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意见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6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1. 多方面引导。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齐心协力,共同引导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班级管理,家庭可以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社会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2. 科学评价。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行为评价机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与批评。
同时,行为评价也应该体现多样性和个性化,避免成为机械的奖励与惩罚。
3. 互动交流。
学校应该开展多样化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 规范引导。
学校应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规范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范。
5. 实践培养。
学校应该加强生活教育的实践性,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社会服务活动、户外拓展训练等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温馨关怀。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给予初中生温馨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心。
这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
7. 督促跟踪。
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督促跟踪机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跟踪和反馈。
及时指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错误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让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坚持下去。
8.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课程等,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9. 个性化教育。
基于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学校应该采取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不同的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
而不是一刀切、强化规范的教育。
10. 跨学科整合。
学校应该整合相关学科的教育资源,让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成为跨学科的教育内容。
幼儿习惯养成指导方案引言: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探讨幼儿习惯养成的指导方案,帮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了解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一、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培养好习惯首先要从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开始。
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要做出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在行为和语言上树立正确的习惯。
二、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给孩子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制度是培养习惯的重要步骤。
规则需要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执行,同时要适应孩子的年龄和发展阶段。
家庭和学校中的规则和制度要一致,形成完整的引导系统。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着重培养孩子的饮食、睡眠、卫生等生活习惯,如定时进食、早晚作息规律、勤洗手等。
通过持之以恒的引导和激励,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社交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交往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孩子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社交习惯。
同时,要注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观念和行为模式。
五、强化孩子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基础。
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制定个人时间表和目标,激发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积极引导他们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未来学业成功的重要保障。
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七、倡导科学的使用电子产品习惯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孩子们往往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
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建立科学的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如控制使用时间、选择适合年龄的内容、合理规划使用任务等,避免沉迷和依赖。
八、通过游戏培养习惯游戏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学生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习惯和行为举止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案。
一、提倡规律作息规律的作息是健康成长的基础。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作息管理,制定具体而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此外,鼓励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应鼓励学生选择健康的食物,提供均衡的营养,同时加强食品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食物的来源和加工过程,培养他们对食品的健康意识。
三、倡导环保行为环保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学校应通过开展环保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环保设施,如垃圾分类桶、环保袋等,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好习惯。
四、促进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在课余时间组织集体运动。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体育教育,传授运动技能和规则,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五、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业成绩和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与学校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推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团队工作,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合作能力。
七、引导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他们个性发展和生活情趣的重要体现。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引导,开设多样的兴趣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同时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和义工工作,提升社交能力和责任感。
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从小培养好习惯,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激励。
首先,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环境。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如穿着整齐、讲究卫生、守时等。
学校可以设置各种养成类的活动,比如课后习惯培养课程、习惯养成比赛等,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进行评估和奖励,让学生产生养成习惯的内在动力。
其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习惯。
家长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习惯,比如按时起居、整洁卫生等。
同时,家长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和要求,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家长还可以运用奖惩机制,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学生良好习惯的榜样。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整理笔记、按时完成作业等。
教师还可以在评价学生时,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况,将习惯养成教育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中,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
此外,习惯养成教育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选修习惯养成课程等形式进行。
主题班会可以设置各种习惯养成的话题,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交流。
选修习惯养成课程可以由专门的教师担任,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并提供良好的养成环境和引导措施。
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和指导方向。
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的习惯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甄洼小学“三管齐下”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新学期以来,为进一步推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现状和特点,鲍沟镇甄洼小学采取措施,“三管齐下”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一是强化责任抓管理。
细化分工,明确值班教师的监督与引导责任,强化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过程中的作用。
二是明确目标抓落实。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对早起、入校、上课、课间、集会、活动等不同领域,制订详细的行为规范准则《甄洼小学学生养成教育80条》,以此为准,加强抽查考核,确保目标达成度,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然习惯。
学生红领巾监督岗配合教师检查组,稽查全校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是舆论引导创氛围。
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手抄报以及升旗仪式等宣传阵地,及时展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涌现出的学校文明小使者,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评先进、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随着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文明习惯成为自觉,校风校貌、班风班貌全面好转,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消费习惯、生活习惯得到显著改变。
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精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现象在学校逐渐蔚然成风。
学生开学学习习惯养成指导方案第一部分:建立规律的学习生活开学后,学生要养成规律的学习生活。
这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部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生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和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减少拖延行为。
第三部分: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任务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部分: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应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要持有积极的心态。
他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学习,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取得好成绩。
第五部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要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们可以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提问,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第六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按时上课、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及时完成作业等。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七部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学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学习效率。
他们可以采取番茄钟或者25分钟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方法,以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学习。
第八部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广泛阅读各类书籍。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第九部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圈子。
课外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个人潜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
第十部分:与同学互助学习学生可以与同学互助学习,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这样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学生开学后,应该建立规律的学习生活,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培养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培养阅读习惯,参与课外活动,与同学互助学习。
2024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习惯。
此外,学校还将加强对教师的考核,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习惯养成教育。
其次,强化学校管理。
学校将建立完善的习惯养成教育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此外,学校还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
另外,加强学生参与。
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习惯养成教育,包括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立奖励机制等,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习惯。
此外,学校还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诊断,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总之,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将全面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而努力。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提高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奋斗。
Thank you!
