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1.19 KB
- 文档页数:3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病害,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中最常见且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
晚疫病主要影响马铃薯地下部分,特别是地下茎和块茎,病害发生后会导致栽培品种的减产甚至毁根,对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下面是关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介绍。
晚疫病发病规律:1. 发病环境要求:晚疫病的发生需要温湿环境,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8℃-25℃,相对湿度超过90%时,病害发展较快。
2. 病原菌运输途径:晚疫病菌主要通过孢子传播,风雨天气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病害严重的地区,飞蝇、蜘蛛、蚜虫等也可作为病原菌的传播媒介。
3. 感病过程:病原菌在植株表面形成菌丝,菌丝侵入马铃薯的表皮后,迅速感染到地下茎、块茎等部位。
感染后,病原菌在植株内迅速繁殖,导致腐烂和萎蔫。
4. 侵染途径:晚疫病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降雨滴侵染导致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土壤中病原菌侵染马铃薯的地下部分。
综合防治技术:1. 选择抗病品种:通过选用抗晚疫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选用抗性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和病害造成的损失。
2. 硬化栽培:在播种前,可以进行种薯浸种处理,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浸泡处理种薯,提高种薯的抗病性,减少发病的风险。
3. 合理施肥:适量施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可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降低受病害侵染的可能性。
4. 间套作物:通过种植间套作物,增加土壤的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减少晚疫病的发生机会。
5. 喷药防治:定期对马铃薯进行药剂喷洒,可以有效控制晚疫病的发生。
喷药前需要根据气象条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剂,并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正确施药。
6. 清除病害部位:在发现病害部位时,及时将受感染的植株剥离出来,进行销毁,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包括发病环境要求、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以及感病过程和侵染途径等方面。
采取综合防治技术,如选择抗病品种、硬化栽培、合理施肥、间套作物、喷药防治以及清除病害部位等,可以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病害给产量和品质带来的损失。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疫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也是马铃薯生产中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在一定的气象和土壤条件下,疫菌能够迅速引发病害,使植株叶片枯黄、块茎失重、产量降低甚至死亡。
本文将通过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的介绍,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1. 适宜的气象条件马铃薯晚疫病发病需要适宜的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风速等因素。
疫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一般在18°C~24°C温度和85%~100%相对湿度下生长和繁殖最活跃。
在这种气象条件下,植株叶片易受到感染,引发病害。
2. 植物品种的抗病性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还与植物品种的抗病性有关。
一般来说,抗病品种在感染病原菌后会迅速进行免疫反应,使病害不易扩散和发展。
但是,如果种植非抗病品种,病原菌易在植株叶片上迅速繁殖,导致病害的严重程度加剧。
3. 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的水分状况也对疫菌生长和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有影响。
土壤过于湿润时,疫菌易在土壤中生长繁殖,导致病害加剧。
因此,要采取科学施肥和灌溉措施,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环境,防止疫菌的滋生。
1. 选用抗病品种在马铃薯生产中要选用具有抗病性的品种,以减轻病害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抗病品种,如“青岛8号”、“辽薯3号”、“科薯8号”等。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和高产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栽培条件。
2. 积极进行病害监测可以利用田间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情况和疫菌的数量,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田间监测可以通过观察植株叶片上的病斑、黑色孢子和叶片枯黄的程度等来判断病害的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测可以通过检测土壤和植株上的疫菌数量来判定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在不使用化学药品的情况下,利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害。
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有淋雨防治、喷雾防治、光合成抑制防治等。
例如,淋雨防治是在发病极期内,利用重度降雨冲刷叶面上的病斑,有效减少疫菌的数量;喷雾防治利用含有铜的药剂喷洒在叶面上,可以有效杀灭疫菌,降低病害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是晚疫病是马铃薯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晚疫病由疫霉菌引起,其发病规律与病原菌、寄主植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1. 晚疫病的发病规律(1)疫霉菌的传播途径:疫霉菌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即菌丝形成的孢子飞散在空气中,然后附着在马铃薯植株上。
