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62.25 KB
- 文档页数:4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分类及防范措施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和
药物反应,有时会出现接种不良反应。
按照发生的时间和症状,可以
将接种不良反应分为即时反应和迟发反应。
接下来介绍预防接种不良
反应分类及防范措施。
1.即时反应
即时反应是在接种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生的反应,症状包括发热、头晕、呕吐、皮疹、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防范措施:
①在接种前进行充分的评估,排除过敏、心血管、妊娠等不适合
接种的人群。
②接种时注意观察,发现有不适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③在接种前告知接种者及家属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制定紧急处置
方案。
2.迟发反应
迟发反应是在接种后数天到数月内发生的反应,症状包括全身不适、皮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神经系统疾病等。
防范措施:
①遵守接种程序,遵循接种剂量和接种间隔建议。
②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包括接种前和接种后注意个人卫生、保持
充足休息等。
③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妊娠妇女、免疫缺陷患者、患有慢性疾病
的人群,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总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需要充分评估、注意观察、制定紧急处
置方案和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预防接种的效果,保护大家的身体健康。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及接种后的护理预防接种是由专业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医疗卫生人员,根据疫苗说明书,掌握疫苗的性能及特点,采用预防接种方法,将合格的疫苗直接在受种者体内接种。
目前我国儿童必须要接种的一类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等,通过接种这些疫苗可以使儿童获得一定抵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提高儿童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一般来说,在给孩子接种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孩子在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要观察孩子有无不良反应1、局部红肿(1)局部红肿的程度在0.5-l cm之间,多见于上臂外侧。
接种后2—3天内,红肿逐渐消失,然后再形成硬结,局部可出现硬结周围红肿。
个别小孩可在接种部位出现暂时性硬结,2—3天内消失。
(2)接种部位出现的硬结是暂时性的,一般1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如果硬结处有压痛,经数天后可自行消退。
在接种部位有化脓性感染也是局部红肿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必须到医院诊治。
(3)如果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硬结较大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处理。
2、发热(1)轻度发热一般无任何不适,但在接种后24—48小时内,如果患儿体温达38.5℃以上时可以吃退热药。
如果高热不退者可适当选用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烧药物(如物理降温无效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一般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受凉导致感冒、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2)如果孩子持续发热或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的方法。
也可用退热贴或冰枕等物理降温方法进行降温,但降温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防止因过度降温而发生体温过低等情况。
(3)接种疫苗后应多给孩子喝水,以保证血液循环畅通、预防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或休克。
但不要吃得太多、太饱,以防食物进入血管或发生呕吐。
3、全身不适(1)一般反应: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这类反应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1)事先审查病人的健康状况,确定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2)在接种之前,记录好接种者的既往病史,以及所有使用的药物及
其抗原,并应确认这些药物没有抗疫苗作用。
(3)应正确存放疫苗,防止污染及变质。
(4)应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针头,避免接种者感染感染性疾病。
2、处理接种不良反应:
(1)对于轻微���症(如发烧、轻度全身不适),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缓解,如喝水、轻轻按摩肌肉进行解痉技术,以减轻疼痛。
(2)对于中重度的不良反应,应立即给予抗原物质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如维生素K、抗过敏药物、免疫抑制剂等。
(3)如症状严重时,应及时送医院进行处理,以及进行临床治疗,以
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4)定期复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观察恢复情况,及时应用止血、营养代谢等治疗手段,让病人恢复正常。
乡卫生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范本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乡卫生院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当采取及时、科学的处理措施,保障接种对象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一份乡卫生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范本,供参考。
一、概述乡卫生院是乡镇居民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接种场所,预防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是乡卫生院的重要职责之一。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旨在规范乡卫生院在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时的操作流程和措施,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接种对象的健康和安全。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1. 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一般不适症状,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
2. 轻度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不适症状较严重,需要加强观察和处理,如过敏反应、持续发热等。
3. 中度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较重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处理并进行进一步观察,如高热、呼吸困难等。
4. 严重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威胁到生命安全,需要立即处理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三、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流程1. 预防接种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对象及家长提供充分的知情同意和告知,告知接种的重要性、安全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及过敏史等,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2. 预防接种过程:(1)接种前准备:查看接种对象的疫苗接种证明、健康档案等信息,确认接种对象身份和接种适龄。
(2)接种注射: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接种注射,确保接种器具的清洁消毒和针头的正确使用。
