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与函数概念
- 格式:docx
- 大小:40.67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网络第一讲集合★知识梳理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三:集合的基本运算①两个集合的交集:A B = {}x x A x B ∈∈且; ②两个集合的并集: A B ={}x x A x B ∈∈或; ③设全集是U,集合A U ⊆,则U C A ={}x x U x A ∈∉且方法:常用数轴或韦恩图进行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重、难点突破重点:集合元素的特征、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难点:正确把握集合元素的特征、进行集合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准确进行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重难点: 1.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概念的关键是把握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要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在解题过程中最易被忽视,因此要对结果进行检验; 2.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要注意元素的三个特性;(2)描述法要紧紧抓住代表元素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如{})(x f y x =、{})(x f y y =、{})(),(x f y y x =等的差别,如果对集合中代表元素认识不清,将导致求解错误:问题:已知集合221,1,9432x y x y M x N y ⎧⎫⎧⎫=+==+=⋂⎨⎬⎨⎬⎩⎭⎩⎭则M N=( )A. Φ;B. {})2,0(),0,3(;C. []3,3-;D. {}3,2[错解]误以为集合M 表示椭圆14922=+y x ,集合N 表示直线123=+y x ,由于这直线过椭圆的两个顶点,于是错选B[正解] C ; 显然{}33≤≤-=x x M ,R N =,故]3,3[-=N M(3)Venn 图是直观展示集合的很好方法,在解决集合间元素的有关问题和集合的运算时常用Venn 图。
3.集合间的关系的几个重要结论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 ⊆φ (2)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3)子集、真子集都有传递性,即若B A ⊆,C B ⊆,则C A ⊆ 4.集合的运算性质(1)交集:①A B B A =;②A A A = ;③φφ= A ;④A B A ⊆ ,B B A ⊆ ⑤B A A B A ⊆⇔= ;(2)并集:①A B B A =;②A A A = ;③A A =φ ;④A B A ⊇ ,B B A ⊇ ⑤A B A B A ⊆⇔= ; (3)交、并、补集的关系 ①φ=A C A U ;U A C A U =②)()()(B C A C B A C U U U =;)()()(B C A C B A C U U U =★热点考点题型探析考点一:集合的定义及其关系 题型1:集合元素的基本特征[例1](2008年江西理)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0,2A B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2;C .3;D .6[解题思路]根据A B *的定义,让x 在A 中逐一取值,让y 在B 中逐一取值,xy 在值就是A B *的元素[解析]:正确解答本题,必需清楚集合A B *中的元素,显然,根据题中定义的集合运算知A B *={}4,2,0,故应选择D【名师指引】这类将新定义的运算引入集合的问题因为背景公平,所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这时要充分理解所定义的运算即可,但要特别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和函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指将具有相同性质的元素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其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且每个元素在集合中是唯一的,
即不会重复出现。
例如,可以将所有大写英文字母组成的集合表示为A = {A, B, C, ..., Z},表示包含了所有大写英文字母的集合。
函数是集合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一个函数将一个集合中
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
函数通常用小写字母
表示,例如f,g等。
函数包括一个定义域(即输入的集合)和一个值域(即输出的集合)。
对于定义域中的每一个元素,函数都有唯一的映射结果。
例如,可以定义一个函数f,它将自然数集合N中的每个元素n映射到其平方值,即f(n) = n^2。
在这个例子中,定义域为N,值域为平方数的集合。
集合和函数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在代数、几何、概率论等领域。
它们是数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肯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常利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a M ∉,二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穷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集合间的大体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集合的大体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B {xA A=∅=∅B A⊆B B⊆B {xA A=A∅=B A⊇B B⊇U A{|x x1()UA=∅2()UA A U=【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x(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0)()()()U U UA B A B=()()()U U UA B A B=〖〗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若是依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肯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和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 ②函数的三要素:概念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概念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知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知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知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别离记做[,)a b ,(,]a b ;知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别离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需a b <.(3)求函数的概念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概念域是全部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概念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概念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大体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概念域一般是各大体初等函数的概念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概念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概念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概念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概念域,按照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肯定的函数,其概念域除使函数成心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常利用方式和求函数值域的方式大体上是相同的.事实上,若是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常利用方式: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咱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取得值域或最值.②配方式: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按照变量的取值范围肯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需有2()4()()0b y a y c y ∆=-⋅≥,从而肯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大体不等式肯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概念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肯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式肯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式表示函数的方式,常常利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若是依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和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若是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咱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函数的大体性质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 象上升为增) (4)利用复合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1)利用定义 (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 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概念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 ()f x 别离在(,]a -∞-、[,)a +∞上为增函数,别离在[,0)a -、(0,]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概念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概念域为I ,若是存在实数M知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咱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 =.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概念域为I ,若是存在实数m 知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咱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x 1x 2y=f(X)xy f(x )1f(x )2oy=f(X)yx ox x 2f(x )f(x )211yxo【】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概念及判定方式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 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概念,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双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双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概念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肯定函数的概念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大体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类大体初等函数的图象.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 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 ()|()|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别离范围、转变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概念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取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式.。
