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9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为了预防和控制压疮的发生,我们实行了以下评估和报告制度:1、压疮风险的评估:我们要求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的两小时内对其进行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Braden评分表)的评估。
评分表根据得分的高低将患者分为极高、高、中度和低风险。
极高风险≤9分的患者每24小时评估一次,高、中度风险≤14分的患者每周评估两次,低风险≤18分的患者每周评估一次。
对于择期手术病人,我们要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当日和术后第一天分别评估一次。
对于危重病人和病情变化者,我们要随时评估其风险。
2、报告制度和程序:一旦患者的评估值达到各风险临界值,我们要逐级上报。
对于低风险的患者,我们向护理组长报告;对于中风险的患者,我们向病区护士长报告;对于极高、高风险评分≤12分的患者,我们每月汇总向护理部上报。
如果在院内或院外发现带有压疮的患者,我们要及时向病区护士长报告,并在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和造口伤口护理小组,并填写好《压疮上报表》。
3、会诊制度:对于压疮或疑难病例,我们需要请造口伤口护理小组会诊并提供指导。
对于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我们要组织造口伤口护理小组的两名以上人员进行会诊,对其压疮的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定为难免压疮或者可避免压疮。
4、记录制度:对于院内或院外发生的压疮,我们要使用《压疮与伤口观察及护理措施记录表》进行记录。
5、高风险患者登记制度:对于评估后评分≤12分的高危患者,我们要在科室填写《压疮高风险患者登记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
6、病人转科制度:在病人转科时,我们要将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Braden评分表)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7、病人出院或死亡制度:病人出院或死亡后,我们要将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Braden评分表)和压疮与伤口观察及护理措施记录表保存在科室内,而《压疮高风险患者登记表》则交由护理部负责核查并记录。
如果发现科室隐瞒不报,我们将按照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评估1、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单。
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2、风险因素评估≤____分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周评估1~____次,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
3、院外带入压疮,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班观察记录,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避免带入压疮加重和发生新的压疮。
4、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及时客观记录。
5、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
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____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
6、上报程序。
病区护士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极高危易发压疮如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强迫体位、医嘱制动、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如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呼吸、心跳骤停等)需在____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同时在医疗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相应说明。
科护士长接到上报后,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
必要时组织片内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
对极高危易发压疮患者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分别及时上报护理部。
7、院内发生的压疮,及时汇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提出鉴定意见,非预期性压疮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
非预期性压疮适当扣除科室护理质量分和给予一定奖金处罚。
8、发生院内压疮隐瞒不报的加倍处罚。
备注。
原新华医院护理管理制度(____年____月)中第27面的“压疮上报管理制度”同时作废。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一、定义: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了科学、规范地进行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各级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其他参与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
第四条: 所有参与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本制度的内容,并按照规定执行。
第五条: 本制度的内容包括风险评估和报告的程序、要求及责任。
第二章风险评估的程序和要求第六条: 压疮风险评估工作的程序分为初步评估和详细评估两个阶段。
第七条: 初步评估是指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主要目的是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压疮风险。
第八条: 初步评估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评估结果应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
第九条: 初步评估的要求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风险因素评估、评估工具的选择等。
第十条: 详细评估是指对初步评估结果高风险患者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主要目的是确定患者的具体风险等级。
第十一条: 详细评估应在初步评估后的72小时内完成,评估结果应记录在电子病历系统中。
第十二条: 详细评估的要求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风险因素评估、评估工具的选择、评估结果的分析等。
第十三条: 风险评估的工具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评估工具。
第三章报告的程序和要求第十四条: 压疮风险报告工作是指对压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报告,主要目的是提醒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关注高风险患者。
第十五条: 压疮风险报告的要求包括报告的内容、报告的时间、报告的方式等。
第十六条: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姓名、患者的风险等级、患者的风险因素、风险评估的时间等。
第十七条: 报告的时间应在患者入院后的48小时内完成。
第十八条: 报告的方式包括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和电子报告等。
