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7.01 KB
- 文档页数:4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解释下列概念: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实物货币、格雷欣法则。
答:(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4)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各地、各国和各个时期各不相同。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充当过实物货币的物品种类就有:龟壳、海贝、布匹、农具、耕牛等。
实物货币的缺点在于:不易分割和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很难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
所以,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随后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5)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2.如何理解货币的定义?它与日常生活中的通货、财富和收入概念有何不同?答:(1)货币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的含义丰富,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第一章、货币练习一、判断题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2、辅币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3、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辅币具有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的特点。
()4、现金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不是信用货币。
()5、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6、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自由熔化。
( )7、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的,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8、用本位币支付的金额不管有多大,债权人都必须接受。
()9、金币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都是流通中的货币。
()10、用一定的人民币可以买到金银制品,因此人民币可兑换为金银。
()二、单项选择题1、各种商品在质上相等,在量上能相互比较的共同基础是()。
A.价格B.使用价值C. 价值D. 价格标准2、货币执行( )职能的具体表现是将价值表现为价格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3、国家规定( )具有无限法偿能力A.辅币B.本位币C.纸币D.以上皆不是4、“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发生在()制度下。
A.银本位B.金本位C.金银复本位D.纸币本位5、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是()A.金属货币B.货币符号C.本位币D.辅币6、目前世界各国都实行()A.金本位制B.黄金准备制C.外汇准备制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7、人民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
A.足值货币B.现实货币C.观念货币D.金属货币8、格雷欣法则是()法则。
A.劣币驱逐良币B.良币驱逐劣币C.劣币良币并存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9、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职能。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贮藏货币10、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被称为()。
A. 简单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11、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被称为()。
A. 简单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货币形式1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部分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货币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2.熟知货币的起源和主要职能3.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和表现形态4.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和发展难点1.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格雷欣法则)2.货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构成要素3.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第二部分同步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格雷欣法则)2.货币购买力3.货币4.本位币5.无限法偿6.有限法偿7.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8.货币局制度二、填空题1.现代银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给工商业者开立支票存款账户。
顾客可根据存款向银行签发支付命令书支票,并用支票支付货款、履行对国家的财政义务等。
这种可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2.一种商品变成货币,首先是作为()和()的统一。
3.铸币是由国家的印记证明其()和()的金属块。
4.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也成()或()。
5.与本位币相比,辅币由()铸造,为非足值通货。
三、选择题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品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交易媒介B购买手段C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2一国货币制度的核心内容是()A规定货币名称B规定货币单位C规定货币比才D规定货币币值3.长期以来对货币主要层次划分依据是()A金融资产盈利性B金融资产安全性 C 金融资产流动性 D 金融资产的种类4.在金融货币流通的前提下,货币铸造权仅仅是一个重大问题,当时欧美国家大多数采用()A本位币自由铸造,辅币由国家铸造B本位币国家垄断发行,辅币自由制造、C本位币、辅币均自由铸造D本位币、辅币均由国家垄断铸造5.货币结晶是()自由产物A社会劳动B私人劳动C抽象劳动D商品交换发展6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A平衡国际收支差额B促进金融市场发展C购买手段D财富转移7与货币的起源不可分割的是()A私有制B社会分工C贫富分化D商品交换8最初的货币所采取的形态是()A金币、银币B牲畜皮革烟草C纸币D银行卷9货币的的各种职能都是从现实的货币出发来描述的,但可用货币符号代替的是()A流通手段B价值尺度 C 储藏手段 D 支付手段1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 )A美元B黄金C英镑D德国马克11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A价值符号B现实的货币C信用货币D观念上的货币四、问答题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2货币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构成要素是什么?3何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第四部分同步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选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2.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物价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表征货币D.电子货币4.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商品买卖B.交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5.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A. 货币价值形式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6.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货币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7.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8.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9.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0.“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A. 银本位B. 平行本位C.双本位 D. 金本位11.人民币是()A. 实物货币B. 代用货币C.金属货币 D. 信用货币12.观念货币可以发挥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13.张某从商业银行贷款30万元购买住房属于货币()职能。
