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章诸论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国历史上包含政体和国体的政治制度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具体研究中国史上历代国体、政体及国家结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和规律。
国体:国家的内容;国家的本质;国家的根本体制;由国家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政体:国家形成。
掌握国家的统治阶级用以组织国家的方式。
奴隶制、封建制时代都有: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共和制与不同政体。
不同政体的国家可同一国体,同一政体的国家可不同国体。
国体研究内容:主要是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
如:社会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变动;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关系变化等。
政体研究的内容:多而丰富。
主要研究:国家的组织职能,国家发展演变,官吏制度,国家的监察体制等。
什么是国家结构?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如中国属单一型制;联邦属复合制,权力不是国家授予,而是州、邦内政独立,有宪法、议会、政府。
中国是单一制,但古代单一制也有两种类型,大部分时间是单一型,如唐时的藩镇割据是地方分权型,与中央独立单一型相对而言。
三、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方法与意义1、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是政治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其要用政治学的方法与历史学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2、意义:在政治学领域,政治制度史研究是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在历史学领域,政治制度史研究也是历史学研究的内容,是一门交叉学科。
3、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重要性之一,就是为现实服务和借鉴。
四、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三个阶段:1、古代的研究与著述①正史类②政书类③会要类④会典类⑤专门著作⑥其他类2、近代的研究与著述(1840—1949)近代一批学者的著述。
3、中国政治制度研究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研究:文革前、文革后的研究现状(略)。
第二章中国古代国体的历史演变国家的内容、本质、概念。
国家三要素:人民(国民)、领土(国土)、主权(国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中国政治制度史》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同时也是国家开放大学的一门非统设课。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使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史,掌握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脉络,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上有所提升,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政治体制改革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考察中国历史发展的各阶段中各阶级间的关系、力量对比以及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所占的不同地位,使学生全面了解各个时期国家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国家体制以及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人事、民族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情况。
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生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能够从整体上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史,掌握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学会独立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与政治制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当前的中国政治制度及政治体制改革有较清醒的认识。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创新能力培养上均有提升。
二、课程关系与教学要求与《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分为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为《政治学原理》、《简明中国古代史》,后续课程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等。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要使学生掌握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基础知识,将历代典章制度置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和政治局势中进行辨析和探索,学会分析研究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历史分析和掌握研究型思维方式。
2、适应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在课程的难度、进度和重点内容上做适当安排。
3、对课程结构的各教学要点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以便于组织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绪论1、中国政治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2、中国政治政治史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的结合(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始终(5)人治(6)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7)因俗而治3、近几年研究成果:(1)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2)中外政治制度史的比较研究(3)对珍稀典章、法律文献和史料的整理和挖掘(4)对政治制度史进行多方面的专题研究(5)对各朝代政治制度进行分期研究(6)对少数民族政权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状况的研究4、学习意义:(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政治文化,确立中国政治制度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2)有利于了解政治制度与国家、政权、社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忧患意识,提高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3)有利于充实专业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打下比较坚实和丰厚的知识基础。
