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浅谈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较大的冲击,使得一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下降,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整体形象。
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师人格魅力,使其真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已势在必行。
具体说来,应努力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其思想和行为将对学生的心灵塑造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要想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两点。
1、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教师只有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教育和影响学生,帮助他们端正人生方向,明辨是非,才能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发挥榜样作用,弘扬敬业精神。
近年来,教育系统涌现出了许多“师德楷模”、“育人典范”。
要利用暑期集训的机会,用身边的人和事引领教师、感染教师、熏陶教师。
二、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身修养正确认识自我,是教师自我修养的起点。
人贵有自知之明,聪明的教师不仅能够正确认识他人,还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要做到有“自知之明”,首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师的职责、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优秀教师的修養为标准,对照、评价自己的言行,主动寻找差距:就要重视教育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以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效果作为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客观依据,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
在认识、发现问题之后为自己提出新的修养目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改变现状,从而使自己的师德水平真正得到提高。
第三,提高心理素质。
修身养性、人格修炼是师德建设不可缺少的。
当代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高等教育的行列。
教师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桥梁,因此在庞大的教师队伍中,教师对自己职业道德认识如何,对教师职业关系如何把握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和育人的效果。
为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是培养德才兼备教师队伍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在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高等教育的行列,成为高校教师,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随之增强。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带来了积极的、消极的或者正面的、负面的双重效应.高校教师能否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事关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大局,事关人才培养的质量,事关国家前途.论文立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浅谈当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问题。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亦称高校教师的师德,是指高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以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必须甘当人梯,具有奉献精神;具有高度负责精神;团结协作,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严谨治学,具有科学求实精神。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高校教师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职业道德意识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大多数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高等教育。
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孜孜不倦地育人,受到社会的好评。
浅谈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与塑造方法教师是整个社会中最重要的职业之一,其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熏陶学生的品德。
教师“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
它是教师工作的重要价值基础,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教师“师德”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职业的声誉和形象,更是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
因此,浅谈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与塑造方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师德”重要性1.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师德”对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
教师“师德”意味着教师应该保持高尚的品德和专业素养,秉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态度,为学生提供给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服务,并对学生成长负责。
教师“师德”的高标准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传递,孕育出了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师长、积极乐观向上的教育精神,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师德”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与学生间的良好关系上。
教师“师德”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学生,以其为中心,不仅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品行、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经常以亲切、和蔼、关爱的态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3.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是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教师“师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师德”的内涵就是一个教师的基本品质和特长,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教师秉持“师德”,在服务于学生的同时也服务于教育学科,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而不懈努力,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师“师德”塑造方法1.自身修养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和社会工作者,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精神素质是否高尚、优良,对于塑造好的师德十分重要。
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具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操守,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发掘、磨砺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浅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言教师是社会的珍贵资源,肩负着培养未来的使命。
而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开展的重要一环。
它关乎教师个体的专业开展,也关乎整个教育系统的健康开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探讨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1. 师德的内涵和意义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标准。
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还要具备专业素养,善于教育教学,关心学生的全面开展。
师德的发扬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风貌和作风。
良好的师风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教育气氛。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开展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和引路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正确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其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才能够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回馈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和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作为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3. 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3.1 建立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
