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54.88 KB
- 文档页数:10
河南郑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测语文试题及答案(2018.10.27)人教版高三上册19届语文随堂测试一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现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图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詹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颠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賦税。
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
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財。
到明代中期,同时又出现另一种揽纳。
与封建政权相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谋取厚利。
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賦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
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
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
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
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从征收到入库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
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街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运作形态而言。
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
各种包揽,危害极大。
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
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贯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骨血。
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解纳者被系不堪。
2017—2018学年上期中考18届高三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徙,“废逆旅” “使民无得擅徙”,人们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藉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籁,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贾,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賦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賦”和按户征收的“户賦”。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
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
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
18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三)一、成语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横空出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②郑州园博园中具有浓郁中原传统文化风情的轩辕阁、华夏馆、华盛轩等,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一组标志性建筑。
③他们认为艺术关系到国魂,应把艺术作为唤醒民众的重要手段,立志革除画坛上陈陈相因....、了无生气的积弊,大胆吸收外来营养。
④我们一定坚持海纳百川、从谏如流....的作风,将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断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
⑤8·10特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⑥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⑥D.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再加上种种原因导致的对传统家族的批判,使现代中国人已经无法体验到文化世家的精髓了。
家风溃败之后,斯文扫地....,涌现的往往便是各种“二代”的负面新闻。
②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③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④上海这场古董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华收藏的30款古董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以底价1 200元拍出。
⑤每个人在监督别人是否文明的时候,更要反求诸己....,不能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更不能以“文明”的名义助长“围观暴力”之风。
⑥我们每个人都是既有长处又有不足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要多看自己的闪光点,允许自己存在不足,切不可求全责备....。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上)第二次入学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