5、学习方法:(1)学以致用,体用结合(2)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3)注意从发展的角度来学习中国制度史。
上篇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酋邦制:具有初步不平等的分层社会,在其中以阶层的差异为社会结合的重要基础。
酋邦制是处于国家形成前夕的某些民族实际存在的制度体制。
酋邦制与部落联盟的区别在于酋邦首领议事的作用加强,没有通常所说的民众大会,而是各部酋长议事会,有政治分级和亲属制度。
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大同是无序而经济不发达的社会,小康是有序而经济得到发展的社会。
3、商代内服官:国家政务官员是主要行政官,宗教事务官员,王家服务官员。
西周太官有政务官是两寮六大指卿事寮下有司徒、司马、司工,分管民政、军政、手工业,太史寮下有太史、太祝、太卜,分管宗教祭祀以及文字册命。
王家事务官地位提高和大量侵夺国家各种政务,反映出王权的增长。
4、霸主到君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到确立的过程。
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著作
以下是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著作及其出处的赏析:
1. 中国政治制度史》:这本书主要研究政治制度的历史,认为政治制度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家的发展史。
作者认为,国家的产生是文明史的开端,而我国的政治制度历史至少有四千年以上。
2. 北大历史系中国古代政治史推荐书目:这个推荐书目是由北大历史系列出的,包括了多本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籍。
这些书籍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参考。
3.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这本书是由阎布克老师编写的,是北大最受欢迎的通选课之一。
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一卷)》:这本书更加注重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给予规律性的认识。
在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5. 中国政治制度史 第二卷)》:这本书延续了上一卷的研究方法,更加深入地探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呈现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制度与社会史方向的选修课,是一门理论课程。
2.课程定位本课程在第六学期开设,是专业选修课程。
其前导课程是《政治学原理》,后续课程为《地方史研究与编纂》。
3.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中国国家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
让学生全面了解各个时期国家组织结构形式,职、权、责、利的划分和运用,国家体制以及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监察、人事、文教、民族等方面的典章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情况,探讨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近代的主要政治制度能力目标:正确评价中国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素养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扬弃中国历史上不
同时期的政治制度,揭示其对当今中国政治制度的构建的启示。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1、课程结构
四、教学条件
1、教学设备
2、教学师资
3、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材:韦庆远柏桦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二版
参考资料:
[1]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
[2]杨阳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现场投影设备等。
五、考核评价
本课程过程考核占40%,期末考试占60%,过程考核的成绩根据此项内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而成;期末考试以综合考试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知识与技能掌握及素质情况。
《中国政治制度史》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时,社会制度由人的生产来决定,即由来决定,它所要求的社会是氏族制度。
A血缘关系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力 D 经济基础2、“伊尹放太甲”、“九世之乱”“盘庚迁都”事件反映了时期王权的产生并不断加强扩大的趋势。
A 周初B 夏初C 商初D 西周后期3、“太伯奔吴”和“三监之乱”事件反映了时期国家元首继承制确立过程中的矛盾和斗争。
A 周初B 夏初C 商初D 西周后期4、商朝前期的王位继承制主要实行制度。
A 兄终弟及B 长子继承制C父死子继 D 禅让5、事件,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界点,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A 鲁国的“四分公室”B 西周的“三监之乱”C 鲁国的“三分公室”D 晋国的“三家分晋”6、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设,作为楚国宰辅的名称,历春秋至战国,一直没有改变。
7、的疆域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最为广阔的,因此在地方行政管理上,也最为粗犷。
A 秦朝B西汉C元朝D清朝8、“总督”、“巡抚”的设置开始于。
A 元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9、汉代时期,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被称为。
A 察举B 辟除C征D辟10、西晋时,在制度上实行,使九品正正制进一步异化,加剧了整个社会贵族化的倾向。
A 荫客制B户调式 C 屯田制 D 世卿世禄制11、宋朝以后的科举考试,几乎就是进士科的代名词。
其中由皇帝亲自主持。
A 州试B 省试 B 殿试C 贡试12、元朝的军队中,地位最低的是。
A 蒙古军B探马赤军C汉军D新附军13、夏朝初建时的最高统治者称。
A 王B 皇帝 C天子 D 后14、皇帝死后受到后世祭祀的称号是。
A 庙号B 年号 C溢号 D 尊号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是。
A 《秦律》 B《法经》 C《九章律》 D 《唐律疏议》16、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权的性质是——。
A 无产阶级专政B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C 地主资产阶级专政D 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17、——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权理论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中国制度史复习资料《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资料绪论:1.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研究中国历代国家政权性质、政体构成形式,以及有关国家各种典章制度,具有综合性质的专门史和政治学的基础学科。