这个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教师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表现、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以量化的方式衡量教师师德师风的优劣。
3.2 加强师德师风培训教师培训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道德伦理教育、职业道德标准、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增强教育教学水平。
3.3 加强师德师风日常监督加强师德师风的日常监督是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进行的必要手段。
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话题。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是对学生、家长、同事的尊重和关怀,更是对自己教育理念和职业素养的不断提升和完善。
本文将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
一、师德师风建设对教育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优秀的师德师风,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教育的思想触动和价值引导,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在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到良好的影响,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主导作用明显,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学生以更加正直、真诚、守纪律的态度和行为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教育环境保持文明、和谐,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三)提升教育水平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效。
优秀的师德师风,对教育工作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不断提升自身师德师风,对教育工作者本身的教育水平能力提升及专业水平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一)以德立人以德立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原则。
而德治教育,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
(二)严守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一个高尚的职业,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规定,做到正派为师,正当引领。
(三)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建设师德师风的重要手段。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优秀的师德师风,必须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言行举止、个性魅力等方面展露出来。
(四)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教师在积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也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教师要把专业技能学习、方案制订、课堂教学、教育管理有机结合,从而提升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策略(一)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在职业道路上的成功,必须要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
加强师德师风培养
加强师德师风培养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用于加强师德师风培养:
制定明确的师德标准:学校或教育机构应制定明确的师德师风标准,明确教师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
开展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使其深入了解师德师风的内涵,学习相关的职业伦理和教育法规。
建设师德师风教育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在线培训平台,方便教师随时随地获取有关师德师风的知识。
定期组织研讨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师德师风的研讨活动,通过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设立师德师风奖励机制:设立师德师风表彰奖励机制,对表现出色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励教师践行良好的师德。
建立互助支持机制:建立教师互助支持网络,通过心理辅导、团队建设等方式,帮助教师共同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强化教育监督: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建立定期评估和考核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加强家校合作: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激发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之自觉践行良好的师德。
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拓宽视野,培养更为全面的素养。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确保他们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教师是社会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因素,其素质将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成效和国民素质的高低。
教师师德修养的高低,既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水平和形象,也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因此,提高教师师德修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一、增强教师师德意识师德意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基础。
只有通过加强教师师德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教师的德性水平,做到言传身教、以德施教。
在实践活动中要落实“重品德、强教风、抓纪律、促发展”的原则,强化教师的职业操守,规范教师行为标准,增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时刻提醒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和责任感,成为学生的榜样和领袖。
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除了优秀的师德意识,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学科业务水平,这也是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志。
教师应该努力增强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当好学科知道与技能的传递者。
通过学习,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发展变化。
三、加强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注意与学生建立正规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以通过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展支教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师生之间的沟通,转变师生关系为良师益友的关系。
四、注重师德教育的规范化注重师德教育的规范化,可以使每个教师在师德教育中形成自己的规范化的行为标准,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规范化的师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忠诚、守信、自律、勤勉、爱岗敬业等各方面,每位教师都应该深入学习和应用这些师德规范,自觉做好遵纪守法、文明城市、校风高雅、教风纯洁、普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工作。
五、倡导团队合作团队合作可以发挥教师个人优势并汇集集体力量,促进团队合作,提高教师师德修养。
团队合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发挥班主任、学科组长的带头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切确把握不断优化教育环境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方向。
浅谈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我园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立足师道传承,践行立德育人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要全面落实正确的教育方针,为人民培养合格的人才。
在新学期到来之际,进一步梳理我园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典型事例,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讲好深圳教育故事。
一、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优化师德考核,评价,提高教职工师德水平,促进教职工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万园长副组长:黄园长李园长组员:全体保教人员(二)优化师德考核和评价1、建立我园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常规管理。
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2、制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台帐。
教职工每学期对照负面清单逐条自查,并将负面清单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坚决杜绝师德方面的投诉。