【精华】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某些指定对象的总体。
这些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集合可以是有序的,也可以是无序的。
例如,自然数集合{1, 2, 3, }是无序的,而有序对集合{(1, 2), (2, 3), }是有序的。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出,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1, 2, 3}表示包含元素1、2、3的集合。
描述法是使用文字描述集合中元素的特征,例如,自然数集合可以表示为{所有大于0的整数}。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差集、补集等。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并集是指两个集合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指一个集合中有而另一个集合中没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是指一个集合中所有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二、函数的概念函数是数学中另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函数中,一个变量被称为自变量,另一个变量被称为因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法、表格法和图像法。
解析法是使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函数的方法,例如,y = x^2 表示一个二次函数。
表格法是使用表格来表示函数的方法,表格中的每一行都代表一个函数值。
图像法是使用图形来表示函数的方法,图形中的每个点都代表一个函数值。
函数的基本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单调性是指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是递增或递减的;奇偶性是指函数在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也取相反数;周期性是指函数在一定区间内重复出现。
三、集合与函数的关系集合与函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集合可以用来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而函数可以用来描述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个函数可以将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从而建立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常常被结合起来使用。
例如,在求解函数的值域时,需要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来求解值域。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 B A ⊆ B B ⊆ A A = A ∅= B A ⊇ B B ⊇2(A U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U B A =()()()UU U A B A B =(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0)〖1.2〗函数及其表示【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令()u g x=,若()y f u=为增,()u g x=为增,则[()]y f g x=为增;若()y f u=为减,()u g x=为减,则[()]y f g x=为增;若()y f u=为增,()u g x=为减,则[()]y f g x=为减;若()y f u=为减,()u g x=为增,则[()]y f g x=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x=+>的图象与性质()f x分别在(,]a-∞-、[,)a+∞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0,]a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都有()f x M≤;(2)存在x I∈,使得()f x 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f x的最大值,记作max()f x M=.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y=f(X)yxo x x2f(x )f(x )211yxo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性 质定义图象 判定方法函数的 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 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 ()|()|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 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 Z 表示整数集, Q 表示有理数集, R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 或者a M ∉,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 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 则它有2n个子集, 它有21n-个真子集, 它有21n-个非空子集, 它有22n-非空真子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8)交集、并集、补集【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0)〖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 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 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 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 且a b <,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 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 记做(,)a b ;满足a x b ≤<, 或a 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 分别记做[,)a b ,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 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 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 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 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 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 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 ()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 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 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 求其定义域, 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 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 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 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 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 其实质是相同的, 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 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 则在()0a y ≠时, 由于,x y 为实数, 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 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 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 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 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 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 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上升为增)(4)利用复合函数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 .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令()u g x=,若()y f u=为增,()u g x=为增,则[()]y f g x=为增;若()y f u=为减,()u g x=为减,则[()]y f g x=为增;若()y f u=为增,()u g x=为减,则[()]y f g x=为减;若()y f u=为减,()u g x=为增,则[()]y f g x=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x=+>的图象与性质()f x分别在(,]a-∞-、[,)a+∞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0,]a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都有()f x M≤;(2)存在x I∈,使得()f x M=.那么,我们称M是函数()f x的最大值,记作max()f x M=.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都有()f x m≥;(2)存在x I∈,使得()f x m=.