2.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的政体、国体和国家结构等一系列政治制度。
3.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内容:1.)政治制度的内容是国体2).中国政治制度史所研究的政体3).国家结构4).中国历史上产生过的政治思想和有关政治的各种学说,5.)政治制度的运用6).中国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4.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一、权力一元国家本位二、政治世俗化三、政治伦理化四、国家机器人格化五、权责分离六、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原始社会出现的政治制度萌芽1.三皇五帝:三皇(原始社会初中期)天皇、地皇、人皇(泰皇)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五帝时期(原始社会末期):五帝(存在三种说法)伏羲、神农、尧、舜。
黄帝、颛顼、帝喾、帝舜。
少皞、颛顼、尧、舜。
2.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原始人群--血缘家庭--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前氏族公社的原始人群:群体中设有首领,以身强力壮又凶勇慓悍的人来充当。
实行血亲婚配。
血缘家庭:集团的首领是按辈份排定的。
它是一个生产和生活单位,又是一个内部互婚的集团,但排除了上下之间的通婚。
氏族:氏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也称为氏族公社。
它经过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发展阶段。
胞族和姻族:原始胞族是由两个以上的氏族自然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是从一个氏族分裂而又重新组合起来的,同一胞族的氏族互为兄弟或姊妹氏族。
原始姻族是通过联姻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部落:是氏族组织的联合体,由若干个氏族、胞族联合而成。
部落设有首长,由本部落各氏族推选有威望的氏族首领担任。
部落联盟:部落联盟是由两个以上的部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成的联合组织,产生于原始社会。
中国政治制度史前言:研究政治制度主要是从政体、国家结构以及国家机构等方面入手。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指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模式。
夏、商、周时期:A政体:夏商西周是典型的贵族君主制时期。
具有两个显着特征。
1、君主是世袭的。
2、君权受到贵族的限制.(1)君权受到贵族制约(拥立和放逐、谏诤与诛杀)(2)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
B国家结构:由分封而奠定的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这个时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内容。
这样的国家结构将整个王朝分成有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和由诸侯统治的畿外两大部分组成,王直接统治的范围不过其都城周围的一块地方,对畿外统治在很大程度上要假手与各地诸侯。
春秋战国:A政体:春秋战国是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过渡时期春秋时,天子与诸侯的关系由君臣关系向国与国关系过渡。
独立性强的诸侯,加强自己的地位,削弱自己国内的贵族君主制政体。
战国时,各诸侯国纷纷变法,打击贵族,废除世卿世禄,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建立官员任免制度,萌生专制君主制幼芽。
B国家结构:通过战国时期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建立官员任免制度,地方权力逐渐收归中央,君主权力逐渐增强。
秦统一至清末:A政体:专制君主制阶段自秦统一开始至清末结束。
这个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专制君主制发展的初始形态。
其政体的表现形式是君主丞相制度。
(二)隋唐宋元是专制君主制发展的第二个时期。
其政体的表现形式是君主宰辅制。
(三)明清是专制君主政体发展的第三个时期,其特点是绝对君主专制。
B:这时期的国家结构就是中央集权制,国家权力掌握在中央即皇帝手中。
但在某些历史时期,比如各个朝代的后期,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影响中央的集权,但是这并不占历史的主流。
附: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国家结构比较稳定,但是在各个朝代的表现形式去各有差异,以下是各朝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1 郡县制——秦汉的地方政治制度◆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最初互不统属。
中国政治制度史读后感
读完《中国政治制度史》,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本书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波澜壮阔与纷繁复杂。
那些曾经在历史课本上干巴巴的名字和事件,在这里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听见它们在耳边低语。
开篇的时候,我就被那一个个古老的官职名称给吸引了。
什么“丞相”“御史大夫”,听起来就很有范儿嘛!而且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就像是现在的公司部门一样,各有各的职能,也各有各的权力斗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句网络流行语:“职场如宫斗”。
想想也是,权力这东西,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个好东西呢!再往后看,我发现古代的政治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就像是一条河流,时而平静流淌,时而波涛汹涌。
每当王朝更替或者社会动荡的时候,政治制度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有时候是主动的改革,有时候是被动的应对。
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清朝的科举制度。
那可是咱们古代的公务员考试啊!想象一下,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为了一个官位挤破头的样子,真是让人既感慨又无奈。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制度也确实为朝廷选拔了不少人才呢!虽然其中有不少腐败和黑幕吧……
哎,说了这么多,其实也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中国政治制度史》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感觉我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呐!总之呢,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中国的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敬佩我们祖先的智慧了!。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涉及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革。
这一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直至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可以分为几个主要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特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两个阶段。
