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新技术生物免疫医保可报销

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新技术生物免疫医保可报销

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新技术生物免疫医保可报销
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新技术生物免疫医保可报销

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新技术生物免疫医保可报销

2012年4月15日CCTV-13《央视报道》治疗技术-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入医保,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广大癌症患者的无限关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医疗保险制度的优越性。这真是广大癌症患者天大的福音。

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从患者身上抽取50~100ml静脉血,经过分离和培植15天左右,使得免疫细胞大量增加,达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患者的一种新技术,央视曾有多次报道。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已经被列为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治疗技术,特别是对晚期病人尤其有效,它不同于放、化疗,对人体没有危害,没有副作用。生物免疫治疗技术于20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已经被列为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治疗技术,它不同于放、化疗,对人体没有危害,没有副作用。央视10套《走近科学》扼杀癌细胞报道了生物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突出作用——患者王志祥经过生物免疫治疗后身体状况逐渐回升,体内到处复发的淋巴瘤在治疗后从影像学角度看已经完全消失。从报道来看,患者王治祥首先被怀疑为胃癌,但在手术治疗中确诊为高度恶性淋巴瘤,此时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对其采取了靶向治疗、自体干细胞加局部放疗,但是病情还是复发了,而且是短期复发。就在患者及家属都已绝望时,其主治医生采用了生物免疫治疗而康复。

2007年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新增和修订项目(2007)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193 号文件的附件中规定:56 310800024 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输注治疗含药物加无血清培养基、体外细胞培养;包括树突状细胞治疗(DC)次LAK细胞治疗酌情加收。

2012年项目编码:KND48101 项目名称: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输注治疗提前20日采集患者骨髓进行体外树突状细胞培养,提前10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将培养的上述细胞进行混匀,于当日和次日离心富集回输给患者。

以上文件说明,我们的国家早在2007年就将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纳入了医保范围。据网上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陕西、江苏、无锡、南京、天津、湖北、

十堰、贵州、遵义、吉林、长春、内蒙、黑龙江、哈尔滨、海南、广东、新疆建设兵团等省市均能够享受“生物细胞免疫治疗癌症技术的医保报销”。

纳米技术在癌症的早期检测

到目前为止,癌症的有效诊断和治疗仍然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严峻挑战。癌症的有效治疗要求及早、准确发现,从而实现及时治疗,改善治疗效果。近年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高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建立有效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纳米科学是一门涵盖多种学科的新兴学科,其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包括医学、生物学、电子学、工程学等学科的进步。对癌症诊断和治疗现状的改善,集中体现在生命科学、纳米技术、医疗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与集成。 国内外研究表明,纳米药物在治疗重大疾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质和优势。2002 年以来,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后组织和实施了较大规模的纳米药物计划。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于2004 年9 月正式成立纳米科技攻克肿瘤联盟(NCI Alliance for Nanotechnology in Cancer),投入 1.443 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资助以纳米科技为基础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和此类产品的标准制订。我国于 2001 年11 月正式实施“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研究”计划,并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纳米生物效应与纳米安全性实验室”,从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以及纳米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和机制着手,开始系统地研究。 纳米技术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已有一些应用。例如,脂质体在十余年前就被应用于治疗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现在又被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纳米技术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多功能纳米颗粒用于药物的输送和成像。相对于传统的药物输送方法,纳米颗粒有独特的优势。第一,纳米颗粒的运载量非常大,如70nm 的颗粒可以装载约2000 个siRNA分子,而抗体的结合量小于10;第二,纳米颗粒可以装载多种目标配体,在肿瘤细胞表面常常存在高表达的特定生物分子,称为生物标志物(biomarker),采用识别特定生物标志物的抗体,可以提供与细胞表面受体的多价结合;第三,纳米颗粒可以装载多种类型的药物分子,同时执行多元的功能;第四,纳米颗粒表面可以修饰不同分子,如聚乙二醇(PEG),容易穿过细胞表面的多层保护机制,增加在生物体内的滞留时间。纳米材料应用于药物输送和成像的优势体现于其多功能性,通过在载体内包埋对比试剂,实现成像信号的放大,可以同时实现治疗和监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位点及治疗效果。 此外,许多纳米材料自身具有提升成像能力的特性。例如,基于钆和氧化铁的纳米颗粒可以提高核磁共振对比度;低密度脂质纳米颗粒可以提高超声成像效果;半导体纳米晶体和量子点被应用于光成像;硅和矽土材料的生物降解速度比聚合物快得多,可以应用于注射用药;基于金属的纳米颗粒——纳米壳(nanoshell),如由金外壳包被矽土内核的纳米结构,可以用作高选择性、外部激活的治疗试剂等。 癌症的早期检测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早期肿瘤的生物标志分子在人群中的表达差异,作为癌症早期诊断标志的灵敏性和可靠性较低,使用传统诊断技术无法保证对早期癌症的有效诊断。目前,已经有一些纳米技术应用于癌症早期检测,如DNA 微阵列技术,蛋白质组学的 SELDI-TOF 质谱技术等。这些技术从微米尺度到纳米尺度的转变,使我们获取信息的质量、数量和密度都大为提高。 多元化纳米技术在肿瘤检测的应用包括纳米线、纳米悬臂和纳米管阵列等,实时检测多重的分子信号和生物标志物,能够有效检测较低水平的生物标志物,有望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在纳米悬臂上修饰特异性抗体,当生物标志蛋白,如肿瘤特异性的蛋白质标志分子,与悬臂上的特异抗体结合时,产生的结合力导致纳米结构的形变和共振频率的改变,采用