中国历史上一个鲜明的规律就是,历代官员的数量呈不断扩张趋势。
明代刘体健称“历代官数,汉七千八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
到了明代,文武官员共十二万余人。
官僚系统的不断扩张,是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结果。
官权是皇权的延伸,君主专制不断完善,注定官僚系统也不断延伸膨胀。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不断发生强化,官员的权力被不断分割,以期官员相互制衡,弱化他们对皇权的挑战。
由此造成一官多职的现象,官僚队伍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非常单一,传统赋税又主要只有农业税一途,官员数量的不断膨胀,使得俸禄成为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
比如西汉末年,国家赋税收入“一岁为四十余万石,吏俸用其半”,官员俸禄支出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所以支付官俸成为财政第一大难题,为了节省开支,薄俸制就成为大多数时候不得已的选择。
特别是在皇权专制达于极致的明清两朝,官员薪俸之低也达到惊人的程度。
低俸制的另一个原因是皇权专制的自私短视本性。
皇权专制本身是一项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它的设计原理是千方百计保证君主的利益,损害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这其中就包括官僚阶层的利益。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好比一个公司的老总,百官好比员工。
压低员工工资,保证自己的利润,对老板来说是一种本能的偏好。
从皇帝的视角看来,采取“薄俸制”和“低饷制”,用“教育”来要求百官清廉,既省心省力,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经费。
传统社会的低俸制,到底低到什么程度?以明代的县令收入为例。
明代正七品县令月俸只有七石五斗。
用七石五斗粮食养活一个大家庭甚至家族,这个县令的生活只能是普通市民水平。
而且明代对于官员办公费用不予考虑,师爷、账房、跟随、门房和稿签等手下均需要县令来养活。
再比如曾国藩在做翰林院检讨时,年收入为 129 两左右,年支出为 608 两左右。
排列组合练习一、单选题1.小王有70元钱,现有面值分别为20元和30元的两种IC 电话卡.若他至少买一张,则不同的买法共有( )A . 7种B . 8种C . 6种D . 9种2.某联欢会要安排3个歌舞类节目,2个小品类节目和一个相声类节目的演出顺序,则同类节目不相邻的排法总数是.( )A . 72B . 120C . 144D . 1683.(n −3)(n −4)⋯(n −9)(n −10)(n ∈N,n >10)可表示为( )A . A n−39B . A n−38C . A n−37D . C n−374.12个篮球队中有3个强队,将这12个队任意分成3个组(每组4个队),则3个强队恰好被分在同一组的概率为A .155B .355C .14D .13 5.“2 012”含有数字0,1,2,且有两个数字2,则含有数字0,1,2,且有两个相同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 )A . 18B . 24C . 27D . 366.从0,1,2,3,4中任选两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其中偶数的个数是A . 6B . 8C . 10D . 127.(2017新课标全国II 理科)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A . 12种B . 18种C . 24种D . 36种8.现有4种不同的颜色要对图形中(如图)的四个部分涂色,要求有公共边的两部分不能用同一颜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法有( )种.A . 24B . 30C . 48D . 509.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A . 56B . 65C . A 5D . A 510.在第二届乌镇互联网大会中, 为了提高安保的级别同时又为了方便接待, 现将其中的五个参会国的人员安排酒店住宿, 这五个参会国要在a、b、c三家酒店选择一家, 且每家酒店至少有一个参会国入住, 则这样的安排方法共有A.96种B.124种C.130种D.150种11.某单位现需要将“先进个人”、“业务精英”、“道德模范”、“新长征突击手”、“年度优秀员工”5种荣誉分配给3个人,且每个人至少获得一种荣誉,五种荣誉中“道德模范”与“新长征突击手”不能分给同一个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A.114种B.150种C.120种D.118种12.有黑、白、红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都分别标有数字1,2,3,4,5,现取出5个,要求这5个球数字不相同但三种颜色齐备,则不同的取法种数有()A.120种B.150种C.240种D.260种13.3个男生4个女生站成一排,要求相邻两人性别不同且男生甲与女生乙相邻,则这样的站法有()A.56种B.72种C.84种D.120种14.将甲、乙、丙、丁、戊共5人分配到A、B、C、D共4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一人,且甲不去A学校,则不同的分配方法有A.72种B.108种C.180种D.360种15.要将甲、乙、丙、丁4名同学分到A、B、C三个班级中,要求每个班级至少分到一人,则甲被分到A班的分法种数为,A.6B.12C.24D.3616.将5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至少一本至多两本,则不同的分法种数是()A.60B.90C.120D.18017.将3名教师和3名学生共6人平均分成3个小组,分别安排到三个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每个小组恰好有1名教师和1名学生的概率为()A.13B.25C.12D.3518.甲乙丙丁戊五个老师要安排去4个地区支教,每个地区至少安排一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A.150B.120C.180D.24019.