第四章责任的规定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负责制定并落实本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等参与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工作的人员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并保证所提交的评估和报告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压疮(皮肤压力伤)的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凡新入院或转科的病人,接诊护士必、须为病人做全身的皮肤检查,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发现皮肤情况、压疮及时、准确做好记录(包括压疮的部位、大小、分期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按要求交接班,填写皮肤情况,压疮报告表,并及时向站护士长汇报。
2、对压疮高危患者及时采用病人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并每周评估一次,直至渡过高危期。
并报告站护士长,依据评分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3、难免压疮申报条件:以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医嘱限制翻身;大小便失禁为基本条件,并存在高度水肿、极度消瘦2项中1项或2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4、难免压疮申报程序:根据病人评估情况,符合难免压疮申报者,填写病人压疮危险评估表及难免压疮报告表,先由站护土长核查签名上报科护士长,再由科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压疮管理小组现场查看、认定、讨论,提出预沸施,并做好记录和登记。
5、病人皮肤情况报告表、压疮报告表及压疮危睑评估表跟病历走,出院时填写好转归,皮肤情况报告表、压疮报告表上交科护士长,再由科护士长统一上交护理部.。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各病房对所有新入或转入的患者须按照BradCn评分表认真做好压疮风险评估。
1、首次Braden评分>12分,暂不做持续评估记录。
2、Braden评分(12分,提示患者有发生压疮的高度危险,需持续进行评估,每周至少两次(病情稳定、住院时间超过15天者可每周评估记录一次),若连续评估3次BradCn评分均>12分,即可不再做继续评估记录。
3、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出现新的危险因素时,需及时进行再次评估并记录。
(二)根据压疮风险评估识别出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预防压疮发生。
1、BradCn评分在16-22分患者,须加强健康教育,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压疮发生2、BradCn评分W13T5分的压疮中危患者,床旁悬挂警示标识,加强交接班。
3、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床旁悬挂警示标识,加强交接班。
4、Braden评分≤10分的压疮高危患者,填写难免性压疮申报表,按流程上报。
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
(三)对压疮高危患者加强管理,护土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护理部随时进行抽查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一旦发现压疮,无论是院内发生还是院外带入,在24小时内填写“皮肤压疮登记上报表”经科室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人员24小时内到科室核查并指导采取处置措施,避免压疮加重,促进好转愈合。
(五)填写压疮观察评估表,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及时评估并记录。
(六)当患者转科时,将观察表或监控记录交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患者出院时压疮观察评估表随病历归档保存,压疮监控记录上交护理部。
(七)发生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如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病区当月质控及绩效考核。
(八)各病区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对科内的压疮和难免性压疮患者的管理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第一条压疮风险的评估一、评估流程(一)压疮危险人群使用Braden压疮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24小时内完成初次评估,当评分(>12≤16)分,无需上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根据病情阶段评估,由病区护士长定期监督措施落实情况,直至危险解除。
(二)当评分≤12分,责任护士及时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护士长上报护理质控小组,护士长亲临指导,护理质控小组根据具体情况组织会诊。
科室根据病情进行阶段评估,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护士长定期追踪措施落实情况。
(三)符合难免压疮条件者需在压疮发生之前填报“难免性压疮”申请表并上报护理质控小组,由护理质控小组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核实确认并指导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
(四)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1、老年人、肥胖者、营养不良病人;2、瘫痪及感觉障碍病人;3、水肿;4、疼痛病人大小便失禁病人、高热病人;5、意识不清和使用镇静剂病人;6、糖尿病病人和晚期肿瘤病人;7、限制活动:石膏固定、手术、牵引;8、病情危重患者;9、因疾病造成强迫体位者。
二、评估频次:所有高危人群患者初次评估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此后评分≤12分者及重症护着每日评估一次,(>12≤16)分者每隔三天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到正常范围;长期住院患者第一个月内每周评估一次,之后每月评估一次;手术后及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
(病人转科时,压疮风险评估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
第二条压疮的上报流程一、发现院外带入压疮或者院内压疮时,需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观察记录表、压疮护理记录及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报告科护士长。
二、对于院外带入Ⅰ、Ⅱ期压疮需由护士长负责进行指导和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对于院外带入Ⅲ度压疮、院内发生所有级数压疮及疑难病例有科室组织会诊、讨论、指导换药、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四、临床质控组定期跟踪核实。
五、院内及院外压疮均需填写压疮评估表、观察记录表、护理记录,患者出院或死亡时将评估单入病历。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评估引言概述:压疮是指因长时间持续压迫或摩擦而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为了及时预防和管理压疮,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评估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压疮风险评估的重要性:1.1 提前发现高风险患者:通过压疮风险评估,可以及早发现高风险患者,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1.2 个体化预防策略:通过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可以制定个体化的预防策略,包括定期翻身、使用合适的床垫和垫子等,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
