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区域政策体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区域政策体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区域政策体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区域政策体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区域政策体系

李明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430072)

摘要:

我国在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是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长期的区域非均衡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日益显著,这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在统筹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构筑起区域政策的政策体系,这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主要从我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法律基础、管理机构、作用对象、政策工具等几个重点问题出发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构筑。

关键词:

中国区域政策体系、中国区域政策的管理机构、中国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是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长期的区域非均衡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日益显著,尤其是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的区域差距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在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在统筹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构筑起区域政策的政策体系,这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途径。下面将主要从我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法律基础、管理机构、作用对象、政策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法律基础

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相关的法律文件作为坚实的法律基础。与区域政策相关的法律文件目前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我国1999年颁布并于2004年8月28日进行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一部主要针对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法律,这其中既包括城市的土地也包括农村的土地。它以合理利用土地和严格保护耕地为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型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对国土部门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说明。1990年4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是一部主要针

1作者简介:李明,女,博士,1977年1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政策和区域关系。

对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律文件,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将城市规划进一步延伸到城镇体系规划,从而使这部法律涵盖到了一些区域规划的元素。2008年1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取代了1990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它严格遵循我国当前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将城乡规划代替了过去单纯的城市规划,从而使这部法律具有了更加显著的区域的特点。这部法律最显著的变化是将过去的城市规划进一步延伸为城乡规划,即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在内的总体范畴。这种变化是具有突破性的,也结束了我们过去只重视城市规划而忽视农村规划的状况,标志着我国在区域规划立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它必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法律体系的核心和重要支撑。

当然,这部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还具有非常明显的城市规划法的痕迹,也就是具有明显的城市的痕迹,它是在城市规划法的基础上加入乡村规划的元素而形成的。它主要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关注城镇体系构筑、城市建设和乡村建设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的结合方面关注得不够,而这正是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关注的重点,也是区域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区别之所在。

在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和行政区域管理体制中,除开两个特别行政区之外,可以简单划分为省(或自治区、直辖市)、市(或县、自治县、自治州)、区(或乡、镇)三个级别。在城乡规划法中,对这三个层次的行政主体所进行的规划进行了明确,省或自治区的行政主体一般是进行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的行政主体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而乡村的乡、镇则多半是进行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同时,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的国土部门还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但是,我国目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区域内缺乏合作和分工等区域问题,而上述规划类型往往既无法解决这些区域问题,甚至还需要在找到区域问题的解决办法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规划的编制。这样在客观上就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前制定出区域政策,同时还需要加强同一层次的行政主体以及不同层次的行政主体之间的合作,制定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规划来解决区域问题、实现区域目标。

目前,在城乡规划法中提到的省级行政主体参与的城镇体系规划具有上述区域规划的某些特点。不过由于城镇体系规划更多地是从城市化的角度以及区域内城市和人口规模的合理分布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因此它只是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要件,而绝不是全部内容。区域规划还应该在实现辖区内合理的区域分工和合作的原则指导下加强省级行政主体内部不同下属行政主体之间的合作,制定出由上下级多个行政主体共同参与编制的区域规划,也就是制定省域内包括产业布局规划、发展战略重点、经济腹地规划、统一市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

建设规划等多项内容在内的系统规划。这种规划与国家要求制定的五年规划应该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它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家要求制订的五年规划往往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包括所有部门在内的全面的规划纲要,它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而上述规划则是将五年规划的理念和要求与应该采取的具体行动结合在一起,它具体指导着未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并且尤其关注具有区域性质的经济活动;如果说五年规划相当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话,这种具体的区域规划就相当于城市详细规划。

同时,不同的省级行政主体之间还可以在区域合作的原则指导下考虑组成一定的经济合作区域,共同编制包括统一市场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经济腹地规划、跨省环境保护规划、跨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内的经济合作区域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内不同省份之间的经济融合。例如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这些具有一定历史渊源、合作条件和合作历史的区域都可以考虑成立特定的经济合作区域,共同编制一些涉及到区域内不同省份间的商品和物质流通、人员合理流动、共同市场的建立、跨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区域性的规划方案。