那么,我们称m是函x1x2y=f(X)xyf(x )1f(x )2oy=f(X)yxo x x2f(x )f(x )211yxo数()f x 的最小值, 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 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 且在0x =处有定义, 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 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 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 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 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 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 ()|()|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 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 它是探求解题途径, 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 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 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集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表示自然数集,*或表示正整数集,表示整数集,表示有理数集,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集合间的基本关系(7)已知集合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个子集,它有个真子集,它有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 A B U{|,x x A ∈或}x B ∈(1)A A A =U (2)A A ∅=U (3)A B A ⊇U A B B ⊇UBA补集{|,}x x U x A ∈∉且1()U A A =∅I ð2()U A A U =U ð【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 a <> {|}x a x a -<<||(0)x a a >> |x x a <-或}x a >||,||(0)ax b c ax b c c +<+>>把ax b +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 <,||(0)x a a >>型不等式来求解判别式24b ac ∆=-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O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21,242b b ac x a-±-=(其中12)x x <122b x x a==-无实根20(0)ax bx c a ++>>的解集1{|x x x <或2}x x >}2b x a≠-20(0)ax bx c a ++<>的解集12{|}x x x x <<〖〗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U U U A B A B =I U 痧?()()()U U U A B A B =U I 痧?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以及到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到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是两个实数,且,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的定义域为,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对于集合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以及到的对应法则)叫做集合到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到集合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0,]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是函数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 =.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满足:(1)对于任意的,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是函数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为奇函数,且在处有定义,则(0)0f =.o③奇函数在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 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 ()|()|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2.元素的互异性;3.元素的无序性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和自然语言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 ∈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aÏA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ÎR| x-3>2}或{x| x-3>2}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1.2 函数及其表示1.2.1 函数的概念预习课本P15~18,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在集合的观点下函数是如何定义?函数有哪三要素?(2)如何用区间表示数集?(3)相等函数是指什么样的函数?[新知初探]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2)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y=f(x)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点睛] 对函数概念的3点说明(1)当A,B为非空数集时,符号“f:A→B”表示A到B的一个函数.(2)集合A中的数具有任意性,集合B中的数具有唯一性.(3)符号“f”它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2.区间概念(a,b为实数,且a<b)定义名称符号数轴表示{x|a≤x≤b}闭区间[a,b]{x|a<x<b}开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x|a<x≤b}半开半闭区间(a,b]3.其它区间的表示定义R{x|x≥a}{x|x>a}{x|x≤a}{x|x<a} 符号(-∞,+∞)[a,+∞)(a,+∞)(-∞,a](-∞,a)[点睛] 关于无穷大的2点说明(1)“∞”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数.(2)以“-∞”或“+∞”为端点时,区间这一端必须是小括号.[小试身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区间表示数集,数集一定能用区间表示.( )(2)数集{x|x≥2}可用区间表示为[2,+∞].( )(3)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4)函数值域中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5)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 )答案:(1)×(2)×(3)√(4)×(5)×2.函数y=1x+1的定义域是( )A.[-1,+∞)B.[-1,0) C.(-1,+∞) D.(-1,0) 答案:C3.已知f(x)=x2+1,则f ( f (-1))=( ) A.2 B.3 C.4 D.5 答案:D4.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1){x|10≤x≤100}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2){x|x>1}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答案:(1)[10,100] (2)(1,+∞)[例1] (1)设M={x |0≤x ≤2},N ={y |0≤y ≤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关系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D .3(2)下列各题的对应关系是否给出了实数集R 上的一个函数?为什么? ① f :把x 对应到3x +1; ② g :把x 对应到|x |+1; ③ h :把x 对应到1x; ④ r :把x 对应到x .(1)[解析] ①中,因为在集合M 中当1<x ≤2时,在N 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①不是;②中,对于集合M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N 中都有唯一的数与之对应,所以②是;③中,x =2对应元素y =3∉N ,所以③不是;④中,当x =1时,在N 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④不是.因此只有②是,故选B.[答案] B(2)[解] ①是实数集R 上的一个函数.它的对应关系f 是:把x 乘3再加1,对于任一x ∈R,3x +1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如x =-1,则3x +1=-2与之对应.同理,②也是实数集R 上的一个函数.③不是实数集R 上的函数.因为当x =0时,1x的值不存在.④不是实数集R 上的函数.因为当x <0时,x 的值不存在.1.判断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2个条件 (1)A ,B 必须是非空数集.(2)A 中任意一元素在B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对应关系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是函数关系,“一对多”的不是函数关系. 2.根据图形判断对应是否为函数的方法 (1)任取一条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 (2)在定义域内平行移动直线l .(3)若l 与图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是函数;若在定义域内没有交点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是函数.函数的判断[活学活用]1.下列对应或关系式中是A 到B 的函数的是( ) A .A =R ,B =R ,x 2+y 2=1B .A ={1,2,3,4},B ={0,1},对应关系如图:C .A =R ,B =R ,f :x →y =1x -2D .A =Z ,B =Z ,f :x →y =2x -1解析:选B A 错误,x 2+y 2=1可化为y =±1-x 2,显然对任意x ∈A ,y 值不唯一.B 正确,符合函数的定义.C 错误,2∈A ,在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D 错误,-1∈A ,在B 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例2] 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等函数的是( )A .y =x +1与y =x 2-1x -1B .y =x 2+1与s =t 2+1 C .y =2x 与y =2x (x ≥0) D .y =(x +1)2与y =x 2[解析] 对于选项A ,前者定义域为R ,后者定义域为{x |x ≠1},不是相等函数;对于选项B ,虽然变量不同,但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均相同,是相等函数;对于选项C ,虽然对应关系相同,但定义域不同,不是相等函数;对于选项D ,虽然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不是相等函数.