肿瘤多细胞免疫治疗需几个疗程

肿瘤多细胞免疫治疗需几个疗程 生物免疫疗法一般需要做几个疗程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早期的肿瘤患者及时到院治疗,一到两个疗程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实现临床治愈,只需后期定期的复查既可;而对于一些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讲,一到两个疗程可能起到的就是控制肿瘤的发展,如果想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采取一些综合治疗方案,或是增加一到两个疗程的生物治疗,所以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您目前的身体状况进行确定。不管治疗需要几个疗程,患者都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重启肿瘤患者免疫系统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诞生填补了手术、放化疗等常规疗法的不足,其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疗效。 生物免疫治疗应用免疫细胞群谱广,可以有针对性地联合应用多种免疫细胞,实现对不同肿瘤实施“个性化”免疫细胞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手术后的肿瘤患者使用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清除体内散在癌变细胞,预防多种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如肝、肾部位肿瘤;食管、胃、肺、肠、乳腺等肿瘤患者在生物免疫治疗与放化疗结合使用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协同作用和疗效维持效果,大大改善了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放化疗反应;处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采用生物免疫治疗进行巩固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维持疗效,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和存活时间。 生物治疗肿瘤分为两大类,DC-CIK生物治疗和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癌症)治疗最先进的技术。

漳州市医院肿瘤院士工作站为了弥补单一使用“DC-CIK细胞”抗肿瘤的缺陷,在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免疫治疗(DC-CIK疗法)经验的基础上,增加(高纯度)NK、 CD3AK、NKT三种免疫细胞的多细胞治疗模式,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阶段,有选择性地运用具有特异性的靶向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并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可独立使用,与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以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治疗目标来指导癌症治疗,能从患者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着眼于癌症病灶本身,是患者最好的选择。 多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流程 (一)与患者沟通交流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让医生了解患者的大概病情,从而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肿瘤多细胞免疫治疗 (二)检查并确定治疗方案 为患者做一些常规检查,客观详细分析患者病情,查看患者是否对多细胞免疫治疗存在禁忌症,如果符合多细胞免疫治疗的各项客观条件要求,专家会给患者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三)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治疗方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便可以进行细胞采集,提取患者80ml-100ml 血液,这个过程患者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精准医疗给了肿瘤患者一个生命奇迹

精准医疗:从此癌症不再是绝症,还肿瘤患者一个生命奇迹 “一些癌症晚期转移的患者,我没有办法治愈他们,但也许我可以将他们的生存周期从6-9个月延长到2-3年,也许这2-3年里面就有新的药物、新的方法被研发出来,能够拯救他们的生命了呢。” ——Dr. Nader Javadi(内德·贾瓦迪) 为所有肿瘤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这就是“精准癌症医学” 先驱Dr Javadi的Hope Health Center中“希望”的意义。癌症 作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带来的致命威胁是不容 小觑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全球癌症报告2014》 显示,2012年全世界共新增癌症病例1400万例并有820万人死 亡,其中,中国新增307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万人死亡。世 界上每年有数百上千万人死于癌症,而当前全球癌症患者和死 亡病例还在令人不安地持续增加,更是使得抗癌之路愈显漫长 而崎岖。 在中国,平均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而其中有6成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那么在癌症患者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更早的知道自身是否存在患癌风险,如何在癌症早期就发现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也许,癌症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可以帮到我们。 精准医疗:如何逆转生命,创造奇迹? 2015年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正式启动了精准医疗计划,该计划将在基因组层面加快对疾病的认识,并将最新最好的技术、知识和治疗方法提供给临床医生,使医生能够准确了解患者病因。如果说2014年是移动医疗的春天,那2015年便是精准医疗的春天。 虽然精准医疗这个概念早在2011年就已被美国国家研究委员提出过,但今年,在奥巴马的推动下,更是引发全球关注。精准医疗又称为个性化医疗,它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种定制医疗模式。 如今,精准医疗主要着重于癌症的预防与治疗,以及癌症战争新策略的研究和制定上。作为全球医疗技术创新的驱动者,美国早已开始积极推行精准医疗,而且已经成绩斐然!除了为已故苹果公司CEO史蒂芬·乔布斯在胰腺癌确诊后多争取了长达8年的生存时间之外;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也是通过基因测序,在发现罹患乳腺癌风险偏高以后切除乳腺以预防该疾病发生;同时,精准治疗也帮助患有白血

