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鉴赏颜真卿
- 格式:docx
- 大小:16.87 KB
- 文档页数:4
绪论绪论(一)1、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对自然的感受,对美的认识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鉴赏水平正确答案:√2、鉴赏书法的人大部分都是书法家正确答案:×3、篆书是在哪种历史背景下创造的A、文景之治B、始皇统一六国之后C、始皇统一六国之前D、商鞅变法正确答案:B绪论(二)1、中国书法是通过汉字书写来表现什么的艺术A、文学B、历史C、情感意向D、哲学正确答案:C2、用启功先生的瘦金体去写的《沁园春·雪》,做到了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3、书法对象的艺术性表现不包括A、书家创作艺术时的审美艺术性B、汉字的象形性C、汉字与其点画的丰富性D、书法作品容的文化艺术性正确答案:A4、毛笔的特点是柔软、有弹性,因此在书写书法作品时很难体现出字体的各种形态。
()正确答案:×绪论(三)1、法国总统观看了中国书法中的哪个汉字后称中国书法是艺中之艺A、汉B、京C、文学D、舞正确答案:2、中国的()被称为笔尖之舞。
A、绘画B、书法C、刻章D、芭蕾舞3、通过()会使中国书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A、对比B、临摹C、欣赏D、训练正确答案:A4、因为中国书法与音乐一样寓杂多于统一,讲究对称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因此中国书法也被称为无声之音。
()正确答案:√绪论(四)1、“如果说能够表现个性这就是最高的美术,那么各种美术以写字为最高。
”出自()。
A、梁思成B、白宗华C、林语堂D、梁启超正确答案:D2、书法艺术性要求书家的艺术造诣要高于诗词作者的艺术造诣正确答案:√3、艺术来源于什么,又高于什么A、自然C、D、政治正确答案:B4、书法的加工素材是什么A、点画B、汉字C、艺术化了的诗词歌赋D、话语正确答案:C绪论(五)1、书法的繁荣期是从元明之后开始的正确答案:×2、书法发展的三个阶段不包括A、发展起B、繁荣期C、成熟期D、萌芽期正确答案:D3、()是中国文字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书法的开始。
《祭侄文稿》书法鉴赏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作,是其笔下的代表作品之一。
此作品是颜真卿为了追思已逝侄儿而亲笔所写的文稿,短小精悍、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整篇文稿将缅怀逝者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交织在一起,深深打
动了人们的心灵。
此文中书法的飘逸与豪放也为其加分不少。
颜真卿
在文中运用了行楷的书法风格,每个字眼独具特色,气势磅礴,端庄
肃穆,锋芒毕露。
这不仅使得此文书法极富视觉感官上的冲击力,更
为后世书法家指明了一条方向。
总之,《祭侄文稿》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其浓
郁的文化气息和优美的艺术风格,让人不仅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震撼,也让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鉴赏后世誉为“行书天下第二”《祭侄文稿》, 是颜真卿在“忘我”状态下无意识的书写, 是真实情感融入笔端的千古绝唱之作, 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力强烈地震撼了每个观赏者, 也对后世书法创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历代人们在赞赏和高度评价颜真卿书法艺术的同时,又都称誉敬仰他的人格品德,确是很有道理的。
在当今整个社会高度重视书法艺术的今天,《祭侄文稿》的艺术生命力最强,影响会更深更远更广。
一、《祭侄文稿》情感真挚《祭侄文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精品,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
细观《祭侄文稿》犹可感受到作者悼念亡侄时的情感波动和思绪起伏。
首句,按祭文体例,记祭悼的时日和祭者的身份,此时作者情绪尚属平稳,行笔稍缓,行字中间有楷字,情态肃穆。
接下来是对季明的赞语:“惟尔挺生,夙标幼德。
宗庙瑚琏,阶庭兰玉。
每慰人心,方期戬谷。
”此处全用规范的行书,一字一顿,赞誉之情,缺憾之感,融于毫末。
至“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一段,心情已至激愤。
“父陷子死”四字,如高空坠石,使人感到如当空霹雳,轰脑塞胸;其余诸字如飞沙走石,那种失却臂膀之痛楚,天何以补人何以堪之无奈,溢于言表。
再至“抚念摧切,震悼心颜”八字,更如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大痛大愤之情喷涌而出。
至18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
从第19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
写到“首榇”两字时,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涡)之中。
长歌当哭,泣血哀恸,结尾处之“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则直如长江之水,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
令人触目惊心,撼魂震魄。
通观全篇,行文如泣如诉,如控如檄,运笔畅达痛快,使转精巧自然,气势雄壮,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浩然正气之作。
多宝塔碑书法鉴赏多宝塔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作品。
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此碑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因而这方碑石也是后人初学楷书最通行的范本。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多宝塔碑书法鉴赏,希望对你有用!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
岐嶷绝于荤茹,龆龀不为童游。
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颂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
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