1.3 优化资源分配:通过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可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到高风险患者身上,提高护理效果。
二、压疮风险评估的内容:2.1 评估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体重、疾病状况、活动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与压疮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2.2 评估工具:常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包括Braden评分、Norton评分等,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
2.3 评估周期:压疮风险评估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的效果,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预防策略。
三、报告制度评估的重要性:3.1 提高沟通效率:通过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可以及时将患者的压疮风险信息传达给相关的医护人员,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信息传递中的误差。
3.2 促进团队合作: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促进医护团队的合作,使得各个环节的工作更加协调,减少疏漏和纰漏。
3.3 便于数据分析和研究:通过报告制度,可以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压疮风险评估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研究提供便利。
四、报告制度评估的内容:4.1 报告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压疮风险评估结果、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等内容,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4.2 报告方式:可以采用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或电子报告等方式进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报告方式。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新入院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填写《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单》,评分≤____分,上报护理部,有相应护理措施,≤____分>____分患者每周动态评估一次,评分≤____分的患者填写《难免压疮上报表》,每天动态评估,做好交接班。
2、转入、手术后患者,应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发现问题,当面交接清楚,在《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单》上详细记录并签名。
3、院外带入压疮,由责任护士填写《院外带入压疮上报表》,并及时上报,白天通知护理部,夜班通知总值班护士长到现场查看、指导并签字确认,病区护士长、科护士长应检查压疮护理落实情况,并在上报表上签名。
4、院内难免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病区护士长应于____小时内查看患者,检查责任护士压疮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并在上报表上签名。
科护士长于____小时内、护理部主任于____周内查看患者,检查压疮监控措施是否得力,给予相关护理指导,并在上报表上签名。
5、院外带来的压疮,强调医疗病历的大病历的系统回顾皮肤一栏、压疮风险评估单、交班报告三处记录必须一致。
6、对院外带入的压疮或院内难免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认真做好压疮处理、预防、监控管理工作。
7、当患者转科时,压疮上报表随护理病历一起转到相应科室,并做好交接班。
8、疑难压疮请伤口造口护士会诊,科护士长给以现场指导。
9、《难免压疮上报表》、《院外带入压疮上报表》在患者出院后完善相关记录后上交护理部。
10、住院患者发生压疮,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科室应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发生皮肤压疮而隐瞒不报,一经发现与科室绩效挂钩。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2)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医院通常会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工作流程、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措施。
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意义1. 提高患者的安全水平和质量通过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可以及早发现患者患压疮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压疮风险评估:新入院、病情危重、卧床等有发生压疮危险的患者及时进行压疮危险性评估。
对肢体活动障碍、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营养不良、病情危重、强追体位者、大手术后等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根据评分情况的情再评估,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措施,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2.报告制度
①压疮风险报告;轻度(14~18分)、中度(12~14分)、高度(512分)危险均向护士长报告;≤12分者,责任护士及时填写《压疮(高危病人)上报表》于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
压疮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上报护理部。
②压疮上报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按照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责任护士及时填写《压疮上报表》于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
压疮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上报护理部。
③如隐不报的护士及护土长通报批评,与绩效考核、年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
3.追踪监测;
①对有压疮风险的欢,责任护士根据Braden评分定期评估,反馈到病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严格床旁交接班。
压疮联络员及护士长对护理指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压疮的发生。
②压疮患者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包括发生的部位、时间、程度和已采取的处理方法,并根据其程度制定相应护理指施,填写压疮监测记录。
③会诊:压疮管理小组根据各病区上报情况组织会诊,对压疮的发生进行讨论、分析并给予指导。
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压疮是指因长时间压迫或摩擦导致皮肤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压疮的发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因此,建立科学的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对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估内容1. 压疮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
