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2研究杠杆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或药品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设想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器材。
2.组装设置。
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
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
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反之费力。
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3 天平的使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或药品天平砝码实验设想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认识天平的组成部分。
2.学习用天平称量。
1.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称、平衡螺母、分度盘、游码组成。
2.称物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实验结论天平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 1.4 研究轮轴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设想定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在轴上挂重物测力计读数小,反之则大。
1.组装一个轮轴。
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
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
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实验小组组长签名: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课题1.5 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指导教师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实验器材或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设想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实验探究过程现象观察1.组装定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三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比较资料的软硬实验目的:1、资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备其余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用简单丈量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不同物理特征。
实验资料: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操作步骤: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察看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⑴挨次选择此中一种资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资料的平面处。
⑵使劲适当,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使劲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可以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一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比较资料柔韧性实验目的: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丈量的方法查验资料的物理性质,经过比较发现资料的同物理特征。
实验资料:1.一套宽度、厚度相同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资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相同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件。
3.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实验步骤及方法: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丈量资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丈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事项:1、实验的公正性、必定要把尺子压住。
三、实验名称:造一张纸实验目的:认识纸的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的道理。
实验资料: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操作步骤: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在棉布下边和毛巾上边增添报纸吸水成效更好)1.4、察看我们造的一张纸。
注意事项:1、纸浆必定要稀稠平均;、注意桌面的卫生。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利辛县王市学区康楼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年_____ 班第____ 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小:〔〕实验名称种子的发芽实验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只、标签纸3张、绿豆种子10粒、放大镜1个、清水猜想: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验过程:1、准备好两个培养皿,在里向平铺上纸巾;2、在每个纸巾上按三个洞,各放3粒绿豆;3、往一个纸巾上滴水,另一个培亦皿里的纸巾不滴水4、将每天的变化记录卜来,填在记录表内.