A.流通手段B.支付手段C.贮藏手段D.价值尺度二、多选题1.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A.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价值形式D. 货币价值形式E.商品价值形式2.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3.货币基本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D. 支付手段E. 世界货币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是()A. 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B. 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工具C. 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D.必须是有形的物体E. 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三、判断题1.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速度2.无限法偿3. 有限法偿4. 信用卡5.纸币6.金本位制7.货币购买力8.辅币二、单项选择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
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
4、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
三、多项选择题1.黄金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A.同质可分;B.体积小价值大;C.便于携带;D.便于保存。
2.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是信用货币;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D.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3.信用货币包括()。
A.政府债券;B.现钞;C.存款货币;D.商业票据4.金属本位货币制度可分为()。
A.银本位制;B.铜本位制;C.金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
四、判断题1.秤量货币在使用时需要验成色秤重量。
2.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4.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其价值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
5.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五、简答题1.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2.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属性?3.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期间货币可实现几次买或卖的行为。
2.无限法偿:是主币具有的无限支付能力,无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人们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练习题答案一、术语解释1.代用货币:代替金、银行使货币职能的纸币,通常由政府或银行发行,持有者可以随时向政府或发行银行兑换成金属铸币或金、银,其效力与金属货币完全相同,又被称为兑现纸币。
2.信用货币:又称为不兑现纸币,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而且不能兑换成贵金属的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这种货币形式.3。
货币制度:国家为了适应经济的需要,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发行和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即被称为货币制度,简称币制。
4.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无论是在哪种交易活动之中,无论交易的数额是多少,交易的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5.有限法偿:是指在交易支付活动中,交易数额超过一定限额时,交易的对方可以拒绝接受该种货币,但在限额之内则不得拒收。
6。
金银复本位制: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典型的货币制度,其基本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金银铸币都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金银铸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7.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在金币本位制下,黄金是法律认可的货币金属;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和输入国境;金币可以和货币制度中的其他货币自由兑换;金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8。
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其内容是:黄金依然充当本位货币,但停止铸造和流通金币,黄金由国家集中保存;国内流通银行券,银行券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规定银行券的含金量,但是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一定额度才能兑换成黄金。
9.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实施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流通银行券,不铸造和流通金币,银行券也不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但是本国货币可以在政府规定的汇率下自由兑换成另一金币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
二、填空题1.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政府部门银行部门国外部门2.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3.辅币钞票或纸币银行存款4。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马克思通过考察(C)的发展和价值形式的发展来说明货币的起源。
A.商品B.商品交换C.商品经济内在矛盾D.物物交换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当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时,其价值形式属于(B)。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3.—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时,价值表现形式为 (B)〇A.货币价值形式B. —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是(A)。
A.货币价值形式B. —般价值形式C.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货币的发展按照其采用的币材和币值的决定机制大体可以归纳为(A)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A.商品货币B.代用货币C.金属货币D.电子货币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C)。
A.柄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C)。
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 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B)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A.周转性B.流动性C.稳定性D.还原性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D)。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我国的狭义货币M l包括流通中现金和(A)。
A.单位活期存款B.储蓄存款C.企业定期存款D.商业票据.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的职能是(A)。
A.计价单位B.交易媒介C.价值储藏D.支付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媒介时发挥的职能是(B )。
A.计价单位B.交易媒介C.价值储藏D.支付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值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C)。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题库及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其中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货币执行职能;在退出流通时执行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职能。
2.货币的五种职能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是核心职能,支付手段的职能是以的存在为前提的。
3.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4.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等三个因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流通中的货币量= 。
5.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和四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6.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7.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8.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是。
9.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0.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二、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购买手段 D.贮藏手段3.本位货币是()。