2. 压疮评估工具:选择合适的压疮评估工具,如Braden评分表、Norton评分表等,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
3. 压疮评估指标:评估压疮的指标包括皮肤完整性、红肿程度、潮湿程度、疼痛程度等,通过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记录压疮的变化情况。
4. 压疮评估频率:根据患者的风险等级和疾病状态,制定相应的评估频率,对高风险患者应加强观察和评估。
5. 压疮评估记录:评估结果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中,包括评估时间、评估指标、评估结果等内容。
三、报告制度1. 压疮报告内容:压疮报告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压疮的发生部位、压疮的分期、压疮的原因、治疗措施和效果等内容。
2. 压疮报告时限:对于已发生的压疮,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医务人员,确保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定期报告其压疮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3. 压疮报告形式:压疮报告可以采用书面报告、电子报告等形式,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4. 压疮报告的接收和反馈:接收压疮报告的相关部门和医务人员应及时查阅报告内容,并根据报告内容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方案。
对于报告中存在问题或疑虑的地方,应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进一步沟通和解决。
四、培训与监督1. 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的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 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的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医务人员的评估与报告操作进行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3. 压疮评估与报告制度的持续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对评估与报告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提高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评估压疮是指由于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而造成的损伤。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压疮发生率,并能够及时报告和处理已发生的压疮。
本文将从压疮风险评估的目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对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进行评估。
一、压疮风险评估的目的压疮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识别高危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率。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可以了解其体征指标、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皮肤情况等因素,从而判断其患压疮的风险程度,进行相应的干预。
二、压疮风险评估的工具目前,常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有:Braden评分法、Norton评分法、Waterlow评分法等。
这些评估工具通过评价患者的感觉知觉、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状况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
三、压疮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1. 患者的感觉知觉:包括疼痛感知、触觉和温度感知等。
若患者感受力下降,容易发生压疮。
2. 湿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可能损害皮肤,加重压疮的风险。
3. 活动能力:长期卧床不动或活动能力差的患者容易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压疮。
4. 营养状况:营养不良或体重过重的患者压疮的发生风险较高。
5. 移动能力:无法翻身或转身的患者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压力集中,从而形成压疮。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评估(2)1. 评估内容(1)压疮风险评估的有效性:评估工具的准确性、灵敏度和可靠性,是否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压疮风险程度。
(2)评估的时间点:评估工具在患者入院时、入住病房时、每日例行护理中的使用情况。
(3)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分析:评估结果的有效反馈和分析,是否能够及时发现高危患者和压疮发生的风险。
2. 评估方法(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国内外对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的研究状况。
(2)实地调查法:对具体医疗机构的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具体操作和实施情况。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压疮风险的评估
1.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或转入2小时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2.预计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或手术时间不达2小时但病房压疮危险评分≤14分的患者,入手术室时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3.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超4小时(术后压疮发生率21.2%),须重新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4.有极度危险者,每天应评估一次;有高度危险者,每3天应评估一次;有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者,每周应评估一次;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二)报告制度
1.手术患者时间超4小时,确认存在压疮风险者,电话报告科护士长。
2.有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者,责任护士报告护士长;有高度危险、极度危险者,责任护士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24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科护长再报告护理部。
3.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或发生院内压疮,责任护士须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科护士长24小时内到病区进行核查,病区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病人压疮报告表》一式三份上交至科护士长及护理部,同时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
4.患者转科、接诊新入院病人、护士交接班时,发现患者皮肤出现压红,并压之退色,但翻身改变体位2小时后压红仍不消退,需按I期压疮进行上报。
5.对以上情况如隐瞒不报,发现后与病区及个人绩效挂钩。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一、背景介绍压疮是指因长时间压迫、摩擦或剪切而导致皮肤及其下组织缺血、缺氧以及不可逆转的损伤。