疫霉菌还可以通过种薯、土壤和水等途径传播。
(2)疫霉菌的侵染过程:疫霉菌在马铃薯植株上进入孢子萌发期,然后形成疫霉菌丝,侵染植株的叶片和茎部。
在受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刺激下,疫霉菌会迅速繁殖并形成孢子,继续侵染其他植物部位。
(3)发病规律:晚疫病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发病的程度不同。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以上,这是晚疫病发病最为严重的条件。
晚疫病的发病也与植株的品种、生长期、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
2. 综合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已经培育出一些抗病品种,如“恩斯皮亚”、“巴雷尔”等。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做好病害监测:定期检查田间植株,发现病害早期症状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记录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后续控制提供参考。
(3)病害预警和病害预测:结合病害监测数据,利用病害预警系统和病害预测模型,及时提醒农民进行病害防治工作。
(4)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马铃薯在快速生长和果实发育期需要大量的氮肥,但氮肥过多会抑制马铃薯的免疫力。
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和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合理调控。
(5)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疫霉菌对药剂的耐药性较高,因此防治药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科学严谨。
合理使用药剂,遵守使用规程和剂量,对于减少药剂残留、预防药剂抗性的发生至关重要。
(6)采用适宜的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密植、良好的排水和通风条件、定期清除病残体等。
要做好田间杂草的清除工作,以减少病害菌源的来源。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的要点
一、生长久田间药剂防治
在马铃薯秧子封垄前一周左右或初花期喷施*次药,假如此时晚疫病还没有发生,选用庇护性药剂;假如*次施药后7-10天还没有发觉中心病株且降雨量正常,其次遍仍然施用庇护剂。
其次遍药施用7天左右普通年份就会发觉中心病株,而且此时雨季来临,因此第3-4次药施用内吸治疗剂,第5次药选用庇护剂,第6-7遍药选用内吸治疗剂。
假如田间湿度较低且品种抗病,施药间隔期为10-15天,施药次数为4-5次;假如田间湿度高且品种感病,施药间隔期为5-7天,施药次数为5-7次。
喷药8小时内遇雨应准时举行补喷。
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常用庇护剂及其每次施用量为:80%大生M45每亩150克、70%安泰生每亩150-200克、100克/升科佳每亩50-60毫升、25%瑞凡每亩40毫升等。
常用内吸治疗剂及施用剂量为:687.5克/升银法利每亩75毫升、52.5%抑快净每亩40-60克、64%杀毒矾每亩80-100克、72%克露每亩80-100克、50%烯酰吗啉每亩60克等。
二、心得前防治措施
1、杀秧前喷施杀菌剂。
为了防止晚疫病继续感染块茎,杀秧前田间喷施防治晚疫病的
内吸性杀菌剂,可挑选52.5%抑快净水簇拥粒剂40-60克/亩、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克/亩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
2、准时杀秧。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损害。
下面将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菌侵入植株后,会在一段时间内潜伏生长,然后形成菌丝,进一步感染植株。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与气候条件和病害发生源的存在有关。
发病规律:1. 潜伏期:在感染后的植株上,病原菌会在一段时间内潜伏生长,潜伏期根据气象条件和病害发生源的大小而有所不同,通常为5-15天。
2. 侵染期:潜伏期结束后,病原菌会形成菌丝侵染马铃薯植株。
侵染期通常在气温为15-25℃,湿度高于90%时最为有利,高温干燥的环境不利于病害的发生。
3. 繁殖期:在马铃薯叶片上,病原菌会形成孢囊,通过风雨等途径扩散到其他健康的植株上,进一步感染并传播病害。
综合防治技术:1. 品种选择:选择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广了多个抗晚疫病品种,栽培这些品种可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 种植密度和合理疏伐:适量增加种植密度可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在初级感染期间,及时进行合理的疏伐,即将病株和病叶及时清除,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扩散。
3. 合理施肥和温湿度管理: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适量增加有机肥料的施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植株生长。
合理调控温湿度,保持较低的湿度和较高的温度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4. 农药防治:在确诊晚疫病发生后,可以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常用的农药有含有三唑酮、苯醚菌酯、吡虫啉等成分的杀菌剂,可以通过叶面喷雾或者根部涂抹的方式进行防治。
5. 轮作和间作:合理轮作和间作可以有效避免晚疫病的发生。
马铃薯不宜连作,宜与其他作物进行轮作,通过减少病源的存在,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主要与气候条件和病害发生源的存在有关。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1. 发病条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条件主要包括适宜的温湿度和感病的马铃薯品种。
在20-25°C和高湿的条件下,晚疫病菌繁殖和侵染能力最强。
晚疫病菌对马铃薯不同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一些抗性较差的品种容易感染。
2. 发病过程晚疫病菌主要通过孢子侵染马铃薯植株的叶片和茎部。
病菌在叶片上形成霉斑,随着病程的发展,霉斑逐渐扩大,并在湿润条件下形成霉座。
