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优秀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63.38 KB
- 文档页数:17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7 故事二则》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7 故事二则》这一课包含了两个小故事,《陀螺》和《鹅》,分别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伙伴们斗陀螺的情景和作者在公园里与鹅的互动。
通过这两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教材内容丰富,语言朴实,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小事例能够产生共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词语、句式理解不透,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如何把握文章主题、提炼中心思想尚需锻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乐趣,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难点:学生能够把握文章主题,提炼中心思想;运用阅读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图片、音乐、动画等元素的课件,增强课堂趣味性。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便于学生跟读、模仿。
3.学习素材:收集相关的故事素材,为学生拓展阅读提供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陀螺和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故事讲述了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而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人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侯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人物介绍】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擅长各科的诊治。
在赵过是妇科医生,在周国是五官科医生,在秦国为儿科医生,他的名声大振。
秦国的太医李醯术不如扁鹊很嫉妒扁鹊,于是就派人杀害了扁鹊。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就是扁鹊所著。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少年拜师扁鹊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
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
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
”扁鹊说:“好吧,遵命。
”射箭出神入化——纪昌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
练习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7《故事二则》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目标
1.能够说出《故事二则》中的故事梗概。
2.能够理解《故事二则》中的寓意。
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4.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二则》中的故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精心准备课件,包括故事内容的PPT、教学活动设计等。
2.充分理解《故事二则》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3.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角色扮演道具等。
学生准备
1.在故事前预习相关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主动参与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言等方式引入故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学(15分钟)
教师讲解《故事二则》的故事内容及寓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3. 学生互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4. 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5. 总结(5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教训,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寓意和运用道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下一次教学需要更多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对《故事二则》中的故事进行再现、改编或转述,巩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馈
定期关注学生对《故事二则》的理解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7《故事二则》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朗读、讲解等形式有效表达故事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故事的分享与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深层内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课堂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故事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故事,引导他们找出故事中的重点和隐含意义。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4. 故事解读
•教师对故事进行解读,解释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5. 学生表达
•分组让学生进行故事表演或朗读,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课后延伸
•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进一步探索相关主题,拓展知识面。
五、板书设计
•故事主题:《故事二则》
•教学目标:阅读理解、文学素养
•重点难点:故事背后的内涵
六、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提升阅读能力
和文学素养。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中西文化中的两个故事及其道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角色和场景等进行思考、推理、判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与运用生活中的道理,以及将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故事《三只耳朵》和《鼓振岛》的课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具或实物;•学生们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和《灰姑娘》;三、课堂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话题当学生们进入教室时,老师将在黑板上贴上两张图画:一张描绘了一只长着三只耳朵的小狗,另一张画则是一只哭泣着的小熊。
老师随即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这两幅画,为什么小狗长着三只耳朵呢?为什么小熊哭泣呢?”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探究,引导他们逐渐进入故事情境。
2. 朗读故事,带领学生理解老师带领学生们认真听故事《三只耳朵》,并进行朗读。
在故事讲述结束后,师生一起进行故事阅读和理解活动,包括故事内容重述、人物名字介绍、地点描述、情节串连和故事中的背景知识等。
3. 故事分析根据故事情节,提出以下问题:小狗为什么有三只耳朵?它为什么要去魔怪的洞穴里?为什么它能制服强大的魔怪?故事中表达了什么道理?4. 童话比较让学生们将《三只耳朵》与他们所知道的另外两个童话故事《小红帽》和《灰姑娘》作比较。
比较地点有哪些?有哪些不同和相似之处?并从比较中引申出人生的道理。
5. 第二个故事《鼓振岛》带领学生读《鼓振岛》故事,并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分析故事结构,提炼出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并带领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谈论。
6. 拓展与引申老师向学生们展示各种实物和照片,包括不同乐器和音响设备的照片,地球仪、地图等,带领学生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更多的文化和传统等。
四、小结本课程通过引入故事、讲述故事、分析故事和比较故事,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由发挥能力等。
