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途径有哪些
- 格式:docx
- 大小:12.49 KB
- 文档页数:2
2008-07-25 20:53肿瘤扩散的主要方式44.癌和肉瘤的转移特性是A.两者均常有淋巴道和血道转移B.两者都首先转移于淋巴结C.肉瘤常有种植性转移D.肉瘤常由淋巴道转移,而癌常由血道转移E.以上都不是E癌瘤的扩散与转移是两个相互有关的,各自不同的概念。
扩散意味着肿瘤的局部侵袭或远处转移,它可以与瘤体相连或远离主体,而转移是肿瘤细胞离开主体,在远隔器官或组织形成一种与原发肿瘤类型相同的肿瘤,它是肿瘤扩散的一个主要形式。
肿瘤扩散的主要方式:1.肿瘤细胞直接蔓延:这是肿瘤扩散的基本条件,通常可见瘤细胞从瘤母体直接向外侵袭,它常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体腔或脑脊髓腔等肿瘤细胞沿着这些途径,不间断的扩散到达远隔部位。
但它仍然与肿瘤的主体相连。
肿瘤细胞的局部直接侵袭,是恶性肿瘤生长过程的必然阶段,但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它的扩散潜能可以有很大差别,这是受很多因素所决定的。
因而有些肿瘤以局部浸润为主,转移并不占主要地位。
相反,有些肿瘤以广泛转移为主。
例如宫颈癌,它的临床特点是局部蔓延,肿瘤细胞沿着组织间隙,直接向宫颈或宫体以外扩展,在肿瘤侵袭过程中,局部结统组织增生,肿瘤局部广泛浸润时,往往形成冰冻骨盆,其实质为肿瘤直接浸润的结果。
肿瘤的直接侵袭,除沿肌间隙,筋膜间隙等较疏松的组织浸润以外,也可沿着淋巴管直接扩展,如原发性肺癌,当癌细胞累及淋巴管时,在胸膜的脏层(或称肺膜)显示白色条索网状结构,有人称它为癌性淋巴管炎或淋巴管癌变。
有时足部的恶性黑色素瘤,累及下肢淋巴管时,可呈线条状从足底伸展至腹股沟。
镜下可见瘤细胞沿淋巴管成“柱状”生长。
有时肿瘤可沿神经周围或血管周围的淋巴间隙,持续而不间断的扩展。
这种淋巴管或淋巴间隙的扩展,有时可累及很广泛的一个区域,如所谓炎性乳癌,它的本质是淋巴管瘤栓体有局部炎症,所造成的红肿热疼,甚至形成橘皮样。
此外,肿瘤的直接蔓延,也可沿着静脉腔扩张,如肝癌可形成门静脉,脾静脉瘤栓,也可沿着肝静脉进入上腔静脉过右心房,从而瘤栓脱落导致脏器的转移。
龙源期刊网
肺癌的转移途径
作者:龚奎玉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3期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
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局限于基底膜内,亦被称为肺原位癌。
肺癌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临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淋巴、血行或经支气管转移扩散。
肺癌的生长速度和转移扩散情况,与癌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等生物学特性有一定关系。
以下是肺癌的几种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
靠近肺外围的肿瘤可侵犯脏层胸膜,癌细胞脱落后进入胸膜腔,形成种植性转移。
中央型或靠近纵隔面的肿瘤可侵犯脏壁层胸膜、胸壁组织及纵隔膈器官。
2.血行转移
癌细胞随肺静脉血液回流到左心后,可转移到体内任何部位。
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脑、肺、骨骼系统、肾上腺等器官。
3.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徑。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然后到达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
肿瘤的扩散
●肿瘤的扩散是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点
●肿瘤扩散的途径包括直接蔓延、转移
直接蔓延是指肿瘤细胞沿着组织间隙或神经束衣连续的浸润生长,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直接蔓延的机制有:
●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减少。
粘附分子的减少,使细胞彼此分离
●癌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增加。
正常上皮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是通过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些分子介导的,如层粘蛋白受体。
癌细胞表达更多的层粘蛋白受体,并分布于癌细胞的整个表面,使癌细胞与基底膜的黏着增加
●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癌细胞产生蛋白酶(如Ⅳ型胶原酶),溶解细胞外基质成分(如Ⅳ型胶原),使基底膜局部产生破损有助于癌细胞的通过
●癌细胞的迁移。
癌细胞借阿米巴运动通过基底膜缺损处游出
转移是指恶性肿瘤从原发部位经过一定的渠道迁移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肿瘤的过程,具体转移途径包括:
●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引流到局部淋巴结,先聚集于边缘窦然后累及整个淋巴结。
最后可经过胸导管入血,继发血道转移。
胃肠道等消化道肿瘤可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中的Virchow淋巴结。
●血道转移:肿瘤细胞多经静脉系统入血;肿瘤细胞最常侵入肺、肝;侵入胸、腰、骨盆静脉的肿瘤可通过吻合支进入椎静脉丛;肺癌易转移到肾上腺和脑,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乳腺癌易转移到肺、肝、骨、卵巢和肾上腺。
●种植性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肿瘤细胞可脱落种植到体腔其它器官表面。
例如胃肠道黏液癌(尤其是胃印戒细胞癌)侵及浆膜后脱落到卵巢表面生长,形成krukenberg瘤。
肺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肺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很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其复发和转移是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
了解肺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对于预防和治疗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肺癌复发和转移的相关因素,提供一些建议来降低这些风险。
一、复发和转移的定义肺癌的复发是指原发肿瘤在治疗后重新出现的情况。
复发可能在术后的数月或数年内发生。
而转移是指肺癌细胞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转移灶。
二、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素1. 早期诊断: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手段。
早期诊断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2. 肿瘤类型:不同类型的肺癌具有不同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例如,小细胞肺癌往往更容易向其他部位转移。
3. 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途径。
如果肺癌已经扩散到淋巴结,复发和转移的风险会增加。
4. 肿瘤分期:肺癌的分期是预测复发和转移风险的关键指标。
晚期肺癌(Ⅲ期和Ⅳ期)的复发和转移风险明显高于早期肺癌。
5. 基因变异:某些基因变异与肺癌的复发和转移有关。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变异与转移风险增加相关。
6. 吸烟:吸烟是导致肺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
吸烟不仅增加初次发生肺癌的风险,还会增加其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三、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的方法1. 早期筛查与检测: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和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手术能够彻底清除恶性组织,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3. 化疗和放疗:针对肺癌的初治患者,辅助化疗和放疗可以减少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4. 靶向治疗:对于存在特定基因变异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5. 戒烟:对于吸烟者,戒烟是减少复发和转移风险的首要措施。
戒烟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肺部组织的损伤。
6.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均衡饮食、避免暴露在有害物质中等,都可以有助于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肺癌转移是通过什么途径转移的
肺癌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病种,癌症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好的预防,发病率还是很低。
肺癌转移是通过什么途径转移的?下面是北京解放军第261医院的专家介绍,如下
血行转移:肺癌的转移途径有多少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癌细胞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后,可转移到体内任何部位,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脑、肺、骨酷系统、肾上腺、肾和胰。
支气管内播散:肺泡细胞癌病例,细支气管和肺泡壁上的癌细胞很容易脱落;癌细胞可以经支气管管道扩散到邻近的肺组织中,形成新的癌灶。