3. 预防接种后:(1)观察期:接种后应让接种对象及家长等待一定时间,在场地内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2)不良反应处理:根据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局部红肿可轻度观察,过敏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与上级医疗机构联系,做好转诊准备。
四、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措施1. 副反应处理:(1)局部红肿:通常为正常的接种反应,可给予局部冷敷或口服退烧药物缓解症状。
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但有时会引起一些反应。
以下是常见的预防接种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疼痛或不适:注射过程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灼热感或不适。
护理人员可以提供温暖的
压迫或按摩注射部位来缓解不适感。
2.肿胀和红肿:接种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肿胀和红肿。
可以应用冰敷或凉湿敷布来缓解
症状。
避免搔抓或用力揉搓注射部位。
3.发热:接种后,轻度发热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多饮水、穿着轻便衣物,保持室内环境凉
爽,以帮助体温调节。
如果发热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向医务人员咨询。
4.不适或疲倦:接种后,有些人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疲倦。
休息和充足的饮水可以帮助恢复
体力。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5.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某些疫苗成分过敏,引起过敏反应。
在接种前告知医务人员有
关过敏史。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发红、荨麻疹或其他严重过敏反应,请立即就医。
6.注意观察:接种后,密切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和症状。
记录接种日期和接种疫苗的类型。
如果有异常反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报告。
7.完善免疫程序:根据计划接种表,确保按时接种所需的所有疫苗。
遵循政府或医疗机构
的建议和指导,以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预防接种反应是轻微的,通常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然而,如果出现严重或持续的反应,或者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咨询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建议。
护理人员在接种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护理,可以帮助接种者渡过不适期,并确保免疫接种的顺利进行。
几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疫苗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接种疫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异常反应。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疫苗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
1. 注射部位疼痛和红肿: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和红肿的反应。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冰敷或温敷的方法缓解不适感。
如果疼痛和红肿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 发热:接种疫苗后,有些人会出现发热反应。
通常情况下,这种发热是正常的免疫反应,会在一两天内自行消退。
可以使用退烧药物缓解症状,但使用药物前最好咨询医生。
3. 皮疹和过敏反应:部分人在接种某些疫苗后会出现皮疹和过敏反应。
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有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紧闭等,应立即就医,因为这可能是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紧急处理。
4. 神经系统反应: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肌无力等。
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5. 胃肠道反应:某些疫苗接种后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通常情况下,这种反应是轻微的,并在一两天内自行缓解。
可以适当调整饮食,避免辛辣食物,多饮水,清淡饮食,有助于缓解症状。
无论何种疫苗异常反应,重要的是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接种疫苗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过敏史,避免接种对自己有风险的疫苗。
在接种后应密切观察自己的反应情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疫苗接种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但我们也应该关注自身的健康情况,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膁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疑似接种反应及处置原则芀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袈 1 全身反应芄 1 临床表现薂接种灭活疫苗后少数受种者 24 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 天,很少超过 3 天;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 2~4 小时即有发热,6~12 小时达高峰。
.蚈 2 处置原则薇受种者发热在 37.5 ℃以下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
受种者发热超过 37.5 ℃,或 37.5 ℃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莃 2 局部反应羃临床表现有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 小时或稍后,少数受种者出现局部红肿,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 30mm ,一般在 24 ~48 小时逐步消退。
莀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 2 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 8~12 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莆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
蒃 3 处置原则红肿直径和硬结< 15mm 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肀红肿直径和硬结 15mm ~30mm 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 10 ~15 分钟。
红肿和硬结直径> 30mm 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袈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膅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薃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判定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薀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膈 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蚃 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袂 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肈 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羇 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螃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为预防或尽可能减少接种后异常反应的发生,及时调查、处置和上报可能出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____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强化监测、科学防控;加强宣传、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____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等。