A.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C.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 B.本位币 C.辅币 D.都不是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6.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A.呈正比 B.呈反比 C.相一致 D.无关8.辅币的名义价值()其实际价值。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流动性、本位货币、格雷欣法则、信用货币制度、无限法偿二、单顶选择1.货币和收入的区别在于()A.货币是指流量而收入是指存量B.货币是指存量而收入是指流量C.两者无区别,都是流量概念D.两者无区别,都是存量2.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3.信用货币的产生源于货币的何种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4.典型意义上的储藏手段是针对()而言的。
A.信用货币B电子货币C.银行券D.金银条块5.货币在()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分期付款购房B.饭馆就餐付账C缴纳房租、水电费D.企业发放职工工资6.本位货币是()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C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7.实物货币是指()。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8.不能分割的货币C.专指贵金属货币D.作为货币的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9.劣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等于零8.等于名义价值C高于名义价值D.低于名义价值9.货币的本质属性是()A.价值和价格B.价值和交换价值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0.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是一般等价物C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IL货币在()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饭馆就餐付账D.表现商品价值12.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借记卡13.跛行本位制是指()。
A.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复本位制B.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复本位制C.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D.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14.双本位制是()A.金银币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B金银币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复本位制C.金银币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D.金银币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复本位制15.俗称的“虚金本位制”是指()A.金块本位制B.金汇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金币本位制16.格雷欣法则起作用是在()之下。
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马克思是怎样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富有逻辑地论证货币产生的客观性的?参考答案: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
4)货币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
当价值形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时,货币就产生了。
2.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什么?参考答案: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不断发展。
3.什么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贮藏职能?参考答案: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是指,当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所发挥出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贮藏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参考答案: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1)规定货币材料(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C2.B3.B4.A5.A6.C7.C8.B9.D 10.A11.A 12.B 13.C 14.A 15.B16.B 17.B 18.C 19.B 2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未选均记-1.5分。
)1.ABCD2.ABCE3.AC4.AD5.ABDE6.ABDE7.ABCDE8.ABCDE9.ABE 10.ABCDE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根据所给资料和要求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解: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2:=M1+一定期限内的(三个月到一年之间)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所以,M2=64,378+389,623+986,435+67,921+58,281=1,566,638亿美元因为广义货币M3= 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所以,M3=1,566,638+46,987+58,934+5,934+7,824=1,686,317亿美元2.解:因为M2=M1B+储蓄存款+所有存款机构的小额定期存款所以,M2=84,578+689,823+886,343+266,954+78,471=2,006,169亿美元因为M3=M2+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储蓄贷款机构的定期存款协议所以,M3=2,006,169+66,947+78,564=2,151,680亿美元3.解:M0=现金=54,412.78亿元人民币M1=M+单位活期存款=54,412.78+256,183.68=310,596.46亿元人民币M2=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其他存款=310,596.46+226,038.66+449,302.32+66,274.90=1,052,212.3亿元人民币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马克思是怎样用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富有逻辑地论证货币产生的客观性的?参考答案:按照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最终产生的。
商品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 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仅仅是简单的或偶然的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外一种商品上。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了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一般价值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一个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身上。
4)货币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所有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的金或银上。
当价值形式发展到第四个阶段时,货币就产生了。
2.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什么?参考答案:推动货币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不断发展。
3.什么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货币为什么具有价值贮藏职能?参考答案: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是指,当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所发挥出的职能。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贮藏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参考答案: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五个方面:1)规定货币材料(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 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5.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只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人民币主币的单位是元,辅币的单位有“角”和“分”两种,分、角、元均为十进制。