淋巴转移:肺的淋巴引流有一定的规律右肺上叶流向右肺门及右上纵隔淋巴结。
肺癌的转移途径有多少右肺中叶流向中、下叶汇总区淋巴结,隆突下及右上纵隔淋巴结。
左肺下叶淋巴流向上下叶汇总区,隆突下以及跨越纵隔到右上纵隔淋巴结。
直接扩散:癌肿不断增长,可阻塞支气管管腔,同时还向支气管外的肺组织内扩展。
靠近肺外围的肿瘤可侵犯胸膜和胸壁,中央型或靠近纵隔的肿瘤更可侵犯胸膜和胸壁,中央型或靠近纵隔的肿瘤更可侵犯其他器官。
肺癌是什么病?肺癌一般指的是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恶性淋巴瘤,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
针对肿瘤来说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放疗、化疗、药物,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还有很大的后期副作用。
所以能不用就不用。
但是不用这些方法治疗肺癌难道等死吗?北京解放军第261医院的专家介绍,本院治疗肿瘤的方法采用的是EAAL细胞免疫疗法,是目前最好的肿瘤治疗的一种方式。
EAAL细胞免疫疗法应用细胞的优势能有效的杀伤和清楚肿瘤,让健康走向患者。
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二)医学转移的名词解释本文将介绍与医学转移相关的一些重要名词,以及适用的例子,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医学领域。
1. 转移(Metastasis)转移是指恶性肿瘤从原发部位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转移是癌症发展进程中的关键步骤,它使得癌细胞能够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进入和生长在其他组织或器官中。
例子:乳腺癌的转移常见于骨骼、肺部和肝脏。
2. 淋巴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淋巴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免疫系统组成部分,但也可成为癌细胞扩散的途径之一。
例子: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转移常见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淋巴结区域。
3. 血液转移(Hematogenous metastasis)血液转移是指癌细胞通过血液系统扩散至其他部位的过程。
与淋巴转移相比,血液转移的癌细胞可到达更远的器官和组织。
例子:肺癌的血液转移可导致癌细胞扩散至骨骼、肝脏和大脑等远离原发灶的部位。
4. 微转移(Micrometastasis)微转移指的是在肉眼下无法识别的非常小的转移病灶。
它们可能存在于淋巴结、血管或其他组织中,即使在检查或手术时也难以察觉。
例子:微转移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癌症在手术后复发。
5. 原发灶(Primary tumor)原发灶是指肿瘤最初发生的部位或细胞群。
它是癌症发展的起点,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例子:非小细胞肺癌的原发灶通常位于肺组织中。
6. 单个转移灶(Solitary metastasis)单个转移灶指的是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的唯一一个转移病灶。
相对于多发转移灶,单个转移灶的患者有更高的手术切除可能性和更好的预后。
例子:乳腺癌患者在脊柱上发现唯一的骨转移灶。
以上是一些与医学转移相关的名词解释和例子,希望能够对读者对医学领域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帮助。
肺癌的分期与综合治疗方案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对于肺癌的治疗,分期和综合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讨论肺癌的分期及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肺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扩散的程度和淋巴结受累情况进行的。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分期系统是TNM分期系统。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深度,N代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
通过这一系统,肺癌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不同阶段的肺癌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Ⅰ期和Ⅱ期的肺癌,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来彻底清除癌细胞。
对于Ⅰ期肺癌,肿瘤较小且未扩散至淋巴结,手术的成功率较高。
而Ⅱ期肺癌,肿瘤较大或已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手术的成功率可能会降低。
因此,在手术前或手术后,放疗或化疗可能会被用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Ⅲ期肺癌,治疗方案更为复杂。
Ⅲ期肺癌通常已经扩散至附近的淋巴结和其他组织。
手术可能无法完全清除癌细胞,因此通常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
这包括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组合使用。
放疗可以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化疗可以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靶向治疗可以通过特定的药物干扰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途径。
这些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Ⅳ期肺癌,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由于Ⅳ期肺癌已经扩散至远处器官,手术通常不再是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反,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被广泛应用。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新的免疫治疗方法也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些突破。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法的应用正在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并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肺癌转移的途径一、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是常见的扩散途径。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或气管隆凸下淋巴结,再侵入纵隔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结。
纵隔和气管旁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同侧,也可以在对侧,即所谓穿插转移。
也可向腋下、或上腹部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二、局部直接蔓延:癌组织沿支气管及肺泡孔向同侧附近或对侧肺直接蔓延,以肺泡细胞癌多见。
也可向四周,如纵隔、心包、横膈、胸膜和肺侵犯,时常由近向远处扩散,以肺鳞癌、腺癌多见。
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是肺癌的晚期表现。
小细胞癌和腺癌的血行转移较鳞癌更常见。
通常癌细胞直接侵入肺静脉,然后经左心随大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常见的有肝、骨骼、脑、肾上腺等。
也可通过血行发生肺内转移。
四、局部种植:常见于手术切口处或胸腔穿刺针孔处。
肺癌转移的防治肺部由于淋巴组织分布广泛,血流运行丰富,因此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病症,才去就医并确诊为肺癌的,这确实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而不少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认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肺癌患者,可能在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几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发生远处转移。
其实这些转移病灶早已存在,只是手术之前很小,经过一段时间,它们渐渐长大,才能被影像学或临床检查发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原来非常微小的转移灶,随着癌细胞继续增殖,病灶日益开展,同样可致人死命。
针对这局部病人,应考虑手术切除肺癌病灶后,再给予全身的综合疗,以求早期控制。
由于肺癌的转移速度非常迅速,因此那些早期首先发现有肺部原发病灶的患者,在被确诊为肺癌之后,就必须立即做骨扫描、脑CT或磁共振检查是否有远处病灶的转移。
就算没有,也不能麻痹大意,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随时到门诊进展复查,以期将远处病灶转移的可能降到最低。