部编四年级上语文《27 故事二则》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1 故事精选《27 故事二则》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之一,其中包含了两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分别是……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这两个故事,学生应能够理解……二、教学准备2.1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教案•黑板、粉笔•教材《27 故事二则》2.2 学生准备学生在课前应完成对这两个故事的预习,了解故事的大意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个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或者动画片来引入话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3.2 教学主体•第一个故事:教师利用幻灯片或者故事图片等展示故事情节,逐段讲解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
•第二个故事:同样的方法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的主旨及道德内涵。
3.3 拓展延伸在故事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相关的拓展活动,比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4.1 组织学生进行简答题、问答交流等形式的评价,检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
4.2 观察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情感表达和道德品质。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重视度不够,需要加强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生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需要及时巩固和差异化教学。
5.2 教学改进方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内容。
•注重学生情感发展,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六、总结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故事内容,更能够从中汲取到道德情操和人生感悟。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道理,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加油!。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7《故事二则》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故事二则》是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小故事,《司马光》和《王戎不取道旁李》。
这两个故事都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可能对故事中的某些内容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司马光和王戎的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中所传达的道理。
2.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教育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动画片《司马光》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教育意义。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理解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讲解,解释故事中的古代文化背景。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故事中的细节信息•提高听说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培养对故事情节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2.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3.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细节•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4.教学准备•课本《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音频设备5.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并激活相关知识,例如捉迷藏游戏。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猜想和想象。
(2)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跟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实施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
(3)讲解课文•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侧重讲解生词和短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
(4)课文分析与归纳•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和归纳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素,例如人物、地点、事件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进行口头或书面归纳。
(5)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学习,共同讨论故事中的重要细节和情感表达,培养合作学习与集体合作意识。
(6)综合应用活动(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表演,学生可以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通过表演来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6.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表现,进行个人评价。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表演,进行集体评价和互评。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听读课文、朗读、问答、小组讨论以及角色扮演表演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故事的内容也有较好的理解和表达。
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首先,课堂讲解应更加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抽象概念的引入,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感恩、珍惜家庭和父母的爱;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
3.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学习感恩、珍惜家庭和父母的爱。
难点:理解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含义。
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与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故事并与同桌交流。
5. 教学流程环节内容时间引入班级自由朗读本课课文5分钟学习新知教师讲授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成语“借酒消愁”的用法5分钟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抽出生僻词语进行解释猜测10分钟深入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感想,提出问题15分钟整个班级学生讨论,完善口头语言10分钟拓展学生自编小故事-“我与父母”20分钟结束课堂小结、点名5分钟6. 教学资源1.一段展示成语用法的视频;2.本课教材;3.常见生僻字词表。
二、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成语“借酒消愁”的意义和用法,教师先通过讲授引入概念,然后通过播放视频展现成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成语的用法。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故事,并在标注生僻字词语的情况下,加深学生对生僻字词语的掌握。
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感想,对话的形式让学生更自在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提出问题。
整个班级学生再进行讨论,完善口头语言。
2. 教学成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同时,也对成语“借酒消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此外,采用对话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有了讨论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了交际能力。