第 1 页共 1 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1.文明举止。
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不断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着重培养学生遇见师长、同学、朋友能主动问好;说话文明、举止得体;在公共场所或参加集体活动讲究秩序、主动排队等良好行为习惯。
2.健康生活。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着重培养学生早睡早起;合理饮食;勤洗澡、勤换衣;不乱扔垃圾、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勤俭节约,主动拒绝小摊小贩商品;穿着得体,不奇装异服、不留怪异发型、不染发;勤做家务,积极做力所能及的事;心态阳光,积极锻炼等健康生活习惯。
3.安全自护。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演练活动,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争抢,主动礼让;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妥善保管好物品,严防丢失;自我保护意识强,不随便轻信陌生人等安全行为习惯。
4.有效学习。
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注重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着重培养学生科学预习、规范书写、广泛读书、积极思维、快速记忆、大胆讲演、热烈互动、踊跃表达、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积极探究、大胆质疑、自我检测等良好学习习惯。
各学校要根据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校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研究制订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
三、实施途径(一)突出学校教育主渠道。
学校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
要牢固树立“育人”理念,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要以学生日常生活为源,从小事做起,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生活。
要着重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安全行为习惯等。
谈谈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文明礼仪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是否文明,不但影响到自己的将来,还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国家。
在学校,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会蚕食着我们丰富而纯洁的校园文化,会污染我们美丽而纯洁的心灵。
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一个优美清净、和谐温馨的环境,而这个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创造。
一、文明行为的养成,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资本。
小事大做,便是大事;大事小做,便成小事.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你爱校的表现、爱国的开始。
美国有个年轻人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
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完成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
但既然来了,还是一试.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废纸,便顺手把他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介绍自己.董事长说:“很好,很好!你已被我们录用了。
”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
你的眼睛能看到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能看见大事。
”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
我们的文明行为都源自平时的一些小事,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文明习惯。
二、文明行为的养成,源自责任心今天校园的文明,明天祖国的强大,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来实现,孟子曾提出“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如果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坚持认为: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环境卫生不好,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争做文明人.三、文明行为的养成,节俭尤为重作为一名学生,学校的水龙头漏水了,如果你认为“那不是我的事”这就错了,这样的态度也是要不得的,省水、省电是节约的习惯,是文明行为.从小的方面讲: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个人修养。
坡教函【2011】14号关于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各小学:小学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全面地、可持续性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镇教研室为落实全县学校常规管理月活动的开展,结合我镇教学实际,现集中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具体要求如下。
一、分层制订训练目标。
各学校要分年级制定目标,找准训练重点,细化训练步骤,因材施教,保证效果。
二、持之以恒地训练。
各学校要广泛发动教师,坚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使之成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成绩的重要手段;各学校还要在学生中做好宣传,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坚持训练。
1、立足课堂狠抓落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找准学习习惯训练的渗透点。
根据习惯形成特点,注意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
2、学科竞赛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通过活动,激励学生自信,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3、主题教育明白道理。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4、榜样引路认清目标。
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三、发挥家校合作的效能,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助推器。
1、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通过观察与不完全调查,发现每位学习习惯不良学生的背后都有不良家庭教育或家长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
与家长配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导处在家长开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展示优秀作业,评选“学习进步生”,让学习习惯好、态度认真的学生得到表彰和鼓励。
四、加强评价与监督,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保证。
学校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常规管理月的重点工作来抓。
五、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基本的动作习惯,如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听讲的姿势等。
2、课堂学习习惯。
幼儿园培养良好习惯方案行为规范引导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引导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承担着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重要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幼儿园培养良好习惯方案和行为规范引导进行全面评估,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培养良好习惯方案1. 爱与尊重在幼儿园教育中,爱与尊重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基石。
教育者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尊重。
2. 观察与引导教育者需要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习惯,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改正。
发现某个孩子经常吃完食物不收拾,就可以及时引导他养成收拾桌子的好习惯。
3. 激励与表扬激励和表扬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有效方式。
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教育者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习惯。
4. 合理安排活动在幼儿园日常的活动中,合理的安排对培养良好习惯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园内游戏、团体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行为规范引导1. 设立明确规则幼儿园需要设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规则,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班级中规定每个孩子都要按时收拾自己的玩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示范与引导教育者们要做好行为规范的示范和引导工作。
在使用玩具时,教育者可以示范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导孩子们进行模仿学习。
3. 惩罚与教育当孩子们违反规则和规范时,教育者需要及时做出惩罚,并进行相应的教育。
但是惩罚不是唯一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良好行为的引导和教育。
四、总结与回顾在幼儿园培养良好习惯方案和行为规范引导中,爱与尊重、观察与引导、激励与表扬、合理安排活动,以及设立明确规则、示范与引导、惩罚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因素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孩子们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引导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还能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下是一些措施:1.建立积极的养成目标:初中生应该学会设定明确的目标,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行为上保持积极性。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例如坚持每天读书30分钟、按时完成作业等。