封建制度时期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政治制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等朝代。
在封建制度下,贵族阶层掌握着最高权力,国家被分割为封建的诸侯国。
这些诸侯国在君主的统治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同时也要向中央政权纳税和效忠。
官僚制度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逐渐演变成官僚制度。
官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朝,但在汉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官僚制度的核心是中央政权的集权统治,官僚们被委任为各级官员,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和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
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主要经历了帝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三个阶段。
帝制时期帝制是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开端,这一时期可以追溯到清朝。
在帝制下,中国国家权力被集中在皇帝手中,政府由皇帝和其亲信的官僚组成。
然而,清朝的统治受到了外国列强的侵略和内部的动荡,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崩溃。
民主共和制时期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制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宪政为基础,采用联邦制度。
然而,由于内外部的困难和政治动荡,中华民国的统一和稳定受到了严重挑战。
社会主义制度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政治制度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制度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等。
这些制度旨在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前,中国的政治制度以社会主义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党和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改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主要阶段和关键事件。
先秦时期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初期阶段,先秦时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封建制度以君主为核心,贵族占据重要地位。
在这个时期,孔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理论,如仁政、君子等,并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这个时期实行的是法家的政治思想,强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性。
然而,秦朝的统治并不长久,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汉朝修改了秦朝的一些法律政策,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来减轻百姓的负担。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个较为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了三个国家:魏、蜀、吴。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统治者。
虽然这个时期的政权更加分散,但仍然保留了封建制度的一些特点。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鼎盛时期。
隋朝和唐朝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隋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恢复了中央集权,建立了唐朝。
唐朝实行了科举制度,这种制度让人才得到了更好的选拔机会。
此外,唐朝也实行了律令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末期时期。
明朝继承了前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然而,明朝的统治逐渐衰落,进入了末期。
清朝于1644年建立,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并做了一些调整和改革。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其统治一直延续到1912年。
现代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在20世纪初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进入了现代化的新阶段。
随后,中国历经了多次政治动荡和政权更迭,包括北洋政府、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对抗、国共内战等。
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开篇语绪论一、何为制度二、何为政治制度三、何为政治制度史四、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五、研究方法第一章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第一节前封建时代一、国家起源的假说1.契约说2.冲突说3.贸易说4.水利灌溉说5.战争说6.圣人造福说二、中国的国家起源1.从“国”字谈起2.中国国家起源的脉络第二节封建时代的过渡——夏一、国家形态二、王权三、服内与服外四、阶级与阶层五、宗教与意识形态第三节封建时代的确立——商一、王族宗法制的确立二、分封四、兵制五、礼仪与宗教第四节封建制的盛世——西周一、严整的宗法制度1.合乎礼法的贵族配偶制度的确立2.继承制度:以贵以长原则3.宗法体系4.宗庙祭祀二、分封三、朝觐盟会制度四、官制五、意识形态、礼仪与教育第二章“官僚”帝国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第一节官僚制帝国时代的过渡——春秋战国一、礼崩乐坏——宗法政治秩序的崩溃二、在宗法政治框架内秩序重整的努力三、士阶层的崛起与新型官制的出现四、战国时代的政治改革五、战争形势的改变与军制的变化六、政治文化:从百家争鸣到一家独尊第二节法家帝国——秦一、皇帝制度的确立二、铲平贵族政治,实行社会等级流动化三、郡县制与官僚金字塔四、“以吏为师”的政治文化第三节王霸之道——两汉一、郡县制的最终确立二、皇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1.名号3.东宫制度4.宦官制度三、官僚体系1.外朝官①丞相、三公体系②九卿和列卿体系2.中朝官①皇帝的亲卫武将②尚书台③皇帝的侍从3.地方官4.王国官四、礼仪制度五、司法制度1.司法过程2.法律的演变六、汉代的乡里结构1.类政权的管理机构2.社会管理七、汉代的选举制度八、汉代的意识形态与学校制度九、汉代的监察制度十、官员的任用规则与考核制度1.官员任用的习惯规则2.官员的考核十一、汉朝的兵制1.符节制度2.中央军体系3.地方军体系4.兵役与军队编制十二、政治运作的机制和程序1.行政程序2.上计3.