目前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往往都是政府的行政命令,由于没有法律作为保障,随意性比较大,因此执行效果往往也是不太稳定。在未来,我们可以考虑将编制国家和地方五年规划纲要纳入到法律程序,同时扩充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规划类型,突破单纯考虑城市建设领域的城市规划的局限,为不同层次的行政主体(特别是省级)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区域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的行政主体之间(特别是省级之间)制定经济合作区域发展规划提供法律保障,并使得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区域规划能够成为未来区域政策在选择援助项目时的主要依据。当然由于一般而言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还应该赋予规划主体定期对规划方案进行修订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规划法在体现统筹城乡发展理念的同时,也能体现出统筹区域发展的理念,并成为我国未来涵盖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管理、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法律体系的核心。

二、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管理机构

区域政策管理机构是构筑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关键。在我国,区域政策应该由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来制定和实施一直以来是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与区域政策相关的主要工作是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来主导。在通常情况下,在国务院成立相关的区域发展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并采取众多相关部门联动的机制,同时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设立办事处,作为常设机构。例如,目前已经设立的类似机构就有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等。另外,国务院在1986年成立的国务院扶

贫办(当时称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是国务院的议事协调机构。它专门组织调查研究,拟定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同时,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县级政府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本地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国的扶贫开发实行分级负责、以省为主的行政领导扶贫工作负责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是贫困面积较大的省、自治区,都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程,根据国家扶贫开发计划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实施计划。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在每年的年初一次性下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扶贫资金、权力、任务、责任“四个到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到省的扶贫资金一律由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使用,并由有关部门规划和实施项目。我国的各级政府扶贫机构网络在国务院扶贫办网站上也有清楚的说明。2

在我国的区域政策体系中区域管理机构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主要由它来主导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由于我国机构设置的具体国情及现状,究竟应该如何设立区域管理机构才能既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又能够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区域政策?同时应该如何协调未来的区域管理机构与实施具有区域含义的相关政策的政府机构(例如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制定土地管理政策的国土资源部、负责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等)之间的关系呢?同时,在国务院新一轮的机构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设置区域政策管理机构呢?

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基础上吸纳已经成立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等机构设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可以作为一种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国务院扶贫办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解决贫困地区的各种问题。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贫苦问题一度是最大的区域问题,扶贫办从事的工作其实就是在履行区域政策的部分职责。二十多年的运转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时相对健全和完善的基层组织机构网络使他们能够了解到不同区域和地方的区域问题现状(目前主要是贫困问题),并且已经与基层政府建立起了相对紧密的各种联系。再者,他们也长期参与对中央扶贫资金的管理、分配、检查和监督,指导跨省重点扶贫项目,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因此具备一定的区域政策管理能力。而随着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脱贫致富和健康发展以及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国务院扶贫办将会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其工作重点将会发生重大的转变,从过去单纯的定期划拨扶贫资金转变到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和区域建设问题,这种转变正是在向着全面的区

2https://www.doczj.com/doc/2b2401416.html,/data/2006/0303/article_180.htm。

域政策的方向进行突破。

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主要负责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的中心和重点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加强不同区域(尤其是地理上比邻的区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在过去的中央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可以经过扩充后建立我国的区域发展基金,将它作为我国区域政策的主要政策资源。当然,扶贫办在吸纳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等机构设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之后,需要加强内部的机构和人才的整合。它可以按照不同的区域分别设立相关的办事机构,以便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专门管理。但是,它需要设立独立的审计和评估部门对不同区域所运用的资金进行监督并对区域援助项目进行评估,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政策效果。同时,可以在这个事务局下设一个进行咨询动议的专家委员会以便为与区域政策相关的重大问题提供专家意见和建议,这个委员会可以尝试采取比较松散的管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另外,这个事务局还可以考虑下设一个专门的地区委员会,它可以采取会员制的形式,吸纳各种区域和地方合作组织参与,成为基层的地方政府表达自己意愿和立场的窗口。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在不同省份的直属机构可以考虑由地方扶贫办改建而成,主要负责申报区域政策项目、实施区域政策和参与区域政策的评估。对于区域政策实施的具体项目的审计、监控和评估既可以考虑在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的内部设立专门的监督审计机构,也可以考虑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设一个针对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实施的所有项目进行审计、监控和评估的专门机构,甚至也可以考虑由审计署专设的商业审计管理部门授权的专门审计事务所来完成。

