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生化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33.17 KB
- 文档页数:7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的化学组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体内的生物化学状况,从而辅助诊断疾病、评估病情、指导治疗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糖:血糖是人体最重要的能量供应物质,用于评估糖尿病、低血糖和其他代谢紊乱相关疾病。
2.血脂: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用于评估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用于评估肝功能的异常,如肝炎、肝硬化等。
4.肾功能指标: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用于评估肾脏功能的异常,如肾炎、慢性肾脏病等。
5.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用于评估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情况,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等。
6.乳酸和酮体:用于评估酸碱平衡的情况,如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7.尿常规:包括尿蛋白、尿白细胞、尿红细胞等,用于评估泌尿系统炎症、肾损伤等情况。
8.炎症和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用于评估炎症和感染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9.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用于评估肿瘤的筛查、监测和治疗反应。
10.甲状腺功能指标:如甲状腺素(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功能减退等。
11.骨代谢指标:如钙、磷、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用于评估骨代谢紊乱的情况,如骨质疏松、骨折等。
12.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异常,如出血倾向、血栓形成等。
13.电解质和酸碱指标:如电解质浓度、酸碱平衡指数等,用于评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异常的情况,如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等。
以上只是部分常见的生化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指标可以通过生化检验来评估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体检血生化各项检查临床意义(总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体检血生化各项检查临床意义1、谷丙转氨酶(ALT)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酗酒,心梗,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胆道疾病等。
另外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者近期吃过油腻食物,都可能使转氨酶暂时偏高。
2.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正常为阴性。
HBsAg阳性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在感染乙肝病毒2个月~6个月,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
它的出现表明是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或病原携带者,急性乙肝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表面抗原可持续阳性。
3.甘油三酯(TG)临床意义: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受年龄、性别和饮食的影响。
血甘油三酯增高可见于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和胰腺炎等。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4.胆固醇(CH)临床意义: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明确关系;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降低并可停止粥样斑块的进展。
血清胆固醇水平受年龄、性别等影响。
除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外、血清胆固醇增高多见于继发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低、糖尿病和胆道梗阻等。
胆固醇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5.高密度脂蛋白(HDL-C)临床意义: HDL-C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变程度呈负相关。
HDL-C降低见于急、慢性肝病、急性应激反应(如:心肌梗塞、外科手术、损伤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慢性贫血等。
6.低密度脂蛋白(LDL-C)临床意义:低密度脂蛋白易沉积在动脉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
增高常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等。
7.血尿素氮(BUN)是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英文缩写AL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英文缩写AST正常参考值0-40I/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转肽酶英文缩写GG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英文缩写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英文缩写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6、检验项目总胆红素英文缩写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7、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9、检验项目总蛋白英文缩写TP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检验项目白蛋白英文缩写ALB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最新资料推荐------------------------------------------------------生化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一、肝功能检查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参考值:040IU/L 临床意义:对肝实质病变的诊断及病程变化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严重黄疸及浑浊血清也可使结果升高,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正常参考值:040 IU/L 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
肝病及其它脏器炎症时也常升高。
注意事项:标本应避免溶血,血清不宜冰冻保存。
3 总蛋白(TP)正常参考值:6085 g/L 临床意义:了解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情况。
对肝、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等有一定的诊断、鉴别意义。