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题库

肿瘤生物治疗-------战胜癌症的希望 刘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客座教授 恶性肿瘤的危害 尽管我国和许多发达国家花费巨额资金和大量人力进行研究攻克癌症,但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的进展,总体疗效很不理想,许多癌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很低。据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分析,2007年全世界约有肿瘤患者1200万,其中760万人死亡,每天达2 万人。而在2050年全世界将有肿瘤病人2700 万,其中有1700 万患者死亡。过去的三十年中,我国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了80%。每年有260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同时有180万病人死于恶性肿瘤。近几年来,恶行肿瘤发病率在中国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恶性肿瘤治疗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是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在早期被发现,接受手术根治性治疗。而大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在诊断时已属于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或手术不能全部切除,或手术后仍有残留的肿瘤细胞。这些病人常选择采用化疗和放疗。数十年的经验证明,化疗和放疗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化疗和放疗的通病是:第一,疗效不够理想,例如不能杀灭肿瘤干细胞。第二,容易产生耐药性,以致肿瘤复发和转移。第三,毒副作用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第四,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放化疗常导致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不利于肿瘤的控制。较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虽能减轻一些副作用,但同样有疗效不够理想和不持久,容易产生耐药性等缺点,而且治疗费用昂贵。 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有一种疗效确切,对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有很好的作用,不容易产生耐药性,安全可靠,毒副作用轻微,同时能提高肿瘤患者自身的抗肿瘤的免疫功能的新型治疗方法。 什么是肿瘤生物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是以现代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为基础,利用机体对肿瘤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通过生物手段或使用生物制剂来提供主动或被动免疫以期激活机体对肿瘤的主动免疫排斥反应,进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和根治肿瘤的比较理想的新疗法。对控制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调控机制的深入了解为我们提供了寻找更多的新型且前途广阔的癌症免疫新疗法的有利条件。免疫疗法已成为多种癌症的标准治疗方法。例如:单克隆抗体、免疫佐剂以及致癌病毒疫苗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抗肿瘤疗法。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于2010年4月29日正式批准了肿瘤生物治疗药物Provenge 的临床应用。Provenge 是美国西雅图的一家公司(Dendreon Corp.) 的产品。临床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2011

基础医学导论:纳米材料与癌症治疗

纳米材料与癌症治疗 姓名:刘通通学号:班级:基础二班电话: 摘要:在癌症治疗领域,人们通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进行治疗。临床上用的化疗治 癌药物显示出低的水溶性、较差的稳定性、快速的血液清除并且缺乏对肿瘤部位的靶向性,常常对于正常细胞造成伤害。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载体及mRNA载体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通过梳理纳米技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发展历程,可以明确其发展方向,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一个大概的认识。本文主要就纳米技 术在癌症治疗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现在出现的比较成功的纳米运输药物进行介绍。 关键词:纳米颗粒癌症纳米运输系统基因治疗 1.引言: 癌症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重大难题,传统疗法如化疗往往带给患者莫大的痛苦,并且收效甚微。20世纪70年代,纳米概念首次出现,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诞生了一门以0.1到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分子的科学,那些纳米分子的性能常常有很大的特异性。纳米生物学也孕育而生,而用纳米技术治疗恶性肿瘤是国际肿瘤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逐渐发展了比较完善的纳米给药系统,可以输送药物和小型RNA,定向到达肿瘤部位,从而特异性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关于纳米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发展纳米给药系统;新型高载量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构建纳米载体,用于输送环状DNA,诱导癌细胞的凋亡。 2.纳米载体与基因治疗 基于核酸药物的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或者下调在肿瘤组织中过量表达的癌基因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利用纳米载体进行输送基因可以高效定向起到作用。 2.1纳米生物技术基因治疗载体的特点 在药剂学中,纳米载体是指由纳米生物材料制备,尺寸定在1~1000纳米的药物载体,具有生物兼容性、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和药物靶向传递等良好的特性[1]。 纳米生物技术基因主要有以下特点。1.生物安全性。纳米基因载体一般由具 生物兼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的纳米生物材料制备,基本无毒性,无免疫原性,体内可以代谢降解,生物安全性好[1]。纳米脂质体主要由磷脂及胆固醇合成,由 于其自身的仿生物膜的特点,可以通过与细胞膜的融合和胞吞作用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2.可保护核苷酸。纳米脂质体和纳米粒可以通过表面电荷吸附作用或通过包裹在其中来保护核苷酸不被核酸酶降解。Fattal等研究表明聚氰基丙烯酸烷 基脂阳离子纳米粒负载的寡核苷酸在细胞培养基中具有抗核酸酶的作用,阻止了寡核酸的降解,使得静脉给药体内的稳定性显著提高[2]。3.提高细胞吸收率。大

生物免疫疗法介绍

生物免疫疗法 1、CIK细胞简介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它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细胞群中多数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被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CIK细胞具有增殖速度快、杀瘤活性高、杀瘤谱广及非MHC限制性杀瘤的优点。目前,CIK疗法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2、CI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 (1)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 CIK细胞能分泌穿孔素(proforin,PFP)和颗粒酶(granzyme),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介导杀伤靶细胞。 (2)CIK细胞活化后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发挥抑瘤杀瘤作用 CIK细胞活化后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如IL-2、IL-4、IL-10、IFN-γ、TNF-α等,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反应性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CIK细胞能活化肿瘤细胞凋亡基因,并且CIK细胞内FLIP、Bcl-2、Bcl-xl、DAD1和survivin 等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CIK细胞可以通过Fas/FasL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对肿瘤进行有效的杀伤。 图1 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途径与机制

