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 格式:docx
- 大小:27.77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发生改变等因素会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映,护理人员与患者交往过程中,需要使用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老年患者大都患有慢性病,为此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病程漫长,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老年慢性患者常易出现焦虑、内疚、自责,还可出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甚至绝望厌世等心态,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
对于这种心理变化,家属要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心他们,耐心引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患者的粗暴无理,要给于深切的谅解,切勿与患者争吵,伤害患者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意去感化患者,要多与患者谈心,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和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治疗。
总结我科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不同的心理特征,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1 心理特点1.1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因疾病住院改变了其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导致忧虑,如:思虑过多、心脾亏弱、忧劳过度、胃中不和等,不仅会使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过分集中到病体上,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
1.2 患者方面的原因患者因长期患病,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治疗感到束手无策、焦虑,对预期的疗效表示悲观,会有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方面的变化,而产生因七情内起之郁,其过程大多是:“始而伤气、继而及血、终乃成劳”所以要让患者怡情自遣、宽怀调养,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1.3 依赖性和退行性行为反应依赖性、退行性行为是住院患者最常见的行为反应。
患者在患病时自然会受到亲人和周围人们的照顾,成为人们关心帮助的重点对象,有些患者就会产生自信心不足,变得软弱无力,事事都要依赖别人。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由于老干部退休后的生活与之前的有很大差异,且在干休所里的社交范围明显减少,人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部分老干部难以适应,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干部,常出现忧郁、焦虑、孤独、失落、愤怒、怨恨等不健康心态及情绪,极易导致其出现异常行为,或诱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在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时,可通过增加沟通时间、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方法改善其精神状态,逐渐克服心理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心理特点分析护理对策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大都文化素质高、知识面广、阅历深、修养好、生活经验十分丰富,且对社会有很多贡献,这对干休所护士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越来越多,现已发展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课题之一[1]。
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时,不但要熟练掌握他们的病理、生理、心理状况,而且还需善于沟通,消除不良情绪,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现整理报道如下:1. 心理特点分析由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生活与退休之前的有较大差异,部分老干部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干部,常表现出忧郁、焦虑、孤独、失落等不健康心态,极易导致异常行为的出现,或诱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其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自尊与自卑并存、空虚孤独、没有安全感以及焦虑犹豫等。
1.1 自尊与自卑并存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一般文化素质高、知识面广、阅历深,离休前可能是单位的核心人物,在单位、家庭及社会上备受周围人的尊重与爱戴,所以,一般情况下,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自尊心很强[2]。
而离休以后,其影响力和权威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它们容易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情绪低沉,有明显的失落感。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病情观察和心理护理,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和社区康复的过程中,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发现10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因病情多变,心理状态也常出现反复,经过护士的耐心护理,增加了安全感和亲切感,对护士产生了信任感,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结论通过认真分析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因人而异的护理对策,满足不同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需求,从而让老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对疾病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心理特点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222-02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慢性病增加成为一种全球趋势[1]。
在临床上老年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因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职业、生活习惯,从而造就了多种心理特点。
