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起点与方向
- 格式:pdf
- 大小:1017.54 KB
- 文档页数:4
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一、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
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是基层政治上负责任的重要体现。
作为基层党群工作的一员,就必须培养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者,成为党委和领导决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要自觉增强服从意识 ,对党组织和领导作出的决策要原原本本的执行,把上级的精神和领导的要求贯彻好,落实好。
二、增强学习意识,强化立身之本。
学习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作为新时期的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强化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把学习作为精神需求和政治任务。
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正确处理工学矛盾,注重学习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方位充实自己;要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学、带着问题学、深入持久学,达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提高工作效能,加大执行之力。
首先要尽职尽责。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如果碌碌无为、无所事事,名声扫地。
要强化干事创业意识,找准自己的位子,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
其次要狠抓落实。
抓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不抓落实,就会落空。
干工作就要发扬稳、准、狠的精神,勇往直前、与时俱进、跨越发展。
在落实工作中,无论任务多重、难度多大 ,干部都要矢志不渝地抓、锲而不舍地抓,不达目的不罢休。
三要争创一流。
高目标激发强动力。
强动力引领快发展。
只有定位上的高起点、高效能,才会落实在高速度、高效能。
因此,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争创- -流"的工作理念,把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
四要营造氛围。
作为基层单位,要营造良好的宽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领导作风会形成-种导向,影响民风;与之相对应,砜也会形成-种导向,影响领导作风。
因此,在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要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 ,形成合力。
创新社会治理的三重维度:理念、制度和政策作者:刘开君刘太刚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刘开君1,刘太刚2(1.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浙江绍兴 312000;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摘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政策创新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形塑了社会治理创新的空间。
最根本的理念创新是现代治理理论的运用,具体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底线思维”“依法治理”理念创新成果。
制度创新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
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体系中,制度规则呈现从“抽象化”到“具体化”的变化趋势。
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制度创新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性。
政策创新既涉及社会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范围等实质性内容的创新,也有用于描述治理方法、治理方式、治理经验方面的社会政策创新。
关键词:社会治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9)01—0046—0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中央层面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时代命题,从创新社会管理到创新社会治理,及时回应了经济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并以专章形式,从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脱贫攻坚、健康中国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1](pp.19-23)。
这种转变既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之后对社会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探索新的社会体制的要求[2]。
尤其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演变为制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从平安和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等方面对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
习近平指出:“制定出一个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
”[3](p.106)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坚持理论与实践、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有机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执行中央的政策精神,是提升政策执行绩效、建设高质量社会治理体系的根本途径。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建立新的综合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要以全民族形成共识为起点,进一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形成规范治理、协调发展、扶贫助忙、精准服务的综合治理格局。
一是加强政府治理体制。
要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政府法定职责的分类化转变,提高政府的财务管理水平,完善政府责任追究制度,更大力度支持重点工作,更有效的维护政府的正当权威。
二是建立有效的政府服务体系。
要在政府服务内容上振兴政府服务能力,切实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政府服务流程,提供基本社会保障,依法维护社会权益,在有力服务社会稳定和公平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强化社会治理参与度。
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机制,发挥公民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改革、政策制定和治理运作等方面的作用,完善和发展社会治理参与机制,丰富治理方式,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和实践。
四是充分发挥技术支持作用。
要重视新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将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建设,为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强化技术保护,依法治理和改革,深度发挥技术的贡献。
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未来中国繁荣昌盛的基石。
要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政府治理之外的新的多元治理机制、新的治理机制,构建更加
