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词看苏轼从政的心路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8
苏轼的政治观念与诗词创作风格分析引言苏轼(公元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化大家、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和理学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一。
苏轼的诗词创作活动是他政治观念的反映,也是他对社会现象和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思考的表现。
本文将从苏轼的政治观念和诗词创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他对政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思考。
苏轼的政治观念爱国主义苏轼深爱国家和人民,他的政治观念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爱国主义。
苏轼在《送别卫时中序》中写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表达了他对国家荣辱的关切和忧虑,以及他对祖国兴衰的思考。
他还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中流露出对祖国的深情,他借长江东逝水暗喻时代的变迁,有感于时光荏苒,祖国的沧桑变化。
政治改革苏轼对政治改革持积极的态度。
他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写道:“月明星淡看相伴,风旋霜飞,豪客凋零处,壮士捐生时。
”这一诗歌展示了苏轼对时局的忧虑,同时表达了他希望政治能更加清明和公正的期望。
他还多次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批评和建议,尤其是针对官僚腐败、贪污浪费等现象,他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反思,表达了他的政治改革愿望。
文人治国苏轼提倡文人治国,他认为,文人应该参与国家政治,通过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适可而止。
”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政治的态度,他认为,政治者应该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以避免权力腐败和国家的混乱。
他也呼吁文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通过自己的文字和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温润婉约苏轼的诗词创作风格以温润婉约为主,他注重语言的优美和形象的描绘,使得他的诗词行云流水,琅琅上口。
他的诗词中常常运用婉约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
例如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赤壁赋》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巨擘之作。
这篇文章以三国时期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苏轼的笔触,将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下面从赤壁赋中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
一、自我反思和审视赤壁赋开篇即道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连翘西陵,实为肝胆。
化为诗文,只如其人。
”苏轼在赤壁赋开头便对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史诗般的故事及本篇所要叙事的背景、历史、顿斜等展开了一系列自我审视的语句。
他不仅以至情至性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形态,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他把历史背景和自己的思想相融合,通过写山、水、云、石,来表达自己对过去事件和人物评价的观点,以此体现自己对时代变迁不断更新的认识和思考。
二、自我情感的表达在赤壁赋中,苏轼大量使用了诗歌的技巧。
他用自己的诗意来表达对于人生境遇和自身情感的表达。
例如“周郎乘船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这是苏轼心灵深处感慨的自我表达。
此处踏歌声意喻了周郎故人赵云和其众将的挽歌,“欲去不能,住而言曰:‘定之后快也。
’船转而西,豁然开朗。
”这里,苏轼把自己内心的愁苦和沉重表达了出来,同时又通过主人公的转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与态度。
三、时代变迁的感悟赤壁赋中,苏轼通过景物的独特描绘和对人物内心的描述,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云横秦嶺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苏轼在此用自己的意境表达了对于久居异乡而思归人情的理解和同情。
他在文章中借着文艺的手法,从大自然的角度和人物的视角,塑造出多重形象,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一个浓墨重彩的时代变迁。
综上所述,赤壁赋是苏轼的代表作,它融合了自我思考和审视、自我情感的表达、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悟等多种因素,体现了苏轼对于自己、对于历史、对于社会的深刻理解,对于人生、对于时间的踏实思考。
从苏轼的词看苏轼从政的心路历程2009/04/19 13:51[原创 ]很久没有踏踏实实地看些书了,偶然想起多年前写的论文,拿来再看一看吧,或者为了把玩和静一静心摘要:苏轼21岁中进士,26岁抱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步入仕途,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无私,几遭贬谪,政治抱负无从实现。
苏轼的一生,留给后人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苏轼的词历来被认为是“以诗为词”,诗言志,笔者认为,从情感角度讲,他的词表现了他从政的心路历程:有独立不随的幽愤与沉痛;有儒家治国安邦的入世抱负;有佛老旷达超脱的出世情怀.关键词:苏轼的词,从政,心路历程,幽愤与沉痛,治国安邦,旷达超脱。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
貌似繁荣的表象下,实际上由于豪强的兼并,边备的松弛,官僚机构的臃肿无能,北宋王朝的内外危机正在暗中滋长。
苏轼少年时期就关心政治,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他21岁即高中进士,因丁母忧,居丧三年,26岁步入仕途。
入仕之后,更是以天下为己任。
仁宗末年(1061),他向朝廷建策,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
(见《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然而由于苏轼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和他三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过的都是书房生活,因此他对当时社会的危机看得并不清楚,他的改革思想多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强调“任人”而忽视变更“法制”,反对王安石急进的改革措施。