[答案] B判断函数相等的方法判断函数是否相等,关键是树立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1)先看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同,则不相等;(2)若定义域相同,再化简函数的解析式,看对应关系是否相同. [活学活用]2.下列各组式子是否表示同一函数?为什么?相等函数(1)f (x )=|x |,φ(t )=t 2; (2)y =x 2,y =(x )2;(3)y =1+x ·1-x ,y =1-x 2; (4)y =3-x2,y =x -3.解:(1)f (x )与φ(t )的定义域相同,又φ(t )=t 2=|t |,即f (x )与φ(t )的对应关系也相同,∴f (x )与φ(t )是同一函数.(2)y =x 2的定义域为R ,y =(x )2的定义域为{x |x ≥0},两者定义域不同,故y =x 2与y =(x )2不是同一函数.(3)y =1+x ·1-x 的定义域为{x |-1≤x ≤1},y =1-x 2的定义域为{x |-1≤x ≤1},即两者定义域相同.又∵y =1+x ·1-x =1-x 2,∴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也相同.故y =1+x ·1-x 与y =1-x 2是同一函数.(4)∵y =3-x 2=|x -3|与y =x -3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y =3-x2与y =x -3不是同一函数.[例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x +12x +1-1-x ;(2)y =5-x|x |-3.[解] (1)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x +1≠0,1-x ≥0.解得x ≤1,且x ≠-1,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1,且x ≠-1}.(2)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 的取值必须满足⎩⎪⎨⎪⎧5-x ≥0,|x |-3≠0,解得x ≤5,且x ≠±3,即函数定义域为{x |x ≤5,且x ≠±3}.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1)若f (x )是分式,则应考虑使分母不为零. (2)若f (x )是偶次根式,则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3)若f (x )是指数幂,则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幂运算有意义的实数集合. (4)若f (x )是由几个式子构成的,则函数的定义域是几个部分定义域的交集. (5)若f (x )是实际问题的解析式,则应符合实际问题,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求函数的定义域[活学活用]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2+3x -2; (2)y =3-x ·x -1; (3)y =(x -1)0+2x +1. 解:(1)当且仅当x -2≠0,即x ≠2时,函数y =2+3x -2有意义,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2}.(2)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3-x ≥0,x -1≥0.解得1≤x ≤3,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1≤x ≤3}.(3)函数有意义,当且仅当⎩⎪⎨⎪⎧x -1≠0,2x +1≥0,x +1≠0.解得x >-1,且x ≠1,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且x ≠1}.[例4] (1)已知f (x )=11+x(x ∈R ,且x ≠-1),g (x )=x 2+2(x ∈R),则f (2)=________,f (g (2))=________.(2)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①y =x +1;②y =x 2-2x +3,x ∈[0,3); ③y =3x -1x +1;④y =2x -x -1.(1)[解析] ∵f (x )=11+x ,∴f (2)=11+2=13.又∵g (x )=x 2+2,求函数值和值域∴g (2)=22+2=6,∴f ( g (2))=f (6)=11+6=17.[答案] 13 17(2)[解] ①(观察法)因为x ∈R ,所以x +1∈R ,即函数值域是R.②(配方法)y =x 2-2x +3=(x -1)2+2,由x ∈[0,3),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的值域为[2,6).③(分离常数法)y =3x -1x +1=3x +3-4x +1=3-4x +1.∵4x +1≠0,∴y ≠3, ∴y =3x -1x +1的值域为{y |y ∈R 且y ≠3}.④(换元法)设t =x -1,则t ≥0且x =t 2+1,所以y =2(t 2+1)-t =2 ⎝ ⎛⎭⎪⎫t -142+158,由t ≥0,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可得函数的值域为⎣⎢⎡⎭⎪⎫158,+∞.1.函数求值的方法(1)已知f (x )的表达式时,只需用a 替换表达式中的x 即得f (a )的值. (2)求f (g (a ))的值应遵循由里往外的原则. 2.求函数值域常用的4种方法(1)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2)配方法:当所给函数是二次函数或可化为二次函数处理的函数时,可利用配方法求其值域;(3)分离常数法:此方法主要是针对有理分式,即将有理分式转化为“反比例函数类”的形式,便于求值域;(4)换元法:即运用新元代换,将所给函数化成值域易确定的函数,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对于f (x )=ax +b +cx +d (其中a ,b ,c ,d 为常数,且a ≠0)型的函数常用换元法.[活学活用]4.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2x +1+1;(2)y =1-x21+x2.解:(1)因为2x +1≥0,所以2x +1+1≥1,即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 (2)因为y =1-x 21+x 2=-1+21+x 2,又函数的定义域为R ,所以x 2+1≥1,所以0<21+x2≤2,则y ∈(-1,1].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1].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函数y =1-x +x 的定义域为( ) A .{x |x ≤1} B .{x |x ≥0} C .{x |x ≥1或x ≤0}D .{x |0≤x ≤1}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1-x ≥0,x ≥0,解得0≤x ≤1.2.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M ={x |-2≤x ≤2},值域为N ={y |0≤y ≤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可能是( )解析:选B A 中定义域是{x |-2≤x ≤0},不是M ={x |-2≤x ≤2},C 中图象不表示函数关系,D 中值域不是N ={y |0≤y ≤2}.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A .y =x -1和y =x 2-1x +1B .y =x 0和y =1C .f (x )=(x -1)2和g (x )=(x +1)2D .f (x )=x 2x和g (x )=x x2解析:选D A 中的函数定义域不同;B 中y =x 0的x 不能取0;C 中两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故选D.4.设f (x )=x 2-1x 2+1,则f 2f ⎝ ⎛⎭⎪⎫12=( )A .1B .-1 C.35D .-35解析:选Bf 2 f ⎝ ⎛⎭⎪⎫1 2 =22-122+1⎝ ⎛⎭⎪⎫122-1⎝ ⎛⎭⎪⎫122+1=35-3454=35×⎝ ⎛⎭⎪⎫-53=-1. 5.下列函数中,值域为(0,+∞)的是( ) A .y =x B .y =1xC .y =1xD .y =x 2+1解析:选B y =x 的值域为[0,+∞),y =1x的值域为(-∞,0)∪(0,+∞),y =x2+1的值域为[1,+∞).6.若[a,3a -1]为一确定区间,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3a -1>a ,则a >12.答案:⎝ ⎛⎭⎪⎫12,+∞ 7.已知函数f (x )=2x -3,x ∈{x ∈N |1≤x ≤5},则函数f (x )的值域为________. 解析:∵x =1,2,3,4,5, ∴f (x )=2x -3=-1,1,3,5,7. ∴f (x )的值域为{-1,1,3,5,7}. 答案:{-1,1,3,5,7}8.设f (x )=11-x,则f ( f ( x ))=________.解析:f ( f (x ))=11-11-x =11-x -11-x =x -1x . 答案:x -1x(x ≠0,且x ≠1) 9.已知f (x )=x 2-4x +5. (1)求f (2)的值.(2)若f (a )=10,求a 的值. 解:(1)由f (x )=x 2-4x +5, 所以f (2)=22-4×2+5=1. (2)由f (a )=10,得a 2-4a +5=10, 即a 2-4a -5=0,解得a =5或a =-1. 10.求函数y =x +26-2x -1的定义域,并用区间表示.解:要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需满足:⎩⎪⎨⎪⎧x +2≥0,6-2x ≥0,6-2x ≠1,即⎩⎪⎨⎪⎧x ≥-2,x ≤3,x ≠52,所以-2≤x ≤3且x ≠52.所以函数的定义域是⎩⎪⎨⎪⎧⎭⎪⎬⎪⎫x ⎪⎪⎪-2≤x ≤3且x ≠52. 用区间表示为⎣⎢⎡⎭⎪⎫-2,52 ∪⎝ ⎛⎦⎥⎤52,3.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函数y =f (x )的是( ) A .x =y 2+1 B .y =2x 2+1 C .x -2y =6D .x =y解析:选A 对于A ,由x =y 2+1得y 2=x -1.当x =5时,y =±2,故y 不是x 的函数;对于B ,y =2x 2+1是二次函数;对于C ,x -2y =6⇒y =12x -3是一次函数;对于D ,由x =y 得y =x 2(x ≥0)是二次函数.故选A.2.若集合A ={x |y =x -1},B ={y |y =x 2+2},则A ∩B =( ) A .[1,+∞) B .(1,+∞) C .[2,+∞)D .(0,+∞)解析:选C 集合A 表示函数y =x -1的定义域,则A ={x |x ≥1},集合B 表示函数y =x 2+2的值域,则B ={y |y ≥2},故A ∩B ={x |x ≥2}.3.若函数f (x )=ax 2-1,a 为一个正数,且f ( f (-1))=-1,那么a 的值是( ) A .1 B .0 C .-1D .2解析:选A ∵f (x )=ax 2-1,∴f (-1)=a -1,f (f (-1))=f (a -1)=a ·(a -1)2-1=-1.∴a (a -1)2=0. 又∵a 为正数,∴a =1.4.已知函数y =f (x )与函数y =x +3+1-x 是相等的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定义域是( )A .[-3,1]B .(-3,1)C .(-3,+∞)D .(-∞,1]解析:选A 由于y =f (x )与y =x +3+1-x 是相等函数,故二者定义域相同,所以y =f (x )的定义域为{x |-3≤x ≤1}.故写成区间形式为[-3,1].5.函数y =1x -2的定义域是A ,函数y =2x +6 的值域是B ,则A ∩B =________(用区间表示).解析:要使函数式y =1x -2有意义,只需x ≠2,即A ={x |x ≠2};函数y =2x +6 ≥0,即B ={y |y ≥0},则A ∩B ={x |0≤x <2,或x >2}.答案:[0,2)∪(2,+∞)6.函数y =6-x|x |-4的定义域用区间表示为________.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6-x ≥0,|x |-4≠0,即⎩⎪⎨⎪⎧x ≤6,x ≠±4,∴定义域为(-∞,-4)∪(-4,4)∪(4,6]. 答案:(-∞,-4)∪(-4,4)∪(4,6] 7.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1)f (x )=(x -1)2+1,x ∈{-1,0,1,2,3}; (2)f (x )=(x -1)2+1; (3)f (x )=5x +4x -1;(4)f (x )=x -x +1.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1,0,1,2,3},则f (-1)=[(-1)-1]2+1=5,同理可得f (0)=2,f (1)=1,f (2)=2,f (3)=5,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2,5}.