规范、活跃、普惠的社会治理体系,体现和服务人民根本利益,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202012No.12,2020(总第305期)Study&Exploration Serial.No.305・政治发展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的动力及其转向颜德如,张树吉(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沈阳110169)摘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逐渐由“体制构建”向“体系构建”转变,关注基层治理体系中核心要素对体系稳定、持续增效的维系机理,已经成为深化基层治理研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论命题。
在此背景下,以“动力激发、动力梗阻、动力转向”为进路,探讨基层党建、基层公共服务与技术治理对于巩固基层治理体系稳定性的逻辑关系,不仅有利于创新基层治理研究视角,而且有利于整合治理资源、激发整体性动力。
关键词:国家治理;基层治理;基层党建;基层公共服务;技术治理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20)12-0041-09基层治理是指在我国城市街居、农村乡镇及村构成的管理层级中,党、政府、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及社区居民,围绕本地域内的公共事务与公共服务,通过民主协商、共建共治的方式实现公共利益的政治过程⑴。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的发展与创新。
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升华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3]。
这推动了基层治理由“体制构建”向“体系构建”转变,在这一■过程中,诸多发展要素间的结构配置关系在治理实践中相互作用,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动力机制。
显然,这两次党的会议在国家战略层面规范了各要素间的“应然关系”,而如何激发要素的内在动力,以维系基层治理体系稳定的“实然逻辑”,却缺少理论关注。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领导下的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逐步转向平等互信、多元合作,这为各要素激发动力提供了新作者简介:颜德如,1972年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社区干部学院教授;张树吉,1994年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浙江省2016年率先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新时代浙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探索和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新实践,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我革命。
“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技术层面的应用与改进,到政府治理理念、服务机制等的革新,从“四张清单一张网”到“最多跑一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深度的开放共享,正给浙江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为主题,本刊特别访问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教授。
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请您结合浙江省倡导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谈谈如何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郁建兴教授:十九届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制度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稳定地表达出来,概括为十三个制度优势,并且鲜明地提出,要把这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样一个重大的任务,它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
制度优势是我们能够发挥和提高治理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但同时,我们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地突出我们的制度优势,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治理效能。
这个就体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讲的,要着力于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就扬优势这个话题而论,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取得了非常多的宝贵经验,拥有很好的制度优势。
而补短板,恰恰就是在社会治理领域。
我们长期以来是经济和社会两手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些新的系统认识,比如提出来我们要“健全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的治理制度”,提出了要“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的共同体”,提出要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原来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础上增加民主协商和科技支撑,提出了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等等。
社区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策划书一、背景介绍社区是城市中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是居民生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单元。
社区服务是指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目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区的整体发展。
社会治理创新是指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效能,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题分析社区服务与社会治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下所示:1. 资源不足:部分社区缺乏资金、人才和物资等资源,难以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
2. 缺乏协同机制:社区服务与社会治理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3. 信息不对称: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信息掌握不足,导致对社区发展的参与度不高。
4. 缺乏创新思维:传统的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亟需创新。
三、目标设定基于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制定以下目标:1.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通过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2. 构建协同机制:建立社区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与协作,增进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3. 推动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平台,提供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增强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的能动性。
4. 引入创新思维:鼓励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体验。
