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定稿版
- 格式:docx
- 大小:56.59 KB
- 文档页数:42
教研方法复习资料一、了解1、从研究的范围分,教育科研分为宏观研究、微观研究、中观研究。
宏观研究是对教育系统较大范围内的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
微观研究是对教育问题的某个单独因素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中观研究是介于两者之间,对一个范围、领域、部门的研究。
2、课题选择的原则:目的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原则。
3、课题选择的方法:问题筛选法、经验提炼法、资料寻疑法、现状分析法、意向转换法。
4、按性质和复杂程度分,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26)5、零次文献: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作出的实况记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也可以视为第一手文献。
包括未发表付予的书信、手稿、草稿和各种原始记录。
6、一次文献:一次文献也称为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的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7、非文字资料:包括校舍、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在教育科研资料分布中主要指声音、图像等电子方式记录有知识的载体,通过视听觉传递知识,更直接、精炼、形象。
8、文献检索的过程:分析准备、搜索阶段、加工阶段。
9、隐蔽观察法:在观察中,被观察者一旦发现观察者的意图,就会不同程度地作出某种改变,进而影响观察材料的真实性。
为了观察时,使观察对象自然、放松,往往采用铜管单向透光玻璃、观察仪器等进行观察,让观察对象不知不觉,这就是隐蔽观察法。
10、抽样观察法的具体方法:时间抽样观察法、场合抽样观察法、阶段抽样观察法。
11、观察原则:可观察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典型性原则。
12、教育观察实施的主要途径:实地观察;课堂观察;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列席学校的各种会议;结合个别谈话。
13、教育观察(观察)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选择最佳观察位置2、善于辨别重要的和无关的因素3、善于抓住引起各种现象的原因4、善于抓住观察对象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
教育研究方法
题型
一、判断题(35*1′)
二、简述题(3*5′)
三、理论分析题(1*10′)
四、材料分析题(1*15′)
五、设计类题目(1*25′)
重点阅读章节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章、第三章第一二节、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一二三节、第七章、第八章第一二节、第九章
1.文献检索的含义P12
2.文献的类型P 13
3.界定变量内涵的方法:概念性定义与操作性定义P 20-21
4.变量的类型P 23-24
5.研究假设的含义P25
6.假设的类型P25-26
7.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P28
8.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P28
9.课题设计论证的书写P32-33
10. 观察的定义P36
11. 观察的类型P41-42
12. 观察的一般顺序P43-44
13. 取样观察P45-47
14. 研究假设P57
15. 实验变量P58-59
16. 实验程序P59-60
17. 实验效度P61
18. 实验设计模式P65
19. 问卷的含义P75
20. 抽样P75
21. 问卷编制的一般程序P81-85
22. 信度P85-86
23. 效度P87-88
24. 访谈的含义P94
25. 访谈的实施P99-100
26.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P101-102
27. 案例研究P112
28. 案例研究的分类P116-118
29. 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概念P134
30. 田野调查的概念P141
31. 田野调查的特点P142-143
32. 行动研究的定义P182
31. 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P190-191。
教育研究方法1、学校教育科研有哪些特点答:①研究主体的群众性;②价值取向的三重性,即出成果、出成绩、出人才的和谐统一;③研究内容的实践性;④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2、案例写作要遵循什么格式答:案例写作研究报告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没有统一的格式要求。
但依照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规范,案例研究报告一般会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文献回顾与评论、解释性框架与研究方法、研究资料的分析展示、研究讨论、研究结论与建议等部分。
3、行动研究有什么优势与特点答:行动研究的优势:将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优势相结合,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没有不实践的研究,也没有不研究的实践,强调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的结合;行动研究特征:①参与与合作,②实践与研究,③研究与反思,④评价与推广。
4、实验研究怎么分类答:①按研究目的,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②按研究中涉及到的自变量数目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多因素实验;③按研究中变量控制的严密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④按研究情境的不同,可分为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
5、教育研究有哪些原则答:①客观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可靠性原则;④创造性原则;⑤科学性原则;⑥人文性原则。
6、文献研究一般是怎么做答:①要注重对文献的阅读与分析;②要进行文献记录;③要整理文献目录;④依据体例撰写文献综述。
7、衡量教育实验研究的指标是什么8、选择研究的时候,样本容量一般有什么样考虑,是不是越大越好?答:样本容量一般来说越大越好,样本大可以提高被调查者的内部差异,从而提高效度。
抽样的容量按照问卷要求通过统计计算,但一般是每个类型不得低于30。
9、问卷法有什么的特点答:问卷调查法具有如下优点:一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可以量化的信息,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二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量化,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三是问卷调查的结果客观性强,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质性研究中因人而异的主观性;四是问卷调查可进行大规模的调查。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整理(应考版)导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及结构版本1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曾继云)题型:(选择、连线、简答、论述、设计与分析)四个层次:1、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哲学方法论◆横断科学方法论----“三论”、系统科学与复杂科学◆学科群方法论2、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若干新术语:◆行动研究与书斋式研究◆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田野研究◆草根研究◆实地研究◆生活体验研究3、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理论研究法◆教育历史研究法◆教育比较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问卷与访谈)◆教育实验法4、教育研究的辅助技术◆选题的方法与技术◆教育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术◆抽样方法与技术◆教育测量技术◆教育统计技术◆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方法与技术一、萌芽期(古希腊—16世纪)主要特点:1、研究方法主要是直觉观察和简单类比、研究成果,经验性强,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程序:观察归纳演绎科学性原理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直觉归纳法2、教育研究具有相互的辩证法色彩中国古代教育研究:文与道言与行知与行学与思师与生二、初步发展期(17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初)主要特点:1、教育研究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况,走上了理性化系统化的道路。