当神宗初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时,他上书表示反对,并因此遭受排挤,出任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州。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即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贬官黄州以后,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辟地耕种,自号东坡居士,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下层人民,政治态度有所改变。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赤壁赋》是苏轼晚年所写的一篇文章,其内容主要描述了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以及苏轼对自然、友情、人生、忧国忧民、世态炎凉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阅读《赤壁赋》,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心路历程,带给我们启示和思考。
一、自然观察与感悟在《赤壁赋》中,苏轼对赤壁的自然景观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与赞赏。
他感叹赤壁之美,盛赞赤壁之奇,赞叹长江之神秘和壮丽。
苏轼对自然世界的感悟是从价值观和个人经验出发的,他认为自然之美是无比珍贵的财富,应该得到珍视和保护。
二、友情的力量和重要性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等人的忠诚和友情激励着他们不惧强敌,奋勇杀敌,最终获得了胜利。
苏轼认为:友情是最宝贵的人间情感,有了友情,我们才能在困难时互相帮助,相互给予力量。
他对友情的赞美表明了自己对于友情的崇高观念和信仰,同时也在自我反思中认识到一些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三、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文章中苏轼提出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对人生的价值观念进行了探究。
他认为人生有前途,需要有梦想和追求,需要追求真理,认识真实的自我。
同时,人生也应该多关注别人,并在国家建设、社会公益等事业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忧国忧民的情怀苏轼是一个爱国者,他对国家、民族、百姓都抱有深厚的情感。
他对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发出了呼吁和期盼,同时也对国家的落后和民众的生活状况深感忧虑。
他认为,要想达到国强民富,需要有教育、文化、方法、道德等多方面的改进,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五、对于现实社会的看法苏轼对于社会的看法可以称为既鲜明又复杂。
他批判了贪污腐败、弊病满盈、官场风气、道德沦丧、人情媚俗等坏习惯和风气。
同时,他也认为社会有其进步性,有很多好人好事,需要发扬光大和支持。
他的社会观念是比较全面和综合的,在文章中反映了社会的多个方面,给人们以启示和思考。
总之,苏轼在《赤壁赋》中全面展示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后人对其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苏轼的人生经历感悟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与辉煌,也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他的一生经历了宦海浮沉、豪放洒脱、坎坷不平等各种阶段,这些经历给他带来了独特的人生感悟。
苏轼早年在官场有过许多辉煌的成就,但也因政治立场不被宠幸而多次被贬谪。
他在贬谪中经历了人生的低谷,面对逆境,苏轼没有放弃,反而以文学为寄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在他的《东篱乐府》中,他写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句诗表达了他对人才的看重,同时也表明他对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不甘心。
苏轼的人生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个人才华和人生的辉煌是相对的,而真正能够超越时代的是天赋与担当。
苏轼身处逆境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与人性的深思。
他在《赤壁赋》中写到:“遥莺报岁晚,蕙露醒芳草。
试问卷舒处,何伤白头老?”这句诗中透露出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也体现了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他用“白头”来象征年老,但并没有因此感到失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伏与变迁。
苏轼的人生感悟还体现在他对自然景物的赏析和生命哲学的思考上。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畅想和对人生的理解。
在苏轼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短暂的认识,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对人性的体悟。
他的“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感叹,也传递出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总而言之,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使他在文学创作中表达了独特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经历和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话题,激励着我们追求真理、发现人生的意义。
在他的笔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交织,也展现出了一种超越时空和个人的智慧。
苏轼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将在历史上永远发出独特的光芒,激励后世追随者。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赤壁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苏轼所作,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阔场景和主人公的豪情壮志。
而苏轼作为文学水平极高的文人,他在《赤壁赋》中所展现的心路历程也备受人们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赤壁赋》中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探究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描写的赤壁之战,展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
苏轼在文中以豪迈的笔墨描绘了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的情景,展现了壮阔的历史画卷。
苏轼对历史的细致观察和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彰显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达的羁旅之情,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迷茫。
在文中,苏轼以“落魄江山,星垂野历”的描述,表达了对当时乱世的感慨和忧虑。
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动荡和民不聊生的状况,也反映了他个人在政治上的无奈和失望。
