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3.鉴赏这两首词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3.德育目标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重点: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难点: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
)一、导入新课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 "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65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作者有了更多的悲愤。
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二、设疑自探(一)学始于疑大家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1.辛弃疾开篇第一句,就写的是“千古江山”,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曾写到:“千古风流人物”——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2.作者在此时提到孙仲谋,暗含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3.作者对刘裕的怀想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为: 1.意象?2.情感?3.情景交融?(二)自探要求1、请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先进行独立探究2、时间三分钟三、解疑合探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形成统一的意见,做好展示评价的准备。
展示——两分钟后,出示展示任务分配及要求例:问题一:——第一组展示(前黑板)问题二:——第四组展示(前黑板)问题三:——第五组展示(前黑板)评价——展示接近尾声时出示评价任务分配及要求:补充修改“秀出我的风采”——展示要求:1、书写要认真、规范,答案要点要清晰全面;2、口头表述声音要洪亮、清楚;讲解完后要问:“大家是否还有什么补充?”3、非展示的同学继续讨论,做好补充评价准备。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辛弃疾词两首》教案【一】【课前准备】1.结合注释明确两首词的内容,背诵两首词。
2.查找资料,了解辛弃疾及其生活的时代。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引领和自主赏析,体会词作的思想感情;2.探讨用典在表达中的作用,并能就诗词用典发表自己的见解;3.能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重点】1.词作的风格和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词中的用典。
【授课时间】一课时。
【教学环节】一、检查课前准备情况1.提问背诵。
2.了解学生对作者及其时代的认知情况。
教师做适当补充。
附:辛弃疾生活的时代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
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
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
1140年,辛弃疾出生时,他的家乡正受着金人的统治。
这一年,绍兴的陆游正是15岁的翩翩少年,著名词人李清照已56岁,按照现在女性的工作年龄,已经退休一年了。
一年之后的1141年,抗金名将岳飞被害死在风波亭上。
到了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金统治区的义军突起,辛弃疾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朝廷。
可是,朝廷的主和势力很强大,安于暂时的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即使有主战势力占上风的时候,因为辛弃疾是北方人,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官员,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
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渴望收复失地又报国无门的感慨,《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二、深入领会诗人情意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赏析:这首词写在1174年,词人34岁,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
一说作于1168到1170年间,词人处而立之年,在建康通判任上。
题为《登建康赏心亭》,登高赏景,抒发情志,是应有之义。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登临纵目,江天辽阔)(览江山,书愁绪)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六、《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汪凯【内容感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做个建康通判,无法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抒发了诗人南渡以来,在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下,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忧愤情怀,也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愤慨。
这首词,上阕大段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下阕则是直接言志。
下阕引了三个典故,表明诗人心中想念故乡,却不会贪图安逸,只是忧惧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
典故引完,下面就自然地收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写作该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经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经历了仕途的坎坎坷坷,他有太多的感慨,有太多的辛酸,而这些东西全被作者揉进了作品之中。
这首词上阕感叹世无孙权、刘裕似的英雄。
对孙权、刘裕进行赞颂。
在下阕里,作者用宋文帝刘义隆北伐的典故,是对宰相韩侂胄军事上的准备明显不足的严正警告。
选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典故有更深刻的用意,这就是他把个人的政治遭遇放在当时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的焦点上来抒写自己的感慨,赋予词中的形象以更丰富的内涵,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
【教学目的】1、理解词中典故和借古喻今的写法。
2、了解诗人人生经历,理解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和对南宋屈辱求和的愤概。
3、了解辛词特点,体会苏辛豪放词风的异同。
4、背诵全词。
【教学重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难点】注意比较,比较苏辛豪放词的差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辛弃疾词两首这首词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报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悲愤2、理解作者用典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作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
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
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二、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三、赏析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
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人教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鉴赏词作意境:从“登临意”入手,体会两首词作不同的意境,感受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了解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借古讽今,借典传情。
3、梳理鉴赏方法:知人论世,意象解词,揣摩典故,朗诵传情,比较赏析等等。
教学重点:1、在比较中明词意、知方法、会鉴赏。
2、理解词作中典故的基本含义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会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知人论世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两首辛词,了解辛弃疾其人其事,知晓作品中典故的含义。
1、齐读两词,了解作者。
二、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分别诵读两首词,体会两首词不同的感情基调《水龙吟》:高亢昂扬,悲愤激切。
《永遇乐》:感慨深沉,慷慨悲愤。
2、分别概括出两首词的主要内容《水龙吟》: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永遇乐》:这首词作者旨在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并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和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三、对比鉴赏,感受形象1、两首词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词语,其中各有哪个动词最富表现力?《水龙吟》:“拍”。
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
一个“拍”,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而且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足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永遇乐》:“觅”。
“觅”字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更有寻觅不到的深深遗憾与苦痛。
2、同是写登临,词人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方法?《水龙吟》:借景抒情。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景写到人,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高中语文 2.6《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一、整体把握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
他的祖父辛赞曾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常带着辛弃疾“指画山河”“谛观形势”,要待时机成熟,起兵抗金复国。
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
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
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
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
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