标志,出现了一大批教育大师和教育著作。
2、受哲学发展水平的影响。
形成了两种以不同哲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研究范式,归纳法、演绎式,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
(1)经验论:培根,强调归纳法、实证研究观察—实验方法的体系:观察归纳实验解释性原理(2)唯理论:迪卡尔、莱布尼茨,强调理性演绎、思辨研究。
3、心理学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基础“教育学心理学化运动”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伦理学—教育的目的。
心理学—教育学4、实验法在教育研究中得到初步应用19世纪科学主义思潮、裴斯泰洛齐,1774初等教育与手工业劳动相结合的实验、欧文,19世纪初教育与机器大生产相结合的实验。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引言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对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进行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的复习重点。
二、研究方法概述1. 教育研究的定义和意义2. 教育研究的分类和步骤3. 教育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三、问题研究与假设1. 研究问题的确定与构建2. 假设的提出与验证3. 问题研究与假设的关系和作用四、研究设计与方案1. 研究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要素2. 实验研究设计与非实验研究设计的区别与特点3.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评估五、数据的采集与处理1. 数据采集方法的选择与应用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3. 在线调查与个案研究的特点与方法六、数据分析与展示1. 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与目的2. 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与解读3. 结果展示与研究报告的撰写要点七、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1. 实证研究的特点与方法2. 质性研究的特点与方法3. 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的优缺点比较八、伦理问题与研究伦理1. 伦理问题的定义与分类2. 研究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保障措施3. 研究伦理与教育研究的关系与意义九、实践案例分析1. 教育研究方法在实践案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2. 教育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在实践案例中的体现十、总结教育研究方法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的整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为未来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祝大家考试顺利!。
1、教育研究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活动。
2、教育研究的特点: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
3、教育研究的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推导结论。
4、内在效度: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即研究本身的真实性)5、外在效度: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的程度(即研究的推广性)。
6、教育研究的信度: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搜集、分析和解释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即研究的一致性)外在信度: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
(即研究的重复性)信度是效度的保证7、内在效度高的实验,外在效度也一定高。
(错误)内在效度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
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
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内在效度的研究结果不一定具有很高的外在效度,而且内外效度有相会互相影响。
8、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
(正确)因为一个项研究不可能没有信度却有效度。
如果一项研究是不可靠的,我们就不可能有信心去解释结果,并将它推广到其他的人群和条件中去。
9、教育研究的分类: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扩展知识;应用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
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对象,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③实验和准实验真实验:随机抽取和分配被试,被试具有同质性;因变量、无关变量得到比较严格控制;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准实验:被试无法进行随机取样,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操纵控制,对无关变量有所控制。
题目:研究教育现象及过程的基本规律,揭示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影响因素间的本质联系,探索新的领域等为基本任务的课题属于()√A.基础研究 B.应用研究 C.定性研究 D.定量研究运用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是()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研究属于(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10、常量、变量和操作性定义变量:不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的条件和特征。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研究假设P38答:研究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预设答案。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2、教育文献P70答:教育文献是记载有关教育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形式多是专著、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等。