霉座上产生大量的孢子,随着风雨水珠的传播,晚疫病菌传播到其他的植株上,形成新的感染点。
在病程发展后期,病菌进一步侵染茎部和块茎,导致植株衰老和产量下降。
1. 品种选择选择抗晚疫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首要措施。
根据当地的病害流行程度和防控能力,选择抗病性较好的马铃薯品种种植。
2. 病原监测定期对田间马铃薯病情进行监测,及时了解晚疫病的发生程度和病害传播情况。
对可疑植株和病斑进行采样检测,确认是否为晚疫病,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3. 种植健康种薯选用健康无病株的种薯进行种植,确保种子的健康和抗病性。
种植前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菌的传播。
4. 轮作制度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将马铃薯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破坏晚疫病菌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菌的数量和侵染风险。
5. 农艺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和烧毁病株和病叶,防止病菌的传播和侵染。
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水分过多,减少病害的发生。
合理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6. 防病剂应用在发病高峰期和病害流行期间,可以使用有效的防病剂进行喷药,控制晚疫病的发生。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和使用方法,注意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
7.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和拮抗菌对晚疫病进行生物防治。
使用拮抗菌剂对晚疫病菌进行阻击,抑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铃薯生产的病害,晚疫病的防控对于保障马铃薯生产的稳定性和增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指导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制定一项技术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编制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 技术背景:对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发生特点、危害程度以及防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论述。
2. 目标与原则:明确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原则,例如防控策略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方面。
3. 防控措施:分析目前已有的防控技术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推荐的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耐药品种选育、病害监测与预警、病害防治措施等。
4. 技术体系:结合具体情况,建立全面、系统的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包括技术流程、操作方法、监测指标等。
5. 推广与应用:提出技术规程推广应用的策略和路径,包括培训和宣传措施等,以促进技术规程的实际落地和应用。
在编制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确保技术规程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以提高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的效果和效益。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
该病害主要通过叶片上的孢子传播,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
对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晚疫病的发病规律1.孢子传播:晚疫病主要通过孢子在作物上的传播引发病害。
一般在潮湿、高湿度的环境下,孢子会通过风、雨滴等途径传播到叶片上,并侵入叶片中引发病害。
2.发病条件:晚疫病的发病主要与气候条件有关,高温高湿的条件是晚疫病菌的适宜生长环境。
土壤中积水和破损的叶片也是病害的重要传播途径。
3.疾病发展:一旦马铃薯叶片受到感染,晚疫病菌会迅速侵入组织内部,通过叶片内部的血管迅速蔓延,导致叶片枯黄、萎缩,最终导致马铃薯的凋萎和死亡。
二、综合防治技术1.选育抗病品种: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育种技术培育出抗晚疫病的品种,提高植物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2.健康种薯:选用健康无病害的种薯进行种植,避免病害通过种薯传播到新的农田。
3.合理施肥:合理施用肥料,增强作物自身抵抗力,提高抗病性。
4.科学浇水:避免农田积水,减少土壤中的湿度,减少病害的传播。
5.化学防治:在病害高发期适量使用化学农药进行治理,及时阻断病害的传播。
6.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生防菌等生物控制剂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7.轮作休闲:适时进行轮作休闲,避免长时间连作,减少病害的积累。
对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该综合使用各种防治技术,如选育抗病品种、健康种薯、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防治,才能有效地遏制马铃薯晚疫病的传播,保障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丰产。
【以上参考翻译待修改】。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1.病原传播途径:马铃薯晚疫病主要通过风传途径传播,病原菌进入病田后,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孢子在气流中的传播,感染马铃薯植株。
2.病原菌侵入:晚疫病菌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通过根系、茎片、嫩叶等部位侵入马铃薯植株,进入植株组织。
3.发病条件:发病的温度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的关键因素,一般在15-30摄氏度之间,以20-25摄氏度为最适。
高温会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低温会阻止病原菌孢子的萌发。