由于我国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改革后国务院将会下设27个部委。由于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原则是建立责权明晰的大部委,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将会与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一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三大重要部门。它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样将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作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下设机构将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不过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又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成为一个拥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相对独立并履行专门职能的国家机构。随着我国当前区域问题的扩散和深化,区域政策应该成为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

当然,未来的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应该努力协调它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其他下属机构、国土资源部以及新成立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之间的关系。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应该是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项目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努力打造统一的区域市场并通过区域分工和合作来实现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它支持的项目应该着重于重点产业的扶持、统一市场的建设、就业培训、科技创新、环境保

护以及有助于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其他项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的其他国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则主要侧重于对不同区域以及全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具有显著的跨区域影响,也就是对全国和整个国民经济全局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些项目往往投资金额巨大,单凭地方政府的力量无力完成,因此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才能顺利完成。国土资源部主要是对土地进行管理,它主要负责制定土地政策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成立的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要侧重于各类住房的建设、各类城市的建设并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这些部门开展的这些具体的工作与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开展的区域工作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都是具有区域性质的专业规划,它们往往是制定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基础、前提和重要的补充,因此它们之间应该通力合作、相互沟通各种资源和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紧密合作的部门关系。另外,还可以积极鼓励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组成具有区域性质、代表各区域共同的切身利益的各种区域组织,并为它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为自己的利益进行游说提供有效的渠道和窗口(例如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下设的地区委员会),也为政府部门了解基层的实际要求和基本情况提供一种重要的途径。

三、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作用对象

中国未来的区域政策体系会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如何确定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区域经济学界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学家们也提出过许多的方案。现在,国家正在发起进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重点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工作。对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官方机构希望将这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国土划分作为我国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尤其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的明确)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主体功能区由于跨越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自身也存在行政主体缺位和政策难以实施等客观问题。如何弥补这种缺陷?又以什么行政主体作为我国未来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什么样的政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区域政策?这一问题的明确对于解决区域政策的实施对象问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区域政策不是针对所有区域、为了实现所有区域同时发展而制定的政策,而是主要针对问题区域(特别是最贫困地区和结构重组地区)而制定的专门政策。促进和推动经济发达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和解决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应该是区域政策的作用范围。因为推动基础良好、条件优越的地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固然是有效率的,但是却会进一步拉大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

的差距,从而不利于统筹区域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客观上需要制定区域政策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在不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努力帮助问题区域(特别是落后地区和结构重组地区)解决其特定的区域问题,并逐步缩小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区域政策是一个经济体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和有益的补充。它是有针对性的政策,作用的对象应该是最贫困的地区和结构重组地区。

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在进行的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工作,将整个国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大主体功能区,这是不能作为我国未来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的。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并没有甄别出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即最贫困地区和结构重组地区)。同时,由于行政主体的缺位使得即便是划分出来也难以实施。但是,在我国当前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背景条件下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又是非常必要的,它的重要性并不是体现在它甄别出了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而是体现在它甄别出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优化、重点作用对象和限制、禁止作用对象,这对于实现科学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这种划分并不能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的问题,也不能实现我国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

那么,我国未来的区域政策应该如何确定政策的实施对象呢?由于区域政策的实施需要基层行政主体的参与和支持,因此我国区域政策的实施还是应该以现存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基层行政主体的缺位而流产。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除开两个特别行政区之外,存在有省(或自治区、直辖市)、市(或县、自治县、自治州)、区(或乡、镇)三个级别。由于区域政策针对的是特定的问题区域,为了提高政策作用的针对性和政策效果,这类问题区域的面积和人口规模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面积和人口规模过小难以产生扩散效应以及难以进行统计分析,而面积和人口规模过大不利于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这样位于行政区划体系中的市(或县、自治县、自治州)成为比较合适的选择。可以暂时考虑选取人均GDP、人均收入和失业率这些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指标作为甄别问题区域的基本标准,同时参考不同地区的购买力平价标准,并综合考虑国家区域政策的财政预算情况,最终确定区域政策的实施对象。