总蛋白升高常见于高度脱水、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造成的血液浓缩而致;总蛋白降低常见于营养不良和消耗增加(如严重结核病、甲亢、恶性肿瘤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合成障碍(如1 / 25肝硬化)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及失血等)。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4 白蛋白(ALB)正常参考值:3555 g/L 临床意义:白蛋白的生理功能广泛,包括营养价值;有效胶体渗透压的保持;血清钙、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脂肪酸、药物、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白蛋白的多种生理功能使其成为检测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
白蛋白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其白蛋白浓度上升。
白蛋白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注意事项:空腹采血,标本应避免溶血。
5 球蛋白(GLB)正常参考值:20-30 g/L 临床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肝硬化、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麻风、骨髓瘤、淋巴瘤等。
常用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常用生化指标是指在临床医学中常常使用的一些生化分析参数,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人体内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变化情况,从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进行评估和判断。
下面我们将从常见的血液指标入手,详细介绍它们的临床意义。
1.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携带氧气。
通过血红蛋白水平的测量,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判断炎症、感染、出血等情况,并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主要的细胞成分,它们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通过红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评估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情况,帮助诊断贫血、骨髓功能异常和失血等疾病。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通过白细胞计数的测量,可以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炎症程度,帮助诊断感染、炎症、白血病等疾病。
2.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个指标是评估肝脏功能的重要标志物。
高水平的ALT和AST通常表示肝脏损伤,例如肝炎、肝硬化等。
同时,AST/ALT比值也常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病。
-白蛋白(ALB):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它是体内最主要的蛋白质之一、白蛋白水平的测量可反映肝功能、营养状态和肾功能等。
低白蛋白水平通常表示肝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3.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和肌酐(Cr):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主要由肝脏代谢产生,肌酐主要来自骨骼肌的代谢产物。
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这两个指标通常会升高,可以帮助评估肾功能不全、肾炎等疾病。
-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水平受肾脏排泄的调节。
高尿酸水平可导致痛风等疾病的发生。
4.综合指标:-血糖(GLU):血糖是评估糖代谢的关键指标,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
高血糖可能表示胰岛功能减退或者胰岛素抵抗等问题。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这两个指标用于评估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领导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常见生化检验指标临床意义生化检验指标是指通过对人体生物体内液体或组织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活性或结构的测定,从而反映人体的生理和代谢状态的一种检验方法。
常见的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电解质指标、血脂指标、糖代谢指标、炎症指标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指标的临床意义。
1.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AST、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
这些指标可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和肝功能的改变。
临床上可用于诊断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等疾病,评估肝功能的恢复情况。
2.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酸、尿素、尿蛋白等。
这些指标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改变。
通过检测肾功能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疾病的程度和进展情况,用于诊断和监测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3.电解质指标:电解质指标主要包括血钾(K+)、血钠(Na+)、血钙(Ca2+)、血镁(Mg2+)等。
电解质的平衡对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酸碱平衡至关重要。
异常的电解质水平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神经系统异常等症状。
因此,通过检测电解质指标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的疾病,如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4.血脂指标: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等。
血脂的异常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血脂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指导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5.糖代谢指标:糖代谢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这些指标用于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评估血糖控制情况,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6.炎症指标:炎症指标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是许多炎症性疾病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生化项目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前篇文章讲解了血常规的各项指标代表的意义,今天咱们了解一下生化中各项指标代表的意义吧。
参考值每个医院标准不一样,根据自己手上的化验单,能明白增高或减低的意义就OK了。
一、总胆红素T-BIL 2.0-20.0cmol/21、增高见于(1)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疽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2)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
