔的加工方法中,加工精度最高的方法是 。 A 钻孔 B 铰孔 C 扩孔 D 锪钻 得分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4.在下面几种车床导轨误差中,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小的是。 A 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误差 B 导轨在水平面内的误差 C 两导轨之间的平行度误差 D 主轴回转精度 5.对于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的大孔孔系的精加工(例如车床主轴箱箱体孔系的精加工),应该采用加工工艺。 A. 扩孔 B. 钻孔 C. 镗孔 D. 铰孔 6.分组装配法适用于的机器结构。 A 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多 B 小批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多 C 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组成环少 D. 大量生产,装配精度要求高,组成环少 7.在下列夹具元件中,不限制自由度的是。 A 可调支承 B 自位支承 C 辅助支承D气动支承 8. 磨削薄板时,由于工件的热变形,工件的,加工误差就越大。 A 材料热膨胀系数小 B 长度和厚度小 C 长度大并且厚度小 D 长度和厚度都大 9. 工件装夹时,决不允许的情况发生。 A 欠定位 B 过定位 C 产生夹紧变形D不完全定位 10.减少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要措施。 A 减少误差复映和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B 消除残余应力和工艺系统热变形 C提高系统刚度,减少载荷及其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