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种子在有水、常温、有空气、没肩阳光的室内发芽了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需要f的条件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年_____ 班第___ 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小:〔〕实验名称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实验器材:培养皿2只、滴管1支、第一课中已发芽绿豆种子10粒、黑色纸1张、透明一次性饮水杯2个、湿润土壤假设干猜想:条件不同,绿豆芽的生长情况会后不同实验过程:1、才EW个培养皿里,分别装上深约2厘米的土壤,2、将上个实验中的已经发芽的绿豆芽, 从纸巾里移植到这两个培养皿里,每个里面种植2--3棵;3、把透明饮料杯,一个罩在培养皿上,另一个用黑纸包严,罩在另一个培养皿上;4、这两盆培养皿里的绿豆芽,放在相同温度的地方,浇上相同的水, 每天定时观察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填入以下记录表:绿豆芽的总数量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阳光下的绿豆芽黑暗处的绿豆芽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绿豆芽在生长时,有阳光照射的,生长情况是正常,茎叶发绿, 没有阳光照射的那么茎叶发黄,生长不旺盛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评定等级:指导教师: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五年级班指导教师年月日一、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仞实验二、实验目的:1.增强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2.在实验过程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条件.三、实验原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空气、水和适宜温度等.四、实验器材及装置简图:实验器材:绿豆种子、放大镜、银子五、实验步骤:1、取两个一次性杯子,下面放上纸巾2、各放入三颗大小差不多的绿豆.3、一组浇适量的水,一组不浇水.4、定期观察、记录、浇水.结论: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_年_____ 班第____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小:〔〕实验名称寻找土壤的成分实验器材:小铲子1、放大镜1、银子1、150ml烧杯1、湿润土壤存搅棒1根千、报纸2张、玻璃猜想:土壤里有各种成分,并且各有各自的作用实验过程:1,把土壤倒到一张报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2,用银子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观察土壤颗粒大小,你有什么发现3,把水倒入水中,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肉眼发现土壤是潮湿的,说明含有水分,里面还有植物的细根、碎叶、腐烂的小虫等动植物的残体.放大镜土壤本身的颗粒也大小小同,有小后子、大小小同的沙粒、黏土微粒、还有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倒入水中土壤颗粒就会沉到水底,可以观察到,泥土是分层沉积的.从卜到上依次是:石子、沙子、黏土、粉砂、植物残体的漂浮物,在搅动土壤时,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含宿空气.实验结论:土壤是风化后的岩石颗粒、石子、沙子、黏土、粉砂、以及动植物残体、空气等具他物质的混合物.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____ 班第____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小:〔〕实验名称模拟雨如何影响土地实验器材:长方体水槽2、降雨器〔饮料瓶底部钻孔〕1、混有沙石的土壤、接水盆1塑料薄膜、小铲子1、报纸3张猜想:雨水会对土地形成侵蚀,改变地形地貌.实验过程:1、用混有沙石的土壤在长方形塑料水槽里堆一个斜坡地形, 并用小铲子拍紧,再在土的边缘『个“悬崖〞;2、在一个塑料饮料瓶的底部钻一些小孔,做成“喷水器〞,在瓶里装满水3、把装有“悬崖〞的盒子〔或水槽〕放在废报纸上,在报纸上铺塑料膜,并把盒子〔水槽〕的一端垫高;4、把喷水器放到f 的高度,让“雨水〞尽量降落到斜坡的土地上,观察雨水降落到“模拟地形〞时,雨水、径流以及土地的变化.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雨水〞降落到土地上,溅起土壤的颗粒,当雨水流动时,带走了这些泥土的颗粒,原来平整的地面,开始出现了小冲沟,聚集在一起的地面水漫过斜坡,又冲蚀斜坡形成大的冲沟,在接水盆里可以看到是浑浊的泥水.实验结论:雨水会对土地形成侵蚀,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____ 班第____组时间实验类型分组:〔〕演小:〔〕实验名称探索侵蚀的实验实验器材:水槽2只、铁架台1座、铁划、夹2个、降雨器2个〔底部钻大小、数量不同孔〕、蒸发皿6个、长有茸皮的土壤层2块、纯土壤4块〔分别放置在蒸发皿内〕猜想: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小,无植物覆盖的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坡度大的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 坡度小的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小;降雨量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严重,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就轻.实验过程:1、组装好铁架台,将铁环夹水平旋紧在立柱上,2、将装好土壤层的蒸发皿水平放在铁环夹中间,一种是有茸皮的, 一种是纯土壤3、用同一个降雨器灌相同多的水,在相同局度淋洒这两个不同的土壤层,用接水的水槽分别接住流下来的“径流水〞,观察水质的不同点;4、换上两个相同的土壤层,用大孔、小孔/、同的两个降雨器,分别灌一整瓶水、半瓶水,也是在相同的高度对这两个土壤层进行各自喷淋, 接住径流水后观察;5、同样的方法,换上另外两个相同的土壤层,进行坡度/、同的侵蚀实验,观察径流水的水质有什么/、同点.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无植物覆盖的土地被“雨水〞冲下来的泥土比有植物覆盖的要多;斜坡的土地被“雨水〞冲下来的泥土比平地上要多几倍;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的冲蚀得厉害.实验结论:无植物覆盖的土地比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受侵蚀的程度严重;降雨量大比降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严重;土地的坡度大比坡度小受侵蚀的程度严重评定等级:指导教师:小学五年级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五年级 班第 组 姓名 年 月 日实验 名称做一个生态瓶 实验 通过制作生态瓶,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目的实验 塑料桶、沙子、水草、浮萍、小鱼、小虾、田螺等.器材步1、2、 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F 分; 在桶底放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自来水或域水;骤3、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 在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和5、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版里发生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 方法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实 制作态版f 要注意各种物体之间的和谐.