(二)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同一时间、同一接种地点和/或同一种疫苗、同一批号疫苗发生的____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疑似异常反应事件。
(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使用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____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四)以下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2、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3、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4、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5、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的;6、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三、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的分级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遵义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事件分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分为:1、一般事件。
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医学事件,非群体性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事件,无人员死亡,未引起公众高度____。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急处置预案范例一、前期准备1. 提醒接种者注射前咨询医生以了解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并告知过敏史,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更准确的评估。
2. 接种单位建立充足的应急救治设备和用品,包括呼吸机、抗过敏药物、抢救药品等。
3. 培训接种工作人员熟悉各种异常反应的识别和处置技能,包括与相关机构建立联络渠道,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二、异常反应的分类和识别1. 轻度异常反应:包括短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局部疼痛、红肿等。
接种单位应当密切观察接种者,及时给予心理安抚和必要的护理。
2. 中度异常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疲乏、皮疹、呼吸困难等。
接种单位应当及时安排接种者就近就医,并与医疗机构保持紧密联系,提供详细的病历资料和接种情况。
3. 重度异常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高热、严重呼吸困难、抽搐等。
接种单位应立即报警求助,并按照急救流程进行抢救,同时通知相关医疗机构做好接诊准备。
三、应急处理流程1. 接种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区域,确保接种者与其他人员相隔一定距离。
2. 在出现异常反应后,接种单位应首先进行现场初步评估,包括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观察病情发展趋势等。
3. 对于轻度和中度异常反应,接种单位应提供相应的安抚和护理,同时与就近的医疗机构协商,决定是否就近就医。
4. 对于重度异常反应,接种单位应立即报警求助,并按照标准急救流程进行抢救。
同时通知接种者家属,并与相关医疗机构协商,尽快将接种者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5. 接种单位应详细记录接种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接种疫苗种类、接种后反应症状、接种后是否就医等,以便后续研究和跟踪。
四、异常反应的跟踪处理1. 接种单位应及时向接种者家属提供详细的异常反应处理情况,并告知后续的监测和治疗措施。
2. 接种单位应积极与相关疾控机构合作,向其报告接种异常反应情况,并按照相关要求提交病例资料和样本。
3. 相关疾控机构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对接种异常反应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提供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指导。
几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疫苗接种异常反应也时有发生。
一旦出现异常反应,正
确采取处理方法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以下介绍几种疫苗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以及对应
的处理方法。
1. 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
疫苗接种后出现轻度发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通常在接种前用温水洗手,勿用冷水
以避免感冒,接种后可用温水冷敷额头以降低体温。
如果体温过高,可以服用退烧药物,
但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高热和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接种部位出现疼痛和红肿,这种现象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
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可以使用冰敷或温敷来缓解疼痛。
出现感染症状或脓肿时,应及时就医。
极少数人可能会对疫苗成分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皮疹、流涕、头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一般过敏反应,可以使用口服抗组胺药来缓解过敏反应。
但如
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应立即就医。
少数人会出现神经系统反应,如面部肌肉麻木、晕厥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休息
并取得医生的建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接种过程中发生晕厥的人,应在医护人员的
照顾下躺下,同时将头低于身体,待症状缓解后才能起身。
总之,疫苗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
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使异常反应尽
早缓解,降低疾病风险,同时提高人们接种疫苗的信心。
几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
疫苗接种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但是在接种中也有可能会发生异常反应。
这些异常
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但是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接种疫苗前,要做
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可能发生的异常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一、过敏反应
1.症状: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疫苗反应,轻微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疹、水肿、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疼痛、瘙痒等。
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
呼吸急促、喉咙紧闭、无法呼吸、心律不齐、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
2.处理:轻微的过敏反应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或者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局部
处理。
严重的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止注射,给患者进行急救和治疗。
二、神经系统反应
1.症状:神经系统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呕吐、癫痫、昏迷、截瘫、偏瘫、面瘫、共
济失调等。
2.处理:此类异常反应需要立即停止注射,尽快转移到医院进行治疗。