某校在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其中数学选修课开三个班,选课结束后,有4名同学要求改修数学,但每班至多可再接收2名同学,那么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二、填空题20.从数字1,2,3,4中,随机抽取3个数字(允许重复)组成一个三位数,则各位数字之和等于9的概率为__________.21.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22.4名学生参加3个兴趣小组活动,每人参加一个或两个小组,那么3个兴趣小组都恰有2人参加的不同的分组共有_________种.23.某班举行的联欢会由5个节目组成,节目演出顺序要求如下: 节目甲不能排在第一个,并且节目甲必须和节目乙相邻.则该班联欢会节目演出顺序的编排方案共有____种.24.无偿献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需要在报名的2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无偿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法的种数为___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25.(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由数字2,0,1,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26.把4件不同的产品摆成一排.若其中的产品A与产品B都摆在产品C的左侧,则不同的摆法有____种.(用数字作答)27.某城市的交通道路如图,从城市的东南角AA到城市西北角B,不经过十字道路维修处C,最近的走法种数有.28.从4名男生4名女生中选3位代表,其中至少两名女生的选法有种.29.学校计划利用周五下午第一、二、三节课举办语文、数学、英语、文综4科的专题讲座,每科一节课,每节至少有一科,且数学、文综不安排在同一节,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30.由1,2,3,4这四个数,组成个位数字不为2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个。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级阶段检测(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成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人你要“掌声”干什么?张建平中国当代诗人大都有一个情结,就是娇情。
文本的口水话泛滥之后,情感似乎成为珍惜物,不仅需要憋出来、强生出来,甚至需要“变"出来.诺贝尔文学奖被鲍勃·迪伦收获,又刺激了下中国诗人的神经,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仰望星空",在一腔望月的诗意中,总应该寻求到些许的心理平衡,却总伴随着失望。
仰望星空不能指责,这是诗歌的前提,但真的能看到什么,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一下了.其实,迪伦的诗歌翻译得不好,用中文语境来看,没得深意.这就是语言语境的问题。
莎士比亚的诗歌也如是,英文语调、感染力、诗歌韵律非常强悍,直指内心。
在中文语境下,当代诗歌与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
获得诺贝尔奖的迪伦能够把情感融入诗歌、歌词的文本能力应该可以讲得到了评委不同语言语境的公认,不应产生异议,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中文翻译的他的诗歌。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歌的内质、核心、风格、情调在哪?其实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写的很清楚,“文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一千多年来,包括八股文在内的文本演绎出来的文章,判其立意、立论、立章大都出于此,文用气长,文以胆论,无气无胆,绝非文章,那是说话,那是口水.喷在文坛里,那是痰盂.而“文以载道“如何呢?真正的“载道"是顶天立地,吸天地之大气,壮人生之伟胆。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有出版公司推出了青春版《红楼梦》,一套6册,每册书本呈口袋书籍大小,封面以现代水墨为设计元素。
除了书本身外,该系列还开启了伴读服务,邀请了好妹妹乐队和歌手陈粒制作相关歌曲,附送定制皮书套,开发了相关的APP等等。
出版方表示,出版青春版《红楼梦》是为了“吸引年轻人读《红楼梦》”;有人则认为这是“过度消费经典的行为”。
你如何看待出版青春版《红楼梦》这件事?请根据材料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青春版《红楼梦》是种有益的尝试近日,有出版公司推出青春版《红楼梦》,还请流行乐队与歌手制作相关歌曲,还开启伴读服务并推出app。
我觉得,这是在当下社会推广经典的一种有益尝试。
经典的意义无需多言,但经典的产生一定是经过时间长河淘洗冲刷的,是几代人披沙而拣选出来的“金”。
从这方面讲,经典会与当下的人们有些隔阂,这个正常。
就如《红楼梦》,其成书年代距今三百年左右,其时其人的社会结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与现今已天差地别。
要想现代人与《红楼梦》之类的经典“无缝对接”,难!可我们又不想抛弃好东西。
直接与经典硬碰硬,固然是种对话的正确方式;但将经典作一番现代化的包装,让其更吸引年轻人,不也是好的吗?当然,既然是尝试,就有试错的可能。
也许包装者对经典的理解不那么全面深刻,也许他们的看法十分“离经叛道”,只要有一份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即便出了什么偏差,也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
至于“过度消费经典”的担心与指责,我们也要正视。
正是见过太多因功利浮躁而“毁经典”的现象,不少人才呼吁对经典应保有最基本的尊重。
所以我认为,要让经典的光芒穿透时空,照亮未来,不仅只有材料中的方式,还应有更多的举措,做到既让当下年轻人容易接受,又做到不亵渎经典,让经典的完整内核传承下去。
比如,延请专家把关指导,组织开发人员集中学习。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
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
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