教育文献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研究机构和学校等单位。
3、结构性访谈和半结构性访谈P119\120答:1、结构性访谈也叫标准式访谈,它有一定的步骤,要求访谈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
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
这种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访谈问题、访谈程序、提问方式,也可能有设计好的记录表格等。
(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结构性访谈)2、半结构性访谈是介于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间的。
在半结构性访谈中,访谈员虽然对访谈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但是给被访者留有较大的表达自己观念的空间。
访谈员可以在访谈过程中对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进行调整。
4、教育叙事研究P256答:教师每天都有可能面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或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有时非常成功,有时则可能非常失败,不论怎样,都可能成为典型案例。
对其进行描述和反思也是一种研究,即所谓的教育叙事研究。
5、个案研究P290答:“个”即个体,“案”即案例。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是一种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机构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较为长期的跟踪研究,弄清研究问题的现状、原因乃至如何进行干预的研究方法。
6、零次文献P69答:零次文献指某些事件、行为、活动的当事人所撰写的第一手资料。
这些资料,有的并非为了研究而撰写,如个人日记、教师日志、手稿、信件、笔记、自传,还有学校、团体、学会等撰写的文件。
7、平衡法P170答:平衡发是指在等组实验中,使无关变量以同一水平作用于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方法。
8、课例研究P226答: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方式,是通过一群教师聚焦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引下,透过课堂观察,在不断行为自省、调整的过程中完成的研究。
单选题1、现代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二、三位的分别是 A 。
A、态度和能力、实用技术、知识B、知识、能力、文化C、德、智、体D、全面发展、掌握知识、学习技能2、 A 是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
A文献法B调查法C内容分析法D观察法3、将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研究的过程是_________ oA、问题的定位B、问题的查找C、问题的分解D、问题的确定4、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彖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的变量是_C—。
A、因变量B、控制变量C、自变量D、无关变5、研究中能够影响因变量的变化,但非研究者所能选择、确定、操纵、变化的因素,这些必须使之中立化、控制的变量称为_____ B __________ 。
A>因变量B、无关变量C、自变量D、中间变量6、______ A ________ 是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
A、操作定义B、概念定义C、量化指标D、本质定义7、____ D ________ 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通常,它用来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A、研究效度B、内在信度C、外在效度D、研究信度8、 B _________ 是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A、内审法B、外审法C、文献鉴定D、文献整理9、 B 是指在内容分析法屮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基木单位。
A、抽样B、分析单位C、观察D、问卷10、 A __________ 是指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Z前,一般没有理论,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岀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
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建立理论的方法。
是1967年格拉斯和斯特劳斯提出的,目的是填平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Z间的尴尬的鸿沟。
A、扎根理论B、分析单位C、社会理论D、问卷法11、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 °A、全面观察与抽样观察B、有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C、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D、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12、反映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 。
页眉内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试复习资料一、有关常识: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从古希腊到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20世纪以来(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理论研究水平。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其对教育研究的作用: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为什么);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是什么);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发展用于学校的有效的策略(如何改进);评价研究是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怎么样);预测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将会怎样)。
3、我国最早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著作是罗廷光的《教育科学研究大纲》。
4、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
5、测验的基本类型: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以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四大类。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其表现形式有: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其主要类型有: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
真实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7、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人种学研究具有现象学和自然主义的特征。
人种学研究必须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