四、策略与措施1. 多元资源整合: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社区服务项目,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2. 建立协同机制:设立社区工作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加强社区内部各方力量的协同配合,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3. 信息公开平台:建立社区服务与社会治理信息公开平台,发布相关信息与政策,接受居民的咨询与建议。
4. 创新模式引入:借助信息技术,推出在线社区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服务和互动交流,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5. 人才培养与培训: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增强社区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可持续性。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集合6篇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集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在城市设计中,开敞空间也是重要的客体要素,它是城市居民在城市空间环境中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获得信息、获得情感的户外公共空间。
它的范围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具体地说有: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街道以及沿街小型空间、沿街缩进空间和街心游园等。
对城市开敞空间的研究,除了要以使用者的感受为核心,分析其内在各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外,还要分析特定的开敞空间与城市的关系,包括它在城市中的区位、功能以及景观构成特征。
下面就从形象、功能、生态三个方面来说明城市开敞空间与城市的关系。
一、景观·形象建筑与建筑的外部空间共同构成城市的景观物质要素,而城市开敞空间作为开放性、公共性的外部空间不仅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感受城市意象的主要场所,它同时具备景点和观景点的双重身份。
位于上海黄浦江边的滨江综合改造工程建成于1993年,改造后的滨江大道成为上海市的标志景点。
交通通畅,环境优美,游人如梭。
从滨江大道上向江对岸的浦东望去,高楼林立,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展示著浦东现代化的城市气息,与一江之隔的外滩历史性建筑群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这里,人们感受着城市的历史,也赞叹着城市的现在与未来。
二、功能·使用城市的开敞空间是以具备某种功能的空间体系的形式而存在的。
这种功能可能是单一性的,也可能是多重复和性的。
单一功能体系的开敞空间,以一种类别的形体或自然特征为基础,如河谷;或某种开放空间的开发设计,如公园。
由城市街道、广场和道路构成的廊式体系是最典型的开敞空间体系。
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创新摘要: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将国家治理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将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国家改革攻坚阶段的重大战略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启动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标志。
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让改革具有了新的意义,而且赋予社会治理创新全新的性质,规定了未来中国式社会治理的新体系。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梦的真正内容和全新理念,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战略,启动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经济、政治、社会制度存量基础上的治理现代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赋予社会治理创新全新的性质,构建了未来中国式社会治理的新体系。
[1]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国家治理,是相对国家政治基本制度安排而言,主要指的是国家在基本权力安排既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国家权力运行得合法、顺畅、高效与得到社会认同的问题。
国家基本制度安排合理,国家治理方得以启动。
[2]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实施国家治理目标的基本制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一是国家法律制度体系,这是国家和社会根本的制度,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等,这主要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二是党的制度体系:1982年修订的党章是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化的重大标志,走上了“依党章治党”之路。
这些党的制度体系包括: 党的重大会议召开制度化,重大决策由党的重要会议作出,健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等领导机构工作规则,坚持集体办公、集体决策,推进中央领导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加快新老交替,实现集体交接班等。
三是社会的制度体系。
这包括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自治制度体系,这是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制度平台。
2024年治安综合治理年度总结2024年是我国治安综合治理事业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
在全国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们成功实现了治安形势的持续稳定和社会治理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2024年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年度总结。
一、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治安形势总体稳定,社会大局保持了持续平稳的发展态势。
结合全国治安形势分析及各地区实际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率下降。
通过加强科技手段的应用,强化警务力量的建设等综合手段,我们成功降低了刑事犯罪率和非刑事犯罪率。
2.打击黑恶势力。
坚决打击各类涉黑涉恶犯罪,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分子和黑社会组织,有效净化社会环境。
3.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加强社会治安巡逻、规范交通管理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治安稳定的格局进一步巩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重点工作2024年,我们围绕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任务,聚焦推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新发展,以全力确保我国治安持续稳定。
1.提高警务能力。
加强警务力量的建设,提升各级公安机关的综合执法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强化社区治理,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促进社区服务能力的提升,提高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4.深化改革创新。
加强对治安综合治理模式的改革创新,鼓励各地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治安管理方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5.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开展涉外警务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三、成果与亮点2024年,我们在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和亮点。
1.破获大案要案。