综合防治技术:1.良种选择:选择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发生。
要选择无病无虫的种薯,以免将病原菌传播到田间。
2.病害监测:定期对田间的马铃薯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病害预测:通过监测病害发生的天气条件和病害指标,结合气象预测,可以提前进行病害预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疫病菌源消毒:在种植前要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种薯表面的病原菌,减少病害发生。
5.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氮、磷、钾比例,防止营养过剩导致马铃薯生长过旺,易感染病害。
6.轮作间作:实行合理的轮作间作,不仅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7.化学防治:遵循科学的农药使用原则,采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机,以防止病害的发生。
8.生物防治:利用一些生物控制剂对马铃薯进行防治,如拮抗菌、促生菌等,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的发生。
总结: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良种选择、病害监测、病害预测、疫病菌源消毒、合理施肥、轮作间作、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也需要加强对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以进一步减少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
晚疫病的发病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病原菌的传播途径、病害防治措施等。
一、发病规律1.气候条件:晚疫病的发病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温湿环境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病,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害发展较快。
每年夏季和秋季是晚疫病的高发季节。
当夜间温度大于15℃,白天温度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时,是病害发生的最佳条件。
2.病原菌的传播途径:晚疫病菌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包括风传、雨滴飞溅、昆虫传播等。
雨滴飞溅传播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当雨水冲击到植株上时,会将病害菌孢子带到新的地方,从而引起新的感染。
晚疫病病害病原体还可以通过种薯传播。
一旦种薯受到感染,会在新的种植地带来病害。
二、综合防治技术为了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措施:1.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株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一般来说,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应注意避免氮肥过量,否则会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
2.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的马铃薯品种是有效防治晚疫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已有许多抗病品种被选育出来,并且不断有新品种的引进。
选择抗病品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提高产量和品质。
3.药剂防治:在病害初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元素硫、苯甲酸、苯酚类杀菌剂等。
药剂的使用需要根据病害的发生情况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注意遵循使用说明。
4.病害监测与预测:及时监测病害的发生情况对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田间巡查和病害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病害的发生情况,对潜在的病害进行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田间课堂®1.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 选择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品种。
挑选薯形规整、无伤口、未携带 病虫,且已经通过休眠期、生理 状态良好的优质种薯,尽量选择 整薯。
马铃薯忌与茄科作物(如 番茄、烤烟、茄子、辣椒等)轮 作和连作,宜与禾谷类、豆类作 物等轮作。
2. 种薯处理 (1)工具消 毒。
对大块薯种切块处理时,应 准备数把刀具轮换使用,切到病 薯、烂薯种的刀具,要用75%酒 精浸泡3 ~ 5分钟进行消毒。
(2) 种薯消毒。
将种薯堆在空地上, 用75%百菌清+72%霜脲•锰锌 500倍液均匀喷施后,用塑料膜覆 盖闷种2小时,再用草木灰或滑 石粉拌种,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
3.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 起垄播种。
播种密度4500 ~ 5000 塘/亩或3500 ~ 4500塘/亩,间 套作密度为2100 ~ 2800塘/亩。
4. 科学施肥每亩施用腐熟 农家肥或有机肥1500 ~ 2000千 克做底肥,追施氮、磷、钾比为 17 : 17 : 17 的复合肥 40 ~ 50 千克。
根据马铃薯田间生长情况, 结合晚疫病防治用药,适时补施 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延缓植株 衰老,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 田间防治(1)去除劣株。
及时去除田间易感病劣株。
(2) 预防措施。
早熟品种植株在齐苗 期,中晚熟品种进人现蕾至始花期,植株封行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 喷施1至2次,间隔7 ~ 10天用药1次。
(3)销毁中心病株。
早熟品种齐苗 20天、中晚熟品种现蕾后,应及时进 行田间巡查,尽早发现中心病株,并 挖除病薯及病株,用袋子密封后带离销毁,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喷施1次。
(4 )流行期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后, 应选用保护性和治疗性药剂相结合进 行防治,每7 ~ 10天用药1次,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用药时,重点喷施 中下部叶片。