18届高三一轮复习语文单元检测(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D(D以偏概全,“官员俸禄支出就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文中仅仅以“西汉末年”为例,“许多朝代”与原文不符。
)2.C(C“低俸制不仅能维护自身利益,更在于有利于管理官吏”在文中不是递进关系。
)3.B(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及曾国藩搞灰色收入,贪污腐败。
)4.AC(B夸大其词,文中说的是“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可见作者只是做了推测;D“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死了……”这句话应该指的是“画家老早就疯了”和画家生前不被人理解,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E无中生有,作者并无厌恶的情绪。
)5.①沼泽地具有吞噬一切的力量,以此象征画家所处的恶劣艰难的艺术创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②画中沼泽地里依然有生命存在,顽强地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由此烘托画家的艺术形象,更好地表现出画家执着的艺术追求;③通过画作的内容和给人独特的感受,隐喻艺术是艺术家生命存在和追求的独立形式,应该体现艺术家独特的情感体验、人格倾向和艺术风格。
④折射出作者对画家内心“凄惨”挣扎的同情,表达了对画家坚持独特认识及创作个性的尊敬之情。
(4分)6.第一次含意是:油画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第二次含意是:在艰难的处境中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人生追求的作品更是杰作。
“杰作”的特点:①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给人深刻的印象;②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③体现执着的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个性;④能够给人带来激情和心灵的震撼,让人从中得到启迪。
联系印证:如19世纪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生前同样未被世人理解接纳,生活困窘,贫穷和信念的破灭使他一度陷入绝望,他承受着巨大的苦恼和挫折,却把苦痛化为欢歌的力量,用明媚的色彩来抚慰更多苦难的心灵,如他的最著名的《向日葵》让观者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和艺术的慰藉。
(6分)7.A8.C(“釜”不是酒杯,而是煮炖食物用的炊具。
)9.B(向皇帝进言是在担任监察御史之后的事情。
……………………………………………………………最新资料推荐…………………………………………………注意事项:19 届(高三)上期入学摸底测试语文试题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菜的绝技,一是蒸。
蒸菜、蒸馒头、蒸饭、蒸包子等,无所不蒸。
蒸菜好像很简单,但其他地方的人不会。
比如你到欧洲,在湖边钓了一条鱼,欧洲人一定把鱼头鱼尾剁掉后拿来烤,而不会蒸;我国少数民族也一样。
再比如《红楼梦》中有牛奶蒸羊羔,少数民族也不会这一套,只会烤鱼或煮鱼;羊肉就是水煮羊肉、烤羊肉,没有蒸的技术。
蒸的技术在中国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但现在包括韩国、日本,蒸的菜都极少,其烹调手段一是生吃,二是烧烤,三是水煮。
另一绝技是炒菜。
炒菜更难,就像古代的医书,唐代以前基本上皆是单方,如人参是什么药性,枸杞是什么药性,羊肉又是什么药性等。
补益之药,皆是单品。
宋以后医书中就很少有单方的药了,多是复方,如现在所说的鸡尾酒疗法,要好几种药配起来,讲究君、臣、佐、使,即什么做药引,什么做主药,什么做烘托。
有些药可能有毒,吃了会死,但是在某些时候是可以吃的,如冬天那么冷,渔夫要潜水取珠,需吃点儿砒霜才可以御寒,但也不是直接吃,而是配起来吃。
炒菜也一样。
不同的菜,怎么样搭配起来,它的温、热、凉、寒大有讲究。
例如白菜性寒,我们会在里面配姜丝、配虾米,做成开阳白菜,调节它的寒热。
去吃涮羊肉,里面的配菜,如豆腐、粉丝、鸭血、茼蒿、大白菜等,都是寒性的。
因为羊肉温热,火锅烧起来更热,所以加的菜都是凉的,使之平衡。
炒菜也一样,要会搭配,我们流传下来的做菜之法,都是千锤百炼而成。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人下面文段空由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①让传播从单向变为多向、从封闭变为开放。
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代表的动态传播模式,让国人更便捷、迅速地接触到最新资讯,②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手段。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相辅相成。
古往今来,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
对个人而言,③网络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开放世界,④如果缺乏安全保障,毫无底线的“自由”⑤会变成“潘多拉魔盒”,⑥伤害的是网络“命运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
A .AB .BC .CD .D试卷第2页,共12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积淀,以《孔子家训》《颜氏家训》等为代表的家规家训早已跨出家门,成为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B .《河南思客2016卷》是从刊发的众多来稿中精选出来的120多位创作水平比较高的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读者讲述河南故事。
C .近年来,民间放生活动日渐增多,但由于这类活动大多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因此经常导致放生动物死亡、局部生态平衡被破坏等事件的发生。