成功破获了一批涉恶案件和重大刑事案件,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稳定。
2.智慧警务建设取得新突破。
通过加强智能化技术应用,提高了警务信息化水平,推进了智慧警务建设,实现了警务工作的高效化和智能化。
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创新的特征、动因与趋势作者:祁文博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摘要:基层党建创新的实质是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良性互动,发挥党建工作的实质效应。
本文运用“多案例—内容”的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全国266个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样本进行梳理、编码、分类及量化分析,发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成为主流,区域化党建创新是主要模式,理顺体制机制是基层党建创新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不同地区之间基层党建创新取向存在较大差异。
基层党建创新既受到理论与现实的外在刺激,又有执政党的内在驱动,还受到一定的技术变革的影响。
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将呈现出三种发展趋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设置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深党引领下合作共治程度以及扩大智慧化党建的范围。
关键词: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党建引领;样本分析基金项目: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18VSJ03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共建共治共享:新时代中國社会治理的公共性研究”(KYCX18_2439)。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10-0070-010[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ki.css.2019.010.007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城市基层党建成为事关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党引领基层治理方向以及基层社会稳定有序的关键性环节。
从顶层设计考量,新时代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互承接的双重发展过程需要加强基层党建体制机制、功能结构等创新以有利于实现阶段性历史任务[1]。
从基层治理需求角度出发,随着社会治理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基层社会的“痛点”“难点”增加,“燃点”却降低,基层党建需要不断加强创新以满足基层治理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案9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案1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专题研讨班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县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创建经济强县、美丽武强,我局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实现农村饮水净化为目标,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加强统筹推进,努力把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主要目标在美丽乡村建设省级重点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三)基本原则1、坚持规划先行。
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引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2、坚持循序渐进。
坚持尊重群众意愿,既考虑当前又顾及长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建设目标,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重点突破。
3、坚持注重实效。
坚持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尊重农村建设实际,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坚持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二、基本情况和主要任务我县美丽乡村建设省级重点村共有23个,总人口15755人,4174户,其中贫困村13个。
美丽乡村建设23个省级重点村中,未进行村内供水管网改造的村是豆村乡豆村和周窝镇大安院村,其余各村近几年已经完成村内供水管网改造任务,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经初步估算,完成豆村和大安院村内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任务,需资金61.48万元,由县财政投资,可解决1794人,457户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具体措施和计划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逐步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的路子,铺设输水管道、延伸已建集中供水管网等措施,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保证供水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供水水压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确保让农民群众方便的喝上清洁达标水。
如何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是指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协商、协调和管理社会问题的过程。
基层群众自治水平的提高对于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如何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水平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为主题,探讨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群众自治意识的培养基层群众自治的起点是群众自治意识。
只有当基层群众意识到自己有权利、有义务参与社会治理,并主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自治的实践才能得以展开。
因此,政府应通过教育宣传、多媒体等形式,加强群众自治意识的宣传和培养,让广大市民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
二、建立完善的自治机制为了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自治机制。
自治机制包括自治组织的建立和配套制度的完善。
自治组织可以是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政府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让这些组织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自治组织的职责和权限,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三、加强自治能力的培养群众自治水平的提升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作为支撑。
因此,政府应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形式,加强基层群众的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提高其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社会组织、专业团队等参与基层治理,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的支持和指导。
