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时间关系图像
- 格式:doc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位移时间图象1、位移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位移时间图象的性质(1)纵坐标表示位移。
纵坐标的大小表示位移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
(2)斜率表速度。
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3)图像与纵轴的交点(截矩)表示物体初位置。
(4)两图像交点表示相遇。
甲图:①表示物体静止于坐标系10m 处;②表示物体从5m 处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从原点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①表示物体从-5m 处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表示物体从正方向某处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丙图:表示物体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
由图象可以判断( )A .乙比甲早运动了时间t 1B .当t=t 2时,甲、乙两质点相遇C .当t=t 2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D .当t=t 3时,甲、乙两质点相距为x 0课堂练习2、如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s-t 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t=0时,A 、B 两个质点的速度均为0 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比B 质点快一些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课堂练习2课堂练习1D .在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课堂练习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B .甲物体作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 1内平均速度乙丙甲--->>v v v D .三个物体在0-t 1内平均速率乙丙甲--->>v v v课堂练习4、如图所示,A 、B 两图线分别表示在同一参考系中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C .交点M 表示两物体位移相等D .运动中甲、乙共相遇两次课堂练习5、如图所示为A 、B 两人骑自行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象,由图象知 ( )A .A 、B 两人同向行驶B .A 、B 两人在第1s 末后相遇C .在5s 内,A 行驶的路程比B 行驶的路程多D .在5s 内,A 行驶的位移比B 行驶的位移大课堂练习5课堂练习4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位移时间图象课堂练习1. B 课堂练习2. BC 课堂练习3. A 课堂练习4. BCD 课堂练习5. AB。
位移时间s—t图像(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位移s,用横轴表示时间t,得到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叫做位移—时间图像(s—t 图像),简称位移图像。
(2)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图像斜率的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图线上某点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4)图像横轴的截距表示起始时间,在坐标原点左侧的截距表示提早运动的时间t0,右侧的截距表示延后运动的时间t0。
(5)图像纵轴的截距表示初位置,在坐标原点上方的截距表示物体处在计时位置前方s0,方向与规定的运动方向相同,下方的截距表示示物体处在计时位置后方s0,与规定的运动方向相反。
(6)图像的应用:①可以由此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一条倾斜的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静止;曲线——变速直线运动。
②可以确定运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及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③发生某一位移所对应的时间。
④可以确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⑤两图像相交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或这一位置)相遇。
(7)注意要点:①s—t图像反映的是物体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规律,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图像。
②在s—t图像中,若图像是曲线,只能得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而不能得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只有当s—t图像为抛物线时才是匀变速运动。
③在s—t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没有意义,注意不是位移。
例题: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以及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一、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均相等的直线运动。
2、运动规律:3、特点:二、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或简称位移图象)1、横轴表示时间(t/s),纵轴表示位移(x/m),坐标原点表示位移起点。
2、x-t图象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3、x-t图象一经确定,在物体实际运动空间中正方向就确定,则x -t图象只能反映直线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5、图1物理含义:(1)从距离规定的位移参考点相距x0的地方开始沿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θ1>θ2,与水平方向倾角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速度越大。
(2)x—t图像的交点表示相遇?(3)x-t图象并不表示物体运动(4)x—t图像是曲线时,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的速度.三、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t图像或速度图像)1、纵轴v(m/s) 横轴t(s) 坐标原点速度为零2、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
②v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③v-t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
④v-t图象在坐标系中一经建立,正方向在实际运动空间中就确定,v-t图象只能反映物体速度沿正方向或负方向作直线运动,对于曲线运动的物体只能用速率时间图像反应.?3、4、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均相等,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特点:例:一辆玩具电动车,起动时和刹车时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起动时:刹车时:刚好相反。
?启动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时作匀减速运动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可以把图象分割成无限的等时间间隔的梯形,这样无限分割下去,每一个小的时间间隔内物体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每一个小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可以看成是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这样整个0~t0过程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就等于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
位移时间关系图像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位移—时间关系图象1.位移—时间图象(x -t 图象)(1)用图象阐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 ,用纵轴表示位移x ,如图甲所示,根据给出(或测定)的数据,作出几个点的坐标,用平滑的直线将几个点连起来,则这条直线就表示了物体的运动特点.这种图象就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如图甲为自行车从初始位置开始,每经过5s 的位移都是30 m 的x -t 图象.2.根据x -t 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1)由x -t 图象可以确定物体各个时刻所对应的位移或物体发生一段位移所需要的时间.(2)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3)若x -t 图象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4)若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x -t 图象为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时间t 1~t 3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直线AC 的斜率,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对应图象上B 点的切线的斜率.(5)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方向的正、负.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物体向负方向运动.【特别提醒】甲乙(1)x-t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2)x-t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绝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练习:1.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s内位移为“-”,后2s内位移为“+”,所以2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B.2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D.质点在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位移—时间关系图象
1.位移—时间图象(x -t 图象)
(1)用图象阐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时间t ,用纵
轴表示位移x ,如图甲所示,根据给出(或测定)的数
据,作出几个点的坐标,用平滑的直线将几个点连
起来,则这条直线就表示了物体的运动特点.这种
图象就叫做位移—时间图象,简称位移图象.如图甲为自行车从初始位置开始,每经过5 s 的位移都是30 m 的x -t 图象.
2.根据x -t 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1)由x -t 图象可以确定物体各个时刻所对应的位移
或物体发生一段位移所需要的时间.
(2)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x -t 图象是一条倾斜
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3)若x -t 图象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明物体处
于静止状态.
(4)若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x -t 图象为曲线,如图乙所示在时间t 1~t 3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直线AC 的斜率,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对应图象上B 点的切线的斜率.
(5)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方向的正、负.斜率为正,则物体向正方向运动;斜率为负,物体向负方向运动.
【特别提醒】
(1)x -t 图象只能用来描述直线运动.
甲
乙
(2)x-t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绝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练习:
1.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D.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
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 s
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
3.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
渐增大
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
逐渐变小
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4.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 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丙物体作加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作曲线运动
5.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
答案
1.D
2. ABC
3. BCD
4.A
AB段:v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