(2)函数的定义域为R ,因为(x -1)2+1≥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 |y ≥1}. (3)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1},y =5x +4x -1=5+9x -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y |y ≠5}.(4)要使函数式有意义,需x +1≥0,即x ≥-1,故函数的定义域是{x |x ≥-1}.设t =x +1,则x =t 2-1(t ≥0),于是f (t )=t 2-1-t =⎝ ⎛⎭⎪⎫t -122-54.又t ≥0,故f (t )≥-54.所以函数的值域是⎩⎪⎨⎪⎧⎭⎪⎬⎪⎫y ⎪⎪⎪y ≥-54.8.已知函数f (x )=x 21+x2. (1)求f (2)+f ⎝ ⎛⎭⎪⎫12,f (3)+f ⎝ ⎛⎭⎪⎫13的值; (2)求证:f (x )+f ⎝ ⎛⎭⎪⎫1x 是定值;(3)求f (2)+f ⎝ ⎛⎭⎪⎫12+f (3)+f ⎝ ⎛⎭⎪⎫13+…+f (2 016)+f ⎝ ⎛⎭⎪⎫12 016的值.解:(1)∵f (x )=x 21+x2,∴f (2)+f ⎝ ⎛⎭⎪⎫12=221+22+⎝ ⎛⎭⎪⎫1221+⎝ ⎛⎭⎪⎫122=1, f (3)+f ⎝ ⎛⎭⎪⎫13=321+32+⎝ ⎛⎭⎪⎫1321+⎝ ⎛⎭⎪⎫132=1. (2)证明:f (x )+f ⎝ ⎛⎭⎪⎫1x =x 21+x 2+⎝ ⎛⎭⎪⎫1x 21+⎝ ⎛⎭⎪⎫1x 2=x 21+x 2+1x 2+1=x 2+1x 2+1=1. (3)由(2)知f (x )+f ⎝ ⎛⎭⎪⎫1x=1, ∴f (2)+f ⎝ ⎛⎭⎪⎫12=1,f (3)+f ⎝ ⎛⎭⎪⎫13=1,f (4)+f ⎝ ⎛⎭⎪⎫14=1,…,f (2 016)+f ⎝ ⎛⎭⎪⎫12 016=1.∴f (2)+f ⎝ ⎛⎭⎪⎫12+f (3)+f ⎝ ⎛⎭⎪⎫13+…+f (2 016)+f ⎝ ⎛⎭⎪⎫12 016=2 015.1.2.2 函数的表示法 第一课时 函数的表示法预习课本P19~21,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2)函数的各种表示法各有什么特点?[新知初探][点睛] 列表法、图象法和解析法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刻画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同一个函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试身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同上述三种方法表示.( ) (2)函数f (x )=2x +1不能用列表法表示.( )(3)函数的图象一定是定义区间上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 答案:(1)× (2)√ (3)×2.已知函数f (x )由下表给出,则f (3)等于( )x 1≤x <2 2 2<x ≤4 f (x )1 23A.1C.3 D.不存在答案:C3.函数y=f(x)的图象如图,则f(x)的定义域是( )A.RB.(-∞,1)∪(1,+∞)C.(-∞,0)∪(0,+∞)D.(-1,0)答案:C4.已知反比例函数f (x)满足f(3)=-6,f (x)的解析式为________.答案:y=-18x[例1] 某商场新进了10台彩电,每台售价3 000元,试求售出台数x与收款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用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表示出来[解] (1)列表法:x/台1234 5y/元 3 000 6 0009 00012 00015 000x/台678910y/元18 00021 00024 00027 00030 000(2)图象法:(3)解析法:y=3 000x,x∈{1,2,3,…,10}.理解函数的表示法3个关注点(1)列表法、图象法、解析法均是函数的表示法,无论用哪种方式表示函数,都必须满函数的表示法足函数的概念.(2)判断所给图象、表格、解析式是否表示函数的关键在于是否满足函数的定义.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互相兼容或补充,许多函数是可以用三种方法表示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仍以解析法为主.[活学活用]1.已知函数f (x ),g (x )分别由下表给出.x 1 2 3 f (x )211则f ( g (1))的值为________; 当g ( f (x ))=2时,x =________.解析:由于函数关系是用表格形式给出的,知g (1)=3,∴f ( g (1))=f (3)=1.由于g (2)=2,∴f (x )=2,∴x =1.答案:1 1[例2]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其值域. (1)y =2x +1,x ∈[0,2]; (2)y =2x,x ∈[2,+∞);(3)y =x 2+2x ,x ∈[-2,2].[解] (1)当x ∈[0,2]时,图象是直线y =2x +1的一部分,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1,5].(2)当x ∈[2,+∞)时,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 =2x的一部分,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0,1].(3)当-2≤x ≤2时,图象是抛物线y =x 2+2x 的一部分.x 1 2 3 g (x )321函数图象的作法及应用由图可得函数的值域是[-1,8].作函数y=f(x)图象的方法(1)若y=f(x)是已学过的基本初等函数,则描出图象上的几个关键点,直接画出图象即可,有些可能需要根据定义域进行取舍.(2)若y=f(x)不是所学过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则要按: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三个基本步骤作出y=f(x)的图象.[活学活用]2.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1-x(x∈Z);(2)y=x2-4x+3,x∈[1,3].解:(1)因为x∈Z,所以图象为直线y=1-x上的孤立点,其图象如图①所示.(2)y=x2-4x+3=(x-2)2-1,当x=1,3时,y=0;当x=2时,y=-1,其图象如图②所示.[例3] 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函数f (x+1)=x+2x,求f (x);(2)已知函数f (x)是二次函数,且f (0)=1,f (x+1)-f (x)=2x,求f (x).[解] (1)[法一换元法]设t=x+1,则x=(t-1)2(t≥1).∴f (t)=(t-1)2+2(t-1)=t2-2t+1+2t-2=t2-1,∴f (x)=x2-1(x≥1).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法二 配凑法]∵x +2x =(x )2+2x +1-1=(x +1)2-1, ∴f (x +1)=(x +1)2-1(x +1≥1), ∴f (x )=x 2-1(x ≥1).(2)设f (x )=ax 2+bx +c (a ≠0). ∵f (0)=1,∴c =1.又∵f (x +1)-f (x )=2x ,∴a (x +1)2+b (x +1)+1-(ax 2+bx +1)=2x , 整理,得2ax +(a +b )=2x .由恒等式的性质,知上式中对应项的系数相等,∴⎩⎪⎨⎪⎧2a =2,a +b =0,解得⎩⎪⎨⎪⎧a =1,b =-1,∴f (x )=x 2-x +1.求函数解析式的4种常用求法(1)配凑法:由已知条件f (g (x ))=F (x ),可将F (x )改写成关于g (x )的表达式,然后以x 替代g (x ),便得f (x )的表达式;(2)待定系数法:若已知函数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可用待定系数法; (3)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解析式,可用换元法,此时要注意新元的取值范围;(4)解方程组法:已知关于f (x )与f ⎝ ⎛⎭⎪⎫1x或f (-x )的表达式,可根据已知条件再构造出另外一个等式组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出f (x ).[活学活用]3.已知f (x +1)=x 2-3x +2,求f (x ).解:法一(配凑法):∵f (x +1)=x 2-3x +2=(x +1)2-5x +1=(x +1)2-5(x +1)+6, ∴f (x )=x 2-5x +6.法二(换元法):令t =x +1,则x =t -1, ∴f (t )=(t -1)2-3(t -1)+2=t 2-5t +6, 即f (x )=x 2-5x +6.4.已知函数f (x )是一次函数,若f ( f (x ))=4x +8,求f (x )的解析式. 解:设f (x )=ax +b (a ≠0),则f ( f (x ))=f ( ax +b )=a (ax +b )+b =a 2x +ab +b .又f ( f (x ))=4x +8, ∴a 2x +ab +b =4x +8,即⎩⎪⎨⎪⎧a 2=4,ab +b =8,解得⎩⎪⎨⎪⎧a =2,b=83或⎩⎪⎨⎪⎧a =-2,b =-8.∴f (x )=2x +83或f (x )=-2x -8.5.已知f (x )+2f (-x )=x 2+2x ,求f (x ). 解:∵f (x )+2 f (-x )=x 2+2x , ① ∴将x 换成-x ,得f (-x )+2 f (x )=x 2-2x . ② ∴由①②得3 f (x )=x 2-6x ,∴f (x )=13x 2-2x .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已知函数y =f (x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函数y =g (x )的图象是如图的曲线ABC ,其中A (1,3),B (2,1),C (3,2),则f (g (2))的值为( )A .3B .2C .1D .0解析:选B 由函数g (x )的图象知,g (2)=1,则f (g (2))=f (1)=2.2.如果f ⎝ ⎛⎭⎪⎫1x =x 1-x,则当x ≠0,1时,f (x )等于( )A.1xB.1x -1C.11-xD.1x-1解析:选B 令1x =t ,则x =1t ,代入f ⎝ ⎛⎭⎪⎫1x =x 1-x,则有f (t )=1t 1-1t=1t -1,故选B.3.若f (x )是一次函数,2f (2)-3f (1)=5,2f (0)-f (-1)=1,则f (x )=( )A .3x +2B .3x -2C .2x +3D .2x -3解析:选B 设f (x )=ax +b ,由题设有⎩⎪⎨⎪⎧22a +b -3a +b =5,20·a +b --a +b =1.解得⎩⎪⎨⎪⎧a =3,b =-2.所以选B.4.设f (x )=2x +3,g (x )=f (x -2),则g (x )=( ) A .2x +1 B .2x -1 C .2x -3D .2x +7解析:选B ∵f (x )=2x +3,∴f (x -2)=2(x -2)+3=2x -1,即g (x )=2x -1,故选B.5.若f (1-2x )=1-x 2x 2(x ≠0),那么f ⎝ ⎛⎭⎪⎫12等于( )A .1B .3C .15D .30解析:选C 令1-2x =t , 则x =1-t2(t ≠1),∴f (t )=4t -12-1(t ≠1), 即f (x )=4x -12-1(x ≠1),∴f ⎝ ⎛⎭⎪⎫12=16-1=15. 6.已知函数f (x )由下表给出,则f ( f (3))=________.x 1 2 3 4 f (x )3241=1. 答案:17.已知函数f (x )=x -m x,且此函数图象过点(5,4),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将点(5,4)代入f (x )=x -m x,得m =5. 答案:58.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满足3f (x +1)=6x +4,则f (x )=________. 解析:设f (x )=ax +b (a ≠0),则f (x +1)=a (x +1)+b =ax +a +b , 依题设,3ax +3a +3b =6x +4,∴⎩⎪⎨⎪⎧3a =6,3a +3b =4,∴⎩⎪⎨⎪⎧a =2,b =-23,则f (x )=2x -23.答案:2x -239.(1)已知函数f (x )=x 2,求f (x -1); (2)已知函数f (x -1)=x 2,求f (x ). 解:(1)f ( x -1)=(x -1)2=x 2-2x +1.(2)法一(配凑法):因为f (x -1)=x 2=(x -1)2+2(x -1)+1,所以f (x )=x 2+2x +1.法二(换元法):令t =x -1,则x =t +1,可得f (t )=(t +1)2=t 2+2t +1,即f (x )=x 2+2x +1.10.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满足3f (x +1)-2f (x -1)=2x +17,求f (x )的解析式.