(3)其他:如新生儿黄疽、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2、减低无临床意义二、直接胆红素D-BIL 0.0-6.0umol/L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疽、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三、间接胆红素IBIL 1.7-13.0umol/L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疽、先天性黄疽、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疽,也于见阻塞性黄疽。
注: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疽、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疽,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疽等。
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谷丙) 0-40u/L增高: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重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
3、骨骼肌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4、其他:某些药物和毒物引起ALT活性升高,如氨丙嗪、异烟肼、水杨酸制剂、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机磷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五、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谷草)0-37u/L增高:1、肝脏疾患: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2、胆道疾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
3、心脏疾患: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4、一些感染性疾患:如肺炎、伤塞、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1.临床诊断用心肌酶的选择原则疾病诊断时,应该测定哪些心肌酶在临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临床当然希望测定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高(或低)就能确诊,否则就可排除,但这类理想化的指标是很难存在。
选择诊断用指标原则:(1)、有较高的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微的组织损伤也能得到明显的指标变化。
(2)、组织损害时能较快的释放,以便早期诊断。
(3)、生物半寿期较长,否则难以捕获。
(4)、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稳定廉价。
2.血清心肌酶诊断心肌梗塞的病理基础AMI发生后,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受损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用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AMI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小。
酶生理特性不同,如酶在细胞内定位,分子量大小,生物半寿期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的时间,入血的快慢以及在血清内的持续时间不同,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后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3.临床常用的心肌酶心脏内的细胞酶很多,但须符合上述选择原则,组织特异性并结合其它方面,如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ICDm)在心肌中含量很高,但一入血很快就失活。
目前国内外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的血清酶主要有:AST、LDH、CK和α-HBDH,尤以LDH和CK-MB同工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应用更广。
(1)、AST LDH CK特异性比较含量:心肌AST是人体各检验地带网组织中最高的,LDH 和CK的含量也占第二位。
特异性:CK的脏器特异性最高,除骨骼肌病变(包括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如酒精中毒)和严重脑血管意外,并且红细胞几乎不含CK,故测定不受溶血的影响。
◆CK诊断效率高,假阳性仅为10~ 15%;其阳性率与心电图ST段异常符合率达95%,高于AST (假阳性高达32%)。
肺梗塞,心绞痛,陈旧性梗塞等则CK活性一般不升高。
LD H由于分布广泛而特异性不高。
(2)、AST的同工酶血清ASTm不能提高AMI的诊断特异性,但ASTm因定位于线粒体,故不是很严重的损伤一般难以释放入血,因此测定ASTm对于推测预后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在推测死亡率方面较CK-MB更有价值。
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参考值:1.乳酸脱氢酶LDH 100-240IU/L2.谷草转氨酶AST 0-40IU/L3.磷酸肌酸激酶CK 24-194IU/L4.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0-25IU/L5.谷丙转氨酶ALT 0-40IU/L一、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及意义乳酸脱氢酶是体内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酶,此酶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以肝、肾、骨骼肌、胰腺和肺中最多。
这些组织中的LDH的活力比血清中高的多。
所以但那个少量组织坏死时,该酶即释放血而使其他血液中的活力增高。
测定此酶常用于对心梗、肝病和某些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临床意义:1.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后9-20小时开始上升,36-60小时达到高峰,持续6-10小时恢复正常(比AST、CK持续时间更长)。
因此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期的辅助诊断指标。
2.肝脏疾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肿瘤转移所致的胸腹水中LDH往往也升高。
3.血液病:如白血病、贫血、恶性淋巴瘤等LDH也升高。
4.骨骼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塞等。
5.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胸、腹水肿乳酸脱氢酶活力升高。
6.正常新生儿LDH水平升高,可达775-2000IU/L,满月后180-430IU/L,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12岁趋于恒定。
二、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测定及意义肌酸激酶(CK)广泛存在与各种组织中,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
组合成CK-BB、CK-MM、CK-MB三种同工酶。
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
正常人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极少。
临床意义:1.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胸痛发作后4-6小时,病人血清CK-MB先于总活性开始升高,12-36小时达高峰,多在72小时内恢复正常,其最高值达对照组4.9-22倍以上。
如果梗塞后3-4天,CK-MB仍持续不降,表明心肌梗塞仍在持续进行,如果已下降的CK-MB在此升高则提示原梗塞部位病变扩展或有新的梗塞病灶。
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血液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肝功全项白蛋白/球蛋白的比例A/G 1-2.5,用于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A/G比值<1提示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