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
洒以香水,隐以金锤。
我能竭诚,工乃用壮。
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
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
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偘求诸宝坊,验以所梦。
浅论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鉴赏论文浅论颜真卿的书法特点及鉴赏论文摘要: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颜真卿是书法史上居承先启后地位的伟大人物,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
关键词: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书法,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
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书法的身影,无论是大街小巷的海报宣传还是我们每天运用书法的技巧去写汉字,都用到了书法。
所以说,书法无处不在,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参加完书画艺术导论的选修课后,应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
有关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
一般情况下,书法可以定义为:以汉字为载体,运用书写工具去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
由定义可见,中国书法与汉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只不过,这时候的书法正处于“混沌萌芽” 阶段。
事实上,中国书法史是伴随着汉字演变的发展史。
仓颉造字,奉黄帝之命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了文字。
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汉字来源于物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开始,中国有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艺术逐渐兴盛起来。
书法中的“书”乃“写”也,“法”为法规、法则、法度,“书法”乃写字的法则。
我们通常把按着一定书写法则写的有审美价值的字,称为书法,精此道者为书法家。
而不可把一般的毛笔字叫“书法”,把用毛笔字写字的人都叫“书法家”。
我们为什么不管外国人写的外文叫“书法”?那是因为字母一没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二没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它只是代表语言的符号,而不是有审美价值、有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
中国文字就不同了,它是拼音字母的升华,它一方面有审美价值的间架结构,同时有审美价值的行笔法则,所以它不但是语言的载体,而且还能成为有审美价值和高经济价值的艺术作品,书法是中国文字特有的财富。
颜真卿祭侄文稿书法鉴赏
颜真卿是一位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风格多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殊的艺术形式深受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的喜爱,堪称中国书法的佼佼者。
其祭侄文稿的书法更是一大精品,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艺术知识,值得深入鉴赏。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他为自己侄子祭拜而书写的碑文,是他研究构思、行文思想和技巧的一大宝库。
他祭侄文稿的书法特点鲜明,笔画雄健、精巧,节奏明快、流畅,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活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他祭侄文稿的笔画雄健有力、活泼而又柔和。
笔画走势宽阔,粗细分明,重点突出,笔划连贯流畅,整饰恰当,充满动感。
它让人想起大山的犀牛、雄鹰的翱翔,抑或是蚁丘上的飞瀑。
这使得它们有浑厚大气,更有雄姿英发之势,可谓隽永悠远。
其次,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节奏明快、流畅,构思精妙,格调高雅,充满气魄。
文句不繁琐,却又富于抒情,表达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信念。
例如《与静殿诗》中,他采用偃月文体表达出自己的坚守:“遇令先生,令尊楚乡,一心不变,固恪殿上”,充满诗意。
另外,他祭侄文稿的工整度极高,对空间的运用丰富多彩,更显精湛的技艺。
他善于运用空间,有意识地做出排版安排,给人以空间上的拓展感。
他善用虚实,点线面的运用加上空隙的留白,使得视觉上更有空间感,更显出作品精致完整的整体性。
总之,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书法艺术价值无可比拟,他的书法艺术
不仅可以给人以视觉的享受,更有它的深刻含义。
它具有博大的精神实质,使人们能够从中体会到书写者的心情,沉思生活中的种种哲理思想,更可以增强阅读者的文化历史认识和审美能力,使之在鉴赏中获得乐趣和收获,令人耳目一新。
文/ [日]石田肇 译/姚宇亮一现存的为世所知的颜真卿(709-785)楷书墨迹有《竹山堂连句》和《自书告身》,前者过于强调颜体蚕头燕尾的特征,一般被判为临 本[1]。
后者藏于(日本东京)书道博物馆,由于其告身的性质,作为文书学的对象也很有名,但在真伪方面,近来的观点却多认为其近伪。
从颜真卿之存在的重要性来说,断然将此书定为伪作,本人也很踌躇,在论述《自书告身》时,以前或未触及其真伪,或多采用了含混不清的说明方法。
虽也有认为关于《自书告身》已完全研究尽了,已无再须讨论的观点,但拙稿还是想从以前所没有论述到的几个史料出发,将此《自书告身》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中再作一思考。
此课题无论对南宋初期对颜氏的存在和对颜真卿评价的相关问题,还是对考察《自书告身》真伪的讨论,都有一定意义。
二告身即相当于现在的任命书,唐代在除授官爵时,由相应高下而分为册授、制授、敕授、奏受、判补五个阶段,它们在程序和书式上都不一样。
此《自书告身》在分类中属敕授告身,由于此书现存日本,故在文书学方面已作了详尽的研究,可确定其在程序和书式方面是与当时文书的一般情况相符的[2]。