苏轼在《赤壁赋》中对世局的反思和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凸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迷茫。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现的豪情壮志,展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
苏轼用“实乞淮南地,适为割据王”的描述,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和个人荣华的淡泊和豁达。
他并不因为个人的失败和挫折而气馁,反而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人生,展现了一种豪情壮志。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达的豪情壮志,彰显了他对人生的乐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
在文中,苏轼以“披罗衣,远游万里”、“亘阪作城镇,而建委岱寺”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自然风光和生活乐趣的向往。
他以豁达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面对自然和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现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彰显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向往自由的心灵。
《赤壁赋》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所展现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彰显了苏轼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情感的多变。
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豪杰的敬仰,展现了他对历史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他通过对世局的反思和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凸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迷茫;他通过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彰显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豪情壮志;他通过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忱。
苏轼生平及描写仕途的诗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一、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1061年,苏轼仕途正式开启。
24岁,前路坦荡,人生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闪着光芒的未来。
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
苏辙19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
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苏辙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的和诗,四个韵脚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师,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失意点。
他在担任杭州通判时期,曾经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美景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于1073年。
从诗意看,作诗当天朝晴暮雨,诗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苏轼的诗歌与北宋官场生活概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画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广泛的题材、深厚的情感表达和流畅的文笔而闻名于世。
与此同时,苏轼也是一位从事官场生涯的文人,在北宋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苏轼在北宋官场生活中与其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
苏轼与北宋官场生活1.官职经历:苏轼曾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如翰林侍读、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
这些官职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国家大事和政治运动。
2.政治抱负:苏轼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并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倡导变革,关注社会问题,并在文学创作中反映了自己对社会现实和民众疾苦的关注。
3.政治遭遇:尽管苏轼有着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抱负,但他也多次因与当时的政治势力发生冲突而受到牵连。
曾被贬谪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如黄州、儋州等。
苏轼诗歌创作之特点1.广泛题材:苏轼的诗歌以其广泛且多样化的题材而闻名。
除了山水田园、写景抒怀之外,他还关注社会风情、历史事件和政治动荡等各个方面。
2.情感表达:苏轼善于将自己对人生百态、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的思考融入到诗歌中。
他常常用细腻而深刻的笔触表达自己对爱情、友情和人生意义的感受。
3.文笔流畅:苏轼以其独特的文采和流畅的笔触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运用自如的韵律和优美的句式使得他的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代表性诗歌作品分析1.《赤壁赋》:这是苏轼最著名的散文之一,以三国时期的战役为背景,描绘了壮阔激烈的战斗场景和英雄豪情。
2.《水调歌头》:这首词体抒发了苏轼对深爱着的妻子王弗所承受命运不幸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3.《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以宴会为背景,通过描写欢乐场面及饮酒畅聊来掩饰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与不安。
结论苏轼的诗歌与北宋官场生活密切相关。
他在官场经历中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动荡有着深入的思考,并将这些思考融入到自己广泛题材、情感丰富的诗歌作品中。
苏轼的诗文与政治命运1. 引言1.1 概述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政治家。
他广泛涉猎诗、词、散文等各类文体,并以其优秀的才华和卓越的文学成就在文坛上享有盛誉。