第4题.资料肿瘤的转移途径:1 淋巴道转移:癌多见;原发癌的细胞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也可能超级转移;或因癌阻碍顺行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在淋巴结发展时,且变硬,起初尚可活动,癌侵越包膜后趋向固定,转移癌阻碍局部组织淋巴引流,可能引起皮肤、皮下或肢体的淋巴水肿;如: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肺癌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鼻咽癌同侧颈淋巴结;2 血道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如肺、肝、骨、脑等处,形成继发性肿瘤;如:瘤细胞静脉肺和肝等最多见,形成边缘整齐、散在、多发的球形结节,中央常发生坏死,近脏器表面形成“癌脐”;3种植性转移: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入体腔,种植在浆膜面上; 如:肺癌胸膜腔;消化道癌或卵巢癌腹膜腔;形态:浆膜增厚,表面癌结,血性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4.直接转移:随着肿瘤体积不断增大,肿瘤细胞可沿周围正常组织的薄弱处,直接延伸,侵入并破坏邻近组织或器官;如:直肠癌前列腺、膀胱、子宫及阴道壁等;此例的转移方式:1.胃卵巢:种植性转移,胃癌浸透到脏器外表面时,随着呼吸或肠蠕动等相应的摩擦,可脱落到体腔继续生长2.胃、肝、肺淋巴结: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液转移到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生长形成转移瘤,且变硬3.胃肺、肝脏:血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血管后,随血流转移到全身各处称血道转移;侵入人体静脉系统的肿瘤细胞,先转移到肺,再经心脏扩散到全身各脏器;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常入侵门静脉系统转移到肝脏;第3题1阻塞和压迫:肿瘤的阻塞压迫发展迅速,程度也高,如肝肿大可以压迫神经;淋巴结肿大变硬,淋巴回流受阻;2破坏所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肝癌由于肝细胞破坏和肝内胆管阻塞,可引起全身性黄疸;3侵袭破坏邻近器官:如胃癌可穿胃壁,侵犯胃周围的器官;4坏死、出血、感染:恶性肿瘤生长迅速,癌组织常常因为供血不足而发生坏死,如果癌变组织侵犯血管,可引起出血,肺癌病人常常合并肺部感染;5疼痛:由于癌组织压迫或侵犯神经,可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如晚期肝癌、胃癌都有剧烈疼痛;另外,癌症继发感染后,也可以引起疼痛;6发热: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以及继发的细菌感染,都可以引起癌症病人发热,一般表现为中低度热;7恶病质:恶病质也有人称为"恶液质",是指机体严重消瘦、无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它是癌症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第2题1.胃、肝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2.胃、肺发生出血、坏死、溃疡、脱落3.出现浸润性生长所以,胃、肝、肺均为恶性肿瘤;第1题1.根据病史,患者于五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三月前腹痛加重,伴呕吐、黑便;体检检查,腹膨隆,有移动性浊音,腹胀,有腹水;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黏膜皱襞消失,中央有一4㎝3㎝的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切面灰白色、质硬,底部凹凸不平,有出血坏死;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诊断为胃癌;2.根据病史,呕吐、黑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检,慢性病容,营养不良,腹膨隆,肝区叩痛,脾未扪及;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偏低;B超,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强的回音;死亡经过,患者进行性消瘦、贫血,腹胀及腹水;肝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现象;可诊断出为肝癌;3.根据胸片,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病灶,多靠近胸膜,之间可见散在模糊片状阴影;出现咳血、咳浓痰及呼吸困难;肺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镜下病变与肝同;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实变病灶,镜下见病灶内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可诊断为肺癌;4.根据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质硬;胃周边、肠系膜、大网膜、纵膈、肝门、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镜下病变相同,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内见腺样细胞巢;可诊断出淋巴癌;5.卵巢,双侧均有多个灰白色大小不等结节;镜下与肝内结节相同;可诊断出卵巢癌;病理诊断:胃癌肺癌肝癌淋巴癌卵巢癌死亡原因:胃癌转移,浸润到身体各个器官,导致肺、肝、淋巴结功能严重受损,最后由癌细胞、各种细菌感染导致死亡;。
肺癌外侵和转移症状主要有哪些?肺癌概述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以肺组织中的恶性细胞增殖为特征。
肺癌可以分为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两种类型。
原发性肺癌是指起源于肺组织的恶性肿瘤,而转移性肺癌是指癌细胞从其他部位转移到肺部。
肺癌外侵与转移肺癌在肺部组织生长蔓延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外侵和转移。
肺癌的外侵指的是癌细胞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而转移则是指癌细胞从肺部扩散到其他部位的过程。
肺癌的外侵和转移是肺癌晚期的表现,表示肺癌已经进展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
肺癌外侵症状肺癌外侵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咳嗽和咳痰肺癌外侵时,癌组织可能侵犯到支气管和肺部周围的组织,刺激引起咳嗽和咳痰。
咳嗽可能持续存在,并且咳痰可能带有血丝或血块。
2. 呼吸困难当肺癌侵犯到气道或胸膜时,患者可能感到呼吸困难。
随着肿瘤的生长,呼吸困难的程度可能会逐渐加重。
3. 胸痛肺癌外侵时,癌组织的生长可能导致胸痛。
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或间歇性的,其程度可以因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而有所不同。
4. 体重下降和乏力肺癌外侵时,肿瘤的生长会消耗患者的能量,导致体重下降和乏力的症状出现。
患者可能感到虚弱和缺乏精力。
5. 声音变化肺癌外侵到喉咙或气管可导致声音的改变,声音可能变得嘶哑或低沉。
6. 呕血当肺癌外侵到气道或血管时,可能会引起咯血或呕血的症状。
7. 脸部和颈部水肿肺癌外侵时,可能会侵犯到上腔静脉或导致淋巴结转移,导致脸部和颈部水肿的症状出现。
肺癌转移症状肺癌转移的症状可以根据转移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骨骼、肝脏、脑和肾上腺等。
1. 骨骼转移肺癌转移到骨骼时,常常出现骨痛和骨折的症状。
患者可能感到局部疼痛,并且可能出现骨折的情况。
2. 肝脏转移肺癌转移到肝脏时,常常引起肝脏功能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肝腹水、腹痛等症状。
3. 脑转移肺癌转移到脑部时,可以导致头痛、晕厥、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以及肢体活动不协调的症状。
脑转移可能引起癫痫发作或中风的情况。
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姓名:陈睿专业:09级营养学学号:200922113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人1010万人,死亡620万人,现患癌症病例2240万。
过去的10年间,全球癌症发病率增长了22%。
无论从发病(120万)还是死亡(110万)来看,肺癌均为全球最主要的癌症,以死亡排序以下为胃癌、肝癌及结直肠癌。
全球癌症仍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预测,2020年全球总人口将达80亿,癌症新发病例将达2000万,1200万人死于癌症,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而造成癌症难治的一大原因就是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癌细胞的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其他途经被带到它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部位肿瘤相同类型的肿瘤,这个过程成为转移,所形成的肿瘤成为转移瘤或转移癌。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
为什么癌细胞会转移呢?这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引起的。
癌细胞有八大主要特征,其中无限增殖,接触抑制现象丧失,癌细胞间粘着性减弱这三大特征是造成癌细胞易转移的主要原因。
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
正常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数,如人的细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
然而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
正常细胞生长相互接触后,其运动和分裂活动都要停顿下来。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则表现为细胞贴壁生长汇合成单层后即停止生长。
癌细胞则不同,其分裂和增殖并不因细胞相互接触而终止,在体外培养时细胞可堆累成立体细胞群,故癌细胞接触对癌细胞的增殖无抑制作用。