8、定量分析的概念和特点: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1、成为教育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点:问题性、预见性、未知性2、定性研究:也称质性研究,是指在尽可能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深入、细致、长期的观察、体验、调查和分析,以一种开放的研究态度,对教育现象获得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3、田野研究: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研究者亲自进入研究场景,通过直接观察、访谈、情境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加工分析提取结论的过程。
田野研究的“田野”就是学生学习的园地,教师教学的场所。
第二章教育研究过程1、教育研究过程的一般程序:(1)选题(2)查阅文献及初步调查了解(3)制定研究工作计划(4)搜集并整理资料(5)分析研究(6)撰写报告2、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1)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2)从过去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3)从有关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4)从留有争议的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5)从各级规划课题中选择问题3、选题的步骤:(1)确定研究的领域(2)查阅相关资料(3)界定研究问题的范围(4)陈述研究问题4、研究假设:就是研究问题的预设答案。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5、研究假设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1)假设对课题研究起定向作用。
有假设的研究,内容更具体,方向更明确,目标更集中,既便于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攻方向,又易于别人理解课题内容。
(2)假设是研究的核心,在有假设的研究中,整个研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着验证假设展开。
(3)假设是通向理论的桥梁。
假设是有待验证的理论,它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 是对有关现象的概括,当假设的基本观念或预言被证实时,该假设就上升为理论。
6教育假设形成的三个阶段:观察分析、提出假设、表述第一阶段是观察分析。
由于科学假设都只能源于客观事实或科学结论,因此要提出假设, 就必须在提出假设之前认真而具体地去观察、考察所要研究的对象,并全面分析相关的研究结论。
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教育:P1 学校教育:P1 教育研究(目的)(意义)P2 教育研究特征:P2~4(赞可夫小学教学与发展的实验)教育研究方法分类:P4(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历史研究调查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测量研究因素分析研究)P5~6定性、定量研究:P6古希腊:16世纪p7~9 亚里士多德:三育教育(身体训练、品格、智力)17世纪——19末20初:分析为主方法论笛卡尔:理性演绎法康德:经验论+唯理论卢梭、福什么贝尔:个性研究、教育内在因素赫尔巴特:社会研究佩斯泰洛齐:教学的原则教学的原始形成赫尔巴特:多方面兴趣P920世纪以来:独立学科冯特的心理实验室杜威实用主义比纳智力测试桑代克动物心理实验最早教育调查—赖斯培养练习调查p10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研究方法的影响P12 调查研究法、追踪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三论方法”(P1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校本研究:教学行动研究法P15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科学研究P17 选题的盲目性P18 选题意义P17~19 教育研究问题类型(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P19 —优点)两者关系P21 教研问题来源(别人研究成果创造性)P21 好的研究问题P24~27 选题的科学性好问题的独创性选题过程与方法P28~29(问题的转换p30论文前言→课题论证P30 开题报告P31)教育研究概念来源P32 (吸收、移植、引进、创造、转译)过度教育?工作所需教育?P33 教育沟通自变量、因变量P34 P57 P198抽象定义、操作性定义P35 研究假说P37第三章教育研究的设计研究假设?P45目的?培根—归纳法p46作用?(特征:科学性、可预测性、可验证性)假设类型?P48 假设需要研究者具备?方法、内容与支持?P50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p51 检验?P52 教研方法的选择?p53 定性?(过程)p63 (试验的研究)论文分类?p65 结构?选题原则?设计要求?p68 (顾玲说p48 p51)第四章教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文献?基本属性?p75 文献在教研中的作用?p75 类型?p76 (检索性工具书?p29)文献检索主题、范围?p82 查文献步骤?p83 检索类型?方法?p84 获取文献渠道?p84 阅读原始材料p86 文献登记p87 记录?间接资料?p89(标注的方式p89)文献综述p91(特点、结构)第五章教育调查法教育调查研究?p104 特点?种类?步骤?p106 问卷调查?p109种类?结构p111 设计的步骤?基本要求?p113 访谈?p119(p232)(特点?类型?步骤?)调查表特点?p124 种类?组成?要求?使用?归因研究访谈研究事例p129第六章教育测验测验法?p135(特征?要素(参照点、单位)?类型?功能?优缺点?)好的测验特点?p139(测验效度?p104信度)测验编制程序?p141 实施?p144 结果解释?(成性p146)学绩测验(客观、主观)?p146 智力测验?p148 (比内)创造力测验?p150 (托斯兰)人格测验?p151 (卡特尔——16种16PF 艾森克-人格三维度EPQ MMPI-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心理健康测试?p153 (MHT SCL-90)第七章教育观察法观察法?164 (特点?功能?优点?不足?类型?等级量表)好的观察?p172观察法的设计?p171 实施一般步骤?基本要求?误差?p175 非结构式观察?p177 (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纪录法)参与性观察?p187 (优缺点?适用条件?实施步骤?)结构式观察?p180 (时间取样法?事件取样法?等级评定量表(数字、图表)评价观察法)观察代码p190第八章教育实验研究法概念、特点?p193 局限性?p195 (皮格马利翁效应雷桑效应约翰亨利效应生成效应)类型?p196 (定性实验定量研究)教育实验的变量?p198 (好的因变量?p200 消除无关变量)教育实验研究程序p202 (科学假设条件?撰写实验教学注意点p205)单组实验p207 (适用条件,优劣?)等组实验p210 (优劣、补救)循环组实验?p212(与等组实验不同)第九章教育研究的质化方法质的研究?p221 (民族志研究?量化研究)质研究特征?p223→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质化方法研究过程?p224(逐渐暴露)深入访谈?(归类、类属、情境p227)p232(类型、方式、技巧)实地观察?p236(内容?形式(描述性、焦点式、选择性)?观察焦点标准?技巧?现场记录?)第十章教育行动研究→勒温行动研究?p246(四要素?斯x豪斯-教师即研究者)行动研究类型?p248 注意的问题?保障条件?研究步骤?p251 学说:考瑞、艾格特流程?案例?p256 校本研究意义?p260 含义?特点?分类?内容?(教学反思p263)方法?(教学效率、课堂观察、教学案例)p263 策略?为什么进行教育行动研究p267第十一章教育研究资料的分析定量分析?p269 (统计方法?解释合成考分)定性分析?p288(特点?基本过程?编码及归类?基本方法p292 (归纳法(分析综合抽象)漏斗法(修饰分析)))第十二章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教研成果?p296 (意义作用?表述要求?)类型?p299(教研报告、教研论文、教育专著)教研论文就够?体例?p300 教研报告结构?p302 (教育调查报告组成?经验总结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质量?p306 教育研究报告(论文、教育实验报告)撰写要求?p306 学位论文要求?p310 标准?写作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整理题一、名词解释.(举例)科学研究、人文研究、事实研究、价值研究。
1、科学研究在比较严格的意义上,科学研究是指从对象的重复性和数量性方面进行的研究,或者说,科学研究具有二重性即重复性和数量型。