为了给人们一个健康的体魄、优良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安度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就必须关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用更适合的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2]。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早日康复,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社区中心2012年1~2012年12月共收治10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男61例,女47例。
年龄63~90岁,平均75岁。
其中高血压36例、冠心病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例、脑梗塞后遗症29例、癌症晚期患者11例,其中合并两种以上疾病患者23例。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性护理摘要】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因素,结合老年患者不同类型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融洽护患关系,有效地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使其愉快度过晚年生活。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变化特点;心理状态因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339-0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年化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大多数老年人都有慢性病,其特点是病程长,疗效不明显,有些患者持续终生。
年老体弱长期承受疾病折磨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减弱,生活质量下降,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本文对慢性病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探索心理护理新思路,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是当下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1.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当人进入老年化,社会角色发生重要改变,退休后空虚的生活,与子女的代沟,社会脱节,有些慢性病致行动不便不能得到有效的照顾,自理能力缺陷,觉得自己是“包袱”心理日渐加重,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健康指数下降,而通常老年人对疾病宁可被动接受,也不愿主动寻医,身体状况的减退及各种心理障碍,对疾病的控制造成不良影响,加重病情。
一般有如下几种心理特点:1.1 恐惧、焦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远离疾病,健康长寿,但随着步入老年阶段慢性疾病成为健康的重大威胁,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悲观情绪,自觉对抗疾病力不从心,如高血压致突发性脑出血,糖尿病合并多种并发症等都是老年慢性病常见的致死原因,担心病情和经济负担,缺乏安全感,家庭关爱的减少使老年患者自身感觉无价值感,无存在感。
长期反复的疾病折磨也使患者感到焦虑,不知道病情会如何发展,恐惧死亡,还有些老年人随着认知能力的下降,性格较固执,拒绝就医,从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护理对策:安抚,鼓励,加强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与社区护理对策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本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和社区康复的过程中,把临床治疗与心理诊疗结合起来,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并根据其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发现276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因病情多变,心理状态也常出现反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孤独、寂寞、失落、抑郁、自卑、偏执、敏感。
结论通过认真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实施因人而异的护理对策,满足不同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需求,对疾病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老年人;慢性病;心理分析;护理对策【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analy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to take pertin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achieve a good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from 2010 July - 2011 July the Institute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Hospital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proces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ake corresponding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It was found in 27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because of illness, mental state is also often appear repeatedly, mainly manifested as anxiety, fear, loneliness, loneliness, loss, depression, paranoid, inferiority complex, sensitiv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areful analy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 it differs from man to man. And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to meet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needs, on rehabilitation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心理護理是根据心理学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和心理沟通,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老年住院患者主要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标签:心理;护理;老年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的转变,老年病人在病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患慢性病及同时患有几种慢性病的比例不断增高。