解:设f (x )=ax +b (a ≠0),则3 f (x +1)-2f (x -1)=3ax +3a +3b -2ax +2a -2b =ax +5a +b , 即ax +5a +b =2x +17不论x 为何值都成立,∴⎩⎪⎨⎪⎧a =2,b +5a =17,解得⎩⎪⎨⎪⎧a =2,b =7,∴f (x )=2x +7.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已知函数f (x +1)=x 2-x +3,那么f (x -1)的表达式是( ) A .f (x -1)=x 2+5x -9 B .f (x -1)=x 2-x -3 C .f (x -1)=x 2-5x +9D .f (x -1)=x 2-x +1解析:选C f (x +1)=(x +1)2-3(x +1)+5, 所以f (x )=x 2-3x +5,f (x -1)=(x -1)2-3(x -1)+5=x 2-5x +9,故选C.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1,6)和B (2,8),则该函数的图象还可能经过的点的坐标为( )A.⎝ ⎛⎭⎪⎫12,5 B.⎝ ⎛⎭⎪⎫14,4 C .(-1,3)D .(-2,1)解析:选A 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由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1,6)和B (2,8),得⎩⎪⎨⎪⎧k +b =6,2k +b =8,解得⎩⎪⎨⎪⎧k =2,b =4,,所以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4,只有A选项的坐标符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故选A.3.设f (x )=2x +a ,g (x )=14(x 2+3),且g (f (x ))=x 2-x +1,则a 的值为( )A .1B .-1C .1或-1D .1或-2解析:选B 因为g (x )=14(x 2+3),所以g (f (x ))=14[(2x +a )2+3]=14(4x 2+4ax +a2+3)=x 2-x +1,求得a =-1.故选B.4.函数y =f (x )(f (x )≠0)的图象与x =1的交点个数是( ) A .1 B .2 C .0或1D .1或2解析:选C 结合函数的定义可知,如果f :A →B 成立,则任意x ∈A ,则有唯一确定的B 与之对应,由于x =1不一定是定义域中的数,故x =1可能与函数y =f (x )没有交点,故函数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至多有一个交点.5.已知x ≠0,函数f (x )满足f ⎝⎛⎭⎪⎫x -1x =x 2+1x2,则f (x )=________.解析:f ⎝⎛⎭⎪⎫x -1x =x 2+1x2=⎝ ⎛⎭⎪⎫x -1x 2+2,所以f (x )=x 2+2.答案:x 2+26.已知函数f (2x +1)=3x +2,且f (a )=4,则a =________.解析:因为f (2x +1)=32(2x +1)+12,所以f (a )=32a +12.又f (a )=4,所以32a +12=4,a =73.答案:737.已知函数f (x )=xax +b(a ,b 为常数,且a ≠0)满足f (2)=1,且f (x )=x 有唯一解,求函数y =f (x )的解析式和f (f (-3))的值.解:因为f (2)=1,所以22a +b=1,即2a +b =2,①又因为f (x )=x 有唯一解,即x ax +b=x 有唯一解,所以ax 2+(b -1)x =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b -1)2=0,即b =1.代入①得a =12.所以f (x )=x 12x +1=2xx +2.所以f (f (-3))=f ⎝⎛⎭⎪⎫-6-1=f (6)=2×66+2=32.8.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时的能耗y 与产品件数x 之间的关系式为:y =ax +bx.且当x =2时,y =100;当x =7时,y =35.且此产品生产件数不超过20件.(1)写出函数y 关于x 的解析式; (2)用列表法表示此函数,并画出图象.解:(1)将⎩⎪⎨⎪⎧x =2,y =100,与⎩⎪⎨⎪⎧x =7,y =35,代入y =ax +bx中,得⎩⎪⎨⎪⎧2a +b2=100,7a +b7=35⇒⎩⎪⎨⎪⎧4a +b =200,49a +b =245⇒⎩⎪⎨⎪⎧a =1,b =196.所以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 =x +196x(x ∈N,0<x ≤20).(2)当x ∈{1,2,3,4,5,…,20}时,列表:x 1 2 3 4 5 6 7 8 9 10 y 197 100 68.353 44.2 38.7 35 32.5 30.8 29.6x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y28.828.328.12828.128.2528.528.929.329.8依据上表,画出函数y 的图象如图所示,是由20个点构成的点列.第二课时 分段函数与映射预习课本P21~23,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一个还是几个函数?(2)怎样求分段函数的值?如何画分段函数的图象?(3)映射的定义是什么?映射和函数的关系怎样?[新知初探]1.分段函数(1)分段函数就是在函数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的函数.(2)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各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并集;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是空集.[点睛] (1)分段函数虽然由几部分构成,但它仍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2)分段函数的“段”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是不等长的.如y =⎩⎪⎨⎪⎧1,-2≤x ≤0,x ,0<x ≤3,其“段”是不等长的.2.映射的概念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点睛] 映射由三要素组成,集合A,B以及A到B的对应关系,集合A,B可以是非空的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他集合.[小试身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映射中的两个非空集合并不一定是数集.( )(2)分段函数由几个函数构成.( )(3)函数f(x)=⎩⎪⎨⎪⎧x+1,x≤1,-x+3,x>1是分段函数.( )(4)若A=R,B={x|x>0},f:x→y=|x|,其对应是从A到B的映射.( )答案:(1)√(2)×(3)√(4)×2.已知f(x)=⎩⎪⎨⎪⎧-x,x≤0,x2,x>0.则f(-2)=( )A.2 B.4C.-2 D.2或4答案:A3.已知集合A={a,b},集合B={0,1},下列对应不是A到B的映射的是( )答案:C4.函数f(x)=⎩⎪⎨⎪⎧2,1≤x<2,3,x≥2的定义域为________.答案:[1,+∞)[例1] 下列对应是不是从A到B的映射?(1)A=B=N*,f:x→|x-3|;(2)A=N,B=Q,f:x→1x;(3)A={x|1≤x≤2},B={y|2≤y≤5},f:x→y=2x.[解] (1)当x=3∈A时,|x-3|=0∉B,即A中的元素3在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所以(1)不是映射.映射的概念(2)当x =0∈A 时,1x无意义,即A 中的元素0在B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所以(2)不是映射.(3)当1≤x ≤2时,2≤2x ≤4,而且对于A 中每一个x 值,按照对应关系y =2x ,在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所以(3)是映射.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映射的2个关键(1)对于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B 中是否有元素与之对应. (2)B 中的对应元素是不是唯一的.[点睛] “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才可能是映射. [活学活用]1.已知A ={1,2,3,…,9},B =R ,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f :x →x2x +1.(1)与A 中元素1相对应的B 中的元素是什么? (2)与B 中元素49相对应的A 中的元素是什么?解:(1)A 中元素1,即x =1,代入对应关系得x 2x +1=12×1+1=13,即与A 中元素1相对应的B 中的元素是13.(2)B 中元素49,即x 2x +1=49,解得x =4,因此与B 中元素49相对应的A 中的元素是4.[例2] 已知函数f (x )=⎩⎪⎨⎪⎧|x -1|-2,|x |≤1,11+x2,|x |>1.(1)求f ⎝ ⎛⎭⎪⎫f ⎝ ⎛⎭⎪⎫12的值;(2)若f (x )=13,求x 的值.[解] (1)因为f ⎝ ⎛⎭⎪⎫12=⎪⎪⎪⎪⎪⎪12-1-2=-32, 所以f ⎝ ⎛⎭⎪⎫f ⎝ ⎛⎭⎪⎫12=f ⎝ ⎛⎭⎪⎫-32=11+⎝ ⎛⎭⎪⎫-322=413.(2)f (x )=13,若|x |≤1,则|x -1|-2=13,分段函数求值得x =103或x =-43.因为|x|≤1,所以x 的值不存在;若|x |>1,则11+x 2=13,得x =±2,符合|x |>1.所以若f (x )=13,x 的值为± 2.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方法(1)确定要求值的自变量属于哪一段区间.(2)代入该段的解析式求值,直到求出值为止.当出现f (f (x 0))的形式时,应从内到外依次求值.2.求某条件下自变量的值的方法先假设所求的值在分段函数定义区间的各段上,然后相应求出自变量的值,切记代入检验.[活学活用]2.已知f (x )=⎩⎪⎨⎪⎧2x ,x >0,f x +2,x ≤0,则f (-5)的值等于________.解析:f (-5)=f (-5+2)=f (-3)=f (-3+2)=f (-1)=f (-1+2)=f (1)=2×1=2.答案:23.函数f (x )=⎩⎪⎨⎪⎧x 2+2,x ≤2,45x ,x >2.若f (x 0)=8,则x 0=________.解析:当x 0≤2时,f (x 0)=x 20+2=8,即x 20=6, ∴x 0=-6或x 0=6(舍去); 当x 0>2时,f (x 0)=45x 0,∴x 0=10.综上可知,x 0=-6或x 0=10. 答案:-6或10题点一:分段函数的图象的判定 1.函数f (x )=|x -1|的图象是( )分段函数的图象及应用解析:选B 法一:函数的解析式可化为y =⎩⎪⎨⎪⎧x -1,x ≥1,1-x ,x <1.画出此分段函数的图象,故选B.法二:由f (-1)=2,知图象过点(-1,2),排除A 、C 、D ,故选B. 题点二:分段函数图象的作法2.已知f (x )=⎩⎪⎨⎪⎧x 2,-1≤x ≤1,1,x >1或x <-1,画出f (x )的图象.解:利用描点法,作出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题点三:由函数的图象确定其解析式3.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是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图象是由两条线段组成,当-1≤x <0时,设f (x )=ax +b ,将(-1,0),(0,1)代入解析式,则⎩⎪⎨⎪⎧-a +b =0,b =1.∴⎩⎪⎨⎪⎧a =1,b =1.当0≤x ≤1时,设f (x )=kx ,将(1,-1)代入,则k =-1.答案:f (x )=⎩⎪⎨⎪⎧x +1,-1≤x <0,-x ,0≤x ≤1题点四:分段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4.若定义运算a ⊙b =⎩⎪⎨⎪⎧b ,a ≥b ,a ,a <b .则函数f (x )=x ⊙(2-x )的值域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f (x )=⎩⎪⎨⎪⎧2-x ,x ≥1,x ,x <1,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得值域是(-∞,1].答案:(-∞,1]分段函数图象的画法(1)对含有绝对值的函数,要作出其图象,首先应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将函数转化为分段函数,然后分段作出函数图象.(2)作分段函数的图象时,分别作出各段的图象,在作每一段图象时,先不管定义域的限制,作出其图象,再保留定义域内的一段图象即可,作图时要特别注意接点处点的虚实,保证不重不漏.