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适应性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活适应情况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任务报告

院别:

专业:2015级

完成人: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告别了高中,踏进了新的大学生活,一切都是如此新鲜,我相信很多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总是充满着憧憬与好奇。但同样也意味着自己要离开父母的羽翼,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在某些意义上说来说,无论是在金钱上还是生活上都是真正的独立了。那么,是不是大一的新生都能习惯这一切新的生活呢?

就此,本人对大一新生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并且,了解大学生入学适应期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是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任务目的

(1)巩固和体验所掌握的心理学原理。

(2)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生活、工作与学习质量。

任务内容

任务内容主要是调查安顺学院15级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

任务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顺学院15级新生为研究对象,4个不同专业中随机抽取100名同学作为样本。在删除不完整问卷后,获得无缺失问卷83份。此次调查中男生占53%,女生占47%。省内学生占75%,省外学生占25%。

2、调查工具

本研究以不记名问卷的形式就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便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做了调查。其结果经认真统计与分析得出,并借助于网络资源。

任务过程

利用假期的空余时间制作一份关于大学生活的问卷,开学时在学习食堂进行问卷调查,待问卷完成后进行分析总结。

新生适应性状况

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构想过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进入大学后,在经过一小段时间兴奋之后,他们突然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跟自己想像中的大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失利;有些学生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有些学生是因为向往南方又可以远离父母的管辖;有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这所有的一切,致使一些学生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了失落心理。

从总体说,在被调查的83名同学中认为学业方面难以适应的比例最高,占60.3%;另有24.3%的同学认为生活方面难以适应;还有15.4%的同学认为人际交往方面难以适应;缺失值为3.5%。

1.学业方面

经过高考激烈残酷的竞争,很多学生感到精疲力尽,在饱尝了成功喜悦的同时,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的放松,以之补偿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可到了大学,仍然要面临繁重的功课,这让他们不知所措。在十多年的苦读生涯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且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向这一目标冲刺的,学习上带有非常大的被动性。进入大学后,这个目标已实现,许多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生活的重心,再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和动力去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上很被动,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出现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

多数同学表现出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占到了64.3%。多数同学觉得学习感到疲劳是因为作息时间不合理。当问到在课余时间做什么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是在宿舍睡觉或是呆在网吧,占到了22%(其中男生占到了90%),而在呆在图书馆的同学只占到36%。说明在课余时间同学们主要在娱乐玩耍。当问到同学们学习过程中有无压力或是困难时,同学们感到问题最多的是英语占到了75%,就康复系而言,同学们感到问题最大的是生理,占到了80%,这应该说是正常的。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所以,为了提高英语和生理,同学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优势互补,进而各得其所,更好的完成学业。

在谈到对班集体是否满意时,多数同学表示一般或不太满意。80%的同学认为同学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紧密,交流得太少了。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同学们应该以班级为整体,把班级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积极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为班级的建设添砖加瓦。

2.生活方面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很大部分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出过远门,而且在家里面是个小皇帝,过得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或保姆一手操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但是进入大学以后,父母再也不能在身边,失去了往日的特殊照顾,对于这些自立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根本无法适应,生活无规律,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做。调查发现同学们的生活费大多在500-800元/月,极少数的同学生活费在500元以下或是超过1000元/月的。有一部分同学开支没有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面对大学里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法适应。有的学生因为从北方来到南方,总觉得别人应该照顾和帮助他,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也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一些适应能力差的新生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不愿与别人沟通交流,怕别人笑话,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同学们大多对宿舍环境感到不满意,认为条件太差,与自己想象中的大学宿舍有很大

差距,占到了76%多,这也能说明学校在宿舍的建设方面的确存在某些问题,但同学们应学着适应。同学们也对如何搞好室友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些疑问。

为此,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

(1)“习惯”。寝室条件有限,这倒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娇生惯养,实在是居住环境与家相去太远。这就需要你调整心态,你必须告诉自己:在这里我要住四年,无论好坏这都将是与我的生活、学习关系最紧密的天地。这样你才能像对待自己的“家”一样去接受它,呵护它。只要你习惯了,种种的不如意也便迎刃而解。

(2)“宽容”。在寝室你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生活习惯的室友。当别人的生活步骤与你不合拍甚至影响你时,不要抱怨更不要动怒。学会以宽容而友善的心对待他人,这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关爱”。帮晚归的室友打好热水,在突然下雨的日子里留意是否还有衣服晾在外面,别人睡觉时学会蹑手蹑脚……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却足以证明你是一个懂得体贴、善解人意的朋友。此外还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留一个空间给自己和别人,关心自己的成长,关注生活中的一切。

多数同学对饭菜不适应,由于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所以会觉得饭菜难吃,有的同学甚至不吃,而整体以零食做伴,这样不仅浪费钱财,而且没有营养,还会对胃不好。你可以想一想别的同学都能吃得好,为什么自己就不能适应呢?同学们应该学会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来适应你。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改变环境,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际交往方面

大学生有人际方面的困惑,在大一新生里面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大学里面,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汇集成了一个社会群体。在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

大学里的人际环境也是极其丰富的。中学生大多数以家庭为根据地,群体关系比较单一,接触的同学又都处于共同的区域,具有相似的区域文化,同学之间关系处在较为单纯、坦诚的氛围中。进人大学后,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地域间的差别,带来了语言、性格、生活及饮食习惯的差异。同学间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学组成了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同学们朝夕相处,交往不仅仅是学习,而且是全方位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在大学校园里,这种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不仅仅限于老师的传授和答疑;而同学之间的交谈,因特网、电话、书信等各种交往渠道,都是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

同学们在对同宿舍的室友的了解程度上,有一半的同学感觉不太了解,觉得比较了解的占不到10%。而且同学们表示与其他院系的同学来往也不是很多。平时在学校经常交往的对象多是老乡或同宿舍的室友。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同学具有很强的自信,其他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信。

总的来说,表示能已经适应大学生活同学还是比较多的,有43人,占到了52%。能尽快适应的为20人,占24%。表示在较长时间适应的有15人,占18%,而表示是很难适应的有5人,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