由于中国文书中此类文书实物现存者极少,故此告身当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其被认为乃颜真卿所自书,在书法史方面作为颜真卿真迹而倍受重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建中元年(780),任吏部尚书要职的颜真卿为宰相杨炎所嫌,于当年八月被任命为太子少师。
太子少师为皇太子的教育官,故他得以此避居闲职,这时的任命书就是自书告身的内容。
告身为本人的任命书,故可推测在本人殁后,当由其家族妥善保管。
但唐代的很多告身,在由唐入宋的动乱中,或在以后的混乱时代中丢失了,所以传到现在的告身数量很少。
就此自书告身来说,其在宋代中期以前的流传情况不明,虽有至和二年(1055)蔡襄(1012-1067)的跋文: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
莆阳蔡襄斋戒以观。
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
但却未见于北宋的著录。
颜真卿楷书书法的研究
颜真卿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唐人三家”之一。
他的书
法风格具有浑厚、雄健和柔美的特点,特别是他的楷书在书法史上占
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们将对颜真卿楷书书法进行研究。
一、造型特点:
颜真卿的楷书书法具有严谨、端庄、骨力强健、笔画豪放、自然流畅、之气纵横之特点。
筆意遒勁有骨,但又不失婉約之美,既強調筆劃粗健
有力,又致力於筆墨靈動輕盈。
他的碑跡虛實相宜、肌理得宜,所留
下的楷書,更是具有濃郁的書法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點。
二、字体风格:
颜真卿的楷书风格主要表现为遒劲有力,横平竖直,纵横起伏,轻重
缓急相宜等特点。
他的楷书要点在于笔画深重、结构紧凑,笔画大有力,较為有稜角。
其字体风格独具特色,属于艺术创作高峰之一,为
晚唐时期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书法价值:
颜真卿的楷书书法备受传颂,其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书法
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对古
今书法研究者和鉴赏家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颜真卿碑的研究和鉴赏,
有助于推动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和传承。
综上所述,颜真卿楷书书法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我们可以从造型特点、字体风格、书法价值等各个方面来研究。
通过对颜真卿楷书字体的探讨,理解颜真卿书法的审美意旨和艺术价值,进而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
在今天的书法艺术中,仰仗颜真卿的楷书典范应是每位书法爱好者的必修课程,才能在书法的道路上不断深化领悟、助力成长。
《书法鉴赏》论文李虹锐;应化1101; 201105020107中国已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正是通过文字的魅力中国文化才得以传承下来。
从秦朝到清朝,我国各个流派风格的书法家人才辈出,其书法特点风韵各不相同。
我最欣赏熟知的要数王羲之和颜真卿了。
下面让我浅谈他们的作品,书法风格,及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
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
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
”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
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
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
《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
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
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
”(《二王法书管窥》)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
他学钟繇,自能融化。
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
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
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
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抒。
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
书画鉴赏论文3000字篇一:书法鉴赏论文设计挺拔雄肆昂头天外------论颜真卿的艺术成就颜真卿(709年至785年),字清臣,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唐代著名书法家。
一生曾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平原太守、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封“鲁郡公”,为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元老。
向以义烈闻名官场,以至为唐王朝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家学渊博,工于尺牍,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自成一格,人称“颜体”,颜体书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颜真卿不仅在书学史上树立起一座巍峨的丰碑,其高尚人品也为后世景仰。
其人其书,皆为典范。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继王羲之之后,而且唯一能与王羲之并驾齐驱的伟大的书法革新家,他创造了“颜体”,堪称楷体“书圣”。
颜真卿的楷书,如正德君子立于庙堂之上,有衣冠庄重、气度隶穆之气象。
而颜真卿的行草书与他的楷书相比,成熟得更早,并且更生动遒婉,有驰骋挥戈、拔剑起舞的叱咤气概,造诣极深,自有境界,和而不流,威而不犯。
既不同于六朝那种超逸优游、风行雨散的行书,也不同于张旭、怀素的惊电飞流、龙奔蛇突的狂草。
颜真卿往往融楷隶篆籀于行草中,运用中锋、藏锋、转锋于线条内,取笔划的苍劲奇崛,得字形的诡异飞动,化墨色的浓淡枯润,去挥发豪放雄健的英气。
唐代书法艺术在重视法度的同时,强调个性创造和性灵表现。