据统计,85%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一种慢性病,50%的老年人患两种或更多种慢性病[1],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较正常人群也更严重,不仅持续时间长,解决起来也较困难。
作者通过对临床收治的老年人的观察和了解,对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 主要心理问题1.1 孤独老年人因身体日渐衰老,心理状态也随着生理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低。
老年人的孤独和寂寞常是因为失去重要的生活依靠而产生,特别是老年丧偶。
同时,寂寞的程度因个人性格及过去家庭生活形态是否和谐幸福而不一。
1.2 抑郁老年人中最多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失调是易焦虑和抑郁。
随着衰老,情绪变化也日益明显,严重时老年人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因慢性疾病的侵扰及死亡的威胁,产生恐惧、抑郁心理;同时他们社会交往减少,住院后子女不在身边或忙于生活工作不能经常探望,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造成心情忧郁苦闷,遇事灰心、悲观失望。
1.3 健忘老年人由于增龄衰老,引起智力水平逐渐下降,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因此老年患者经常忘记服药及医嘱。
由于老年人近期记忆衰退明显,故经常唠叨自己年轻时的往事,留恋过去,对新鲜事物却不感兴趣,难以接受。
2 心理护理2.1 孤独的护理2.1.1 维持与社会的接触老年患者由于退休、疾病退出社会,社会疏远老人,使他们产生孤独心理,所以当老年人住院时,护士应给予特别的关心并经常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走向社会,保持与人交往,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生活动力,摆脱孤独。
例如,介绍同病室的其他患者相互认识,一起谈话、娱乐和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得到满足,他们就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保持家庭关系和谐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将越幸福。
住干休所老年人的常见不良心理问题与保健治疗体会作者:邓如佑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要做好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除了要做好常见老年病给身体所带来危害的防治外,也要做好心理疾病的保健治疗,这对老年人能健康长寿,幸福地安度晚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从事20多年干休所医疗卫生保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防治的一些工作体会。
1老年人常见的不良心理特点1.1社会地位的不平衡我所老干部离休时间至今已有30多年,大多数是从军事岗位上离休,而且大多数老干部还担任过主要领导。
离休前工作忙忙碌碌,离休后整天在家无所事事,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也明显减少了,也没有什么人来拜访,显得"门前冷落鞍马稀"。
随着时间的流逝,反差之大更加明显,觉得自己不再是个有用之人,因心理上的不适应而产生不平衡心理,回想往事,容易表现出易怒、抑郁,偏执等不良心理。
1.2攀比心理比如有的老干部在文革时期,因各种原因受到迫害,历尽了各种苦难;文革后,受迫害的虽然得到了平反,但升职受到影响,与没受过迫害的老干部相比,级别相对差一些,待遇的差别自然就出来了,特别是现在调整工资后,差别就更明显了,所以有部分受过迫害的老干部对此耿耿于怀,总埋怨自己当初就那么不会来事,否则也不至于如此。
1.3敏感心理老干部大多心理较敏感,特别是与自身利益有关的大小事情都十分关心。
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较注意自身的形象,只要听到对自己一些不良的议论都感到愤怒、或者失望,并产生白责心理。
所以有时工作人员说话的语气,在常人看来一些较平常的细小动作,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快。
有的总认为自己虽是老干部,但不被当成老干部看待了,因而生闷气,以致产生抑郁,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1.4固执心理老干部年龄较大,虽然阅历丰富,但有许多思想跟不上时代,对一些新生事物总是难以接受,但对一些所谓的广告特别是名人做的广告又较相信,看病只认大医院的专家,对一些非大医院的医生又总是持怀疑的态度,特别是对一些资历浅的医务人员更是不太信任,只要专家开的处方都深信不疑,有时病情有变化还不相信基层医生的急救措施,有的还因固执心理而延误病情的救治,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作者:高海霞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护理老年人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退,同时心理上也会变得很脆弱直接影响老年人健康。
因此护士要了解社区老年慢性病人的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现结合社区多例老年慢性病人的心理特点谈几点护理体会。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1 孤独和失落感老年人因子女在外地或工作繁忙,不能时刻照顾在身边,容易产生孤独感,老年慢性病人随着病程延长,家人对其健康的关注度也会逐渐下降,因此,老人因相对的被忽视而产生失落感,情感淡漠,感到生活无望,这种孤独失落感,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及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2 焦虑、恐惧、猜疑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慢性疾病的长期折磨,家庭开支增大等方面。
恐惧主要来自疾病对生命的威胁。
病人怕误诊、误治,怕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
猜疑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重症、绝症,而其他人有意隐瞒他。
1.3 自卑心理部分老年人常伴有听力下降、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认为自己没用,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等等都容易使老年病人产生自卑心理。
1.4 依赖性心理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需要别人的照顾。
过分依赖家人和医护人员,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要他人帮助。
有的老年病人错误地认为:只有什么都不做,成天卧床不动才算养病。
2 心理护理对策2.1 了解患者的心理,做知心人护士应有细致敏锐的观察力,患者的个性、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与所在单位的关系及家庭关系等,都可引起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因此,只有成为患者的知心朋友,患者才能对你倾吐真情,以减轻心理压力,一旦了解情况,应立即给予精神上的帮助。
2.2 尊重人格护士应尊重老年患者,护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患者的心理波动,如果言行不当,势必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