夏季晴天用药时,应在 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
用 药后2小时内遇下雨,应及时抢晴补 用药1次。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严重病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较强的马铃薯品种种植,这样可以降低感染晚疫病的风险。
2. 种植健康种薯:确保种植的马铃薯种薯健康无病,经过检疫和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合理田间管理:采取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排水良好的土壤、适当的施肥和灌溉,以维持植物的健康生长状态。
4. 喷洒杀菌剂:根据农业技术推荐,在植株受到病害威胁时,适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以防止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5. 病害监测和预警: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害的迹象,并根据预警系统提供的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 轮作和间作: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避免连续种植马铃薯或其他易感植物,有助于病原菌的减少。
7. 病害残留物处理:在收获后,及时处理和清除田间的病害残留物,避免病原菌在土壤中持续存在。
请注意,这些方法仅供参考,具体的防治措施应根据当地的病情、气候条件和农业实践进行调整和采取。
建议与当地农业专家或植物保护机构合作,获取更具体和详细的防治建议。
植物保护技术-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在高湿、多雨、凉爽的条件下病害扩散迅速,7~10天可使地上部分全部枯死。
马铃薯感染晚疫病后,叶片、茎秆、薯块均可表现症状。
一、危害症状叶片:从叶尖或叶缘产生绿褐色水浸状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甚至扩展达整个叶片,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背最为明显。
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叶片萎焉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产生霉轮,且扩展速度减慢。
叶柄及茎部: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
潮湿条件下病斑可发生白色霉层。
薯块:感病时呈褐色或紫褐色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变褐色坏死。
病薯很容易为其他病菌侵染而发生并发症,常由于细菌感染而形成软腐病,最后病薯腐烂。
二、防治方法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为主,药物防治为辅,实行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抗病品种。
甘肃近几年田间表现相对抗病的品种有:庄薯3号、陇薯7号、陇薯12号、陇薯10号、青薯9号、天薯12号、农天2号等。
2.精选种薯。
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
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
3.种薯处理。
(1)拌种。
播前,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5~100克加2~3公斤水(或细土)混合均匀后拌在100公斤种薯切块上,晾干(1天)后播种。
(2)浸种。
切种后,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克兑水50公斤浸种100公斤5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干旱地区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和稀土旱地宝各100克加水30公斤,浸种薯100公斤3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
4.加强栽培管理。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高垄栽培,于苗期、封垄期分别及时培土,防止病菌落入土壤中侵染薯块。
配方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马铃薯晚疫病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由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病害,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以下将介绍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
1. 发病规律:(1)病原菌来源: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中的病残茎、块茎、病叶以及种薯残渣等进行传播。
(2)影响因素: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高温潮湿环境有利于晚疫病菌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在25-30℃、相对湿度80%以上的条件下,病害易发生。
(3)发生阶段:晚疫病的发病过程主要包括诱发期、侵染期和病害发展期。
诱发期是指在温湿条件适宜时,病原菌依靠携带sporangium子囊孢子等进行传播,进入植株体内;侵染期是指病原菌在植株体内侵染并繁殖;病害发展期是指病斑逐渐扩大并发展到整株植株,最终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2. 综合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晚疫病的耐病品种是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关键环节。
选用抗病品种能够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2)合理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助于提高马铃薯植株的通风透光程度,减少植株之间的竞争,降低病害的发生风险。
(3)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进行病害监测,掌握病害发生的趋势和传播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合理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应注重钾肥的施用,适当增加硫、钼等微量元素的供应,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5)化学防治:借助化学药剂对晚疫病进行防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措施。