(完整版)货币与货币制度经典例题(含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C)A、普通商品B特殊商品C、一般等价物D、特殊等价物2、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A)A、货币价值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3、货币的产生是(C)。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发明创造的C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4、货币在(D)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A、支付水电费 B 、购买商品C、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D、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5、货币在(A)时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6、货币在(D)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商品买卖B、缴纳税款C、支付工资D、表现商品价值7、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甲一批商品,则甲到期偿还欠款,货币执行(A)的职能。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购买手段D、贮藏手段8商品的价格是(D)A、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9、贝币是我国历史上的(C)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10、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A)A、实物货币B、信用货币C、金属货币D、电子货币11、在一国货币制度中,(C)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B、本位币C、辅币D、都不是12、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C)。
A、金块本位制 B 、金币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 、银行券制13、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是(D)。
A、银本位制B 、金本位制C、金银复本位制D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14、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比价均按其市场价值决定的货币制度是(A)。
A、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 D 、单本位制15、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B)。
A、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但不铸造、不流通金币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C、纸币仍是金单位D金银铸币同时流通16、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中所谓的劣币是指(A)。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参考答案一、填空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2.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3.价格;4.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5.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6.本位币,主币;7.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8.良币,劣币;9.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10.流动性。
二、单选1.A;2.A;3.C;4.C;5.B;6.B;7.C;8.A;9.C;10.A三、多选1.BC;2.ABE;3.ABCD;4.ABCE;5.ABC;6.ABCDE ;7.ABDE;8.BCD;9.ABD;10.CDE四、判断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对五、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2.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其主要形式分为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3.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
4.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5.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例流通的货币制度,国家按照市场上的金银比价为金币和银币确定固定的兑换比率。
6.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
7.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
8.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9.货币的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参考答案(20201007162720)金融学习题一参考答案、选择题1、下列哪些活动反映了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A、你用xx缴纳学费B、你买了件毛衣,准备寒假回家时送给妈妈C、如果香蕉作为货币,那么货币就不具备这个功能D、朋友送你一个漂亮的存钱罐,你把零钱放进去E、你准备利用以旧换新买个手机,你认为在苏宁电器买手机更便宜F、你刚刚为你的中财卡充值100 元2、在学校你可以用中财卡买饭、上网等,每次购买后,卡内的余额会相应减少,中财卡的功能类似A、信用卡B、商品货币C、借记卡D、准货币E、储值卡3、在很多游戏厅里,金属硬币可以用来玩游戏,但不能在其他商店里买东西。
为什么金属硬币不能像人民币硬币一样作为货币流通A、金属硬币太大,不容易运输B、金属硬币容易丢失C、金属硬币不能被广泛接受D、金属硬币不是好的价值储藏手段F、金属硬币不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4、经济学家认为易货贸易不具备现实性,并非是指易货不可能存在,而是说A.易货交易成本相对较高B.易货在今天的社会没有用武之地C.易货交易不可能改善参与交易人的境况D.上述所有选项都正确5、如果香烟作为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那么香烟的功能就类似于A、银行存款B、准备金C、货币D、可贷资金6、如果出售某种资产的交易成本上升,这种资产就变得A、价值更高B、流动性更强C、流动性更弱D、更加类似货币7、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
A.税款交纳B.贷款发放C.工资发放D.商品赊销E、赔款支付8、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oA.各国无法通过变动汇率调节国际收支1B.要保证美元信用就会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C.缺乏统一稳定的货币标准D.浮动汇率为主加大了外汇风险E无法满足各国对国际清偿能力的需要二、判断改错题1、既然支票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支付服务,那么经济学家就认为支票账户存款属于货币。
T2、与其他所有资产相比,货币能够更为迅速和便捷地进行交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货币与经济学中的货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货币的起源、本质、货币形态的变化以及货币的计量方法,熟悉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货币制度的演进。
具体来说,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下一些知识点:□日常生活中的货币与经济学中的货币□货币的职能与本质□作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的货币□货币的计量□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货币的认识与经济学对货币的解释存在较大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货币的一个替代词是“钱”。
但是,在经济学中,货币有一种特定的含义。
2.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由偶然的、扩大的、一般的价值形态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出发,可以把货币定义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
3.货币的职能主要有四个: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在这四个职能中,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是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则是在前两个职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4.货币制度,又称为“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一般而言,货币制度由四个要素构成: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本位币、辅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通常以币材进行分类,历史上先后出现过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三种金属货币制度,最后过渡到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财富 2 .收入3.通货 4 .交易媒介5.价格标准6.价值储藏7 .支付手段8.交易成本9 .“无限法偿”10 .银行券11.纸币12.流动性13.货币制度14 .本位币15.辅币16 .实物货币17 .金属货币制度18 .现金19 .信用货币制度20 .存款货币21.金准备制度22.准货币23.狭义货币24 .广义货币25 .“格雷欣定律”26.金银复本位制27 .金本位制28.货币局制度29 .铸币税30.电子货币31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二、填空题1.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四个过程。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2.流通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3.价格;4.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待流通的商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5.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6.本位币,主币;7.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8.良币,劣币;9.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10.流动性。