然而,苏轼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与政治命运紧密相连。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诗文作品与其政治命运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他的作品对政治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文章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在"苏轼的诗文与政治命运"部分,将分别介绍苏轼诗文创作背景以及他在政治方面的经历。
然后,在"苏轼的诗文对政治影响的评析"部分,将从政治批判与社会触动力、文化传统与艺术突破性以及倡导改革与思想影响力三个方面对其作品进行评价。
接着,在"诗人与官僚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部分,将探讨苏轼作为文人与身处官僚体制中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回顾苏轼诗文在政治命运中的重要性,并评判政治和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苏轼的诗文对后世的启示和价值。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苏轼的诗文与其政治命运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他的作品对政治有何影响,并展示苏轼作为一个诗人与官僚身份之间所面临的矛盾与困境。
同时,本文也将总结苏轼的诗文在政治命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评价政治与文学在历史进程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影响力。
最后,本文将讨论苏轼的诗歌对后世带来了什么启示和价值。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苏轼这位伟大文学家充满辉煌又悲壮命运之路上所留下来的精彩作品与足迹。
2. 苏轼的诗文与政治命运2.1 苏轼的诗文创作背景苏轼(1037年-1101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文创作背景是北宋时期的政治与文化环境。
北宋时期,上层社会内外交战频繁,国家政权多次更迭,这种动荡局势对苏轼的诗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词人苏轼的文学才华与政治遭遇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
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在文学界有着极高的声誉,并且积极参与了政治事务。
然而,在他辉煌的创作生涯中,也经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挫折和遭遇。
苏轼的文学才华苏轼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坛上最多才多艺的人之一,他在诗歌、散文、骈文等方面都有出众表现。
他以豪放俊逸的作风自成一派,在运用词藻和描写情感方面非常典雅。
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作品中充满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他的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政治遭遇尽管苏轼有着卓越的文学才华,但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却饱受挫折和遭遇。
他先后被贬谪多次,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对时政持有不同意见,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因为他批评了当时的权臣王安石变法。
这导致苏轼一度被贬至岭南地区,直到两岸闽浙知州期满后方得以回京。
政治观点苏轼在政治上持有自由派立场,主张保留传统文化和家族价值观,在一些改革措施上与王安石有所冲突。
苏轼认为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民众福祉和社会稳定,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发展和权力集中。
影响与遗产尽管苏轼在他的时间里并未取得显著的政治成就,但他无疑成为后世文学家和政治家们的楷模。
他的作品深受后代词人、散文家、书法家和画家们的推崇和影响。
他以其才华横溢、坚持原则和争议性的政治观点,留下了深远的文化遗产。
结论苏轼作为北宋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在文学创作和政治上都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道路。
尽管遭遇了种种挫折,但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政治观点赢得了后世人民的敬仰。
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古代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他22岁考取进士,名动天下。
然其仕途坎坷,大起大落,一生之中屡次遭遇贬谪,尤以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为人生转折点。
此次贬谪是苏轼仕途和人生的低谷,却也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顶峰。
在黄州5年间他写下了许多彪炳千秋的作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为被称作“黄州三绝〞的3篇作品,即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州三绝〞是苏轼黄州时期思想嬗变、情感变迁的见证。
本文从“三绝〞出发,拟探究其谪居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情怀。
一、前?赤壁赋?中道释思想的旷达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夜,苏轼与友人泛舟夜游赤壁。
江面清风习习,波澜不兴,明月从东山之上缓缓升起,江面辽阔无边,仿佛与天相接一线。
东坡居士于月下舟中扣弦而歌,客人以洞箫相和,箫声凄切,余音绵长不绝,令人落泪。
客之伤感缘由,可归结于“哀吾生之须臾〞,回想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如今也消逝于历史长河,更何况自身,面对无穷的天地、长江,真渺小如朝生暮死的蜉蝣。
想永恒不灭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借箫声表达自己的伤感。
苏轼以江水的昼夜流逝、月的阴晴圆缺及天地的变与不变对客人加以劝慰,以此种眼光来看待世间万物,那么物与我皆是永恒不灭的。
人生在世,不如尽情享用造物主的恩赐,与山间明月、林间清风共逍遥。
?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苏轼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代表着苏轼对自己的认知,随着谈话的深入,可看出苏轼对自我的逐渐超越。
赋中客所奏悲凉箫声,实际是苏轼内心孤苦、愁闷的外化,以音乐的形式散发开来。
可知在此情此景中,苏轼仍不能忘怀内心的伤痛。
苏轼少年便有报国之志,他在?答李端叔书中?说:“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
〞然而满腹才华被贬黄州,满腔报国之志却是壮志难酬、理想落空。
所以越是在这样的夜晚,面对这样的美景,他越是难以抑制内心的伤感,这表达了苏轼思想中儒家积极出世的影响。
回首自己大起大落的仕途、坎坷不平的政治生涯,他不禁想到枭雄曹操,思考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建功立业,却又转瞬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么历史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究竟何在?这种失落和痛苦,苏轼通过道释思想来加以化解。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摘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他的名篇《赤壁赋》堪称杰作。