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
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
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死去。
这里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总体风格上的雄健、豪放,两首词也是一致的。
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
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
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
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
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
眺望远山,其形状高而尖的像玉簪,大而矮的像螺髻。
这些自然山水虽然多姿多彩,但是在作者的眼中,它们只能引发人的忧愁和怨恨。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读吟诵和鉴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对比、用典的写作手法,领会词作内涵;3.能有感情地朗诵,领会作者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1.词作的内容、风格和情感;2.背诵词作。
【教学难点】词中的用典。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导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辛弃疾生于乱世,胸怀抗金复国大志,可惜生不逢时未能在疆场实现自己的报负,却在词届留下了不朽的身影,他的词作以澎湃的爱国激情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独立高标,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两首词,领悟一下诗人豪迈的胸怀和情感。
二、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
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
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
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金统治区的义军突起,21岁的辛弃疾聚集两千人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南宋朝廷。
可是,南宋朝廷的主和势力强大,安于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加之辛弃疾是北方人,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做官,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40年,做官20年,曾37次频繁调动,20年被闲置,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
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词作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主阅读,然后集体诵读。
四、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赏析:这首词写在1174年,词人34岁,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
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个年头,却一直未受朝廷重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
2.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教学重难点:1、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是本课教学重点。
2、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分析法、诵读法第一课时一.知人论事今天我们要赏析的词作出自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之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
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
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
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可以是个非常特别的词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往我们接触过的很多诗人词人们,有的是以落魄书生形象出现的,比如杜甫,柳永这样的,要么就是官场失意之人,比如陶渊明,白居易这样,还有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学者型的,比如苏轼这样的,有自己独特且成体系的世界观,又是诗人,又有点像哲学家。
但总的来说,这些都是文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给人一种有点弱不经风的感觉。
6.辛弃疾词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辛弃疾词的特点,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2.鉴赏并背诵《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重点鉴赏并背诵《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辛弃疾词的特点,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2. 背诵并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情景激趣㈠创设情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爱国词人。
著有《稼轩词》(一名《稼轩长短句》)。
其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
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
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㈡提出目标。
我们本节学习这首词的共性目标是:1. 了解辛弃疾词的特点,积累有关的基础知识;2. 背诵并鉴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我们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与个性特长设立一个自己的学习目标,你的个性目标是:二、探究生趣㈠探究结构阅读指导:以背诵课文为切入点,在背诵过程中指导方法、培养习惯、积累语言、理解大意,理解结构之妙。
探究程序:1.速读课文,请用序号(1,2……)标出阕内层次;请用“”标出关键句或主旨句;请用着重号标出你认为用得特别精彩的词语;请用“”标出表现写景特征的语句,请在下阕用1“”标出表现人物形象的语句,并在相关的文字旁批注你的阅读感受,如对内容、主旨、语言、表现手法等的看法等;请提出你认为值得探索的问题。
2.朗诵课文,在抽同学朗诵的过程中,指导读法,校正读音,,积累词语,理解文意:遥岑(cén):远山。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去品读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知识目标⑴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⑵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⑶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3.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分析法、诵读法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爱国的烈焰灼烧,他是一支如椽巨笔,把历史的词章抒写,他完美地将文韬与武略集于一身,令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与将士仰望。
他是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是慷慨悲壮的一代词宗!这个人就是南宋豪放词人辛弃疾。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辛弃疾,欣赏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感受他文武双全的人格魅力。
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2.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1127年,靖康之变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只保留着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土地。
宋金开始了长期对峙。
靖康之变时,辛弃疾的祖父,因为家族庞大,没有跟着朝廷南渡。
1161年,金主完颜亮死,金统治区的义军突起,21岁的辛弃疾聚集两千人投身抗金队伍,几年之后,23岁的辛弃疾,带领一万军队投奔南宋朝廷。
可是,南宋朝廷的主和势力强大,安于太平,不想与敌人争锋,加之辛弃疾是北方人,对他又有所猜忌,所以,辛弃疾历任建康、镇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做官,作为南宋臣民生活了40年,做官20年,曾37次频繁调动,20年被闲置,一生力主抗金,但一生抱负始终不能施展。
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常流露出一种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词作风格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宋史》说他“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辛弃疾词两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并掌握两首词的内容和意境,提高对诗歌语言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讲解、个人思考和朗诵练习,引导学生分析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掌握其词作风格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感受其词作中蕴含的旷达豪迈气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掌握其词作风格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辛弃疾在两首词中表达的深刻情感和哲理,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辛弃疾的生平短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背景介绍:分别介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词中的情感和思想。
3.文本阅读: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这两首词的文本内容,尝试理解词牌名、写作背景、内容和意境。
4.意象分析: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例如:龙吟、登高、怀古等。
5.深入探讨: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其词作在当时的意义和影响。
6.朗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朗诵练习,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加深学生对词作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7.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和人生哲理,以及其词作的风格特征和赏析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讲解、个人思考和朗诵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辛弃疾的这两首词。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写作背景、注释和赏析短片等多种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直观、有趣地学习这两首词。