因此,护士的言行举止都应慎重,对患者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对患者讲的事情要耐心倾听,要反映出护士对老年患者的一片诚心,并尽可能满足老年患者提出的正常心理需求,这对稳定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健康长寿有很重要的意义。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发布时间:2023-03-01T01:33:14.5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郭慧[导读] 目的探讨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郭慧山东省军区济南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摘要:目的探讨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选择2021/1-6我干休所2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作为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21/7-12在我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2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设置为实验组。
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差异。
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其主要的心理问题,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与指导,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应用于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干休所;老年慢性病;心理特点;护理干预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慢性病所受到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日益演变成医疗行业关键问题。
老年病人的身体各项功能都明显降低,免疫系统状态日益减弱,极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与细菌影响,从而出现系列并发症,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对呀老年慢性病病人进不去是非常有价值的。
老年慢性病病人不管是在身体还是在心理方面,都需要关怀和理解,在长时间受慢性病困扰的情况下,会出现心理压力过大以及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在护理当中不能够对症下药的话,将会大大降低护理干预效果[1]。
所以在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进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客观分析与总结,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
现把本次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6月干休所的2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作为参照组;2021年7月至12月的2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设置为实验组。
干休所离休老干部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分析干休所休养的老干部是一个特殊的政治群体,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目前老干部年龄普遍偏大,生理机能逐渐的老化,心理调节的能力也不断的下降,各种疾病也不断的增加,在各种疾病中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率较高。
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者相对不足而造成的脂肪、糖、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从而造成糖尿与高血糖的一种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一种上升趋势,而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
老年人糖尿病严重情况下可能并发心肌梗死、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心衰、眼底出血等多种并发症[1],糖尿病足甚至会造成患者的肢残或截肢,因此对患者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必须引起重视,除了要做好治疗,也要加强护理,而相关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饮食、心理、药物及运动四个方面,本文主要是对心理方面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
1 健康教育在当前临床治疗糖尿病症中,糖尿病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患者较为全面了解糖尿病,同时积极配合糖尿病治疗,健康教育与其他治疗措施相辅相成。
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先对糖尿病患者缺乏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估,而后据此制定符合患者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运动以及自我护理。
大部分老干部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与心理,尤其是在知晓自身体质下降与身体衰退情况下,患有糖尿病,焦虑、恐惧与担忧等心理更为明显,若长时间处在忧郁心理下,老年患者极易发生抑郁症,从而对治疗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干休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抑郁症苗头时,未能给予及时的干预,导致情况加重,最终患者拒绝治疗或者不配合治疗,情绪低落,造成激素上升而引发血糖的继续升高使病情加重。
在与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沟通与交流中不难察觉,他们大部分都有着十分严重的思想包袱,认为他们的病情会加重儿女的经济压力与负担,这无疑会加重他们拒绝治疗的念头,从而使得护理工作更加困难[2]。
新时期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随着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为老年科的护士在面对患病的老人时,不仅要认识疾病,还要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本人从1988至2010年一直从事老年病护理,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谨以此文与同行共勉。
一、老年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策略1.悲观消极人到老年自然就有一种夕阳西下的感觉,这种脆弱的心理在患病后得到负性增强,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用了,还要给别人增加负担,所以求治的主动性不高,往往被动配合治疗。
主要见于平素自尊心和独立性较强且病情较重的病人。
护理策略:病人这一心理产生的基础是不敢面对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要取得家属的配合,主动关心病人,使病人认识到亲人们爱他(她),盼望他(她)能早日康复,讲解主动配合治疗的意义,在精神上要首先战胜自己。
对病人每一点认识的提高和精神的振作都要给以肯定和鼓励。
应该指出的是,家属的关心与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2.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第一周最为明显。