3、发挥家长社区资源,成立师德师风监察小组。
园特邀请社区张书记和大二班万小涛家长担任师德师风监察人员,对我园教职工师德师风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4、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做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对违反师德师风及职业道德行为的教职工进行一票否决。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活动。
(一)结合职业道德,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
师德师风一直由我园万园长亲自来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培训活动。
截止目前,已经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开展了主题为《谈谈我们的职业》、《教育情怀的激励--托付与责任》、《培根铸魂育新人》的师德师风培训。
通过活动,激发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利用晨会分享、专题会议或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等各种活动契机,树立师德标兵,号召广大教职工争做师德先锋,培根铸魂育新人。
针对一年一度教师节的契机,我园召开《关于加强廉洁从教工作学习》的专题会议,号召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同时向家长发送绿色教师节的倡议书。
师德建设事关教育的成败,影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影响公民道德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21 世纪,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是摆在各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师德素质的提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只是师德素质提高的外部条件,而内因才是师德素质提高的根本。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宋庆龄称誉为又一个“万世师表”,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大事来,为大事去”的崇高思想境界,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认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理想,,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终身邓小平同志曾把“社会悬在心中从事教育”。
这些师德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可见对于教师来说,知识固然不可缺少,而“德”才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要培养造就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目前学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敬业意识淡薄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敬业精神不够。
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原则性和责任心不够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浅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行业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
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涉及到教师个体的品德和职业修养,还涉及到整个教育系统的文化建设和发展。
本文将从师德师风的意义、建设的途径以及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案例三方面进行浅谈。
一、师德师风的意义师德师风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师德师风的建设是教育事业的保证。
师德师风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的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出品德高尚、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其次,师德师风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师德,不尊重学生、不负责任、不重视教学、好逸恶劳,那么学生也会产生学习态度消极、不负责任的现象,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的培养。
最后,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
只有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只有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关系着教育行业的进步,也关乎着学生的未来。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
首先,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师德师风的教育和培训。
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与培养,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使教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先行者。
其次,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评价机制。
通过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定期评估,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教育教学能力。
此外,家长和社会也需要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
家长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对师长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社会可以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支持力度,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推动师德师风的建设。
浅谈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诸城市林家村镇皂户小学邸山波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也是长久以来人们心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将学生放心中,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作为自己行为的衡量标准。
一、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
公交车上,总是见到爷爷奶奶背着孩子的书包,站着,孩子有时候吃着冷饮,有时候啃着面包,坐在座位上,我真是感觉非常不舒服。
终于有一天,又发生了类似的事,而且那个爷爷站在离我的座位不远处,我起身让座,不出所料,爷爷要让他孙子坐。
小男孩靠过来时,我便对他说:“我是让给你爷爷的,不是让给你的。
”男孩倒也没说话,最后是爷爷坐了。
卢梭说:“知道善,并不等于爱善。
”我觉得那些坐着吃冷饮不管爷爷背书包站着有多累的孩子,未必不明白尊老爱幼的道理,未必不明白这位子他是不该坐的。
但是,他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所以那些道德知识在他心中是完全等于不存在的。
优秀是教出来的,因此我会在平时将要求孩子们的一些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二、宽容错误,让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是在犯错中成长的,所以我曾经所带的一届学生中,有一个男孩子竟在某天与另一个男生趁一个班的孩子不在时,偷偷进教室去打翻他们的文具盒,并乱扔到地上。
当那个班的老师怒气冲冲地揪着他们来到我面前,说他们俩已经连续三天去做出这样的事来时,我真的不敢相信。
他们平时一个确实调皮、多动,但最多也是平时在走道里乱跑,另一个则只是话多、好讲话,平时学习自觉性很高,也乐于帮助老师分担。
他们竟然趁别的班级同学不在时偷溜进去做这样的事情,我真的震惊到有些愤怒了。
我严厉地批评了他们,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错误非同一般,变得恐惧、担心,甚至开始流泪了,但如果不引以为戒,又怎么可以?于是我让他们向全班说说到底做了什么。
我想当全班同学齐刷刷地对他们投去无法理解和怀疑目光时,他们俩无法不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已经很严重了。
但我告诉孩子们他俩毕竟是我们班的同学,大家也有义务帮助他们一起改正,孩子们都同意这样做。
培育师德师风的有效途径总结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培育良好的师德师风对于建设优质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专业素养、教育理念、教学评价、师生关系、教师自身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培育师德师风的有效途径。
专业素养是培育师德师风的基础。
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学科专长,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提升专业素养的途径包括参加专业培训、读书学习、开展科研等。
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教育理念是塑造师德师风的重要因素。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身心健康。
只有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评价是推动师德师风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同时,教师要注重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估,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科学的评价,教师能够明确目标、查漏补缺,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师生关系是促进师德师风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
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平等、公正、公平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温暖、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自身发展是培育师德师风的必经之路。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为了培育师德师风,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道德修养。