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下列对应关系f 中,能构成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的是( ) A .A ={x |x >0},B =R ,f :x →|y |=x 2B .A ={-2,0,2},B ={4},f :x →y =x 2C .A =R ,B ={y |y >0},f :x →y =1x2D .A ={0,2},B ={0,1},f :x →y =x2解析:选D 对于A ,集合A 中元素1在集合B 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对于B ,集合A 中元素0在集合B 中无元素与之对应;对于C ,集合A 中元素0在集合B 中无元素与之对应.故A 、B 、C 均不能构成映射.2.已知f (x )=⎩⎪⎨⎪⎧10,x <0,10x ,x ≥0,则f (f (-7))的值为( )A .100B .10C .-10D .-100解析:选A ∵f (x )=⎩⎪⎨⎪⎧10,x <0,10x ,x ≥0,∴f (-7)=10.f (f (-7))=f (10)=10×10=100.3.下列图形是函数y =x |x |的图象的是( )解析:选D 函数y =x |x |=⎩⎪⎨⎪⎧x 2,x ≥0,-x 2,x <0,故选D.4.已知集合M ={x |0≤x ≤4},N ={0|0≤y ≤2},按对应关系f 不能构成从M 到N 的映射的是( )A .f :x →y =12xB .f :x →y =13xC .f :x →y =23xD .f :x →y =x解析:选C 因为当x =4时,y =23×4=83∉N ,所以C 中的对应关系f 不能构成从M 到N的映射.5.函数f (x )=⎩⎪⎨⎪⎧2x ,0≤x ≤1,2,1<x <2,3,x ≥2的值域是( )A .RB .[0,2]∪{3}C .[0,+∞)D .[0,3]解析:选B 先求各段上的图象,再求各段值域的并集,即为该函数的值域.6.已知f (x )=⎩⎪⎨⎪⎧x 2-1,x ≥1,1x,x <1,则f ⎝ ⎛⎭⎪⎫f ⎝ ⎛⎭⎪⎫13=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f ⎝ ⎛⎭⎪⎫13=113=3,则f ⎝ ⎛⎭⎪⎫f ⎝ ⎛⎭⎪⎫13=f (3)=32-1=8.答案:87.函数f (x )=⎩⎪⎨⎪⎧x +2,x ≤-1,x 2,-1<x <2,若f (x )=3,则x 的值是________.解析:当x ≤-1时,x +2=3,得x =1舍去, 当-1<x <2时,x 2=3得x =3或x =-3(舍去). 答案: 38.在映射f :A →B 中,A =B ={(x ,y )|x ,y ∈R},且f :(x ,y )→(x -y ,x +y ),则与A 中的元素(-1,2)对应的B 中的元素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与A 中元素(-1,2)对应的B 中元素为(-1-2,-1+2),即(-3,1). 答案:(-3,1)9.已知函数f (x )=⎩⎪⎨⎪⎧x 2-4,0≤x ≤2,2x ,x >2.(1)求f (2),f (f (2))的值; (2)若f (x 0)=8,求x 0的值. 解:(1)∵0≤x ≤2时,f (x )=x 2-4, ∴f (2)=22-4=0,f (f (2))=f (0)=02-4=-4.(2)当0≤x 0≤2时,由x 20-4=8, 得x 0=±23(舍去);当x 0>2时,由2x 0=8,得x 0=4. ∴x 0=4.10.已知函数f (x )=1+|x |-x2(-2<x ≤2).(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函数f (x ); (2)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 (3)写出函数f (x )的值域. 解:(1)当0≤x ≤2时,f (x )=1+x -x2=1,当-2<x <0时,f (x )=1+-x -x2=1-x .所以f (x )=⎩⎪⎨⎪⎧1,0≤x ≤2,1-x ,-2<x <0.(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2)知,f (x )在(-2,2]上的值域为[1,3).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已知函数f (x )=⎩⎪⎨⎪⎧x +1,x ∈[-1,0],x 2+1,x ∈0,1],则函数f (x )的图象是( )解析:选A 当x =-1时,y =0,即图象过点(-1,0),D 错;当x =0时,y =1,即图象过点(0,1),C 错;当x =1时,y =2,即图象过点(1,2),B 错.故选A.2.已知函数y =⎩⎪⎨⎪⎧x 2+1,x ≤0,-2x ,x >0,使函数值为5的x 的值是( ) A .-2 B .2或-52C .2或-2D .2或-2或-52解析:选A 当x ≤0时,令x 2+1=5,解得x =-2;当x >0时,令-2x =5,得x =-52,不合题意,舍去.3.已知映射f :A →B ,其中集合A ={-3,-2,-1,1,2,3,4},集合B 中的元素在A 中都能找到元素与之对应,且对任意的a ∈A ,在B 中和它对应的元素是|a |,则集合B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4B .5C .6D .7解析:选A 注意到对应法则是f :a →|a |,因此3和-3对应集合B 中的元素3;2和-2对应集合B 中的元素2;1和-1对应集合B 中的元素1;4对应集合B 中的元素4.所以B ={1,2,3,4},有4个元素.4.某单位为鼓励职工节约用水,作出了如下规定:每位职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立方米的,按每立方米m 元收费;用水量超过10立方米的,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m 元收费.某职工某月缴水费16m 元,则该职工这个月实际用水量为( )A .13立方米B .14立方米C .18立方米D .26立方米解析:选A 该单位职工每月应缴水费y 与实际用水量x 满足的关系式为y =⎩⎪⎨⎪⎧ mx ,0≤x ≤10,2mx -10m ,x >10.由y =16m ,可知x >10.令2mx -10m =16m ,解得x =13. 5.函数f (x )=⎩⎪⎨⎪⎧ x 2+1,x ≥0,2-x ,-2≤x <0,的值域是________.解析:当x ≥0时,f (x )≥1,当-2≤x <0时,2<f (x )≤4,∴f (x )≥1或2<f (x )≤4,即f (x )的值域为[1,+∞).答案:[1,+∞)6.设函数f (x )=⎩⎪⎨⎪⎧ 12x -1,x ≥0,1x ,x <0,若f (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当a ≥0时,f (a )=12a -1>1, 解得a >4,符合a ≥0;当a <0时,f (a )=1a>1,无解. 答案:(4,+∞)7.如图所示,函数f (x )的图象是折线段ABC ,其中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4),(2,0),(6,4).(1)求f (f (0))的值;(2)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解:(1)直接由图中观察,可得f (f (0))=f (4)=2.(2)设线段AB 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将⎩⎪⎨⎪⎧ x =0,y =4与⎩⎪⎨⎪⎧ x =2,y =0代入,解得⎩⎪⎨⎪⎧ 4=b ,0=2k +b .得⎩⎪⎨⎪⎧ b =4,k =-2.∴y =-2x +4(0≤x ≤2).同理,线段BC 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 =x -2(2<x ≤6).∴f (x )=⎩⎪⎨⎪⎧ -2x +4,0≤x ≤2,x -2,2<x ≤6.8.A ,B 两地相距150公里,某汽车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从A 地到B 地,在B 地停留2小时之后,又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返回A 地.写出该车离A 地的距离s (公里)关于时间t (小时)的函数关系,并画出函数图象.解:(1)汽车从A 地到B 地,速度为50公里/小时,则有s =50t ,到达B 地所需时间为15050=3(小时). (2)汽车在B 地停留2小时,则有s =150.(3)汽车从B 地返回A 地,速度为60公里/小时,则有s =150-60(t -5)=450-60t ,从B 地到A 地用时15060=2.5(小时). 综上可得:该汽车离A 地的距离s 关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s =⎩⎪⎨⎪⎧ 50t ,0≤t ≤3,150,3<t ≤5,450-60t ,5<t ≤7.5.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集合的概念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 ),也简称集。
(1)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①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 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②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③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二)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③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 }内。
{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2x +1},{直角三角形},…;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x,y)|y= x +3x+2}与 {y|y= x +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 Z 。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
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高中数学 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个子集,它有21n-个真子集,它有21n-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 B A ⊆A ∅=B A ⊇2(A U =【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2〗函数及其表示【(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U B A =()()()UU U A B A B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1.3〗函数的基本性质【(1)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 象下降为减)(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 ()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0,]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 =.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4)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yxo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 ②伸缩变换 ③对称变换 (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网络第一讲集合★知识梳理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三:集合的基本运算①两个集合的交集:A B = {}x x A x B ∈∈且; ②两个集合的并集: A B ={}x x A x B ∈∈或; ③设全集是U,集合A U ⊆,则U C A ={}x x U x A ∈∉且★重、难点突破重点:集合元素的特征、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难点:正确把握集合元素的特征、进行集合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准确进行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1.集合的概念掌握集合的概念的关键是把握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要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在解题过程中最易被忽视,因此要对结果进行检验; 2.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要注意元素的三个特性;(2)描述法要紧紧抓住代表元素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如{})(x f y x =、{})(x f y y =、{})(),(x f y y x =等的差别,如果对集合中代表元素认识不清,将导致求解错误:问题:已知集合221,1,9432x y x y M x N y ⎧⎫⎧⎫=+==+=⋂⎨⎬⎨⎬⎩⎭⎩⎭则M N=( )A. Φ;B. {})2,0(),0,3(;C. []3,3-;D. {}3,2[正解] C ; 显然{}33≤≤-=x x M ,R N =,故]3,3[-=N M(3)Venn 图是直观展示集合的很好方法,在解决集合间元素的有关问题和集合的运算时常用V enn 图。