鼓励学生定期评估自己的进展,并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进行认可和奖励。
2.加强规则意识:初中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并确保学生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
校园内应该设立明显的标识和指示,以提醒学生遵守规则。
学校还应该定期组织规范宣传活动,教育学生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规则违反的后果。
3.培养自律能力:自律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培养自律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团和俱乐部,通过参与活动和组织活动的经验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家庭也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要求孩子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和家务。
4.促进社交技能发展:社交技能是初中生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开展社交技能培训课程,教育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与他人合作、解决冲突等。
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例如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5.建立奖惩机制: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一个明确的奖惩机制,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包括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如表扬、奖状、奖品等,以及对违反规则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如扣分、罚款等。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们改正。
6.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系,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行为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方法和措施。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2024年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一、引言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和信息繁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因为良好的习惯能够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为了培养和巩固好习惯,我们需要实施一系列的习惯养成教育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2024年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习惯养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
在2024年的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和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三、优化教育内容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实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
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习惯养成: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崇尚健康的生活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规则和责任,从而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团队合作和项目研究,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3.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开展思维训练和创意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加强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需要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在2024年的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情景教学:通过情景教学,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培养好习惯。
比如,我们可以在学校内设置各种教育情景,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达到习惯养成的目的。
2.互动教学:教育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明健康行为养成教育建议
《文明健康行为养成教育建议》
在现代社会,文明健康的行为举止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文明健康行为的教育。
在校园里,学生们需要学习礼貌待人、守纪守法、尊重他人等基本文明行为。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饮食健康、运动锻炼等知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习惯和健康意识。
父母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行为,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他们明白文明和健康的重要性。
此外,社会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同时,社会还可以倡导健康生活,提倡绿色环保、健康饮食等生活方式,推动人们实践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总的来说,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教育引导和法规约束,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共同建设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
加强中⼩学⽣⾏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案加强⼩学⽣⾏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案⼀、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树⽴正确得世界观、⼈⽣观、价值观为核⼼,以培养学⽣得⾃主学习能⼒、创造能⼒及综合实践能⼒为重点,以养成⾼尚得思想品质与良好得道德情操为基础,遵循学⽣得认知与成长规律,坚持以⼈为本,促进学⽣得全⾯发展,努⼒培育⾯向现代化、⾯向世界、⾯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发展得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
⼆、⽬标任务总体⽬标:从规范⾏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学习能⼒与⽂明⾏为。
引导⼴⼤学⽣牢固树⽴⼼中有祖国、⼼中有集体、⼼中有她⼈得意识,懂得为⼈做事得基本道理,具备安全⽣存、⽂明⽣活与⾃主学习得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与⼈、⼈与社会、⼈与⾃然等基本关系,使她们在学校做⼀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得好学⽣,在家庭做⼀个有孝⾏、会⾃理、担责任得好孩⼦,在社会做⼀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得好公民。
具体任务:教育学⽣树⽴积极向上得意识,初步形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交流、热情诚信、热爱⽣活、⽂明礼貌、遵守纪律等品⾏习惯。
养成讲究卫⽣、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活⾃理、热爱体育、积极锻炼、健康⽣活等良好得⽣活习惯;培养学⽣⼴泛得学习兴趣,掌握科学得学习⽅法,形成良好得学习习惯,使学⽣乐学会学善学,全⾯提⾼学⽣学习能⼒与我市教育教学质量。
三、主要内容(⼀)抓好学⽣品⾏习惯得养成。
⽂明礼仪⾏为习惯得教育与训练应当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得基础性⼯作,要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与诚信教育,引导学⽣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要开展必要得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道德修养。
(⼆)抓好学⽣良好⽣活习惯得养成。
良好得⽣活习惯对于⼀个⼈得健康成长起着⼗分重要得作⽤,就是使⼈终⾝受益得品质。
关于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实施这一教育方案,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强领导支持和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并给予相应的支持。
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确保教育方案能够有效地落地实施。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针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定期评估和交流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培养一支专业化、素质化的教师队伍。
第三,建立科学完善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要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形成全面覆盖的课程体系。
并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四,创设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要加强学生管理,建立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下,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五,加强个性化教育。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开展个性化的行为习惯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难题,通过心理辅导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设计开发互联网教育平台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APP,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学习工具,方便学生随时学习和交流。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