3. 教学问题通过本节课教学,发现学生对于生僻字词语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口头训练不够落实。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生僻字词语的教学,多用举例语境让学生理解,在写作中多加运用这些词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7《故事二则》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故事二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包括两个小故事,《小英雄雨来》和《手术台就是阵地》。
这两个故事都很有教育意义,可以通过学习这两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勇敢精神。
同时,这两个故事的语言优美,情节紧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句子,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个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勇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难点: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句子,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问题驱动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分组学习的小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两则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朗读两个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的内容。
朗读过程中,注意生僻词语的解释和句子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提高朗读能力。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27《故事二则》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把握其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包括人物、情节、起承转合等内容。
3.能够通过故事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27课《故事二则》的故事内容,包括《吴刚砍桂树》和《木兰从军》两个故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2. 教学难点•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时是否能恰当表达故事情节。
•学生能否领会故事蕴含的道德含义。
四、教学准备1.故事教材《故事二则》的课本及教学辅助资料。
2.带有故事主题照片或挂图。
3.教师PPT或教学板书准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挂图导入两个故事的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提问学生对《吴刚砍桂树》和《木兰从军》这两个故事是否有所了解。
第二步:学习故事1.分别讲解《吴刚砍桂树》和《木兰从军》的故事内容,注重情节的展开和故事的主题。
2.激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思考和理解,关注故事中的道德意义。
第三步: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并总结各自对故事的理解,分析其中的道德意义。
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评价。
第四步:书写和朗读1.要求学生以简短的文字完成关于两个故事的读后感或总结,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学生自愿朗读自己的读后感,并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课堂教学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朗读和思考。
2.学习成果评价: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3.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表现,评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和反馈。
七、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吴刚砍桂树》和《木兰从军》的读后感撰写。
2.搜集其他关于英雄和勇士的故事,做课外拓展。
八、拓展延伸结合其他课程,开展关于英雄和勇士的主题活动,如英雄榜评比、英雄故事分享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7.故事二则》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包括两个小故事,《曹冲称象》和《纪昌学射》。
这两个故事都来自于中国古代,富有教育意义,旨在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将通过这两个故事,让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其中的道理,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简单的文章。
但是,对于文中的古文词汇和表达,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他们思考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分析故事中的道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故事中学习到勤奋学习、勇于思考的重要性,培养自己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故事的大意。
2.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小组讨论的问题清单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先整体聆听课文,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引导学生简单回顾一下故事的内容,为接下来的分析做准备。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小组讨论问题清单,针对故事中的某一情节进行讨论。
3.操练(10分钟)各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故事情节的扮演。
其他小组成员则根据扮演的情节,分析其中的道理,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优质课教案第27课《故事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拜、XXX、肤、剂、髓、纪、标”和认识多音字“纪”。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名医XXX 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3.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名医XXX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教学难点】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回答:《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则寓言小故事——《扁鹊治病》《纪昌学射》。
出示课题:《故事二则》二、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XXX拜、XXX、肤、剂、髓、纪、标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展开读字游戏:开火车读2.多音字纪:XXXjì世纪有个叫XXX的人,想研究射箭就去向XXX请教。
教jiāo (教学)jiào (教室)在教(jiào)室里,一年级的教师在教(jiāo)学生读汉语拼音。
(二)研究《扁鹊治病》词语释义(可以多种方式,借助语境,引导学心理解词意)理睬: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
一声不响: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本课指XXX第四次见到XXX不说一句话就走了。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三)初读课文、团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介绍XXX:XXX(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XXX,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期间名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故事二则》优秀教学设计在初步读文后,我们要再次读文,概括课文大意。
故事讲述了一个病人求医无效,后来找到了名医___。
___通过仔细观察、细致诊断,最终找到了病人的病因,并开出了正确的药方,使病人康复。
故事告诉我们,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研究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通过品读人物的言行、体会内心、感悟性格,我们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这对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帮助。
最后,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研究第二、三次拜见的情形,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的变化。
深层次的启示。
在自主研究时,我们要制定明确的研究目标,通过多种方式识记生字,提高自学能力。
在阅读中,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人物。