可选择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处理,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过度使用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注意轮作和合理的使用剂量。
(6)适时疏叶和修剪:定期疏叶和修剪有助于提高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减少植株表面潮湿环境的形成,降低晚疫病的发生风险。
(7)合理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整洁,并及时清除病残茎、块茎等,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避免过度灌溉和淹水等情况的出现,以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Z i x u n t a i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性的流行性和毁灭性病害,几乎所有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晚疫病的发生。
晚疫病在温度较低,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容易发生。
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温度在18-25℃时,最易流行晚疫病。
在晚疫病流行年份,会造成植株提前枯死,损失可达20-50%。
如防治措施不当,会造成减产70-80%的严重损失。
1、晚疫病症状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叶茎和薯块。
首先在叶尖、叶缘出现水浸状褐色斑点,通常在叶片病斑周围形成淡黄色退绿边缘,干燥时,病斑干枯,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大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及全叶。
病斑在叶柄和茎上呈黑色或褐色条斑;发病严重时,整株枯干;茎部受害,出现长短不一的褐色条斑,天气潮湿时,表面也长出白霉,但较稀疏。
带病种薯长出的病苗,茎部条斑与地下茎相连,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
薯块受害,发病初形成小的褐色或稍带紫色的病斑,以后稍凹陷病斑可扩大。
切开病部可见皮下薯肉呈褐色,渐向四周及内部发展。
土壤干燥时病部发硬,呈干腐状;在粘重多湿的土壤里,常有杂菌从病斑部位侵入,造成薯块软腐。
薯块可在田间发病后烂在地里,也会在贮藏期发病烂在窖里。
2、晚疫病流行规律马铃薯晚疫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带菌种薯是病害侵染的主要来源,病薯播种后,多数病芽失去发芽能力或出土前腐烂,少数病薯的越冬菌丝随种薯发芽而开始活动、扩展并向幼芽蔓延,形成病菌,即中心病株。
出现中心病株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再侵染。
病菌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而危害块茎时则通过伤口、皮孔和芽眼侵入。
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其发病与品种抗性、天气条件等关系密切。
由于其易产生夹板的生理小种,抗性品种连续多年种植也会成为感病品种。
晚疫病要求高湿凉爽的气候条件。
病菌孢子囊梗的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5%,孢子囊形成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而以饱和湿度为最适。
孢子囊落在叶片上后,叶片上必须有水膜或水滴才能萌发侵入。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1 马铃薯晚疫病概况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消灭性病害。
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其损失程度视当年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异,在多雨、冷凉、适于晚疫病流行的地区和年份,病害极易暴发流行,植株大面积提早死亡,造成严峻的产量损失。
植株提前枯死,损失20%~40%。
19世纪40年月,晚疫病在爱尔兰的流行和为害举世震动,仅800万人口的爱尔兰就有约1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约150万人逃荒海外。
因为抗病品种的推广,晚疫病的为害曾一度减轻,进入20世纪80年月以来,因为晚疫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转变,导致晚疫病在世界各马铃薯主产区再度频繁发生,其所造成危害的严峻程度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因为我省属大陆性气候,十年九旱,普通年份不易发生流行,但是,今年7月以来,我省降雨量较多,按照监测和调研,今年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早、扩散快、危害重。
当前,正当马铃薯晚疫病高发危害期,呈高发流行态势,对马铃薯生产构成严峻威逼,需要广阔种植户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定期喷药准时庇护,乐观防治,切实遏制晚疫病流行危害,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病原及发病逻辑2.1 症状叶片发病,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
湿度大时,可扩及叶的大半以及全叶,叶片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雨后早晨尤为显然。
茎部受害,可形成褐色条斑。
块茎发病,初为褐色或紫褐色不规章的病斑,稍凹陷。
病斑下的薯肉褐色坏死。
病部易受其他病菌二次侵染而腐烂。
2.2 病原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引起。
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需要在水中才干萌发,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的温度为10℃~13℃。
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23℃。
相对湿度达到95%~97%时孢子囊才干大量形成。
目前我国晚疫病菌的生理小种组成复杂,几乎所有11个抗病基因所有可以被克服。
2.3 发病逻辑我国省马铃薯主产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也能够卵孢子越冬。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湖南省地方标准《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明在田间,致病疫霉产生的游动孢子可侵染马铃薯叶片或茎秆,造成小型褐色坏死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病原菌产生孢子囊进而侵染新的植株。