比如,水经过分解能产生氢和氧,这一过程是可重复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在不改变条件的前提下同样还是如此。
同时,一定量的水经过分解能产生一定量的氢和氧,这也是可以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简约地表达即是可量化的.科学研究是人们在研究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如科学的观察、测量、实验、统计等等,它对人类的贡献与价值是为当代人所熟知和感觉到的。
(课本里的答案)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采用自然科学中标志性的定量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手段获得对客观现实的客观认识。
如: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等。
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研究对象必须具有重复性。
②研究对象必须能够量化,即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其基本特征有:1、在考察研究对象时,强调教育对象的独立性、客观性。
2、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要求以量化资料反映客观属性.3、在形成研究思路时,要求事先设计和严格控制实施过程.4、选择与处理资料时,强调观测预定变量并检验假设。
5、在选择研究工具时,重视采用标准的量化检测手段.科学研究方法采用一些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能够精确地量化测量结果,从而获得客观的数据资料.但是,科学研究方法事实上是将教育研究的对象等同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教育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社会人文现象,其中包含着事实,也包含着价值和意义,它有历史性、社会性,它的每一部分都与当时当地情境中的各种因素有着诸多联系,因此科学研究方法很难将教育现象的复杂因素尤其历史性、社会性和价值性完整而准确地反映出来。
因而该方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具有局限性。
科学研究方法有:①教育测量方法(纸笔测验、口头测验、操作测验、团体测验、个别测验、速度测验、难度测验、选择题或问答题)。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教育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6选5,每题4′)1.定量研究(量化):将教育活动中的因素以数量化的关系表达出来,建立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法则或机制。
实验、问卷和测量等标准化方法。
(量化研究采用的是实证主义范式,即是采用标准化的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手段来收集和分析资料,整个研究过程都凸显科学性、规范性、精确性的特点)2.定性研究(质性):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深度访谈、开放式观察、实物分析等)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3.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客观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4.经验研究:经验研究是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
5.目的抽样: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
通常采取机遇式抽样、滚雪球抽样、方便抽样等6.概率抽样: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式是随机的。
常应用于定量研究或大规模正式研究重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科学原理和事实根据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7.概念的操作化:是指在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渐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8.实验研究:教育实验是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并试图揭示教育活动规律和某些教育内容、措施的有效性,是一种综合性研究活动。
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9.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影响的真正程度(无关变量的影响)。
一、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研究对象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500字,注意运用自己的观点)。
(15分)参考个人作业二二、请在下列方法中选择一种以上的教育研究方法,根据你自己在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拟一研究题目,列出研究框架,并详细说明你如何使用所选择的研究方法。
(15分)参考个人作业七三、写一篇学术研究论文要从那些方面入手?(15分)(1)选题。
选题要有价值,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述必须明确,研究的问题必须具有可行性。
课题的来源既可以来自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学科理论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更可以是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2)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列于文首,便于别人掌握要点。
通过摘要,必须让读者能了解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摘要必须具有完整性,且重点突出,文字要简炼.(3)关键词。
关键词的目的在于画龙点睛、便于检索。
关键词必须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多用名词,一般3-5个。
关键词应能表征论文主题内容,有助于读者清晰理解论文主题内容,有助于读者检索。
(4)正文。
论文必须理性,要用价值无涉来衡量自己.首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在概述别人的研究成果时,并作出简要评价;文中引用别人的观点需要注明出处;文末必须附中外参考书目;有自己的见解。
学术论文专业性很强,应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表述自己的见解为主,至少也要在综合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加深;论点方面,观点鲜明、有破有立;论据方面,材料充实、用心搜集,论证方面,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论述方面,文字简炼、明确有力。
(5)参考文献.一篇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同样能体现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眼界.因此,参考文献应为你所研究领域内的重要作者的重要论文,或者是权威期刊的论文等等。
四、你对自然主义研究范式和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是如何理解的。
实证主义范式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经验的、量化的观察。
C5实验研究1、实验定义:实验室一种研究情境,在此情境中至少涉及一个自变量,及实验变量,他受到研究者精心处理或控制。
2、实验设计定义:(1)广义:为指导实验而预先策划的计划(2)狭义:确定、安排在实验中建立某些变量所用的结构(3)实验设计包括自变量、因变量、测量点(4)实验设计常以符号通过图表表示对这些变量的排列(5)实验设计是实验中确定排列变量所用的结构3、实验变量:(判断:实验变量是自变量,但并非所有自变量都是实验变量)4、被试定义:指参与实验的人,常用符号S表示5、“好设计”实验的标准:(1)6、实验效度:指实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即实验结论的有效性程度。