D .与原著《你一生的故事》相比,虽然电影《降临》增加了富有戏剧性、冲突性的内容,但在主体情节上对原著的还原度还是很高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冯先生幼年受过庭之训,酷爱书法,人学又蒙恩师严格教诲,经过60多个寒署的磨砺,终成一代书画名家。
②当两名女生在悉尼街头逍遇歹徒抢劫时,河南小伙儿挺身而出,暴虎冯河,力擒悍匪,他的义举得到了人们的赞扬。
郑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1.根据读音写汉字(1)牪、容( )( ) 思( )术牪翻( )( )力记( )(2)牪、犹( )富( )忧( )牪机( )教( )比( )(3)牪、朝( )( )谷( )窄牪( )想闲( )( )疵2.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牪A.发酵.(jiào)龟.裂(jūn)风一更.(fēng)牪B.日寇.(kòu)誊.写(téng)默而识.之(zhì)牪C.耽.误(dān)美差.(chāi)果实累累..(lěi)牪D.嫉妒.(dù)聒.碎(guō)读万卷.书(juàn)3.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数量统计不正确的一项是()牪A.百练成刚积劳成疾蜂涌而至精兵简政(3个错别字)牪B.独出心裁见微知著萧然起敬卓有成效(1个错别字)牪C.触内旁通司空见贯铺天盖地目澄口朵(4个错别字)牪D.革故鼎新与世隔决美不盛收集思广义(2个错别字)4.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牪A.烈日下,柏油马路快被晒化了。
(夸张)牪B.夕阳亲吻着西山时,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拟人)牪C.我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好像已经嗅到了白面馒头的香气。
(比喻)牪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牪A.即使别人苦苦哀求,他仍然无动于衷....,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牪B.两位参加散打比赛的少年各自使出了自家的本领,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牪C.他手很巧,利用废旧物品制成的电烤箱,虽然外观一般,可功能并不逊色,真是巧.妙绝伦...啊。
牪D.飞往留学地的飞机即将起飞,弥留之际....这位性格内向的男孩终于喊出了:“妈妈,我爱您!”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牪A.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每一片树叶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牪B.“我才不信呢!”妈妈说:“快告诉我真实的情况。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提到“工匠精神”,也许我们会首先想到德国、瑞士、日本这些国家。
其实,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
《诗经》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玉器等一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得磨。
这里体现的对工艺精细程度精益求精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99%到99.99%的追求不谋而合。
这说明,不论区域和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在追求精美、卓越、典雅等这些能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审美创造力的艺术特征方面,东西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
基于文化的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具体表现样式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西方侧重于对刚性要素的重视,要求必须确保每个部件质量上乘,无论是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以最高标准要求,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于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航海钟,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中国则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多强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揣摩,孜孜不倦。
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把对自然的敬畏和观察体验、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既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功能特点,也展现出典雅优美的审美特点。
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既追求实用功能,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
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似玉非玉而胜玉”,让人顿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感慨。
中国的“工匠精神”附着于精美绝伦的作品,世代相传。
天工开物,随物赋形,是中华民族对制造业的价值取向共识。
如果我们承继这种东方智慧,并学习西方对产品刚性要素的重视,应该会带来东方诗意和西方精准的美妙融合,成就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风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賦税。
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
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
到明代中期,同时又出现另一种揽纳。