癌细胞与其同源正常组织相比,细胞间的粘着性降低,故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在正常细胞外被中的纤粘连蛋白是一种细胞外粘着糖蛋白,它增强了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粘着。
癌细胞的纤连粘蛋白显著减少或缺失,钙粘蛋白合成发生障碍,从而破坏了细胞与基质之间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着,因此癌细胞具有易于侵润组织和转移的属性。
一般来说,癌细胞进行转移会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侵犯,这个阶段中癌上皮细胞会松开癌细胞之间的连接,使得癌细胞“重获自由”而能移动到其他地方去。
肺癌一.病因1.吸烟:长期大量吸烟每天多余40支以上者;鳞癌和小细胞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
2.某些化学和放射性物质,职业接触工业粉尘,某些工业部门和矿区职工,肺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长期接触石棉.砷.锡等物质有关。
3.大气污染,自然环境的污染,与化工.交通和3废(废液废气废渣)有密切关系。
4.人体内在因素:如免疫状态.代谢活动.遗传因素.肺部慢性感染(慢支.肺结核等肺部慢性疾病)。
5.近年在肺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基因的突变与肺癌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
二.病理和分类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组织生长,肺癌的分布以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1.根据肺癌在肺中的发生部位可分为:(1) 中心型肺癌:靠近肺部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即在肺段支气管以上发生的肺癌,常为鳞癌,男性常见。
(2) 周围型肺癌:远离肺部即在肺段支气管以下发生的肺癌,肺野部末梢多属肺癌,女性多。
2. 组肺癌的织学分类(按细胞类型分为):(1)鳞癌:占肺癌的50%男性多见,多为中心型,放.化疗较敏感,癌肿生长缓慢,转移较晚。
(2)小细胞未分化小细胞癌:多为中心型,男性多见。
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
淋巴.血性转移,对放.化疗虽较敏感,但预后最差。
(3)腺癌:多见于年轻女性,周围型多见。
一般生长较慢,但少数早期发生血性转移,淋巴转移则较晚发生。
(4)细支气管肺泡癌(又称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是腺癌的一种类型,起源于细支气管粘膜上皮或肺泡上皮,发病率低,以女性多见,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淋.血行转移较晚,但不侵犯胸膜或经支气管播散其他肺叶。
(5)大细胞癌:较少见,多为中心型,分化程度低,常脑转移才发现,预后很差。
少数肺癌病例同时存在不同类型的癌肿组织,如腺癌内有鳞癌组织,鳞癌内有腺癌组织或鳞癌有小细胞癌并存,称混合型肺癌。
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
转移途径:(1)直接扩散:向支气管腔内生长或侵入邻近肺组织,也可侵犯胸内其他组织和(2)淋巴转移:最常见,先侵犯邻近肺段或肺叶支气管周围淋巴结肺门或气管隆突下淋巴结,纵膈和气管旁淋巴结,最后锁骨上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
㊃综 述㊃D O I :10.3760/c m a .j.i s s n .1673-436X.2016.11.015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一科通信作者:陈刚,E m a i l :c h e n g a n g.8@h o t m a i l .c o m 肺腺癌经气道播散肺内转移崔立静 陈刚 王东昌ʌ摘要ɔ 肺腺癌经气道播散肺内转移是指肺腺癌细胞通过气道扩散植入同侧或对侧其他肺段或肺叶,形成新的肺内转移癌灶,是肺特有的一种恶性肿瘤转移机制㊂了解肺腺癌经气道播散肺内转移可能的发病机制㊁病理学和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对其认识,加强早期干预㊂ʌ关键词ɔ 肺腺癌;气道;转移A i r w a y d i s s e m i n a t e di n t r a p u l m o n a r y m e t a s t a s i s i nl u n g a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C u iL i j i n g ,C h e n G a n g ,W a n g D o n g c h a n g .T h e F i r s t D e p a r t m e n t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t h e 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o f H e b e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51,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C h e nG a n g ,E m a i l :c h e n g a n g .8@h o t m a i l .c o m ʌA b s t r a c t ɔ T h e a i r w a y d i s s e m i n a t e d i n t r a p u l m o n a r y m e t a s t a s i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l u n g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r e f e r s t o t h e c a n c e r c e l l s s p r e a d t h r o u g h a i r w a y a n d i m p l a n t o t h e ri ps i l a t e r a l o r c o n t r a l a t e r a l l u n g s e g m e n t s ,t h e nf o r m n e w p u l m o n a r y m e t a s t a t i cc a r c i n o m a .T h i s i sa p e c u l i a r t r a n s f e r m e c h a n i s mo f l u n g c a n c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p o s s i b l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p a t h o l o g y a n di m a g i n g fe a t u r e s w i l l h e l p t o i m p r o v e t h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e a r l yi n t e r v e n t i o n .ʌK e y wo r d s ɔ L u n g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A i r w a y ;N e o p l a s m m e t a s t a s i s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㊂据2014年发布的有关2010年我国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9.59%;病死率为37/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4.87%[1]㊂2004年WHO公布的新肺癌组织学分类中表明,肺腺癌在各类肺癌中约占31.5%㊂早期肺癌临床表现少,容易忽视漏诊,随着肿瘤细胞的扩散和浸润转移,多数患者丧失手术根治机会㊂侵袭和浸润转移已经是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对肺癌的分期和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肺癌的转移对于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肺癌的扩散途径主要有3种:直接蔓延㊁淋巴道转移㊁血道转移㊂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肺癌尤其是肺腺癌具有一种独特的肺内转移方式,即经气道肺内转移,而肺癌其他组织类型国内外文献罕见报道㊂本文通过分析肺腺癌经气道播散肺内转移可能的发病机制㊁病理学和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对其认识㊂1 概述肺腺癌经支气管播散肺内转移,又称气道播散㊁气道转移,是指少数肺腺癌病例癌细胞进入支气管腔并随着呼吸动作经支气管非连续性扩散植入同侧或对侧其他肺段或肺叶,形成新的肺内转移癌灶[2-3]㊂癌细胞进入支气管内主要有2个途径:①癌细胞直接脱落进入管腔;②气管周围肺实质的癌细胞侵犯并突破支气管壁进入管腔[4]㊂细支气管肺泡癌较常发生气道播散㊂2 发生机制肺腺癌气道转移的大致发生机制是肺癌细胞产生大量黏液,黏液中可见许多癌细胞团,由于呼吸或者咳嗽等肺的运动,黏液中的癌细胞团随空气经支气管系统传送到肺脏的其他部分[5]㊂但目前其具体病理学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㊂L i o t t a 曾提出肿瘤细胞转移三步假说:肿瘤细胞之间的解黏附和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m a t r i x,E C M )之间的黏附;E C M 的降解: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使肿瘤细胞周围的E C M 发生降解;运动:肿瘤细胞被生长因子及趋化因子诱导,向纵深运动[2,6-7]㊂肺腺癌的气道转移作为肿瘤转移的一种特殊类型,自然也符合上述假说,但其仍具有自身独特的分子机制,现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如下㊂2.1 某些黏附分子㊁基质金属蛋白酶类(m a t r i x m e t a l l o p r o t e i n a s e s ,MM P s )与肿瘤细胞间的分离 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E