“法”的齐备,“情”的宣泄,是唐代书风的两大倾向。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北海、柳公权等人的“尚法”和张旭、怀素等人的“尚情”之作,是唐代书风的典范,而颜真卿兼及两极。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鲁公名帖《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
颜真卿的书法鉴赏颜真卿的书法内容:颜真卿书法特点1、“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特点是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2、“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
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
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境界自然瑰丽;又以坚强的魂魄铸之,境界自然雄健;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
境界自然阔大庄伟了。
2、先入后出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临摹就是继承,就是向古人学习,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韵味和气势等。
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键问题。
不入帖,写不进去,或写出来不象,是无法与古人对话,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
但不出帖,即进去又出不来,太象古人,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这样写,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关于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无我便杂。
”“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不入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融会贯通,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有个性,有创造,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读帖善悟帖不仅要临,重要的还在读,学书善悟,即从读帖中领悟,有些古人优秀的法帖,不一定去临,只要认真阅读,反复体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阅读碑帖,并不是出声朗读碑帖的文字内容。
所谓读帖,这是书法的专门用语,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边看边记,时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起来,心追手摹,激动不已。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
曹操不但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陕西汉中博物馆就有传为他书写的“滚雪”隶书碑刻。
单项选择题共4 题,完成4 题1、相传是谁改进了秦篆,发明了最初的隶书?()A . 史籀B . 赵高C . 程邈D . 蔡邕参考答案:C2、民国年间,()发起并成立了“标准草书社”,掀起了“标准草书运动”。
A . 康有为B . 于右任C . 吴昌硕D . 梁启超参考答案:B3、赵孟頫的妻子()也是著名书画家。
A . 卫夫人B . 管道升C . 蔡文姬D . 谢道韫参考答案:B4、颜真卿的()作品,浑厚庄严,饶有韵味,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A . 《大唐中兴颂》B . 《麻姑仙坛记》C . 《争座位贴》D . 《祭侄文稿》参考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共1 题,完成 1 题1、最有名的汉简牍书法是()。
A . 敦煌流沙坠简B . 武威汉简C . 居延汉简D . 武威汉代医简参考答案:CD三、判断题共1 题,完成1 题1、明初,书法家宋克、宋璲、宋广号称“三宋”。
对错单项选择题共4 题,完成4 题1、明代的()被誉为“吴中四名家”。
A .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B .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C . 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D . 祝允明、文徵明、陈道复、王宠参考答案:D2、心正则笔正是()的名言。
A . 柳诚宣B . 颜真卿C . 赵孟頫D . 黄公望参考答案:A3、张旭被后世誉为()。
A . “第一草圣”B . “第二草圣”C . “书圣”D . “小圣”参考答案:B4、()是怀素最著名的代表作。
A . 《食鱼帖》B . 《圣母帖》C . 《自叙帖》D . 《论书帖》参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共 1 题,完成 1 题1、张芝的主要书法成就是()。
A . 发明了章草B . 发明了“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C . 著《笔心论》五篇,开书法理论之先河D . 开办书法讲学参考答案:BC三、判断题共 1 题,完成 1 题1、颜真卿的《争座位贴》,浑厚庄严,饶有韵味,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鉴赏在中国古代书法的辉煌历史长河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誉为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部作品不仅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
本文试图对这件作品进行深入的艺术鉴赏。
首先,从整体风格上看,《祭侄文稿》展现了颜真卿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以雄浑豪放、气势磅礴著称,被誉为“颜体”。
在《祭侄文稿》中,这种风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全文以行书为主,兼有草书,笔画粗细相间,布局疏密有致,充满了动态感和生命力。
从笔法上看,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运用了丰富的笔法技巧。
他运用提、按、顿、挫等笔法,使得笔画变化多端,既有粗犷豪放之笔,又有细腻婉约之韵。
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字眼上,他运用重笔浓墨,使得这些字眼格外突出,表达了颜真卿对侄子的深深哀思。