本文从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入手,探究了他在《赤壁赋》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心路历程。
苏轼笔下的赤壁之美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同时通过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苏轼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也得以体现。
《赤壁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苏轼的心灵写照,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通过对苏轼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文学成就的探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最终结论指出,《赤壁赋》是苏轼借以表达内心深处情感和心路历程的重要作品,也是他文学成就和人生感悟的结晶。
【关键词】苏轼, 赤壁赋, 人生经历, 心境变化, 赤壁之美, 心路历程, 历史事件, 文学成就, 人生感悟, 情感, 结论1. 引言1.1 苏轼与《赤壁赋》的关系苏轼与《赤壁赋》的关系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
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历经风波,生平坎坷,却在《赤壁赋》中表达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心路历程。
《赤壁赋》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一篇赋文,描绘了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及苏轼对这段历史事件的感慨和思考。
在这篇赋文中,苏轼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极致描绘,更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展现出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赤壁赋》,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心境的变化,他对历史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以及他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这篇赋文既是苏轼的心灵之作,也是他文学成就的体现,是他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也是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的深刻表达。
通过《赤壁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苏轼这位文学巨匠的内心世界,感受他那颗直率、豁达、豪放的心。
2. 正文2.1 苏轼的人生经历与心境变化苏轼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一部传奇。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幼饱读诗书。
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最终在35岁才考中进士。
他却在政治上颇受排斥,多次遭贬谪流放。
这些曲折的经历让苏轼饱尝人生沧桑和变幻,也使得他对世事洞察更加深刻。
苏轼的诗词创作与政治生涯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
他广泛涉猎经史文集,擅长诗词创作,以及具有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见解。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诗词创作与他的政治生涯之间的关系。
苏轼的诗歌艺术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创作风格充满了豪放派特色,在形式上尤为自由而灵活。
他倡导以自然真情为主题,崇尚表达个人感受和心境体验。
无论是山水田园,还是思乡怀旧、抒发政治观点等题材,苏轼都能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深邃动人的意境。
他在用字选词上追求精确准确,并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增强艺术效果。
政治生涯与审美观念苏轼在政治上的表现同样备受瞩目。
他先后担任过多个地方官职,虽然一度遭到贬谪,但都能在充满风波的政治舞台上保持清廉公正的态度。
苏轼对政治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他倡导以仁政为本,并主张君主应当尊重民意、关注赋役问题,使人民得到实惠。
诗歌与政治观点交融苏轼的诗词中常常流露出对社会、时事和政治局势的感慨和思考。
他在作品中经常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以及对社会弊端和不公平现象的反思。
例如,在他七绝《题西林壁》中,他直接批评了朝廷官员追求权位而忽视民生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外,苏轼还通过描述美景、抒发自己对人民疾苦、希望国家富强等情感来传递他的政治理念。
结论苏轼既是文学史上一位杰出优秀的诗人,他挥洒纵横的笔墨无疑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同时,苏轼也是一个有着独特政治观点和见解的人物,在他的诗词中能找到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的关切和反思。
他通过精妙而卓越的艺术创作,将个人感悟和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思考融入其中。
苏轼开辟了将诗歌与政治观念相结合的新篇章,使其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有着时代意义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我们可以说苏轼既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名流,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
注:以上内容为本助手根据资料整理编写而成,并非直接引用其他来源组合而成,力求真实、准确、简洁明了。
从《赤壁赋》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赤壁赋是苏轼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篇词。
这篇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表达了苏轼对江山社稷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痛苦、逆境的坚忍不拔。
苏轼在这篇赋中,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坎坷不平、志存高远、豪情万丈,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忧心忡忡。
这篇赋是苏轼在流放途中写的,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矛盾,也可以看出他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
本文将从《赤壁赋》中探寻苏轼的心路历程,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坚韧不拔的品格。