C M 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根据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㊁选择素家族㊁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等㊂肿瘤细胞某些黏附分子表达的减少可使细胞间的附着减弱,肿瘤细胞之间脱离,这是肿瘤转移的第一步㊂其中,整合素与肺癌转移关系得到了深入研㊃178㊃国际呼吸杂志2016年6月第36卷第11期 I n t JR e s pi r ,J u n e 2016,V o l .36,N o .11究㊂国外有研究对伴有气道转移的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做免疫组化,结果提示α2-整合素受体在肺腺癌肿瘤细胞表面低水平表达,并且在原发灶周围的支气管腔内发现了脱落的恶性肿瘤细胞[2,8-9]㊂而在动物实验中[8,10],通过气管内接种肺癌细胞产生原发性肺癌的动物模型证明了在气道内分离的肺癌细胞能够再次附着在肺实质上㊁生长并完成转移㊂整合素是由二硫键非共价结合的α㊁β2种亚基组成的跨膜异质二聚体㊂其α链㊁β链均由胞膜外区㊁跨膜区和胞质区组成㊂其中,α链的胞膜外区特异性识别配体中的R G D序列(A r g-G l y-A s p,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参与形成E C M-整合素-细胞骨架跨膜复合体,在E C M和细胞内肌动蛋白骨架之间起双向连接作用,从而使E C M同细胞内的骨架网络连成一个整体,介导整合素与E C M的黏附[11]㊂而胞质区的羧基末端形态多样,借助细胞骨架蛋白的作用引起细胞形态变化,并且与连接蛋白结合还可启动胞内酶链系统,起到将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的作用[12]㊂通过F A K㊁I L K㊁P T K s等信号传导通路,介导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调节细胞增殖㊁变形㊁存活和分化等生物过程[13]㊂K o z u等[14]则在一项病例报告中提出侵袭性肺腺癌患者体内低表达E钙黏蛋白-β环连蛋白复合体㊂E钙黏蛋白-环连蛋白复合体(E-c a d-c a t)是黏附分子的重要成员,由E-钙黏蛋白和环连蛋白组成,该复合体作为一个整体不仅可以介导细胞间的黏附,还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对肿瘤的发生㊁发展和转移有重要作用[15]㊂其组成成员的质和量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复合体的功能异常,导致细胞的脱离㊁堆积㊁去分化㊁侵袭和转移,形成恶性肿瘤[16]㊂肿瘤发生时,E-c a d-c a t常出现破坏㊁丢失或与之间相连的骨架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导致E钙黏蛋白不能与环连蛋白连接或E-c a d-c a t不能与细胞骨架相互作用,使细胞间连接松散,黏附力下降,有利于恶性细胞的脱离㊁侵袭和转移,同时有利于增殖信号的传导,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增强,出现肿瘤细胞无限制地增生[17]㊂O h o r i等[9]曾指出明胶酶A(MM P s的一种)可能与黏液型肺腺癌的气道转移有关㊂MM P s是E C M降解最重要的蛋白水解系统,通过分解E C M成分来调节其降解和重组之间的动态平衡,以达到消除某些特殊信号㊁显现某些隐含信号,甚至使基质中已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释放或激活的目的,从而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周围组织和转移至远处组织;同时还能激活2类具有潜在活性的蛋白质,即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层粘连蛋白-5(下文具体阐述)[18-19]㊂2.2层粘连蛋白与肿瘤细胞-基膜结合的关系基膜是一种复合的细胞外结构,具有支持连接作用,更重要的是限制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天然屏障㊂层粘连蛋白是基膜的一种主要成分,具有与Ⅳ型胶原蛋白㊁硫酸乙酰肝素㊁半乳糖脑硫脂及神经节苷脂等其他基膜成分相结合,并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的功能㊂当其与肿瘤细胞结合时,可促进细胞黏着在基膜的Ⅳ型胶原蛋白上并铺展开㊂因此,层粘连蛋白对保持细胞间的黏着和极性结构以及调节细胞分化皆有重要作用㊂另外,层粘连蛋白亦可增强由抗体或补体介导的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可能与层粘连蛋白上的糖链结构有关㊂在国外某项研究中,对经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标本做免疫组化,发现层粘连蛋白5的表达水平与气道转移及贴壁状生长方式的发生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0]㊂层粘连蛋白5与癌细胞表面的整合素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增强了局部黏着斑激酶(f o c a l a d h e s i o nk i n a s e,F A K)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全面激活了F A K㊂活化F A K的增加一方面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连接,从而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锚定依赖的生存信号[21],对于抑制肿瘤细胞的失巢凋亡(正常上皮细胞存活㊁生长㊁分化依赖于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作用,当细胞与E C M或相邻细胞脱离接触时,则会诱发一种特殊的细胞程序死亡,即为细胞的失巢凋亡[22])起着关键作用[23];另一方面,F A K通过R a s/MA P K信号通路的活化,使MM P s的表达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同时F A K也参与控制细胞的化学趋化反应,趋化的表皮生长因子能影响细胞的移动性,使肿瘤细胞呈单层分散方式生长,且具有高度移动性[24],这点与下文将要提到的肺腺癌气道转移的支气管镜下病理特征相符㊂2.3癌细胞间的松散性与其超微结构 K o d a m a等[25]曾从细胞学㊁病理学㊁电子显微镜下表现各方面深入地研究1例气道转移的肺癌患者,其中表明大部分肺泡腔内缺乏血管㊁胶原等E C M成分,因此癌细胞是单个地漂浮在黏液中,呈游离状态,有时会发现,癌细胞与正常肺泡上皮之间有接触,但绝不是细胞连接,这与肺癌气道转移成线性生长具有一致性㊂另外,这种癌细胞表面有众多较长伴分支的微绒毛,因此大大增加了恶性肿瘤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物质交换,有利于细胞旺盛增殖所需的D N A㊁R N A㊁蛋白质等的合成[26]㊂细胞内则含有以颗粒细小的染色质㊁突出的核仁为特征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细胞质中又有发育良好的粗面和滑面内质网㊁线粒体㊁电子致密颗粒等细胞器[25],这些都对癌细胞的快速生长繁殖有重要意义㊂2.4肿瘤浸润性白细胞与气道转移有实验发现当细胞内D N A发生突变后并不会发生癌变,只有当其暴露于第2种刺激物(如慢性刺激或炎症介质)才会形成肿瘤,而此时肿瘤组织内必然可发现有大量白细胞浸润[27-28]㊂这些浸润的白细胞在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7-29]㊂比如: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可产生多种蛋白酶降解E C M,使肿瘤更易于浸润和转移,同时产生多种生长因子和免疫调节物质,促进适于肿瘤进展的局部微环境的形成[28-29];N2型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可阻断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肿瘤细胞凋亡途径,溶解组织蛋白成分,在肿瘤细胞与基质的分离及基质重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增强转移的肿瘤细胞与基膜的黏附作用[29]㊂有研究表明[8,30],在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有相当数量的浸润性白细胞,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接触信号,诱导肿瘤细胞的相互分离,这些分离的肿瘤细胞活性较强[30],在呼吸运动过程中,借助浸润性白细胞上述作用,容易与末梢支气管及肺泡上皮再次㊃278㊃国际呼吸杂志2016年6月第36卷第11期I n t JR e s p i r,J u n e2016,V o l.36,N o.11附着,从而完成经支气管肺内转移㊂2.5肺腺癌细胞学分型与气道转移肺腺癌有2种细胞学表型:黏液型和非黏液型㊂其中,黏液型肺腺癌细胞会产生丰富的细胞外黏蛋白,充满肺泡腔,其中往往含有许多有活性的癌细胞㊂这些脱落的活性癌细胞往往具有上述超微结构,借助肺的呼吸㊁咳嗽等运动,沿支气管管腔到达远处,定植并生长㊂类似地,在卵巢㊁阑尾这些脏器所产生的黏液中,也会发现活性癌细胞,而这些癌细胞已被证实能引起原发癌症的腹腔内转移,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解释黏液型肺腺癌的气道转移[2]㊂3辅助检查3.1支气管镜下表现肺腺癌主要发生于较细的支气管,镜下一般不易见到肿物,若能看到肿物,则多呈息肉样或桑葚样,瘤体血运供应丰富,表面多呈绛红色,含有较多毛细血管网,活检或刷检时易出血㊂而经气道转移的癌灶常常发生于细支气管,镜下一般不易见到特征性变化,常表现为正常或仅有局部黏膜苍白或充血,缺乏正常光泽㊂因此,常需做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协助诊断[31-32]㊂3.2病理特征结合气道转移的可能机制,总结肺腺癌气道转移的病理特征如下:①癌细胞在肺泡内呈典型的伏壁生长方式;②子灶与原发灶相隔距离较大,呈非连续性生长;③癌细胞经常伴随黏液存在于肺泡腔内;④癌组织的主体是以肺泡型病变的方式存在,即侵犯肺的实质而不是间质[33]㊂3.3胸部C T影像学表现与鉴别3.3.1 C T影像学表现特点肺腺癌气道肺转移的C T表现:①片状肺叶或肺段性实变,类似大叶性肺炎的分布特征㊂可伴有支气管气相的存在㊂病变呈进行性进展,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分离㊂②炎症性特征,不形成肿瘤样块球状瘤体,病变轮廓或边缘模糊不清[33]㊂③在主病灶的周围并与之相隔一段距离散在分布斑片状或模糊结节样阴影,晚期有时为单侧或者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或模糊结节样阴影,以上叶后段㊁下叶背段及肺底部多见,主要沿支气管分布[5]㊂3.3.2 