(实验信度:实验信度是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也就是实验的可重复程度。
)(1)分类:①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涉及对无关变量的选择方法、测量方法等进行充分的控制。
②外在效度: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内在效度越大,结果推广度越大,研究越有用。
(2)实验效度的影响因素:①内在效度:由实验处理影响因变量的真正程度。
影响因素:1.历史:在进行实验处理期间,除了实验处理之外,同时可能有其他事件发生,影响了因变量,使得实验效度降低。
2.身心发展与成熟:在实验持续时间比较长,被试身心发展与成熟程度发生了变化,容易与实验处理同时影响了实验效果,尤其在固定组的实验设计中比较常见。
3.测验:在大多数的实验中,往往采用前后测的差异来推断实验效果,如果两个测验类似,则容易产生练习效应,影响实验的效度。
4.测试工具:由于测试工具的信度与效度比较差,因此得到的结果也就不稳定,也不可靠,得到的结果不能肯定就是实验处理的原因。
5.统计回归:指研究项目的参与者出现的一种倾向。
如在一项阅读教学的实验中,前测中阅读成绩比较差的一组,比前测成绩一般或较好的组进步大。
6.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使得控制组与实验组不具有同质性,而其中的某种特质发生了作用。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重点⏹第一部分:知识框架和重点提示(教育研究的逻辑顺序或基本过程,共九章)一、选题(第二章)二、搜集资料:文献检索(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四章观察研究、第五章调查研究、第六章实验研究、第七章行动研究)三、整理与分析资料(第八章)四、撰写研究报告(第九章)说明:第四、五、六、七章是复习重点;第九章尚未考过主观题需要注意;从2010年开始考选择题。
⏹第二部分:各章重点知识整理一、教育研究概述(4个要点,用下划线标示)1.教育研究的意义:⑴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⑵拓展教育知识,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⑶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促进教师发展。
2.教育研究的类型划分依据类别基本含义研究对象价值研究规范研究应然研究揭示“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研究事物的意义性和功用性教育事实研究离不开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和选址,在教育研究中不存在超价值的事实研究。
事实研究实证研究实然研究揭示“是什么”的问题研究事物的实然性研究目的基础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教育理论。
应用研究旨在寻找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研究范式定量研究量的研究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性研究质的研究在自然情境下,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或理论,并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比较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研究对象有关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以及对研究对象的影响不同事实、现象的意义及特征(性质)研究情境在操纵和控制下自然研究方法统计研究方法整体研究、描述分析研究本质演绎: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事例归纳:从特殊事例中归纳出一般原理研究目的确定关系、影响、原因理解教育现象研究结果客观、科学,具有较高的确定性较主观,受到材料真实性、逻辑性影响3.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及趋势发展直觉观察时期古希腊-16C 经验与定性分析亚里士多德首创形式逻辑,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演绎”程序,“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各章节重点难点4个要点)1、教育研究的类型(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一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王子论断。
她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文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4)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6个)(1)选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搜集资料阶段(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6)总结与评价阶段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4个)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内容分析法(定量))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个要点)(一)选题的主要来源1、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者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二)选题的基本要求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新颖表现在:(1)课题内容是前人未涉及或者探讨不深入的(2)课题研究角度不同与以往研究(3)研究方法上有创新之处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三)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1)研究假设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2)自变量=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实验处理,事实严重对实验对象发生影响的因素和实验对象在这些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因素。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及其特征1)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2)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3) a.客观性—对象、过程和结果4) b.系统性—科学研究本身的连续性、系统性、科学研究结果的系统性c.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容3)教育研究: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想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4)研究的特殊性(特征):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5)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a.教育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b.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c.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力d.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第二节教育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计划(主要工作)选题:确定研究的课题,明确研究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注意点)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总结(主要工作)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成果第四节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1)基础研究(着重于形成创造性构想的)、应用研究(着重于实际应用的)、开发研究(着重于成果推广的)----《大概了解定义》?基础研究:涵义:学术研究,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各种教育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获取新知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种研究以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目的。