在写作时,可以运用高明的写作方法,如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同时,在研究中要注意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小错,避免酿成大错。
通过研究___研究射箭的过程,理解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感悟刻苦勤奋的精神,从而在自己的研究和生活中也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
揭示寓意:1.研究任何技能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和打磨来掌握基本功,只有掌握了基本功,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课堂小结:延伸:教学反思:1.教师要注重引入新课的方法,通过贴近生活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研究兴趣。
2.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研究。
3.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研究兴趣。
4.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课堂机智,应变能力。
3.细读课文,回答问题:1)___是谁?___是谁?2)___为什么不相信___的医术?3)最后___为什么要求___治病?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4.思考讨论:如果你生病了,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三、读故事《纪昌学射》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故事二则》教案一、教学内容《故事二则》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包括两则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
两则故事均以古代为背景,通过寓言的形式,向学生传达了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寓言故事揭示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寓言故事的兴趣。
(2)教育学生要善于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两则故事中的道理,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新字词的理解。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则故事进行深入学习。
(2)小组内讨论,理解故事内容,概括故事道理。
(3)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
4. 全班交流(1)教师引导,全班共同讨论两则故事的道理。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和道理。
(2)教育学生要善于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改正自己的缺点。
六、板书设计《故事二则》1. 《刻舟求剑》:道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适应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2. 《掩耳盗铃》:道理——自欺欺人,最终会害人害己。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故事道理。
(2)用自己的话概括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3)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故事道理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识记故事中的重要内容。
2.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
3.能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感受美好的情感,培养情感品味。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对美好情感的感知和体验。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故事简图。
3.教学环境的营造。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故事内容1.听教师讲解故事内容,学生跟读。
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不同细节和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四步:展示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见解,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第五步:情感体验与分享让学生围绕故事中的情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其中情感的感受和体会。
第六步:思考反思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传达的价值和意义,启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欣赏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美好情感,从而在情感修养和情感表达方面得到提升。
六、延伸拓展可以组织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给其他同学,促进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整理故事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写下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为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做准备。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对美好情感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发展自我。
27《故事二则》(教案)一、教学内容《故事二则》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包括两则故事:《小红帽》和《丑小鸭》。
通过学习这两则故事,学生可以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学习故事中的道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两则故事,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道理;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到生活中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2. 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朗读故事:学生自主朗读两则故事,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道理。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写作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短文或日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道理和寓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板书设计1. 《小红帽》- 故事情节:小红帽遇到大灰狼,被大灰狼欺骗,最后被猎人救出。
- 道理寓意:不要轻信陌生人,要听从父母的话。
2. 《丑小鸭》- 故事情节:丑小鸭历经磨难,最后变成美丽的天鹅。
- 道理寓意:不要只看外表,要看重内在的美丽和品质。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短文或日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根据故事中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短文或日记。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朗读两则故事,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道理,并能够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故事讲述了扁鹊拜见蔡桓侯,几次指出蔡桓侯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而蔡桓侯坚信自己没有病,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人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侯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人物介绍】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
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扁鹊擅长各科的诊治。
在赵过是妇科医生,在周国是五官科医生,在秦国为儿科医生,他的名声大振。
秦国的太医李醯术不如扁鹊很嫉妒扁鹊,于是就派人杀害了扁鹊。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就是扁鹊所著。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少年拜师扁鹊年轻时做人家客馆的主管。
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来,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