验实验名称:用实验证实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里 〔第一单元第4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用比照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材料:长方体盒子〔有盖子〕、干土、湿土、蚯蚓、报纸实验过程:1、在长方体盒子〔里面涂黑〕底部铺上一层湿报纸,把5条以上的蚯蚓放到盒子中间,盖上盖子,5分钟后翻开观察蚯蚓的位置.2、在长方体盒子里一边铺一层干土,一边铺一层湿土〔土不能太厚,中间留一定空隙〕,将5条以上的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用盖子盖子上一半,过5分钟观察蚯蚓的位置.注意: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反复做几次,而且还要多准备一些好动的蚯蚓.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湿润的环境里.实验名称:设计生态瓶〔第一单元第6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设计生态瓶,知道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实验材料:大塑料瓶〔透明、去盖〕、水草、浮萍、沙石、鱼虾等实验过程:1、先在大塑料瓶里装入适量的池塘水或河水〔如果是自来水最好静置一天〕.2、在瓶底放一些洗静的沙石,种上水草,放入浮萍.3、待水草成活之后再放入适量的水生动物〔放的动物之间不能存在食物关系〕.结论:制作态瓶一定要注意各种物体之间的和谐.实验名称:改变生态瓶的一些条件、生态瓶里的生物会怎样〔第一单元第7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增减水或动物的数量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实验材料:生态瓶、小鱼假设干条、鱼网实验过程:1、增减生态瓶中的水,观察小鱼在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至少数3次〕, 分析原因.2、增减生态瓶中的小鱼,观察小鱼在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至少数3 次〕,分析原因结论:增减生态瓶中的水和小鱼都会使生态失衡.实验名称:影子有什么特点〔第二单元第1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影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实验材料:不透明圆柱体、电筒、针架、白纸、铅笔实验过程:1、将圆柱体立放在白纸上,用电筒在不同位置照射〔距离不变〕,在白纸上画出不同位置时的影子.置不变,改变圆柱体与电筒的距离,观察影子的变化并画出来.3、把圆柱体固定在针架上,分别用电筒照射圆柱体的侧面和底面,在对应的纸上画出它们的影子.结论:光照位置不同,影子的位置不同;光照距离不同,影子的大小不同;光照面不同,影子的形状不同.实验内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度及太阳高度〔第二单元第2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测量影子的长度及太阳高度,知道影子长度变化规律,与太阳高度的关系.实验器材:10厘米长的筷子1根、平滑的木板1块、白纸1张、橡皮泥1块铅笔1枝、尺子1根、太阳高度测量器实验过程:1、做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并把它放在校园能照到阳光的地方.2、记录时,先看看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再量出影子的长度,然后在白纸上描下影子.3、课堂上每10分钟观察1次,课后每1小时观察1次.4、学习用太阳高度测量器测量不同时刻太阳高度.5、引导学生分析影子长度的规律、与太阳高度的关系.结论:阳光下的影子在太阳刚出来和要下山时最长,正午最短;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实验内容: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第二单元第3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器材:手电筒1个、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3张、无孔卡纸1张、票夹4个. 实验过程:1、把3张有孔卡纸用票夹固定并排在桌面上,后面再放1张无孔卡纸,用电筒从第一张卡纸的小孔中照射过去,调整另外两张卡纸的位置,使电筒光能照射到无孔卡纸上,观察3个孔的位置.2、随便将一张有孔的卡纸往旁边稍微移动一下,观察电筒光能不能射到无孔卡纸上.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内容:小孔成像〔第二单元第3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小孔成像的特点及原因.实验器材:蜡烛、火柴、有小孔的长方形卡纸1张、无孔卡纸1张、票夹2个, 实验过程:1、把有孔子卡纸摆在中间,蜡烛和无孔卡纸分别摆在两边.2、点燃蜡烛,然后调节距离,使无孔卡纸上能出现蜡烛火苗的清楚倒像,再移动距离观察倒像有什么变化.结论:由于光是没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的光通过小孔传播过去之后,上下左右方向都反了,而且像的大小也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实验内容:照亮目标〔第二单元第4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利用光的反射照亮不同位置的物体.实验器材:手电筒、书、一个小物品实验过程:1、把书平放在桌面上,用电筒直接将它照亮.2、电筒不动,把书立起来,用一面镜子反射光照亮书.3、电筒不动,在书的后面放一个物品,用两面镜子反射光将它照亮.4、画出每种情况下的光的传播路线图.结论: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内容:光的强弱与温度上下的关系〔第二单元第5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光越强温度越高.实验器材:小镜子5面、温度计1支、白纸1张.实验过程:1、先用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观察比拟使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时反射光的强弱并记录.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纸上光斑处的温度,比拟用一面镜子和多面镜子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并记录.、/、A、1注息: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且要拿稳.2、镜子的反射光斑调整集中到温度计的玻璃泡部位.3、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5、靠近温度计读数时,尽量屏住呼吸,由于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影响测量的准确性.结论:光越强、温度越高.