C T鉴别肺腺癌气道肺转移的C T影像学表现特异性较差,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㊂肺腺癌肺内血道转移:为肺内多发性结节或肿块,大小不一,分布不均,边缘多光整,密度通常均匀,少数病灶中心可坏死形成空洞㊂病灶分布于单侧或双侧肺,双肺病灶分布可不对称[5]㊂分布以外围部及基底部较多见㊂少数转移灶表现为原发灶对侧肺野内的孤立性或多发性结节[4]㊂肺癌肺内淋巴道转移:胸膜和叶间裂可见结节或增厚,小叶间隔增厚,且绝大多数表现为典型的结节状间隔增厚,即 串珠征 ㊂肺野内可伴多发性细小结节影,结节影沿小叶间隔分布㊂早期病变范围局限,呈节段性分布;晚期可表现为弥漫性分布[5,34]㊂空洞性肺结核支气管播散:肺部无原发性癌灶,小叶中心分枝状线样结构增多,磨玻璃影不显著,且多位于实变区附近,罕见远离实变区或位于对侧肺野者㊂其结节呈 树芽征 ,即常表现为直径3~5mm的结节状和短线状影像,分布不均匀,在某一部分较多见或局限于某一区域㊂肺内有实变,可见空洞,多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其播散灶抗结核治疗有效[35]㊂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两侧中上肺野分布的斑片㊁结节状阴影,且形态大小不一㊂病灶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㊂在分布㊁大小和密度上,从肺尖至肺底呈逐渐递减状态,部分病灶内尚可见点状钙化的高密度影㊂临床上有发热㊁血沉增快等,抗结核治疗后复查病灶吸收减少[36]㊂多中心生长的原发性肺癌:卫星病灶与主病灶大小相近,常聚集成簇,其直径多在1.0c m以下,随着病灶的增大,卫星灶多与主病灶融合成单个较大肿块[5]㊂4诊断依据肺腺癌经气道肺内转移的诊断以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但对每例患者所有肺部病变都取得组织病理学结果是不现实的,故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治疗随访结果亦可作为诊断标准㊂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肺部有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腺癌;②肺内有弥漫性粟粒状影㊁单发或多发结节影㊁多发斑片状或不定形实变,病灶常延支气管走行分布;③经抗炎或抗结核治疗后复查病灶不吸收,反而增大㊁增多或融合[5];④无其他血行播散及淋巴播散的证据㊂5结语目前来说,肺腺癌经气道播散肺转移的概念正逐渐被众多专家认可,但国际上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㊂因此,其具体的病理㊁分子学发生机制尚需更深入的研究,这将对肺腺癌的诊断㊁治疗及预后产生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程刚,李琳.2013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M]//石远凯.中国肿瘤内科进展中国肿瘤医师教育.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54-58.[2] G a i k w a d A,S o u z a C A,I n a c i o J R,e t a l.A e r o g e n o u sm e t a s t a s e s:a p o t e n t i a l g a m ec h a n g e ri n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r i m a r y l u n g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J].A J R A mJR o e n t g e n o l,2014,203(6):W570-W582.D O I:10.2214/A J R.13.12088.[3]杨湘池,刘雄钦,何劲松,等.肺癌肺转移的高分辨力C T表现(附33例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8,5(7):86,120.D O I:10.3969/j.i s s n.1673-7210.2008.07.058.[4]S e o J B,I m J G,G o o J M,e t a l.A t y p i c a l p u l m o n a r ym e t a s t a s e s:S p e c t r u m o f r a d i o l o g i c f i n d i n g s[J].R a d i o g r a p h i c s,2001,21(2):403-417.[5]颜志红,于武江,万云飞.C T扫描对诊断肺癌肺内转移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2):79-81,121.D O I:10.3969/j.i s s n.1009-6817.2011.02.005.[6]李爱兰.肺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J].河南医学研究,2011,20(4):491-493.D O I:10.3969/j.i s s n.1004-㊃378㊃国际呼吸杂志2016年6月第36卷第11期I n t JR e s p i r,J u n e2016,V o l.36,N o.11437X.2011.04.037.[7]张超,杨德林,王剑松.恶性肿瘤种植转移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7,34(11):816-819.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673-422X.2007.11.006.[8] G a e t a M,B l a n d i n o A,P e r g o l i z z i S,e t a l.P a t t e r n s o fr e c u r r e n c e o f b r o n c h i o l o a l v e o l a r c e l l c a r c i n o m aa f t e r s u r g i c a lr e s e c t i o n:a r a d i o l o g i c a l,h i s t o l o g i c a l,a n d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c a l s t u d y[J].L u n g C a n c e r,2003,42(3):319-326.D O I:10.1016/S0169-5002(03)00362-3.[9] O h o r i N P,Y o u s e m S A,G r i f f i n J,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e x t r a c e l l u l a r m a t r i x a n t i g e n s i n s u b t y p e s o fb r o nc h i o l o a l v e o l a r c a r c i n o m a a nd c o n ve n t i o n a l p u l m o n a r y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A ni mm u n o h i s t o c h e m i c a ls t u d y[J].A m JS u r g P a t h o l,1992,16(7):675-686.[10] B u c k l e T,V a n L e e u w e n F W.V a l i d a t i o n o fi n t r a t r a c h e a li n s t i l l a t i o no f l u n g t u m o u rc e l l s i n m i c eu s i n g s i n g l e p h o t o ne m i s s i o n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i m a g i n g[J].L a bA n i m,2010,44(1):40-45.D O I:10.1258/l a.2009.009030.[11]李小俊,马秀英,邓卓,等.黏附分子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615-617.D O I:10.3969/j.i s s n.1672-4992.2010.03.74.[12]穆昱,陈艳,王熙才.整合素与肺癌[J].肿瘤防治研究,2011,38(3):352-354.[13] G u o W J,G i a n c o t t i F G.I n t e g r i n s i g n a l l i n g d u r i n g t u m o u rp r o g r e s s i o n[J].N a tR e vM o l C e l l B i o l,2004,5(10):816-826.D O I:10.1038/n r m1490.[14] K o z uY,I s a k a M,O h d eY,e t a l.A g g r e s s i v e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o ft h el u n g c o n s i s t i n g s o l e l y o f d i s c o h e s i v e c e l l s[J].JC a r d i o t h o r a cS u r g,2013,8:89.D O I:10.1186/1749-8090-8-89.[15]徐洪涛,王恩华.E钙粘蛋白-环连蛋白复合体与肿瘤[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4,31(2):107-110.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673-422X.2004.02.008.[16] A n a s t a s i a d i sP Z,R e y n o l d s A B.T h e p120c a t e n i n f a m i l y:c o m p l e x r o l e s i n ad he s i o n,s i g n a l i n g a n d c a n c e r[J].JC e l l S c i,2000,113(P t8):1319-1334.[17]温如玉,郑巧灵.E钙黏蛋白-环连蛋白复合体与卵巢癌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2):130-132.D O I:10.3969/j.i s s n.1009-8194.2012.02.064.