压疮已成为医疗机构的重要问题,给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为了及早发现患者的压疮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一套完整的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至关重要。
二、压疮风险评估制度1. 评估因素压疮风险评估制度应包含以下主要因素:- 患者特征:包括年龄、患病情况、过往病史等。
- 皮肤状态:包括皮肤完整性、湿度、透明度等。
- 活动能力:包括翻身能力、久坐时间、体力活动程度等。
- 营养状况:包括体重、蛋白质摄入、营养供给等。
-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辅助设备、加压床垫、坐垫等。
2. 评估工具常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有:- Braden评分法:通过对感觉知觉、潮湿、活动、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评分,计算总分来判定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
- Norton评分法:通过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活动能力、感觉知觉、肤质和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分,计算总分来判定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
- Waterlow评分法:通过对患者的皮肤状态、感觉知觉、体重、性别、年龄和疾病状态等进行评分,计算总分来判定患者的压疮风险等级。
三、压疮报告制度1. 报告内容压疮报告应包含以下关键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
- 压疮位置:详细描述压疮的具体位置。
- 压疮分级:根据压疮的分级标准,对压疮进行准确的分级。
- 护理措施:记录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如伤口清洁、更换敷料等。
- 预防措施:记录已采取的预防措施,如加压床垫、定期翻身等。
- 评估结果:记录压疮风险评估的结果及相应措施。
2. 报告流程建立压疮报告制度的有效流程至关重要:- 报告者:护士或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和报告。
- 报告时间:每天定时进行压疮评估,并及时更新报告。
- 报告范围:将报告范围明确为在院的所有患者,不仅限于高危患者。
- 报告接收者:确保报告能够及时传达给有关医务人员,如主治医生和护理团队。
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工作流程图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及工作流程一、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实行三级监控和管理,对压疮及难免压疮的风险评估与报告进行监控和管理。
2.对卧床患者、危重患者、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必须进行压疮筛查并登记。
3.对有可能发生难免压疮的高危患者,须申报难免压疮。
1) 申报范围: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使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风险评估,Braden评分<12分,患者高度水肿、极度消瘦等,申报难免压疮。
2) 申报程序:病房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护士长审核并填写意见后上报护理部登记在案。
3) 监控处理:病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预防措施,必要时可申请院内护理会诊,护士长督查措施的落实并进行效果评价,护理部随时抽查,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落实情况。
4.对已上报的难免压疮患者,病房要加强管理,加强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继续监控和评估,Braden评分>18分,可停止监控,护理部不定期到各病房进行检查。
5.患者发生压疮或患者入院时带入压疮,须报告护士长,在24小时内填写“压疮报告表”,由护理部审核,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
6.发生患者皮肤压疮的科室应主动上报,有意隐瞒不报,事后发现将按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并纳入护士长及科室绩效考核。
7.各病房设立压疮、难免压疮登记本,对压疮、难免压疮进行登记,护士长要定期组织科室人员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二、报告流程1.压疮报告流程科室护士报告护士长,在上报护理部填写压疮报告卡一式二份,随病历填写压疮登记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压疮发生5-7天内护理部到科室持续质量追踪。
护理部48小时到科室申报审核及质控追踪。
患者出院由出院科室一份上交护理部,一份科室留存。
护理部48小时内到科室审核。
院内压疮压疮发生变化时护理部随时到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与安全隐患报告单,48小时内书面上报护理部。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1、压疮评估1.1评估流程。
患者入院、手术或病情变化→进行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压疮危险患者(评分≤____分)评估表挂于床尾→采取预防措施并报护理部备案→总分>____分可报护理部撤销压疮预报。
1.2评估频次。
初次评估后,轻、中度危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高度、极度危险患者每____天评估一次;病情变化时随时进行评估。
2、评分办法按照braden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评估。
总分____分,评分在____分提示轻度危险;评分在____分提示中度危险;评分在____分提示高度危险;评分在____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
____分作为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界值,评分≤____分应建立压疮风险因素量化评估表,并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3、难免压疮的界定以下情况可确定为难免压疮:基本条件:强迫体位如:昏迷、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骨盆骨折、偏瘫、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同时存在高龄、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白蛋白<30g/l,极度消瘦____项中____项或____项以上的____项可申报难免压疮。
4、压疮上报与督导病区发现压疮(含院外压疮),应于24h内上报护理部,责任护士填写压疮上报表,一式两份,上联留科室,下联报护理部,护理部接到报告后及时到病区督导。
5、压疮护理质量管理办法5.1院外压疮管理5.1.1凡住院患者一经发现有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均应及时皮肤压疮上报表。
____小时内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到病房核查。
5.1.3患者入院带入压疮,病区责任护士对压疮进行评估并填写《防范患者压疮评估记录单》及《患者皮肤压疮上报表》及压疮护理记录单。
a在“压疮分期和创面情况”栏中,要填写清楚b根据皮肤压疮危险程度及时、连续评估,并及时采取措施5.1.4积极采取恰当处理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及压疮变化,及时准确记录。
5.1.5当患者转科时,请将皮肤压疮评估记录单和压疮护理记录单交由所转病区继续填写。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压疮是指由于体位长时间不动或者受到外界压力过大导致皮肤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以及废物排泄不畅而引发的损伤。