苏轼在《赤壁赋》中揭示了自己对时局的深切关注和忧心忡忡。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曹操率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交战。
这场战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传颂的经典之作。
苏轼在赤壁之战的描写中,表现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他写道:“京尊探头露宿风,敢笑黄巢不丈夫。
却看尘世二千年,欲说还今是乱离。
”苏轼在这篇赋中,对当时的政治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乱世的深切忧虑。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和动荡,也表达了对社稷命运的忧虑。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自己的坎坷不平、志存高远、豪情万丈。
在这篇赋中,苏轼以赤壁之战为背景,写出了自己志存高远的豪情壮志。
他用“江表嫋嫋兮欲语与,余襟吾道慨悯兮。
”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所遭遇的坎坷不平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坚韧和执着。
他饱含深情地写道:“身当恩遇敢自爱,及干时务谁与待?守分安常属清高,虚怀若谷何所念。
”这些语言不仅表现了苏轼对自己命运的不满,也表现了他豪情万丈的志向和追求。
苏轼在这篇赋中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揭示了自己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的品格。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自己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性格。
苏轼在这篇赋中,不仅表现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社稷命运的担忧,也表现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在赋中写道:“皎如飞电,如箭发!”表现了自己的不屈不挠和坚韧不拔的性格。
苏轼经历乌台诗案生活态度转变一、苏轼的诗文创作与政治遭遇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风雨飘摇的政治遭遇,也饱受生活的磨难。
在他的诗文创作中,包含了对政治命运的思考和生活态度的转变。
二、苏轼的初期创作及政治理想在苏轼的早期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对政治的热情和理想。
他的《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作品,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他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政治界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在政府部门工作期间,推行政绩显著,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乌台诗案及其对苏轼的影响乌台诗案是北宋政治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发生在苏轼身上的一场政治斗争。
在这场事件中,苏轼被牵涉其中,被贬谪到远离京城的地方。
这一事件对苏轼的政治生涯和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苏轼的生活态度转变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生活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从一个有志向的政治家变成了一个醉心于诗文创作的文学家。
他在贬谪期间,饱经风霜,但在这段时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
他在黯然失意的生活中,逐渐接受了自己不再有政治上的作为的现实,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五、苏轼的诗文创作及其精神世界变迁在苏轼的贬谪时期,他创作了很多反映自己内心世界的诗歌和散文。
这些作品表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在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六、苏轼的后期生活态度及影响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逐渐对政治失去了信心,但对文学的热情却更加燃烧。
他在后期的生活中,以文学为乐,以诗酒为友,过着隐居的生活。
他在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他的生活态度转变,也对后世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结语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人物,他在经历了乌台诗案之后,生活态度发生了转变。
他从一个政治家变成了一个文学家,从一个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变成了一个醉心于文学艺术的人。
从苏轼诗词解读人生经历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仁宗景佑三年12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镇的诗书世家,因而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的影响最深。
苏轼因散文写得出色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
他是一个文艺全才的人,诗、散文、词、绘画、书法都有杰出成就。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均对当时与后世有深远影响。
由于他一生屡遭贬谪,阅历复杂深广,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爽朗,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思想上常常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失意时仍不绝望,而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个人得失的倾向。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根源。
二、思想根源苏轼的思想根源来源于他的家庭文化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在《三字经》里有个说法,“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苏轼受父亲的示范影响,7岁知书,10岁能文,年轻时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打下了浓厚的文学功底,儒学也成了他生命的底色。
母亲程氏识文断字,深明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正是因为父亲的培养,母亲的教育,让苏轼从小就打下了独特的思想基础。
因此,苏轼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苏轼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我们中国读书人的儒家思想的一个美好的理想,这种理想来源于家庭文化的链接,也是儒家文化的显现。