决策的程序和机制第三章贵族和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第一节三国、贵族政治浮出水面一、作为传统意识形态的经学的衰落二、地方豪强与官僚的高度结合三、农民变成了豪强的依附者四、三国政府对豪强贵族的依赖五、豪强的军事化与兵役制的变化,加强了贵族政治第二节九品中正制和“户调式”与门阀政治第三节门阀政治阴影下的西晋分封复古第四节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与职能分工的初现一、中书省的出现,尚书台权第一次分割二、门下省,从侍从到谏议三、尚书省分工的细化第五节地方官制与行政区划的演变一、地方行政区的增加二、地方官制的变化三、北朝的乡里制度第六节军队私人化的走向一、士家制——私兵部曲的制度化二、军队私有化第七节门阀政治的政治文化与门阀政治的末路第四章考试帝国——隋唐第一节隋朝的创制第二节三省六部和集体宰相体制第三节科举制度一、科举制的科目1.明经科2.进士科二、科举取士的过程三、唐朝科举考试的隐性制度因素四、科举与学校五、唐代科举制度的评价第四节唐代的官吏任用考核制度一、官员的任用和任用方式二、官员的考核1.考核机构2.考核标准3.考核方式第五节隋唐时期的监察体制第六节府兵制及其畸变第七节隋唐的地方政府体制一、从州县两级架构到道、州、县三级架构二、地方政府机构1.道2.州和府3.县第八节隋唐的司法制度一、法律的内容二、司法原则三、司法过程第九节中唐决策机构的变化以及宦官专权的原因一、非体制因素的体制化,宦官与内宠的影响二、体制内因素的畸变,翰林学士参政第五章军阀政体——五代十国第一节武化结构与秩序第二节失掉的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第三节缺乏道德维系导致的制度性动荡第六章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两宋第一节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一、宰相及其官属二、三司使三、三省六部四、枢密院五、宋代中央官制的特点第二节宋代的地方官制一、路二、府、州、军、监三、县、镇、寨第三节宋代的科举与学校制度一、科举制度二、学校制度第四节宋代官员的人事制度一、官员任用资格二、官员的栓选任用三、官员的考核升迁第五节官员的俸禄第六节宋代的兵制一、军队的分类与布局二、禁军的指挥系统三、南宋兵质的变化第七章草原帝国(上)——金朝第一节金朝的政府特色第二节猛安谋克制度第八章草原帝国(下)——元朝第一节元朝的大汗和皇帝制度第二节元朝的中央行政体系以及决策机制第三节元朝的地方行政系统第四节投下分封制度第五节社会等级与政治文化第六节元朝的兵制第九章绝对王权(上)——明朝第一节政治中枢的变迁一、作为皇帝秘书班子的内阁的由来和演变1.从四辅官到殿阁学士2.殿阁学士有了办公处3.内阁制度的最后形成4.明代内阁的特点二、司礼监的权势消长与明代的宦官专权第二节明代的中央行政机构第三节明代的地方行政体系一、省级政府的架构及其变化二、府、州、县第四节明代的学校与科举制度第五节明朝的兵制一、明朝地方军(包括边防军)制及其变迁二、明朝的中央军制三、军事指挥体系四、明朝兵制的检讨第六节明朝皇室的特务机构第七节明朝的监察制度第八节明朝独特的宗藩制度第十章绝对王权(下)——清朝(1860年之前)第一节清代的中枢决策及其机构一、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二、清代皇帝的决策核心地位三、翰林院在中枢的特殊位置第二节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第三节清代的内务府和太监机构第四节清代的中央行政机构第五节清朝的八旗绿营兵制一、八旗兵制二、绿营兵制第六节清朝的朝贡和理藩体系第七节清代的地方行政及其运作第十一章转型的阵痛——晚清第一节清朝政治格局的转变第二节勇营制度和新式海军一、勇营制度二、海军制度第三节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第四节戊戌维新变革的制度意义一、戊戌前的政治格局二、变法的制度意义第五节清朝的新政一、新政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1.外务部2.度支部3.民政部4.陆军部5.法部6.农工商部7.学部8.礼部9.吏部二、新政的地方官制改革三、新政的选官及学校制度的改革四、新政的宪政与地方自治1.资政院2.谘议院3.地方自治五、新政的军事改革。
《中国政治制度史》教学有感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对于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来说,困难重重,奖励诱人。
这门课作为哲学与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涉及中国政治史的深度研究,又涉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内容充实丰富、深入浅出,清晰易懂、有趣生动,备受学生欢迎和好评。
开设《中国政治制度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历史的敏锐度,增强对中国社会联系的敏感性,而且能够避免历史的盲目,增强大学生利用中国历史格局获得发展的能力,进而拓展他们的视野,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思想上的启蒙。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植入中国传统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制度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且更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主观认识,。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一、名词解释1.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2.尚书台: 东汉光武帝始设尚书台,综理政务。
魏始以尚书台为独立机构,国家正式政务中枢。
3.三司会审制:三司会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审判制度。
“三司”是中国古代三个主要的中央司法机关,源于战国时期的太尉、司空、司徒三法官,后世也称三法司。
汉代的三法司是廷尉、御史中丞和司隶校尉;唐代以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大理寺卿为三司使;明清两代以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三法司。
4.嫡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指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5.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6.分封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7.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
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朝中后期,是指将原来西南地区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8.翰林学士:翰林学士,官名。
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
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
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
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
清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9.郡县制: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
二、简答题1.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皇帝制度的特点:(1)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3)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
2.简述均田制的内容答:均田制的内容:(1)规定18岁以上的男子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
(2)僧道给田30亩、尼姑、女冠给田20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减半。
(3)有封爵的贵族给永业田5顷至100顷不等,职事官从一品到九品受永业田由60顷至2顷。
永业田终身不还,可传给子孙,口分田受田者死后要归还政府。