图2 CI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 3、CIK细胞的临床应用 (1)适应征 近年的临床研究显示,CIK细胞在临床治疗的早、中、晚期恶性实体瘤病例和白血病中均有较好的疗效。CIK细胞生物免疫治疗适用于: 病人在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CIK 化疗、放疗间期结合CIK细胞免疫支持治疗不仅能有效杀灭残留癌细胞,而且可以提高放化疗病人的自体免疫力,起到支持治疗的目的; 微创介入、氩氦刀、Cyber刀等治疗的同时或治疗后辅以CIK细胞治疗疗效更佳; 部分晚期癌症患者,自身体力条件不允许行放化疗的患者; 暂时不宜做手术、介入或其他治疗的肿瘤患者也可先进行CIK细胞治疗,提高身体机能状况,改善生活质量,争取其他治疗机会。 对部分化疗多药耐药瘤株同样具有强大杀伤作用(如p-gp阳性乳腺癌) (2)治疗策略

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新技术生物免疫医保可报销

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新技术生物免疫医保可报销 2012年4月15日CCTV-13《央视报道》治疗技术-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入医保,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党和政府对广大癌症患者的无限关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医疗保险制度的优越性。这真是广大癌症患者天大的福音。 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从患者身上抽取50~100ml静脉血,经过分离和培植15天左右,使得免疫细胞大量增加,达到一定数量后回输给患者的一种新技术,央视曾有多次报道。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已经被列为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治疗技术,特别是对晚期病人尤其有效,它不同于放、化疗,对人体没有危害,没有副作用。生物免疫治疗技术于201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已经被列为治疗肿瘤的第四大治疗技术,它不同于放、化疗,对人体没有危害,没有副作用。央视10套《走近科学》扼杀癌细胞报道了生物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突出作用——患者王志祥经过生物免疫治疗后身体状况逐渐回升,体内到处复发的淋巴瘤在治疗后从影像学角度看已经完全消失。从报道来看,患者王治祥首先被怀疑为胃癌,但在手术治疗中确诊为高度恶性淋巴瘤,此时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对其采取了靶向治疗、自体干细胞加局部放疗,但是病情还是复发了,而且是短期复发。就在患者及家属都已绝望时,其主治医生采用了生物免疫治疗而康复。 2007年9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新增和修订项目(2007)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193 号文件的附件中规定:56 310800024 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输注治疗含药物加无血清培养基、体外细胞培养;包括树突状细胞治疗(DC)次LAK细胞治疗酌情加收。 2012年项目编码:KND48101 项目名称:细胞因子活化杀伤(CIK)细胞输注治疗提前20日采集患者骨髓进行体外树突状细胞培养,提前10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将培养的上述细胞进行混匀,于当日和次日离心富集回输给患者。 以上文件说明,我们的国家早在2007年就将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纳入了医保范围。据网上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陕西、江苏、无锡、南京、天津、湖北、

治疗癌症新兴方法

治疗癌症新兴方法 癌症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健康,现在治疗癌症的方法有很多,都有不错的效果,不过患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采取癌症晚期的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关于新兴的治疗方法 一个癌细胞只要分裂40次,就可以夺人性命,一旦发生转移,手术往往就束手无策,因为手术只能切除肉眼能看到的癌细胞,对于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却无法消除,而一个癌细胞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分裂出十几亿个癌细胞,可直接致人死亡。 放化疗本身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不仅很难从根本上治疗癌症,而且放化疗治疗癌症毒副作用很大,在治疗的过程中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很多患者都很惧怕放化疗治疗。很多患者虽然早期采用了放化疗治疗,但因毒副作用大身体不能承受而不得不中途中断放化疗,即使那些身体素质不错的患者,由于放化疗都具备骨髓抑制的副作用,也导致部分病人因骨髓抑制血相低而无法继续治疗,错失了原本有利的治疗时机。 而特异性生物免疫疗法的介入能消除残存的微小肿瘤细胞,触及到手术、放化疗所不能达到治疗区域,有效遏制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同时还能修复因常规治疗造成的机体损伤,增强治疗效果,巩固疗效。大大降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显着延长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 山西省肿瘤医院的生物免疫治疗具有抗癌谱广、靶向性强、显效性快等显着特点。临床显示,免疫治疗能有效的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且没有明显不良副作用。特别是对于手术后肿瘤患者清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治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发,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膀胱卵巢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显着。 临床治疗还显示生物免疫疗法在治疗胸、腹水患者时,在控制胸、腹水,杀灭胸、腹水中的癌细胞,防治癌细胞转移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即使是对于无法手术或对化疗不耐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也可以起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积极作用。