在环境合适的条件下,致病疫霉可在大约4天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侵染循环。
因此,在一个生长季中,致病疫霉可完成多次侵染循环,并产生数亿计的孢子,从而给病害防控造成巨大的压力。
除了叶片及茎秆外,致病疫霉还可以侵染马铃薯薯块,并能够在腐烂的植物组织中继续增殖。
因此,如果农事操作不当,被侵染的种薯以及田间残余植物组织可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
目前针对马铃薯晚疫病最有效的两个防控措施分别为抗性育种及药剂防治。
但由于马铃薯为4倍体植物,且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多、遗传变异快,目前仍缺乏持久有效的马铃薯高抗品种。
因此,依赖杀菌剂使用的化学防治成为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最主要措施。
近些年来,由于防治过程中施用单一杀菌剂,如苯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等,且施用量过大,具有杀菌剂抗性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并产生杀菌剂抗药性,无法有效控制该病害的蔓延发生。
除此之外,过量施用化学杀菌剂还存在着影响食品安全、污染土壤及水源等社会问题。
由于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相关的防控技术相对较单一等原因,致使针对该病害实施的防控工作发挥出的实效性始终较低。
目前我国尤其是湖南省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为进一步规范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控,湖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提出了《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制定申请,并于2022年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湖南省地方标准《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列入2022年度湖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编写与制定。
2022年,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了标准起草组。
标准起草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并召开了首次起草组工作人员会议,讨论了修订要点,确定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时间进度。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晚疫病的术语与定义、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心病株
田间出现零星的发病植株为中心病株。
3.2
始见期
见中心病株的日期为始见期。
4 防治原则
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选用抗病品种,推广健身防病、药剂防控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
在科学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常发区根据当地气象条件与品种感病性提前施药预防, 其它地区当田间发现中心病株时开始实施防治。
5 防治措施
5.1 选用抗(耐)病品种
种植具有水平抗病性的品种。
主要中抗品种有东农306等,高抗品种有克新19号等。
5.2 建立无病留种田和选用无病种薯
马铃薯无病留种田应与马铃薯、番茄大田相距2.5km以上,在无病或发病轻的地块,选择无病植株,单收、单藏,留种。
提倡种薯播种。
5.3 种薯处理
5.3.1 处理方法
a)湿拌法
播种前1d~2d,将药剂配成母液(水药比应20倍以上),均匀喷洒到种薯(薯块)上,边喷雾边翻动,使薯块均匀着药。
摊开铺厚度不超过15cm并及时翻动。
b)干拌法
播种前1d~2d,将拌种药剂与20倍~30倍重量的滑石粉混拌均匀,然后与种薯(薯块)混拌,使薯块均匀着药。
摊开铺厚度不超过15cm并及时翻动。
注:薯块播种法,切薯后及时散开薯块,切口愈合后(大约5h)混拌。
5.3.2 处理药剂
a)72%甲霜灵·锰锌;
b)64%恶霜灵·锰锌。
注:兼防马铃薯环腐病加70%甲基硫菌灵;兼防细菌性病害加72%农用链霉素。
5.4 农业措施
5.4.1 合理轮作
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不宜重茬,应选麦茬、豆茬、玉米茬等茬口,不宜选择辣椒、茄子、西红柿、甘蓝、白菜等茄科或十字花科茬口。
5.4.2 适期播种
适期早播,播前清除和处理马铃薯病株残体及杂草。
5.4.3 垄作栽培
进行垄作栽培,加厚培土。
提倡大垄高台栽培。
5.4.4 合理施肥
提倡施用腐熟农家肥,合理配施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
5.4.5 田间管理
采取2次~3次中耕培土管理、必要时开沟排水等措施。
5.5 田间药剂防治
5.5.1 施药时期和方法
5.5.1.1 预防时期
气象条件为日暖、夜凉、高湿条件,叶上有水滴,温度12℃~25℃,相对湿度70%以上时,在未发病前预防喷药一次。
5.5.1.2 防治时期
在马铃薯晚疫病始见期,立即清除中心病株,用密闭容器携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施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可根据气象条件和品种的抗病性而定,连阴天、降雨多、连雨天,温度18℃~22℃,相对湿度90%以上,感病品种应增加施药次数,间隔天数至5d~7d,治疗型药剂应与保护型药剂配合应用,且同一类药
剂不能连续使用。
5.5.2 生物药剂
生物防治药剂可选用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
5.5.3 常用化学药剂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化学药剂可选用以下药剂:
a)80%代森锰锌WP(保护性杀菌剂);
b)70%丙森锌WP(保护性杀菌剂);
c)50%氟啶胺SC(保护性杀菌剂);
d)72.2%霜霉威AS(治疗性杀菌剂);
d)72%霜脲•锰锌WP(治疗性、保护性杀菌剂);
e)50%氟吗啉•锰锌WP(治疗性、保护性杀菌剂);
f)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盐酸盐SC(治疗性、保护性杀菌剂);
h)25%氟吗•唑菌酯SC(治疗性、保护性杀菌剂)。
5.5.4 施药方法
采用机动式弥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喷雾,应针对叶片背部均匀喷雾,喷施保护剂时雾滴要小,喷液量适当加大,大面积连片种植马铃薯区可使用自走式喷雾机或飞机进行喷药防治。
喷洒喷药后3h~8h内遇雨,应及时进行补喷。
化学防治用药应符合GB 4285、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