二、单选
1.A;2.A;3.C;4.C;5.B;6.B;7.C;8.A;9.C;10.A
三、多选
1.BC;2.ABE;3.ABCD;4.ABCE;5.ABC;6.ABCDE ;7.ABDE;
8.BCD;9.ABD;10.CDE
四、判断
1.错;2.错;3.错;4.对;5.对;6.错;7.对
五、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2.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其主要形式分为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3.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
4.金汇兑本位制是指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5.双本位制是指金银两种货币按法定比例流通的货币制度,国家按照市场上的金银比价为金币和银币确定固定的兑换比率。
6.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
7.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
8.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9.货币的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是指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六、简答
1.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职能;(4)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职能。
2.答: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首先,由于币制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其次,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再次,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两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第一,这两种货币制度没有铸币流通,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兑换自由黄金,一旦过多就会贬值;第三,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国货币制度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动摇。
3.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
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答: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其构成要素有: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3)金准备制度。
5.答: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举例:例如金银法定比价为1:15,而市场比价则为1:16,此时黄金的市价较高,这时,金币的持有者将会熔化金币到市场上去兑换白银,一经熔化,即可赚回1两白银,这样市场上持有金币的人越来越少,而白银的流通越来越多,金币会退出流通领域。
反过来,若市场金银比价为1:15而法定比价为1:16,白银市价高于法定比价,市场上的银币会退出流通领域。
这种现象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七、论述
1.这一论断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是正确的。
原因在于: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既有名义价值,又有实际价值,通过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公众的相机抉择机制使货币贮藏手段职能有效地发挥货币流通调节器的功能,即货币数量偏少,货币名义价值大于实际价值时,原先处于贮藏状态的货币将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流通中的货币将自动增加,而在货币数量偏多,货币名义价值小于实际价值时,一部分货币将退出流通进入贮藏状态,流通中的货币自动减少。
由此,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贮藏手段职能的发挥是的货币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即货币过多时会自动减少,过少时会自动增加,从而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恰好满足流通的需要。
而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只有名义价值,失去实际价值,在货币过多时,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下降都会使公众产生货币购买力将日益减少的预期,从而促使公众加速出让手中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不是减少而是增加。
而在货币过少时,货币名义价值的任何上升都会使公众产生货币购买力会日益提高的预期,从而会促使公众推迟货币的支付,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不是增加而是减少。
由此,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失去自我调节机制,而是多时愈多,少时愈少,即越多越多的货币,越少越少的货币。
这一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经济的波动,而不是减缓。
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避免不不要的经济波动,尤其是源于中央银行等的外部冲击,要求中央银行必须有效控制货币供给,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避免货币过多或过少现象的出现。
2.劣币驱良币规律是指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因是英国人格雷欣所发现和最早阐述的,所以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其发生机理为:
(1)良币与劣币的确定: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既有名义价值,又有实际价值,公众根据货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比较,区分出良币与劣币,即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为良币,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为劣币。
(2)存在官方的兑换保证:官方承诺按规定的比例即官定比价保证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
(3)时间的推移使得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之间出现差异,假定出现官定比价低于市场比价的情况,公众将使用劣币按照官定比价从官方兑换良币,并在市场上按照市场比价交换成劣币,并将这一行为持续下去,最终,导致良币被收藏或熔化,退出流通,流通中仅存在劣币。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仅有名义价值,货币赖以流通的
基础是信誉或评价,因此判断货币良、劣的标准不再是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对比,而是公众的评价或货币的信誉,评价好、信誉高的货币为良币,评价差、信誉低的货币为劣币;另一方面,在货币失去实际价值的同时,也不再存在政府的兑换保证,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即确保货币能够购买到其所载明的价值量,公众在流通中更愿意持有和使用良币,劣币将退出流通。
3.(1)金作为普通商品,其价值由市场供求决定,价值不可能稳定;而作为货币则要求金的价值必须稳定。
金这种身兼二任的性质决定了以某种商品充当货币的内在矛盾。
(2)金本位制下金在国际之间流动并不能够自动实现平衡。
尤其是当货币管理当局为了维持本国经济稳定而对金的输出入实施限制性的政策,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就不能实现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应量难以与黄金储备保持适当的比例。
(3)国家为了刺激和抑制本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行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国内的物价发生变动,以黄金量作为基础从而保持汇率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与国内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
要维持汇率按金量固定不变,就会使各国政府难以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4.(1)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行使货币各种职能的货币。
(2)信用货币的发行受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控制,其价值基础决定于社会公众提供的可供发行者分配的资源和资产的量。
(3)信用货币的发行具有弹性,一方面,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生产流通对货币量的需求提供货币,另一方面,也隐含着货币数量失控的可能性。
(4)适度控制货币量是维护信用货币币值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