3.元代"一省制"概述答: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其间虽三次设立过尚书省,但不领宰相事而只是主管全国财政,相当于宋代的三司使司,且旋置旋废,不为定制)执掌最高军政事务的仍为枢密院,但地位较中书省低。
长官为枢密使(由太子兼任),其下有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官。
4.简述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1)丞相,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2)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
(3)御史大夫,执掌全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
5.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
答: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职官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的变化,但宰相制度确已显端倪。
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
他们的职掌和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各国的最高执政这时也有直接称"相"的。
战国时期,宰相制始告初步形成。
名称虽不一致,职掌却是相同的,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国王任免。
这一时期的宰相多为客卿,由布衣而置相位者为数不少。
6.简述汉代“对策”与“射策”的考试方法。
答:“对策”始于汉文帝,主要应用于贤良方正等科。
又称策问或策试(类似科举制中的时务策)。
即由皇帝提出问题,由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的回答。
策问内容主要是时政、经义等方面。
射策类似于抽签考试。
即由主考官先拟出许多道题。
将试题分别写在竹(木)简上,封存后致于案桌之上,考试时由被试者随意抽取。
进行当场解答。
依据回答的优劣分为甲乙二等。
“射策”的考试对象主要是明经及博士。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
7.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并且实行人治。
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
第七,中国一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8.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答:第一,群相制。
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
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
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
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
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
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
第五,使相制。
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
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
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9.简述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自国民党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发挥国民党的具体职能。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指挥党政军,并代行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从而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集权制度。
第三阶段,抗战胜利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
总之,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国民党不仅以党治国,而且是以党员治国,全面控制政权,完全违背了孙中山的以党的主义治国,最后达到宪政国家的目的,更违反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政治民主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潮流。
三、论述题(9分)1、试述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答:1912~1949年,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复杂多变,先后经历了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和中国国民党统治 3个时期。
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里,民国形式上采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但实际上除个别短暂时期外,长期实行的是专制独裁制度。
政府体制及其演变中华民国时期政权组织形式先后实行过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君主制、执政制、大元帅制、委员会制、五院制等各种政体,但并未改变专制独裁的实质。
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国家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的共和政体;实行一院制的议会制度,由参议院独立行使立法权。
2、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处: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和。
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弊处: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动摇封建统治根基,中央集权制度愈来愈加强,并逐渐趋于反动,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论述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
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
(2)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
(3)官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
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
(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
(5)越诉和上诉。
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
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特点:(1)国家主义,法自君出古代中国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2)礼法结合,在中国古代讼制度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3)法定特权,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特权;(4)诸法合体,中国古代讼制度中最早表现为礼刑并用,之后形成诸法合体的封建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