实验内容: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第二单元第6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物体颜色、光照角度与吸热的关系.实验器材:白色、粉色、、黑色蜡光、铝箔纸袋各1个,黑色纸袋3个,每个纸袋配温度计1支实验过程:实验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关系的实验1、把不同颜色和材料的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2、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比拟一次.3、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外,摆放的地点、方式、时间和观察的时间、方法等尽量要保持一致.实验2——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关系的实验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插上温度计,根据与地面水平、垂直、与阳光垂直这三种方式摆放在阳光下.2、每隔一定的时间观察、记录、比拟一次.3、除了摆放时的角度不同外,摆放的地点、时间和观察的时间、方法等尽量要保持一致.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实验内容: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第二单元第7课〕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太阳能执水器的构造及原理,学会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实验器材:带盖大纸盒1个、泡沫塑料假设干、饮料瓶1个、塑料薄膜1张、黑色纸1张、镜子或锡箔纸假设干.实验过程:1、观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及原理2、引导学生弄清教材中的设计方案的思路,在此根底上完本钱组的设计和制作;3、升温举措有:塑料瓶直接吸热、盒子内外涂成黑色、盒内瓶子反面贴锡纸、盒盖用塑料薄膜、盒子装上支架、盒子后面用镜子或锡箔纸反光照射等;4、保温举措有:盒子加盖、瓶子加盖、瓶子周围放泡沫塑料等.实验内容:光的色散实验〔第二单元资料库〕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实验器材:三棱镜实验过程:将三棱镜的侧面对着太阳光,然后慢慢旋转,使阳光出现七种色光.结论: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实验内容: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第三单元第3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温度变化、流水等会使岩石破碎、变形.实验器材:较小的岩石块〔最好是板岩〕1块、酒精灯1盏、火柴1包、镣子1个、烧杯1个〔装半杯水〕、带盖的塑料瓶或玻璃瓶1个、碎砖块假设干.实验过程:实验1——温度变化对岩石的作用1、点燃酒精灯,用镣子夹着岩石块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捏的方法〕2、将加热的岩石块立即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3、如此反复进行数次,直至岩石块分裂成更小块的岩石为止,才熄灭酒精灯.实验2——流水对岩石的作用1、在瓶子中装上大半瓶水,放入一些碎砖块,盖好瓶盖.2、两手分别握紧瓶盖和瓶底局部,用力摇晃瓶子,让砖块互相摩擦、碰撞.3、取出石专块观察,并与原石专块进行比拟.结论:温度变化、流水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实验内容:寻找土壤的成分〔第三单元第4课〕实验目的:让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寻找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实验器材:一些新鲜湿润的土壤和枯燥的土壤、小铲子1个、塑料盒1个、报纸1张、放大镜1个、塑料杯、镣子1个、筷子或小棍1根、水半瓶、牙签1 根.实验过程:1、分别用肉眼、放大镜观察新鲜土壤中有什么.2、用牙签将干土按颗粒大小分类,看书了解各种颗粒的名称及特点.3、把新鲜土壤放入水中,先观察有什么现象,然后再将土壤搅散、静置.4、观察沉淀后水面和杯底能发现什么.结论: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实验内容:雨水如何浸蚀土地〔第三单元第5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雨水及雨水形成的径流会带走土壤,改变地表形态.实验器材: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梢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假设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脸盆1个、喷水器1个、水1瓶实验过程:1、在塑料水梢底部一角钻一个孔,在水梢中装一些湿土,做一个斜面,在离小孔一定距离的地方做成悬崖、用小铲拍紧.2、用洒水瓶在一定高度往斜面上喷水,小孔下面用盆接水,注意观察土壤和水的变化.结论:雨水的重力和形成的径流会带走土壤、并破坏地表形态.实验内容: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浸蚀〔第三单元第6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容易被浸蚀.实验器材: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梢2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假设干、有植物生长的土壤假设干、报纸2张、塑料薄膜2张、小铲子1个、脸盆或水桶2个、喷水器2个〔孔有大小之分〕、水2瓶.实验过程:1、在一个水梢中装上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另一个水梢中装上有植物覆盖的土壤,坡长、坡度一样.2、分别往两个斜面上洒水〔高度、水量一样.〕,下面用盆接水,3、观察比拟两个水梢中土壤及水的变化.结论:没有植物覆盖的土地容易被浸蚀.实验内容:河流对土地的浸蚀和沉积作用〔第三单元第7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河流会浸蚀土地,并改变地形地貌.实验器材:一侧有小孔的长方形塑料水梢1个、湿润并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假设干、报纸1张、塑料薄膜1张、小铲子1个、脸盆1个、大饮料瓶2个、木块1块实验过程:1、在水梢中装上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注意空出盒子的三分之一不要装土〕做成一个斜面,稍微拍紧,然后在斜坡上挖一个宽、深都约一厘米的“河道〞. 并用笔记录好河道的形状、深度宽度.2、在河道上方用木块固定一个漏水的瓶子〔剪去底部〕,让水流进河道,上面不断加水.3、观察水流速度及河道的变化.4、根据实验结果画图.结论:河流会浸蚀土地,并改变地形地貌.实验内容: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四单元第1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拉力大、小车就运动得快.实验器材:实验用小车1辆、粗线或细绳1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可用回形针弯制〕1个、铁垫圈假设干、秒表1个.