二是建立健全的师德考核机制,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予以惩处。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荣誉评选。
浅谈高校的师德建设高校的师德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其重要性不亚于教育教学的质量、科研成果等方面。
师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可谓十分重要。
然而,当前,高校的师德建设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学校及教师共同努力来加以完善。
首先,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作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引领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而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操守,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
师德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次,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值得关注。
过去十几年来,随着教育高速发展,高校数量迅速增加,而有的高校在规模化扩张的同时,却忽视了师德建设工作。
一些教师教学水平过低,缺乏职业责任心,甚至存在利益输送等行为,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难点值得思考。
一方面,如何营造浓厚的师德氛围,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的教师,成为了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
另一方面,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师德监督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师德建设的成效。
这既需要管理层强化监督,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又需要教师自觉自律,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素质,增强责任和担当。
综上,高校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高校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师德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同时加大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操守的培训力度。
教师要增强职业责任意识,强化职业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引导。
最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要共同营造浓厚的师德氛围,尊师重教、反对“学术不端”和其他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形成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力量,助力高校提升综合实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道德修养、知识渊博的优秀人才。
浅谈当代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当代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它关乎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成长和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师德修养不仅仅是对教师自身的要求,更是对整个社会和教育事业的责任。
在当代社会,小学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意义重大,下文将从师德的内涵、培养师德的途径和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现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当代小学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的提高。
一、师德的内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和道德修养,包括教师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忠诚守信等方面的品质。
具体来说,师德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师是承担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的,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使命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每个学生的成长,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
教师应当严守职业操守,恪尽职守,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育对象,尊严对待学生,讲诚信,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做到言传身教。
3.爱岗敬业和教书育人的热情。
教师应当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位学生受益。
4.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
作为小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良师益友。
无论学生如何,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尊重和鼓励。
二、培养师德的途径培养小学教师的师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教师本人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途径:1.学校的引导。
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师德的重要基地,学校应当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强调师德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师德考核和评比,以激励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
2.家庭的关怀。
家庭是教师的温暖港湾,教师的家人应当给予教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鼓励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理念,成为学生的榜样。
师德建设事关教育的成败,影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而影响公民道德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21世纪,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是摆在各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师德素质的提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只是师德素质提高的外部条件,而内因才是师德素质提高的根本。
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被宋庆龄称誉为又一个“万世师表”,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大事来,为大事去”的崇高思想境界,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认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理想,把“社会悬在心中,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终身从事教育”。
这些师德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可见对于教师来说,知识固然不可缺少,而“德”才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育的质量又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建设,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目前学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敬业意识淡薄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一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敬业精神不够。
部分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原则性和责任心不够强,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精力投入不够受市场经济趋利原则的影响,部分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生理想更加趋向实际,崇尚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价值标准注重实用,行为选择偏向实惠。
有些教师视教学为副业,把大量精力用于社会兼职及一些商业性活动,无心钻研业务,备课不够认真。
教案缺乏新意,教学墨守成规,更有甚者,个别教师甚至连教案也不编写,夹着教材就进课堂,随便讲讲也自认为满意。
3、重业务轻道德由于某些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注重教师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忽略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的培训。
例如,在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只注重其教研、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列入重要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教研轻教学的不良倾向。
4、育人意识淡化在教育实践中,有个别教师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只注重传授知识,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责任。