动态观察A/G比值可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
病情恶化时,白蛋白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A/G比值持续倒置表示预后较差。
球蛋白1、增高1)、多发性骨髓瘤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2)、肝硬化。
3)、结缔组织病、血吸虫病、疟疾、红斑狼疮。
4)、慢性感染、黑热病、慢性肾炎等。
2、降低1、生理性低蛋白血症,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2、低Y-球蛋白血症或先天性无Y-球蛋白血症。
3、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使用免疫抑制药等常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球蛋白降低。
间接胆红素IBIL1.5-18.0umol/L,增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黄疸、肝细胞性(肝炎)或混合性黄疸,也见于阻塞性黄疸。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辩证关系如下:1、三者均高,属肝细胞性黄疸,如急性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癌等。
2、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升高,属阻塞性黄疸,如胆道结石、胆道阻塞、肝癌、胰头癌等。
3、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溶血性黄疸,如溶血性盆血、血型不合输血、恶性症疾、新生儿黄疸等。
总胆红素TBIL5.1-20.0cmol/2,增高见于肝细胞性疾病,如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阻塞性疾病,如胆石症、胰头癌等,以及其他疾病,如新生儿黄疸、败血症、溶血性贫血、严重大面积烧伤、溶血等。
减低无临床意义。
直接胆红素DBIL1.7-6.8umol/L,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减少无临床意义。
丙氨酸转氨酶ALT 0-40u/L,增高常见于肝胆疾病,如传染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心血重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的肝淤血、脑出血等,以及骨骼肌病,如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是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及营养状况。
本文将介绍几项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和电解质水平,并对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1.血红蛋白(Hb):参考范围:男性:130-175g/L;女性:120-16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
低血红蛋白常见于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而高血红蛋白可能与脱水、骨髓增生异常等疾病相关。
2. 血糖(GLU):参考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临床意义:血糖是评估患者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常见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而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瘤、肝功能不全等疾病相关。
3.肝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参考范围:男性:0-45U/L;女性:0-34U/L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2)谷草转氨酶(AST):参考范围:男性:0-40U/L;女性:0-33U/L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也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3)碱性磷酸酶(ALP):参考范围:30-120U/L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是肝细胞和骨细胞等组织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胆管梗阻、骨肿瘤等疾病。
4.肾功能指标:(1) 血尿素氮(BUN):参考范围:2.9-7.1mmol/L临床意义:血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脱水等疾病。
(2) 血肌酐(Cr):参考范围:男性:62-106umol/L;女性:53-82umol/L临床意义:血肌酐也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情况。
5.电解质水平:临床意义:钠离子是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电解质,低水平可能与脱水、肾脏功能异常等疾病相关。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检验项目谷丙转氨酶英文缩写AL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心梗,胆道疾病等。
2、检验项目谷草转氨酶英文缩写AST正常参考值0-40I/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心梗,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检验项目转肽酶英文缩写GGT正常参考值0-40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4、检验项目碱性磷酸酶英文缩写ALP正常参考值30-115IU/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及少年儿童。
5、检验项目乳酸脱氢酶英文缩写LDH正常参考值90-245U/L临床意义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后12-48小时开始升高,2-4天可达高峰,8-9天恢复正常。
另外,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可引起LDH增高6、检验项目总胆红素英文缩写TBIL正常参考值 4.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原发生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7、检验项目直接胆红素英文缩写DBIL正常参考值0.00-6.00umol/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8、检验项目游离胆红素英文缩写IBIL正常参考值0.00-17.39u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9、检验项目总蛋白英文缩写TP正常参考值55.00-8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泄、沤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烧伤,失血。
10、检验项目白蛋白英文缩写ALB正常参考值35.00-55.00g/L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生化项目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生化项目是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通过对体液样本(如血清、尿液等)中化学分析物的测定,可以提供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参考值,用于判断人体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生化项目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1.血红蛋白(Hb):男性约为130-180g/L,女性约为120-160g/L。
Hb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携带氧气供给组织。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高于正常范围可能与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
2.白细胞计数(WBC):约为4-1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约为50-70%。