实验过程:1、用线拴住小车,另一端捆一个挂钩,确定小车的出发位置.2、在挂钩上不断增加垫圈,看要挂多少个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3、测出挂不同数量的垫圈时小车运动相同距离所需的时间〔至少重复3次〕4、比拟垫圈数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厂注息:1、小车动起来之前要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才能发现不是任何小的力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也才能比拟准确地找到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小的力.2、小车动起来之后要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才能更容易用秒表测量或目测出小车运动的快慢.结论:垫圈数量越多,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实验内容:用弹簧测力计测定力的大小〔第四单元第4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力的单位,能比拟准确地估测,会用弹簧测力计正确地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钩码1盒、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假设干.实验过程:1、拿起测力计,检查指针是否在“ 0〞位置,不准的请教师调整.2、测量物体重力时,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测量,作好记录进行比拟.3、在测量时要慢慢提起物体,不要用力过猛.如果指针已经到达最大数值还没有提起重物,应停止测量,或改用测量范围更大的测力计.4、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实验内容:物体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第四单元第5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盒、砂纸1张、两块木板实验过程:实验1——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关系.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3、在光滑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装有相同数量钩码的纸盒, 读数、记录、比拟.注意:比照实验时,光滑程度的差异要大些才好.可以同时把接触的两个面都弄粗糙,摩擦力就会大大增加.实验2——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3、在同一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装有不同数量钩码的纸盒,读数、记录、比拟.结论: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拉动的物体重,摩擦大.实验内容:滑动、滚动与摩擦力的关系〔第四单元第6课〕实验目的:让学生知道滑动时摩擦力比滚动大得多.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实验用小车1辆、线绳1根、纸盒1个、钩码1 盒、胶带. 实验过程: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的关系.2、利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讨论要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条件并记录.3、在同一平面上分别用测力计拉动轮子滚动前进和滑动前进的两辆小车,读数、记录、比拟.结论:滑动比滚动摩擦力大得多.。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一)绿豆种子、放大镜、镊子探寻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他们的大小,再用适当的语言描述。
1 、准备两个不漏水的盒子。
2、在盒内垫纸巾并且按上三个洞。
3、在纸巾上各放三粒绿豆。
4 、往纸巾上滴水,一个不滴。
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
滴有水的绿豆种子发芽,没有滴水的种子没有发芽。
说明种子的发芽需要水分。
五年级分组实验种子发芽实验(二)放大镜、镊子、温度计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3 .采集做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共同分析绿豆种子的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是生长如果缺乏阳光的话就会叶子发黄,长的瘦弱。
五年级分组实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放大镜、镊子、温度计、量杯、吸水纸探索绿豆芽生长所需要的条件1、准备好 6 个水杯,每一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 贴上标签2、将种子放入洞中3、6 个小盘中 1 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 3 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 5 号杯,用纸箱罩住 6 号杯。
缺乏阳光、空气、水的绿豆芽无法正常生长。
五年级分组实验蚯蚓与环境蚯蚓、塑料薄膜、玻璃片、纸盒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将捉来的蚯蚓五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五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蚯蚓丢爬行到了阴暗的一侧。
说明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五年级分组实验光与影子手电筒、白卡纸、铅笔、尺子影子照射的目标与什么有关?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 ,打开手电筒开关。
3、将1 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影子的大小和物体有关,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远时,影子就大;遮挡物与光源的距离近时,影子就小。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
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不同色彩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产生变形,构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流中不竭受到水的打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1、先扑灭酒精灯,用熄灭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