四、激励基层群众的参与为了更好地激励基层群众参与自治,政府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例如,制定相关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自治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群众公开政府工作信息,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建立问责机制,对未履行应尽责任的自治组织和人员进行追责。
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加强政府引领和协调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需要政府的引领和协调。
政府应起到组织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为群众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条件。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与自治组织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群众的意见和需求,积极回应和解决问题。
实现“三个转变"——论社会治理创新得起点“社会治理”得理论与实践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处理新得社会矛盾得过程中应运而生得,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得。
实现社会治理创新,起点要选好,首先就是研究者、实践者立场得转变,进而就是着眼点得转变,最后就是着力点得转变.一、立场转变——社会治理创新得逻辑起点现代科学得一个重要成果-—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HeisenbergUncertainty Principle,又称测不准原理)表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处于一个系统之中,观察者得活动直接影响着观察对象得状态.研究者得价值判断会在相当大得程度上决定着这项研究得意义与结论。
所以要实现社会治理创新,无论就是研究者还就是执行者,都应当站在广大劳动人民得立场上,这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得逻辑起点。
人民群众就是历史得主体,更就是当下得现实得主体。
治理(Governance)从字面意思来瞧:治,就就是变害为利,除旧立新—-创新,达到有秩序、安定得状态;理,就就是遵从规律,理顺关系--意味着诸多主体之间得博弈,形成制度。
治理就是以对象——全体社会成员为主体得,以问题为导向得协商、合作、决策过程。
在传统得社会管理模式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是主体与客体得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主体与客体得不一致性.但随着社会整体得演进(Evolution),公民与社会组织由管理得客体逐渐能动地向自我实现得主体转变,成为具有认知与实践能力得非公共主体,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状态,进入社会治理过程。
原先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得矛盾就有了新得解决得契机,原先得主客体之间得关系转化为主体间关系。
创新得出发点就是现实得具体得个人-—公民,不就是抽象得人,也不就是笼统得群体。
公民就是与公共利益直接发生关系得,就是公共政策得落脚点与公共事务得最小单元,这样才具有现实意义与可操作性。
引导与培育公民成为现代社会得主体,就是社会治理创新得首要任务。
二、着眼点得转变——社会治理创新得理论视野社会治理创新就是在继承人类管理思想与技术得基础上脱颖而出得。
基层治理对社会稳定的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指标,它体现了社会秩序、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程度。
而基层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起点,对于社会稳定的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基层治理对于社会稳定的维护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法治环境的构建基层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在法治环境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制定和执行合理的规章制度,维护社会的法治权威,推动社会成员遵守法律法规。
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维护,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民生问题的解决基层治理紧密关注社区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现实问题,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解决民生问题,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例如,健康、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基层组织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提供医疗服务、教育资源、住房保障等。
这些具体的举措使得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社会组织的发展基层治理促进社区组织的繁荣与发展,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社会组织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能够将社区内的资源整合起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社区居委会可以与社会组织合作,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文化娱乐活动等,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增强社区居民的向心力。
这样的发展有助于社区内部的和谐与稳定,也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基层治理中,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于社会稳定的维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
通过搭建在线平台、开展网上问卷调查等方式,可以更加及时地了解社会状况、收集民意、解决问题。
这样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有助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五、公平正义的实现基层治理需要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对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作者:付玉红王秀梅来源:《求知》 2019年第8期基层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实践,基层党组织是实现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津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开创了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局面。
一、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服务型基层党建组织体系1.以党建促社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天津市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将优势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建立服务型党组织。
在区域化党建背景下,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天津市街道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天津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城市基层党建的政策性文件,以政策建机制,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河东区针对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河东区委建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制度,社区党组织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问题解决的评判标准,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将党的领导潜移默化于群众实际工作中。