1.症状:消化系统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等。
四、局部反应
1.症状:局部反应是最常见的疫苗反应之一,包括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温度
升高等。
2.处理:这种反应大多是轻微的,可以使用冰敷或者热敷来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严重
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咨询医生并接受适当的治疗。
总之,在接种疫苗之前,一定要先咨询专业医生并全面了解所接种疫苗的相关信息,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错误。
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自身健
康。
几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
疫苗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然而,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异常反应。
针对不同的反应,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进行处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疫苗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及处理的方法。
一、疫苗局部反应
疫苗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疼痛、压痛、红肿、硬结等症状。
这种反应是比较
常见的,一般在接种后的1-2天内出现,3-5天内逐渐消失。
如果疼痛不明显或不明显,
只是有轻微的肿胀,可以给患者敷一些热敷物或者用冰袋冷敷,但不要用热水袋。
如果有
明显的疼痛,可以用普通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发热。
三、过敏反应
有些人对某些疫苗会出现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瘙痒、皮疹、呼吸急促、眼
部水肿等。
如果患者有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务人员会给患者使用一些抗过敏
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氯雷他定等。
四、接种后反应严重
有些人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较严重的反应,如高烧、昏迷、惊厥等。
这种情况需要
立即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接种疫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方法,但在接种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
适反应。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反应的处理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保障他们的健康。
如
果出现较严重的反应,应立即就医,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常见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我们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为了宝宝的健康,使宝宝免受常见传染病的侵扰,从宝宝出生开始,就给宝宝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各种传染病,比如乙肝、水痘、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
在接种疫苗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给宝宝带来伤害,给宝爸宝妈带来心理上的困扰,下面就常见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一下介绍。
我们一般把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分为两类,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一般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局部红肿、硬结、过敏性皮疹,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异常反应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一、发热
发热是疫苗接种后一种常见的一般反应,偶合发热非常常见,即宝宝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
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疫苗发热,多数温度低,持续时间短,1-3天,不需任何处理即可痊愈,极少数会出现高热。
偶合发热,温度可能会较高,持续时间长,必须进行治疗。
宝宝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
宝宝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低热长期不退,也应及时就医。
有热惊厥史的宝宝,低热也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二、局部红肿
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伴疼痛。
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红肿也是疫苗接种后一种常见的一般反应。
红肿直径<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红肿直径在15~30mm的局部反应,早期冷敷,用干净毛巾包住冰块或冰水混合物,敷于接种处,能让局部温度降低,会逐渐使血管收缩,减少组织充血,可消炎化痛,阻止硬结发生。
红肿一般在24小时内就会达到高峰,红肿发展初期,症状不明显,家长很难发现。
家长发现红肿,基本上已到极期。
冷敷注意事项:1、时间不能持续过久,每敷20-30分钟应停一会再敷;2、经常观察皮肤变化,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麻木
感应,表示静脉血淤积,应停止冷敷,否则会造成冻伤,特别是儿童皮肤非常敏感,3、不建议用湿毛巾,避免泡开针眼,引起感染。
晚期热敷,准备温热水适量,放平热水袋,去塞,灌入热水至1/2~2/3满,逐渐放平,排尽袋内空气,拧紧塞子,倒提热水袋并轻挤一下,检查是否漏水,然后擦干表面,装入布套,放于接种部位;也可以用干净的热毛巾代替;每日数次,每次15分钟。
热敷可增强局部循环,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散。
注意事项:1、水温不宜超过50℃,以避免烫伤。
2、避免热水袋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
3、热敷和冷敷顺序一定不能弄错!土豆片敷,采用新鲜土豆片洗净后切成厚3~5mm薄片,覆盖在患处,外敷面积稍大于红肿部位面积,1~2h更换1次。
土豆含有大量的淀粉,具有高渗的作用,且含有胆甾烷衍生物茄碱及龙葵碱,具有兴奋平滑肌和加速血液流通的作用,从而可使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消失,具有散淤、消肿、止痛、消炎、促进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
红肿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三、硬结
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硬结,一般在急性炎症(红肿)后,吸附剂不易吸收,炎症持续时间较长,局部形成硬结。
可用处置方法:1、热敷,方法同前。
2、硫酸镁溶液外
敷,0.50%硫酸镁50ml,加热水10ml,热敷15-20分钟,上按热水袋保温,每日2-3次。
3、外敷10%复方鱼石脂软膏,可消肿和缩短硬结持续时间。
4、外敷云南白药,白药用食醋溶解,上复纱布,用食醋保湿。
以上方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炎消肿,促进硬结软化、消退。
四、过敏性皮疹
荨麻疹最为多见,接种后数小时至数日发生。
先有瘙痒随后发生水肿性红斑、风疹团。
皮疹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压之褪色。
速起速退,不留痕迹。
有奇痒。
还可能出现麻疹样皮疹,大斑块样皮疹,一般出现在躯干部,皮疹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大部分皮疹压之褪色。
处置方法,1、鼓励宝宝多喝水或输液,促进体内致敏物质的排出。
2、症状轻微可无需处理。
3、可根据病情适当服用抗过敏药物或解毒药。
4、皮疹有破溃要预防继发感染。
严重者要立即就医。
接种疫苗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其实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是很低的,尤其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更是极低,为了宝宝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及时给宝宝接种疫苗,以抵抗各种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