基础研究分为:a.纯基础理论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活动的在本质的规律,而对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往往只有抽象的经典的指导意义。
教育研究方法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教育研究方法基础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及其特征1)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实践活动2)科学研究的主要特征:3) a.客观性—对象、过程和结果4) b.系统性—科学研究本身的连续性、系统性、科学研究结果的系统性c.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内容3)教育研究: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想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
4)研究的特殊性(特征):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5)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联系a.教育研究起源于教育实践b.育研究服务于教育实践c.教育实践是推动教育研究的动力d.教育实践是检验教育研究成果的标准第二节教育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有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位,形成学校特色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水平第三节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1.计划(主要工作)选题:确定研究的课题,明确研究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制定研究方案。
2.实施(注意点)研究条件的控制、操作定义的执行、研究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总结(主要工作)分析资料、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形成研究成果第四节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1)基础研究(着重于形成创造性构想的)、应用研究(着重于实际应用的)、开发研究(着重于成果推广的)----《大概了解定义》基础研究:涵义:学术研究,就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各种教育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获取新知识,形成较系统的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种研究以发现新领域、新规律,提出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为目的。
基础研究分为:a.纯基础理论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教育活动的内在本质的规律,而对于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往往只有抽象的经典的指导意义。
b.定向基础理论研究:对教育科学的基础原理加以推论或引申,提出适合具体教育活动的指导性原则与原理,为解决教育内部某些方面的共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应用研究:涵义:础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问题的研究。
其具有具体化、实用化两个特点。
应用研究可分为:开拓性研究:在前人没有工作过的研究领域从事具体实用目的的研究活动。
扩展性研究:在已经考托的领域从事创新性研究活动。
开发研究:涵义: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上对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推广以扩大其影响价值研究。
其主要作用:桥梁作用转化作用反馈作用2)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a)涵义:主要用蚊子而不是用数字来描述现象。
旨在理解、阐释所研究的现象,并不强调在开始研究时队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假设。
b)传统的定性研究:以哲学为基础,注重思辨、逻辑推理,根据个人主观经验,用演绎的方法队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偏向结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一集研究者个人观点的阐发。
c)定性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分析法、个案法、观察法、访谈法等。
定量研究:主要用数字和变量来描述现象。
与定向研究相比,它更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更关心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因果效应,更强调通过数据的展现说明研究结果。
最典型的定量研究当数教育实验,问卷调查则往往兼具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征。
3)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研究包含着认识客观事物状况和找出改变客观事物方法两方面)描述性研究:对客观事物予以考察,努力反映其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
干预性研究:着力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
第二章教育研究选题与设计第一节1.课题:是从研究方向锁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具体研究项目。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研究方向,二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
2.教育研究课题的问题来源: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对已有教育理论的怀疑来源于队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第二节对教育研究选题的评价:(p17)1.研究是否有意义(了解)---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异议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课题的应用价值---所选择的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课题的学术价值—所选择的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
2.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可行性包含以下三方面的条件:客观条件。
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主观条件。
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资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等。
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机,那么,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比较合适?这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3.研究是否有创新4.问题是否具体明确第三节选题策略1.选择感兴趣的课题2.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3.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4.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第四节研究方案设计1)教育研究方案的涵义:研究方案也称课题研究方案或课题研究计划,是研究的施工蓝图和工作计划。