在确定未来区域政策的实施对象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国家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情况并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相结合,最终反映在区域政策在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的项目类型上。区域政策的具体实施对象是按照客观的具体标准选取的,由于即便是被化作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区域内也同样可能存在经济非常落后而需要区域政策提供支持的个别地区,因此区域政策的具体实施对象可能

会存在于四种主体功能区中的任何一种。这样,由于国土被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主体功能区,而区域政策的实施对象如果对应的是四大主体功能区中的不同类型,区域政策的具体项目类型就应该根据主体功能区具体类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区域政策能够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的要求。例如,如果区域政策的某个实施对象位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区域政策所选取的具体政策项目就应该围绕如何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就业上;但是如果区域政策的实施对象位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区域政策的具体项目就应该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未来的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还需要在项目申报和审批的过程中,对各种问题区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这样才能使区域政策的具体项目既具有针对性从而能够解决问题区域的具体问题,同时又符合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

四、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政策工具

在中国区域政策体系中,政策工具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未来的区域政策工具可以考虑吸取欧盟区域政策的一些有益做法。如前文所述,可以在中央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区域发展基金,并将这一基金作为我国区域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为了保证区域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国家可以考虑将区域发展基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之中进行管理。不过考虑到对较大规模的资金进行管理需要一定的适应期,所以区域发展基金的规模可以从小到大逐步增加。每年在编制财政预算的时候可以将区域发展基金作为一项常规开支,将这一基金所需要的资金分配给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进行管理。这个区域发展基金可以根据每年或每五年具体的区域政策目标确定其主要的用途,并按照用途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同时确定其所需资金占整个区域发展基金的比重。例如,区域发展基金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区域重点产业扶持资金、区域合作资金、区域创新资金、区域环境保护资金、区域再就业资金、扶贫资金等多个子基金,同时根据每年具体的区域目标确定这些子基金的资金规模和具体的使用方向。区域发展基金可以采用项目制进行管理,即资金的使用应该遵循申报、立项、划拨资金、管理和评估这样的科学程序。另外,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组织一些针对特定目标的区域计划(类似于欧盟委员会的倡议计划)并分配一定的资金予以支持。

统筹区域发展事务局还可以考虑将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引入到区域政策的政策工具之中,使它成为区域发展基金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不过这些银行所提供的不是那种比较分散的贷款项目,而是按照特定的目标和用途将不同的项目整合在一起的各种联合资助计划。这样做有助于避免项目过于分散所造成的效果不显著的问题,也有助于联合不同的金融机构一起为区域问题的

解决提供资金上的支持。贷款工具与区域发展基金工具之间要形成一种相互配合和相互补充的关系需要明确各自的侧重点、用途和使用范围以及相互之间进行搭配的比例分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宣庆、张可云:《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

2 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 侯景新、蒲善新、肖金成:《行政区划与区域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4 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 ,商务印书馆,2004年。

5 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6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政策》[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