他们对自己所患何病,严重程度,何时才能治好等还不清楚,因此焦虑不安,表现为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
护理策略: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的解释,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如癌症患者等),指出焦虑不安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简易保健操等)。
患者均能接纳护士的意见,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或减轻这种心理,睡眠及饮食状况会有明显改善。
3.孤独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
这类病人多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很少言语,其它病人亦不愿同其交往,加之很少有人前来探视,病人感到非常孤独,十分寂寞,表现为无所事是,情绪低沉,常常卧床等。
护理策略:建立与病友进行感情交流的渠道是消除孤独寂寞的最好方法。
慢性疾病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关键词:心理护理;心理分析;护理体会慢性疾病病程长,症状顽固,病情反复,病人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往往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而不良情绪和心理往往又会诱发疾病发作,促进疾病的进展,导致恶性循环。
因而,对慢性疾病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1一般资料本组慢性疾病病人215例,其中患心血管疾病100例、肝硬化40例、糖尿病55例、脑血栓20例。
2心理分析2.1沮丧心理对缺乏思想准备的病人来说,一旦得知自己患了慢性疾病,就会想到疾病无法治愈,且需要长期治疗,从而导致沮丧不安情绪。
215例慢性病病人中有55."8%的病人因为反复住院,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经济负担加重,觉得对不起家人,感到十分忧愁。
44."2%的病人因病情反复,对治疗缺乏信心,感觉自己成了无用之人而自卑沮丧。
总之,慢性疾病给病人的工作、婚姻、经济收入和事业等方面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使病人灰心丧气或者满腹牢骚。
有位48岁姓徐的糖尿病患者非常沮丧的抱怨说:“得了这样的病,吃喝要限制,处处要小心,还要一直吃药,一辈子都不自在了。
”2.2择优心理慢性病人为了早日摆脱疾病痛苦,往往产生择优心理,到处找知名专家或者偏方,不惜代价,期望有立竿见影的疗效,经常一个疗程还没完成又急着换另一个疗程,反而耽误了疾病的正常治疗。
2.3悲观抑郁心理有的慢性病人丧失劳动能力,经济困难,又需家属长期照顾,感到拖累家庭,情绪异常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拒绝参加社会活动。
比如一位姓李的肝硬化伴腹水患者,住院期间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毫不关注,对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关心也视而不见,整日沉默不语。
2.4被动依赖心理有的慢性病人因为长期得到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怀照顾而依赖性增强,变得脆弱,本来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做,总希望别人多关心自己。
有的病人病情稳定也不愿出院,担心出院后病情变化,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心理。
比如一位56岁的冠心病病人,病情稳定时不愿出院,家属对其劝解时,患者反而责怪其家属不顾其死活,不愿为其花钱治病,使家属既难过又尴尬。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直接影响老年病人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心态因素与老年疾病的发生和康复都有密切关系。
标签:老年病人心理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今天,如何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保障其安度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重视和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护理,不仅能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而且能够促进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复。
1 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1 恐惧与害怕。
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经济紧张怕连累家庭,怕给子女带来负担,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和害怕感。
1.2 孤独与寂寞。
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
有的老年人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一时失去生活目标,很少言语而产生老而无用的心理,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不善交往,子女不在身边,又抱病在身,就会感到孤独寂寞。
1.3 情绪不稳。
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不能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及压力,病后前途渺茫,已频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认为是别人带来的,遇到同情语言则落泪,遇到相反意见则唠叨不休或勃然大怒,甚至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
1.4 依赖心理。
老年病人依赖性极强,常担心亲人远离自己,怕病友、医护人员冷落自己,喜欢周围人时刻注意他,希望得到亲人和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的关心、问候。
而且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去做,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有害。
2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2.1 创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环境为老年病人创造宽敞、明亮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保持床铺及被褥整洁、柔软、舒适,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障碍物绊倒患者。
将患者常用的生活用品及药物放在易取的地方,减少引起老年患者不安全的因素。
[摘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逐渐退化,便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症,尤其是那些身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因为常年处于病痛的折磨中,在心理方面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也会给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影响。