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一天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悄悄和扁鹊说:“我有秘藏的医方,我年老了,想传留给你,你不要泄漏出去。
”扁鹊说:“好吧,遵命。
”射箭出神入化——纪昌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提综的踏脚板练习不眨眼睛。
练习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
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抬高脚踏歩,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课后作业一、选择正确读音。
齐桓.公(huán héng)敷.药(fúfū)拴.住(shuān suān)骨髓.(sǔi suǐ)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通___,义为。
2.火齐之所及也___通___,义为。
3.汤熨之所及也___通___,义为。
三、想一想,连一连。
《扁鹊治病》西门豹 A.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纪昌学射》蔡恒公 B.无论学什么,都要从基本功入手。
《西门豹》飞卫 C.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四、课文整体梳理。
《扁鹊治病》是_______,扁鹊是_________时期的名医,他_______次要给______________治病。
《纪昌学箭》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的纪昌,堪称名师的,本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五、重点段落品析。
纪昌学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
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能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
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 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牢牢—()聚精会神—()2.依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
()()3.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跟这个词意相反的词语是()。
4.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5.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六、读《扁鹊治病》故事:小病不治加深,防微杜渐,这就是防——这就是这个小故事带给我们的大道理。
如果能穿越时空,你想对临死之前的蔡桓侯说什么?参考答案:一、huán fū shuān suǐ二、1.“还”通“旋”,回转,掉转的意思。
2.“齐”通“剂”;火剂汤。
3.“汤”通“烫”;用热水焐。
三、《扁鹊治病》——蔡恒公—— C《纪昌学射》——飞卫——B《西门豹》——西门豹——A四、寓言,战国,三,蔡桓侯,好学;飞卫;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
五、1.牢记目不转睛2.一心一意一板一眼3.持之以恒半途而废4.因为做事要从基本功练起。
5.学习要持之以恒,刻苦学习才能学友所成。
但学习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六、示例:蔡桓侯,虽然你是国君,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27*故事二则【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简单复述这两个故事。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1.理清故事发展顺序,简单复述这两个故事。
(重点)2.感受人物形象,明白故事的道理。
(难点)【教学准备】1.查阅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
2.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大家请看下面这几幅图片,猜猜图片的内容。
2.课件展示寓言故事图片。
3.导入课题:这些都是我们学过或了解过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能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故事二则》,看看大家能从中发现什么道理。
二、读故事《扁鹊治病》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整体感知,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主要写了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但是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最后他(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的事。
3.默读课文,找出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完成表格。
根据表格,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4.提出疑问或写下对自己的启示,学生交流。
(1)扁鹊是名医,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他?读蔡桓公的话体会。
(2)明知蔡桓公不信,扁鹊为什么三番五次地去提醒?(3)扁鹊为什么在蔡桓公病发的前几天就跑到秦国去了?(蔡桓公根本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根本就不相信扁鹊的话。
扁鹊出于医德一次次去提醒。
蔡桓公已病入骨髓,扁鹊知道自己无法治好,跑到秦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启示: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听取别人意见、提前治疗、不固执等。
)5.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6.想象说话:如果跨越时空,你就面对着蔡桓公,你想对他说什么?请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题写下来。
示例:我说:“蔡桓公,你现在病入膏肓,不后悔吗?扁鹊那么有名的医生,几次劝你治病,你却固执己见,丝毫不听从。
现在造成这种不可收拾的局面,真是让人叹息呀!”蔡桓公说:“你批评得很对。
我快要死了,没有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不要讳疾忌医,重蹈我的覆辙。
”三、读故事《纪昌学射》1.质疑导入: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纪昌跟谁学射?纪昌是怎样学的?最后学得怎样?请你带着要了解的问题自读课文,勾画出有关句子。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汇报交流:(1)纪昌跟谁学射箭?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
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请教:请求指教)。
(2)纪昌怎样学射箭?默读课文,找出飞卫教纪昌射箭过程的相关语句,完成填空。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教他练眼力,先练(用眼睛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两年后,纪昌练到(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也不眨一下),飞卫教他再练(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纪昌练到(将小虱子看到像车轮一样大),飞卫这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最后,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4.体会道理。
课件出示: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
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他用一根牛尾毛栓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1)学生交流:纪昌学射(认真)、纪昌学射(刻苦)、纪昌学射(很用功)、纪昌学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纪昌学射(不怕辛苦)……(2)思考: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万丈高楼平地起,飞卫先让纪昌练眼力,其实是在练习基本功)纪昌为什么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因为纪昌勤学苦练,很有恒心和毅力;练好了基本功。
)(3)明白道理:《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决心、毅力和恒心。
【板书设计】扁鹊治病扁鹊蔡桓公医术高明不听劝告医德高尚固执己见防微杜渐纪昌学射向飞卫学习不眨眼把小东西看大练习开弓射箭百发百中【课后小结】蔡桓公不听名医的话一命呜呼,纪昌听从名师的教导成了射箭高手。
短小的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悟出许多生活的道理。
【教学反思】本课的两则故事都有清晰的发展线索——时间,因此,在感知故事内容时,我主要抓住故事中表示先后发展顺序的词句,串起主要情节,让学生尝试复述故事内容,大部分学生能较完整地复述出故事内容,但对故事的详略还处理不够。
对故事中的道理,我主要采取的是引导性提问、抓重点语句、想象说话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同时又能联系实际,让自己入境想象,从而体会出故事的道理。
不足之处在于故事的内容距离学生较远,尤其是第二则故事中涉及的很多东西学生没有相关概念,而我过于注重词句的引导,对学生的形象感知和理解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