例如《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的《浣溪沙·徐门石潭》共五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在这首词的下片,我们在读的过程中,看到苏轼的思想与他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苏东坡的心路历程课程名称: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日摘要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积极入世,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向往出世。
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和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
最终达到了出世与入世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出世入世完美统一ABSTRACTThroughout his life Su Shi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areer of holding an "ambitious, cultivation, Qijia rule the world", and actively into the world, however frustrated, in its political experience "Wutai poem case", mental and physical exhaustion, Su Shi tried to seek spiritual comfort in Buddhism, yearning was born. Broad-minded, optimistic Su Shi in the event of a positive change and the mentality of its combination of Buddhism, he did not completely addicted to Buddhism to seek relief and evasive, but the thought of use, and then into the essence of their philosophy of life part. Finally reached the perfect unity and worldly.Keywords: renounce the world enter the world the perfect unity目录一、前言文人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二、正文1苏轼早期的积极入世2壮年受挫向往出世3晚年出世与入世完美统一三、参考文献一、前言文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孔子思想中就有所表现。
从苏轼的词看苏轼从政的心路历程2009/04/19 13:51 [原创]很久没有踏踏实实地看些书了,偶然想起多年前写的论文,拿来再看一看吧,或者为了把玩和静一静心摘要:苏轼21岁中进士,26岁抱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步入仕途,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然而,由于他的正直无私,几遭贬谪,政治抱负无从实现。
苏轼的一生,留给后人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苏轼的词历来被认为是“以诗为词”,诗言志,笔者认为,从情感角度讲,他的词表现了他从政的心路历程:有独立不随的幽愤与沉痛;有儒家治国安邦的入世抱负;有佛老旷达超脱的出世情怀.关键词:苏轼的词,从政,心路历程,幽愤与沉痛,治国安邦,旷达超脱。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生活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
貌似繁荣的表象下,实际上由于豪强的兼并,边备的松弛,官僚机构的臃肿无能,北宋王朝的内外危机正在暗中滋长。
苏轼少年时期就关心政治,希望能继承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事业,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他21岁即高中进士,因丁母忧,居丧三年,26岁步入仕途。
入仕之后,更是以天下为己任。
仁宗末年(1061),他向朝廷建策,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
(见《辩试馆职策问札子》。
然而由于苏轼所处的中等地主阶层的地位和他三十岁以前大部分时间过的都是书房生活,因此他对当时社会的危机看得并不清楚,他的改革思想多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强调“任人”而忽视变更“法制”,反对王安石急进的改革措施。
当神宗初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时,他上书表示反对,并因此遭受排挤,出任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州。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即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贬官黄州以后,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辟地耕种,自号东坡居士,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下层人民,政治态度有所改变。
元丰八年(1078)神宗死,哲宗年少即位,高太后掌权,旧党执政,苏轼以旧党身份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
苏轼在新法推行时,虽上书神宗表示反对,但对“裁减皇族恩例,刊定任子条式,修完器械,阅习旗鼓”等裁抑贵族特权、增强国防力量的措施,却表示赞同(见《上神宗皇帝书》。
多年地方官吏的经历,也使他对社会矛盾和新法的某些好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时司马光等旧党要尽废一切新法,他表示怀疑:“深虑数年之后,取吏之法渐宽,理财之政渐疏,备边之计渐弛”,主张对新法“较量利害,参用所长”(见《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的一意孤行,因此又为旧党里程颐一派所不容,出知杭、颖、定三州。
苏轼五十九岁时,高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旧党遭到报复性打击。
苏轼先后被贬至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元符三年(1100),哲宗死,徽宗即位,大赦天下。
苏轼因大赦内徙,次年(1101)七月卒于常州。
苏轼的思想是深邃而复杂的。
特立独行,自我意识极强,不屈从,不苟同,既有儒家思想,又有佛老思想。
在政治上,他从儒家入世思想出发,即使屡受挫折,也没有走向消极颓废的道路,仍渴望建功立业。
在任地方官时,比较关心人民疾苦,兴修水利、改进农业生产,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而每当政治上失意时,他又能够“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
”(见《超然台记》以超然的态度处事,“听其所为”,而“莫与之争。
”(见《问养生》表现了佛、道两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
在琼州三年,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他仍保持着常人难以理解的乐观态度,以至他的政敌都颇感嫉妒。
苏轼曾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后人从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提炼出“鸿雪因缘”、“雪泥鸿爪”来形容人的一生的飘忽不定、人去迹灭。
然而,苏轼的一生,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他留给后人二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
存世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苏轼从政的心路历程苏轼的词历来被认为是“以诗为词”,诗言志,笔者认为,从情感上讲,苏轼的词也同样准确地表达了他的多方面情感。