压疮的发生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心理和经济负担。
因此,在医疗机构中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非常重要。
一、压疮风险评估制度1.建立评估工具:制定一套包含多个评估项目的评估工具,如Bradenn评分系统。
评估项目包括感觉知觉、湿度、活动水平、移动能力、营养状况和摩擦力等因素。
2.培训评估人员:医护人员需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评分标准。
评估人员应能够独立进行评估并进行正确记录。
3.评估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殊需求,明确评估的频率。
一般建议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初次评估,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评估。
二、报告制度1.指定报告人员:医护人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的压疮风险情况报告给上级医护人员,以及记录在病历中。
指定专人负责报告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报告内容:报告需要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评估日期、风险评分及其解读、相关的推荐措施等内容。
报告需要简明扼要,以方便上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理解和操作。
3.报告形式:报告可以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上级医护人员,也可以使用电子病历等系统进行报告。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报告都应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通过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压疮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压疮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此外,通过报告制度,上级医护人员可以了解到病区或科室的整体压疮风险情况,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培训措施,提高预防和治疗压疮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建立完善的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是预防和治疗压疮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压疮风险,并及时向上级医护人员报告,才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机构的负担,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制定全院统一的压疮风险评估单。
患者入院和病情变化时,及时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悬挂“防压疮”警示牌,并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周评估1~2次,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
3、院外带入压疮,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每班观察记录,同时建立翻身卡,加强基础护理,落实各项措施,避免带入压疮加重和发生新的压疮。
4、护士长督促指导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措施,及时客观记录。
5、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进行压疮上报并登记。
上报条件:(1)院外带入压疮;(2)风险因素评估≤14分者;(3)院内新发压疮。
6、上报程序:病区护士对符合上报条件的患者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极高危易发压疮如高度水肿、极度消瘦、强迫体位、医嘱制动、病情不允许翻身者(如大手术后病情变化、呼吸、心跳骤停等)需在2小时内上报科护士长,同时在医疗记录或护理记录中有相应说明。
科护士长接到上报后,及时到病区核实、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反馈、记录检查结果。
必要时组织片内护理会诊或申请院内会诊。
对极高危易发压疮患者护士长和科护士长分别及时上报护理部。
7、院内发生的压疮,及时汇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提出鉴定意见,非预期性压疮科室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报护理部。
非预期性压疮适当扣除科室护理质量分和给予一定奖金处罚。
8、发生院内压疮隐瞒不报的加倍处罚。
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
一、定义: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损害,如溃烂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二、好发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并与卧位有密切的关系。
1、仰卧位时: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处,尤其好发于骶尾部。
2、侧卧位时:好发于耳廓、肩峰、肋骨、髋骨、股骨粗隆、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处。
3、俯卧位时:好发于面颊、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缘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处。
4、坐位时:好发于坐骨结节、肩胛骨、足跟等处。
三、诊断:
1、瘀血红润期:淤血红润期又称为Ⅰ期压疮。
受压部位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皮肤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解除压力30min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2、炎性浸润期:炎性浸润期又称Ⅱ期压疮。
如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表现为局部红肿向外浸润、扩大、变硬;皮肤颜色转紫红色,压之不退色;表皮常有水泡形成,具有疼痛感。
3、溃疡期:溃疡期又称Ⅲ期压疮。
根据组织坏死程度又可分为浅度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深度溃疡期)。
(1)浅度溃疡期:表皮水泡破溃,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流出;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加剧。
(2)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组织扩展,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可深达骨骼;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血症或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四、治疗:
原则:局部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治疗。
1、全身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
2、局部治疗:
(1)瘀血红润期:去除危险因素,避免压疮加重。
可采用湿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但按摩力量要轻柔,防止造成新的皮肤损害。
对瘀血时间过长难以恢复的患者可以应用凡士林油纱布保护创面。
水胶体敷料可用作保护创面,但必须在皮肤充分清洁前提下使用,因为容易造成过于潮湿的环境,导致新的皮肤损害。
(2)炎性浸润期:保护皮肤,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是本期的治疗
关键。