与封建政权相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谋取厚利。
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賦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
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
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
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
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从征收到入库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
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街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运作形态而言。
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
各种包揽,危害极大。
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
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贯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骨血。
”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解纳者被系不堪。
隆庆六年,神宗在诏书中指出:“各处解纳>^粮到京,内外管收人5揹索使用,多于原额,以致上纳桂欠。
及在京势豪,在外积棍,包揽棍骗久之。
贻害小民,苦累正户。
”自宋代以来,揽纳一直被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明朝也有众多比较严厉的处罚条例,但终明之世,揽纳一直风行不衰。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一大原因。
勋成、宦官等权势人物染指揽纳,即使事发,也往往曲法宽贷。
如天顺年间,宁阳侯陈懋纵子侄揽纳事发,英宗念其“积有劳且老疾,姑宥之”。
另外,制度性弊端是又一大原因。
从解运过程看,远距离运输实物,不但耗费巨大,而且面临诸多风险。
如解运白粮到京,途中交纳船税,支付牵挽、转搬费用,或被人偷盗,或日久蚕食,或因雨湿烂等,到京时大概十去三四了。
即便解纳到京,到各衙门办理手续,乡野百姓人地生疏,经常受恐吓勒索;钱粮物料入仓,又往往“小脚库秤索求不已”,诸多留难,使上纳难以顺利完成。
(摘编自高寿仙《明代揽纳考论》)【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揽纳就是兜揽代纳賦税,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纳税制度,它出现于唐代晚期,盛行于宋、金、元诸朝,到明代依然活跃。
B.明代中期,两种揽纳形式并存,一种是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一种是直接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
C.明代的实物陚税包括田税和上供物料,田税夏征麦,秋征米,还有丝绢、棉苎麻布、草料等,上供物料更是名目繁杂。
D.实物为本、民收民解是明初賦税制度的特征,这使得来自各地的钱粮物料集聚于指定地点,从征收到人库,揽纳户活跃于各个环节。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揽纳户在兜揽代纳过程中,或揽而不纳、以次充好,或多收少缴,手段不断翻新,其最终目的足谋取个人利益。
B.从钱粮物料征办地到京城,从揽纳户到仓场官吏员役,揽纳活动地域广阔,参与人数众多,运作形态多样,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C.揽纳户从税户、解户那里兜揽时对他们额外勒索,从监察御史邓真“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的言论中,可知他们的贪得无厌。
D.揽纳户极大地增加了解纳者的负担,“贻害小民,苦累正户”,连明神宗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明确指出这娃揽纳最大的恶果。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势之家、无赖之徒、乡绅豪强等组成了明代揽纳的队伍,揽纳户欺压勒索的对象是社会最底层的交纳和解运税物的百姓。
B.民户需要把交纳的物品直接运送到指定地点,由于距离远、耗费大、风险多、手续繁杂,又受诸多留难,所以很难顺利完成上纳。
C.从宋代直到明代,统治者都深知揽纳危害极大,也都一直把揽纳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但即便如此,揽纳依然风行不衰。
D.制度性弊端是揽纳现象长期存在并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所以只要封建制度还存在,揽纳现象就不可避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医者朱军1984年大学毕业,朱军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990年就晋升为主治医生。
在事业上不满足的朱军开始寻思:再往下发展,要么读研究生读博士,要么出国深造。
他选择了出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卑。
他就读的以色列哈达萨医学院是中东最大的医学中心,水平跟欧美齐平。
跟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家比,我们的医疗科技水平差距太大了。
他下决心要把自卑变为自信。
“别人都不上班的时候,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实验室。
有时候这是精神上的折磨,但何尝不是对人的磨练。
”三年的留学生活,让朱军开了眼界。
他掌握了一些知识后,自信心也增强了。
回国一年后,朱军转业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始拓展新的事业。
在这里,朱军带领北大肿瘤医院淋巴瘤科跃居国家领先地位。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他看见的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也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朱军从医,看见的“最初的东西”是什么呢?1979年,他毅然报考了第三军医大学。