因此,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深入的探究,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制订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改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促使患者同护理人员进行深入的沟通,提高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促使患者的身心逐步走向健康。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06-0154-02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应对措施余俊书(贵州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水平也有了极大的飞跃,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我国人民平均寿命不断增加,这就给社会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就是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上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数量将逐渐增加,并且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各种脏器的机能逐渐出现衰退,身患各种慢性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同时,因为这部分患病老人长期处于病痛的折磨之下,往往会在心理方面发生畸变,产生焦虑、失望、抑郁、失眠、烦躁、轻生等念头,并且会出现不配合治疗、放弃治疗的现象,这也给临床护理专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因此,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并制订针对性措施,对提高护理工作效果、促进老年人走向健康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一、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一)身体机能造成的影响任何一个生命体都会经历由弱小走向成熟,然后走向衰亡的过程,这是大自然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过程。
人逐渐衰老,原有的意气风发、豪情壮志也逐渐因生活的侵蚀和磨砺而逐渐消失,免疫力也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反应迟钝,理解能力下降,逐渐与时代的发展脱节,不能被时代、被潮流中的人们所理解,因此慢慢产生了自尊心容易受损,对自己失去希望,凄苦、孤寂的负面情绪。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客观存在问题,老年人因年纪大,器官功能减退,抵抗力低容易患病且易恶化,多为慢性病甚至不治之症常出现复杂心理反应,作为经常接触和护理患者的护士,掌握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患者心理问题,[1]对治疗及预防慢性疾病,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标签:老年人慢性病心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心理特点1.1习惯及焦躁心理老年人在家时有家人照顾,旧病复发住院后家属上班不便照顾,可产生诸多不习惯,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照顾家人而焦虑不安,久住院又不愿出院,怕出院后病情恶化。
由于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许多老年人常出现力不从心,又偏“不服老”而产生焦躁情绪。
对疾病恢复寄予厚望,一旦未达到期望值,便会产生焦躁心理,进入恶性循环。
1.2忧虑及猜疑心理患者每天愁眉不展,寡言少语,唉声叹氣,对周围事情非常敏感,认为自己病情严重,敏感多疑,怀疑猜测医生、护士及家人隐瞒自己病情。
1.3绝望及抗拒心理病情加重,特殊检查、护理及周围环境刺激,患者心理承受力低,出现不安、恐惧及惊慌,日常生活难以自理依附性大以致不愿与人交流,对病情不在乎,不相信医生诊断,不遵医嘱,尤其在病情初步好转后放弃或延误治疗。
2、引起负性心理常见因素2.1 消极健康自我评价及负性生活事件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消极评价,常对疾病过分担忧,更感老而无用,易消极对待生活,发生抑郁情绪。
生活中突发意外、不幸事件较多,而家庭及亲友关心照顾较少的老年人抑郁情绪较重。
2.2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行动不便,功能衰退,加上躯体遭受病痛折磨变得不能自制或性情偏执、任性。
2.3 经济负担重由于患有慢性病,常反复发作,需多次住院及常年服药治疗,对于经济条件不宽裕的老年人来说,住院费用便构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影响患者情绪和心理健康。
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介绍在社会发展下,我国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广泛重视。
老年人不断增多,老年慢性病以及有很多问题也在不断增多,而老年人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下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相关护理。
一、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1紧张焦虑不安:很多老年病人住院后,身体自由受到了限制,饮食、起居以及以往经常的做的事都受到了约束,再加上疾病的影响,内心会产生很大的恐慌感,担心自己的疾病,担心这样住院治疗会增加家庭经济压力,会影响孩子的生活,有很多老年患者甚至因此夜不能寐,整日紧张焦虑,茶饭不思,忧心忡忡,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也会加重原有的疾病,造成恶性循环。
2自卑抑郁:有很多老年人过了一辈子,日子依然很拮据,若子女不才,生活也很艰辛,他们很想为子女操心但又什么都做不了,因此内心会有无限的自卑感,自己也很无奈,不能为子女改善生活。
若是生病后,这种自卑感与无力感会更强,所以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不想与人沟通,性格变得孤僻、固执,整日沉默寡言,对生活以及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时间长了,觉得生活无意义导致抑郁,在加上身体疾病的困扰,对生活失去希望,很多老年患者不配合医生治疗,甚至做出轻生的事。
3孤独寂寞:孤独寂寞感是老年人很多发的心理状态。
随着年龄的变老,工作以及生活都在发生变化,以往自己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都是佼佼者,退休后生活忽然不在忙碌,身体机能逐渐变差,子女也都忙着自己的生活与事业,老年人会觉得自己与社会产生了隔膜,在面对老朋友的亡故,孤独寂寞感非常强烈,整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
生病不得不住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医生护士冷漠的态度,更会加重老年患者的孤独寂寞感。
4失望与绝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老年人过了大半辈子,困扰生活的事更是不少,有些可能夫妻不和,有些可能子女不孝,还有的可能是无儿无女,老无所依,生病住院后没人照顾,没人问候,加上疾病的折磨反复发作,更是加重老年患者的经济压力,无法保证的生活质量,逐渐失去的自理能力,这些都会让老年患者对生活失望甚至绝望。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由于老干部退休后的生活与之前的有很大差异,且在干休所里的社交范