2.完善党建网格,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新探索。
天津市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
网格化管理的重点是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天津市通过健全工作机制来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在推进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社区事务公开机制与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等相关机制,吸引居民广泛参与。
社区党支部组织居民就社区事务展开讨论,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并以此改进工作方法,落实各个网格的责任,大大提升社区党支部的办事效率,使社区网格治理效能最大化。
3.利用互联网资源,建立基层党建信息化平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基层党建工作领域的应用,“互联网+”党建成为时髦且实用的基层党建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党建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真正做到了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融”为一体。
中国基层治理的变革白钢随着"发展基层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逐步落实,中国城乡基层治理发生了深刻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表现在直接选举使治理结构的权力配置与运行更具民主性,而且还表现在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使治理方式实现了群众参与的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这些发生在基层的变革,由于是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已经变成公众舆论的焦点和价值判断的原则,并且形成巨大的冲击波,冲击着体制性的障碍,推动了政府改革。
城乡基层治理结构的差异治理结构取决于公共权力的配置格局。
中国城乡基层公共权力的配置格局不尽相同,所以,城市与乡村的治理结构也各具特点。
1、农村的治理结构。
自从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农村基层公共权力的配置,便形成二元混合结构。
即农村基层有两个权力合法性来源不同的权力主体。
一个是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组织起来的村党支部;一个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
在实践中,这两个权力主体的组成人员往往交插任职。
所以,我把这种权力配置形态称作"二元混合结构"。
〔参见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第25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二元混合结构同时又是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基本属性。
自从1998年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和1999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贯彻执行以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自身的一些矛盾逐步显性化。
具体地表现为"两委"关系紧张,即"村党支部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关系不协调、矛盾激化,甚至引发出一些恶性案件或群体性事件,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各地在实践中力图用制度创新来解决这个矛盾。
诞生于山西省河曲县的"两票制",即村民投信任票推荐候选人,党员投选举票选举党支部成员,创造性地解决了党支部与村委会在代表性和权威性上的反差问题,为理顺"两委"关系提供了思路。
调研报告:基层数字化治理发展情况及对策建议近年来,X区以社会治理集成改革为契机,重点聚焦“强化公共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落实公共安全”三个公共为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以区级指挥中心为枢纽,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基础,以网格服务管理为重点,以信息化科技手段为支撑,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延伸。
构建了纵向一贯到底、横向互联到边的“一张网”管理模式,建立了“区街社网”四级互联互通的“一中心”指挥平台。
一、X区基层数字化治理发展情况X区数字治理目前呈“1+8+73”模式,即1个区级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8个街道分中心、73个社区点模式。
区级指挥中心位于X区云创科技园,主要发挥数据归集、事件流转、事态分析、指挥调度、督办考核五大主体作用。
目前已有10个职能部门入驻,由中心统筹管理、指挥调度,初步打造了一个治理集成、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主阵地。
(一)“三大平台”实现科技治理一是可视化监管平台。
中心可视化监管平台包含高空鹰眼、道路交通、校园周边、建筑工地、文化旅游、居民小区、数字化城管等工作领域的监控探头1万余路,区中心和街道分中心9个操作员联勤联动,可以同时对辖区重点点位、重点区域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互推信息,协同处置。
二是云视讯会商平台。
云视讯会商平台实现了区、街、社、网四级线上联动,区中心可实现对八个街道分中心的实时连线,召开会议,部署工作。
同时,网格员全部配备手机终端,打通平台指挥调度神经末端,实现声频和视频的双回传,提高对现场问题的第一时间处置。
三是智慧X综合平台。
智慧X综合平台包括显示系统、数据机房设备系统、会议系统、物联设备、数据集成平台、综合指挥调度平台、AR实景联动平台、3D建模可视化平台等,以百姓民生为指向、网格化问题为导向、大数据分析为趋向,激活综合管理、综合治理、综合服务三大体系,从而深化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治理“三智融合”,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共同体。
(二)“四项整合”聚力机制治理一是人员集成整合。
社会治理机制的新转向:从事后倒逼到事前预防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逐渐认识到源头预防、事前预防的重要性,通过制度创新来积极响应中央政府源头治理的要求,通过建立矛盾调解中心、实行项目风险评估、设立矛盾预警信息系统、实行矛盾排查等重大举措,在多元化治理方面积累起日益丰富的经验,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各地社会治理实践中已经萌发出重大的变化,即社会治理呈现出由事后倒逼机制向事前预防机制的新转向。
一、何谓社会治理中的事后倒逼机制倒逼,即逆向促使。
按照常规,甲乙两事物,甲动则乙动;如果一反常规,乙先动逆向促使甲动,这种逆向促动就是倒逼。
〔1〕倒逼来源于经济领域中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由下而上”“由流溯源”“由果问因”等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倒逼”。
2013 年倒逼一度成为当年的流行词语。
当前,在新闻媒体、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日常语言中经常会出现倒逼、倒逼机制等词汇,其他学科也开始广泛使用这一术语。
需要明确的是,在事物发展中大量新生事物产生、矛盾问题产生,而相应的制度跟不上,管理制度滞后,资源缺乏,还不具备解决矛盾、问题的条件,这属于制度空缺、脱节,不是倒逼。
倒逼机制是指在解决问题的条件、资源已经具备的情况下,管理者主观上对问题不重视,视若无睹,不去解决,在产生重大事故、恶劣影响后,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被动地去解决问题的一种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事后倒逼机制有三个基本特征:时间上,指突发事件前的日常不作为、懒作为,即对一些能够解决的问题的忽视,而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作为。
后果上,事件萌芽期不作为,等到事件产生严重恶果、恶劣影响,形成巨大社会代价后才作为;社会舆论压力小时不作为,社会舆论压力大了后立即行动;领导不指示不作为,指示后才作为。
方法上,事前称难管理、没有办法,大量治理的资源被闲置不用,事后则有办法、有措施,能够调动大量的治理资源进行应对,迅速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办法,从而促进矛盾的解决或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