那时候,军医是令人尊敬的职业。
至今,他还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感到高兴。
“我喜欢这个职业,因为我的工作是在不断地帮别人减轻痛苦,帮别人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也实现了我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动选择学医的人似乎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医生的后代不学医”的现象。
对此,朱军持乐观而谨慎的态度。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医学教育是必需品,医生这种职北应该处于受人尊敬的地位,只要人类存在,这一点便不会改变。
一定会有优秀的人来接班,把医学的精华传承下去。
不可否认,医学教育也面临压力和挑战。
现在有的医生天天抱怨患者“怎么不喜欢我们了,怎么污蔑我们了”,对此,朱军很不以为然,他感慨地说:“现在医生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自身还有问题,需要自我调整,改变高高在上的心态,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赢得社会的尊敬。
医院里一直都有好大夫、差大夫,但是目前的社会氛围,可能会惯坏一部分大夫,让他们养成一些毛病。
”他认为,现代医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给准备从医的人补上人文这一课。
下医治病,上医治心。
在朱军看来,无论肿瘤还是其他疾病的产生,都不是受哪一个单独因素影响的。
“现代社会压力大,要有好的身体,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理念,重要的是要心安。
让病人心安,考验的是医生的心胸和情怀。
”在同事眼中,朱军最让人感动的是他有慈悲之心。
他曾说,慈悲心是与医术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东西。
他很细心,无论对小孩、老人还是别的患者,都很注意他们接受治疗时的感受,并希望用自己的言语举止去抚平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患者是来找我们看病的,不是来结仇的。
他长得丑还是美,有钱还是没钱,都是病人。
他来看病,我们就给他服务。
”朱军也希望科里的医生都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给每一个生命送去可触及的、活泼的希望。
(摘编自杨桂青《朱军:悲悯之心待病患》)【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远远低于以色列这样的小国,这让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朱军感到自卑,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弃。
B.三年的海外留学生活让朱军受益匪浅,回国一年后他转业到北大肿瘤医院,在这里,他带出了一个处于国家领先水平的医疗团队。
C.第三军医大学是朱军看见的“最初的东西”,他毅然报考这所学校,成为一名医生,借此实现了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D.医生的后代不学医,主动选择学医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其中原因比较复杂,这些引发了朱军对现代社会医学教育的思考。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当上主治医生后,朱军选择出国深造,为改变祖国医疗科技落后的局面,他勤奋学习,表现出积极进取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B.朱军成为优秀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以“不断地帮别人减轻痛苦,帮别人减轻心理压力”为己任。
C.在朱军看来,医患纠纷出现的原因,有不少来自医生自身的缺点,有些医生天天报怨患者不满意、不喜欢自己,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
D.朱军是一个有心胸和情怀的医生,他认为慈悲心比医术更重要,他细心观察患者,理解患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让患者心安。
E.朱军坚持服务患者的宗旨,无论患者是何种身份,他和他的团队都友善公平地对待,并给每个患者“送去可触及的、活泼的希望”。
【小题3】对现代社会医学教育,朱军所持态度为何是“乐观而谨慎”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家宝王生文父亲听说我要去看姑妈,着实惊讶了,然后就是高兴,一个劲儿地说,该去,该去,打小姑妈就疼你,一有好吃的就想着法儿地给你送过来我哪有闲心听他唠叨,催着他快告诉我姑妈家的地址。
老实说,在那个中午之前,我想都没想过要去看姑妈,尽管她七十多岁了,又不肯和我表哥住在一起,我理应去看望她。
那天中午,我去一个淘古玩的同学家,那个同学的藏品里竞然有一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说是道光年间正宗官窑里出产的,现在值四万呢。
这四万让我想起了我的亲姑妈,我说,你等着,我给你淘一个来。
小车一路颠簸,几番打听,我总算找到了姑妈的家,一间傍山搭建的低矮的砖瓦房。
姑妈正背着一捆柴革,蹒跚着从山上走下来。
她好奇地看看小车又上下打量着我,我笑着叫了声姑妈,她愣了一下,才认出我来,哎呦,这不是我的华儿嘛!此时正好有几个村民路过,有人侧着头问,二婶,家里来稀客啦?姑妈亮着嗓子答,可不是嘛,我城里的大侄子!姑妈一边说,一边接过我手中的礼品,面向他们,就像面对的是媒体记者,看着他们欣羡的表情,骄傲溢满了她脸上的每一道褶皱。
进到屋里,姑妈简直有点不知所措,转了几囷儿,才找来一把椅子,用衣袖擦了又擦,端到我跟前,然后转身给我倒水,我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她又问我喜欢吃点什么,我没有回答,而是侧过头去搜寻记忆中的那枣木桌子。
桌子还在,只是桌子上不见了那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
我的心一紧,便问,您家有麦芽糖吗?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