[18]陈晓锋,顾振纶,梁中琴,等.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1,17(3):253-256.D O I:10.3321/j.i s s n:1001-1978.2001.03.004.[19]赵云阁,欧尔比特췍安尼瓦尔,祝诚.细胞外基质与基质金属蛋白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9,26(3):223-227.D O I:10.3321/j.i s s n:1000-3282.1999.03.010.[20] K o d a m aK,I s h i iG,M i y a m o t oS,e t a l.L a m i n i n5e x p r e s s i o np r o t e c t sa g a i n s t a n o i k i s a t a e r o g e n o u s s p r e a d a n d l e p i d i cg r o w t ho fh u m a nl u n g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J].I n tJ C a n c e r,2005,116(6):876-884.[21]杨长春,马增春.黏着斑激酶信号转导及生物学效应[J].医学综述,2010,16(12):1779-1782.D O I:10.3969/j.i s s n.1006-2084.2010.12.007.[22] F r i s c hS M,S c r e a t o nR A.A n o i k i sm e c h a n i s m s[J].C u r rO p i nC e l l B i o l,2001,13(5):555-562.[23] H u iA Y,M e e n sJ A,S c h i c k C,e ta l.S r ca n d F A K m e d i a t ec e l l-m a t r i x ad he s i o n-d e p e n d e n t a c t i v a t i o n of M e t d u r i n g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b r e a s t e p i t h e l i a l c e l l s[J].JC e l lB i o c h e m,2009,107(6):1168-1181.D O I:10.1002/j c b.22219. [24]范文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7,24(1):9-11.[25] K o d a m aT,K a m e y aT,S h i m o s a t oY,e t a l.C e l l i n c o h e s i v e n e s sa n d p a t t e r no f e x t e n s i o n i nar a r ec a s eo fb r o nc h i o l o a l v e o l a rc a r c i n o m a[J].U l t r a s t r u c t P a t h o l,1981,1(2):177-188.[26]梁明达.恶性瘤细胞的微绒毛结构及作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1991,12(4):45-48.[27] L i nE Y,P o l l a r dJ W.R o l eo f i n f i l t r a t e d l e u c o c y t e s i nt u m o u rg r o w t h a n d s p r e a d[J].B r JC a n c e r,2004,90(11):2053-2058.D O I:10.1038/s j.b j c.6601705.[28]赵晓众,佟倜.浸润性白细胞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08,29(22):2004-2005.D O I:10.3969/j.i s s n.1004-0412.2008.22.002.[29]刘天聪,王欢.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对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3,41(2):61-64.D O I:10.3969/j.i s s n.1005-5673.2013.02.015.[30]W i s l e zM,A n t o i n e M,R a b b e N,e ta l.N e u t r o p h i l s p r o m o t ea e r o g e n o u s s p r e a d o f l u n g a d e n o c a r c i n o m a w i t hb r o nc h i o l o a l v e o l a r c a r c i n o m af e a t u r e s[J].C l i n C a n c e rR e s,2007,13(12):3518-3527.D O I:10.1158/1078-0432.C C R-06-2558.[31]邱栋发,黄窕姮,张招莲.肺癌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意义[J].中国内镜杂志,1999,5(2):39-41.[32]曹书颖,左竹林,王保法,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J].中国内镜杂志,1999,5(1):54-55.[33]韩玉成.肺转移瘤的影像学及其病理机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1):54-59.[34]吕平欣,周新华,骆宝建,等.肺腺癌经支气管肺转移的C 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5):475-479.D O I:10.3760/j.i s s n:1005-1201.2007.05.007.[35]孙素杰,李向丽,师宏斌.肺部弥漫性结节病变的C T表现及鉴别诊断[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9):679-680.[36]周新华.肺部弥漫性病变中肺癌和肺结核的C T影像鉴别[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3):1-4.D O I:10.3760/c m a.j.i s s n.1673-4904.2006.07.001.(收稿日期:2016-01-15)㊃478㊃国际呼吸杂志2016年6月第36卷第11期I n t JR e s p i r,J u n e2016,V o l.36,N o.11。
癌症的转移途径有哪些?一、淋巴系统转移癌症转移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淋巴系统传播。
淋巴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它由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组织等组成。
当癌细胞从原发肿瘤穿过淋巴管进入淋巴结时,它们可能侵入并转移至其他淋巴结,从而进一步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这种转移途径常见于乳腺癌、食管癌等。
二、血管系统转移另一个常见的转移途径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传播。
癌细胞可以通过侵入血管系统,进入动脉或静脉循环,并随血流传播到全身各处。
一旦癌细胞进入其他器官或部位,它们可以重新生长并形成远处转移灶。
这种转移方式常见于肺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
三、腹腔腔隙转移某些癌症(如卵巢癌、胃癌等)具有通过直接侵犯腹腔腔隙的能力。
腹腔腔隙是指腹腔内脏器官之间的间隙,癌细胞可以通过扩张、渗透或侵蚀周围组织,从而转移到腹腔其他部位。
这种转移途径常见于腹腔内肿瘤,对患者的预后常常较差。
四、直接侵犯和蔓延转移癌细胞也可以通过直接侵犯和蔓延方式转移。
当癌细胞从原发肿瘤中侵入邻近组织、器官或腔隙时,它们可以通过生长和扩散来转移到其他部位。
这种转移方式常见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五、种植性转移种植性转移是一种特殊的转移方式,其特点是癌细胞通过种植在身体腔隙或脏器表面的方式进行转移。
这种转移途径常见于卵巢癌、胃癌等。
综上所述,癌症的转移途径主要包括淋巴系统转移、血管系统转移、腹腔腔隙转移、直接侵犯和蔓延转移以及种植性转移。
了解这些转移途径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转移途径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加强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以减少癌症转移带来的危害。
肺癌转移途径肺癌的生长速度以及扩散和转移情况,决定于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以及病人的免疫功能状态。
一般有下列数种途径。
(一)局部直接蔓延扩散癌肿在支气管壁发生后可向支气管腔内生长,引致管腔狭窄或完全阻塞。
癌肿向支气管外长大即侵入肺组织,再蔓延扩展侵及邻近的器官组织。
中央型肺癌蔓延扩展入肺门、纵隔后即可压迫或侵犯淋巴、血管,神经以及位于纵隔的多种器官和组织。
靠近肺边缘部位的周围型肺癌则常侵及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和胸壁转移。
癌肿尚可穿越肺叶间裂侵入相邻的其它肺叶。
巨大的癌肿由于中心部分缺血、组织坏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
(二)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支气管肺癌常见的主要扩散途径。
未分化小细胞癌在较早阶段即可经淋巴道转移,鳞状上皮细胞癌经淋巴道转移甚为多见。
腺癌常经血道转移,但亦可发生淋巴道转移。
癌细胞经支气管和肺血管周围的淋巴管道先侵入邻近的肺段或肺叶,支气管旁淋巴结,然后根据肺癌所在部位到达肺门、气管隆突下、纵隔、气管旁淋巴结,再累及锁骨上、前斜角肌和颈部淋巴结。
纵隔气管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一般发生在肺癌的同侧,左侧肺癌淋巴转移可发生在肺癌的对侧,即所谓交叉转移。
肺癌侵入胸壁和膈面胸膜后,可经淋巴道转移到腋下、颈部和上腹部淋巴结。
(三)血道转移肺癌发生血道转移者病变已进入晚期。
未分化癌可较早呈现血道转移。
腺癌经血道转移较为多见。
晚期鳞状上皮细胞癌经血道转移亦不少见。
通常癌细胞侵入肺静脉系统,然后经左心随体循环血流而转移到全身各处器官和组织,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肝、骨骼、肾上腺、肾、脑等。