4.1 运用纳米技术促进肿瘤免疫治疗

运用纳米技术促进肿瘤免疫治疗 1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免疫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后的第四种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临床上运用一些手段抑制或活化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基于免疫系统保护宿主的功能及其具有的特异性,记忆性,一直被认为是具有潜在治疗疾病的方法。被免疫治疗的特征所激励,科研工作者正利用免疫治疗对不同感染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变态反应,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肿瘤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在这些领域中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取到了引人注目的结果。 当前主要的肿瘤免疫治疗可以分为:细胞因子疗法,如IL-2;免疫卡点抗体疗法,如抗CTLA-4,PD-1及PD-L1的抗体;免疫共刺激受体的抗体疗法:如抗CD28、CD134、CD137的抗体;靶向肿瘤的抗体,如HER2单抗、CD20单抗等;肿瘤抗原或抗原肽刺激DC细胞的疗法;基因疗法;CAR-T等。 大部分的免疫疗法都要用到免疫调节因子,这些免疫调节因子往往具有副作用,如何减少或降低副作用对免疫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肿瘤抗原或抗原肽刺激DC细胞的疗法以及基因疗法往往由于抗原或基因易被降解而疗效较差。 纳米载体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1)提高药物靶向性;(2)减轻或者消除局部和全身的毒副作用;(3)协助药物穿过体内各种屏障,实现在肿瘤部位的富集;(4)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增强治疗效果;(5)实现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一体化;(6)联合多种疗法进行肿瘤治疗。纳米载体在肿瘤疫苗、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治疗、抗体介导的免疫治疗及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等方法上均有着卓越的表现。 纳米材料是直径1-1000nm的颗粒,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纳米材料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常用的纳米材料及其特性如图1所示。研究证实10到100 nm的颗粒可以逃避肾脏的清除并能选择性的进入肿瘤组织。因此将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可以提高药物在血循环的时间、增加在肿瘤的分布并且减少毒性。由于纳米材料易于进行修饰,因此将特定的目标分子负载在纳米材料表面能够使其更易被细胞吞噬。纳米材料因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增强免疫治疗的同时能够显著的降低副作用。本综述主要介绍当前的几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纳米技术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的优势。

纳米技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当前应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和特异性, 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也有损害, 因此严重不良反应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近年来, 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纳米科技, 使得能够在微观范围内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合成的化学物质为载体, 制成直径只有 1~100 nm 的纳米级载药微粒———纳米粒。与正常组织相比 , 肿瘤组织的血管丰富、结构特殊 , 表现为血管内皮间隙较大 , 大约为 400~800 nm , 而且淋巴回流较少 , 所以纳米药物可以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地聚集 , 药物浓度较高。 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理化性和极低的毒性, 并且还具有缓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 作为药物或基因载体的纳米粒给药系统, 日益成为癌症靶向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无机纳米材料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 , 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特殊的结构及高稳定性 , 可以克服有机纳米材料的功能单一、可控性差等硬伤 , 在药物输送、医学成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不过 , 对于将来的临床转化 , 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担忧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代谢出体外 , 会在体内不断蓄积而产生毒性 , 甚至产生血管堵塞等严重后果。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做为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卓越代表 , 被公认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传递载体 , 已经被广泛用于磁性纳米颗粒、量子点等功能材料的包覆 , 以降低毒性、提高稳定性 , 开发在体内具有良好稳定性 , 高效低毒、产量高。 在研制出高产量 , 可精确控制颗粒尺寸、外壳厚度、内部空腔大小 , 具有中空和介孔结构的”夹心二氧化硅”后 , 根据肿瘤治疗的需求 , 科学家们一直潜心研究 , 设计可与药物相配伍的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夹心二氧化硅。该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的载药量远高于国际上同类纳米药物载体。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治疗肝癌的抑瘤率提高到 72% , 显著高于多烯紫杉醇静脉注射剂多西他赛的抑瘤率。同时 , 研究发现 , 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能显著降低多西他赛的肝脏毒副作用。此外 , 研究人员对夹心介孔二氧化硅经静脉给药的急性和长期毒性作用进行了系统评价后发现 , 夹心二氧化硅对小鼠的致死性毒性极低 . 夹心二氧化硅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和脾脏 , 并可以逐渐从这些器官代谢出去。这一结果有效证明了夹心二氧化硅的生物安全性 , 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扫平了障碍。这种新

生物治疗癌症

概述 1、定义 生物免疫治疗 生物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着疗效的癌症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对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癌症治疗技术。 2、生物免疫治疗的原理 生物免疫治疗的原理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一方面发挥着清除细菌、病毒、外来异物的功能,另一方面消除体内衰老细胞以及发生突变的细胞(有的突变细胞会变成癌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癌症的最终演变。对于健康的人来说,其免疫系统的强大足以及时清除突变的癌细胞。但对于癌细胞病人来说,普遍存在免疫系统低下,不能有效地识别、杀灭癌症细胞;另一方面,癌症细胞大量增殖,会进一步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癌症细胞有多种机制来逃脱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杀伤,癌症的免疫治疗就是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提高癌症的免疫原性,给机体补充足够数量的功能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激发和增强机体抗瘤免疫应答,提高癌症对机体抗癌症免疫效应的敏感性,在体内、外诱导癌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效应细胞和分子,达到最终清除癌症的目的。 癌症生物治疗,其作用不是杀死全部癌症细胞,而是由于当癌症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后,通过清除微小的残留病灶或明显抑制了残留癌症细胞增殖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癌症免疫治疗正是通过人为的干预,来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杀灭和抑制其增殖。 实验及临床均提示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清除癌症的作用,在原发性癌症手术切除或经氩氟刀等微创手术消融掉局部癌症后,用免疫疗法能杀灭剩余的癌症细胞,消除复发、转移的因素,增大治愈的可能性,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癌症生物治疗已被视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方法。生物疗法包括细胞因子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抗体治疗等。 3、适应症 生物免疫治疗适用于多种实体癌症,包括恶性黑色素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卵巢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喉癌、鼻咽癌、胰腺癌等实体瘤手术后防止复发,也可以用于多发性骨髓瘤、B淋巴瘤和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癌症的复发,还可以用于上述癌症的进一步巩固治疗,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抑制癌症恶化的目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要做几个疗程