3.集合间的关系的几个重要结论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 ⊆φ (2)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3)子集、真子集都有传递性,即若B A ⊆,C B ⊆,则C A ⊆ 4.集合的运算性质 (1)交集:①A B B A =;②A A A = ;③φφ= A ; ④A B A ⊆ ,B B A ⊆ ⑤B A A B A ⊆⇔= ; (2)并集:①A B B A =;②A A A = ;③A A =φ ; ④A B A ⊇ ,B B A ⊇ ⑤A B A B A ⊆⇔= ; (3)交、并、补集的关系 ①φ=A C A U ;U A C A U =②)()()(B C A C B A C U U U =;)()()(B C A C B A C U U U =★热点考点题型探析考点一:集合的定义及其关系 题型1:集合元素的基本特征[例1]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A y B *==∈∈.设{}{}1,2,0,2A B ==,则集合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A .0;B .2;C .3;D .6[解析]:正确解答本题,必需清楚集合A B *中的元素,显然,根据题中定义的集合运算知A B *={}4,2,0,故应选择D题型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数集{}Z n n X ∈+=,)12(π与{}Z k k Y ∈±=,)14(π之的关系是( )A .X Y ;B .Y X ;C .Y X =;D .Y X ≠[解析] 从题意看,数集X 与Y 之间必然有关系,如果A 成立,则D 就成立,这不可能; 同样,B 也不能成立;而如果D 成立,则A 、B 中必有一个成立,这也不可能,所以只能是C [新题导练]1.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A={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集合B={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男运动员},集合C={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女运动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A ⊆ B.C B ⊆ C.C B A = D. A C B = [解析]D ;因为全集为A ,而C B =全集=A2.(2006•山东改编)定义集合运算:{}B y x xy y x B ∈∈+==⊗A,,z A 22,设集合{}1,0A =,{}3,2=B ,则集合B ⊗A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解析]18,根据B ⊗A 的定义,得到{}12,6,0A =⊗B ,故B ⊗A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18 3.(2007·湖北改编)设P 和Q 是两个集合,定义集合=-Q P {}Q x P x x ∉∈且,|,如果{}1log 3<=x x P ,{}1<=x x Q ,那么Q P -等于[解析] {}31<<x x ;因为{})3,0(1log3=<=x x P ,{})1,1(1-=<=x x Q ,所以)3,1(=-Q P4.研究集合{}42-==x y x A ,{}42-==x y y B ,{}4),(2-==x y y x C 之间的关系[解析] A 与C ,B 与C 都无包含关系,而BA ;因为{}42-==x y x A 表示42-=x y 的定义域,故R A =;{}42-==x y y B 表示函数42-=x y 的值域,),4[+∞-=B ;{}4),(2-==x y y x C 表示曲线42-=x y 上的点集,可见,BA ,而A与C ,B 与C 都无包含关系考点二:集合的基本运算[例3] 设集合{}0232=+-=x x x A ,{}0)5()1(222=-+++=a x a x x B(1) 若{}2=B A ,求实数a 的值;(2)若A B A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若{}2=B A ,[解题思路]对于含参数的集合的运算,首先解出不含参数的集合,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求参数。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课标要求:
本章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使学生感受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
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
流的能力.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念,本章把函数作为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来学习,强调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发展
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某些数集的专用符号.
2.理解集合的表示法,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
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5、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培养学生从
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7.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8.学会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理解函数符号y=f(x)的含义;了解函数构成
的三要素,了解映射的概念;体会函数是一种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体会对
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熟练使用区间表
示法.
9.了解函数的一些基本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并能在实际情境中,恰当
地进行选择;会用描点法画一些简单函数的图象.
10.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11.结合熟悉的具体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奇偶
性和周期性的含义,通过具体函数的图象,初步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
12.学会运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13.通过实习作业,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学发展有过重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
人物,了解生活中的函数实例.
二.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
1.教材不涉及集合论理论,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使用最基本
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从而体会集合语言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发展运用数学语
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教材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数学知识,通过列举丰富的
实例,使学生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并掌握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教材突出了函数概念的背景教学,强调从实例出发,让学生对函数概念有充分的感性
基础,再用集合与对应语言抽象出函数概念,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概念的背
景教学.
2.教材尽量创设使学生运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情境和机会,并注意运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帮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认识抽象概念.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
种直观的数学思想,发挥图形在子集以及集合运算教学中的直观作用。
3.教材在例题、习题教学中注重运用集合的观点研究、处理数学问题,这一观点,一
直贯穿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
4.在例题和习题的编排中,渗透了集合中的分类思想,让学生体会到分类思想在生活
中和数学中的广泛运用,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缺少的.在教学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从
繁到难,逐步渗透这方面的训练.
5.教材对函数的三要素着重从函数的实质上要求理解,而对定义域、值域的繁难计算,特别是人为的过于技巧化的训练不做提倡,教师要准确把握这方面的要求,防止拨高教学.
6.函数的表示是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重视采用不同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分析法),目的是丰富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帮助理解抽象的函数概念.在教学中,既要充分
发挥图象的直观作用,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从代数的角度研究图象,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形
结合这一重要数学方法.
7.教材将映射作为函数的一种推广,进行了逻辑顺序上的调整,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
思维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函数概念学习的连续性.
8.教材加强了函数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要求,通过电脑绘制简单函数动态图象,使学生
初步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函数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9.为了体现教材的选择性,在练习题安排上加大了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地
取舍.
三.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建议
本章教学时间约13课时。
1.1集合4课时
1.2函数及其表示4课时
1.3函数的性质3课时
实习作业1课时
复习1课时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湖南省在2020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的所有实数根;
(8)不等式的所有解;
(9)洞口一中2020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
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你陪伴着我,从冬天走来,踏着厚厚的冰雪,迎来寒梅傲雪的那刻,朋友,感谢你,人的一生,有朋友的陪伴,如黑夜中的一点星火,让你不畏惧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