它是对某一研究课题从提出课题、实施课题到全面完成课题这一动态过程的系统、具体的设计规划。
教育研究方案就是对某一教育课题研究的动态过程的具体规划。
2)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及写作要求(内语须看p21-25)1.课题依据;2.课题研究目标;3.课题研究内容、对象;4.课题研究步骤和进度;5.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6.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第一节文献及其作用1、文献的原意是指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
现泛指有参考价值的记录知识或保存信息的一切载体,有时也指其中的知识或信息。
其特点是把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并用以交流、传递。
2、文献的类型:⑴按文献的社会属性来分,可分为政治文献,军事文献,经济文献,教育文献等。
⑵按文献的处理。
加工程度分,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⑶按记录形态来分,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网络型。
3、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⑴、文献的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作用。
⑵、文献的成果查新作用。
⑶、文献的理论证据作用。
第二节教育文献的收集1、我国教育文件信息源p36(了解)2、收集教育文献的原则,方法,途径。
原则: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策略性,预见性,持久性方法和途径:采购,现场收集,检索,复制,下载,索取。
第三节教育文献检索1、文献检索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查找所需要的文献信息的过程。
2、文献检索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检索特定的文献信息,这是最基本的检索,包括书目检索,篇名检索,篇目检索。
二是检索特定的专题资料。
3、文献检索工具p39(了解)4、⑴教育类图书的检索途径与方法:分类途径,书名途径,着者途径,主体途径,关键词途径,序词途径。
人们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顺查法,即由远及近,顺年查找直到现在。
倒查法,即由近而远的逆时间顺序向后查找。
分段法,即划定一段时间,查找这段时间内的文献。
追溯法,以作者附在文章后面的参考文献为基础进行追踪查找。
5、教育类报刊的检索途径跟方法:⑴中文教育报刊名称的检索⑵外文教育报刊名称的检索⑶篇名检索(具体方法:通过卡片索引检索,通过书本索引检索,通过文摘进行检索,通过各种教育刊物的总目录进行检索。
)第四节计算机检索1、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检索。
2、计算机检索的途径主要有:篇名检索,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分类号检索,刊号检索。
计算机检索的主要步骤:p43(了解)第五节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是阅读、思考大量文献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再把这些看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它不仅仅是对文献的综合概括,而且在表述的过程的加进了自己的评论,观点和见解。
2、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标题、综述的主要问题、原因、目的、收集资料的范围、主题内容,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成就、各种看法、发展趋势、基本结论、附录、作者等。
3、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
⑴标题。
标题应是综述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能鲜明地表述该综述的主要问题,重点一目了然。
⑵提要。
简单扼要地阐明该综述的主题内容,以及本综述所收集的资料的范围和来源。
⑶正文。
是综述的主要部分,系统地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的观点、做法进行叙述,可以介绍各种不同观点、还有哪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等,让读者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⑷结束语。
是作者根据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及综述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所作出的结论,也可以介绍尚待解决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⑸参考文献。
一般来讲,要求逐一列出综述所引用、参考的文献,也可以在综述的过程中引用的时候标注文献出处。
4、文献综述应注意的问题。
⑴定好题目。
定题前要充分的考虑读者的需要,选取当前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充分考虑它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理论性和学术性。
⑵选好资料。
确定主题后,确定收集资料的范围、检索途径和方式方法,尽可能做到大量地占有与主题有关的文献资料。
⑶整理资料。
要写好综述,必须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组织,做好文摘或有关卡片,加上标注,使杂乱无序的文献资料能够按照综述的需要,依次序进行排列。
⑷用好资料。
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要认真阅读跟研究,从中筛选可信度高,有一定深度、新意和代表性的文献资料。
⑸拟定提纲。
在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综述的提纲。
⑹认真撰写。
撰写综述,要注意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运用,系统概括。
⑺审核修改。
写完后要认真的审核,尽量避免或减少差错。
⑻标明出处。
注意标明引用的各种原始资料,目的是为读者了解或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线索、信息,同时也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敬和肯定。
第四章教育经验总结第一节教育经验总结概述1、所谓的教育经验总结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科学的研究程序,对在不受控制的自然条件下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事实加以分析、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里所指的教育经验应该是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而先进的教育工作经验应该满足以下标准:典型性,现实性,创新性,效益性,稳定性,适用性,发展性。
2、教育经验总结的特点:①以已有经验作为研究内容。
②保持研究过程的自然状态。
③注重对教育经验的理性思考。
④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3、教育经验总结从理论水平上来说,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或者是三个层次,即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和理论性经验总结。
⑴具体经验总结是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事实为基础,总结某一具体专题活动的经验,主要撰写专题活动的目的、内容、过程以及教学效果、研究者的体会。
⑵一般经验总结是以具体经验为基础,将某一具体的教育事实扩大到对某一类教育现象的研究,从一事一议发展到对某一类教育活动原则和规律的认识,并从中概括出经验的一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