A、减少摩擦,防止水泡破裂,促进水泡自行吸收;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后,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敷料包扎。
B、创面无感染时,可以单纯应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伤口;在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也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
C、创面有感染时,可应用混合有磺胺嘧啶银软膏的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创面。
应用磺胺嘧啶银时创面会有蛋白样渗出(看似脓性渗出,但没有气味),这是药物和创面作用的结果,是正常反应。
(3)浅度溃疡期:清洁创面,促进愈合。
A、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创面后使用凡士林纱布、金霉素软膏、百多邦软膏等促进创面愈合,预防感染。
B、在无感染情况下,伤口没有过多潮湿或渗出时可应用水胶体敷料,但须加强观察创面渗出和感染情况,一旦有过多渗出或感染,应立即停用,防止渗出过多引起的创面加深或感染扩散。
C、创面有感染时,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后,应用局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使用磺胺嘧啶银霜外用。
(4)坏死溃疡期: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可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洗创面,再用磺胺嘧啶银霜等治疗。
对于溃疡较深、引流不畅者,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再进行换药处理。
感染的创面应采集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药物。
一
些中药制剂也可应用于压疮的治疗。
对大面积深达骨骼的压疮,应配合医生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组织,以缩短压疮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五、护理:
1、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增加翻身次数,因疾病所采取的被迫体位,应每半小时至2小时改变体位一次,缩短皮肤受压时间;必要时使用气垫床。
2、避免局部皮肤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单元平整无皱折,对大小便失禁者、呕吐或出汗多者应及时擦洗干净、更换衣服和床单;使用尿片者,必须保持尿片清洁、干燥,及时更换。
翻身及使用便器时,动作轻柔,避免擦伤皮肤。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定期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协助患者被动运动。
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给予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支持疗法。
5、遵医嘱用药:实施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
6、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主动运动。
7、评估上报:首次接诊的护士全面评估患者,及时填写压疮上报表,本班内报送科护士长。
病房医疗护理文书管理要求
1、医疗护理文书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护士长不在班时由护士长安排人员或值班护士履行此职责。
各级护理人员均按管理要求执行。
2、病人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文书,按要求定点存放。
病历中各种表格均按顺序排列,不得涂改、粘刮、撕毁或丢失,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3、病人或病人家属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外出(出科室或院外)。
病人需要手术、特殊检查时需有工作人员携带病历,用后及时放回原处。
4、需复印病历者,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复印。
5、病人出院或死亡,病历按规定顺序排列整齐。
护士长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并评分、检查病历排列顺序等,与病案室工作人员交接并签字。
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1、压疮风险评估: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预测压疮风险;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评估,急性病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每4 8 h评估1次,或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长期护理的患者应在入院时进行评估,此后第1个月内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评估1次;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
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一旦发现有压疮危险的病人,要对病人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向病区护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报告;并做好交接班,填写压疮报告单上报护理部。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
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引,包括体位转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
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
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对皮肤高危因素和压疮上报患者,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预防效果的跟踪。
(三)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1、压疮监控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伤口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完善的压疮上报、会诊、处理制度;定期开展压疮发生率、患病率调查;压疮预防与治疗效果的跟踪。
2、压疮会诊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①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疑难病例会诊:对压疮上报患者必要时由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对疑难病例组织伤口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
②不可避免压疮(又称难免压疮)定性会诊: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时伤口小组组织2人以上的会诊,对其压疮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确定为难免压疮或可避免压疮。
3、掌握压疮处理原则: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处理伤口;根据伤口清况合理选用敷料;正确选择伤口清创方法,确保安全;伤口细菌培养取样方法正确;掌握转介医疗处理的指征。
4、准确填写压疮评估与护理记录单:压疮记录内容必须与评估相符;能突出专科特点,如压疮的分期、部位、大小、潜行、窦道、基底情况、渗出液情况、周围皮肤情况等。
5、正确分析影响压疮愈合的主要因素:全面评估影响压疮愈合的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制定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