7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第1版。

8 朱舜:《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docx

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F812.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4)03-0058-04 一、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历史演进 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是选择特定地区给予某些纳税人一定的税收激励和照顾的政策。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政策着力点。 (一)1979―1999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布局采用传统三分法,即把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实行率先发展战略,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经济特区,随后开放14个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0世纪90年代初又重点进行了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等。这一时期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强调效率优先并呈现两个特点。第一,税收优惠以涉外优惠为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资金缺乏,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主要定位在吸引外商投资,税收优惠侧重于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优惠。优惠依据主要是1980年开始实施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1982年开始实施的《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991年两者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优惠对象主要是对设立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区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这一时期的税收优惠幅度较大,涉外企业的名义税率为33%,实际税率仅为12.9%[1]。第二,税收优惠多集中在东部地区。1984―1993年,我国陆续颁布一系列税收优惠法规,设计形成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其他特定地区―内地一般地区”的多层次涉外税收优惠格局[2]。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我国大部分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集中在东部,东部地区充分享受了税收优惠,其平均税负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据统计,1991―1995年东部地区的12个省份中,除广东省(8.92%)达到全国平均税负水平(8.81%)外,其余省份的年平均税负均低于全国水平[3]。受优惠政策影响,这一时期的外资大部分投向东部地区,截至1999年底,投向东部地区外资占累计投资的86%。 (二)1999―2008年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迅速,区域间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于是,国家重新调整了区域发展战略,由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转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区域经济布局划分为四大经济板块,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2004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标签:区域经济区域政策经济理论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呈现出不同的转型特点。从中国经济区中,东、中、西“三大部”分别实施的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战略中,一些区域的地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实际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相关理论,将有助于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选择。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关于平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按照罗森斯坦、罗丹和纳克斯的观点,平衡增长是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大规模投资来实现的。平衡增长战略通过一定规模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恶性循环,为部门和行业的发展创造较好的外部环境,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部经济效益和各部门之间相互关联和补充的性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因为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所产生的“极化效应”或“反吸效应”和“报酬递增”将促使资本、劳动和产出在一定区域的循环积累,而其所产生的“涓滴效应”或“扩散效应”以及政府的转移支付只能将区域差异保持在一定限度而不足以促进区域收敛。因此,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待中国作为一个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这件事?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流程图: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生产商为了牟取利益大量生产——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所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交流自己的看法。 (2)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我国的资源状况是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通过活动导入,结合课文中“相关连接”和“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自然资源形势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真正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联系前面学过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今天学习的资源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板书) 学习目标2 活动二:牧场的发展方案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引导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活动三: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活动二,引导学生在探讨其三个观点的基础上,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广告。 看投影,师生共同赏析几条好的广告语:“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通过欣赏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一些基本特点,鼓励学生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广告语设计完成后,分别在可堂上进行交流、评比,评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的选出栏中。 2.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课文的“相关链接”,引导学生总结: 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引导学生在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2)看投影,如何更好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4.活动四:以矿产资源为例,让学生认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提出问题: a如果旧的矿产资源已经消耗完毕,新的能源又没有及时被发现或发明出来,人类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b如果自己国家没有了资源,单纯依靠国际市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c如果资源在我们这一代手中用完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使学生达成共识:即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小结:重点从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这一国情出发,讲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活动与探究(看投影) 课本P58生态农业循环图: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展开讨论: 1.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是什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2.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什么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5学习目标3 为了更好的发掌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国家: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②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个人:①树立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②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水电,垃圾分类等。③积极与一切破坏可持续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区域政策体系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中国区域政策体系 李明1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430072) 摘要: 我国在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是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长期的区域非均衡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日益显著,这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在统筹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构筑起区域政策的政策体系,这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主要从我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法律基础、管理机构、作用对象、政策工具等几个重点问题出发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构筑。 关键词: 中国区域政策体系、中国区域政策的管理机构、中国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中是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经济体之一。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长期的区域非均衡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已经日益显著,尤其是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之间的区域差距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在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我们在统筹区域发展的基础上构筑起区域政策的政策体系,这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途径。下面将主要从我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法律基础、管理机构、作用对象、政策工具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一、中国区域政策体系的法律基础 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相关的法律文件作为坚实的法律基础。与区域政策相关的法律文件目前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我国1999年颁布并于2004年8月28日进行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一部主要针对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法律,这其中既包括城市的土地也包括农村的土地。它以合理利用土地和严格保护耕地为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型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对国土部门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详细的说明。1990年4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是一部主要针 1作者简介:李明,女,博士,1977年1月出生,湖北武汉人,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政策和区域关系。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论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 摘要:“可持续发展”亦称“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问题的解决。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统筹安排,综合协调,便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从忽略环境保护受到自然界惩罚,到最终选择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 二.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计划生育极为关注,并逐步从人口、环境、资源和发展相互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控制人口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在谈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时反复讲到,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 2.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自然资源相对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我们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有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源,土地面积大,但耕地很少。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的四次调整及其研判 作者:朱文晖张玉斌 (朱文晖,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2;张玉斌,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三次区域政策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在1980-1992年对广东和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令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成为中 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第二次调整始于199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上海重现国际大都市的雏形,长三角成为全球瞩目的热点;第三次调整始于1999年底中央决定推行西部大开发,但到目前成效不甚明显。在2003年,中国的区域发展重点有所调整,即第四次区域政策调整,东北和华南(包括香港在内)成为优先突破的区域。中国区域政策发生作用的逻辑如下:中央的政策提供区域发展的启动机会,地方政府的响应能力决定区域发展的速度,市场原动力的形成决定了策调整的成效,而外向型和内源性经济的良性结合将是区域优势能否持续的关键。 [关键词]区域政策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市场力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04)01-0037-06 [收稿日期]2003-12-12 [作者简介]朱文晖(1969-),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香港理 工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区域经济。张玉斌(1964-),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公共政策。 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的“倒U字型”相关规律,决定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取得良好的经济绩效,在一定时期内必须适当集中资源,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政策是政府推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主要工具。1949以来,中央的区域政策几度决定了中国各区域的发展。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区域政策更多受国防战略和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双重约束,一方面区域间实行平衡发展,由此全国投资重心大踏步向西转移;另一方面强调区域自成体系,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以重工业为主体,生产力接近原料地布局成为主导倾向,区域的发展受制于计划经济的人为配置,在微观效率方面差强人意。改革开放后,中国采取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实行“让一部分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启动了经济的快速成长。在此后的二十余年,中央的政策对各区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更为 顺畅地流向利润率高的地区,区域间的差距在市场作用下自我强化,反过来又影响政府的区域政策。200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启动了新一轮区域政策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评估以往中国区域政策的成效,探讨其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条件下的有效实现策略,是十分必要和现实的。 ………… 对四次区域政策调整的研判