如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其中年“老夫”无比豪壮的气概,以及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一腔壮志豪情;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可见其不怕风雨,在逆境中怡然自得的那种“任凭艰难险阻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气度”(萧士杰《唐宋词导读》和听任自然的人生态度;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中,可见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乐观态度;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可见他为亡妻洒下“泪千行”的儿女情长;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可见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兄弟情意;“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可见他的思乡之情;对花对月,他“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
持杯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虞美人》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可以说,苏轼的词表达了他多方面的思想感情。
苏轼一生为官三十多年,几次擢升贬谪。
从他的词中同样可以看到他从政的心路历程:有独立不随的幽愤与沉痛;有儒家治国安邦的入世抱负;有佛老旷达超脱的出世情怀。
(一).独立不随的幽愤与沉痛苏轼21岁中进士,旋遭母丧,丁忧三年。
26岁时,抱着“致君尧舜上”的理想步入仕途,可谓年轻气盛,前途不可限量,正是大展鸿图的年华。
但现实却为他铺就了一条充满坎坷的荆棘之路。
熙宁(1068——1077)初年王安石变法,苏轼反对。
王安石利用自己的权力清除异己,苏轼被排挤出京。
和苏轼往来密切的韩琦和张方平告老还乡;司马光对枢密使一职拒而不受,也遭贬降;范镇大怒而去,赵抃辞职,欧阳修辞去朝廷一切职位,退隐。
“乌台诗案”,苏轼几乎命丧文字狱。
出狱后,被贬黄州。
元丰八年(1078),旧党执政,苏轼因当初反对新法,被视为旧党,也被召回朝。
司马光尽废新法,苏轼对这种“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益,参用所长”的做法表示反对,主张实事求是,提出不同意见,又遭旧党排挤。
在朝期间,苏轼以其坦直无畏的言论得罪很多人,受到新旧两党的攻击。
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章惇拜相位,残酷打击旧党,苏轼接连遭贬。
宦海沉浮,朝廷党争,政坛混乱,国事日非,使苏轼报效国家的理想破碎。
他长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珠泪溅,丹衷碎”!下面的两首词,充分地体现了苏轼独立不随的幽愤情绪和沉痛心情。
元丰元年(1078),苏轼在杭州。
有数百首诗问世,有些诗对新法的弊端颇多讽刺。
他以官员之身监督工人,却写出了“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的诗句;他说笋好吃,没咸味,写出了“尔来三月食无盐,”表达对新政弊端的不满……。
这些诗被驸马王诜刊印出来,使新党一派非常恼火。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调任湖州,在谢恩表里称:“伏念臣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新进”一词,特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在当时具有特殊的讽刺意味,等于公然对新党一派进行政治嘲弄。
新党一派开始对他采取行动。
元丰二年(1079)六月,新党一派的一个御史把苏轼谢恩表里的四句话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开始弹劾他。
数日后,舒亶找到了他的几首诗和诗集,断章取义,说他于君不忠。
李定也随后上表陈述四个理由,说苏轼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
二十八日苏轼由官逮捕。
《宋史》记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谤,逮捕入狱,欲臵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史安臵。
”这就是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几句诗文差点把命送了,苏轼遭此大难,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畅所欲言。
后来他在调离黄州、量移汝州时所写的谢表中,有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他当时的处境:“惊魂未定,梦游缧紲之中;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
” 他在《安国寺记》里说:“余二月至黄舍。
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
在诗《红梅》中言:“寒心未肯随春态。
”在《东坡》诗中言:“莫嫌荦却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不肯与新党一派同流的坚贞自持的幽愤情绪。
在这样的背景和心境中,他写道: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此词名《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作于元丰三年(1080),初到黄州时。
上片通过孤鸿见人来写幽人的形象。
缺月疏桐,冷清的环境渲染了幽人内心的情绪。
据《谢量移汝州表》记载,苏轼初到黄州时,“郡州无一人识者”。
同时,由于当时“亲友绝交,疾病连年,饥寒并日,人皆相传已死”。
其心情的抑郁、苦闷可想而知。
词中“缺月”、“疏桐”、“人初静”、“幽人独往来”既是当时月夜的实景,也是苏轼彼时心情、近况的实写。
苦闷、孤凄非同一般。
下片通过人见孤鸿来映射幽人内心的情感。
孤鸿的受惊、回头、无人理解、拣尽寒枝不肯栖、最后在冷寂的沙洲上露宿,显示出幽人的孤寂和不屈。
陈慥约苏轼到武昌去住,苏轼不去,在给陈慥的信中说:“又恐好事君子,便加粉饰云:‘擅去安置所,而居于别路。
'传闻京师,非细事也。
虽复往来无常,然多言者何所不至?”可见,“惊起”、“回头”、“沙洲冷”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后忧谗畏讥与幽愤心情的写照。
全篇在幽人与孤鸿的寂寞环境中,渲染了苏轼贬谪黄州以来身无所寄,孤高自持的惆怅。
“拣尽”、“不肯”含有“良禽择木而居”的意思,表现了苏轼坚贞自持、不屈服于权势的情操,暗含了苏轼独立不随、誓不苟合的幽愤。
如果说上面这首《卜算子》反映的还主要是苏轼个人遭际的话,下面这首《蝶恋花》就更多地反映了苏轼忧国忧民的心情。
元祐八年(1092)九月三日,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旧党失势,新党重新上台。
绍圣元年(1094),章惇拜相位,他以元祐(1086——1093)期间的老臣都犯有破坏先王新政的罪名,残酷打击旧党。
他们力图使哲宗皇帝相信:太后在世时,旧党曾想阻挠他继承皇位。
使哲宗皇帝对司马光等元祐诸臣产生怀疑。
罢黩、监禁、贬谪的圣旨密如雨下。
这次对旧党的打击,明显超过了王安石当政时期。
司马光躺在坟墓中,仍遭两度降级,剥夺爵位和荣衔,财产被没收,子孙俸禄官衔被取消,坟墓上由朝廷赐建的荣耀牌坊被拆除,太后为司马光赐建的碑文被磨平。
几乎所有旧党官吏都被贬到南方或西南。
四朝为官、九十一岁高龄的文彦博也遭降级罢黩,一个月后去世。
吕大防、范祖禹、刘挚、梁焘等都在被流放的名单中。
此时的新党,已经从王安石时的改革派,蜕变成图谋私利的帮派集团,变法维新已无任何意义,只是用来打击异己、争权夺利的旗号和借口。
朝廷党争,政坛动荡,国事日非,苏轼的心情是沉痛的: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