第七,加强教育评价和监督。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加强监督和管理,发现和纠正教育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确保教育方案的有效执行。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要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教育体系,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共同努力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一、学校方面:1.制定并实施相关教育计划:学校应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行为习惯培养计划,通过系统性、有针对性的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养成这些习惯。
2.健全行为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行为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明确奖励措施和惩罚措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3.强化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指导者,应增强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注和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开展个性化指导。
4.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主题活动,如“文明礼仪周”、“廉洁文化节”等,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家庭方面:1.家长参与教育:家长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行为养成教育。
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及时纠正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激励。
2.建立家庭教育规范:家庭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规范,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正确的引导。
3.鼓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除了学校教育,家长还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三、社会方面:1.打造和谐社会环境: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
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
2.加强公共教育宣传: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公共教育宣传,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支持体系,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个人发展和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着行为习惯不良的问题,如缺乏自律、偷懒、不守纪律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因此,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二、目标设定1.提升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礼貌与公德: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团队协作的良好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身体健康素质。
三、实施方案1.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包括课堂纪律、操场规则、休息时间行为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
2.建立学习小组:学校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小组内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团队协作。
3.建立奖励机制:设立学生行为奖励制度,将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激励和肯定,例如班级之星、优秀操行奖等,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4.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如举办习惯培养讲座、开展习惯培养主题班会、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评选等,增加学生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认同感。
5.做好家庭与学校的衔接:学校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可以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6.树立榜样:学校应注重树立榜样的力量,校长、教师和学生干部等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展示良好的行为习惯给学生以榜样和引领。
四、实施措施1.教师示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做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榜样。
2.结合课程设置行为习惯教育内容: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教学课程中,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而且还着重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是教育局从事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
本文将针对教育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见进行阐述。
一、教育局应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宣传和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局作为教育的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和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
教育局可以通过开展道德讲堂、行为规范宣传以及组织学生参加行为规范知识和技能的竞赛等多种形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促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
二、教育局应将学生行为规范纳入教育计划。
教育局应将学生行为规范纳入教育计划,与学校教学计划一起制定并落实,这样可增加学生对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感,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发展。
同时,还可以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培养计划,通过家长教育、课堂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育局应该制定一整套行为规范检测制度和奖励机制。
教育局应该制定一整套行为规范检测制度和奖励机制,不仅摆脱学生习惯不良情况,还可以监督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行为轨道。
目前,行为规范检测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要求学生作出像起立,宴请等良好行为。
四、教育局应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教育局需要合理制定教育管理标准,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在针对一些学生不良行为时,教育局需结合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适时予以纠正。
在纠正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认识到行为不良给自己和周围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综上所述,教育局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和教育,将学生行为规范纳入教育计划,制定一整套行为规范检测制度和奖励机制,加强对不良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和素质,培养出更优秀的未来人才,这是教育局的责任与义务。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1.建立系统的行为规范: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如遵守纪律、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让学生清楚应该如何行为,避免模糊的行为标准,以便孩子能够积极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2.示范和引导: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应注重细节,如准时上课,细致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等,引导学生进行模仿。
3.培养自律意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律的重要性,理解自律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积极影响。
组织学生进行自律训练,如早起、按时完成作业等,从小事做起,逐渐形成自律的好习惯。
4.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为了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如学习进步奖、团队合作奖等,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违反行为规范的学生,也要进行适当的惩罚,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后果。
5.开展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集体活动,如运动比赛、英语角等,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培养共同进退的意识。
在活动中,可以通过合作、分工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6.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和进步,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
家长可以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以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指导和纠正。
7.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针对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讲座、主题班会、主题社区服务等,通过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和培养的主动性。