肿瘤生物免疫疗法要做几个疗程 生物免疫疗法一般需要做几个疗程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早期的肿瘤患者及时到院治疗,一到两个疗程就可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实现临床治愈,只需后期定期的复查既可;而对于一些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讲,一到两个疗程可能起到的就是控制肿瘤的发展,如果想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需要采取一些综合治疗方案,或是增加一到两个疗程的生物治疗,所以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您目前的身体状况进行确定。不管治疗需要几个疗程,患者都不会有任何不良反应。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重启肿瘤患者免疫系统 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诞生填补了手术、放化疗等常规疗法的不足,其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疗效。 生物免疫治疗应用免疫细胞群谱广,可以有针对性地联合应用多种免疫细胞,实现对不同肿瘤实施“个性化”免疫细胞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手术后的肿瘤患者使用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清除体内散在癌变细胞,预防多种肿瘤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如肝、肾部位肿瘤;食管、胃、肺、肠、乳腺等肿瘤患者在生物免疫治疗与放化疗结合使用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好的协同作用和疗效维持效果,大大改善了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放化疗反应;处于康复期的肿瘤患者采用生物免疫治疗进行巩固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生长,维持疗效,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机会和存活时间。 生物治疗肿瘤分为两大类,DC-CIK生物治疗和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多细胞(高纯度NK)免疫治疗是目前肿瘤(癌症)治疗最先进的技术。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为了弥补单一使用“DC-CIK细胞”抗肿瘤的缺陷,在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免疫治疗(DC-CIK疗法)经验的基础上,增加(高纯度)NK、CD3AK、NKT三种免疫细胞的多细胞治疗模式,针对不同患者、不同阶段,有选择性地运用具有特异性的靶向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复发,并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可独立使用,与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效果更佳。以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治疗目标来指导癌症治疗,能从患者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着眼于癌症病灶本身,是患者最好的选择。 多细胞免疫治疗具体流程 (一)与患者沟通交流 这个过程主要是为了让医生了解患者的大概病情,从而初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肿瘤多细胞免疫治疗 (二)检查并确定治疗方案 为患者做一些常规检查,客观详细分析患者病情,查看患者是否对多细胞免疫治疗存在禁忌症,如果符合多细胞免疫治疗的各项客观条件要求,专家会给患者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三)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治疗方案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后,便可以进行细胞采集,提取患者80ml-100ml 血液,这个过程患者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控制癌细胞复发或转移就可治愈癌症

控制癌细胞复发或转移,就可治愈癌症 日前,中国肿瘤复发或转移研究方面的专家指出,肿瘤不可怕,复发或转移才可怕,如果能成功控制癌细胞复发或转移,就可治愈癌症。 据专家介绍,复发或转移是导致大多数实体瘤患者死亡的真正因素。实际上转移过程对单个肿瘤细胞来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任务。原发癌以外的组织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很不利,肿瘤细胞需要获得新的突变来适应新的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转移是一个效率很低的过程,大部分肿瘤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会死掉。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数目十分庞大,而且肿瘤细胞很容易获得新的突变,总有一部分肿瘤细胞可以通过积累突变成功转移,并且在转移灶有生长上的优势。因此,复发或转移不可避免。为了阻断转移,我们需要发现驱动复发或转移的突变类型并干预相应的分子。如果我们做到成功阻断转移,就可以挽救90%以上癌症患者的生命,也就是说可以治愈大部分癌症。 目前,肿瘤传统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放疗、化疗,然而这些常规的治疗方法不能很好阻止肿瘤细胞的复发或转移,从而造成了为什么很多患者在进行治疗后仍然因为复发或转移而离世。2008年,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诊疗中心的CLS生物细胞免疫疗法的诞生,弥补了这一缺失,成为了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第四大疗法,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复发或转移。 据悉,该中心从成立开始,就与美国多所免疫学、细胞学实验室合作,开展了“自体细胞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为此医院建设了300平方米的整体千级、局部百级洁净,附合GMP标准的生物免疫细胞实验室,为生物细胞免疫疗法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据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诊疗中心主任王顺涛介绍,人体每天都会因自然的大量细胞更新或外界刺激而导致部分细胞突变产生癌细胞,机体免疫系统和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肿瘤的最终演变。当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低下、不能识别肿瘤抗原、或者不能递呈肿瘤抗原信号,从而使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对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与清除,成为肿瘤发生的主要原因。"自主抗癌"是一种细胞免疫疗法,它通过提取人体最有力攻破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对其进行诱导、扩增、激活,使其具有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的能力后再回输到病人体内,通过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的方式来抑制或消除肿瘤的生物细胞免疫疗法。以免疫治疗为主体的肿瘤生物治疗已被公认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其疗效已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得到验证。