从墨色上看,《祭侄文稿》展现了墨色的丰富变化。
颜真卿在书写过程中,根据情感的变化和书写的需要,灵活调整墨色的浓淡干湿。
在一些情感激昂的地方,他运用渴笔枯墨,使得笔画呈现出苍劲老辣的效果,表达了颜真卿内心的激愤之情。
而在一些情感细腻的地方,他则运用淡墨轻笔,使得笔画显得柔和润泽,展现了颜真卿内心的柔情。
从章法上看,《祭侄文稿》的章法布局十分巧妙。
全文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布局方式,使得整幅作品既有规矩可循,又不失自由灵动。
每一行的字数不等,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感。
同时,颜真卿还运用了大量的空白和对比手法,使得整幅作品在视觉上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
从艺术价值上看,《祭侄文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展现了颜真卿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和高超的笔法技巧。
其次,《祭侄文稿》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为一篇祭文,它表达了颜真卿对侄子的深深哀思和对家族命运的无奈感慨,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
最后,《祭侄文稿》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它的艺术美感和人文内涵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审美享受和精神寄托,还可以激发人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和信念。
鉴赏《祭侄文稿》《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创作的一篇祭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介绍《祭侄文稿》的背景、书法风格以及如何鉴赏该作品。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鉴赏《祭侄文稿》》,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鉴赏《祭侄文稿》》篇1一、背景介绍《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公元 772 年创作的一篇祭文,用来纪念他的侄子颜季明。
颜季明是颜真卿的堂兄颜杲卿的次子,曾是唐朝的一位官员,但不幸早逝,年仅四十二岁。
颜真卿在祭文中表达了对侄子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二、书法风格《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其书法风格主要特点是醇厚、朴拙、大气磅礴。
颜真卿采用了楷书和行书的写法,字形端庄秀美,笔画圆润流畅,气势磅礴,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感。
在笔画的处理上,颜真卿十分注重细节,每个笔画都有细微的变化,如粗细、曲直、长短等。
在布局上,颜真卿采用了疏朗的布局方式,字与字之间距离较远,但整体上却显得十分和谐。
此外,颜真卿还运用了墨色的变化,加重了某些笔画的墨色,使整幅作品更具层次感。
三、如何鉴赏欣赏《祭侄文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赏:1. 书法风格:欣赏颜真卿的书法风格,要注意其字形的端庄秀美、笔画的圆润流畅、气势的磅礴大气等特点。
2. 字体结构:欣赏颜真卿的字体结构,要注意其笔画的粗细、曲直、长短等变化,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排列等。
3. 墨色变化:欣赏颜真卿的墨色变化,要注意其加重某些笔画的墨色、以及整幅作品的层次感等。
4. 内容意义:欣赏《祭侄文稿》的内容意义,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以及颜真卿在祭文中表达的怀念之情和家族荣誉的珍视等。
《鉴赏《祭侄文稿》》篇2《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一篇行书书法作品,书写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
这篇作品是颜真卿为了纪念其侄颜季明而写的一篇祭文,颜季明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颜真卿得知后痛心疾首,情难自抑,于是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祭文。
书法鉴赏之颜真卿
书法,通俗的说,就是富有感情的以艺术的手法表现汉字的魅力。
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书法的身影,无论是大街小巷的海报宣传还是我们每天运用书法的技巧去写汉字,都用到了书法。
所以说,书法无处不在,那么书法究竟是什么?上完半学期的书法鉴赏选修课后,我们应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
有关书法的概念,众说纷纭。
一般情况下,书法可以定义为:以汉字为载体,运用书写工具去表现内心思想情感的艺术。
由定义可见,中国书法与汉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可以这样认为,书法艺术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只不过,这时候的书法正处于“混沌萌芽”阶段。
事实上,中国书法史是伴随着汉字演变的发展史。
仓颉造字,奉黄帝之命仰观日月星辰,俯察鸟兽山川,创造出了文字。
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早的汉字来源于物象,即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开始,中国有了文字,随着历史的变迁,书法艺术逐渐兴盛起来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分布)、气韵等等。
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亦即可谓“笔情墨趣”。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
手法而形成的。
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
由是观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无形之相。
书法还是人们陶冶情操的工具,中国人的许多特点,例如隐忍,刚毅与书法中的抑扬顿挫很有关系。
书法艺术是传统,古典文化的一分,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博大精深!