(四)气道播散少数肺癌病例脱落的癌细胞可经气管扩散植入同侧或对侧其他肺段或肺叶,形成新的癌灶。
细支气管肺泡癌较常发生气道播散。
在人类与肺癌抗争中,医药学专家潜心研究,在治疗方法和药物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人参皂苷Rh2就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抗肿瘤研究成果,其高效无毒的特点弥补了以往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足,必将在抗肿瘤领域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肺癌转移怎么办肺癌以及其它癌症之所以难治是因为癌细胞容易发生浸润和转移,那么肺癌转移的途径是怎样的?容易转移到哪些器官呢?转移之后的表现是怎样的?一、肺癌转移的途径主要为:种植性转移:这是指肺癌的肿瘤细胞在身体里脱落到其它的部位上,种植在胸腔的某一部位并生长,形成转移瘤,癌细胞往往种植在胸腔的下部。
直接浸润:肿瘤细胞是一种扩散性极强的细胞,它可以侵犯周围或附近的肺叶,肺组织,可侵犯到胸膜,胸壁,心脏、胸腔内的大血管,神经。
故可出现胸水,胸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血行转移:肺癌细胞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而来到其它的部位上继续生长,直接侵入血管或经淋巴管再入血管的癌细胞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并渐渐长大成为一个新的癌灶。
二、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有:脑转移肺癌脑转移发生率较高可以达到35%~50%,转移灶可累及大脑、小脑、脑干等部位。
在各种脑转移癌中最为多见的是肺癌脑转移,约占1/4~1/2,远比其他癌肿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胃癌等脑转移发生率高。
肺癌脑转移是肺癌患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1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同时也是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之一。
肺癌脑转移以腺癌最多见,其次为小细胞癌。
肺癌脑转移后常见症状常以头痛、呕吐、面神经麻痹、偏瘫、视物模糊、失语、肌肉无力等为首发症状,出现剧烈头痛(50%)、呕吐等,或表现为癫痫(40%)发作,或认知障碍(33.3%)。
骨转移大约有50%肺癌病员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
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
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肿瘤侵袭及转移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方伟岗良性肿瘤仅在原发部位生长扩大,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不仅可以在原发部位继续生长、蔓延(直接蔓延),而且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性之一, 是临床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一. 转移的基本概念:肿瘤转移 (tumor metastasis) 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生长部位, 通过各种途径的转运, 在机体内远离原发部位的器官 / 组织继续增殖生长, 形成同样性质肿瘤 (转移瘤) 的过程. 在原发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原发瘤(primary tumor),在远隔部位生长的肿瘤称为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恶性肿瘤中,只有少数肿瘤不发生或很少发生转移,如皮肤的基底细胞癌、脑的恶性胶质细胞瘤。
肿瘤演进 (progression) 是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从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肿瘤所必须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综合, 至少包括: 失控性生长, 血管化, 抗药性, 浸润, 转移等. 浸润和转移是肿瘤演进的最后阶段.二. 转移的基本过程: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 其中至少包含以下步骤: 原发部位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 穿越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壁进入管腔, 与血小板聚集或形成小瘤栓, 随血液 / 淋巴液运输到达靶器官毛细血管床, 与该部位的血管 / 淋巴管内皮细胞发生粘附, 穿越管壁和基底膜进入周围间质, 不断增殖形成转移瘤(图1).肿瘤细胞的浸润 (invasion)是指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瘤, 侵袭穿越基底膜并向周围间质浸润性生长,但尚未进入局部毛细血管 / 淋巴管的阶段,和转移是相互联系的病理过程. 浸润是转移的前提, 但不一定发生转移; 而转移必定包括浸润过程.三. 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1.淋巴道转移:淋巴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途径,少数肉瘤如滑膜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也可发生淋巴道转移。
肺腺癌颈椎转移的原理是肺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可通过血液、淋巴系统和直接扩散等方式转移到其他部位。
当肺腺癌转移到颈椎时,其转移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首先,颈椎附近的淋巴结是颈部肺癌转移的常见部位。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清除和运输体内的废物以及免疫细胞。
当肺腺癌恶性细胞进入淋巴系统后,它们可以通过淋巴管道传播到颈椎周围的淋巴结。
淋巴结中的恶性细胞可以继续生长和扩散到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导致肺腺癌在颈椎局部的转移。
其次,血液循环也是肺腺癌转移到颈椎的途径之一。
当肺腺癌细胞侵入血管系统时,它们可以通过血液流动进入颈椎附近的血管。
一旦到达颈椎部位,这些恶性细胞可以通过血管壁附近组织的血管生成及侵袭生长,形成转移灶。
血液循环转移是肺腺癌扩散到远隔部位最常见的途径之一。
此外,肺腺癌还可以通过直接扩散的方式转移到颈椎。
在肺腺癌晚期,肿瘤可以通过肺部组织间的侵袭生长直接蔓延到颈椎附近的组织和器官。
这种直接扩散方式主要是由于癌细胞破坏了周围组织的结构,使得恶性细胞能够穿过并侵袭邻近的结构,最终导致颈椎部位的转移。
在颈椎转移的过程中,肺腺癌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其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提高。
一方面,肺腺癌细胞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外基质、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增强其对周围组织和血管的侵袭能力。
另一方面,肺腺癌细胞也可能通过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如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相互作用,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及促进新的血管生成和生长,从而为其转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总之,肺腺癌转移到颈椎的原理主要涉及淋巴系统、血液循环和直接扩散。
淋巴转移通过侵袭淋巴系统,血行转移通过侵袭血管系统,直接扩散通过破坏周围组织的结构来实现。
这些转移机制可能与肺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相互作用等因素紧密相关。
了解肺腺癌颈椎转移的原理有助于指导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肺癌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途径有哪些?
肺癌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途径有哪些?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张中海主任指出,肺癌最厉害的便是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的没死性和非常容易外扩散的特点,导致了癌病的无法痊愈。
这就是肺癌病症让医师头疼的地区,因此在平时一定就需要照顾自己的人体。
下边我站权威专家给大伙儿介绍一下肺癌肿瘤细胞的外扩散和迁移方式:
1.立即外扩散
挨近肺外场的恶性肿瘤可侵害脏层胸膜增厚,肿瘤细胞掉下来进到胸膜腔,产生栽种性迁移。
中央政府型或挨近纵隔面的恶性肿瘤可侵害脏壁层胸膜增厚、胸骨机构及纵隔人体器官。
2.血液循环迁移
肿瘤细胞随肺静脉流回到左室后,可迁移到身体一切位置,普遍迁移位置为肝、脑、肺、骨骼系统、肾上腺素、胰等人体器官。
3.淋巴结道迁移
淋巴结道迁移是肺癌最普遍的迁移方式。
肿瘤细胞经支气管炎和肺毛细血管周边的淋巴血管,先入侵相邻的肺段或叶支气管炎周边淋巴结节,随后抵达肺部或隆凸下淋巴结节,再入侵纵隔和支气管旁淋巴结节,最终侵及颈部上或颈部淋巴结。
上边便是有关肺癌肿瘤细胞的迁移方式,关键便是详细介绍到的这三点。
肺癌做为医疗界的一大难点,说真话,实际上痊愈的期待還是较为大的,可是平时的自然环境要留意,非常是杜绝二手香烟的危害,有吸烟的尽可能戒除,毫无疑问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有益处。
焦作中海中医肿瘤医院张中海主任温馨提示:身体一旦出现异常,一定要早
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