由于一些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时间比较少,很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疑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因而不能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倾向和心理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5、示范作用欠缺有些教师因自身缺乏师德修养,师表意识淡薄,难以起到表率作用。
有的教师纪律观念较差,上课迟到早退,或随意停课调课;有的教师考试送“人情分”、“关系分”;有的甚至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带进课堂,不注意自己的言淡举止:有些教师重言传轻身教,在对学生“说教”时,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
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学生中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
二、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新时期教师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多样化,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从战略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有所创新。
1、加强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
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各项充分体现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的规章制度。
我们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法规、文件精神,建立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制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
抓紧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完善相关政策,体现正确导向,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使师德建设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2、开展师德教育要对广大教师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并不断改善政治学习制度,使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教师思想变化和教书育人的工作实际,使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
要教育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教育方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师上岗前要举行人师宣誓仪式,培养他们的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新教师上岗后,要指定德才兼备的教师带教,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要把师德教育纳入到教师的职务培训中去。
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书育人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师德演讲、收集整理“教师文明用语”和“教师忌语”等活动,使广大教师进行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3、进行人本管理好的管理就是一种好的氛围,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和潜能而最大限度地抑制人的不足,建立起以自我激励为主、外力推动为辅的激励机制,为职工完成工作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从而把加强师德修养上升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为此,建议各级各类校领导在管理过程中善于运用情感艺术、合理发挥情感的隐性感化力量,深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的实行落实也须讲究艺术,激活死的制度活的能量。
要进一步全面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解决好教师的学习、生活和业务进修等问题,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重视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和身体健康保健,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定期为教师进行体检,视教师为主人,充分相信和依靠教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实施人本管理,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有利于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之间关系的良性循环,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催人奋进的良好教育氛围。
4、建立健全评奖、监督机制在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考核、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同时,学校可依据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每学期组织由教师、学生和社会(与学校接触联系密切的一些团体、学生家长等)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印发“师德教风情况调查问卷”,对全校教师遵守师德情况展开调查,进行民主测评。
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结合的师德考评机制。
把测评结果向全体教师公布,并对测评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全校师德标兵进行奖励和大力宣传,严格规范师德行为,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监控。
同时将这一成绩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评优选模的一项重要依据。
对师德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给予特殊津贴。
对师德表现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仍不改正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对有严重违反师德规范、在社会上和师生中造成恶劣影响者要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这样既可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同时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
5、加强师德宣传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师的社会地位也空前提高。
尽管教师的工作有辛苦的一面,但其生活又有充实和愉快的一面。
我们要在教师中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和良好品德。
加强师德建设,就要组织广大教师通过先进典型的学习,使其认识到教书育人、从事教学研究是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是一项较为理想的职业选择,也是值得大家珍惜这种机会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
建议各校每年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要定期表彰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专业辅导员、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定期举办师德论坛,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6、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及引导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
一直以来,我们大力倡导教师要加强政治素养,强调教师要爱岗敬业,而忽视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
近几年来,发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许多教学事件(有不少极端的恶性事件)凸显出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社会各界对此给予应有的关注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
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
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何以能够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要提高对教师的师德建设的成效,需要在进行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各级教育部门领导要对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及引导,使教师重视生、心理调适,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始终坚持人文关怀,充分考虑教师是教育的主体,要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立足于解决实际,帮助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7、依法治校,民主办校,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对师德建设的积极作用如果领导没有民主的作风,学校没有民主的氛围,教师缺乏民主的意识,那么在高压之下而形成的所谓“师德”是脆弱苍白无力的。
只有让校园在和谐、民主、向上的氛围中发展,那么师德才可能成为校园文明的深厚积淀,它的生命力才能持久。
依法治校、发扬民主的重要依托是学校教代会制度。
学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会议,每次都要充分酝酿、充分准备,广泛征集提案,重大问题都提到教代会上讨论并形成决议。
教代会这一形式将很好地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教师有了责任感,有了参与学校管理、建设的热情,有了极强的主人翁意识,那么,师德建设的动力也随之而来。
8、党政齐抓共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中,关键在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
行动上自觉,并把师德建设列入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