纳米技术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当前应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缺乏靶向性和特异性,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组织也有损害,因此严重不良反应使患者遭受极大痛苦。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交叉性新兴学科领域 --------- 纳米科技,使得能够在微观范围内利用 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合成的化学物质为载体,制成直径只有1-100 nm的纳米级载药微粒 --------- 纳米粒。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的血管丰富、结构特殊,表现为 血管内皮间隙较大,大约为400^800 nm ,而且淋巴回流较少,所以纳米药物可以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地聚集,药物浓度较高。 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理化性和极低的毒性,并且还具有缓释性和表面可修饰性等特点,作为药物或基因载体的纳米粒给药系统.曰益成为癌症靶向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无机纳米材料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后起之秀,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特殊的结构及高稳定性,可以克服有机纳米材料的功能单一、可控性差等硬伤,在药物输送、医学成像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不过,对于将来的临床转化,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一直是人们扌日忧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代谢出体外,会在体内不断蓄积而产生毒性,甚至产生血管堵塞等严重后果。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做为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卓越代表,被公认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传递载体,已经被广泛用于磁性纳米颗粒、量子点等功能材料的包覆,以降低毒性、提高稳定性,开发在体内具有良好稳定性,高效低毒、产量高。 在研制出高产量,可精确控制颗粒尺寸、外壳厚度、内部空腔大小,具有中空和介孔结构的”夹心二氧化硅”后,根据肿瘤治疗的需求,科学家们一直潜心研究,设计可与药物相配伍的新型药物载体材料夹心二氧化硅。该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的载药量远高于国际上同类纳米药物载体。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治疗肝癌的抑瘤率提高到72% ,显著高于多烯紫杉醇静脉注射剂多西他赛的抑瘤率。同时,研究发现,夹心二氧化硅装载多烯紫杉醇能显著降低多西他赛的肝脏毒副作用。此外,研究人员对夹心介孔二氧化硅经静脉给药的急性和长期毒性作用进行了系统评价后发现,夹心二氧化硅对小鼠的致死性毒性极低?夹心二氧化硅的靶器官主要为肝脏和脾脏、并可以逐渐从这些器官代谢出去。这一结果有效证明了夹心二氧化硅的生物安全性,为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扫平了障碍。这种新型夹心二氧化硅纳米载药系统治

生物免疫治疗的优缺点

生物免疫治疗的优缺点 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着我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也是一种致命率较大的疾病。当我们患上这种疾病的时候,就代表着我们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开始了倒计时的日子。癌症不仅仅是一种致命性较大的疾病,它还会让很多的症状出现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的身心健康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医疗界中,因为癌症死亡的人不在少数。即使看惯了死亡的医护人员,看到癌症对患者的折磨,还是会产生恐慌感。癌症会在患者的身体中出现很多的症状,尤其是疼痛这种症状。疼痛会贯穿癌症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承受不住疼痛的折磨,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为此,癌症治疗成为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癌症一般都会使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这三种治疗方式。但是这三种治疗方式却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他们都会在患者的身体中出现很多的副作用,让患者苦不堪言。 为了弥补这三种癌症的治疗方式,在医疗人员的研究下,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出现了。它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技术,可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癌症患者的痛苦。 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一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多细胞免疫治疗即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用自己的细胞治自己的病),它是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用自己的细胞治疗自己的病,不仅无明显毒副作用,还能改善免疫功能,故不会发生排异,治疗更简便、安全。 多细胞免疫治疗是采取患者外周血,经过培养增殖,培养出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的DC细胞和直接杀伤肿瘤的CIK细胞,还有识别杀伤癌细胞能力最强的高纯度的NK细胞,以及NKT细胞和CD3AK细胞,再以打点滴的方式回输患者体内,五种细胞强强联合,能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有效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多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联合手术、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不同肿瘤实施“个性化”免疫细胞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这种联合应用多种免疫细胞实施个性化治疗的技术与方案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的优点: 效果确切,有效率高:对有些癌症,有效率高达90%。 无放、化疗毒副作用,病人不痛苦,耐受性好,杀瘤特异性强。 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对多发病灶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同样有效。 可以帮助机体快速恢复被放、化疗破坏的抗癌免疫系统,提高远期抗癌能力。