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2009 ---- China’s Approach towards a Low Carbon Future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9年3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总策划:曹效业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名誉组长:牛文元 组长:王毅 副组长:刘毅李喜先 成员:胡非蔡晨杨多贵陈劭锋陈锐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究组 主题报告首席科学家王毅 研究起草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克王海芹邓梁春付允邢璐曲建升 朱松丽庄幸刘扬刘虹刘强刘怡君 汝醒君苏利阳邹骥邹秀萍汪云林张志强 陈劭锋周元春周宏春 胡秀莲姜克隽傅莎 曾静静 技术报告首席科学家牛文元 研究起草组成员陈劭锋刘扬邹秀萍王海燕苏利阳 汝醒君张云芳郑爱丽 本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资助,特此致谢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报 告 摘 要?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防止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及其行动不仅关系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尽管全球气候保护的进程将取决于人类在科学认知、政治意愿、经济利益和社会接受程度上的共识和采取的措施,但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却无疑是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选择。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及其延伸的政治、经济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近百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并且升温速率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IPCC,2007a)。这一系列变化将对全球气候系统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化同样给中国的气候、环境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近100年的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增加;降水量变化趋势虽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和区域差异大;近50年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07)。 IPCC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IPCC,2007a),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50年全球的大部分增暖,非常可能(90%以上)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候系统还将继续变暖,其升温幅度将取决于人类现在所采取的行动。IPCC第四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认为(IPCC,2007c),人类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能的,通过部署各行业关键减缓技术、采取政策和行政干预、改变发展道路等能够对减缓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IPCC的评估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政治决策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气候变化科学尽管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其属于复杂的综合科学领域,所以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应对。一方面,由于涉及众多学科以及研究尚显不足,驾驭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在自然科学研究基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气候变化的发生与发展机理、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碳捕获和封存(CCS)的可行性等(参见第一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学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介入,气候变化已经跨越了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为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且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某种意义上,各国也都在以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为其国家或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的权益寻找对各自有利的证据、指标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许多观点也是在自然科学认识的基 ?报告摘要由王毅执笔,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报告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3月出版。进一步信息请浏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网https://www.doczj.com/doc/2b2401416.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