围明显减少,人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部分老干部难以适应,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干部,常出现忧郁、焦虑、孤独、失落、愤怒、怨
恨等不健康心态及情绪,极易导致其出现异常行为,或诱发其他疾病,严重影响
身心健康。
在对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时,可通过增加沟通时间、增进相互
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方法改善其精神状态,逐渐克服心理问题,
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心理特点分析护理对策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大都文化素质高、知识面广、阅历深、修养好、生活
经验十分丰富,且对社会有很多贡献,这对干休所护士的护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水平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
者的临床护理研究越来越多,现已发展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课题之一[1]。
对干休
所老年慢性病病人护理时,不但要熟练掌握他们的病理、生理、心理状况,而且
还需善于沟通,消除不良情绪,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
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现整
理报道如下:
1. 心理特点分析
由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生活与退休之前的有较大差异,部分老干部一
时难以适应,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干部,常表现出忧郁、焦虑、孤独、失落等不健康心态,极易导致异常行为的出现,或诱发其他疾病,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其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自尊与自卑并存、空虚孤独、没有安全
感以及焦虑犹豫等。
1.1 自尊与自卑并存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一般文化素质高、知识面广、阅历深,离休前可能是
单位的核心人物,在单位、家庭及社会上备受周围人的尊重与爱戴,所以,一般
情况下,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自尊心很强[2]。
而离休以后,其影响力和权威
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所以它们容易变得自卑,缺乏自信心,情绪低沉,有明显
的失落感。
1.2 孤独空虚
由于干休所的活动范围较小,社交人群单调,且亲朋好友纷纷去世,与儿女
分居,生活十分空闲且整日无所事事,精神十分空虚,不免感到孤独、寂寞。
1.3 焦虑忧郁
由于干休所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的身体状况不理想,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降低, 遇到繁琐的事情就有心有余但力已不足的感觉,情绪自然就会忧郁焦虑。
若干休所
老年慢性病病人与儿女居离的较远或生活得不到子女或周围人的体谅、理解与支持,其症状会明显加重,易出现心情压抑、焦虑不安、急躁易怒以及嫉妒别人等
状况。
2 护理对策
开展干休所护理工作,首先要树立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统一思想,充
分认识该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所示:
2.1 增进理解和相互尊重
在护理过程中要理解、关心慢性病患者。
依据疾病类型、文化水平、社会角
色、气质性格以及社会经历等,有针对性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
在实施护理
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尊重慢性病患者的地位和性格。
一般情况下,干休所慢性病
患者更喜欢别人以他们离退前的职位相称,这样他们会感受到尊重和成就[3]。
护理时不但要合理称呼干休所内的患者,而且最好经常认真倾听他们的故事
和要求,以使他们感受到护士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
2.2 充分进行语言沟通
在对干休所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不但要有耐心,必要时还需要恰当
的言语沟通。
对其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回答,掌握分寸,语言文明。
在不打扰的前
提下,尽可能的多问候他们,与其聊天、谈心,认真倾听他们的内心,增进交流,减少其孤独感。
2.3 提高自身素质及理论水平
为了提高心理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护理人员不但要经常巩固基础知识,勤学
苦练、刻苦钻研,而且要不断提高相关操作水平。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需具备
社交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老年心理学等知识[4],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逐渐增大护理范围及护理场所。
护士不仅要扮演临床护理人员,同时还应是健康
知识宣传者、心理咨询者等角色,以充分提高干休所的护理水平和质量。
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干休所慢性病患者特别需要护士的悉心护理。
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士应具
备耐心、爱心、恒心以及热心等,做到眼勤、脑勤、腿勤、手勤以及嘴勤等,在
临床护理的同时,热心与其沟通,关心其生活问题,认真解答所问问题,充分让
其体验舒适的护理氛围,努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但能使患
者身心愉悦,而且还能提高护理的效率,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达到延年益寿的
作用。
2.5 注重环境的影响
干休所老年患者特别需要和睦的家庭以及其成员的支持、理解与照顾[5]。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其家属沟通,讲述家庭和睦及其成员支持、理解与
照顾对老年患者的影响。
另外,护士要鼓励老干部接触新环境,认真建立人际关系,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焕发精神。
3 小结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患者极易自卑、孤独空虚、焦虑忧郁,在进行临床心理护
理时,要增进理解,相互尊重,充分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还要重视
环境对患者的影响,努力丰富患者的生活,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瑞英, 刘艳霞. 军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
应用, 2010,4(18): 215-216.
[2] 叶红珠. 军队干休所老年心理疾病护理探讨[J]. 海军医学杂志, 2004, 25(3): 236-237.
[3] 马彩莲. 干休所老年慢性病人心理分析与护理[J]. 医学创新研究, 2007, 4(8): 80.
[4] 杨卫平.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护理.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3, 9: 1287.
[5] 孙建萍.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7):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