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颜真卿

  • 格式:docx
  • 大小:16.87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鉴赏之颜真卿

书法,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书法的身影,无论是大街小巷的海报宣传还是我们每天运用书法的技巧去写汉字,都用到了书法。所以说,书法无处不在,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上完半学期的书法鉴赏选修课后,我们应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

有关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一般情况下,书法可以定义为:以汉字为载体,运用书写工具去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由定义可见,中国书法与汉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只不过,这时候的书法正处于“混沌萌芽”阶段。事实上,中国书法史是伴随着汉字演变的发展史。

仓颉造字,奉黄帝之命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了文字。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汉字来源于物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开始,中国有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艺术逐渐兴盛起来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分布)、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

手法而形成的。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由是观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无形之相。书法还是人们陶冶情操的工具,中国人的许多特点,例如隐忍,刚毅与书法中的抑扬顿挫很有关系。书法艺术是传统,古典文化的一分,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谈到书法,大家往往都会想起——书圣王羲之,一个书法大家。但是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颜真卿呢?他是中国古代书法成就绝不次于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家。颜体字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有别于王羲之,自创一家;甚至有的人认为颜的书法成就高于王羲之。

在一千二百四十八年前,历史上发生安史之乱,大唐从岌岌可危到重归和平,历时七年。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于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撰文,盛请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丰功伟绩的将军作书,在山崖之下留下了千古名篇《大唐中兴颂》。他就是伟大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家乡山东临沂,从名字不难看出,父辈对颜真卿的道德品行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希冀。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

范。在颜真卿的眼里,书法只是一生功业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就是这部分在中国的书法长河中熠熠生辉。

当然,颜真卿书法的特点与其在战场上一脉相承。他在战场的表现出的气概完完全全呈现在日后的书法创作上。其中,最有名的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

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被推为联军盟主,大忠大勇,功勋卓著。同时他也付出了失去亲人的惨痛代价。两年之后,当安史之乱的硝烟散尽,顾不得洗去征尘的颜真卿,就开始四处寻找死难亲人的尸骨。乾元元年九月,颜真卿安葬了亲人。并设薄酒,祭奠为大唐社稷捐躯的颜季明。此时的颜真卿悲从中来,难以自制,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祭侄季明文稿》,后人称作《祭侄稿》。

《祭侄稿》书写25行,共234个字。祭文情感真切,痛贯心肝,悲壮情怀溢于字里行间。颜真卿面对亲人的亡灵,国难家仇,涌上心头。抚今追昔,感慨万端。

颜真卿享年七十七岁,后人按照颜体的发展将颜真卿的书法创造分为三个阶段:小颜、中颜和老颜。

小颜,是指颜真卿四十四岁至五十岁,这段时期颜真卿的书法主要继承褚遂良的楷书,初步确立了颜体的面目。代表作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像赞》。

中颜,是指颜真卿五十岁至六十五岁,这段时期颜真卿的楷书已经完全成熟,笔画,结体和布白都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风格。与初唐时期的楷书相比:前者侧,后者正;前者妍,后者比较粗壮;前者雅,后者宜;前者瘦,后者显肥;前者法度深藏,后者有法可循;前者润色开花,后者元气淋漓。代表作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

老颜,是指颜真卿六十五岁至七十七岁,这段时期颜真卿的书法从成熟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代表作有《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是颜真卿晚年之作,用笔横轻竖重,笔力厚重雄强,结字宽博、方中求圆、气势开张、大气磅礴,不像早期用笔多隶意,而以篆法入楷,易方为圆,与柳公权并称“颜盘柳骨”。本帖结体相向,尽显张力,蚕头燕尾,转笔不用方笔“内恹法”而用提笔暗过的“外拓法”,显得雄重丰腴,端庄拙朴,凡386字。

我注意到,像“禮”“德”“教”等笔画复杂的字,在颜真卿的笔下,分布合理,而且每一笔都粗壮有力,即使再细,也能看出是颜体的字。还有此贴中出现最多的“之”字,颜真卿赋予了他们不同的形象,有长有宽,形态各异,特别是颜体最有特点的捺画,入笔稍轻,逆入后调笔翻转,顺势折下行笔,波尾重按后骤然提笔出锋,一波三折,力透纸背。

颜真卿书法在后世影响深远,除了书法本身成就卓著外,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颜鲁公为后人树立了书法、人格、道个统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