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七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二: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三: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四: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一个、回形针若干我的猜测: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
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篇九: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小组成员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一: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篇十五:XX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步骤:把磁铁分成四段,标上A/B/C/D/E,用磁铁的各部分去吸回形针记录各部分吸引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0.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指导教师:吴洪梅评定等级(时间):优秀6.8篇十六:实验报告单班级三(2)实验名称磁铁两极的研究实验全体同学者实验器材:条形磁铁两根我的猜测:两块磁铁靠近吸引。
步骤: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观察结果。
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A和C相吸,A和D排斥。
篇十七: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实验科目:科学
实验科目:科学
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实验科目:科学
实验科目:科学
实验科目:科学
实验科目:科学
实验科目:科学
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四年级小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科目:科学。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吉利希望小学孔小亮分组实验33个:(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实验步骤: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
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步骤:1、用喷水壶模拟降水,记录好时间。
2、把雨量器改在水平桌面,读出刻度3、换算成24小时,核对雨量等级。
实验结果:根据24小时内测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确定了下雨的等级。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实验器材:烧杯2个、搅拌棒2根、沙、食盐、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2、取一小匙淘洗干净的沙,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你有什么发现?3、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6)实验名称:过滤食盐、沙和面粉与水的混合物实验器材:铁架台1个、漏斗一个、烧杯6个、玻璃棒3根、滤纸三个、(面粉、沙、食盐)溶液三份。
实验步骤:1、折叠过滤纸。
2、将折叠好的过滤纸放入漏斗中。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实验报告单四年级(上)实验报告单班级组别实验日期班级 ( )班组别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水能溶解一些物体实验课题风向和风速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实验目的制作简易风向标,会用自制风向标测量风向并适当记录。
6个烧杯、盛有水的水槽、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实验器材 1根搅拌棒、3张滤纸、1过滤装置 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实验器材 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实验步骤:1. 取食盐、面粉、沙,分别放入不同的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实验步骤:1.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搅拌,静置后观察。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2. 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缝隙,并固定。
紧贴烧杯的内壁。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的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3. 过虑时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动。
边缘,分别过滤三个烧杯中的物质。
4.选择室外空旷地方确定方位测试风向。
4. 观察滤纸上是否有过滤出三种物质。
5.明确风向标箭头的指向是风出来的方向,即风向;采用文字或箭头来记录风向。
实验现象:烧杯中有面粉、沙的颗粒存于水中。
粉、沙的颗粒能用过滤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实验现象:风向标被风吹转动,箭头指向一个方向。
实验结果:水能溶解食盐,不能溶解面粉和沙,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实验结果:箭头指向一个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
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备注: 如风向标箭头指向不固定,指向的哪个方向时间长即定此为备注: 风向班级组别实验日期班级组别实验日期实验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实验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像食盐的溶解过程两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瓶胶水、1瓶洗发液、 4个装水的透明玻璃杯、1根搅拌棒、高锰酸钾、实验器材 1根筷子、1个小匙、1瓶醋、1小瓶酒精、 1个药匙、20克食盐、20克面粉、30克沙实验器材1小瓶食用油、3只装水的试管、1个试管架实验步骤:1.轻轻往透明玻璃杯的水里放入几粒高锰酸钾,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和水的变化。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
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小学 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 姓名 组别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