8.个别辅导和心理疏导:对于一些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和心理疏导,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克服困难,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加强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规范行为、示范引导、奖惩机制、开展集体活动等多种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加强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指导意见良好习惯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而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最关键时期。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高东城街道小学生的基本素养,提出以下指导意见,希认真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以《小学德育大纲》为指导,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为依据,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积极探索小学阶段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小学生良好习惯主要包含生活行为习惯和思维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学校、社会及家庭应形成合力,通过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健体等。
具体要求是:(一)生活与行为习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着重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入手:1、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教育学生在学校讲究学校礼仪,在家里讲究家庭礼仪,在社会上讲究社会礼仪,在任何场合举止都要端庄稳重,落落大方。
2、诚实守信的习惯。
“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
教育学生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勇于承认错误,不说谎话,拾到东西要归还,不贪小便宜,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3、尊重他人的习惯。
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允许他人有超越自己的地方。
其次,尊重他人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
4、守时惜时的习惯。
良好的时间观念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时间。
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当日事当日毕,从小懂得“时间就是效率”,要养成守时惜时的好习惯。
5、感恩助人的习惯。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
我们不仅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同时要学会感谢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做出的贡献,尊重他人的劳动。
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6、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育学生从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张纸等生活小节入手,养成节约的习惯。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生活,从中体验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培养勤俭节约的品质。
7、按规则行动的习惯。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
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文化,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
要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交通规则等。
8、勤于动手的习惯。
勤于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并要坚持不懈。
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健康的身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能,缓解学习压力,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育学生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睛保健操,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10、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
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用眼用脑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要爱护环境,做到不随地扔垃圾,不在墙上乱写乱画等。
11、关心社会的习惯。
关心社会是培养学生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法之一。
责任感是人们对自己的言行带来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判断后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孩子前进的一种动力。
要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好习惯,让学生走进社会,进行调查了解,进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
12、关心集体的习惯。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懂得,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应该关心集体的事情,关心集体的每一个成员。
教育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学习习惯小学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良好的学习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
倾听他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时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正确理解、把握讲话者的思想,融洽双方关系,促进交流。
2、敢于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意义也大。
”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
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积极为学生创设提问题的氛围,教会提问题的方法。
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质疑的良好习惯。
3、善于思考的习惯。
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在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或给出答案,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4、与人合作的习惯。
合作学习是当今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活动,逐渐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使人明理,为人导行。
教师应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从小好读书,读好书,并养成在读书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边记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意义。
各校应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讲评,讲评时要以典型示范、表扬为主,逐步让学生把规范书写变为一种自觉行为。
7、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获取知识,掌握学法的一种学习行为。
教师要教会学生针对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搞学习效率。
8、搜集资料的习惯。
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
搜集资料的方式很多,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查阅工具书,利用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并根据需要,整理有价值的资料。
9、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安排学生的操作,并要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及时的指导。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学习态度至关重要。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
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
2、把握关键期。
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起始阶段的培养工作,尤其小学一、二年级,需要特别加强教育和指导。
3、目标要一致。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
4、强化行为训练。
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各学校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
同时,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
5、制定标准,搞好评价。
任何工作,光有布臵和安排是不行的,还必须跟上检查督促。
各学校要成立学生习惯养成督查小组,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不同方式,定期组织检查、公布成绩、表彰奖励,给学生、教师创造一个争先创优的机会,激发全体师生的竞争热情,不断巩固养成教育的成果。
6、注重体验,激励带动。
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
各学校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
7、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各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良好习惯的养成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各学校要在认真总结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教育方案,制定措施,把习惯养成教育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并引导全体师生将自己的感悟、体会进行认真的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于4月底交教办。
届时,教办将组织召开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对涌现的先进单位及师生进行表彰。
(各校上交实施方案及阶段总结各一份,择优上报教师论文不少于教师人数的20/100,学生征文分年级上报且不少于各年级人数的10/100)附件1:2008年好习惯伴我行征文优秀教师名单。
附件2:《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训练细节》2008年好习惯伴我行征文优秀教师名单。
窦方坛(郝家庄小学)吕军玲(徐上小学)马玉志(东贾庄小学)付少泽(七贤小学)马青莉(张庄小学)张玉峰(程台小学)张在玲(曾洼小学)王立聚(营子小学)窦荣芬(南贾庄小学)胡志荣夏连悦(营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