谈到书法,大家往往都会想起——书圣王羲之,一个书法大家。
但是你们有没有听说过颜真卿呢?他是中国古代书法成就绝不次于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家。
颜体字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有别于王羲之,自创一家;甚至有的人认为颜的书法成就高于王羲之。
在一千二百四十八年前,历史上发生安史之乱,大唐从岌岌可危到重归和平,历时七年。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于是由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结撰文,盛请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丰功伟绩的将军作书,在山崖之下留下了千古名篇《大唐中兴颂》。
他就是伟大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家乡山东临沂,从名字不难看出,父辈对颜真卿的道德品行方面提出的要求和希冀。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
范。
在颜真卿的眼里,书法只是一生功业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就是这部分在中国的书法长河中熠熠生辉。
当然,颜真卿书法的特点与其在战场上一脉相承。
他在战场的表现出的气概完完全全呈现在日后的书法创作上。
其中,最有名的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
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被推为联军盟主,大忠大勇,功勋卓著。
同时他也付出了失去亲人的惨痛代价。
两年之后,当安史之乱的硝烟散尽,顾不得洗去征尘的颜真卿,就开始四处寻找死难亲人的尸骨。
乾元元年九月,颜真卿安葬了亲人。
并设薄酒,祭奠为大唐社稷捐躯的颜季明。
此时的颜真卿悲从中来,难以自制,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祭侄季明文稿》,后人称作《祭侄稿》。
《祭侄稿》书写25行,共234个字。
祭文情感真切,痛贯心肝,悲壮情怀溢于字里行间。
颜真卿面对亲人的亡灵,国难家仇,涌上心头。
抚今追昔,感慨万端。
颜真卿享年七十七岁,后人按照颜体的发展将颜真卿的书法创造分为三个阶段:小颜、中颜和老颜。
小颜,是指颜真卿四十四岁至五十岁,这段时期颜真卿的书法主要继承褚遂良的楷书,初步确立了颜体的面目。
代表作有《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像赞》。
中颜,是指颜真卿五十岁至六十五岁,这段时期颜真卿的楷书已经完全成熟,笔画,结体和布白都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风格。
与初唐时期的楷书相比:前者侧,后者正;前者妍,后者比较粗壮;前者雅,后者宜;前者瘦,后者显肥;前者法度深藏,后者有法可循;前者润色开花,后者元气淋漓。
代表作有《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
老颜,是指颜真卿六十五岁至七十七岁,这段时期颜真卿的书法从成熟加以神奇变化,一日有一日之进境,一碑有一碑之异彩。
代表作有《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
《自书告身帖》是颜真卿晚年之作,用笔横轻竖重,笔力厚重雄强,结字宽博、方中求圆、气势开张、大气磅礴,不像早期用笔多隶意,而以篆法入楷,易方为圆,与柳公权并称“颜盘柳骨”。
本帖结体相向,尽显张力,蚕头燕尾,转笔不用方笔“内恹法”而用提笔暗过的“外拓法”,显得雄重丰腴,端庄拙朴,凡386字。
我注意到,像“禮”“德”“教”等笔画复杂的字,在颜真卿的笔下,分布合理,而且每一笔都粗壮有力,即使再细,也能看出是颜体的字。
还有此贴中出现最多的“之”字,颜真卿赋予了他们不同的形象,有长有宽,形态各异,特别是颜体最有特点的捺画,入笔稍轻,逆入后调笔翻转,顺势折下行笔,波尾重按后骤然提笔出锋,一波三折,力透纸背。
颜真卿书法在后世影响深远,除了书法本身成就卓著外,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颜鲁公为后人树立了书法、人格、道个统一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