同时,利用互动问答、小组讨论和个人思考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其一《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一、课堂目标1.知人论世,整体感知,读懂诗意。
2.品读诗句,品味词人抒发的情感。
3.鉴赏手法,鉴赏诗词的用典手法及作用。
二、重难点1.重点:品读诗句,品味词人抒发的情感。
2.难点:鉴赏诗词的用典手法及作用。
三、课前回顾1.用典用典是汉语词语,意思是用事,是一种写作手法,多见于诗歌中。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1.1 用典的常见类型按内容分①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②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按照用法分①明典,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
②暗典,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
③翻典,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1.2用典作用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
①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②委婉表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
③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④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2.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人。
南宋爱国词人。
一生力主抗金,军事才能卓越,投归南宋后,一直得不到朝廷重用。
其词作多书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述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山河的作品。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于化用前人典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
3.归纳概括词的上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词两首优秀教案【篇一:6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三、思想教育目标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2.教学重点/难点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3.教学用具多媒体4.标签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名诗对接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
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
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
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
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
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
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师: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大屏幕上这段关于辛弃疾的介绍呢?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师: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示范朗读呢?2、听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师:你们认为读得怎么样?那就请一位同学也饱含激情地朗读这首词。
《辛弃疾词两首》[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背诵课文。
3、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2、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引导:1、导入课文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2、介绍作者:3、目标引导:见“三维目标〞4、心理引导:明确诗歌鉴赏的趣味性和必要性,指明诗歌鉴赏的难度及方法。
二、先学后研:1、关于作者:2、X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3、疏通文句:4、自读感悟:三、合作探究1、学习《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些词句富有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
“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水随天去〞的“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2〕“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策略: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某某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知人论世”析情感——读辛弃疾词两首【学习目标】1、比较学习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理解“知人论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3、感知辛词塑造的深沉忧患而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
【重点难点】“知人论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品读法【学习时间】35分钟【学习过程】一、导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因此,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就是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甚至还能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面貌,对诗词的群文阅读学习极有帮助。
今天,就让我们以“词中之龙——辛弃疾”的三首词为例,用好“知人论世”这把金钥匙,去开启诗词鉴赏的大门。
二、展示教学目标1、课件展示辛弃疾的二首词课件设计2、教学目标展示①理解“知人论世”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
“知人论世”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时,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内容联系起来。
②感知这二首辛词所塑造的深沉忧患而报国无门的英雄形象。
三、品读鉴赏(一)检查请学生填写表格(二)探究议题:1.你最喜欢那句诗?请说说理由。
辛弃疾为什么常常用豪壮的语言来抒写自己报国无门的深沉忧患呢?(引导学生采用“知人论世”方法进行)概述: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1180年,他41岁)后别号稼轩居士,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村)人。
官员、将领,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合称“”,与并称“”。
辛弃疾21岁时,他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23岁)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6.辛弃疾词两首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
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
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
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
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不免局促辕下。
(王国维)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
“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下联的“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
《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
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
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教案汪凯【内容感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间建康通判任上。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做个建康通判,无法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抒发了诗人南渡以来,在南宋王朝的腐朽统治下,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忧愤情怀,也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气愤。
这首词,上阕大段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无情之景,很有层次。
下阕那么是直接言志。
下阕引了三个典故,说明诗人心中想念故土,却不会贪图闲适,只是忧惧国事飘摇,光阴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心愿不能完成。
典故引完,下面就自然地收束:〝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三句是自伤志向不能完成,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与上阕〝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照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中央。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写作该词时辛弃疾已六十五岁,经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阅历了仕途的坎坎坷坷,他有太多的慨叹,有太多的辛酸,而这些东西全被作者揉进了作品之中。
这首词上阕慨叹世无孙权、刘裕似的英雄。
对孙权、刘裕停止赞颂。
在下阕里,作者用宋文帝刘义隆北伐的典故,是对宰相韩侂胄军事上的预备清楚缺乏的严正正告。
选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典故有更深入的意图,这就是他把团体的政治遭遇放在事先宋金民族矛盾以及南宋统治集团的外部矛盾的焦点下去抒写自己的慨叹,赋予词中的笼统以更丰厚的外延,从而深化了词的主题。
【教学目的】1、了解词中典故和借古喻今的写法。
2、了解诗人人生阅历,了解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和对南宋屈辱求和的愤概。