白细胞是机体的免疫细胞,其计数可以反映机体的炎症和感染程度。
偏高可能表示感染或炎症,偏低可能表示免疫功能低下。
3. 血糖(Glu):空腹血糖约为4.0-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
4. 血清肌酐(Scr):男性约为62-115μmol/L,女性约为53-97μmol/L。
Scr是肌肉代谢产物,用于评估肾功能。
偏高可能表示肾脏受损,尤其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5.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男性约为12-78U/L,女性约为10-65U/L。
ALT是肝细胞损伤时释放的酶,用于判断肝功能异常及肝炎。
偏高可能表示肝细胞损伤,如肝炎、肝硬化等。
- 总胆红素(TBIL):约为3-17μmol/L。
TBIL是肝脏代谢产物,用于评估胆红素代谢和胆道排泄功能。
偏高可能表示肝功能异常或胆道梗阻。
-碱性磷酸酶(ALP):男性约为40-130U/L,女性约为35-104U/L。
ALP是肝、骨及肠道等组织中存在的一种酶,用于判断肝胆疾病和骨代谢异常。
偏高可能表示肝胆疾病或骨病变。
6.血脂测定:- 总胆固醇(TC):应小于5.18mmol/L。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偏高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甘油三酯(TG):应小于1.7mmol/L。
高甘油三酯与代谢综合征、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等相关。
各种指标临床意义
各种指标在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们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监测疾病的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血液指标:血液指标包括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浓度等。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炎症反应程度以及免疫功能状态。
2.炎症指标: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可以用于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
这些指标在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疾病活动的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代谢指标:代谢指标如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等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代谢状态。
它们可以用于评估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4.心脏指标:心脏指标如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等可以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它们在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监测中起着关键作用。
5.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食管癌抗原等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存在及其进展。
它们在肿瘤的筛查、诊断以及疾病复发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6.免疫指标:免疫指标如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它们在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疾病活动监测中起着关键作用。
7.血栓指标:血栓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它们在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以及抗凝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血液局部生化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一〕1.白细胞分类(DC):化验介绍: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参考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粒细胞〔B〕:0-1% 淋巴细胞〔L〕:20-40% 单核细胞〔M〕:3-8%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N〕:中性粒细胞具有游走性和吞噬作用。
增高见于: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b.组织损伤:大手术后、心肌堵塞、肺堵塞等。
c.恶性肿瘤: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等。
d.各种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等。
减少见于:a.某些传染病:流感、伤寒、付伤寒、麻疹。
b.某些血液病:再障、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
c.化疗或放疗后,抗癌药物,X线及镭照射。
d.其它: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度恶病质。
〔2〕嗜酸粒细胞〔E〕:嗜酸粒细胞与变态反响有关,并有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增多见于:a.变态反响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紫癜。
b.寄生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
c.某些皮肤病:湿疹、牛皮癣、剥脱性皮炎等。
d.某些血液病:慢粒、恶性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氏病等。
减少见于:a.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3〕嗜碱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参与特殊的免疫反响。
增多见于: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b.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4〕淋巴细胞〔L〕:淋巴细胞能产生和运载抗体,在防御病毒感染方面有重要作用。
增多见于:a.某些病毒或细胞所致的传染病: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病恢复期、结核病、百日咳。
b.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
减少见于:a.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接触放射线。
血生化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胡馨血生化是生化室能做的全套项目。
一般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肌酐、尿酸、尿微量蛋白)、离子、淀粉酶、心肌酶等等;而血常规是诊断血液疾病或身体有无炎症贫血或凝血问题的检查。
心肌酶谱:对心肌酶检查,检查心肌酶主要是确定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
一般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国内常将这一组与心
/content/14/0909/19/3171329_408226538.shtml
file:///C:/Users/huxinpc/Downloads/%E5%BF%83%E8%82%8C%E6%8D%9F%E4%BC %A4%E6%8C%87%E6%A0%87(cTnTMbCK-MBBNP)%E7%9A%84%E4%B8%B4%E5%BA %8A%E6%84%8F%E4%B9%89.PDF
/link?url=mW8JGCWOUMrtJeLqTymtsCUmy2TMhjUctWrJAFV emchrL-gkFE-rCMlo3PbFKKWkH5i0UuwfqrnLJEAsJCUwUq
/A16_search_items/006_sp_biochem/180_CK_MB.h 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