什么是癌症的生物治疗

什么是癌症的生物治疗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癌症专家分析指出,传统的癌症晚期治疗方法是放疗和化疗。放化疗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有效的控制病情,但放化疗有很强的副作用,它们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而这些细胞与组织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对于体质比较弱的患者来说,进行放化疗无疑是雪上加霜。手术治疗是治疗癌症的首要手段,但手术对于微小的病灶是无法清除的,故存在着复发和转移的风险。生物免疫治疗的出现,是对传统治疗方法的有力补充,晚期癌症患者,经生物免疫治疗,可稳定病情,改善生活质量,迅速提高自身免疫力并且延长患者生存的时间。 简单的说,肿瘤生物治疗就是提取癌症患者体内不成熟的免疫细胞,应用国际最新的生物技术在体外培养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生物治疗能够清除癌症患者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更好的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 癌症生物免疫治疗在抑杀癌细胞的同时会提高免疫力,保护机体正常机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延长其生存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手术后患者,手术后复发患者,放化疗无效或者不能进行放化疗的患者来讲,生物免疫治疗都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或当肿瘤患者已接受手术或放射治疗,或化疗缓解后,运用生物免疫治疗预防复发或转移,巩固其疗效。 与传统治疗癌症的方法不同,以往的手术、放化疗因为伤害大、副作用大,患者的体质会急剧变差,很多患者在治疗时感觉生不如死。生物免疫治疗癌症填补了手术、放化疗等常规疗法的不足,其不但具有清除患者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患者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 生物免疫治疗癌症优势 1、效果确切,有效率高。 2、无放、化疗等明显毒副作用,病人不痛苦,耐受性好,杀瘤特异性强。 3、能够激发全身性的抗癌效应,远期抗癌效果好。 4、可以帮助机体快速恢复被放、化疗破坏的抗癌免疫系统,提高抗癌能力。

癌症诊断纳米材料治疗应用

癌症诊断纳米材料治疗应用 近年来,癌症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在我国胃癌、 肝癌和肺癌是3种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早期的癌症难以发现,而癌 细胞又易通过淋巴血管等途径转移扩散,导致癌症的治愈居高不下。目前临床癌症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然而,手术治疗存在高风险、创伤面积大和易复发的缺点;放疗和化疗在 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正常生理功能受损。因此,人类急需开发新型的癌症诊疗策略攻克这一医学难题。纳米 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策略,纳米材料具 有良好的光学性质、磁学性质和电学性质,利用这些性质,人们可 以开发出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传感器进行癌症诊断,也可以制备药物 载体进行靶向释放药物。通过不断优化纳米材料,人们构建起来稳定、高效的纳米诊断系统和治疗系统,这将为癌症的诊疗提供强大 的技术支持,纳米材料在癌症的诊疗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如检 测信号强特异性高、对癌细胞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能降低药物的 剂量减轻药物的副作用等。然而,目前大多数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都停留在基础阶段,特别是在癌症的诊疗过程中面临安全性和代谢 等问题,因此开发性能优良的纳米材料依然是今后科研工作的重点。 1超顺磁铁氧化物纳米颗粒 超顺磁铁氧化物纳米颗粒通常是人工合成的磁性纳米颗粒,包 括纳米级的γ-氧化铁、α-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这些纳米颗粒具 有超顺磁性,在磁场作用下能够迅速磁化,并达到磁饱和状态,当 磁场消失后,又能立刻去除磁化作用,因此能够对其进行导向标靶,引导其到达生物组织的特定部位,提供诊断和治疗的靶向性。超顺 磁铁氧化物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应用要满足以下条件:1)颗粒尺

癌症百科:生物治疗

癌症百科:生物治疗 *导读:生物治疗是指通过生物反应修饰剂(BRM)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它的出现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主要手段。…… 生物治疗是指通过生物反应修饰剂(BRM)对肿瘤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它的出现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已发挥了明显的作用,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主要手段。 生物反应修饰剂这一概念是由奥德汉姆在1983年首先提出的。它是指来自生物体自身的并可通过调动机体固有的防御功能去抵御肿瘤的一些分子和细胞,它们既是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应答的效应机制,也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生物反应修饰剂是传统的肿瘤免疫、现代免疫生物学和生物高技术三位一体的产物,这一概念涵盖了以前免疫增强剂或免疫调节剂的内容。生物反应修饰剂概念的深入扩展,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成功,为单克隆抗体、重组细胞因子等内源性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开辟了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领域。 生物治疗是近十余年来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肿瘤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肿瘤方法。早在17世纪,有人发现乳腺癌患者如同时发生了其他部位脓肿,可使乳腺癌消

退。直到本世纪50年代才逐渐兴起了生物疗法,如卡介苗、转移因子等在临床上的应用,治疗肿瘤收到一定的效果。经过不断发展,在80年代以后,医学界才称之为“最新生物疗法”。生物疗法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肿瘤患者的全身免疫功能,使肿瘤逐渐缩小消失,现已成为继外科、放疗和化疗后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重要的治疗肿瘤手段。 哪七类肿瘤男人更易得虫咬勿乱敷药小伤变癌症肺结核合并肺癌有10大预警 2009国人防癌新行动! 得了乳癌≠告别性生活最佳防癌食物“前三甲”微波炉会致癌纯属谣传揭密易患癌症的十大人群什么病最容易变成癌远离癌症的九种生活习惯 想了解更多肿瘤的相关知识,请点击癌症频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