3、了解辛词特点,体会苏辛豪迈词风的异同。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去品读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知识目标⑴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⑵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⑶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3.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⑴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⑵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 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 多媒体辅助法:感知、品读、印证。
【学法】诵读、讨论、展示、评价。
【朗读方式】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具准备】CAI课件MP3朗读文件纸质学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范读课文《辛弃疾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
(早读或课外)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
(早读或课外)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译文: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
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
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
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
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
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
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
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
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6 辛弃疾词两首新课导入【导入1】"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自古以来"苏辛"并称,苏轼和辛弃疾分别代表着北宋和南宋的豪放风格。
【导入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北宋两位词人柳永和苏轼的词。
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词从总体上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派代表柳永的词音律和谐,美妙动听。
其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同学们不仅要会背,更重要的是要领悟它到底妙在哪里。
豪放派代表苏轼本单元有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首豪壮的怀古词,《定风波》虽然记的是途中遇雨这件小事,却表达出词人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
相信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类词。
一提到豪放词,大家肯定马上想到苏轼,但今天呢,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他是谁呢?(学生齐答:辛弃疾)对,就是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的辛弃疾。
【导入3】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导入4】一曲《辛弃疾》,谱写了这位抗金名将,金戈铁马走沙场的英雄虎胆,三言两语写天下的豪情无涯。
品读辛弃疾诗词,带你重温一段历史,带你走进一个传奇,带你了解一个真正的辛弃疾!同课异构教案A(课程标准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辛弃疾词两首教案辛弃疾词两首这首词教学目的:1、理解报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悲愤2、理解用典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课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作的写作背景和主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怀报国之志的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
这一年秋天,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
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二、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
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三、赏析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
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是失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但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
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干。
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
用在这里,就把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
读者读到此,于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
(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
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
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
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
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
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
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
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
到这里,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
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第二课时水龙吟。
京口北固亭怀古一、鉴赏(一)、上阙写了哪几个人物?为什么要写他们?孙权和刘裕。
原因:内容上:1、都曾在京口2、孙权在南京建立吴国的首都,并打垮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国家。
刘裕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平定叛乱3、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
4、借这些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的英雄业绩,隐约地表达自己的抗敌救国的心情。
5、表明这样的英雄当世已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式上:1、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2、为下文刘裕的议论埋下伏笔3、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4、典故运用深化丰富了主题(二)词的下片运用了哪几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思?第一个典故——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因好大喜功,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草率出师讨伐北魏,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山祭奠,纪念胜利。
意在借刘义隆落得仓皇北逃的事情,咏叹南宋近事。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北伐,在浮离(今安徽宿县)兵败。
此三句典中套典,意在以古讽今,主张有备而战,反对草率出兵。
第二个典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追忆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
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借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庸无能,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三个典故——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漠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
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祭神赛社,烟火不断。
借此以古讽今,批评人们居然舍弃了被金人占领的国土,忘记了国恨家仇。
第四个典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职后,跑到魏国。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想再次起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切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
三、学法指导比较学习法本课文所选辛弃疾的两首词,主题相同,都表现了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总体风格是雄健、豪放。
都大量使用了历史典故,借古讽今。
两首词作于不同时期。
《水龙吟》是早期作品,时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词中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等景象来陪衬、点染,但没有柔媚繁缛之感。
《永遇乐》是晚期作品,辛弃疾当时以65岁的高龄在镇江任职,他本以为可以积极备战,积蓄军事力量,但很快发现韩侂胄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于是,有了更多的悲愤。
可见,他早期的作品多些昂扬、激奋;晚期作品则向了苍劲、悲壮。
同为豪放派的词人,苏轼与辛弃疾的风格也同中有异。
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
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
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四、延伸拓展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简释(唐圭璋)此首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起句浩荡,笼罩全篇,包括山水空阔境界。
水随一句,分写水;遥岑三句分写山。
秋无际从水随天去中见,玉簪螺髻从远目中见,皆用倒卷之笔。
落日三句,写景极悲凉,与屯田之霜河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同为佳境。
江南游子,亦倒卷之笔。
把吴钩三句,写情事尤不堪,沈恨塞胸,一吐之于纸上,仲宣之赋无此慷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